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出则弟》教案
《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3fda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9.png)
《弟子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优秀教案篇1实验小学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争做华夏文明少年二、活动原则:本着基础性、趣味性、参与性、发展性、自主性的原则,各班要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所有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读书习惯。
三、参赛对象:一到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第一阶段(xx年11月):以班为单位开展《弟子规》原文诵读训练活动。
第二阶段(xx年12月上旬):学校组织《弟子规》原文诵读比赛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五、比赛内容:各班围绕《弟子规》原文进行选择。
六、活动形式:1、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诵读时要求脱稿;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2、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七、评比办法:1、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2、以年级为单位取名次。
各年级一、二等奖各取1名。
八、人员分工:1、评委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包括评分、统分、计分和颁奖工作。
2、宣传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音响的调试、比赛的组织、学生主持的选拔培训和活动全程的摄像录影工作。
3、后勤保障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会标制作、奖状书写、会场布置和横幅的悬挂工作。
4、安全小组组长:xxx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使之稳定有序。
弟子规初中教案
![弟子规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ed5b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f.png)
弟子规初中教案一、教学背景《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本书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
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本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弟子规》,使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2. 帮助学生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弟子规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弟子规》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弟子规》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思想。
3.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精神,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自学指导法:引导学生自学《弟子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收集与《弟子规》相关的资料,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教学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方面。
4. 自学报告: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通过本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弟子规出则悌》课件
![《弟子规出则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4aa1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8.png)
装饰元素:可 以选择中国传 统文化元素, 如祥云、荷花
等
整体风格:保 持简洁、大方, 突出《弟子规》
的主题
目录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弟子规出则悌》PPT课件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弟子规》中的 出则悌部分,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课程内容:包括《弟子规》出则悌部分 的原文、注释、讲解和案例分析
课程形式:PPT课件,包括文字、图片、 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
尊老爱幼:尊重长 辈,爱护幼小,关 心他人
遵守规矩:遵守规 矩,遵守纪律,遵 守道德规范
பைடு நூலகம்
信守承诺
信守承诺:遵守承 诺,不轻易改变
言行一致:言行一 致,不轻易改变
诚实守信:诚实守 信,不轻易改变
尊重他人:尊重他 人,不轻易改变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首先要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 尊严
尊重他人的选择和 决定,不要干涉他 人的生活
教学方法
讲解法:通过讲解《弟子规出则悌》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背景。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弟子规出则悌》的理解和感悟。 实践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弟子规出则悌》的内容,如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等。 评价法:通过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弟子规出则悌》。
出则悌的含义
关爱晚辈:对晚辈 要关爱有加,帮助 他们成长和进步
团结同事:与同事 相处要和谐融洽, 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乐于助人:在别人 需要帮助时,要主 动伸出援手,给予 支持和帮助
在团队合作中的实践
尊重他人:尊重团队成员的意见和 想法,避免冲突和矛盾
沟通协调: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 通,协调工作进度和任务分配
添加标题
尊重长辈:在 日常生活中, 要尊重长辈, 听从他们的教
出则悌教案
![出则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84324fbe1e650e52ea9990.png)
出则悌(一)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一.复习“弟子规,圣人训……事死者,如事生”. 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的内容 (课件出示),有信心把文章背下来的同学请举手,有句话说得好“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利用有限的时间把它背下来. 三.指导读1. 学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并标上字音.2. 指生读文并及时正音.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并指生汇报.4. 全班同学开火车轮读.5. 男女生赛读.6. 全班齐读.7. 道:应遵行的道德原则。
友:友爱亲近。
四.名理导行.1.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字见”。
在你熟读的基础上理解了哪一句?请谈一谈。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做兄姊的要友爱弟妹,弟妹则要恭敬兄姊,因为兄姊年龄较长经验丰富,比较懂得照顾弟妹,做弟妹的要尊重兄姐的指导与安排,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父母内心就会感到宽心安慰,孝道就在其中了。
2. 课件演示故事《孔融让梨》、曹植与《七步诗》的来历。
3. 课件出示“判断是非”练习题。
4. 有谁是家中的兄姊?你们在家都如何照顾弟妹?五.指导背.1. 选折自己喜欢的方式背一背.2. 指生汇报:个人背、同桌背、同桌对口背、小组背、拍手背等。
3. 男女生赛读。
4. 全班齐背。
六.皮鞋兄弟:认识友爱的行为,实践兄友弟恭,长幼有序。
有一对皮鞋兄弟每天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皮鞋哥哥很爱护弟弟总是走在最前面,让弟弟在后面走得舒坦些。
但是左脚的弟弟却嫉妒右脚的哥哥占尽光彩,有一次弟弟将哥哥推入大水沟,回家时因为没有哥哥的照顾,弄得灰头土脸。
小主人发现只剩一只皮鞋,便把弟弟丢入垃圾桶,刚好有一个捡垃圾的孩子发现皮鞋弟弟,将它捡起来和从水沟捡来的皮鞋一比,正好是一双,于是皮鞋哥哥与皮鞋弟弟又团圆在一起了!1.引导发问:(1)左脚皮鞋弟弟为什么生哥哥的气呢?(2)右脚皮鞋哥哥如何对弟弟呢?(3)皮鞋弟弟把哥哥推到水沟后,他心里想些什么?(4)没有哥哥的保护,弟弟变得怎样呢?(5)最后皮鞋兄弟的结果,你喜欢吗?(6)小朋友你们是如何对待兄弟姊妹?3.给小朋友的话: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只是因小孩不同的个性要给予不同的引导,哥哥照顾弟妹,弟妹恭敬兄长,就是最好的孝顺。
二年级弟子规教案范文五篇
![二年级弟子规教案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0d2d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b.png)
二年级弟子规教案范文五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班级弟子规教案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第一篇: 二班级弟子规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3、将课堂延长到早读,延长到课外。
教学过程:一、复习闯关老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准备分成两组,采纳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我会背。
2、其次关:接龙轮背。
2、第三关:快速抢答A、做人要有爱心,应当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分,应当多读书学习。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经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C、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育我们、责怪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知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是: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尊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服侍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E、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相互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退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F、对待长辈要懂得礼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落座时要让长辈先入座,而步行时也要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G、遇到长辈时,骑着马就要下马,坐着车就要下车;长辈走过去时,要在原地待上一会儿,待长辈走出百步后才可以离开。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二、引入新知,多种方式诵读1、老师:《弟子规》与我们平常的生活礼仪有紧密的联系。
今日我们要用弟子规来习礼仪(板书:习礼仪)。
弟子规教案09,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
![弟子规教案09,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https://img.taocdn.com/s3/m/ea3b3f129b89680202d82592.png)
一、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出则悌”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二、教学目的要学会尊敬长辈。
三、教学过程(1)温故导入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吗?哪位同学可以背出来?2、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故事呢?(代人养母、晏婴的车夫、张良得兵书、懂礼的子路)(2)学习理解内容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①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骑:指骑着马乘:指乘坐在车上过:走过去犹:还要【译文】在路上遇见长辈,如果自己骑马,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
等长辈离我们百步开外以后,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古代的交通工具以骑马、乘马车、牛车居多,所以在路上遇到长辈,就应下车,向长辈打招呼,让长辈先过去,等待长辈大约离去距离我们百步之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现代与古代交通工具的不同,应对之礼就有所不同。
在现代,如果车子正在高速行驶,我们突然间看到长辈就摇下车窗来向他招呼,或是将车子紧急停下,这样都是很危险的。
古时的马车与现代汽车之不同,古时与现今街道之差异,均应考虑最合宜的行礼方式。
我们要懂得对长者礼让,帮他开门,等他坐好后再轻轻地把门关上,下车时,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很安全的下来。
要注意迎、送的礼节,长者搭车时,我们要送到车站,目送他搭上车再离开。
机场送别时,要一直到没有人影了,挥挥手再离开。
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礼仪,不能不谨慎学习。
刘庄敬师刘庄是东汉第二位皇帝,他对以前自己做太子时的老师桓荣非常尊敬。
有一天,明帝刘庄去看望老师桓荣。
桓荣一家见明帝亲自来,立即跪迎明帝。
明帝把老师桓荣扶起来,让他坐在主位上,自己则坐在宾位上。
同时,明帝还让太官在桓荣面前摆上玉杖,之后才会见了桓荣的门生。
临走时,明帝还赏给桓荣好多宫中专供物品,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桓荣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经常生病。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6b904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5.png)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弟子规》教案(完整版)第一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弟子规》为基础教材,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讲解和传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弟子规》的前五章,分别是:1.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4.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5.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弟子规》的前五章内容,理解其含义和道理。
2. 培养学生孝顺、尊敬父母、关爱他人、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弟子规》中的古文理解和翻译,以及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实践。
2. 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弟子规》的道理,并能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和尊重父母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弟子规》的思考和兴趣。
2. 讲解《弟子规》前五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道理。
3. 举例讲解如何将《弟子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实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弟子规》的知识,分析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弟子规》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分享彼此的体会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弟子规》1.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4.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5.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弟子规》前五章的内容。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弟子规》的知识。
3.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学习《弟子规》的体会和心得。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9af1454b35eefdc8d333ae.png)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教案1教学目标: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1、关键在落实上。
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复习导入: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
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学习、理解内容: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A、请2名学生读B、生评议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
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
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
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
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
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
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
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
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
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
出则悌教学设计
![出则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3f2b9f7c1cfad6185fa744.png)
《出则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出则悌〉中的意思。
2. 看故事、听故事,学会出门在外必要的接人待物的礼节以及尊尊老敬贤之道。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讲解、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对兄弟姐妹及其长辈的尊重和孝心。
(2)通过小故事,小组之间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态度价值观(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弟子规》的兴趣。
(2)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兄弟姐妹及其长辈的尊重和孝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学会行住坐卧的基本礼仪,尊老敬贤人生态度难点:理解含义并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二)出示:兄道友弟道恭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3. 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4. 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三)学习“兄弟睦孝在中”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26d90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6.png)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出则悌”的含义,明白在家庭之外与长辈、平辈相处时应遵循的礼仪和规范。
2、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关爱兄弟姐妹、友爱朋友的良好品德。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出则悌”的要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出则悌”中具体语句的含义和道理。
掌握在不同场合与他人相处的礼仪规范。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出则悌”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培养学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灵活运用“悌”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对《弟子规》原文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出则悌”的含义和要求。
2、故事法讲述相关的古代故事和现代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悌”的重要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运用“出则悌”的原则来解决。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加深对“出则悌”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友爱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与兄弟姐妹或朋友相处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出则悌”的含义(10 分钟)解释“出则悌”中“出”的含义,即走出家门,在社会上与人交往。
讲解“悌”的含义,即敬爱兄长,引申为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和朋友。
3、学习《弟子规》中“出则悌”的具体内容(20 分钟)带领学生朗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解释其含义,强调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友爱、尊重,这样家庭才能和睦,也是对父母孝顺的表现。
讲解“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让学生明白在与兄弟姐妹或朋友相处时,不要过于计较财物,说话要宽容忍耐,这样就能减少怨恨和冲突。
学习“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长辈,遵循长幼有序的原则。
4、故事分享(15 分钟)讲述古代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孔融对兄长的尊重和友爱。
分享现代社会中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真实案例,如某家庭中姐姐为了弟弟放弃自己的学业,最终弟弟取得成功后回报姐姐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出则悌”。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421be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d.png)
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第一章:弟子规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起源和作者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1.2 教学内容弟子规的起源和作者弟子规的核心价值观弟子规的基本内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起源、作者和核心价值观互动法:讨论弟子规的基本内容第二章:出则悌的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出则悌的含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出则悌的具体做法2.2 教学内容出则悌的含义出则悌的重要性出则悌的具体做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出则悌的含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出则悌的具体做法第三章:孝敬父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3.2 教学内容孝敬父母的意义和重要性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第四章:尊敬师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敬师长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尊敬师长的具体做法4.2 教学内容尊敬师长的意义和重要性尊敬师长的具体做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尊敬师长的意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尊敬师长的具体做法第五章:友爱兄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友爱兄弟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友爱兄弟的具体做法5.2 教学内容友爱兄弟的意义和重要性友爱兄弟的具体做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友爱兄弟的意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友爱兄弟的具体做法第六章:和睦乡里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和睦乡里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和睦乡里的具体做法6.2 教学内容和睦乡里的意义和重要性和睦乡里的具体做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和睦乡里的意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和睦乡里的具体做法第七章:谨言慎行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谨言慎行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谨言慎行的具体做法7.2 教学内容谨言慎行的意义和重要性谨言慎行的具体做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谨言慎行的意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谨言慎行的具体做法第八章:尊敬他人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敬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尊敬他人的具体做法8.2 教学内容尊敬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尊敬他人的具体做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尊敬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尊敬他人的具体做法第九章:勤奋学习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勤奋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勤奋学习的具体做法9.2 教学内容勤奋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勤奋学习的具体做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勤奋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勤奋学习的具体做法第十章:反省修身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反省修身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反省修身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反省修身的意义和重要性反省修身的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省修身的意义和重要性实践法:演示和练习反省修身的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共十个章节。
弟子规《出则弟》教案
![弟子规《出则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47006e964bcf84b9d57b84.png)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出则悌教案序号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
教学目标
1 培养儿童读书兴趣,提高修养,使人心地趋善,举止文雅。
2、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召学生,培养高尚情操。
点
难
点
教
学
重
背诵所学内容,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准备小黑板国学教育教材
板书设计出则悌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知识
三、多种方式背诵提问:上节课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
学生回答。
无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
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
出示: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一)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
(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提
示学生注意停顿)
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二)理解含义
1、教师:读了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思考)
2、指明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3、讲解:
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
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敬老尊贤)
1、师引背。
2、同桌互背。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2b7cf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e.png)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弟子规是古代中国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孩子们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其中,弟子规中有关悌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孝悌的重要性:弟子规强调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人们做人的基本道德义务之一。
2. 孝顺父母:弟子规告诫孩子们要尽心尽力孝顺父母,不分昼夜地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3. 尊敬兄长:弟子规教导孩子们要尊重年长的兄长,尊敬他们的地位和权威,服从他们的教诲和要求。
4. 和睦相处:弟子规教导孩子们要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5. 忠诚与奉献:弟子规教导孩子们要对家庭和亲人忠诚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利大家,以家庭利益为重。
弟子规中有关悌教案的内容,旨在培养孩子们尊老爱幼、关怀亲人的品德,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团结。
这些教诲对于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于弟子规幼儿园教案完整版(精选4篇)
![关于弟子规幼儿园教案完整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e5cb6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8.png)
关于弟子规幼儿园教案完整版(精选4篇)弟子规幼儿园教案完整版4篇弟子规幼儿园教案完整版篇1《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总序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3、有余力,则学文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学时数:一课时一、讲解题目: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
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二、讲解内容: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
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比如:孔子、孟子等。
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
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
不是指单纯的情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
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2b76ceccbff121dc36837d.png)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共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弟子规出则悌教案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出则弟】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请看第八条:【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
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
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完整版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8e920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1.png)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出则悌”,具体内容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言行等儒家文化精髓。
所选教材为《弟子规》第一章,通过对文本的详细解读,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词句,理解其含义,并能熟练背诵。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美德,提高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弟子规》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以及对文言文句式的把握。
教学重点:《弟子规》第一章的词句解读,以及传统美德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弟子规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敬父母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让学生翻开教材,集体朗读《弟子规》第一章,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3. 课文解读:对第一章进行逐句解读,分析生僻词汇,讲解文言文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弟子规》第一章全文2. 黑板右侧:本章重点词汇、句式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理解。
2. 答案示例: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作为弟子应尽的责任。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帮助兄长,做到言行一致,践行弟子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搜集有关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2. 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践行《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记录实践过程,下周进行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生僻词汇的理解与文言文句式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弟子规》第一章词句解读与传统美德的培养。
《弟子规》优质教案完整版完整版
![《弟子规》优质教案完整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a4b9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6.png)
《弟子规》优质教案完整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弟子规》的第四章“入则孝”与第五章“出则弟”,重点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孝悌之道。
详细内容包括:第四章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第五章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弟子规》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理解孝悌之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友爱兄弟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孝悌之道融入日常生活,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弟子规》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孝悌之道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弟子规》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分析孝悌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第四章的“父母呼,应勿缓”为例,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尊重父母。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如何做到“兄道友,弟道恭”。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将孝悌之道融入日常生活,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7. 课堂小结(5分钟):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四章、第五章——孝悌之道2. 内容:(1)第四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第五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践行孝悌之道。
2. 答案示例:我会在家里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关心他们的困难,共同进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弟子规》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将孝悌之道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孝悌之道融入日常生活,转化为实际行动。
弟子规教案2
![弟子规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cc54ffd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c.png)
弟子规教案2《弟子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正确、流利地诵读,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积累经典的兴趣,简单了解一些经典诵读的法。
3、在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些道理,了解一些生活礼仪及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正确、流利地诵读,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课前准备:课件、国学抄写本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
谈话引入、背诵“总叙”和“入则孝出则悌”二、学习新知。
《弟子规》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的礼仪,今天,我们将学习《弟子规》中谨的前八句话。
(一)初读,读准读通出示:《弟子规》谨前八句。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指名读。
(5)师生对读。
(6)齐读。
(二)诵读,感知大意出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1、生读,感知。
(读书图)。
2、齐读。
3、师生对读。
4、导背。
出示:“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定位勿乱顿致污秽”1、情景中学习了解最后四句。
2、连线、了解古语大意3、导行:学生检查自己的衣着。
4、品读。
三、总结书写。
置冠服有1、读书2、背诵3、选一句抄写。
(国学抄写本)四、课后延伸。
五、板书设计:谨珍惜时间讲究卫生着装整洁弟子规国学经典教案11级(1)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中的第三单元《亲自然》的第一节,今天我们共同来回顾这一节的内容。
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1、领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周易·系辞下》”“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
——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明道先生语一》”2、自由读一读。
《弟子规出则悌》课件
![《弟子规出则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ad75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b.png)
践行《出则悌》所倡导的尊重与谦逊,有助于家庭成员间 的和睦相处,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如何更好地实践《出则悌》
1 2 3
树立榜样
家长和教师应当成为践行《出则悌》的榜样,通 过自身的言行示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尊重长辈、 关爱兄弟姐妹的美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出则悌》。
出则悌提倡诚实守信,有 助于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和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
勤俭节约
出则悌强调勤俭节约,有 助于培养孩子的勤劳节俭 和理财能力,为未来的生 活和事业打下基础。
04 出则悌的实践与应用
在家庭中的实践
尊敬长辈
在家庭中,要尊敬父母和其他长 辈,主动关心和照顾他们的需求
,保持礼貌和谦逊的态度。
学校教育
学校应将《出则悌》纳入德育教育体系,通过课 堂讲解、主题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 践行《出则悌》。
对未来的展望
扩大影响力
《出则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应进一步扩大其在社会 上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践行。
创新传承方式
在传承《出则悌》的过程中,应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如利用新媒体 、网络平台等途径,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弟子规出则悌》 ppt课件
目录
• 介绍 • 出则悌的内容解析 • 出则悌的现代意义 • 出则悌的实践与应用 • 总结与思考
01
介绍
《弟子规》的背景
01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蒙学经典,是启蒙养正、养成忠 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02
它是根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教导儿童进退应对,言行 举止,礼义廉耻等方面的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出则悌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读书兴趣,提高修养,使人心地趋善,举止文雅。
2、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召学生,培养高尚情操。
点难点教学重
背诵所学内容,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国学教育教材
板书设计
出则悌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点难点教学重
背诵,并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国学教材录音机
板书设计
出则悌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初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三、背诵
文本
四、、小结
1、背诵上一节内容。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2、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
(一)、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点难点教学重
背诵所学内容,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国学教育教材
板书设计
入则孝(二)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入则孝(二)
三、多种方式背诵
四、反思对照
提问:上节课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
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二)理解含义
1、教师:读了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思考)
2、指明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3、讲解:
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二)理解含义
1、教师:读了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思考)2、指明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3、讲解:
凊: 凉的意思 省:察看、检查(内省)。
要求小朋友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天冷,则需要暖温。夏天热,却要凉爽。
一天的开始,早晨要想好今天应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安寝。弟子规这里是教育小朋友要用心体会照顾自己的父母。
1、师引背。
2、同桌互背三、多种方式背诵。
3、分组分句背。
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出差距。
学生谈自己的不足。教学反 Nhomakorabea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出则悌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
2、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
3、.背诵新内容
1、自读一遍这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2、解答疑难字词。
(二)、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出示: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1、学生齐读。
2、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
自己的才能
(三)、多种形式诵读。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小黑板国学教材录音机
板书设计
出则悌
事诸父如是父
事诸兄如是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识
三、背诵文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则悌》的新知识,让我们在文学名著中畅游故事的海洋,领略古典的寓意……
出示: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一)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学生回答。(或盛饭、或洗碗、或拿筷子,叠被子、扫地等。)无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
出示: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一)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二)理解含义
1、教师:读了这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思考)
2、指明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3、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4、检查并小结
教
学
反
思
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我们学习了出则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应该怎样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教
学
反
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入则孝(二)
教案序号
3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读书兴趣,提高修养,使人心地趋善,举止文雅。
2、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召学生,培养高尚情操。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识
三、多种方式背诵
提问:上节课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
学生回答。无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
出示: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一)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1、师引背。
2、同桌互背
3、分组分句背。
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出差距。
学生谈自己的不足。
教
学
反
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出则悌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
2、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
点难点教学重
背诵,并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准备
出示: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一)多种方式诵读
1、教师:先请同学跟着老师读一遍。(老师示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2、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3、指名四位同学来领读。
(二)理解含义
1、教师:读了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思考)
2、指明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3、讲解: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点难点教学重
背诵相关内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国学教材
板书设计
出则悌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识
三、多种方式背诵
四、反思对照
提问:上节课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
学生回答。无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
1、师引背。
2、同桌互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四、反思对照
3、分组分句背。
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出差距。
学生谈自己的不足。
教
学
反
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出则悌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
2、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
举例:(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他看见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的劳动。他特别的心疼。为了照顾好自己的父亲,他在夏天的时候,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天气寒冷时,他就会先帮父亲把被窝睡暖了,再让父亲去睡。可见黄香非常懂得体恤别人,他的孝心一直被后人所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