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生物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题干: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2、题干:关于生物膜的结构,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 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静态结构B. 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动态结构C. 生物膜是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静态结构D. 生物膜是由糖类和脂质组成的动态结构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一种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B、酶的催化作用不受温度影响C、酶的催化效率在低温下较高,在高温下会失活D、酶在催化反应中自身不被消耗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生物体能量代谢的重要途径B、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D、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酒精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因素B、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原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物种形成的原因D、生物进化是一个无序的过程,不受自然规律制约6、关于基因表达调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B、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发生在翻译水平C、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发生在翻译后修饰水平D、基因表达调控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7、在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B. 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 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D. 细胞呼吸过程会产生能量,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8、以下哪种细胞器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存在?A. 线粒体B. 叶绿体C. 高尔基体D. 细胞核9、在植物细胞中,以下哪种物质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氨基酸D. 葡萄糖 10、关于基因的表达,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 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C. 翻译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D. 基因表达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11、题干:在以下关于DNA分子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B. 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氢键形成的C. DNA分子中,碱基A总是与碱基C配对,碱基G总是与碱基T配对D.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12、题干:以下关于基因表达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 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C. 翻译过程是在核糖体上,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D. 基因表达过程中,RNA聚合酶和核糖体分别参与转录和翻译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分隔的边界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D、细胞膜上没有能量转换的功能E、细胞膜具有流动性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表达调控发生在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关键作用C、mRNA剪接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机制D、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E、所有基因的表达都受到严格的调控3、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生物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中可能出现的生物分子?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E. 水分子4、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检测:第2章 1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Word版含答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2,3,4,5,10,156,7,8,9,11,12,13,14A级| 根底练1.(2021山东济南期中)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B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动物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响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根底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2.以下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D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局部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解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 3.如图为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以下有关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 A )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④a是传出神经,c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c→b→a→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或m→c→b→a→s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⑦D.②④⑦解析: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出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4.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B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那么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5.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C )A.神经中枢解析:注入麻醉药之后,失去了痛觉,说明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影响,还能够运动,说明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及效应器是正常的 .6.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A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变为内正外负 .7.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C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拟大,Cl -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拟大,Na +大量流出膜外+的通透性比拟小,对K +的通透性比拟大+的通透性比拟大,对K +的通透性比拟小解析:静息电位是K +外流形成的 .8.(2021江苏南京期末)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那么相反,如下图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那么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A )→a;膜内a→→a;膜内b→a→b;膜内a→→b;膜内b→a解析:受刺激后,刺激部位电荷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膜外电流为b→a,膜内电流为a→b .9.离体的枪乌贼(海洋动物)巨大轴突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一所示为该部位受刺激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请答复:(1)图中造成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某种离子的跨膜运输,该段这种离子的跨膜运输(填 "需要〞或 "不需要〞)耗能;假设适当降低该轴突细胞膜外的Na +浓度,那么c点将(填 "上升〞 "不变〞或 "下降〞) .(2)某同学用该离体轴突做了以下实验(如图二):取一灵敏电流计,在上述受刺激部位左侧1.0 cm处的膜外连接一个电极,在其右侧1.5 cm 处的膜外连接另一电极,在该部位给予适当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次方向(填 "相同〞或 "相反〞)的偏转,这个实验可证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的 .解析: (1)bc段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该过程中Na +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假设降低细胞膜外Na +浓度,那么其与细胞内Na +的浓度差减少,动作电位峰值(即c点)下降 .(2)该刺激首|先到达左侧电极处,该部位膜外侧电位变为负,而右侧电极处膜外电位仍为正,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一段时间后,刺激传递到右侧电极处,该处膜外电位变为负,而左侧电极处膜外电位已转为正,此时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偏转方向与上次相反;这个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答案:(1)不需要下降(2)2 相反双向(或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B级| 能力练10.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外表,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D )解析:将电极均置于细胞膜外,此时为静息电位,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左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就有电位变化,会形成电流;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右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也会形成电流,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相反 .1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假设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正确的选项是( C )解析: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为静息电位,所以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和膜内,且电流必定是从膜外流向膜内 .当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接在膜外或膜内时,由于两电极间无电位差存在,指针不偏转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C )+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 +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浓度高于膜内解析:依图示,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正确 .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C错误,D正确 .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A正确 .13.蛙的神经元内、外的Na +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 +排出细胞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Na+内流,此时的Na+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当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Na +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此时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 .14.以下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 .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填 "属于〞或 "不属于〞)反射 .(2)用a刺激神经,c测到的电位变化如乙图 .膜电位从③到④变化时,膜上翻开的离子通道是 .(3)正常时,分别用a、b刺激神经和骨骼肌,会引起骨骼肌收缩 .某同学用a刺激神经,发现骨骼肌不收缩,是传出神经元受损、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根据该实验步骤预测现象及结论 .(注: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第|一步:用a刺激神经,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那么说明传出神经元受损;如果,那么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用b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那么说明部位d受损;如果,那么说明骨骼肌受损 .解析:(1)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2)图乙中①→③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即兴奋过程,③→④是兴奋后的恢复过程,此时K +外流 .(3)假设传出神经受损,那么刺激a处,c处不能测得电位变化;假设骨骼肌受损,那么刺激b处,骨骼肌不收缩 .答案:(1)不属于(2)钾通道(3)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在c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骨骼肌收缩骨骼肌不收缩C级| 拓展练15.以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答复:(1)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 ,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假设抑制该细胞的细胞呼吸,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说明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存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的 .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 .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于是老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假设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神经 .②刺激蛙左腿,假设,那么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 .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用刺激,观察的方法加以验证 .解析:(1)⑤为效应器,刺激结构④传出神经时⑤会产生具体效应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假设抑制细胞呼吸,细胞中ATP量缺乏,那么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内负外正的状态,说明离开了ATP,带电离子就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假设伤及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后两腿均不会发生反响;假设伤及传出神经,那么刺激后,传出神经完好的腿会发生收缩反响 .答案:(1)⑤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主动运输(2)①传出②左、右腿均不收缩右腿左腿是否收缩。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题及其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BCD 层次生物试题(高一备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种蛋白质存在于内环境中A.淀粉酶B.脂肪酶C.溶酶体D.抗体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3.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成,从理论上分析,氧气含量最高的是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无法确定4.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 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5.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7.剧烈活动后,血浆PH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而A.大于7.35—7.45B.小于7.35—7.45C. 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8.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①组织发生水肿②组织发生脱水③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增加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降低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式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A.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和维生素D.氨基酸10.淋巴的成分类似于血浆的成分,关于淋巴液正确的描述是A.淋巴液中缺少蛋白质B.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C.差别在于钠离子的含量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11.只存在于体液而不属于内环境的液体是A.细胞内液B.血浆C.淋巴D. 组织液12.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3.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凋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⑤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A.①②③ 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14.将甲品系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a小鼠身上。
高三年级生物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生物期中模拟试题及答案高三年级生物期中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40分,1-30题每题1分,31-35每题2分)1.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__,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 两类核酸分子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空气中的病毒一般进行有氧呼吸D.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3.如图为某种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无叶绿体,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但也可进行无氧呼吸C.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有__、分化能力4.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A.1:6B.1:3C.1:2D.1:15.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B.夏季晴天光照时,小麦光合速率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D.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6.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按箭头所示方向,a→a段或b→b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C.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D.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治疗癌症7.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__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是有丝__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__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与④对应时期相比增加一倍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8.下图甲表示某精子,乙图中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图的是()9.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甲的__能力,分化程度B.过程①②中均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C.T细胞与B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D.淋巴因子作用于膜受体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10.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__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模拟
生物期中模拟二1.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2.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3.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水肿,这是因为()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C.淋巴生成率降低 D.淋巴循环受阻4.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5.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2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6.下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B.图中②构成了人体肝细胞的内环境C.肝细胞中不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D.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7.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A.过敏性鼻炎B.血友病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8.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⑥效应T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9.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C.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D.人体内抗体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10.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的催化速率加快 B.细胞代谢紊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D.体温过高或者过低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2.下列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的是()刺激 a b甲 a b① a b③ a b ② 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 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运动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13.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①→②→③→②B.②→③→②→①→②C.③→②→①→③→②D.③→②→①→②→③14.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答案(修改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二生物试卷(考试范围:生物必修3,第一~三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3.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B.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C.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4.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O2的浓度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D.细胞中产生ATP的数量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氧化分解不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pH和温度的稳定,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D.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6.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7.下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刺激a点,则除b点外,c、d、e点均可检测到神经冲动。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单向传导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需要组织液作为传导媒介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受突触限制D.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9.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10.下列膜电位变化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1.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12.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B.图中④表示负反馈调节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13.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1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15.能够在机体内识别“非己”成分功能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⑥效应T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16.下列物质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所特有的是()A.抗原B.抗体C.浆细胞D.效应T细胞17.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身体越健康18.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19.乙肝疫苗进入人体后将会()A.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B.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侵入宿主细胞并大量增殖D.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20.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各种处理(图中锡箔套、锡箔帽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其中能产生向光性弯曲生长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21.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测试(附答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测试注意事项: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一、单选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红细胞和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组织液、血浆 B.血浆、组织液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组织液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下列不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是A.骨髓、 T淋巴细胞、抗体B.脾脏、 B 淋巴细胞、细胞因子C.扁桃体、巨噬细胞、补体 D.脊髓、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4.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5.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血糖就是血浆中的葡萄糖 B.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D.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多尿并且体重增加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后天性缺陷B.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C.自身免疫疾病也是一种超敏反应 D.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8.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9.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C.吞噬细胞 D.癌细胞10.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11.下图所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新)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答案(修改版)
13.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红细胞中的氧进入细胞被利用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过程至少穿过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
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_____,但机体能通过体液
A.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D.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是协同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7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写字母,在“_______”上写名称。)
(4)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mol.L-1。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C2D3B4A5B6A7A8C9C10D11B12A13B14D15D
16D17C18A19B20B 21C 22A 23C 24D 25B
31、(1)[B]组织液C→B→A 6(2)升高神经(3)维持相对稳定(4)C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
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
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23.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什么?A。
淋巴B。
淋巴和组织液C。
血浆和组织液D。
血浆和淋巴2.剧烈活动后,一段时间内血浆的pH会怎样变化?A。
大于7.35-7.45B。
远小于7.35-7.45C。
维持在7.35-7.45D。
稳定在3-43.右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B。
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
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
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4.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什么?A。
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5.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血浆组织液淋巴B。
血浆组织液淋巴C。
血浆组织液淋巴D。
血浆组织液淋巴6.下列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
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7.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什么?A。
①皮肤血管收缩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B。
①②⑤C。
④⑤D。
②③8.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什么?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激素调节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9.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哪里?A。
细胞体B。
轴突C。
突触间隙D。
树突10.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哪里?A。
运动语言中枢B。
躯体运动中枢C。
高中生物 必修三 期中考试卷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糖尿病 D.细胞代谢紊乱5.下列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A.淋巴B.细胞外液C.血浆D.细胞内液6.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7.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8.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9.下列关于激素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有机分子B.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C.激素是信息分子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0.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靶细胞C. T细胞D.浆细胞11.在特异性免疫中主要起作用的细胞是()A.红细胞B.吞噬细胞C.淋巴细胞D.血细胞1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13.某人因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应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应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应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应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4,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获得了抗体.15.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因为芽和幼叶()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16.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的衰老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的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17.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B.吲哚一酸C.吲哚丁酸D.2,4-D18.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类化学物质B.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促进植物生长19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多选)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既能疏花蔬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20.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绿篦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篦定期修剪,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抑制向光性D.促进侧芽生长二。
最新高二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题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题生物试题(必修三)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B.葡萄糖C.钙离子D.呼吸酶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靶细胞膜表面受体接受的信息分子B.口服胰岛素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C.胰岛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作用效率很高D.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5.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6.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B.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C.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7.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8.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9.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B.前者是垂体,后者是性腺C.两者都是下丘脑D.两者都是垂体10.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11.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长出了青霉菌,细菌与青霉菌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竞争D.种内斗争12.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B.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试题及标准答案(修改版)
2014 —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二生物试卷(考试范围:生物必修3,第一〜三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1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 b 、c 、d 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 组织水肿的是( )①c 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④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②③④3•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 pH 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A .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 CO 2和H 2O ,并排出CO 2B . NaHCO 3与乳酸反应,调节 pHC . H 2CO 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CO 2D •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4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 2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 .组织液中O 2的浓度B .细胞膜上O 2载体的数量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氧化分解不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 . pH 和温度的稳定,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D .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A .刺激a 处,会导致b 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 .刺激b 处,不会引起a 和c 处发生电位变化C .刺激c 处,a 和b 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 处,b 、c 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7 .下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刺激 a 点,则除b 点外,c 、d 、e 点均可检测到神经冲动。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C .细胞液中CO 2的浓度D .细胞中产生ATP 的数量 6.12•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单向传导B .神经冲动由d 传导到e 需要组织液作为传导媒介C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受突触限制D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 断激素a 、b 、c 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a 、b 、c 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 注射的澈幕注射后的反应低血轉h 甚奎呼理b 就盍但15蛋口辰的合咸.并團棣骨生英明显 低进所陈ft 谢.并便休内产热駅境加9 •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 Na*通透性减小B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 .在a 中发生电信号T 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 •当兴奋沿b 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10 .下列膜电位变化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1.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 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0.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各种处理(图中锡箔套、锡箔帽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其中能产生向光性弯曲生长的是 ( )A •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 C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D .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13.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 .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 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 .如果细胞1是胰岛B 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 .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14.下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15. 能够在机体内识别 非己”成分功能的细胞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③⑤⑥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⑥ 16. 下列物质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所特有的是(A .抗原B .抗体C .浆细胞17.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D .效应T 细胞B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 A 细胞受损C .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 .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身体越健康18.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 .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 .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19.乙肝疫苗进入人体后将会())⑤I ------- -- ---- - ---- L. 匕记dB .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 .侵入宿主细胞并大量增殖D .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B .图中④表示负反馈调节细胞i 血管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21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
必修三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时间K种群大小必修三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 .血浆蛋白 B .葡萄糖 C .钙离子 D .呼吸酶 2.下列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3、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 ) A .大脑功能异常 B .缺乏促性腺激素 C .缺乏促甲状腺素 D .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4、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 A .背地生长 B .向水平方向生长 C .向光生长 D .无法确定5、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6、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 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 A .双子叶杂草对2,4-D 的敏感性强 B .小麦对2,4-D 的敏感性差C .2,4-D 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 .同一浓度的2,4-D 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7.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靶细胞膜表面受体接受的信息分子B.口服胰岛素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C.胰岛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作用效率很高D.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8.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9.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B.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0.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记忆细胞是由浆细胞分化产生 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消灭入侵的病菌D.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11.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2、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A.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 B.果树修剪C.无籽番茄的培育 D.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13.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D.切除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14.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行为是()A、狗看到灯光分泌唾液B、随着音乐节拍认真做操C、司机看到红灯紧急刹车D、切洋葱鳞茎时眼睛流泪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16.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17.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8、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C.c D.d19.右图所示: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单侧照光;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照光,则甲、乙分别将()A.向土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 B.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C.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20.当大脑皮层的视觉性语言中枢受到损伤时,病人将出现什么症状()A.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谈话B.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C.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D.能够讲话,但不会书写二、填空题(共60分)21.(10分)(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3.右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4.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5.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血浆组织液淋巴 B.血浆组织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浆组织液淋巴6.下列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7.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8.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9. 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 B.轴突C.突触间隙 D.树突10.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11.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2.公鸡具有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啼鸣,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雄激素 D.生长激素13.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C.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14.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1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16.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B.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7.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18.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19.通过人工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措施是()A.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B.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溶液C.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D.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20.树上没有成熟的梨被虫蛀了,结果这个梨长不大。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期中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葡萄酒自然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容器应加满葡萄汁,以免容器中存留的氧气影响发酵B.发酵过程有气体产生,需要定期打开瓶盖或者设置排气口C.发酵后期,发酵液pH下降和CO2溶解到发酵液中有关D.若发酵液逐渐变红,应及时加热杀死酵母菌,停止发酵【答案】C【解析】葡萄汁装入瓶中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为大量繁殖提供能量,A错误;发酵过程有气体产生,需要定期拧松瓶盖或者设置排气口,放掉发酵产生的大量气体,防止爆瓶,B错误;发酵过程有CO2产生,溶解到发酵液中,导致发酵液pH下降,C正确;发酵液逐渐变红是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可继续发酵,D错误。
2.下列有关果醋制作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它是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B.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C.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乙酸D.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不是很敏感,可以短时间内中断通气【答案】D【解析】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它是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A正确;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B正确;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乙酸,C正确;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D错误。
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生长因子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D.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答案】C【解析】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微生物还需要生长因子;一般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的影响;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