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的研究
不典型脑膜瘤1例的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典型脑膜瘤 的 C T常表 现为 近颅 骨或 硬脑 膜处 高密 度 占位性病灶 , 界清 , 边 常见瘤周水 肿 , 增强 均匀一致 , 较局 限 性生 长, 跨颅窝生 长少 见 。MRI 查 T1常表现 为等 信号 , 检 T 2可为高、 、 等 低信号改变 , 其内部信号不 均匀 , 瘤体周 可 见水 肿 , 增强时呈 均一性 强化 。但 该病 例形态 上不 规 则 , j
[] 实H 放射学杂志 ,9 6 1 7 )4 34 5 J. j 1 9 ,2(7 : 1—l . 5 刘伊丽 .主 动脉央层分离 的诊治 经验 (3 J .新 医学 ,9 8 2 ( ) 1 9 ,9 8 :
3 9 3 0 9 4 .
腔扩大等情 况 , 但因血管造 影费用昂贵 , 不能床边进行 , 法 无 广泛推广应用 。综 上所 述 ,A ) | 早期 诊断 , 根据 临床表 现 可 剧烈疼痛, 心电图及 x线胸 片排它性检查 , 最有效 、 方便 的检 查是超声心动图, 早期确诊主动脉夹层 。 参 考 文 献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 j版社 ,9 3 8 080 l j 19 , 7 8 .
2 1ekk y ME , ny W S, oe )Ia e He l Co ly DA, tⅡ . r ia n g me t e 1 Su gc lma a e n
o i et g a e rs ft e8 F J . oa adoae fds ci n uyms o h 0t ] J Th re C rivs s n 8[
多数脑膜瘤呈缓慢生长的 良性过 程 , 现为其特征 表
性, 但也有一些 病例在影 像学 上存在小 典 型改 变, 者于 工 笔 作中遇见 1 , 例 报告 如下 。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表现
i e y i m nn o aw r rt s c vl a l e ;o r et rg s fhm. eu s0 a ,1 ae ct p— f nda pc ei百 m ee e o ete a zd t p b epo oio e R sl :f 0css 7cssoa di t i n t a l rp i y n y o h n s t t 2 e l e ny
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的研究
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AM)MRI表现特征。
方法:搜集23例经病理证实的AM,所有病例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
对肿瘤部位、大小、形态与边缘、增强前后信号特点、瘤周水肿及DWI信号进行分析。
结果:前颅窝3例,中颅窝4例,后颅窝1例。
大脑凸面8例,鞍区3例,侧脑室3例,大脑镰1例;大肿瘤6例,中等大小肿瘤17例;形态不规则20例,呈扁丘状改变3例;边缘毛糙23例;边缘呈浅分叶及不规则改变23例。
瘤周水肿20例;信号不均匀,强化多为明显不均匀强化,DWI以高及混杂信号多见。
结论:当发生在常见部位脑膜瘤体积较大,并同时表现出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增强前后信号不均、瘤周水肿、DWI为高及混杂信号等多种不典型征象时应考虑AM的可能。
【关键词】脑膜瘤不典型性磁共振成像不典型性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 ,AM)是介于良性脑膜瘤(benign meningioma,BM)和恶性脑膜瘤(malignant meningioma,MM)之间的中间型肿瘤,具有潜在恶性。
AM因其组织学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复杂的影像表现,术前认真分析影像学表现特别是MRI表现对治疗计划的制定有重要作用。
本文收集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AM病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AM诊断的准确性,给制定手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搜集10年来我院经病理证实(依据WHO诊断标准[1])MRI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23例,其中男7例,女16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50岁。
临床表现有头痛、运动障碍、癫痫、恶性呕吐、嗅觉障碍、视力障碍等。
扫描技术:GE1.5T,扫描参数:T1 TR/TE=185ms/4.2ms,层厚7mm,间隔1mm,FOV=24,矩阵256×192,NEX=1;T2 TR/TE=4000ms/84.5ms,层厚7mm,间隔1mm,FOV=24,矩阵256×160,NEX=1;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参数:SE-EPI序列b=1000,TR/TE=5000ms/78.2ms,层厚7mm,间隔1mm,FOV=24,矩阵128×128,NEX=1;增强检查FRFSE序列T1 TR/TE=210ms/4.2ms,层厚7mm,间隔1mm,FOV=24,矩阵256×224,NEX=1。
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诊断
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诊断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以加强对其的认识并提高影像学诊断的正确率。
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不典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肿瘤内囊变及钙化、瘤体的密度及信号情况、肿瘤强化情况、肿瘤的占位效应、肿瘤周围水肿情况。
结果本组14例不典型脑膜瘤,肿瘤位于典型部位(大脑镰、矢状窦旁、大脑凸面、桥小脑角区、鞍旁)12例(85.7%),不典型部位(侧脑室内)2例(14.3%)。
肿瘤形态呈类圆形9例(62.3%),不规则形3例(21.4%),分叶状2例(14.3%)。
肿瘤内有不同程度的囊变4例(28.5%),存在钙化5例(35.7%)。
瘤体内密度及信号均匀者3例(21.5%),不均匀11例(78.5%)。
强化均匀者3例(21.5%),不均匀11例(78.5%),短粗的”鼠尾征”11例(78.5%)。
肿瘤存在占位效应12例(85.7%)。
肿瘤周围不同程度水肿11例(78.5%)。
结论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有其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其CT、MRI的表现,并结合临床症状,可提高此肿瘤的诊断的准确性。
标签:脑膜瘤;CT;MRI;影像诊断脑膜瘤是颅内好发肿瘤,具有典型影像表现的脑膜瘤多能术前正确诊断,而不典型脑膜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且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CT、MR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14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21~73岁,平均46.3岁。
病史2w~2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伴恶心呕吐8例;头痛伴抽搐2例;肢体运动障碍2例;头痛伴视力下降1例;反應迟钝1例。
1.2 方法14例全部行CT平扫,6例CT增强扫描,CT采取横轴位扫描;11例行MR检查采用常规横轴位T1WI、T2WI及FLAIR,矢状位T2WI,4例加扫冠状位T2WI扫描,8例行马根维显增强扫描,采用T1WI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
MRI征象及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MRI征象及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引言颅内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和非典型脑膜瘤是两种常见的颅内肿瘤。
在临床上,这两种肿瘤往往会出现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因此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难度。
而MRI征象及ADC值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对于鉴别颅内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本文将结合临床病例和文献资料,探讨MRI征象及ADC值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一、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特征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源于颅内血管外膜的肿瘤,常见于脑室周围和大脑皮层区域。
其典型的MRI表现包括:①T1WI呈等或低信号;②T2WI呈稍高信号;③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在DWI和ADC值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其ADC值通常较低,平均为0.8-1.0×10^-3mm²/s。
二、非典型脑膜瘤的MRI特征1. T1WI和T2WI的表现:根据文献报道,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而非典型脑膜瘤的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T1WI和T2WI的信号特点,可以初步判断颅内肿瘤的类型。
2. 强化扫描的表现: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和非典型脑膜瘤在增强扫描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前者常见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后者常见不规则强化。
结合增强扫描的特点,可以进一步辅助鉴别颅内肿瘤的类型。
1. ADC值的测量及意义:ADC值是一种反映组织水分子自由扩散程度的参数,其数值大小与组织的细胞密度和结构有一定关联。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和非典型脑膜瘤在ADC值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前者常见较低的ADC值,后者常见较高的ADC值。
2. ADC值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测量颅内肿瘤的ADC值,并结合其临床特点和MRI 表现,可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类型,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辅助依据。
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脑膜组织,通常为良性肿瘤。
不典型脑膜瘤是一种异常罕见的变异类型,其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与常见的脑膜瘤有所不同。
本文将就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对照,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这种罕见的脑肿瘤。
一、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1. CT表现不典型脑膜瘤在CT影像上呈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密度不均匀,可见有囊状变化,也可见有钙化部分。
肿块周围可有小量水肿,但较少见较大范围的水肿。
边界模糊的肿块多见于高度恶性的脑膜瘤变异型。
2. MRI表现3. 血管瘤型4. 侧脑室内型少数不典型脑膜瘤可位于侧脑室内,且呈分叶状、波浪状生长。
MRI上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规则、不均匀强化。
二、不典型脑膜瘤的病理特征1. 组织学类型不典型脑膜瘤通常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蛋白多糖沉积,有时伴有血管增生。
病理学上可见到类似于横纹肌瘤(leiomyoma)、纤维肉瘤(fibrosarcoma)等恶性肿瘤的特征,细胞异型性严重。
2. 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于区分不典型脑膜瘤和其他颅内肿瘤至关重要。
常见的标记物包括:S-100、EMA、Vimentin、Ki-67。
阳性表达尤其是Ki-67蛋白,往往意味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
3. 分子生物学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对于不典型脑膜瘤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RAF 基因的突变与脑膜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而 NF2 基因的丢失则是不典型脑膜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三、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进行诊断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对照对于该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在临床上,医生在观察到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后,应该结合病理学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诊断不典型脑膜瘤首先要考虑到其影像学的特征。
若其表现为大块出血、血管瘤样病灶或侧脑室内型,应及时警惕不典型脑膜瘤的可能性。
而当CT或MRI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有钙化及水肿时,也应该高度怀疑不典型脑膜瘤的可能性。
非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非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陆菲菲;肖慧;宋娟;虞浩;殷灿;李田飞【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脑膜瘤19例,并与胶质母细胞瘤20例、脑内单发转移瘤13例进行比较.全部病例均行MR常规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其中7例脑膜瘤、9例脑内单发转移瘤和16例胶质母细胞瘤行磁共振氢质子波谱(H1-Magnetic ResonanceSpectroscopy,H1-MRS)检查.结果非典型脑膜瘤瘤周多为轻度水肿,边缘模糊;实性部分多为全瘤性强化,其强化程度较其他二者明显,瘤内囊型囊壁均强化,瘤周囊型部分囊壁强化.DWI 示:三者间在肿瘤实质区和水肿区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胶质母细胞瘤与转移瘤的水肿区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21);MRS示:三者Cho峰均明显升高,NAA峰均明显降低,脑膜瘤未见明显NAA峰,且lip峰和lac峰出现的几率明显小于其他二者.结论非典型脑膜瘤MRI表现多样,但仍具有一定特征性,运用多模态影像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features of atypical meningioma so as to improve accuracy of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o atypical meningioma.Methods Totally 19 cases of atypical meningiomas verifi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compared with 20 cases of glioblastoma as well as 13 cases of brain solitary metastases.All patients were simultaneously performed by routine MRI examination and detection of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Among them,7 cases of meningioma,9 cases of brain solitary metastasis and 16 cases of glioblastoma were additionally detected byHL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HLMRS).Difference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Atypical meningioma mostly revealed mild peritumoral edema with edge blur.The solid area of atypical meningioma mostly showed strengthening on the whole tumor,and strengthening degree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brain solitary metastasis or glioblastoma.Besides,the cyst wall inside the tumor was completely strengthen,but the cyst wall surrounding the tumor showed partially strengthen.DWI reveale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of tumor solid area as well as peritumoral edema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whilst ADC values of peritumoral edema in glioblastoma and brain solitary metastasis respectively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21).MRS indicated that the three groups all showed obvious rise in choline (Cho) peak but visible decline in N-acetylaspartate (NAA) peak.In addition,atypical meningiomas showed inconspicuous NAA peak,and less possibility of obvious lipid (lip) peak or lactic acid (lac) peak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tumors mentioned above.Conclusion MRI features of atypical meningioma were various,but it still had certain characteristics.Multimodality imaging examination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typical meningoma.【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7(032)002【总页数】5页(P60-64)【关键词】脑膜瘤;磁共振;弥散加权磁共振;磁共振波普;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瘤【作者】陆菲菲;肖慧;宋娟;虞浩;殷灿;李田飞【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福州教学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福建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福建福州,350025;蚌埠医学院福州教学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福建福州,350025;蚌埠医学院福州教学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福建福州,350025;蚌埠医学院福州教学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福建福州,350025;蚌埠医学院福州教学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福建福州,3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R445.2脑膜瘤为最常见的脑膜起源肿瘤,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6%~20%[1]。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诊断
2 结果
床表现为颅 内压增高 和局部定 位体征 , 具有 一定复 发率 , 对
放疗较 良性脑 膜瘤敏感 。有文献报道[ , 】 非典型脑膜瘤 占成 ] 人脑膜瘤的 5 ~8 ;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发病年龄略大于 良 性脑 膜瘤 , 平均 5 . 岁左右 , 25 本组病例与之相符合 。
3 讨 论
下降 3 , 例 头痛伴抽搐 3例 , 右枕部肿物 1 , 例 反应迟钝伴 大
小 便 失 禁 1例 。 12 检 查 方 法 . 1 均 行 MR 平 扫 及 增 强 检 查 。采 用 安 6例 I
3 1 非典 型性 脑膜 瘤 的 临 床 特 征 W H0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
22 1 肿瘤位 置。肿瘤位 于大脑凸面 5例 ( 部 3例 , .. 额 顶部 2例) 桥小脑角 2例 , , 中颅 窝底 3例 , 大脑 镰旁 3 , 例 侧脑 室
1 , 脑幕 1 , 神经 1 。 例 小 例 视 例 2 2 2 肿 瘤 形 态 。1 .. O例 边 缘 不 规 则 , 呈 分 叶 状 生 长 , 4例 2
例 瘤 内囊 变 区无 强 化 ,2例 可 见 硬 膜 尾 征 , 中 8例 硬 膜 尾 1 其 征较短 、 、 光滑 。 粗 不 2 2 7 其 他 改 变 。4例 可见 颅 骨破 坏 , 跨 颅 内外 生 长 , .. 3例 2
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临床 资 料 _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自 20 0 5年 3 一 2 0 月 0 9年
非典型表现及非典型部位良性脑膜瘤MR影像分析
非典型表现及非典型部位良性脑膜瘤MR影像分析目的探讨非典型表现及非典型部位良性脑膜瘤MR影像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和术前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良性脑膜瘤,非典型MR表现23例,非典型部位7例,观察其形态、大小、部位、肿瘤边界、瘤周水肿、邻近脑膜关系、邻近颅骨改变及影像学特点。
结果非典型表现良性脑膜瘤特点:23例均边界清晰;14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5例表现为信号不均伴不均匀明显强化;粗短硬膜尾征病灶2例,病灶局部颅骨吸收1例,局部颅骨增厚1例。
非典型部位良性脑膜瘤特点:7例均边界清晰;左侧脑室颞角1例,小脑1例,松果体区1例,左、右侧脑室三角区各1例,多发1例,眶内1例,大多呈等T1等T2或稍长T1、T2信号实质性肿块,信号均匀,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强化均匀。
结论各种非典型表现及非典型部位良性脑膜瘤的MR影像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大多数非典型表现及非典型部位良性脑膜瘤可作出定性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R characteristics of atypical meningeoma and the benign meningioma at atypical location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m and improve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ccuracy. Methods Reviewed 30 patients with benign meningionma in which 23 cases were atypical and 7 cases were of atpical location,which had been prov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examination. Observed the morphology,size,location,boundary,oedema of the tumour,relationgship between adjacent meninges,changes of the harnpans nearby and imageology features. Results In the atypical group,23 cases were of clear boundaries,14 cases were of irregularly lobulated,15 cases appeared with uneven signal and obviously uneven strengthening,2 cases were with coarse short tails,1 case appeared that focus was absorded by local harnpan,1 case appeared with local incrassated harnpan. And in the second group,there were 7 cases with clear boundaries. The focuses located in temporal lobe of left brain in 1 case,epencephalon in 1 case,pineal body in 1 case,trigonum of left brain and another of right in 1case respectively,and there were multiple focuses in 1 case and orbit in 1 case,mostly in which appeared to be material lump with equilong or longer T1 and T2,which were round,ellipse or lobulated,and were intensify equably. Conclusion Atypical meningeoma and the benign meningioma at atypical location present their own features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atypical meningeoma and the benign meningioma at atypical location can be diagnosed qualitatively combining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Key words] Meningioma;Benign;Atypical;Special location;MR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1],占颅内肿瘤的15%~20%,多见于40~60岁,20岁以下者仅3%~4%,女性多见,良性脑膜瘤占各种脑膜瘤的88%~95%。
CT及MRI对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 腔狭窄程度 。 本组研 究发现 ,所有 6 对 临床治疗方案 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 7 郭惠琳, 忠东, 杜 彭若 等. 声心动图 超 和 6 层螺旋 c 冠状动脉成像在川崎病 4 T 例冠状 动脉瘤 患者 的载瘤 动脉均 有 不 同程 度冠脉 斑块形 成及 管腔狭 窄 改变 ,另外 ,动脉瘤 的位 置多发 生 在 冠状 动脉主干 与其 分支 的分叉 处
昆明医学院学报 , 08 ( 11 i5 20 , 5 3- 3. 3 郭慧,张云亭,张敬 ,等. . 非典型性脑 与之 相鉴 别 。胶 质母 细胞瘤 好发 于 膜瘤M I R表现 [ . 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 】
志, 0 9 2 1 :1 4 2 0 , 0( ) — .
盛、 生长迅速 , 其倍增 时 间较 短, 瘤 瘤,当非典型脑膜瘤定位 困难时,需 体 内易发缺血坏死 、 囊性 变或 出血 且肿瘤 生长 不均衡 ,及 部分侵 入周 幕上,男性 多见 。瘤体 内可有坏死 、 则 ,呈 分 叶状 生长 。非 典型脑膜 瘤 较非 典型脑 膜瘤 明显 ,增 强扫描肿
1 S e , . y d M L s h . o o ay r e y e c M C r n r a t r
冠状 动 脉瘤 随 访 中 的应 用价 值 [] 中 J. 国循证儿科杂志,0 94 2: 2- 2 . 2 0, ( 131 7 )
a e m a r vi W[ ] n u Y : e r S e J . P o g r
分析 [ .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09 ] 20,
3 ( : 5 5 6 5 9) 1- 1 . 3
均匀强化 , 硬膜尾征细长 。 ②多型性 2 .顾青, 孙学进 , 莫茵, 磁共振技术对 等. 非典 型 脑膜 瘤 其 有丝 分裂 旺 胶质母细胞瘤 : 是发生于脑实质 的肿 非典型性脑膜瘤术前诊断的价值 [ ] J.
MRI征象及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MRI征象及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引言颅内肿瘤是颅内常见病,其中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来源于血管外膜的成分,呈良性生长。
而非典型脑膜瘤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颅内肿瘤,来源于脑膜组织,临床上难以鉴别。
探究MRI征象及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MRI征象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能够显示组织的生物物理及代谢特征。
对于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在MRI上的表现有所不同,通过观察MRI征象,可以初步判断其可能的诊断。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在MRI上呈现为边缘清晰的低信号,呈不均匀的增强;而非典型脑膜瘤在MRI上呈现为边缘模糊的高信号,呈轻度到中度均匀增强。
MRI对于颅内肿瘤的病灶位置、大小及侵犯范围的显示也有一定的帮助。
MRI征象在鉴别诊断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是一种MRI技术,可用于评估组织的水分子运动,并且通过测定组织中的水分子扩散情况,可以获得更多有关组织形态、结构、生理及代谢的信息。
研究表明,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在ADC值上有不同的表现。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ADC值较高,反映了肿瘤组织中的水分子较为活跃;而非典型脑膜瘤的ADC值偏低,反映了肿瘤组织中的水分子扩散受限。
通过对比ADC值,可以更准确地鉴别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
MRI征象及ADC值的综合应用在鉴别诊断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中的意义MRI征象和ADC值在鉴别诊断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非典型性脑膜瘤49例MRI诊断分析
1 7 8株病原菌中共检 出多重耐药菌 1 0 9 相 关 的若 干 因 素 ( 如 卒 中性 质 、 部位 、 发
株, 检 出率 6 1 . 2 %。 由于 I C U 中收住 的患 病 后 症 状 ) 有关, 而晚发性 S AP的发 生
者年龄大、 神经功能缺损重、 免疫力功能 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 , 还 与卒中后患者 低下 、 住 院时间长及侵袭性操作多等, 也 接 受 的 医疗 措 施 密切 相关 。 对 于 晚发 性
F l o w Me t a b , 2 0 1 2 , 3 2 ( 4 ) : 5 9 8 - 6 1 1 .
Zh ng a H, Li X. Co r r e l a t i o n be t we e n i n -
la f mma t o r y f a c t o r s a n d p o s t - s t r o k e p n e u —
2 4 ( 8 ) : 8 6 5 . 8 6 7 .
Wa l t e r U, Kn o b l i c h S t e i n ha g e n e t a 1 . P r e di c t o r s o f p n e u mo ni a i n a c u t e s  ̄o k e
钱起, 牛国忠. 卒中相关性肺 炎的临床特 点及危 险因素 分析 【 J ] . 现 代实用 医学,
2 0 1 1 , 2 3 ( 4 ) : 4 0 2 - 4 0 4 .
B r mt VH, A r u r n u g a mT Dr u mmo n d G R
e t a 1 . I mp o r t a n c e o f T l ymp h o c y t e s i0 ・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研究现状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研究现状胡士伟;魏栋;陈功;徐笑;缪宗;季晶;胡卫星【摘要】脑膜瘤起源于脊髓和大脑的脑膜覆盖层,是由附着在硬脑膜内层的蛛网膜帽细胞引起的,占成人原发性脑肿瘤的25%~33%.非典型性脑膜瘤这个概念于1993年提出,认为不典型的病变是那些在良性和恶性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病变.非典型脑膜瘤具有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且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所以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非典型性脑膜瘤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术前影像特点、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改变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Meningiomas originate in the meningeal covering of the spinal cord and brain and are caused by arachnoid cap cells attached to the dural inner layer , accounting for 25%-33%of adult primary brain tumors.The concept of atypical meningioma ( AM) was proposed in 1993.It is believed that atypical lesions are those with moderate degree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A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currence rate and poor prognosis, and have unique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AM in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preoperative imaging features , pathology, molecular biology, gene changes and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16)004【总页数】4页(P359-362)【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生物学;遗传学【作者】胡士伟;魏栋;陈功;徐笑;缪宗;季晶;胡卫星【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脑膜瘤是由附着在硬脑膜内层的蛛网膜帽细胞引起的,占成人原发性脑肿瘤的25%~33%,自20世纪初以来,脑膜瘤患者的组织学特征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已得到公认。
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及误诊分析作者:刘松江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21期【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不典型脑膜瘤MRI 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病例,术前MRI均未将脑膜瘤列为第一诊断。
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
结果:12例患者中,7例位于典型部位,5例位于不典型部位。
其中9例第二或第三诊断为脑膜瘤,3例未诊断脑膜瘤。
结论:不典型脑膜瘤MRI影像表现多样,缺乏典型征象,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可减少误诊。
【关键词】不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误诊中图分类号 R739.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1-0062-03【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RI features of atypical meningioma,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misdiagnosis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rate of MRI in diagnosis of atypical meningioma.Method:12 case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meningiom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which were not listed as the first diagnosis in preoperative MRI.All cases underwent MR plain scan and enhanced scan.Result:In 12 cases there were 7 cases in the typical sites,5 cases in atypical sites;9 cases with second or third diagnosis of meningioma,3 cases without diagnosis of meningioma.Conclusion:Atypical meningioma has various MRI imaging manifestations without typical signs.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image manifestations can reduce misdiagnosis.【Key words】 Atypical meningi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isdiagnoseFirst-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 563003,Chinadoi:10.14033/ki.cfmr.2015.21.031脑膜瘤是颅内最为常见的脑外肿瘤,大多数脑膜瘤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不典型脑膜瘤MRI误诊分析
论著摘要不典型脑膜瘤MRI 误诊分析Analysis of MRI misdiagnosis of atypical meningioma 闻建民,陈瑶,徐庆云(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3100015)关键词脑膜瘤;磁共振成像;误诊中图分类号:R739.45;R4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011(2011)05-0771-02本文收集了经组织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4例,术前MRI 均误诊为其他肿瘤,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MR I 诊断的准确性。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术前误诊病例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2~73岁。
均行MRI 检查,并行MRI 增强。
临床症状依据肿瘤生长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包括头痛,头晕,神经麻痹等。
病程1月~2年不等。
图1鞍结节脑膜瘤,MRI 误诊为垂体瘤图1a矢状面肿瘤T 1WI 呈等信号,忽略了下方正常垂体图1b冠状面T 2WI 肿瘤与垂提分解不清图1c,1d增强呈均匀明显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同时肿瘤与下方垂体可分,说明非垂体来源,蝶窦过度气化,肿瘤表现为上面大下面小图2左额顶脑膜瘤血管瘤型,MR I 误诊为DN T 或良性胶质瘤图T WI 呈低信号图f 呈低信号,边缘可见少量高信号水肿图增强见少许环状的强化。
周围可见白质塌陷征,符合脑外肿瘤特点,但增强不明显,与典型脑膜瘤不同1.2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 的超导磁共振仪,正交头部线圈。
MRI 扫描:常规行矢状位及横断位T 1WI,横断位F LAIR 或T 2WI,增强后矢状位及横断位T 1WI 扫描,鞍区病变使用冠状位扫描。
扫描参数,T 1WI:TR /T E=340/14ms,FLAIR:TR/TE=8000/120ms,T 2WI:TR /T E=300/132ms ,层厚8mm,间隔2mm,矩阵256192。
非典型性脑膜瘤MRI诊断分析
出现瘤周脑水肿。结论 AM 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MRI 可为 AM 的诊断治疗提供较可靠的影像依据。
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9.4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2.115
本文引用格式 :石珍 , 王晓华 , 齐景林 . 非典型性脑膜瘤 MRI 诊断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22):169.
总之,AM 病灶多呈不规则形状,平扫信号不均匀,增强 后 不 均 匀 强 化,“脑 膜 尾 征”特 殊 等 表 现。 仔 细 分 析 AM 的 MRI 表现,有助于术前的正确定位、定性诊断,为患者的手术 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从而尽量完整去除肿瘤,减少复发。
表现。
参考文献
3 讨论
根 据 2007 年 WHO 脑 膜 瘤 分 类 [3],将 脑 膜 瘤 分 为 Ⅰ ~ Ⅲ级共 15 个亚型,Ⅰ级为良性,Ⅲ级被定为恶性,将非 典型性脑膜瘤定为 WHO Ⅱ级,介于良恶性间,占脑膜瘤的 4.7%~7.2%。AM 病因不明,有研究发现内在原因为遗传物 质的改变,再有一些外在原因,导致 AM 发生。AM 组织学表 现较复杂,影像表现多种多样。临床多有头疼、头部不适、头 昏和肢体运动障碍等非特异性表现,临床上诊断困难。
据报道 [4]:AM 平均径线为 7.5cm,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 异,肿瘤形状多不规整,近肿瘤脑组织伴Ⅰ级水肿,约 1/5 术 后复发。MRI 平扫 AM 以等或稍长 T1、稍长 T2 信号,大部分 信号混杂,增强后坏死区不强化,肿瘤实质区明显增强,瘤脑
经走行方向生长,常跨越岩骨嵴累及中后颅凹。鞍旁的 AM 应 与 海 绵 状 血 管 瘤 及 动 脉 瘤 鉴 别 ,后 两 者 增 强 扫 描 无“ 脑 膜 尾征”,动脉瘤 MRA 显示更清楚,平扫呈流空信号;硬膜外血 肿,T1、T2WI 呈高信号,呈梭形,边缘光滑清楚,增强扫描不 强化,无“脑膜尾征”。
几种少见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几种少见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陈希奎;唐贵超;廖林森;贺君;吴锟;邢小明【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3(023)005【摘要】目的分析几种少见病理类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探讨其MRI表现与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透明细胞型及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临床及MRI资料,10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5例,前颅窝嗅沟1例,上矢状窦旁2例,大脑镰旁2例.8例肿瘤轮廓光整,边界清晰,与邻近颅骨呈宽基底改变.2例肿瘤轮廓不光整,边界不清.8例肿瘤周围见轻度水肿带,1例水肿较明显,1例无明显水肿.6例微囊型脑膜瘤MRI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呈网格状强化,2例透明细胞型脑膜瘤MRI平扫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与脑脊液信号接近,增强后呈不均匀环状强化,2例血管瘤型脑膜瘤MRI平扫为稍长T1、长T2信号,肿瘤中可见流空的血管信号,增强后呈显著明显强化.结论微囊型、透明细胞型、血管瘤型脑膜瘤MRI表现与病理改变有明显相关性.【总页数】4页(P665-668)【作者】陈希奎;唐贵超;廖林森;贺君;吴锟;邢小明【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医院放射科,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内江641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医院放射科,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内江641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医院放射科,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内江641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医院放射科,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内江641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医院放射科,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内江641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内江医院放射科,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内江6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445.2【相关文献】1.脑膜瘤几种亚型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J], 杜笑松;刘起旺;薛雁山;靳宏星2.脑膜瘤尾征组织侵袭与病理分型、免疫组化、MRI表现相关性研究 [J], 邱传珍;王柏群3.WHO Ⅰ型脑膜瘤瘤旁脑水肿的MR表现与脑膜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研究 [J], 秦成伟;谭晓天;赵俊军;张泳华4.青少年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及MRI影像表现r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J], 陶杨;左玉江;郝天鹏;曲亚罡;陶德仁5.肝脏少见类型癌病理、CT和MRI诊断(一) [J], 王成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典型脑膜瘤MRI表现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7T11:10:36.707Z 来源:《大众医学》2018年8月作者:陈碧莲[导读]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AM)MRI表现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AM)MRI表现特征。
方法:搜集23例经病理证实的AM,所有病例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
对肿瘤部位、大小、形态与边缘、增强前后信号特点、瘤周水肿及DWI信号进行分析。
结果:前颅窝3例,中颅窝4例,后颅窝1例。
大脑凸面8例,鞍区3例,侧脑室3例,大脑镰1例;大肿瘤6例,中等大小肿瘤17例;形态不规则20例,呈扁丘状改变3例;边缘毛糙23例;边缘呈浅分叶及不规则改变23例。
瘤周水肿20例;信号不均匀,强化多为明显不均匀强化,DWI以高及混杂信号多见。
结论:当发生在常见部位脑膜瘤体积较大,并同时表现出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增强前后信号不均、瘤周水肿、DWI为高及混
杂信号等多种不典型征象时应考虑AM的可能。
【关键词】脑膜瘤不典型性磁共振成像
不典型性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 ,AM)是介于良性脑膜瘤(benign meningioma,BM)和恶性脑膜瘤(malignant meningioma,MM)之间的中间型肿瘤,具有潜在恶性。
AM因其组织学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复杂的影像表现,术前认真分析影像学表现特别是MRI表现对治疗计划的制定有重要作用。
本文收集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AM病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AM诊断的准确性,给制定手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搜集10年来我院经病理证实(依据WHO诊断标准[1])MRI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23例,其中男7例,女16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50岁。
临床表现有头痛、运动障碍、癫痫、恶性呕吐、嗅觉障碍、视力障碍等。
扫描技术:GE 1.5T,扫描参数:T1 TR/TE=185ms/4.2ms,层厚7mm,间隔1mm,FOV=24,矩阵256×192,NEX=1;T2 TR/TE=4000ms/84.5ms,层厚7mm,间隔1mm,FOV=24,矩阵256×160,NEX=1;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参数:SE-EPI序列b=1000,TR/TE=5000ms/78.2ms,层厚7mm,间隔1mm,FOV=24,矩阵128×128,NEX=1;增强检查FRFSE序列T1 TR/TE=210ms/4.2ms,层厚7mm,间隔1mm,FOV=24,矩阵256×224,NEX=1。
增强检查对比剂为扎喷酸葡胺注射(Gd-DTPA),剂量为0.1mmol/kg体重。
2.结果
2.1 病变部位前颅窝3例,中颅窝4例,后颅窝1例,大脑凸面8例,鞍区3例,侧脑室3例,大脑镰1例。
2.2 病变大小大肿瘤6例,中等大小肿瘤17例。
2.3 病变形态与边缘 20例形态不规则,3例呈扁丘状改变;所有病例边缘都毛糙,呈浅分叶及不规则改变。
2.4 病变信号平扫:T1有9例等信号,7例低信号,6例混杂信号,1例高信号;T2有7例等信号,7例低信号,4例混杂信号,5例高信号;T2FLAIR有3例等信号,7例低信号,8例混杂信号,5例高或稍高信号。
增强:12例明显强化,3例为边缘环状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
2.5 病变周围水肿无明显水肿3例,轻度水肿16例,明显水肿4例。
2.6 DWI表现 3例等信号,4例低信号,8例混杂信号,8例高信号。
3.讨论
脑膜瘤是颅内非神经上皮组织起源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3%-26%[2]。
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脑膜瘤共分三级[3],Ⅰ级为良性脑膜瘤,Ⅱ级脑膜瘤病理学表现及组织学特性介于Ⅰ级与Ⅲ级之间,Ⅲ级为恶性肿瘤。
在良性肿瘤中有2%的病例会发生恶变,而在复发脑膜瘤中高级别脑膜瘤高达28.6%[4]。
典型脑膜瘤具有广基与颅骨或硬膜相连、T1WI等、T2WI略高信号、明显均一强化、脑膜尾征的特征,多数术前诊断不困难。
AM的MRI表现多样,容易误诊,而它正是高级别脑膜瘤。
高级别脑膜瘤预后相对较差,容易复发,因此影像学诊断对正确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利帮助。
BM常见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和蝶骨翼区,典型MRI表现[5]:规则半球形无分叶肿块,呈均匀低或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广基与局部硬膜相连。
瘤脑界面清晰并可见皮质扣压征,脑水肿较轻,肿瘤可引起局部颅骨内板骨质增厚及破坏改变,增强后肿瘤明显均一强化,边缘更为清晰锐利,60%-72%可见脑膜尾征[6]。
关于AM的涵义:影像学上一般指MRI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
文献报道约5%的脑膜瘤为AM,其影像表现较复杂。
AM多发于大脑凸面,其MRI表现: 多为中、大肿瘤。
形态多不规整,边缘毛糙,浅分叶。
T1多为等信号,T2多为等或低信号,T2FLAIR多为混杂信号,强化多为明显或不均匀强化;瘤周多有轻度水肿;DWI以高及混杂信号多见。
综上所述,当发生在常见部位脑膜瘤体积较大,并同时表现出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增强前后信号不均、瘤周水肿、DWI为高及混杂信号等多种不典型征象时应考虑AM的可能。
术前认真、谨慎的影像学分析至关重要,有利于正确方案的制定。
参考文献
[1] O’Leary S,Adams WM,Parrish RW,et al.Atypical imaging appearances of intracranial meningiomas [J].Clin Radiol,2007,62(1):10-17.
[2] Perry A,Scheithauer BW,Stafford SL,et al.”Malignancy” in meningiomas: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16 patients,with grading implications[J].Cancer,1999,85(9):2046-2056.
[3] 杨学军.解读《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07)》[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9):513-517.
[4] Al-Mefty O,Kadri PAS,Pravdenkova S,et al.Malignant progression in meningioma:documentation of a series and analysis of cytogenetic findings[J],J Neurosurg,2004,101(2):210-218.
[5] Buetow MP,Buetow PC,Smirntotopoulos JG.Typical,atypical and misleading features in meningioma [J].Radiographics,1991,11(6):1087-1106.
[6] Wallace EW.The dural tail sign[J].Radiology,2004,233(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