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推荐五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推荐五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和写是两个重要的部分。
在多数情况下,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并通过二者的结合,发挥教学的最大化作用。
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自身的学习还是今后的教学方式,读和写都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如何在课堂中做好读写结合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动口能力的联系。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活动中找出一些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从中制定教学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其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读写能力对学习的重要性,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还应该合理地使用方法,促进读写二者之间的结合过程,从而满足教学的需求。
一、在教学活动中满足小学生的读写需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读写两个过程符合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内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课文的背诵和记忆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个教学活动,也是每个学生都会遇到的情况。
在这项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的读写需求。
在学习某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
首先,学生应该熟悉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并能够熟练地朗诵文章。
而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之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抄写文章,巩固对文章的理解。
在这种情况中,教师利用一篇文章,将读和写两个过程连接在一起,而学生也在这种情况中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苏武的故事》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读写能力。
这篇课文是著名的典故“苏武牧羊”改编而来。
对小学生来说,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省去了许多的麻烦。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课题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课题标题建议:《“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一、背景与意义: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阅读和写作作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读写分离、读写分离的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1. 深入分析读写分离现象的原因及影响,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 探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总结其有效性和适用性;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效果。
三、研究内容:1. 读写分离现象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深入剖析读写分离现象的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2.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3. 教学实践验证:选取实验学校和班级,开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收集数据,分析效果。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读写分离现象及“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2. 案例分析法:收集典型案例,对读写分离现象进行实证分析;3.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实践,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教学策略的实际效果。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份关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2. 在实验学校和班级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经验;3. 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可借鉴的推广方案,促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
综上所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师作文题目一出,学生就叫苦不迭,有的发呆,有的摇头,有的咬笔……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即学生的自身原因和教师的客观原因。
学生的自身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所处的区域限制,农村的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大部分家庭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生活积累欠缺;二是读的书虽然很多,但会背的很少,语言积累不足;三是缺乏兴趣,练得少。
而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还有些教师重“写”轻“读”,造成学生写作时无米可炊,妨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此,我们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研究目标1、总目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2、具体目标通过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和完善,改变我校语文教学读写脱节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内容1、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故事会”、“读书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同年级的要求也不一样。
)2、深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1)通过课堂实践,初步形成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2)通过课堂实践,构建有效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
(3)形成成熟的语文教学模式,行之有效的指导及训练学生。
3、将这种教学模式贯穿于语文教学,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课本上一篇篇精彩的美文,老师和学生都能被深深地打动,学生发言积极,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但一到习作课的时候,学生就一个个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段话来,即使能写出来的,也大多是错别字连篇,前言不搭后语。
为什么在阅读课上能言善道的学生,一到了习作课就没内容可写了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一是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数量有限,内容单一。
匮乏的课外阅读量直接导致了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
第二是新课改后的习作课,有些内容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无法亲身实践,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
其实新教材的许多课文都文质兼美,既有着非常优美的文学语言、精巧的作品构思,也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凝聚着编写老师的一片心血。
何不让写作训练以课文为依托,从“读”悟“写”,以“写”促“读”,进行“读写结合”呢?这样,学生有感而发,有内容可写,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学生的写作有两大源泉,一个是直接生活,一个是间接生活。
直接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间接生活是学生通过阅读得来的生活。
在农村这一特定的环境下,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的见闻有限,阅读质和量又都不高,进行读写结合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种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是是指在语文教学情境中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
我们的任务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
读写结合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研究课题方案
研究目标:
1、实现读写结合,让学生乐于动笔。
2、通过学习、探索、研究、实践,得出一种从内容上、方法上、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性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
研究内容:
如何使学生把读书时的语言积累迁移到写作中来。
研究思路与方法
1.了解我校当前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2.了解小学生表达能力的现状和积累的相关情况。
3.研究过程中记录分析典型个案,从中寻找规律。
4.在研究总结阶段撰写结题报告,汇编各项成果专辑。
拟形成的成果:
1、课题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
3、优秀教学设计。
4、学生优秀习作选集。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式读写结合教学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式读写结合教学研究课题方案律,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主题单元式的读写结合训练,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研究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以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主题单元为基础,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理念,设计一系列的读写结合训练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课堂阅读、课后写作、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四)主要观点1.阅读和写作是相通的,读与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2.以主题单元为基础,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3.教师应该注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五)创新之处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主题单元与读写结合训练相结合,既注重了阅读理解,又注重了写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建构有效教学基本框架为了建构起有效的教学基本框架,我们需要按照系统、有效教学的原则,有利于读写沟通、从读学写、读写互促的教学结构。
读和写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读写并重,以训练为主。
我们可以以课文为基础,了解其表达上的特点,学以致用,模仿练,并在读写结合时,围绕着几篇课内、课外一组文章,进行练笔训练。
2.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训练的意义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训练,指以单元为单位,根据单元主题的内容、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训练的要求指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安排“练笔”。
这种训练方法具有阅读指导性和写作指导性,能够强调整体读写,可与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性研究等相结合。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能,并将其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顺应课程改革要求本课题的研究是顺应了2011版新课标中新理念的要求,即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写作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课文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阅读和写作教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以阅读为基础,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探寻其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方面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面临着种种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理解文本,还能够通过阅读启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并且如何在写作中巩固和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这些问题不仅挑战着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3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提升。
通过研究这一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深入了解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作文读写结合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在学术界的推广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方式,与国 内外同行专家交流研究成果,推动读写结 合教学法在学术界的认可和应用。
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读写结合教学法能够 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的语文 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反思与改进
根据策略实施的效果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优化教学策 略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06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的 设计与实施
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分析
1 2 3
专业知识水平不足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系统的文学、语言学、教 育学等相关学科背景知识,导致在指导学生写作 时力不从心。
教学方法陈旧
文的整体质量。
缺乏写作技巧
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如谋篇布局、段落安排、修辞 手法等,导致作文结构松散、逻
辑混乱。
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读写结合策略
通过阅读优秀范文,引导 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和表达 方法,同时结合写作实践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思维导图策略
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 理写作思路,明确写作主 题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写 作效率和质量。
07
研究结论、成果展示与推 广应用
研究结论和成果总结
01
读写结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具有显著效果,
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02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成功构建了适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包括阅读引导、
写作实践、互动评改等环节。
03
个性化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 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教 学方案和指导策略,帮助 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
“读写结合”小实践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读写结合课题研究方案
“读写结合”小实践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读写结合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自从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语文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读写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
读写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实现语言的内化和输出。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读写结合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三、研究内容1.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及内涵2.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3.读写结合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影响4.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2.实证研究:以某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教学实验等方法,探讨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五、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文献综述(1)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2)梳理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及内涵2.第二阶段:实证研究(1)确定研究对象(2)设计问卷调查、访谈提纲(3)开展教学实验(4)收集、整理数据3.第三阶段:数据分析(1)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六、预期成果1.构建一套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2.提出一套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3.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借鉴4.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七、研究计划1.第一季度:完成文献综述2.第二季度:开展实证研究4.第四季度: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八、研究保障1.组建研究团队: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参与研究,形成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2.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领导沟通,争取政策支持,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四篇)
读写结合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有效策略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语文教学任务的半壁____。
一直以来,语文老师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苦恼,许多中高年级学生也畏怕写作文,甚至厌恶作文,从而使习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
纵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强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普遍存在着动嘴多动笔少的现状,即使有读写结合的随文练笔,还存在着千篇一律的“伪练笔”、错过时机的“空练笔”、缺失引领的“浅练笔”等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
希望借助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通过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提高指导学生习作的能力,也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通过研究,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从“读写结合”的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切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有效地将____运用语言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____,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增加写作素材,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小练笔入手,变“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最后达到“我爱写”“我会写”的目标。
《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课题计划
《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课题计划一、问题的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怕写作文,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大拦路虎!究其原因,作文教学存在着“高”、“难”、“死”三字现象:“高”为目标高,不顾学生客观实际,人为的拔高要求,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作文,不仅要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还要讲究表达的技巧,结构的安排,真是面面俱到,使学生无所适从。
“难”为操作难,两节作文课的时间,教师从审题到中心,从内容到语言,讲得口干舌躁,学生则听得一头雾水,习作时更是步骤繁多,选材、提纲、草稿、评议、修改,抄写,教师批改后还得再改,再抄,真是一道没完没了的工程。
“死”为形式死,教师常常不愿像准备阅读课那样去创设生动活泼的作文情境,构建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模式,教起来总是走老路,规定要求、圈限思路,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不投入,,写作无激情,为作文而作文。
正是上述的“目标过高”、“操作过难”、“形式过死”的作文教学问题使得学生远作文、厌作文、甚至怕作文,更难以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
因此要让学生爱作文、乐作文,只有改变作文“高、难、死”的现状,改变学生的情感和操作技能,让它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根据以上情况,制订“以读促写,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课题研究计划。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1、在阅读材料中,往往有具体的场合、景象和境地,通过教学营造了情感的氛围,使学生如置身其中,会产生相应的体验,情动而辞发,激发了写作动机和兴趣,作文就显得亲切了。
2、在阅读教学中,范文能示范性地把文章的结构格式、遣词造句,谋篇面局的方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习作。
学生从范文中不但可以学习到语言和表达方式,还可以学到范文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规律,而这些知识要是在作文课中直接讲解,易引起学生的厌倦,而通过学习范文,学生能自然领悟写作手法,此时作文,等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手法,趁热打铁,减少了作文的困难度。
中小学教科研课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课题申报\小学语文课题申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开题、中期、结题报告作者: 穆秀金来源:国学课总题组更新:202X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小学与中学的过渡阶段,仅仅是具有普通的叙事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课程的标准,多学生往往停留在这一写作水平上,写作素材积累少,写作技能不足,写作思路受局限。
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进行修辞、炼字等写作技巧的训练,应该多接触除了记叙文之外其他文体的写作练习。
3.阅读和写作教育分离很多老师误把阅读和写作理解成为不相关联的两个概念,将其完全分离开进行教育,忽视了其内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发挥其互相促进的好处。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从而为写作积累素材和别人成功的写作经验;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在阅读时更能理解文章内涵。
二、课题界定“读写结合”——是指在阅读和写作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规律,按照系统、有效教学的原则,建构起来的有利于读写沟通、从读学写、读写互促的具有操作性、引领性的教学基本框架或结构。
读和写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要读写并重,训练为主。
以课文为基础,了解其表达上的特点,学以致用,模仿练习,随堂练笔。
在读写结合时,围绕着几篇课内、课外一组文章,进行练笔训练。
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训练,指以单元为单位,根据单元主题的内容、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训练的要求指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安排“练笔”。
阅读训练指导,具有阅读指导性,是单元阅读的整体性指导。
习作训练指导,具有写作指导性,是单元写作的整体性指导。
练笔设计,具有学习综合性,强调整体读写,可与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相结合。
三、课题价值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主题单元读写结合”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指导学生把在文本阅读、拓展阅读中学到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能,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小学生读写结合小课题研究计划[精选多篇]
小学生读写结合小课题研究计划[精选多篇]第一篇:小学生读写结合小课题研究计划个人课题实施计划肖镇小学张文杰一、情况分析:纵观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小学六年除读了几本教科书外很少与课外书接触。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不可能培养出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
我校五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且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以上情况,本期开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
二、实验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快乐、丰富情感体验。
2、让每个学生掌握正确有效阅读方法。
3、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观察师生的互动交流,观察学生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的发展情况。
2、调查法课题组成员坚持上课、听课、评课,通过问卷、访谈、调研等形式,交流心得体会,搜集相关资料。
3、个案研究法对参加实验的班级的表现,对特殊的学生的言行举止作深入分析,写案例资料。
4、经验总结法及时回顾反思,找出不足,及时整改;总结经验,汇编成册。
四、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2012、9)在班上开展“为什么要读课外书”的讨论会,让学生意识到增加课外阅读量的重要性。
要求每个学生备一个积累本和读后感本。
2、实施阶段(2012、10—2013、1)(1)交流日活动:将每周五定为读书交流日,交流日中学生可向全班推荐好书、可谈感受、可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通过交流激发兴趣。
(2)教师推荐文章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9月至12月期间,老师根据教材特点,不定期结合文章教出阅读指导课,重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本期共增加二十篇课外阅读文章。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评价措施:墙报评价设佳作欣赏、畅所欲言、王婆卖书等专栏。
档案评价为学生统一建立书迷档案,记录学生得分情况。
(对学生每篇读后感及推荐文章实行计分制)手抄报评价阅读同类作品的同学每月出版一张手抄报。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研究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备受关注和重视的。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巩固阅读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学生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写作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训练。
有时候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和写作的灵感,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题材的文章,从中获取相关的写作素材。
在读中感悟,通过不同的主题、题材和体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读书、读课文、读文章等形式,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总结和梳理所获取到的信息,从而积累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提高写作的基础。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
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入理解知识,在写作中运用知识。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分析、归纳和思考,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的知识更加深入和扎实。
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是一种获取信息、启发思维的过程。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文章和材料,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启发创作的灵感。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写作中能够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作文,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
通过阅读促进写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通过写作巩固阅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理论探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提出,得益于语文教学理论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的总结。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着阅读与写作分离的情况,学生在阅读时只是单纯地理解和记忆,而在写作时往往缺乏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
许多语文教学者开始思考如何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来巩固阅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和动力。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和语言素材,才能领悟优秀作品的思想和结构,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阅读,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语感,这些都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优秀的作品往往可以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想,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通过模仿和借鉴优秀作品的风格和结构,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
写作可以巩固阅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加工和消化,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锻炼自己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是一种既科学又实用的教学方法。
二、实践探索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开始尝试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师们通过设计精心的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启发写作,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课文阅读后,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如感想、续写、改编、翻译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最怕作文。
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
“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
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好“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篇文章。
为此,我校语文组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
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
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4、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
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最怕作文。
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
“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
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好“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篇文章。
为此,我校语文组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
着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
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着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4、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
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
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
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
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
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1、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读方法,增强学生的认读兴趣,为阅读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系列课堂阅读指导方法,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读书中积累有利于写作的素材。
3、以读促写,以写带读。
加强对学生的课内阅读指导,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将刻文字的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四、研究对象:1—6年级共12个教学班的语文教学。
五、研究人员的分工及子课题。
研究分工:共分为三个研究小组,各小组的负责人安排本小组的研究进程,并定期召集本小组成员交流研究心得。
子课题1、调查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2、观察法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
4、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
5、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
七、实验研究的步骤课题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月5月——2008年6月,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组,第二阶段:2008年7月——2009年9月,进行课题研究,并及时进行研讨、交流、总结。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0月,总结课题实验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发表有关论文,课题提供有关材料,进行结题鉴定。
八、课题实验研究的组织领导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词汇、运用语言。
因为“丰富的积累,灵活的运用”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积累的重要性无人不晓,但目前对如何进行实效性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缺乏必要的研究。
具体表现在:1、记忆机械,不重情趣。
以前,积累的主要方式是抄抄写写,切断了记忆储存与理解、感悟、鉴赏的联系,使积累变成了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很大一部分都变成了无效积累,读与写联系不够密切,有的学生书读了不少,但写作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
2、注重内容,忽视方法。
积累指导偏重内容的扩充,忽视了自主积累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更缺乏方法的引导。
读书面太窄,大多是比较浅显的童话故事,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读的较少;读书缺乏思考和体会;读书缺乏积累。
3、读写严重脱节,只为读而读,或只为写而写,读写两张皮。
针对读写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迫在眉睫。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总目标。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那么如何在学生读书与写作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读与写能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写呢?为开辟一条省时、快捷、易行的训练渠道,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作文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目的,我校语文教研组确立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研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实现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总目标,在阅读写作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
着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
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着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4、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
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
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
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
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
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三、研究方法1、调查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2、观察法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
4、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
5、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
四、研究的目标1、通过学习、探索、研究、实践,得出一种从内容上更具开放性、借鉴性;方法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性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
2、这种读写结合训练方式缘于“读”,但又不拘泥于“读”,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只“读”不“写”的定式,以课文(文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用师生自己的心智和独特视角去积极发掘课文(文本)中的“写”(说)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说)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五、课题研究具体实施过程:本课题研究时间从(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认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写作兴趣状况,深入课堂,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阅读和写作的渗透情况,经过深入的分析和反复的讨论,确定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作为研究课题。
(二)、课题启动阶段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及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增进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明确各自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掌握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提高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
然后课题组人员广泛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责任,拟写课题实验方案,作好课题申报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1.根据总课题的精神和要求,各年级成立相应的子课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2.选择对课题理解透彻、工作开展到位的老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好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认真做好阶段性小结,及时矫正实验行为(四)总结阶段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优秀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课堂实录,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
3.做好校本教材《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课题研究的的校正、出版工作,推广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