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
![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7639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8.png)
小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今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创新思维能力被认为是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相关建议和方法。
二、创新思维能力的概念和意义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个体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能够提出新的、独特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的动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1. 提供开放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提供开放式问题给学生,鼓励学生去思考不同的解答和解决方案。
这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开展创新项目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创新项目活动,鼓励学生团队合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技创新竞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发明作品。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艺术活动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四、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的角色1.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述故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设计开放性问题和任务教师应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并培养他们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3. 提供合适的资源和指导教师可以提供学生所需的信息资源,以便他们展开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五、结论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通过提供开放式问题、开展创新项目活动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以及教师的激发和指导,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effc0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e.png)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法研究概述:在现代社会,创新已成为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然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研究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探索精神探索精神是创新思维的基石。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实验、实地考察等活动培养探索精神。
教师可以提供实验设备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
二、激发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教师可以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同时,学生也应主动发现问题并关注社会现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设创新课程开设创新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创新课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创新案例,并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推广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领域获取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项目,鼓励学生参与。
五、提供创新资源教师和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创新资源,如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拓宽知识面。
六、激励创新思维激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设立创新竞赛,并提供奖励激励学生参与。
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七、倡导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队项目,鼓励学生相互合作,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九、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活动,如讲座、导师制度等,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
十、注重实践应用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
学校和教师应提供实践机会,如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总结: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培养探索精神、激发问题意识、开设创新课程、推广跨学科学习、提供创新资源、激励创新思维、倡导团队合作、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实践应用等。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报告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2632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1.png)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报告1.引言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提高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之一。
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开始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时期是孩子人格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报告旨在研究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提供给教育者和家长有益的参考。
2.认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体包括:- 发散性思维:指学生能够拓展思维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和角色出发,产生广泛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创造性思维:指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产生新颖、独特和富有创造力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3.1 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提出问题,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开放性的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2 提供创意活动和项目开展创意活动和项目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可以组织创意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科技创新类比赛或者科学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3.3 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要告诉学生成功不仅仅是结果的重要性,还要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果分析经过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我们发现,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提供创意活动和项目、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等方法对于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结论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提供创意活动和项目、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者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方式,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7a9e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a.png)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近年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备受关注。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独立、灵活地运用知识与信息,以产生新观念、新理论,或者在解决问题、面对挑战时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方案。
在现代社会变革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创新思维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就业市场的基本要求。
现代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学生需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通过创新思维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创新思维能力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业、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创新思维教育课程。
这种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包括科研项目、创业比赛、社会实践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创新。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案例研究为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案例研究。
我们选择了一所中学的一个班级,为期三个月的实践活动。
活动包括开展创新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和建立创新团队。
在创新课程中,学生学习了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
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分组开展了一项科研项目,通过调研、实验和数据分析,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成功申请了专利。
在建立创新团队中,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创新管理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挑战和对策尽管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7b3d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0.png)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创新不仅仅在商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未来的希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因素及其实施方法。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因素1. 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被鼓励发表独立的见解和想法。
老师应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提出问题,并促使他们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2. 培养基于问题的思维问题作为创新思维的驱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寻找解决方案。
同时,老师也应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强调团队合作创新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学生应该被教导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点子。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实施方法1.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项目学生可以参与一些创新项目,例如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活动。
这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项目,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3. 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业讲座或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也可以提供一些创业机会,例如创业竞赛或创业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中。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除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未来领袖。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badb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9.png)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研究一、引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和知识更新迅猛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现状分析1. 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下通过产生新思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开拓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体现。
创新思维能力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未知挑战至关重要,是当代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之一。
2.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现状尽管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被广泛认识和重视,但事实上学生在这方面仍存在一些困境。
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校教育往往强调应试教育,追求单一正确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很多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实践机会,对于思维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缺乏认识和应用。
三、存在问题1. 教育体制和方式的限制现行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学术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校教育往往重复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引导,使得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充分发展。
2. 网络环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尽管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负面影响。
网络浪潮带来了信息爆炸,学生普遍倾向于追求快速而肤浅的信息获取,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的抄袭和剽窃现象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
许多教师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c9b2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1.png)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探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力。
第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一步。
过程中,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发掘和探索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强调多元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
学校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类型的课程,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以扩展他们的思维方式。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利用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应该提供鼓励创新思维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实践的机会。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开展研究项目的平台。
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四部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系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和项目,让学生应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部分: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到锻炼。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基金,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指导。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和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中去。
结论: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a829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b.png)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造力,成为了语文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明确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提出可行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指导;通过案例分析,评估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3 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
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相关的案例和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培育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培育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ddaa3f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f.png)
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培育创新思维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并通过创新思维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一、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是指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信息搜集和分析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培养研究能力:1.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鼓励学生对学习中的问题产生好奇心,主动提问。
这可以帮助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搜集信息: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搜集、整理和评估信息。
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并教授他们使用可靠的来源进行学术研究。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收集信息,还需要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可以通过讨论、写作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提供实践机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例如,组织科学实验、田野考察等活动,可以提供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机会。
二、培育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学生能够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创新思维:1.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帮助他们建立联系,并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2.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兴趣,并提供相关机会和资源。
当学生对某个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更容易发展创新思维。
3.提供合作学习机会: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他们分享想法、交流思路,并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自信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想法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结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aa8c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6.png)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石。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进行观察,让他们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
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事物,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挑战现有的观念和假设,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能力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实际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评估每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为将来的创新工作打下基础。
五、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品展示中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尊重他们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2caa85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2.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尽管学生们在学校接受到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很少有机会真正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已成为一项急需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
一、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首先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教师应该创造一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氛围。
例如,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开展研究项目或参加模拟情景操作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培养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研究问题往往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的课程或项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辩论或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和辩论,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和想象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关键。
学校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提供评估和反馈机制学校和教师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指导。
在评估中要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397b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b.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概述:本文旨在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项能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教育入手。
本文将通过讨论个性化教育、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来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学习和思考方面的偏好和风格。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来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学习资源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2. 引入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往往只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而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真实场景,学生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开展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学习资源和环境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让学生能够广泛接触和学习知识。
此外,创新思维往往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教师可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5.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通常会倾向于用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而创新思维往往需要多角度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如何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854e5b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6.png)
如何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引言: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研究,我们能够探索并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些通过研究来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和技巧。
一、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在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一定的了解。
使用问卷调查、面试或观察等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这样有助于我们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并设计相应的措施。
二、提供研究型学习机会研究型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社区调研、文献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结果。
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创新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结合和交叉。
因此,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课程设置、项目学习或跨学科竞赛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视野。
四、鼓励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资源,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并自主寻找解决方案。
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五、倡导团队合作与交流创新常常需要团队合作与交流。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小组项目、合作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合作技巧。
六、提供创新思维工具和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思维,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创新思维工具和方法。
例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这些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通过研究的引导,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7102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3.png)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核心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一、认识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一种能够自发地产生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思维方式。
它强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打破舒适区,跳出传统模式,寻找非常规的解决方案。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观察力和思考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学生应该从小事开始培养观察力,比如观察一朵花的细节,或者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
同时,学生需要学会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不止于表面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解答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提倡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课外的书籍和文献,或者参加科学实验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鼓励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实践来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世界上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例如,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与历史相关的科学发现。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
学生应该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不盲目接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展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创新设计活动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七、创建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4942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5.png)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了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为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适合小学生的培养方式以及实施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所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个体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构建新概念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以下重要性。
首先,创新思维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为他们未来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能够灵活思考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他们可以学会主动思考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创新往往需要团队的合作与沟通。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融入团队,并共同实现创新目标。
二、适合小学生的培养方式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以下是几种适合小学生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
首先,通过启发性教育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较强烈,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给予启示和引导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让小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从而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借助科技工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利用科技工具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教育软件等工具进行互动教学,引导小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创新实践。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5ca5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3.png)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引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今天的教育体系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具备产生新点子、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价值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未来成功的潜力。
二、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步骤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育者应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
2. 鼓励多元化的思考:教育环境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避免传统的单一思维模式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
3. 提供创新的研究体验:学校和教师可以提供创新性的研究体验,例如组织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强调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协作和沟通能力,这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1. 提供创育资源: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可以提供创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和科技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创新思维的机会。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提供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
3. 鼓励创新实践: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鼓励他们将创新思维应用于真实的场景,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4. 提供激励和奖励措施:为了鼓励学生持续发展创新思维,学校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如创新项目比赛和奖学金。
结论通过实施以上策略和措施,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将为学生的未来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请注意这些只是示例,需要对内容进行确认后再引用)1. 张三, (2020),《创育的发展和实践》,xx杂志,1(1), 12-25.2. 李四, (2019),《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xx报告,30-32.。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0d8f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f.png)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1. 引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未来创业者和领导者所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包括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
2. 课堂教育2.1 科学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动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2.2 跨学科知识整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思维。
开设跨学科课程或项目,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一起工作,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和想法,激发出更多创造性解决方案。
2.3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对成功或失败创新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创新思维方式的优劣及其影响因素。
这样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从实践经验中汲取教训,培养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具备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实践活动3.1 创新项目竞赛参与创新项目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组队合作、自主探索和经验积累等过程,学生可以锻炼解决问题时的团队合作、创造性思维和执行力。
3.2 实习机会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让他们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挑战,可以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提供导师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3.3 创业教育为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教育是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设创业课程、组织创业讲座和模拟创业实践等方式,学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创业的机遇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商业意识。
4. 个人发展4.1 主动学习与自我反思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的习惯对于发展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养成主动寻找知识、探索问题的能力,并在每一次经历后进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
4.2 培养好奇心和韧性好奇心是推动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韧性则是面对失败时能够坚持并从中吸取教训的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1344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b.png)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引言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知识传授已不再足以满足学生面临未来挑战的需要。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重视发散思维能力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重视发散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发散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意潜力。
以下是几种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策略与方法:1.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设立情境、提出问题或分享事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某个话题或问题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产生独立思考和提问的欲望。
2. 鼓励大胆尝试与错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当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尝试,并接受失败与错误。
通过反思和改进,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培养出解决问题的勇气。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我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视频、实践活动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资源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来探索问题,并扩展他们的思维领域。
鼓励联想与创造性解决问题除了发散思维能力外,鼓励学生进行联想与创造性解决问题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可以鼓励联想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1. 利用启发式方法启发式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产生想法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引导学生使用类比、隐喻或反转等方法来寻找解决方案。
2. 进行团队合作通过组建小组或团队,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团队合作可以促进思想的碰撞,激发学生不同的创新思维方式。
3. 提供开放性的任务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任务或项目,让他们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
这样能够激发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结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一环。
通过重视发散思维能力和鼓励联想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对挑战,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个体。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d603d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5.png)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在当今信息时代,创新思维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看重的一项能力。
然而,在学生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教育应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更注重纯知识的灌输,而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提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算来解决,而不只是简单地记住公式。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挑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需要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实践课程,让学生团队合作,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些小创意产品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创新科研基地,提供实验设备和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独立研究。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除了学校的培养策略,家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支持和鼓励。
他们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一些创新性的竞赛和活动,如科学实验、发明创造等。
同时,家长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引导孩子培养创新思维。
比如,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培养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企业可以提供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创新的过程和乐趣。
科研机构可以提供导师制度,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帮助他们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0e696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a.png)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第一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都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素质。
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
创新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
怎样认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创新思维即创造型思维,就是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表现。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而且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
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思维包涵有:积极动脑、思维多向、求异;想象大胆、丰富、新颖;口语和书面表面流畅、灵活、生动;接受事物主动、敏锐;与人交往主动、热情、大方;办事有条理、有影响力,就是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对于学生来言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学习的选择、处理和运用上,也不仅反映在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发现发明上,而且表现在有没有怀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的能力,有没有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中小学时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关敏锐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
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光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中学语文,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民族素质这项伟大工程中的一项奠基工程,它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摘要:生物是一门自然、实验学科,在教学中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个发展的过程。
学生通过对生物学史的学习,能够随着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假说――演绎法;生物学;促胰液素;生物学史
一、生物学史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科学发展又以人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为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受高考压力、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地方依然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在对生物学史内容的学习上,很多教师把其发展过程跳过不讲,只让学生记住其结果,更别提挖掘生物学史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了。
这样一来,不仅使生物课堂枯燥无味,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高中生物学史大致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构建模型法、同位
素标记法等。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可利用“假说――演绎法”教学。
如促胰液素的发现史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学生对“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运用假说――演绎法积极主动思考之后,教师应该做出准确的指导,对学生的思路加以整理总结,并准确地综合运用教学语言展示正确的思路,对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其余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由教师指出。
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有信心,认识自己能力不足的同时,能够积极地与教师沟通,以后也能够大胆创新。
下面是教师自己的演示。
沃泰默的实验(假说――演绎法)
实验假设: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过程:(1)稀盐酸→一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2)稀盐酸→狗的血液中→胰腺不分泌胰液;(3)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分析:1.实验中用稀盐酸代替胃酸,刺激小肠,(1)与(2),(2)与(3)对照说明刺激小肠时才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2)与(3)对照说明小肠内神经有无不影响胰液分泌。
实验结论:将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内引起胰液分泌是
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假说――演绎法)
实验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过程: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磨碎后制成提取液并注入同一条狗静脉,结果显示胰液分泌增加。
实验分析:该实验的对照组是沃泰默实验中的(2)组,更说明小肠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实验结论:在稀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通过教师准确简明地概括,使得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能形成、构建出一定的知识体系。
通过对以上科学史的分析,使学生的生物知识素养,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素养,生物能力的素养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生物科学史的价值
生物科学史把生物与历史相结合,它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它的任务是研究人们对生物学的发展的认识。
它用详细的资料论述了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生动地描述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思维及探究方法。
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有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
生物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如学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科学史时,通过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以及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让学生在体会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单独去观察他们的作用的科学理念的同时,更好地掌握DNA是遗传物质的概念。
2.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
生物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基本习惯。
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主张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地学习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
例如,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通过对萨顿假说的学习,来体会类比推理法的真谛。
四、总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只有把培养创造性思维应用到教学中,素质教育才能够实施,也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最终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只有
训练学生不墨守成规,不拘泥常法,不死记硬背,善于开拓创新,寻找多种方法和途径,使思维时而收敛时而发散,引申推广,对比择优,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恩德.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生物学创造性思维.论文网,2011.7.
2.史晓胜.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生物学教学,2004.1.
3.孙多金.创新思维开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