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燕子专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理解燕子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1.2 技能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故事内容。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能够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背景:《燕子专列》是一篇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
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群燕子无法迁徙,被困在一个小镇上。
当地居民为了帮助燕子度过严寒,专门开设了一趟专列,将燕子送往南方。
人物角色:主人公是小明,他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男孩,他发现了燕子的困境,并积极行动起来,最终帮助了燕子。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理解燕子的象征意义。
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3.2 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内容。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3 情感教学法通过故事中的情感线索,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通过讨论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提问学生对燕子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4.2 朗读和理解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4.3 分析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爱他人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燕子专列》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燕子专列的来历和目的。
燕子专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燕子的特点和作用。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了解鸟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展示燕子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点。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燕子专列的存在?燕子专列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燕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并引入课文内容。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课文《燕子专列》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和情感。
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4 教学步骤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逐段解析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个段落,分析该段落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总结课文结构和主题思想。
第三章:案例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分析燕子专列在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
3.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和总结。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4 教学步骤展示一些关于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案例。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总结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鸟类保护的关注和意识。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燕子专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燕子专列的概念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燕子专列的定义和意义。
2. 分享燕子专列的有趣事实和故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燕子的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燕子专列的认知和了解。
3. 教师通过讲述燕子专列的故事,引起学生对燕子专列的兴趣。
第二章:燕子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态环境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鸟类生态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燕子的生态环境和栖息地。
2. 讲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燕子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栖息环境。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燕子的生活习性,了解燕子的生态环境。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燕子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第三章:燕子专列的运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燕子专列的运行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燕子专列的运行原理和设备。
2. 讲解燕子专列的运行过程和任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燕子专列的运行原理和设备。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燕子专列的运行过程,理解其任务和作用。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章:燕子专列的意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燕子专列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燕子专列对人类和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2. 讲解燕子专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案例和数据,向学生展示燕子专列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燕子专列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保护作用。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第五章:燕子专列的观察与保护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燕子专列的观察和保护兴趣。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乔村小学王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述人和燕子之间的温馨而感人的故事。
一看到课题,“燕子专列”就觉得这样的课题非常独特,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目?小小的燕子居然还要乘坐专列,享受了特殊级的待遇,人们把燕子当作贵宾来对待,可以想象燕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所以让同学感受到这种逾越同类的真诚而透明的感情,是教材掌握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同学能深刻地领悟到人和动物之间毫无功利的朴素的感情,让同学走近课文,走进课文中的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将会是我设计这一篇课文的主旨。
【学习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
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饥寒交迫”等词语。
积累文中大量描写气候寒冷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使用的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的主题,增强保护动物,维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掌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维护环境,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爱心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对比写的表达效果。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看一组动物和人类和平相处,充溢温馨之情的图片。
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欣喜。
它们春来秋去,撒播着友谊的种子,但是你知道吗,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许多危险!今天,我们要学的《燕子专列》讲的就是燕子在瑞士的遭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发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燕子专列?读第一段,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先出示动物和人类友好相处的图片,从情感上拉近动物和小朋友们的亲近感,为后来的情感的激发作好铺垫,导语的设计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使小朋友们在学新课文的同时,对旧的知识进行有意识的对比,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燕子专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保护自然环境和关爱动物的主题。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文章内容。
2.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
3. 能够运用阅读技巧,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章概述介绍《燕子专列》是一篇描写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文章,通过讲述一次特殊的运输任务,展现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
2.2 人物介绍介绍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包括燕子、列车长、乘客等,并简要描述他们的特点和作用。
2.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包括列车的特殊任务、燕子的困境、人们的关爱和保护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3 角色扮演选取文章中的重要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口语表达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4.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4 角色扮演选取文章中的重要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口语表达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5.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口语表达和表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和表演技巧。
《燕子专列》教案(15篇)

《燕子专列》教案(15篇)《燕子专列》教案篇1一、课前演讲同学们,你们喜爱小动物吗?能不能说一个你们爱护小动物的亲身经受。
二、导入1.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习一篇我们人类爱护小动物的课文。
燕子专列。
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
齐读课题。
2.专列是什么意思?(特地的列车)3.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燕子与特地的列车什么关系?等)三、初读感知,读文识字1.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
课前预习了吗?我来考考大家。
(指名读3个,领读,同位相互读)2.课文读了吗?找同学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思索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四、研读课文,领悟写法1.感悟燕子面临的境况。
(1)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赶回北方时,它们在瑞士境内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其次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1) 同学沟通。
(指名读)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全部昆虫都被冻死了。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特别疲惫,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
(2) 在这段描写中,从哪些词语看出燕子的境况很危急?(气温骤降、饥寒交迫、面临死亡、长途跋涉)师:什么是气温骤降?天气这么冷,再加上找不到食物,燕子饥寒交迫长途跋涉怎么理解?看这是燕子迁徙的图片。
燕子一路上要飞越很多的高山,大海,荒无人烟的大沙漠,整个航程就有五千多公里。
许多燕子由于飞的太远而死去。
师。
你们说的很对。
燕子就要死亡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怎能不叫人担忧呢?(齐读)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燕子蜷缩着,就要冻僵了)女同学一起读读这一段。
老师看到有同学的眼睛已经潮湿了。
小组之间再相互读一读。
2.感悟政府对燕子的关怀爱护。
(1)正值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谁首先做出行动?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相关的句子)政府却确定用专列送燕子回北方,这真是了不得的举动啊。
为什么说政府很了不得?(燕子与政府没有关系。
花钱。
政府还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2)为了爱护燕子,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告知人们号召大家查找燕子(在这句话中呼吁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政府是怎样呼吁市民们的?(写写沟通)(找两个同学背下)3.感悟一般居民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4篇)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4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 。
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环保意识、爱鸟的意识。
学习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学习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对人们奉献爱心和关系。
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由疑入境,统领全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燕子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课件出示第二段场景,师引读: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你们自己去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3 (生说到燕子,师出示燕子图)2、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这是因为,(生接)昨天我们已经学了课文,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二、攀疑入境,缘词解情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视机提示:思考了后,你可以把这些地方用——划出)2、交流及教学对策:A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默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2)你能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2名)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怎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贝蒂她不在乎什么?师反复引读,贝蒂不在乎冰天雪地的寒冷,只在乎;贝蒂不在乎漫天遍野寻找的疲劳,只在乎;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疲劳的三重困难,只在乎。
《燕子专列》教案(精选15篇)

《燕子专列》教案(精选15篇)《燕子专列》教案篇1一、入情体验的开端——把自己当作小燕子。
生字预习检查,读的既对又快的可以模仿小燕子的动作这么多小燕子呀,咱们的教室变成了——燕子专列(齐读课题)咱们小燕子有翅膀,会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学习第二自然段)原来这是一辆爱心专列。
准备好哦,专列即将启程,咱们用朗读来和站台上送行的人道个别吧,齐读第五自然段。
在你们小燕子的心中,你们在向哪些人致谢呢?(政府、居民们、小贝蒂)在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向谁致谢呢?(调查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就先学哪部分。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1、自读、体会。
(第四自然段)小贝蒂为你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感动,使你们最想向她致谢?请你们找到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2、互动交流(1)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读第一句话,体会小贝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找我们,要找到我们容易吗?(2抓住第二句话中“小贝蒂救了十几只燕子”这点来向贝蒂致谢,并由此体会到小贝蒂的勇敢和爱心。
朗读这句话时有的将“一个人”读作重音,有的将“十几只”读作重音。
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她花了多长时间来救我们?让学生带着这些体会来读这句话时,就把“一天下来”也读得重一些、慢一些,来表现贝蒂的不辞辛劳。
(3)“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体会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一心只在乎什么。
小结:小贝蒂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把我们的感动和感谢都融到我们的朗读中去吧。
**3、看图想象(1)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配乐),瞧,那天,我就是这样被小贝蒂救了的。
天,冷极了,当我躲在岩缝里瑟瑟发抖时,突然听到了……风,吼叫着,我和妈妈依偎着,哆嗦着,祈祷着温暖的春天时,是小贝蒂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在我们每只小燕子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动人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回忆吧!(学生看图想象自己被救的经过)(2)运用想象,表达体验:小燕子,那天你是怎么被救的?(生:那天我冷得受不了了,是小贝蒂扒开雪,救了我,把我送到火车站。
燕子专列优秀教案(5篇)[修改版]
![燕子专列优秀教案(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8c8c70b9d528ea80c779be.png)
第一篇:燕子专列优秀教案《燕子专列》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把握大意1、分步出示下列三组词语(指名读、齐读)。
注意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想想每一组词语与什么有关。
(1)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满天飞舞皑皑白雪(2)长途跋涉疲劳饥寒交迫濒临死亡(3)冒着春寒顶着大雪踏着山路四处寻找2、这三组词语分别与天气、燕子和人们的活动有关,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不理解的或理解不准确的,等一会儿我们送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你能在每一组中选一个或者两个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意吗?3、孩子们,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些词语?如果要理解好、读好这些句子,我们应该将它们送到课文中去,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二:理解词语、朗读课文(一)学习第一组词语,感受天气寒冷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词语,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样几个词“皑皑”、“骤”?诚如同学所说,可以运用查字典、问老师等办法。
然而,理解这些词语还可以将它们送到句子当中,请同学们画出描写天气寒冷的句子。
2、(幻灯片出示下列句子),从这些词中,你仿佛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这些词句体现了什么?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
满天飞舞的皑皑白雪,覆盖着山间岩缝。
3、角色移位,体验朗读。
(1)如果你是一位来此地赏雪的人,你会怎么说?那就请你将此刻的感受送进去读。
(2)如果你是此时此地的一只燕子,你会怎么说?请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吧!(在指导学生读说的过程中,要理解“骤”、“皑皑”的含义。
)(二)学习第二组词语,感悟燕子可怜1、小结过渡:是呀!燕子是一种候鸟,哪儿温暖它就飞向哪儿,可它们万万没有想到,在长途跋涉经过欧洲瑞士时,却遇到突然到来的春寒,请同学们默默地画出第二组词语所在的句子,想一想哪一个词语打动了你?2、(灯片出示下列句子),你想说什么?你怎么读这些句子?这些词体现了什么?它们长途跋涉,非常疲劳,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3、想一想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燕子遇到的麻烦?围绕“饥寒交迫”,理解“饥”指什么?“寒”指什么?你能想像冻僵的小燕子是怎样的模样吗?4、你有过又冷又饿的经历吗?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这些饥寒交迫的燕子(将句子中“它”换成“我”),带着你们的感受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相机评价:我感受到了一只只燕子非常的疲劳,长途的跋涉,又冷又饿,气息奄奄、真使人潸然泪下呀!)(三)学习第三组词语,体会人类爱鸟护鸟1、这是一群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燕子,它们的遭遇让我们想起它们曾经是如此的可爱(灯片出示)。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燕子专列》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本文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燕子专列》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活动:1. 播放燕子飞翔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燕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燕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向学生介绍本文的主题和作者。
第二章:生字词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教学内容:1. 学习本文中的生字词。
2. 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学生进行生字词造句练习。
第三章:内容理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事件。
教学内容:1.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概括课文中的主要事件。
教学活动:1. 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生进行内容概括的练习。
第四章:情感教育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课文中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 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教学内容:1. 学生通过课文理解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3. 学生进行关爱动物的实践活动。
第五章:课堂小结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内容:1.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练习。
第六章:朗读与表达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燕子专列》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燕子专列》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燕子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燕子会被称为“专列”。
第二章:生字词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文中的生字词。
2. 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内容:1. 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列表。
2. 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解释。
教学活动:1. 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2. 教师选取一些生字词进行示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第三章:文章理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2. 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分析。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并进行解释。
第四章:情感教育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2. 帮助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内容:1. 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分析。
2. 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之情教育。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第五章:课堂小结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2. 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六章:拓展活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文章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燕子专列》优秀教案三篇

《燕子专列》优秀教案《燕子专列》优秀教案三篇篇一:《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 2 )周第(6)节总(13 )一、复习交流1、背诵第一课《燕子》师: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给大自然开来了勃勃生机。
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点就濒临死亡,是谁救了它们?(人类)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瑞士的资料多媒体出示: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
面积413万平方公里。
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
居民多数信基督教或天主教。
城市绿化率约61%。
首都在伯尔尼。
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
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
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
瑞士经济发达,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
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钟表王国。
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
4、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最新10篇)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最新10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燕子专列》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经过瑞士境内,遭遇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再加上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人们在瑞士政府的呼吁下,纷纷行动起来,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和燕子的温暖故事,展现的是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设计理念:课文通过燕子的特殊经历,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重在让学生们通过不断地朗读,进行感悟和体会。
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理解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政府和人们的行动,感受人们对燕子的关爱;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去想象、去表达,更加深入地感悟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通过朗读进行品读感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想象、体会和表达;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理解,体会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增强爱护动物,尊重生命,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燕子专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有一年的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谁来说一说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烦?(寒冷;饥饿;疲劳)这时候的燕子最需要什么?在燕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谁会伸出援手呢?它们最后能够生存下来吗?我们来看一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二、品读感悟(听课文朗读录音)听完课文之后,你知道谁来帮助燕子了吗?(政府、居民)(一)决定在得知燕子的困难之后,瑞士政府做了一个什么决定?(二)行动做出决定之后,政府和居民是怎么行动起来的?读第3自然段。
1、政府做了什么?(呼吁)如果你是电视上的播音员,你会怎么告诉大家燕子遇到困难的消息,怎么呼吁大家来帮助燕子呢?请同学上前表演。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原文及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保护。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燕子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培养学生关爱弱小,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体会作者对燕子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
4.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燕子的认识和感受。
2.课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学生跟读,巩固生字词。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课文解析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燕子的情感。
5.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7.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下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准备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小组讨论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1.开展“保护燕子”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燕子专列》的基本内容,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燕子专列》的阅读与理解1.2.2 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学习1.2.3 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燕子专列》的阅读与理解2.1.2 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学习2.2 教学难点2.2.1 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2.2.2 燕子生活习性和特点的深入理解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采用自主阅读、合作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1.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1.3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燕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 实物教学:展示燕子的图片或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燕子的特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燕子的兴趣。
4.1.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4.1.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1.4 知识拓展:介绍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
4.1.5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4.2 时间安排4.2.1 导入新课:5分钟4.2.2 阅读理解:15分钟4.2.3 讨论交流:15分钟4.2.4 知识拓展:10分钟4.2.5 总结反思: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5.1.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燕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建立对燕子专列的基本理解。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燕子和燕子专列的概念。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燕子的特点和燕子专列的场景。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图片或视频,并分享他们对燕子的了解。
2. 提问学生对燕子专列的疑问,引导学生思考燕子专列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资源:1. 燕子的图片或视频。
2. 燕子专列的相关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燕子的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燕子生态环境的关注。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2. 讨论燕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生活场景,如燕子巢穴。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燕子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资源:1. 燕子巢穴的图片或视频。
2. 有关燕子生活习性的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观察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第三章:燕子专列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燕子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向学生解释燕子专列的概念和背景。
2. 讨论燕子专列对燕子的保护和研究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燕子专列的设立背景和目的。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燕子专列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资源:1. 燕子专列的相关资料。
2. 有关燕子保护的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和分享。
第四章:燕子专列的设立与运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专列的设立和运行情况。
2. 培养学生对燕子保护行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燕子专列的设立和运行过程。
2. 讨论燕子专列的成就和挑战。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燕子专列的设立和运行情况。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燕子专列的相关知识,如燕子的生活习性、迁徙特点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动物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燕子迁徙的意义和保护燕子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燕子图片,引发学生对燕子的好奇心。
(2)简要介绍燕子专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讲述了燕子专列的哪些内容?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课后巩固。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和关爱大自然。
6. 课后反思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燕子生活习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3.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燕子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介绍《燕子专列》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燕子专列的存在。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燕子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章:文章内容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
解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和隐喻,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隐喻的含义。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的主要角色,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探讨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3.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角色的动机和情感变化。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心境。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思考文章主题对自己的启示。
4.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文章主题的深层含义。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5.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文章的启示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邱玉婷
燕子专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 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课文的生字、词语。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人们奉献爱心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并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我们之前的课中,我们已经了解燕子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
我们来看大屏幕,读读这段文字。
二、㈠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识记字形,指导辨析容易混淆的字。
⑴出示生字,认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辨析形近字,组词。
洲—州瑞—端殊—珠跋—拔步—涉厢—箱
(4)辨析多音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小组内读课文和生字,互读互听。
并交流识字方法。
(请小组读、带读)
②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句子,学生认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放声朗读,要求把音读准。
)
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
③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2、检查:再读课文
①抽4 名学生每人读一段。
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②4 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③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
(请读错的人再来读。
)一起读。
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
④纠正读音后再次朗读。
四、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 、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这是什么?什么是专列?这辆列车是给谁坐的?
(1)、学生读文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2 、第2自然段:⑷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自由读屏幕上一段话——“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
这些小燕子濒临死亡,可见当时小燕子的处境非常——
生:(齐)危险。
师:非常地危险。
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
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⑴体会气候的恶劣。
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名读。
③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气候的恶劣。
3 、第3自然段:谁在乎小燕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僵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
天气非常冷,比中国南方的冬天冷多了,这么冷的天,我们最想做什么?
(顶着、踏着、冒着——说明寻找燕子的辛苦)
师: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焦急得四处寻找燕子。
这是一种对燕子的怎样的在乎啊?我们连起来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生:在乎!)
这种在乎,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生:爱)
爱是一种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在人和动物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体会瑞士居民们的爱心。
①默读,画出描写瑞士居民们动作的词语。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③指导朗读。
④教师引读。
⑤再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体会到了居民们的热情?(学生读文,抓重点词语“纷纷”“四处”。
)
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 、第4自然段:
(1)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2)那贝蒂在乎的是什么?(燕子)
(引入图,让生观察)师引: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你们看看这幅图,你觉得她是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动作,神情,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从贝蒂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多么地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体会贝蒂的爱心。
①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静静地体会,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③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④朗读第四自然段。
⑤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读激情。
⑥学生思考,写下想对贝蒂说的话。
5. 第5自然段:此时此刻,(音乐响起,耳畔传来鸟儿愉悦地欢叫的声音。
)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此时此刻,它们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面,唧唧喳喳的,你想啊,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它送行好吗?咱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列车开动了。
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想一想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会说些什么呢?
3.在爱心卡上为燕子写出祝福的话。
4.指名读所写的祝福的话语,请部分同学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
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5分钟)
爱心卡:如果你是燕子,你想向谁致谢,大声地说出来吧!(请学生读
一读自己写的爱心卡)让黑板成为燕子和人类的爱心桥梁,把你的爱心卡贴上去吧!(学生上台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先写完的小燕子率先站起来朗读爱心卡,贴爱心卡,陆陆续续的所有的小燕子都上台读爱心卡,贴爱心卡。
教室内热情洋溢,黑板上五彩缤纷。
请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代表人类也为你们燕子们送上一份爱心卡,好吗?(师读爱心卡)“小燕子们,爱,是相互的,爱是彼此关怀,彼此牵挂,让我们都来做爱的小天使!”(师贴爱心卡)
五、导入故事,拓展升华
同学们,这个爱心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90年的欧洲瑞士。
其实,当我们走出这列专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和动物不知演绎过多少这样的感人的爱心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再读一个发生在我们中国的真实故事。
有一个养鹤的姑娘叫徐秀娟,在江苏盐城养鹤,她是为了找两只挣脱绳子飞走的丹顶鹤不幸沉入河底牺牲了。
是的,同学们,为了拯救两只走失的丹顶鹤,(音乐缓缓响起)娟子她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父母的女儿,人民的女儿,大自然的女儿——娟子就这样走了。
那一天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娟子送行。
当时的时候,那一天出现了日全食,人们在哭泣,太阳在哭泣,连丹顶鹤也在哭泣!然而,由娟子在黄海滩涂奏响的那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奏鸣曲,已响彻云天,响彻大地,飞越海洋,飞越高山,久久地,久久地,在人们的心坎里回荡……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感人的歌曲。
(音乐响起:“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六、小结
“动物是人类的近亲。
”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七、布置作业
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推荐读物:《趣味动物小百科》(这本书讲了许多世界上稀有动物的一些趣味故事,讲了它们的生活习惯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故事。
如果我问你个问题:世界上有没有血液是蓝色的动物?我想你一定回答没有。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世界上有流着蓝色血液的动物。
)
板书:
燕子专列
燕子感激人类
救护板画一只燕子于黑板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