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分享教案-8定量金相分析
定量金相分析与显微照相ppt课件
用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V)v(V)v (VviV)v2)
n
n(n1)
95%的置信水平下,相体积分数为
VV = VV ± VV =PP ± C( Vv )
建议用Excel等处理数据
完整最新版课件
11
四。照相显微镜的构造及显微照相技术
1、显微照相的目的与意义
把所要研究的特征组织拍摄下来,以便长时间保存和研究。
以,其放大倍数(Mp)并不等于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 乘积,而应等于:
Mp L M 250
对于一定的物镜与目镜组合,随暗箱位置的不同,放大倍数 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所以,在照相前必须对所用的暗箱长 度与放大率的关系作校正。 3)照相试样的要求
制作照相试样时,要使磨面上的磨痕以及其它缺陷减小到最 小程度。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测量长度时要用测微标尺校正
总长度1mm,分为100份,每一分度为0.01mm=10m。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此处网格单边长 = 0.20 mm
(一定要用与观测样品的相同放大倍数进行标定!!! )
完整最新版课件
28
5)暗室技术(完全黑暗)
负片的操作:显影→水洗→定影→水洗→晾干 (1)显影——使已感光的银盐还原成金属银
注意浸蚀适当,低倍照相时,可以浸蚀得深一些,高倍照则 应浅一些。
完整最新版课件
17
4)照相底片的选择 ★采用感光速度DIN17/10的最为适宜。 ★底片曝光时间的确定——通过试验确定(本实验中听从
实验员安排) ★底片装卸应在完全黑暗的暗室中进行,装底片时应使乳
胶面向上,不要用手摸乳胶面。(本实验要自己装)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实验四定量金相分析
实验四定量金相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的意义。
2.掌握在显微镜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概述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组织结构。
近年来组织强度学的研究已总结出许多定量规律。
因此通过显微组织中面(晶界、界面)、线(位错线)、和点(第二相粒子)的定量测定可建立组织参数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特征是二维的,因此不能直接观察组织的三维立体图像。
从二维图像推断三维组织图像的科学就叫体视学。
把体视学应用于金相学研究的科学叫定量金相学。
1.定量金相的基本符号定量金相的测量对象是点数P、线长度L、平面面积A、曲面面积S、体积V、测定的特征数N等。
定量金相所测得的量常用被测量与测试量的比值来描述。
规定将测试量的符号写在被测量的下角标位置。
表1列出了定量金相测定时的一些基本符号。
表1定量金相测定时的一些基本符号和组合记号2.定量金相的基本方程(1)V V=A A=L L=P P表示体积比、面积比、线长比及点数比是相等的关系。
(2) S V=4L A/ =2P L给出了显微组织中,单位测试体积中被测相的表面积与单位测试面积中被测相的表面积、单位测试面积中被测相所占的线长以及单位测试线上被测相中所占的点数的关系。
(3)L V=2P A给出了三维空间中,单位测试体积中被测相的点数和单位测试面积上被测相所占的点数之间的关系。
(4)P V=L V S V/2 给出了单位测试体积中被测相的点数和单位测试面积上被测相的点数,以及单位测试线上被测相点数的关系。
3.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1)比较法将被测相与标准图进行比较,和标准图中那一级接近就定为那一级。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误差大。
晶粒度、夹杂物、碳化物及偏析等都可以用比较法定出其级别。
(2)P P的测量(计点法)用一套专用的网格来进行计点,网格的形式及其测量方法如图 1。
测试是落在每个测试对象上的点数不大于1,且所选网格的间距和所测对象的间距相近。
第二节 定量相分析
第二节定量相分析2.1 基本原理任务:在定性相分析的基础上测定多相物质中各相的含量。
理论依据:物质衍射线强度,随该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由于X射线受试样吸收的影响,试样中某相的含量与其衍射线强度通常并不正好成正比。
∵ 衍射仪精度高、速度快,而且吸收因子A(θ)=,不随θ角的改变而变化∴ 普遍采用衍射仪法进行定量分析。
对单一物质(即单相)而言:(8-6)对多相混合物:∵ 各相对X射线的吸收各不相同,每个相的含量发生变化时,都会改变总体吸收系数值。
∴ 要由衍射强度求得各相的含量,必须处理吸收的影响。
第j相某一衍射线的强度,随j相所占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假定:有n个相,测其中第j相的含量,若该相参加衍射的体积为:Vj则第j相的衍射线强度为:Ij=CKj (8-7)式中:C:与待测相含量无关的物理量=Kj:与待测相含量无关的强度因子=则第j相体积vj=单位体积内第j相的重量为Wjρ∴ vj= (ρ为试样密度,ρj为第j相的密度)又多相混合物的线吸收系数如试样含A、B两相,有wA+wB=1则 IA=当A、B是同素异形体时,(μm)A=(μm)B则IA=CKA此时,IA—wA呈线性关系2.2 定量相分析方法1、内标法:是最经典的定量物相分析方法。
即在被测的粉未试样中加入一种含量恒定的标准物质制成复合试样。
一般可用α—Al2O3(刚玉)通过测复合试样中待测相的某一衍射线强度与内标物质某一衍射线强度之比,测定待测相含量。
2、 K值法:又称基本冲洗法。
不需作定标曲线,是通过内标方法直接求出K 值。
与内标法比,主要是对K值的处理不同。
3、绝热法:是在K值法的基础上提出。
即不与系统外发生关系,用试样中某一个相作标准物质。
4、直接对比法:以两相的强度比为基础(1)原理:假定被测试样含n个相,各个相的体积百分含量Vi,则①由 8-10I=1,2,3,……m……n n个相,得n个方程② 代入①代入②——直接对比法实用方程——理论计算求得如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测定:试样含马氏体α相和奥氏体γ相Vα+Vγ=1 则注意:两相对比线对最好选邻近的线对,以减小误差。
金相分析试验培训PPT课件
A. 显微镜关闭时,卤素灯电压应调至最低。 B. 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光学部件的表面。 C. 转换物镜时,应旋转物镜架,不要用手直接转物镜。在载物台垫片圆孔中心的位置远离物镜中心位置
时不要切换物镜,以免划伤物镜。 D. 亮度调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过亮,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伤害视力。 E. 所有(功能)切换,动作要轻,要到位。 F. 非专业人员不要调整照明系统,以免影响成像质量。 G. 使用完毕关机时,不要立即盖防尘罩,待冷却后再盖,注意防火。 H. 不经常使用的光学部件放置于干燥皿内。 I. 非专业人员不要尝试擦拭物镜及其他光学部件以免损伤镜头。
6
四、金相试样的制备
• 选样
• 首先确定待分析零件(或部位)的一个面作为金相磨面,对于需观察和分析 的部位必须完全包括在试样中。对于轧制板材和带材,要区分纵向磨面和横 向磨面。
① 垂直于锻轧方向的横截面可以检验金属材料从表面层到中心的组织,显示组 织状态、晶粒度、表层缺陷深度、腐蚀层深度,氧化层深度、脱碳层深度、 表面化学热处理及镀层厚度等。
11
化学腐蚀方法
• 一般有浸蚀法、滴蚀法和擦蚀法。见下图所示。 • 1)浸蚀法:将抛光好的样品放入腐蚀剂中,不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当样品表面略显灰暗时,即可
取出,表面用酒精冲洗,再用吹风机充分吹干。 • 2)滴蚀法:是一手拿样品,表面向上,用滴管吸入腐蚀剂滴在样品表面,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情况,
当表面颜色变灰时,再过2—3秒即可充分冲酒精,再快速用吹风机充分吹干。 • 3)擦蚀法:用沾有腐蚀剂的棉花轻轻地擦拭抛光面,同时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当样品表面略显灰暗
• 抛光时将抛光盘转速调节到合适的转速(例如为200转/分)。
金相组织定量分析(PPT34页)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1月17 日星期 二上午 1时11 分26秒0 1:11:26 20.11.1 7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1 月上午 1时11 分20.11. 1701:1 1Nove mber 17, 2020
残余奥氏体面积:4%
01.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Page 9
球墨铸铁:石墨+铁素体基体
01.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低碳钢组织:F+P
Page 10
选区不完整
01.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BX80膨胀管试样:F+B
不同选择参数下的选区差异
贝氏体含量:53.8%、
Page 11
77%
01.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第二种方法:通过各种相的特有晶体结构 主要借助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 例如:铁素体——bcc结构(体心立方) 奥氏体——fcc结构(面心立方)
二值化灰度图
01.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低碳钢金相组织照片 :F+P
Page 5
01.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P面积百分比:51.38%
Page 6
01.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J55试样金相组织: F+P P面积:77.6%
Page 7
01.金相组织定量分析
Page 8
20Cr活塞销淬火试样: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1 月17日 星期二 1时11 分26秒0 1:11:26 17 Nov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时11 分26秒 上午1时 11分01 :11:262 0.11.17
2019-分享教案-常规金相分析
3 常规金相分析§3.1 取样金相试样的截取部位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来说,金属和合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纵横方向常出现组织形态的差异。
对一个零件来说,截取横截面作金相分析时,主要观察其表面和中心组织的差别、表层缺陷和表面处理工艺结果等;截取纵截面则主要对非金属加杂物、晶粒的变形程度和带状组织等进行分析。
对一些零件作热处理质量检验时,必须考虑零件的不同部位和热处理如图应采用夹持和镶嵌的方法。
用夹具夹持试样最适用于表面处理的零件,夹持的方法如图3.2。
夹持板可以是平板也可做成圆弧板,其材料一般是低碳钢。
在夹持时为了增加牢固度有时中间还放置垫片,垫片材料应根据试样的化学成分来决定,应使垫片的电极电位比试样的电极电位高,只有这样才能在试样进行腐蚀处理时垫片不被腐蚀。
垫片材料一般为铜、镍、铝和锌等。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尺寸很小的试样(如丝、细管、薄片、碎片和切屑等)可用镶嵌法进行固定。
镶嵌法以塑料镶嵌法应用最广。
对能承受低热的试样可以进行热镶法,此法用热固性塑料(电木粉等)或热塑性塑料(聚乙烯聚合树脂、醋酸纤维树脂)等做镶嵌材料,在专门镶嵌机的模具内加热和加压成型。
加热温度在110~165℃范围之内。
电母粉镶嵌试样不透明,比较硬且不易倒角,耐酸和碱腐蚀能力较差。
聚乙烯和醋酸纤维镶嵌试样呈透明或半透明,耐酸碱能力较强,但质地较软。
对于不能受热的试样则采用冷镶法。
冷镶法是用环氧树脂加入固化剂来完成的,先将待镶试样放入圆环中(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等),其加入量可以调节,加量以不产生汽泡为准。
一、磨制1. 磨光(1)粗磨用砂轮切割、锯或打断等方法截取的试样,表面极为粗糙,可采用金相砂轮机或砂带机进行粗磨;对于较软的材料,则可用锉刀锉平。
但在粗磨过程中应注意试样的温度,不能使温度超出能使组织保持原状的温度范围,因此应对试样进行适当的冷却。
同时,粗磨时不宜施加过大的接触力,因为压力太大会造成较厚的变形层,不易在后面的磨削过程中去除。
金相分析技术ppt课件ppt课件
Al-Cu合金的性质
Al2Cu是一种强化相,参与固溶---沉淀强化,使合金再热处理后具 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其机械加工性能也得到了改善。但抗腐蚀性能 较差。
Al-Mg-Si 合金
Mg2Si在Al中的固溶度: 共晶温度:1.85wt%, 500ºC:1.05 wt % 200ºC:0.09wt% Al-Mg2Si系合金有明显 的时效硬化效应
回复与再结晶
(e)580ºC保温15分后的金相组织(f)700ºC保温10分后晶粒长大的的金相组织
晶粒尺度
金属及合金的晶粒大小与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工艺 性能及物理性能有密切的关系。细晶粒金属的材料的机械 性能、工艺性能均比较好,它的冲击韧性和强度都较高, 在热处理的晶粒大小与浇铸 工艺、冷热加工变形程度和退火温度等有关。金属材料的 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晶粒的大小,正如Hall-Petch公式 所描述的强度和晶粒尺寸之间的函数关系:
Al-Mg2Si相图
Al-Mg-Si 合金
Al-Mg-Si 合金体系中Mg和Si的原子个数比为 2/1,质量比为1.73时,Si刚好完全形成Mg2Si 相,叫做平衡相合金体系。如果Mg/Si质量比 小于1.73,则Si的含量超过形成Mg2Si当量所 需的Si,形成硅过剩合金系。过剩硅可以提高 合金的强度,但过剩硅的存在可能导致材料的 脆性增加,所以硅含量一般不能超过太多。 该系合金的特性:中等强度,耐腐蚀性能好, 焊接性能好,工艺性能好(易挤压出成形)氧 化着色性能好。
相的分布、形状、大小对材料的影响
钢中的二次渗碳体硬脆相网状分布于晶界中,导致很 大的应力集中,造成早期断裂,影响晶粒的结合,并使 晶粒变形受阻而导致强度降低。
硬脆相
相的分布、形状、大小对材料的影响
金相组织试验与分析课件
4.4.3.2扫描电子显微镜• 3、应用 •组织观察:可显示光镜难以分辨的微细组织 •对特殊样品观察:微粉、细丝、薄膜表面形态、 断口观察•可微区成分分析•可进行动态分析:受载时组织变化观察
42
4.4.4金相试验中 特殊分析技术• 4.4.4.1彩色金相- '丄1、 使金相组织中各相显示出不同色彩,用颜色衬度弥补常规金相仅用灰度区分组织的不 足,从而提高显微分析的鉴别能力。•组织的彩色显不:__① 形成表面膜(氧化等),由于各晶粒取向不同, 形膜后显示不同色彩,各组织上覆盖膜厚度不同, 干涉后形成不同色彩。② 复合材料经浸蚀后形成不同色彩。
46
47
I纹分析技术 一般概念裂纹的宏观检查与观察 裂纹的微观检测分析 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4.4.5• 4. 4. 5. 1• 4. 4.5.2 ・4. 4.5.3 •4. 4.5.4
4.4.5裂纹分析技术4.4.5.1 一般概念・1、金属内表的连续性受到局部破坏一裂纹•2、裂纹的基本特征:•两侧具有耦合特性•大多数裂纹尾端尖锐•具有一定深度,〉宽度•各种形状:直线、分枝、龟裂、辐射、环形、弧形
把最小分辨距离d放大到人眼在明视距离处的分辨率 (约o.i5~o・3omm)的倍数,最大可达1000-150o倍。
4.4.2.2 光
分彭
:能分辨开的两点间最小距离,mm d —-7VM
4.42.2 光
法
作方式
要
2
暗场
2
偏光
3
24
明场:组织观察
然光一偏振光,显示各相异性特征
有利细节、夹杂物、第二相观察
48
4.4.5裂纹分析技术 •3、裂纹种类:
表4.4-4钢铁材料主要的裂纹种类
发生过ft
金相实验报告——金相定量分析与定量样品组织的特殊显示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金相技术与材料组织显示分析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级:组别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学号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教师审批签字:实验名称:金相定量分析与定量样品组织的特殊显示实验目的:1.熟悉用定量金相法测定相的相对含量;2.熟悉定量金相样品组织的特殊显示方法。
实验概述:由于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其性能密切相关,描述显微组织的特征参数需要利用定量金相的方法来测量和计算。
自动图像分析仪用于定量分析,它能够方便迅速地进行测量和计算。
在进行定量分析工作时测量前应提前选好具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参数。
定量分析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比较法、计点法、截线法、截面法及联合截取法等。
定量测量中因仪器、使用方法、操作员等的因素影响测量结果,一般进行有限次测量。
提高测量次数可提高精度。
定量分析中都要求进行误差计算。
常用误差公式有: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绝对误差等等。
简述所用的测量方法和步骤:1.比较法比较法是把被测相与标准级别图进行比较,最接近的定位被测相的级别。
2.计点法计点法是用一套不用网格间距的网格一般为3*3、4*4、5*5的网格,在样品图像上选择一定的区域,求落在某个相上的测试点数P和测量总点数P T之比,落在网格测试点上的算一个,和测试点相切的算半个。
3.截线法截线法是用一定长度的刻度尺或测试线来测试单位测试线上的点数P L,单位长度的测试线上的物体个数N L及单位测试线上第二相上所占的线长L L,也可用不同半径的圆组如三个间距相等的同心圆或平行线组或一定角度间隔的径向线组,把网格落在要测的组织上,测试测定线与被测相的交点数,求出单位测试线上被测相的点数。
4.截面法截面法是用有刻度的网格来测量单位面积上的交点数P A或单位测量面积上的物体个数N A,也可测量单位测试面积上被测相所占的面积百分比A A。
5.联合测量法联合测量法是计点法和截线法结合起来进行测量。
常用来测定单位测试线上的点数P L和点分数P P,有定量分析方程可求出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S V/V V=2P L/P P。
金相定量分析方法
金相定量分析方法实验四金相定量分析方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的意义。
2(掌握在显微镜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3( 掌握手工点计数法测定体积分数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样品1(4XCE倒置式金相显微镜2(各种不同含量的Sn-Pb合金试样、不同碳含量的Fe-FeC合金试样进行定量分3析实验三(实验概述定量金相是利用显微镜在金相磨面上测得的二维参量来推算三维空间中金相组织含量的方法。
为了研究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定量关系,需将金属磨面上二维空间的组织参数,依立体几何和体视学原理换算成三维空间参数进行分析。
1938年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定ASTM-E八级晶粒度标准,定量金相技术就开始应用于金属材料的检验和研究。
60年代,由于可自动测量的定量金相显微镜的制成和体视学的应用,金相定量测定的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金属和合金组织的各种形态参数的测量中,应用定量金相技术可以测定第二相体积分数、第二相尺寸、质点间距、对有方向性组织的取向程度、比相界面、近邻率、连续性等。
主要有比较法和测量法两大类。
比较法将所测相和标准图片比较定出一个定量级别,此法只能得到关于材料组织或缺陷的一个笼统的概念,准确性差,但快速简便。
测量法能得到所测相的准确定量的数据,分为非自动测量法和自动测量法两种。
非自动测量法利用一般光学显微镜和一些简单测量工具,测量可在金相组织照片或在金相显微镜投影屏上进行,也可直接通过带有测微标尺的目镜在试样上测定。
自动测量法使用定量仪器,测量既可直接在试样检验面上进行,也可在组织的电子图像或照片上进行,测量速度快,误差小。
常用的有测量面积法、线分法和点标法三种:?测量面积法。
可用求积仪测量模板直接测量被测相在检验面上的面积,也可以把被测相从金相照片上剪下来,秤重以计算其重量而换算成面积。
?线分法。
利用测微标尺测量被测相在单位测试线上所占的比率L、单位测试线上的点数P和单位测试线上LL的相个数N。
第八章金相定量分析ppt课件
§8 .1定量金相主要测示的参数
二、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
金相定量 分析测量?
材料组织的:
点数(P) 线长(L) 平面面积(A) 曲面面积(S) 体积(V) 物体的个数(N)
§8 .1定量金相主要测示的参数
二、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
1、基本符号 表示被测量与测试用的量(用下标T表示)
用4×4网格覆盖在组织图片上, 石墨落在网格内点数P =1/2+1/2+1=2 网格测试点的总数 PT =16 , 因此 Vv = Pp = P/PT = 2/16 = 1/8
§8 .2 定量金相的基本方法
三、截线法
截线法是用有一定长度的刻度尺来测量 单位长度测试线上落在待测相上的线段长 度的总长L,然后除以测试线总长度LT,即 得待测相百分数LL= L/LT
§8 .1定量金相主要测示的参数 二、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
2、基本方程 (3) LV = 2 PA
①单位测试体积中被测相的线长与单位测 试面积中被测相所占的点数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测量单位测试面积中被测相所占的 点数,可以计算出不能直接测量的量LV
§8 .1定量金相主要测示的参数 二、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
δ = σ/ n
§8 .3 定量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五、自动图像分析仪的应用
成像系统
扫描系统 组 检测器 成 图像处理器
贮存器 显示屏 电传打印机
自动图像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显示器
试样移动 成像系统 扫描器
探头 计算机
数据处理
打印机 计算器
中央处理机
程序控制器
中央处理机
输出 设备
§8 .3 定量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五、自动图像分析仪的应用
金相组织的定量分析
(a)
(b)
图 4 金相图片图形处理示意图. (a)原始金相图片;(b)直接二值化处理后的图片.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指导书
(a) (c) (b) 图 5 金相图片图形处理示意图. (a)原始金相图片;(b)图形处理软件抹去待测物相后的图片; (c)图形处理软件处理后的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
金相组织的定量分析
一、 实验安全规则: (针对本实验项目具体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必须在指导老师陪同下进行。 2. 拍摄金相照片须遵守《GX51 型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
二、
实验目的
1. 了解金相组织定量分析的基本符号和基本方程的意义。 2. 掌握网格数点法定量表征金相组织中各物相的含量。 3. 掌握采用图形处理和计算软件定量表征金相组织中各物相的含量。
符号 P—测试点数
L—线长
A—交截的平面面积或测试面积 S—表面积或界面面积 V—立体特征物体积或测试体积 N—测量对象的个数
3.2.1 网格数点法
1 1
1/2 1
1/2
1/2
1/2 1/2
1/2
100μm 图 1 铸造 Fe-Mn-Si-Cr-Ni 形状记忆合金金相照片(200 倍)
采用网格节点测量物相,根据点的参量而获得其体积含量的方法。此方法仅 适用于形态近似等轴状物相的测定。选择合适的测量网格,将其覆盖在被测的图 像上,数出落在被测物相中的格点数。待测物相边界上的格点,以 1/2 点计数。 按公式(2)计算得数即为待测物相体积百分数。
三、
实验原理
金相组织的分析是研究金属材料性能、成分、组织结构和加工工艺之间关系 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的金相分析主要是经验性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要进行定 量分析费时费力。但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 金相分析领域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目前,采用图形处理和计算软件可以方便 快捷的实现金相组织的定量分析。因此,本实验通过对比传统方法与采用图形处 理和计算软件的金相组织定量分析方法,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上述两类方法各自的 优缺点,以及适用的范围,培养学生从事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是二维的。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察组织的三维 立体图像。而我们可以由二维截面或者投影面上的图像特征参数复原(或推证) 三维空间图像形貌,这门科学被称为体视学。根据体视学原理,由金相试样磨面 上测量和计算出的二维参量来确定三维空间中物相体积百分数,这叫定量金相 学。 3.1 定量金相的基本符号 在定量金相测定中,测量的具体对象是点数 P、线长 L、平面面积 A、曲面 面积 S、体积 V、物相的个数 N。由此派生出一些复合符号,表示被测量与测试 用的量(用下标 T 表示)的比值。 3.2 基本原理 通过二维平面中点、线、面等几何参量的测量,根据公式(1)点、线、面、 体之百分数的互等关系,推算出显微组织中待测物相三维空间的量值。 互换等式为: PP=LL=AA=VV 式中: PP—待测相交点百分数;
2019-分享教案-光学透镜的成像原理
光学金相显微术金相显微镜来对金属及其合金的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它是广义金相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后者的含义中并未规定使用的分析工具,因此它还包括了用肉眼进行的宏观分析以及用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进行的分辨率更高的观察分析。
光学金相分析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100余年的科学时间使她已从一般的明场观察发展成材料科学领域中一项完整的基本技术,在0.2mm至0.2μm尺度范围的观察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本篇中将介绍七个部分的内容,即:光学透镜的成像原理,金相显微镜,常规金相分析,偏振光金相技术,干涉显微镜,相衬金相显微镜和定量金相。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遂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17世纪中叶,英国的胡克和荷兰的列文胡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
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九台保存至今。
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
1827年阿米奇第一个采用了浸液物镜。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
这些都促进了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为19世纪后半叶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显微观察技术也在不断创新: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他为此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金相分析方法
金相分析方法金属的性能取决于它的成分和微观组织,其中微观组织对金属性能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金属微观组织的观察和分析(即金相分析技术)来预测和判断金属的性能,并分析其失效破坏的原因。
金相分析技术是根据有关的标准和规定来评定金属材料内在质量的一种常规检验方法,并可用来判断零件生产工艺是否完善,有助于寻求零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因此它是涉及金属材料生产、使用和科研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进行金相分析,首先应根据各种检验标准和规定制备试样(即金相试样),若金相试样制备不当,则可能出现假象,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金相试样的制备十分重要。
通常,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主要有:取样、镶嵌、标识、磨光、抛光、浸蚀,但并非每个金相试样的制备都必须经历上述步骤,如果试样形状、大小合适,便于握持和磨制,则不必进行镶嵌;如果仅仅检验金属材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或铸铁中的石墨,就不必进行浸蚀。
总之,应根据检验的目的来确定制样步骤。
一、金相试样制备与观察1、取样取样是金相试样制备的第一道工序,若取样不当,则达不到检验目的。
因此,取样的部位、数量、磨抛光面方向等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规定执行。
(1)取样部位和磨面方向的选择取样部位必须与检验目的和要求相一致,使所切取的试样具有代表性。
必要时应在检验报告单中绘图说明取样部位、数量和磨抛光面方向。
图1-1表示轧制型材金相试样的切取方位,一般纵断面(图1-1中的1、2、4、5)主要用于:1)检验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大小和形状;2)检验晶粒的变形程度;3)检验钢材的带状组织,以及通过热处理对带状组织的消除程度。
横断面(图1-1中的3)主要用于:1)检验从表面到中心金相组织变化情况;2)检验表层各种缺陷,如氧化、脱碳、过烧、折叠等;3)检验表面热处理结果,如表面淬火的淬硬层,化学热处理的渗碳层、氮化层、碳氮共渗层以及表面镀铬、镀铜层等;4)检验非金属夹杂物在整个断面上的分布;5)测定晶粒度等。
金相分析方法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金相分析是人们通过金相显微镜来研究金 属和合金显微组织大小、形态、分布、数量和 性质的一种方法,它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中占 有很重要的地位。
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 备的试样上放大100-1500倍 来研究金属及合金组织的方法 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方法。
(4)转动初调焦手轮,降低载物台使试样观察表面接近物镜,但切勿相碰 以免损坏物镜;然后相反方向转动初调焦手轮,升起载物台,使能看到清 晰物像为止。
(5)适当凋节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以获得最理想的物像。
(6)观察结束应及时切断照明电源。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3、抛光
机械抛光是当前应用最广的抛光方法,它是在专门的金相试样抛光机 上进行的。细磨后的试样经冲洗(避免粗磨粒带入抛光工序)后,将其磨 面轻轻地置于抛光盘上进行抛光。
抛光用的织物可用粘结剂粘在抛 光盘表面,也可用套圈箍紧在抛光盘 上。织物的作用是保存抛光剂和摩擦 磨面使之光亮。
抛光粉有不同粒度,分成W7、 W5、W3直到W0.25等。W7表示最 粗磨粒直径为7μm;如此类推。
金相分析
金相分析
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定量金相学原理,由二维金相试样磨面或薄膜的金相显微组织的测量和计算来确定合金组织的三维空间形貌,从而建立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间的定量关系。
将计算机应用于图像处理,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定量金相分析正逐渐成为人们分析研究各种材料,建立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各种性能间定量关系,研究材料组织转变动力学等的有力工具。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测出特征物的面积百分数、平均尺寸、平均间距、长宽比等各种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来确定特征物的三维空间形态、数量、大小及分布,并与材料的机械性能建立内在联系,为更科学地评价材料、合理地使用材料提供可靠的数据。
金相样品制备的基本方法:
金相样品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镶嵌\粗磨\细磨\抛光和腐蚀步骤.虽然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样品制备的设备越来越先进,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有预磨机\自动抛光机等,但目前在我国手工制备金相样品的方法,由于有许多优点仍在广泛使用.
(1)常用金相样品制备的要点如下:
1.取样时,按检验目的确定。
2019-分享教案-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2金相显微镜§2.1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光学显微镜具有二级放大的功能。
物体上的结构细节经物镜一次放大后再由目镜作第二次放大,其放大原理如图2.1所示。
图中箭头AB 表示待放大的物体,它置于物镜的一至二倍焦距之间(f 1为物镜前焦距)。
经物镜放大后的一次像A ′B ′是一个倒立实像。
在显微镜中,一次像A ′B ′都应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f 2)之内,它再经目镜放大则成为一个正立的虚像A ′′B ′′。
据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由图2.1中的比例关系可看出物镜的 放大倍数应是:11'''f f s AB B A M +==物 (2-1) 式中,f 1、f ′1为物镜的前、后焦距,s 为显微镜的光学镜筒长度。
分子一项中s >> f ′1,故可略去f ′1,所以1f sM ≈物 (2-2) 同样,根据几何关系,目镜的放大倍数可用下式计算:2''''''f DB A B A M ≈=目 (2-3) 式中,f 2为目镜的前焦距,D 为人眼的明视距离,D =250mm 。
所以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应按下式计算:21f Df s M M M ⋅==目物 (2-4) 图2.1 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原理示意图 明视距离D (人眼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是一个常数,光学镜筒长度是设计显微镜时已确定的参数,因此可根据不同的物镜和目镜匹配来获得需要的放大倍数。
§2.2 物镜一、物镜的种类显微镜的物镜并不是单片透镜而是由多片透镜构成的透镜组。
物镜可按其镜片组合的程度分成几个等级,常用的物镜主要有下列四种:a.单透镜色差未校正b.消色差物镜c.复消色差物镜图2.2 不同物镜对色差的校正示意图1. 消色差物镜(Achromat )这是金相显微镜中构造最简单的物镜,适用于低、中倍的放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了上面讨论的基本方程就可以利用由实验测定的量,来求解各个不可测的计算 量如 VV、SV、LV 和 PV 等。
材料分析方法——光学金相显微镜 4
西安工业大学讲稿纸(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一、PP 的测量
PP 的测量方法,又称计点法。用一套专用的网格来进行计点,网格的形式及其测
中,第二相被一块厚度为 δx、面积为 AT l 2 且平行于座标 y 轴和 z 轴所决定平面的薄片
所截取。在这个薄片内第二相的体积是V l 2 x VV ,当 δx 非常小时,V A x x 。
这里的 A x是薄片表面上 α 相的面积,它是薄片位置 x 的函数,A x随着 x 的变化不
六、LL 的测量
LL 是指单位测试长度上测试对象所占的长度。这种测量方法是在目镜中放入有线 刻度的测微尺,在显微镜下直接测量;也可以利用载物台上的刻度对测量对象的长度进
行对比测量。例如在载物台移动 LT 距离范围时测出被测物所占距离为 L,则 LL
L LT
。
七、AA 的测量
AA 是单位测试面积上被测对象所占的面积,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
图 7.1 面积、线长和点数之比相等
材料分析方法——光学金相显微镜 3
西安工业大学讲稿纸(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留下的问题是 VV 在数值上与 AA 值相等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可采用图 7.2a 的模型来求解。图中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第二相 α 统计地分布在体积为VT l 3 的基体之
VV AA LL PP
SV
4
LA
2PL
(LA
2
PL )
LV 2PA
(7-1) (7-2) (7-3)
材料分析方法——光学金相显微镜 2
西安工业大学讲稿纸(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PV
1 2
LV
SV
2PA PL
(7-3)
表 7-2 中示出了从可测量的量推算不可测计算量的路线表。表中带括号的量是可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特征是二维的,若能把二维组织推断到三维空间就可以用 平面的金相组织与真实的三维形态特征联系起来。这是一个体视学的问题,它涉及到统 计学、几何概率、投影几何、曲线、曲面和拓扑学理论以及微分和积分几何等问题。但 是这些对从事材料研究的人员来说都不是必需的,从事材料研究仅需理解和使用通过上 述各学科导出的结论和公式,因此本章只限于对各种关系式的物理意义及其使用方法作 重点的叙述。
NL
PL
1 2
PL
,式中
PL
为单位长度测试线上,β-β 相相邻的截点数,
PL 为 单 位 长 度 测 量 线 上 , α - β 相 相 邻 的 截 点 数 。 图 7.5c 的 测 量 结 果 为
NL
3
1 8 7。 2
角标位置。例如:VV 表示在单位测试体积中被测定对象所占的体积;SV 表示单位体积中 测量对象所占面积;NA 表示单位面积上被测对象的个数等,其他符号可以类推。表 7- 1 列出了定量金相测定时的一些基本符号。
表 7-1 基本符号和组合记号
符号
组合记号
PP
P PT
,PT 是测试用的总点数,P 是落在被测相上的点数
P-测试点数
PL
P LT
,单位长度测试线上的交点数
PA
P AT
,单位测试面上的点数
材料分析方法——光学金相显微镜 1
西安工业大学讲稿纸(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L-线元素或测试线长度
A-交截特征物的平面面积或测 试面积
S-表面积或界面面积 V-三维特征物体积或测试体积
a)分离的第二相粒子
α β
L2 L b)充满视域的单相组织
c)不完全分开的第二相粒子
图 7.5 NL 的测量
五、NA 的测量
NA 是单位测试面积上被测对象的个数。这些被测物可以是第二相粒子、夹杂物和 单相组织的晶粒个数等。测量用的面积形状一般有方的和圆的两种。测量时把落在测试
面积内的个数记作 N1;把落在测试面积边界线上的个数记作 N2。
N-测量对象的个数或特征物数
PV
P
VT
,单位测试体积中的点数
LL
L LT
,单位测试长度的交截线长度
LA
L AT
,单位测试体积内的表面面积
LV
L VT
,单位测试体积的交截线长度
AA
A AT
,单位测试面积的被交截特征物面积
SV
S VT
,单位测试体积内的表面面积
VV
V VT
,单位测试体积内的特征物体积
L2
LT N
1 NL
1 PL
(7-6)
如果在显微照片上进行测量,则
L2
LT PM
(7-7)
上两式中,LT 为测试线的总长度;P 为测试线与晶界总交点数;M 为显微组织的放 大倍数。
也可用晶粒度来表示晶粒大小。此时可根据晶粒度的定义:
材料分析方法——光学金相显微镜 7
西安工业大学讲稿纸(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当用圆形测试面积时,则被测对象的个数
N
N1
1 2
N2 ;当用方形测试面积时,
则被测试对象的个数
N
N1
1 2
N2
1 ,式中减去
1
是考虑到正方形角上的被测对象只
能以 1/4 面积计。
材料分析方法——光学金相显微镜 6
西安工业大学讲稿纸(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求积仪在组织照片上求出每块被测组织的面积 Ai,把各块面积加合得 Ai ,则
AA
Ai ;第二种方法是所谓称重法,此法是把每块被测组织剪下,并把它们合起来 AT
称重,得到重量为
G,把
G
和相应整体组织图的重量
GT 相比,则
AA
G GT
。
上述人工法测量 AA 既麻烦又不精确,一般情况下都采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 AA 进行 测量。
NL
N LT
,单位测试线长度上交截的特征物数
NA
N AT
,单位测试面积上交截的特征物数
NV
N VT
,单位测试体积内交截的特征物数
§7.2 定量金相的基本原理
表 7-1 中所列出的代表组织比例的量值,有些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如 PP、PL、LL、 PA 等;有些则必须通过计算求出,如 VV、SV、LV 和 PV 等,由此导出了两类基本量之 间的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列出如下:
,又因 A AT
A A ,所以
VV AA AA
利用其他适当的模型同样可以导出式(7-2)、式(7-3)和式(7-4),在本书中 不再赘述。
z l
α
α
Aα(x) AT
α
Aα
α
α
αα
l
δx
y
lx 0
lx
图 7.2 推导 VV=AA 关系式的模型 a.一个薄片截割α相质点 b.薄片中相面积的变化是薄片位置的函数
§7.4 定量金相应用举例
一、晶粒大小的测定
晶粒大小可用晶粒直径和晶粒度来表示。由于晶粒的外形不可能是一个球体,故
常用平均截线长度来表示晶粒直径。平均截线长度是指随机截取三维物体时,在物体内
截线长度的平均值,记作 L3。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在二维平面上截取的平均截线长度 L2 可认为和 L3 相等。对于单相晶粒,其平均截线长度可用下式表示:
平行或圆周测试线的总长度为 LT,则 PL
P LT
。
三、PA 的测量
PA 是指单位测试面积上点组织的点数。点组织一般是指晶界的三叉交点以及位错 线的露头等。测试 PA 时,测试面积 AT 的形状可以任意选取,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
材料分析方法——光学金相显微镜 5
西安工业大学讲稿纸(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 A 2G1 式中,NA 为放大 100 倍下每平方英寸视域面积内的平均晶粒数;G 为晶粒度级别。 把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lg N A lg 2G1 (G 1) lg 2 G lg 2 lg 2
§7.1 定量金相的基本符号
定量金相的测定对象是点数 P、线长度 L、平面面积 A、曲面面积 S、体积 V、测 定的特征物数 N 等。在这些符号中,P、L、A 和 V 既可表示被测量的点数、线长、面 积和体积(被测量),又可表示测试时用作标准的点数、线长、面积和体积(测试量)。定量
金相所测的量常用被测量与测试量的比值来描述。规定将测试量的符号写在被测量的下
1 2
PL
,见图
7.5a,此时
PL=7,NL=3.5。
2)对于充满视域的单相组织,NL=PL,见图 7.5b,此时 PL=8,NL=8。
3)对于不完全分开的第二相颗粒,如图 7.5c 中第二相 β 分布在基体 α 相上,此时
存 在 两 种 界 面 即 α - β 界 面 和 β - β 界 面 , 相 应 的 NL 和 PL 的 关 系 为
测量,带方框的量只能通过式(7-1)~(7-4)进行计算。
表 7-2 可测量和计算量的关系
量纲
L0
L-1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