天津市高中新课程总结报告
天津市高中新课程总结报告
**市高中新课程总结报告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开展和国力竞争日趋剧烈的国际形势下,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必须建立高质量的根底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打好根底。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为了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需要,国家教委于1997年秋季起在**省、**省和**市部署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
回忆我市三年的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可以概括为:探索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策略和实施方法;总结出五条根本经历;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果;明确了高中新课程新一轮试验的根本策略。
实践证明,这项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中教育开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策略和实施方法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是以实施新课程为根底的一项整体改革工程。
不断提高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质量,是达成新课程试验目标的一项关键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制订正确的教学策略;二是认真进展教学实践。
前者是试验工作的认识根底,后者是试验工作的实践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一〕试验的根本策略包括试验的指导思想、试验目标、试验的理论根底和试验的根本思路等方面的策略。
1.试验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实施新课程方案,使用新大纲、新教材,促进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2.试验目标。
通过试验对新课程作出评价,为修订新课程提供依据和参考;总结课堂教学改革新经历,推出一批教学研究新成果;锻炼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试验的理论根底。
试验人员教育观念的更新,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支撑;试验工作的有效运行要用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针对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学论作为试验的主要理论根底。
在此根底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包括教学目标观、教学过程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等现代教育教学新观念。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范文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引言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校组织了一系列新课程培训活动,旨在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对本次培训工作的总结。
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更新教学理念:使教师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和教学要求。
掌握新教学方法:学习和掌握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
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新课程理念解读:由教育专家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教学方法培训:包括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教学实践分享: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新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观摩新课程教学示范课,并进行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
三、培训实施培训准备: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准备培训资料,安排培训场地,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培训组织:按计划组织培训活动,包括专家讲座、教学工作坊、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
培训管理:对培训过程进行管理,包括考勤、学习记录、效果评估等,确保培训效果。
四、培训成效教师理念更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观念得到更新。
教学方法创新:教师掌握了多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
五、存在问题培训时间安排:部分教师因教学任务重,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培训。
培训内容消化: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培训内容,教师消化吸收不够。
实践应用不足:部分教师在培训后,将新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难度。
六、改进建议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考虑到教师的教学任务,合理规划培训时间,避免与教学时间冲突。
加强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增加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实践性培训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培训内容。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2篇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2)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2)精选2篇(一)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本次高中新课程培训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培训,我对高中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新课程的背景和目标。
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要求我们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然后,我们学习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开展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改进。
除了理论知识,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实用的教学资源。
我们了解了一些教学软件和网络平台,可以辅助我们的教学工作。
其中,一些互动式软件和在线课程设计平台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本次高中新课程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的教学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努力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2)精选2篇(二)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高中新课程培训是为了满足高中阶段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高中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很多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首先,培训中我们学习了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我们了解到,高中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其次,培训中我们了解了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思维和合作精神。
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总结5篇
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总结5篇篇1一、引言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我校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新课程特点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首先,在内容上,新课程注重物理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删减了部分繁琐的理论知识,增加了与生活、科技相关的实际应用内容。
其次,在方法上,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在评价上,新课程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三、实施经验1. 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科技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重力时,引入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重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强化实验教学。
新课程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我校物理组教师积极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注重课堂互动。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4.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应用。
我校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个人反思等多个方面。
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实验设备不足。
虽然我校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实验设备,但仍有部分设备无法满足新课程的需求。
建议学校继续加大对物理学科的投入,完善实验设备。
2. 教师培训不足。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存在误解和困惑,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
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7篇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7篇第1篇示例: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新课程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各地教育部门纷纷进行高中新课程的培训。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高中新课程培训,并在此次培训中获益匪浅。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对这次培训进行总结。
这次培训注重实践操作和体验教学。
在培训中,我们不仅仅是听讲座和培训课程,更加注重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际运用。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
我们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了新课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施策略。
这种注重实践的培训模式,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动力。
这次培训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培训中,我们不仅仅是独自学习和思考,更加是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共同探讨问题和解决难题。
通过与不同领域的教师互动和交流,我们拓展了思维和视野,也加深了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合作模式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增强了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凝聚力和友谊。
这次培训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不仅仅是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更加是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我们将会把这次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成绩。
相信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会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高中新课程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丰富的收获。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仅是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要点,更加是拓展了自己的教育视野和职业发展空间。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我们能够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不懈努力!【2000字】第2篇示例: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中新课程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6篇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6篇篇1经过一个充实而紧张的暑假,我们高中新课程培训圆满结束。
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与成长,我深感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培训的总结:一、培训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帮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学校组织了这次高中新课程培训。
本次培训的目标是帮助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培训内容与方法本次培训涵盖了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形式,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新课程的内涵和要求。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几所新课程改革示范学校,亲眼目睹了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培训收获与感悟1. 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2. 掌握了教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研讨,我学会了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提高了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培训,我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同时,我也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虽然本次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加强对我们的培训和指导,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总之,本次高中新课程培训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实施高中新课程情况汇报
实施高中新课程情况汇报高中新课程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等方面,是全新的挑战。
三年来,我校在上级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力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在构建富有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广大教师积极的探索,努力实践,现就我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实施过程中的困惑、教学质量现状等方面做总结汇报。
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情况。
2021年秋开始,我校高一开始进入新课程,到目高中全部参加新课程实验。
三个年段学生共1458人,直接参与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师92人。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试行)》,全面启动课程改革。
1、加强领导,我校在2021年上半年学期结束前,选派人员至课改实验区学习观摩,酝酿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方略,为我校顺利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成立了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实验研究工作、校本课程开发、教与学评价工作、组织管理工作以及教师培训工作等,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我们本着“积极、稳妥、有序”的策略原则,结合我校实际,认真研学高中课改与发展的新理论及其各科《课程标准》,重点抓好高中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审慎有序的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探索对策,在反思中寻求发展。
3、三年来,我们坚决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分学段进行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每一学段结束后,进行考试测验和综合评定给出总成绩并认定学分。
按国家新课程方案要求开齐了八大领域[语言与文学(包括语文和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包括政治、历史和地理)、科学(包括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包括美术、音乐和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保证了新课程的落实。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总结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总结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总结——建构适合新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计划,自 2006 年秋季起,我市普通高中将进入新课程实验阶段。
为保证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按照和平区教育局的要求,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本着“积极实验,稳步推进,开足课程,保证质量”的原则,深入、广泛地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
现将一年来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如下:一、切实加强对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和平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健全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们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亲自挂帅的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课程资源建设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选修课指导小组。
为建构我校高中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规范我校高中学分管理工作,特成立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学分管理委员会,并根据不同的学习领域的特点,下设若干学分管理工作组。
学分管理机构成员由校领导与骨干教师担任,校长是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学分认定结果必须经校长同意后方可有效。
二、建立健全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机制和措施(一)制定配套文件,汇编成资料包按照《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和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的要求制订《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办法》、《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办法》。
将上述资料以及市课改办下发的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校本教研制度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专题研究选题指南、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等有关课改的文件汇编成资料包,以方便学校领导教师学习参考。
(二)购置新课程教材,建立新课程书柜此次新课程改革后,全国不再使用同一本统编教材了,在同一课程标准下,有好几本教材,各地有自主权,由教材选用委员会选用教材。
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工作总结
发现探索质疑共享扎实推进天津市教研室政治室2006年7月我市进入高中课程改革,2009年6月我市进行了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第一次高考,这标志着我市高中课程改革第一轮教学实施过程结束。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全体教研员和广大教师在市、区(县)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学科专家的引领下,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科规律,锐意进取,勤奋研学,开拓探究,收获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
即此之际,对三年来的学科研究活动作以下整合梳理,以求反思过去、扎实现今、推进未来。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篇“我们的备忘录”,主要是概述我市三年来的学科改革工作。
第二篇“共育的成果”,分类梳理出课程改革中的主要工作经验和成绩。
第三篇“多元的反思”,集结三年来的各类教学、调研等工作对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整合出学科专题性反思。
第四篇“未来的期待”,在整合经验和反思成果的基础上为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出发展愿景。
第一部分我们的备忘录经过三年来我市全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教研员的共同努力,在教师培训、课堂教学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学科科研(课题和专题)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
每一点成绩都凝结着大家的辛苦努力;每一次教师培训的设计与实施都体现着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课例研究,都为教师的学术研究搭建了广博的平台;每一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都打开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每一项专题研究从开题到结题,从理念到实践到都蕴含着创新的智慧。
三年来,市、区县教研员和广大教师共同参与了各类数以十计的教材培训;教研员的足迹遍及了城市、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数以百计的课堂教学调研记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研究资源,奠定了教学科研的基础;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难以数计,在市教研室政治室的组织安排下完成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它既丰富了优质教学资源网站,又有力地支持了一线教学,随着研究的深化2009年10月全体区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又开启了新的课程资源项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模块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的研制工作;三年来,学科教研员、一线教师在教学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努力探索,积极参加市、区县等各类的学科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全市有百余位教师参加了天津市教研室举办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专题研究工作,在专题研究期间河东区、津南区的专题研究成果获一类研究奖。
高中新课改工作总结5篇
高中新课改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中新课改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各地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在课程设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使学生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还在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进行了相应调整,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参与,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完善,导致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差异,影响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
一些地方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新课程改革工作要求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但是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新课程改革的接受和适应存在一定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需要。
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学生和家长普及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新课程改革。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通过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温馨提示】请勿在文章中出现电话、身份证、名字、地址等泄露个人隐私的内容,谢谢!第2篇示例:高中新课改工作总结新课改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高中新课程培训,课程内容包括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教师角色转变、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实际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首先,培训中我们详细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的一次课程体系的改革。
旧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通过学习这些理念,我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次,培训中我们了解了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评判者。
而在新课程中,教师需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培训中,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了教师角色转变的实践。
另外,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新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
新课程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学习。
学科之间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整体框架,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跨学科的学习则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学习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实证研究、案例教学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高中新课程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实际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我认识到新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教师的角色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积极应用新课程的理念和技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和探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新教材新课标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相应地推出了新教材。
本报告旨在总结新教材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成效与挑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新教材新课标的主要特点1. 核心素养导向:新教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这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评价方式的创新等方面。
2. 综合育人:新教材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世界。
3. 创新与实践:新教材新课标倡导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信息化教学:新教材新课标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新教材新课标的实施成效1. 教学质量提升:新教材新课标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新教材新课标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专业成长:新教材新课标的实施,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教育公平推进:新教材新课标的实施,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四、新教材新课标的挑战与对策1. 教师培训不足:部分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
2.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部分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学生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对策: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其更贴近实际。
3. 评价方式单一:部分学校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策:改革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工作总结 (2).doc
天津市高中音乐学科课改工作总结报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是教育要适应我国现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因此,无论是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和教研员都亟待通过学习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和提高教育技术。
特别是,面对新课程普及试验面积广,普及试验内容多,普及试验难度大和普及试验要求高的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充分的试验前准备工作是科学、有效和顺利实施音乐新课程试验的前提和质量保证.2006年,在我市高中全面进行新课程改革试验的背景下,音乐学科围绕深化素质教育,按照国家课程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
三年来,围绕树立先进的课程理念、新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师对新课程适应能力等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
目前,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的意识已经逐步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和教科研等各个环节,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研究的意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课程理念、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化最为显著。
一、广泛宣传新课改的先进理念,积极引导教师投身新课程的试验(一)努力学习新课程的理论,为新课程实验作好前期的理论准备我市进入高中新课程试验较晚,其他省市在新课程试验中的先进经验客观上为我市稳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成为我市有效实施新课程试验的科学依据。
与其他省市相比我市高中新课程实施从开始就有效避免无序性与盲目性.在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组织一线骨干教师学习《走进新课程》《教学论》《教学评价》《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等理论,并对全市高中一线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的通识培训.学习新课程的理论的意义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支撑新课改实践,夯实和提高了教师新课程理论基础与素养,为推进新课程作好教育教学理论的奠基,为可持续性的推进课改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确保新课程实验与实施在我市能够稳步健康的实施和发展作好新课程实施前期的理论准备。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高中新课程培训总结
在高中新课程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
以下是我对培训的总结:
首先,新课程培训使我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了解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培训中我学到了新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方式。
新课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注重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
新课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评价过程。
另外,我还学到了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强调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利用现代技术和教育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最后,新课程培训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角色。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高中新课程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教学能力。
我将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应用培训所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
天津市高中历史三年课改总结天津市教研室历史室自从 2006 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我市推行以来,经过先期培训与授课实践,高中历史教师的授课看法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授课理论和看法已深入到部分教师的心中,多数教师拥有了课堂改革的授课意识,而且能在课堂授课中自觉地践行着新理念。
一、在研究中起步我市 2006 年秋季全面推行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在初中课程改革获取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涵养,在思想上确立牢固的理论基础。
先后参加了国家级高中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国家级高中课程改革历史学科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期间,与全市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深入商议,在思想认识上完成共识,就如何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交换了建议。
2006-2007 学年里,在国家通识培训、学科骨干培训以及高一年级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加速思想看法上的转变,确立工作努力的方向。
此次高中课程改革教师面对着双重压力,一是教育授课思想看法的转变,一是学科课程知识系统的结构性调整。
在这双重压力之下,迫使大家在全面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授课实践努力研究一条适合我市授课环境的教改之路。
为此,教师们肩负着超出过去任何时候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付出了超出过去任何时候的艰勤奋动。
组建历史课改研究指导小组。
历史课改研究指导小组的成员由优秀骨干教师、高校专家教授和部分区县教研员组成。
该研究指导小组在本学期张开了一系列活动:集中召开研究会议三次,宽泛采集高中课改以来的一线情况,到基层学校听课调研,参加中学历史授课专业委员会组办的“高中历史教师课程改革授课方案授课评比”活动。
小组成员利用各种平台为推进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发挥了很大作用。
充分发挥学科授课指导小组对全市高中历史课程实验工作的引领作用,加强学科授课指导小组的组织和工作建设,研究拟定新学期高中历史课程实验指导工作计划;组织指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重要的教研活动;肩负作课和课改指导讲座任务;每个月召开实验工作情况汇总解析会;期末召开课改实验总结会。
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工作总结001 (2).doc
新课程新思维新策略新教师--天津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改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天津市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室2006年秋季,天津市全面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面对新课程带来的众多挑战,天津市教研室教育信息中心带领全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创新课程思维,深入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转变教与学方式的新策略,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三年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实现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积累了宝贵经验,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指导思想与实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但是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
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
我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验,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等文件要求,立足实践,深入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实验目标是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目标是:开发面向全国课改实验省区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用书,打造具有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探索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教与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研方式,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配套的具备教学支持作用的课程资源,最终提高我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实验历程回顾(一)准备阶段(2004年3月—2006年8月)2004年3月,天津市教研室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合作立项开发的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材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定,经天津市教委同意决定在我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教材实验,一方面为教材面向全国推广打基础,另一方面为我市全面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做准备。
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工作总结.doc
天津市高中美术学科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天津市教研室美术室从2007年秋季天津市高中中全部进入课程改革至今,我市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高中美术课程改革。
三年来,美术学科室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国家艺术教育规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及《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要求,结合本市高中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坚持求真务实的教研作风,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
在市教委的总体部署和市教研室的总体安排下,进行了国家级、市级的专项培训和市级各种围绕课程改革的推动会、专家讲座会,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认识到高中课程改革的意义、目的及必要性。
在教学内容上从过去只有“美术鉴赏”到现在“五个系列"九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研究上注重多种教学目标并存,关注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了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表现和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强调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教师注重对自己的工作的总结、反思、交流,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中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随着课改的发展而发展,美术学科在小学和初中课改经验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研讨活动,主要表现在模块开设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上。
美术学科室带领区县美术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和中心组成员,并聘请专家顾问把脉,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实践,以国家级和市级课题为引领发展学科品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提高学科品味,几年的工作下来,有成绩也有问题,现就学科情况、实验情况做一总结.一、学科情况分析高中美术学科由不受重视的学科转变成得到重视的学科,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上:课改前期高中美术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师理论停留在美术鉴赏方面,隔周一课时的教学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任务的驱动的同时无法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后,《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要完成54学时3个学分的美术课程学习,在选课的基础上《课标》提供了五个系列九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高中新课程总结报告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打好基础。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为了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教委于1997年秋季起在XX省、XX省和XX市部署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
回顾我市三年的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可以概括为:探索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策略和实施方法;总结出五条基本经验;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果;明确了高中新课程新一轮试验的基本策略。
实践证明,这项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中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策略和实施方法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是以实施新课程为基础的一项整体改革工程。
不断提高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质量,是达成新课程试验目标的一项关键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制订正确的教学策略;二是认真进行教学实践。
前者是试验工作的认识基础,后者是试验工作的实践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一)试验的基本策略包括试验的指导思想、试验目标、试验的理论基础和试验的基本思路等方面的策略。
1.试验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实施新课程计划,使用新大纲、新教材,促进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2.试验目标。
通过试验对新课程作出评价,为修订新课程提供依据和参考;总结课堂教学改革新经验,推出一批教学研究新成果;锻炼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试验的理论基础。
试验人员教育观念的更新,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支撑;试验工作的有效运行要用先进的理论为指导。
针对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学论作为试验的主要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包括教学目标观、教学过程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等现代教育教学新观念。
(1)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
明确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以学科德育为灵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试验全过程。
(2)现代课程论的基础。
正确处理知识、态度观念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课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课本以外的信息资源和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
要用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学习、理解和用好新教材。
(3)现代教学论的基础。
根据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基本学力结构:情感、能力和知识;结合学科特点,构建灵活可变的主体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体现课堂教学主体性、探究性、开放性和XX性等基本特征;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活动基本要素构成的合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要用现代教学论思想为指导,根据新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
3.试验的基本思路。
针对新课程方案试验的特点(全员性、难度大、要求高),要求试验者的教育观念要新,态度要积极,操作要稳妥;试验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改革发展相结合,教研与管理相结合,总结经验与推广经验相结合,使试验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二)试验实施方法1.制订试验方案。
试验工作开始前制定了《XX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方案》《XX市普通高中新大纲、新教材试验工作实施意见》等,由市教育局制定文件下发,统一认识,明确要求,有计划地开展试验工作。
2.组建试验研究小组。
组建市、区(县)、校三级新课程试验研究小组,形成教研网络系统,推动新课程试验的开展。
3.搞好师资培训,开展教学指导活动。
组织现代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召开新课程计划和新大纲、新教材培训会,举办研究课、观摩课及评价活动等。
通过全员培训、全过程培训(假期和平时教学培训),采取“提要求??讲思路??做示X??传经验??XX效”的方法,抓好教师对新大纲、新教材的理解、使用和评价三个环节,达到转变教育思想,由“三个不适应”(对实施新课程的观念不适应、把握不适应、方法不适应)到“三个适应”,树立改革意识、科研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驾驭新课程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评价和总结教学的能力。
4.加强教学专题研究。
抓住试验过程中的重点课题,如新课程的使用和评价的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质量监控的研究、活动课开发的研究等。
采用滚动发展式的研究模式,开展了市、区、校各个层面研究活动,使试验与教研相结合,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提高教学质量。
5.监控质量。
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从宏观上研究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展校级的“四课”自评、互评活动,适时组织市、区级优秀课评选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质量测试。
明确质量测试的性质,开展对测试内容的广度、难度和测试频度、测试方式及反馈的研究,提高教师监控教学质量的能力,做到测试的科学性、反馈的及时性,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过程。
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自查、自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试验的基本经验(一)加快了高中整体优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先进的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由教师、学生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评等过程性教学要素组成的整体优化教学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新课程试验加快了构建整体优化教学体系的步伐。
1.新课程得到普遍好评。
新课程方案较之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调整意见,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第一,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新课程方案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
在总体安排上坚持方向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第二,培养目标更加具体。
新课程方案把教育方针的教育目的在普通高中阶段具体化,提出了普通高中阶段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体现了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第三,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新课程方案增设了活动课程,活动类课程占课时总量的9.9%。
在学科类课程体系上,加强了选修课,限选、任选课占总课时的30.79%。
课程安排既有统一要求,又有适度灵活性,适应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这一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安排,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培养目标。
第四,课程管理更加完善。
新课程方案规定了中央、地方和学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实行三级管理体制,给地方和学校有一定的权限,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多样性。
2.试验评价表明,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符合新课程方案确定的普通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具有改革精神;各科教材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
归纳起来有下列特点。
第一,加强了育人功能。
新课程结合学科特点,从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公民意识、道德品质、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有计划、有层次安排教育因素,体现了学科德育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
第二,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
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在继承原课程注重“双基”这个特点的基础上,深化改革、立足发展,注意选择“有用、基本、能接受”的基础知识,删去了繁琐的、用处不大的知识,有了较大的改进。
时代性是课程生命力的重要所在。
根据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结合学科发展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新课程注重选择了一些观念新、资料新的内容。
如政治课教材增加了“所有制结构”“分配”“依法治国”“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等内容;生物课教材适当增加了生物科学的新进展、细胞的癌变、现代生物进化观点简介、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内容。
新课程的时代性,使学科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具有时代气息。
第三,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新课程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如语文强调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英语强调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理科突出实验、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
这表明新课程在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运用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四,新教材的结构体系有所突破。
大多数教师对新教材的结构体系是满意的。
语文采用分编合订、自成系统的结构体系,即将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开编写,各成体系,而后合订为一册,具有新意。
这种结构体系既体现了新大纲全面训练读写听说几种能力的原则,又便于学生学习、使用。
地理必修课程破除以往过分强调自然地理知识完整性的结构体系,以环境与发展中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建构了教材新结构体系。
各学科依据学生认知特点、教材内容特点,采用感性到理性、“现象?问题?观察?结论”“问题?探究?结论?应用”等多种认知模式组织教材。
这种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将教材知识结构内化为自身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方法和观念。
此外,还开发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经过试教总结、征集审改、择优编辑了10所学校的《XX市普通高中任选课教材》和12所学校的《XX市普通高中活动课教学资料》,丰富了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生的培养。
3.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下大力量改革课堂教学是构建整体优化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环节。
我们着力从三个层面开展对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
第一,开展了优化教学过程基本要求的研究。
针对广大教师的特点与需求,总结了优化教学过程基本要求体系,即教师应树立一个基本观念(学科素质教育观念),遵循六项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XX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五个主要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和德育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讲解与训练的关系、认知结果与获得结果过程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和教学诸要素优化的一般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检测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诸要素优化的要求)。
这个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体系可作为学校教学、评价的一个依据,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第二,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
因为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师生和教学诸要素互动的系统工程,所以教学效果要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而不是教学诸要素的机械相加。
又因为教学模式是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将教学基本要素构成合力的一种具体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形式,即教学结构和教学基本流程(包括教学过程基本流程和师生活动基本流程)。
教学模式处于理论与应用(教学方法)的中介,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优化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