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立意深度有妙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新材料作文立意深度有妙招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学生摆脱思想浅陋,论证粗糙,人云亦云,泛泛而谈,做到有思想、有内容。而要想使文章超越平庸,摆脱童稚,就必须在深刻上下功夫,就必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根源,就必须个性分明,新颖深刻。有深度的文章必定是有个性的文章,必定是有新意的文章,必定是有风格的文章。

那么怎么才算深刻呢?怎样才能将文章的思考引向深入?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

(一)增强语境意识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被称为“任务驱动型”作文,而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一种“交际性写作”,是一种“读者导向、交流驱动、语境生成”的写作,在这种写作观指导下,作者写作有了直接或潜在的交际对象,有了交际的目的和交际的语境。这写作不再是空洞飘渺虚无的,而是真实的、具体的、有意义的。语境性写作解决了诸如写作动机(为何写)缺失,写作对象(为谁写)缺失,写作内容(写什么)缺失,文体语体、语言表述(怎么写)不够规范、指向不明等写作的深层次问题。

以17年全国卷为例:写作的对象是“外国青年”,写作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读懂中国”,所以考生写作时要有一种交流介绍的意识。既要考生通过两三个关键词,勾勒出中国的一个侧面,一个大致轮廓,主动积极地推介中国形象。既避免自说自话,强行推销,把外国青年当作受教的对象,不顾及对方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的差异与隔阂,也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用友好而真诚的态度,可以饱含真情地点赞,也可直面前进中的问题与危机,表达自己的忧患意识。

(二)关注概念阐释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对概念的透彻、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形成判断,准确立意,并且使议论更明确、集中、深刻。很多时候学生写作肤浅,就事论事,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入、不丰厚。2017年全国一卷作文,题目本身不再是对某一现象或事件发表看法,而是对某一话题展开阐释,而且很多话题过于宏大,比如“一带一路”,比如“美丽乡村”,比如“食品安全”等,离开具体的阐释,考生很可能被宏大叙事绑架,流于老生常谈,陷入假、大、空,口号式的空洞说理。

那么怎样才能将对概念的理解引向深入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概念的特点与内涵,将概念具体化、明确化,用自己的理解去透视概念、分析概念,让概念始终散发、洋溢着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将关键词具体化、细节化、个人化,结合自身、联系社会,加入生活化细节与画面,进行个性化富于创意地表达。要写真事,抒真情,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出发,写出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悟,避免泛化,避免虚情假意。只有将关键词稀释了,将宏大的社会背景融入个体的生命体验,文章才真诚可信,才可以写的活泼、生动、自然、轻松。其次,注意概念的情境性,任何概念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其独特的意义,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讨论说理才有必要、才有意义。再次,赋予概念以新的内涵,可以发掘概念的时代意义,可以反弹琵琶,另辟蹊径,可以由表层义到深层义,不断推陈出新。

以材料作文“暖闻”为例,何谓“暖”?“暖”是有温度,有人情味,有善

意,有包容,有理解。“油条哥”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是“暖”,面对利益诱惑,坚守道德底线是“暖”;医生的勤勉敬业是“暖”,父亲的理解守序是“暖”;主办方的宽容友善是“暖”。在商家为一己之私对食品安全视而不见的巨大潮流中,在染色馒头与苏丹红齐驱并行,在皮革与地沟油不知不觉成为口中美味的强烈参照下,油条哥多年坚守不卖复炸油油条,心怀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则对比出它那珍贵的高尚以及不可置疑的敬佩。我相信,油条哥的坚守与社会责任感若借助《暖闻》的专栏传递,定能让人感受到社会的温度,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增添一份日益被现实的棱角磨去的安全感,灵动着社会每一个人的“风铃”。

(三)突出比较权衡

比较权衡,首先是基于近几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的方向和特点。17年全国一卷12个关键词、二卷6句名言,16年全国一卷漫画作文分数的变化,全国二卷提高语文素养的三种学习方式,15年全国二卷“三人中谁更有风采”,无不暗含着比较与权衡。其次是基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指令性特点,重在引导考生进行比较分析,因为比较分析的过程即是体现作者“思考、权衡、选择”的过程,是弄清材料和对方观点症结所在的过程,同时也是驳论的过程。另外,任务驱动型作文常常会客观呈现多个材料,多个事例,多个人物,考生要在这多个这选项中选择一个,就必须全面理解材料,透彻地分析比较材料,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以2014年广东卷“黑白照片与数码照片”为例:当我们把观点放在黑白胶片时:数码照片的“多”而不懂珍惜,更能衬托出黑白胶片的“少”而珍贵;数码照片的“冰冷存储”,更能衬托出黑白胶片的温情与感动;数码照片的“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更能衬托出黑白胶片的永恒记忆。数码技术的日益发展,让曾经稀缺的照片成为影像的洪流,肆意漫流在生活的沟沟壑壑。网站、传统媒体、自媒体上的照片沾满了情感的露水,一切都鲜活生动,每一个毛孔都清晰可见。在高频度、多维度的照片轰炸下,我们目不暇接,只好走马观花。然而,“快眼”中留存不了深挚,越清晰,越朦胧。

(四)强化价值分析

价值分析是指对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可能产生的某些影响、作用和意义的分析。价值分析的过程是将视线拉远,将角度垫高的过程,是跳出纷杂世相深入本质的过程,是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个到类,由就事论事到就事论理的过程,是由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人性、人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考生的视野会变开阔,眼光会变深邃,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分析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材料背后的核心价值属性,一个是材料的主要影响。

以2015年全国卷“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为例:事件的背后折射的是“情与法”、“公与私”的博弈,是对生命的关注和文明的考量。其次,从材料的影响上看,可以从个人影响与社会影响,现实影响与长远影响的角度对材料进行价值分析,挖掘思考材料的现实意义与长远影响是思考深入的一种重要体现。比如“女儿举报父亲”,从现实的影响看,可能确实能起到警示关心父亲的作用,但长远看这种父女相互举报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亲亲相隐”相违逆,也与人性人情性背离,有可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助长社会的冷漠与残忍,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文革”,值得警惕。当然也可以从正面思考,说这可以引导民众遵纪守法,推动法制化进程,让社会由人情走向法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