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周燃烧热能源【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含答案详解).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含答案详解).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课时作业(三) 燃烧热 能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B .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 .101 kPa 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燃烧热、中和热定义的理解,特别是两个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A 项中没有确定“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这一条件,所以A 项错误。

B 项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B 项错误。

D 项中未限定物质的量是1 mol ,所以D 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 .碳和二氧化碳B .1 mol 碳和3 mol 碳C .3 mol 乙炔和1 mol 苯D .淀粉和纤维素【解析】 燃烧热是指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B 正确。

D 中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表示为(C 6H 10O 5)n ,但n 不同,燃烧热不同。

【答案】 B3.(2012·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月考)25 ℃、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 kJ/mol 、2 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12O 2(g)===CO(g)ΔH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ΔH =+571.6 kJ/molC .CH 4(g)+2O 2(g)===CO 2(g)+2H 2O(g)ΔH =-890.3 kJ/molD .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ΔH =-2 800 kJ/mol【解析】 A 中碳未完全燃烧;B 中应为放热反应ΔH =-571.6 kJ/mol ;C 中H 2O 应为液态。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1。

2 中和热、燃烧热、能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水煤气是一次能源【答案】A【解析】电能是二次能源,A项正确;水力是一次能源,B项错误;天然气是一次能源,C项错误;水煤气是二次能源,D项错误.16.“海上风电,如东是真正的全国领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风能其实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解析】①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正确;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正确;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正确;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2.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出28。

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1【答案】D【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A项错误;B. 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B项错误;C。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C项错误;D.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D项正确.3.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

高中化学燃烧热 能源(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燃烧热 能源(含答案解析)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的数值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A .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1 B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02.3 kJ·mol -1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D .H 2(g)+Cl 2(g)===2HCl(g) ΔH =-184.6 kJ·mol -1答案 A解析 根据燃烧热的概念知应是1 mol 燃料,生成常温常压下稳定的氧化物,H 2O 在上 述情况下液态稳定。

2.已知H 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1,CO 的燃烧热为-282.8 kJ·mol -1;现有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5.6 L(标准状况),经充分燃烧后,放出总热量为71.15 kJ ,并生成液态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 2(g)===2CO 2(g) ΔH =-282.8 kJ·mol -1B .H 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g) ΔH =-571.6 kJ·mol -1C .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 的体积分数为60%D .燃烧后的产物全部与足量的过氧化钠作用可产生0.125 mol O 2答案 D解析 根据H 2、CO 的燃烧热数据判断A 项:ΔH 应为-565.6 kJ·mol -1,A 项错;B 项:应为液态水,B 项错;C 项:CO 的体积应进行计算。

设H 2、CO 物质的量分别为x 、y则x +y ==0.25 mol①H 2燃烧放热为285.8x kJ ,CO 燃烧放热为282.8y kJ则:285.8 x +282.8y =71.15 kJ②解①②联立方程得x =0.15 mol ,y =0.1 mol故CO 的体积分数为40%,C 选项错。

化学人教选修4同步检测:燃烧热 能源 含解析

化学人教选修4同步检测:燃烧热 能源 含解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记一记1.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是kJ·mol-1。

2.稳定氧化物的含义:①生成的氧化物不能再燃烧,②该氧化物在25 ℃、101 kPa时为稳定聚集状态。

如C→CO2(g)、H→H2O(l)、S→SO2(g)。

3.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

探一探1.(1)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其燃烧热度吗?(2)如何配平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提示](1)燃烧热指1 mol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无关。

(2)先定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根据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2.怎样使燃料充分燃烧?[提示]①要有足够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燃烧热和中和热有何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提示]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量变化放热反应ΔH及其单位ΔH<0,单位均为kJ·mol-1不同点反应物的量1 mol 不一定为1 mol 生成物的量不确定生成水的量为1 mol[提示] ΔH =-Q n (可燃物)kJ/mol 。

判一判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ol 碳在常温常压下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2)燃烧热和中和热都是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故它们对应的ΔH <0。

(√)(3)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1 mol 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称为氢气的燃烧热。

(×)(4)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它们蕴藏无限,可以再生。

(×)(5)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三氧化硫。

(×)(6)太阳能、氢能、潮汐能均为一次能源,还属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7)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8)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 、SO 2等有害气体。

高三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甲醇(CH3OH)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煤为原料制备甲醇的流程如下:(1)气化炉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CO、H2、甲醇(l)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283 kJ/mol、—726.5 kJ/mol;则CO和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__(3) -定条件下,在催化反应室中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H<0;C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①工业上,上述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 ___;②若反应是1 mol CO与2 mol H2在2L容积中进行,则T1、P1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 __;维持温度、容积不变,催化反应室再增加l mol CO与2 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C+ H2O (g)CO+H2(2)CO(g)+2H2(g)=CH3OH(l) △H=-125.3kJ/mol(3)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甲醇的产率低;②4 增大【解析】(1)气化炉中发生的反应是生成水煤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 H2O (g)CO+H2(2)CO和H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l),该反应的反应热△H与CO、H2、甲醇(l)的燃烧热的关系是△H="—285.8" kJ/mol+2×(—283 kJ/mol)-(—726.5 kJ/mol)=-125.3kJ/mol,所以CO和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l) △H=-125.3kJ/mol;(3)①该反应放热,温度过高,不利于正反应的进行,甲醇的产率降低;②T1、P1下,CO的转化率是50%,所以平衡时甲醇的浓度为1mol/2L×50%=0.25mol/L,CO的平衡浓度也是0.25mol/L,氢气的平衡浓度是CO的2倍0.5mol/L,所以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0.25mol/L/0.25mol/L×0.52mol/L=4(L/mol)2;维持温度、容积不变,催化反应室再增加l molCO与2 molH2,CO与H2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14分)(1)纯水中c(H+)=5.0×10-7mol/L,则此时纯水中的c(OH-)=;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3mol/L,则c(OH-)=。

(2)在CH3COONa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明矾的水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在25℃、101kPa下,0.5mol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1L 1 mol·L-1 H2SO4溶液与2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热量,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6)已知:①N2(g)+2O2(g)=2NO2(g) △H=+67.7 kJ/mol ;②N2H4(g)+O2(g)=N2(g)+2H2O(g) △H=-534 kJ/mol则N2H4与NO2与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5.0×10-7mol/L (2分) 5.0×10-11mol/L(2分) (2)c( Na+) > c(CH3COO-) > c( OH-)> c(H+)(2分),(3)Al3+ + 3H2O Al(OH)3+ 3H+(2分) Al(OH)3;(4)CH3OH (l)+O2(g) =CO2(g)+2H2O (l) ΔH=-704 kJ·mol-1(5)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2分)(6)2 N2H4(g) + 2NO2(g) = 3N2(g) + 4H2O (g) ΔH=-1135.7 kJ·mol-1(2分)或写成2N2H4(g) + NO2(g) =N2(g) + 2H2O (g) ΔH=—567.85 kJ·mol-1【解析】(1)在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OH-,纯水中c(H+)=5.0×10-7mol/L,则此时纯水中的c(OH-)=5.0×10-7mol/L. Kw=2.5×10-13;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3mol/L,则c(OH-)=Kw÷c(H+)=2.5×10-13÷5.0×10-3=5.0×10-11mol/L;(2)在CH3COONa的溶液中,由于CH3COO-水解消耗,所以c( Na+) > c(CH3COO-);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最终使溶液中的OH-的浓度大于H+的浓度,c( OH-)> c(H+)。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1-2燃烧热+能源(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1-2燃烧热+能源(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思维导图】【微试题】1.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1B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1C .稀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D .稀醋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3 kJ 热量【答案】A2.25 ℃、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1、285.8 kJ·mol -1、890.3 kJ·mol -1、2 800 kJ·mol -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s)+21O 2(g)====CO(g);ΔH=-393.5 kJ·mol -1B .2H 2(g)+O 2(g)====2H 2O (g);ΔH=+571.6 kJ·mol -1C .CH 4(g)+2O 2(g )====CO 2(g)+2H 2O(g);ΔH=-890.3 kJ·mol -1D .21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ΔH=-1 400 kJ·mol -1【答案】D3.(2013高考∙全国Ⅱ卷∙12)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 3/2O2(g)=SO2(g)+H2O(g) △H12H2S(g)+ SO2(g)=3/2S2(g)+2H2O(g) △H2H2S(g)+ 1/2O2(g)=S(g)+H2O(g) △H32S(g)=S2(g) △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H4=2/3(△H1+△H2-3△H3) B.△H4=2/3(3△H3-△H1-△H2) C.△H4=3/2(△H1+△H2-3△H3) D.△H4=3/2(△H1-△H2-3△H3) 【答案】D4.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H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课时作业17:1.2燃烧热 能源

课时作业17:1.2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1.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次能源C.太阳能是一次能源、新能源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可再生,最终将会枯竭,A 正确;煤、石油等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次能源,但水煤气是由焦炭与H2O(g)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属二次能源,B错误;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新能源,C 正确;潮汐能来自于月球引力,D正确。

答案 B2.“世界环境日”主题之一是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

有专家指出,可利用太阳能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进行处理,使它们重新组合,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能D.电能解析图中由CO2、H2O、N2转化为CH4、CH3OH、NH3是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完成的,由转化关系可知太阳能最终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

答案 B3.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

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用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C.用Fe跟HCl反应制取氢气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解析用焦炭为原料生成H2,要消耗大量焦炭,只能解决能源利用问题,不能解决能源紧缺问题,B错;热电站需要消耗煤炭,冶炼铁也要消耗煤炭,并且能量在转化过程中都有损失,这都不是最理想的途径,D错;地球上水的储量巨大,太阳能取之不尽,所以A是最理想的制氢途径。

答案 A4.下列关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ΔH=-5 800 kJ·mol-1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 kJ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1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 mol,故题中方程式不能表示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燃烧热为2 900 kJ·mol-1,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及意义可知,A、B、C正确,D错误。

1.2燃烧热能源【含答案及解析】

1.2燃烧热能源【含答案及解析】

5. 已知1 mol 燃料完全燃烧的数据分别为 :p1.2燃烧热能源【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选择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 CO SO2等有害气体C •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D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 ,且可以再生。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3. 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A •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B •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C •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潜伏着的无形杀手D •水虽然是取之不尽的,但个别地区存在用水危机4. 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 mol 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B •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C •在25 C 、1.01 X 10 5 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 出的热量D •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2.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 C6.燃料一氧化碳甲烷kJ • mol - 1 -5461.0 k “低碳经济”理念的是A •氧化碳B 异辛烷(C 8 H 18 ) 乙醇A H - 283.0 kJ • mol 1-891.0 J • mol - 1 - 1366.8 kJ • mol - 1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甲烷C Li异辛烷乙醇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 mol CH 4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B • 1 mol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 • 1 mol H 2燃烧生成水放出的热量就是H 2的燃烧热D •相同条件下,1 mol H 2 O(l) 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mol H 2 O(l) 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相等H 2 、O 2 化合生成18.A •C •F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碳和一氧化碳1 mol 碳和3 mol和 1 mol C 6 H 6•淀粉和纤维素mol C 填空题9. 根据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2H 2 (g)+O 2 (g) :— 2H 2 O (1) A H = - 571.6 kJC 3 H 8 (g )+5O 2 (g) :— 3CO 2 (g)+4H 2 O(l)kJ • mol - 1(1)_____________________ H 2的燃烧热为, C 3 H 8(2) 1 mol H 2 和 2 mol C 3 H 8mol A H = - 2 220的燃烧热为________ 。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答案】D【解析】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燃烧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故易于熄灭。

因此选项是D。

【考点】考查竖直向上的火柴不易继续燃烧的原因的分析的知识。

2.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可以降低着火点B.散热的速率快C.木柴是可燃物D.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答案】D【解析】A.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特性,一种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故选项A错误;B.散热的速率过快反而容易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烧不能继续,如单块的煤炭不易燃烧,而多块煤炭集中在火炉中则可燃烧得很旺,错误;C. 木柴是可燃物,只是证明可以燃烧,但是与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错误;D.架空木柴可使空气易于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把木柴架空能燃烧更旺的原因的分析的知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燃烧效果好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答案】A【解析】化石燃料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燃烧。

化石燃料不经处理直接燃烧可产生CO、SO2等有害气体。

化石燃料(煤)经深加工后变为气体燃料,不仅减少了SO2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能提高燃烧效率。

4.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 CO2(g)+ 2H2O(l)△H= -726.4 kJ/molB.2CH3OH(l)+3O2(g)="=" 2CO2(g)+ 4H2O(g)△H= -1452.8 kJ/molC.2CH3OH(l)+3O2(g)="=" 2CO2(g)+ 4H2O(l)△H= -726.4 kJ/molD.2CH3OH(l)+3O2(g)="=" 2CO2(g)+ 4H2O(g)△H=" +" 1452.8 kJ/mol【答案】A【解析】甲醇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D错误。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1和-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

【答案】5.52×103 kJ【解析】首先依据燃烧热概念写出:①CH4(g)+2O2(g)CO2(g)+2H2O(l)ΔH1="-890.3" kJ·mol-1,②H2(g)+O2(g)H2O(l)ΔH2="-285.8" kJ·mol-1,③CO(g)+O2(g)CO2(g)ΔH3="-283.0" kJ·mol-1;再写出CH4(g)+CO2(g)2CO(g)+2H2(g),①式-②式×2-③式×2即得CH4(g)+CO2(g)2CO(g)+2H2(g),所以ΔH=ΔH1-2ΔH2-2ΔH3="(-890.3+285.8×2+283.0×2)" kJ·mol-1="+247.3" kJ·mol-1,生成1 m3 CO所需热量为×247.3 kJ·mol-1×≈5 520 k J。

2.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属于新能源B.测试和调控溶液的pH对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都有重要意义C.利用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制备胶体对饮用水进行净化,也可以获得纳米材料D.通常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必须具备△H和△S均小于零【答案】D【解析】D.通常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必须具备△H<0和△S>0,D错误。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修4习题 第1章第2节 燃烧热 能源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修4习题 第1章第2节 燃烧热 能源 Word版含答案

其次节燃烧热能源基础巩固1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成中全部的电能和热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B.该合成氨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空气、水、太阳能均为可再生资源D.断裂N2中的N≡N键会释放出能量答案:C2将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

下列属于将来新能源的是( )①自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答案:B3“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质能、自然气C.生物质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答案:C4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 )A.氢气让人快活让人忧B.煤为人类供应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C.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潜伏着的无形杀手D.水虽然是取之不尽的,但个别地区存在用水危机解析:A项中,H2让人快活是由于其为抱负能源,让人忧是由于其易燃易爆;B项中,由于煤作为能源时产生一些污染物,故也埋下了祸根;C项中,“无形杀手”是基于煤气化的气体是易燃易爆且有毒的气体;D项中,“水是取之不尽的”是错误生疏。

答案:D5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辛烷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S(aq)+Ba2+(aq)+2OH -BaSO4(s)+2H2O(l) ΔH=-57.3 kJ·mol-1B.KOH(aq)+H2SO4(aq)K2SO4(aq)+H2O(l) ΔH=-57.3 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g)ΔH=-5 518 kJ·mol-1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ΔH=-5 518 kJ·mol-1解析:A项,存在离子反应S(aq)+Ba2+(aq)BaSO4(s),其ΔH不应再是-57.3 kJ·mol-1,错误;C项,水的状态为气态,不属于稳定氧化物,错误;D项,反应热的数值与辛烷的物质的量不对应,错误。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 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 ( CO 2 + 3H 2 = CH 3OH + H 2O ),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

已知 H 2(g)、 CO(g) 和 CH 3OH(l) 的燃烧热△H 分别为-285.8 kJ·mol -1、-283.0 kJ·mol -1和-726.5kJ·mol -1。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 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kJ(2)在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由CO 2和H 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T 1、T 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温度为T 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 平均速率为v(CH 3OH)=mol·L -1·min -1②该反应在T 1时的平衡常数比T 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 点的反应体系从T 1变到T 2,达到平衡时增大(3)在T 1温度时,将1molCO 2和3molH 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 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 用 a 表示 )(4)已知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OH +3O 2 =2CO 2 +4H 2O ,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 ,正极的反应式为 【答案】(1) 2858 ;(2) ③④ ; (3) 1- (或(2- a )/ 2 );(4)CH 3OH + H 2O- 6e -= CO 2 + 6H + ;O 2 + 4H + + 4e -= 2H 2O 【解析】(1)由于H 2(g)的燃烧热△H 分别为-285.8 kJ·mol -1,所以产生1mol 的水时放出热量是285.8 kJ ,因此若用太阳能分解10mol 水消耗的能量是285.8 kJ×10=2858KJ ;(2) ①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浓度改变数值,定义应用不对,错误;②由于在温度为T 1时甲醇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大于T 2时,说明该反应在T 1时的平衡常数比T 2时的大,错误;③H 2(g)、 CO(g) 和 CH 3OH(l) 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 2(g)+1/2O 2(g)= H 2O(l) ΔH=-285.8 kJ/mol; CO(g)+ 1/2O 2(g)=CO 2(g)ΔH=-283.0 kJ/mol; CH 3OH(l) + 3/2O 2(g)= CO 2(g)+ 2H 2O(l) ΔH=-726.5 kJ/mol;将氢气燃烧热的方程式扩大3倍与甲醇的燃烧热方程式相减,整理可得CO 2(g)+ 3H 2(g)= CH 3OH (g)+ H 2O(g)ΔH=-130.9KJ/mol ,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④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含量降低,因此温度T 2>T 1,处于A 点的反应体系从T 1变到T 2,达到平衡时增大,正确;(3)在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在反应开始时,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是4mol,由于CO 2转化率为a,则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H 2:(3-3a )mol; CO 2; (1-a )mol; CH 3OH: amol; H 2O :amol;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4-4a )mol ;故此时的压强与开始的压强之比是:(4-4a )÷4=1-;(4)已知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OH +3O 2 =2CO 2 +4H 2O ,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甲醇的反应式为CH 3OH + H 2O- 6e -= CO 2 + 6H +;正极的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 2H 2O 。

专题02 燃烧热 能源(解析版)

专题02 燃烧热 能源(解析版)

专题02 燃烧热能源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答案 C解析C项,火力发电是利用煤作燃料,不属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答案 A解析电解水制备H2需消耗大量电能;用焦炭制水煤气需消耗大量热能。

3、2017年6月,中国科学家在陕西进行了中国首次页岩气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现场实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在自主探索陆相页岩气高效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突破。

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页岩气属于二次能源B.处理后的页岩气作为能源比煤作为能源对环境影响更小C.甲烷完全燃烧过程中,C—H断裂时释放出热能D.页岩气取之不尽,可供人类长久开采使用答案 B解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因此页岩气属于一次能源,A错误;甲烷是清洁能源,因此处理后的页岩气作为能源比煤作为能源对环境影响更小,B正确;甲烷完全燃烧过程中,C—H键断裂时吸收能量,C 错误;页岩气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取之不尽,D错误。

4、“世界环境日”主题之一是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

有专家指出,可利用太阳能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进行处理,使它们重新组合,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能D.电能答案 B解析图中由CO2、H2O、N2转化为CH4、CH3OH、NH3是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完成的,由转化关系可知太阳能最终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1molH2SO4(aq)与1molBa(OH)2(aq)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25℃、101kPa时,1molH2和2molH2的燃烧热相等C.CO能和O2反应生成稳定的CO2,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答案 B解析在稀溶液中,OH-与H+发生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1 mol H2SO4(aq)与1 mol Ba(OH)2(aq)完全中和生成2 mol H2O,而且同时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所放出的热量不等于中和热,A错误;燃烧热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所以25 ℃、101 kPa时,1 mol H2和2 mol H2的燃烧热相等,B正确;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错误;101 kPa时,1 mol 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D错误。

高一化学 专题10 燃烧热 能源 含解析

高一化学 专题10 燃烧热 能源 含解析

专题10 燃烧热能源【知识回顾】一、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表示。

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例如:C→CO2,H→H2O(l),S→SO2等。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Q放=n(可燃物)×ΔH。

式中:Q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二、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

2.注意几个限定词:稀溶液;产物是1 mol液态H2O;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aq)+H+(aq)=H2O(l)ΔH=-57.3 kJ·mol-1。

3. 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目的: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测定原理:ΔH=m酸+m碱c t终-t始n;c=4.18 J·g-1·℃-1=4.18×10-3kJ·g-1·℃-1;n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

(3)实验用品: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试剂:0.50 mol/L盐酸、0.50 mol/LNaOH溶液。

(4)实验步骤:①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易错题解题方法集锦系列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二燃烧热能源Word版含解析

易错题解题方法集锦系列高二化学(选修4)专题二燃烧热能源Word版含解析

易错点一:燃料的充分燃烧【易错题典例】2021 年 8 月 12 日 23 时,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民群众的公安消防战士的重大伤亡.据悉,瑞海公司在前期出口量比拟大的危险品主要有硫化钠、硫氢化钠、氯酸钠、钙、镁、钠、硝化纤维素、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铵、氰化钠等.你认为现场不宜采用的灭火措施是()A.喷水冷却燃烧物,冷却灭火B.沙土覆盖燃烧物,窒息灭火C.移开易燃易爆物,隔离灭火D.喷入化学灭火剂,抑制灭火【答案】 A【错因分析】灭火时,常采用以下措施:①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②移开可燃物;③隔绝空气;解此类题易错点往往容易无视可燃物的化学性质,如钠燃烧就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酒精燃烧就不能用水灭火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认为只要有水就能灭火。

【解题指导】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要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一般来说,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烧,是燃料和空气中氧气的氧化复原反响,为使燃料充分氧化,应保证有足够的空气.同时,为保证固体和液体燃料燃烧充分,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固体燃料粉碎、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等) 也是有效的措施。

易错点二:燃烧热【易错题典例】以下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 H2(g)+Cl 2(g)=2HCl(g) △H= - 184.6kJ?mol -1B. CH4(g)+2O 2(g)=2H 2O (g)+CO 2(g) △H=- 802.3kJ?mol -1C. CO(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2(g)=CO2(g) △H=- 283kJ?mol -1D. 2H2(g)+O 2(g)=2H 2O(g) △H=- 571.6kJ?mol -1【答案】 C【解析】 A. HCl 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故A错误;B.生成产物中的水是气体,属于不稳定氧化物,水应为液态,故 B 错误; C. 1mol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CO2,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C正确; D.生成物为稳定的氧化物,水应为液态,故 D 错误;应选C。

高二化学同步学案:1.1《燃烧热 能源》(人教版选修4含解析)

高二化学同步学案:1.1《燃烧热 能源》(人教版选修4含解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学习目标] 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重难点) 2.了解我国的能源结构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一、燃烧热1.定义25 ℃、101 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ΔH<0。

2.意义例如:C2H2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表示在101_kPa时,1_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1 299.6 kJ的热量。

1.在25 ℃、101 kPa下,1 mol S和2 mol S的燃烧热相等,这句话对吗?【提示】正确。

因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2 mol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除以2才是燃烧热。

2.表示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何特殊要求?【提示】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须是“1”;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

二、能源1.定义:能提供能量的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流水、风力、潮汐以及柴草等。

2.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特点:①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②利用率低;③污染环境。

解决问题措施与对策:①提高使用效率;②节约现有能源;③开发新能源。

3.新能源(1)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

(2)特点: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污染或污染少。

4.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节约现有的能源,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吗?【提示】不是。

4.怎样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效率?【提示】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空气适当过量。

1.易误诊断(1)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H2O(g)放出的热量叫H2的燃烧热。

( )(2)燃烧热随着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改变。

( )(3)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因此它们属于新能源。

( )(4)为了缓解能源紧张,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答案】(1)×(2)×(3)×(4)×2.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C.在25 ℃、1.01×105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D.任何条件下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解析】该题考查对燃烧热概念的理解。

河南省罗山高中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67 燃烧热能

河南省罗山高中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67 燃烧热能

燃烧热——能源1、亚硝酸(HNO 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A .N 2B .N 2O 3C .HNO 3D .NO 2【答案】A2、根据下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22T LB. 氢化物的还原性:R H T H 22>C.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只能与盐酸反应,不与NaOH 溶液反应D. 一定条件下,T 的单质可将Q 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答案】D3、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或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石灰乳与32CO Na 溶液混合:↓=+-+3232CaCO CO CaB. 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OH Cl H O H Cl 222222电解C. 将碳与足量的浓硫酸共热反应后的气体混合物,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O H CO SO OH SO CO 223232224++=++--D.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O H Cl H ClO Cl 222+↑=+++--【答案】D【解析】A 石灰乳是悬浊液不能拆,故A 错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B 错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是过量的,反应产物是酸式盐,故D 错误。

4、将51.2gCu 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 、N 2O 4、NO 2)的混合物共0.8mol ,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 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 3和NaNO 2的盐溶液,其中NaNO 2的物质的量为(已知NO +NO 2+2NaOH===2NaNO 2+H 2O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 )A .0.8molB .0.6molC .0.2molD .1.0mol【答案】A【解析】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NO 3)2,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 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HNO 3→NaNO 2,N 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 原子得2个电子,51.2gCu 的物质的量为:n (Cu )=51.2g/64g/mol=0.8mol ,共失电子为0.8mol×2=1.6mol,HNO 3到NaNO 2共得到电子1.6mol ,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 (Cu )=2n (NaNO 2),故产物中NaNO 2的物质的量为1.6mol/2=0.8mol ,故选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周燃烧热能源【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选择题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p3. 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A .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 .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含CO和H2)后分离出氢气C .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 .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4. 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B .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C .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D .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5. 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B .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C •在25 ° C、1 . 01 X 10 5 Pa 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D .燃烧热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 .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 SO 2等有害气体C •直接燃烧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D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7. 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回收再利用B •将地沟油回收再加工为食用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 .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8.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 •煤炭、石油、沼气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25 C、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作该物质的燃烧热B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C •燃烧热和中和热都属于反应热D .在稀溶液中,1 mol CH 3 COOH 与1 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 .3 kJ10. 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 . 1 mol C 和2 mol COB . 1 molC 和3mol CC . 3 mol C 2 H 2 和 1 mol C 6 H 6D . 1 mol 淀粉和1 mol 纤维素11. 已知 (1) HCI(aq)和 NaOH(aq)反应的中和热 △ H = - 57.3 kJ ? mol - 1 ; (2)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 ? mol -1。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 H 2 SO 4 (aq) 和 NaOH(aq)反应的中和热 △ H = 2X ( - 57.3) kJ ? mol -1B . 2CO 2 (g) 2CO(g)+O 2 (g)△ H =2 X (+283.0) kJ ? mol - 1 C.- H 2 SO 4 (aq ,浓)+ NaOH(aq) Na 2 SO 4 (aq)+H 2 O(l) △ 7?H = - 57.3 kJ ? mol - 1D. 1 mol 甲烷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1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 A H 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13. 已知:① 25°C 、101 kPa 时,2C(s) + O 2 (g) == =2CO(g) A H = - 221 kJ • mol-1② 稀溶液中,H + (aq) + OH - (aq) == =H 2 O(l) A H = - 57.3 kJ • mol -1又已知稀醋酸电离吸热。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C 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 • mol - 1B . ①的反应热为221 kJ • mol - 1C . 稀硫酸与稀NaOH 容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57 .3 kJ • mol - 1D . 稀醋酸与稀NaOH 容液反应生成1 mol 水, 放出57.3 kJ 热量14.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已知 H + (aq) + OH - (aq) == =H 2 O(l)—CO 2 (g)+2H 2 O(g)A H=- -802 .3 kJ• mol - 1——2H 2 O(l) A H= -571 .6 kJ • m ol - 1 —CO 2 (g)A H=- 283 kJ • m ol -1—2HCl(g)A H= - 184.6 kJ • mol - 1B . CH 4 (g)+2O 2 (g)C . 2H 2 (g)+O 2 (g)D . CO(g)+1/2O 2 (g) A . H 2 (g)+Cl 2 (g) A H = - 57.3 kJ • mol - 1-1则 H 2 SO 4 和 Ba(OH) 2 反应的反应热 A H= 2X ( - 57.3) kJ B .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 3 OH(g) + O 2 (g)===CO 2 (g) + 2H 2 (g) A H= - 192.9 kJ • mol - 1 ,贝V CH 3 OH(g)的燃烧热为 192 . 9 kJ • mol - 1C • H 2 (g)的燃烧热是 285.8 kJ• mol - 1 ,贝y 2H 2 O(g) == =2H 2 (g) + O 2(g)A H= + 571 . 6 kJ • mol - 1D •葡萄糖的燃烧热是 2 800 kJ• mol - 1 ,贝V C 6 H 12 O 6 (s)+ 3O 2 (g)I== =3CO 2 (g) + 3H 2 O(l)A H=- 1 400 kJ • mol - 1 15. 煤的气化是实施节能环保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常在高温下将煤转化为水煤气 ,再将水煤气作为气体燃料。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 •水煤气只能用作燃料B •水煤气是一种二级能源,比煤直接燃烧污染小C •等质量的CO 和 H 2完全燃烧时,前者放热多D •由③反应可以确定 H 2的燃烧热为241 . 8 kJ • mol -116. 已知:① CH 4 (g) 壬O 2(g)== ==CO 2 (g) + 2H 2 O(l)A H 1 = - Q 1② H 2 (g) + O 2 (g)= :==H 2O(g)A H 2 =-Q 2③ H 2 (g)O 2 (g)= :==H 2 O(l)A H 3=-Q 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 4 : 1 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11 . 2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 A • 0.4Q 1 + 0.05Q 2 B • 0.4Q 1 + 0 . 1Q 2 C • 0.4Q 1+ 0.05Q 3 D• 0.4Q 1+ 0 . 1Q 317.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 CH 3 OH(g)+H 2 0(g) CO 2 (g)+3H 2 (g)A H=+49 . 0 kJ • mol -1② CH 3 OH(g)+O 2 (g)CO 2 (g)+2H 2 (g)A H=-192 • 9 kJ •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ol - 1① C(s)+H 2 O(g) — CO(g)+H 2 (g) ② 2CO(g)+O 2 (g) — 2CO 2 (g) ③ 2H 2 (g)+O 2 (g) I 」2H 2 O(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 1 =+131 . 3 kJ • mol - 1 A H 2 = - 566.0 kJ • mol - 1 A H 3 = - 483.6 kJ • mol - 1CH 3 OH 的燃烧热的 A H=-192.9 kJ • mol -1 反应 ① 中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CH 3 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根据 ② 推知反应CH 3 OH(I)+ O 2 (g) 192.9 kJ •mol -1、填空题18.( 1) 在 101 kPa 时,H 2 (g)在 1 . 00 mol O 2 (g)中完全燃烧生成 2.00 molH 2 O(l)放出571 . 6 kJ 的热量,H 2的燃烧热为 ______________ ,表示H 2燃烧热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 . 00 L 1 . 00 mol• L - 1 H 2 SO 4 溶液与 2.00 L 1 . 00mol • L - 1 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_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16 g 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能址' 反虑物的.生咸物的CO 2 (g)+2H 2 (g) 的 A H>-19. (1)根据下列图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反应物 co^Hie (gj陡量COW+l[50(g>lJ® 物CHjOHCgy+H.OfE )轴fd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图是598 K时,N 2与H 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20. 已知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21. 化合物燃烧热/kJ • mo- 1化合物燃烧热/kJ • mo- 1甲烷891 . 0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3 2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③ C( s)+ - O 2 (g) =■ CO(g);C 的燃烧热为1 g H2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 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 ,现有CO H 2和CO 2组成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放出总热量为 867.9 kJ,且生成18 g 液态水,L , CO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精确至小23. “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丙烷2 221 . 5正丁烷2异戊烷3 531 .① H 2 (g)+— O 2 (g)j H 2 0(1) -285.8 kJ/mol② H 2 (g)+- O 2 (g)=• H 2 0(g)-241 . 8 kJ/mol-110.5 kJ/mol -393.5 kJ/mol④ C(s)+O 2 (g) =- CO 2 (g)回答下列问题:(1) H 2的燃烧热 A H 为___ (2) 燃烧 (3) 已知 116.8 L(则混合气体中H2为 数点后一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