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性试验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包材相容性试验方案

包材相容性试验方案

包材相容性试验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材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

包材相容性试验是一种评估包材与产品或其他包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相容性试验的结果能够帮助生产商或供应商确定最佳的包材选择,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包装的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包材相容性试验方案的制定,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和结果解读等。

二、试验目的包材相容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包材与产品或其他包材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包材是否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导致化学反应、变色、变质等。

2. 评估包材与产品之间的物理相容性,以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比较不同包材的性能,选择最适合的包材。

三、试验方法1. 确定试验样本和包材:根据试验要求和产品特性,选择适当的样本和包材。

确保样本和包材的数量足够进行试验,以获取可靠的结果。

2. 储存条件:确定试验样本和包材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

3. 样本处理:根据试验要求,对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清洁、消毒等。

4. 相容性测试方法:根据试验要求,选择相应的相容性测试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摩擦测试、抗拉强度测试、耐化学性测试等。

5. 试验数据记录: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样本信息、包材信息、试验条件、试验结果等。

四、试验条件1. 温度和湿度:根据产品特性和使用环境确定试验温度和湿度。

通常情况下,试验温度为常温(20-25°C)或产品使用温度。

2. 试验时间:根据试验目的和商品特性,确定试验时间。

通常情况下,试验时间为24小时或数天。

3. 试验样本数量:根据试验目的和样本特性,确定试验样本数量。

通常情况下,每组试验样本至少3个。

4. 试验设备:根据试验方法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例如试验机、摩擦测试机等。

五、结果解读根据试验结果,对包材相容性进行解读。

根据试验目的,可能的解读结果包括:1. 包材与产品相容:包材与产品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可以安全使用。

化妆品中的成分相容性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成分相容性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成分相容性研究与应用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美容产品,其成分相容性对产品的质量、功效以及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化妆品中的成分相容性进行研究与应用的探讨,旨在提高化妆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一、化妆品成分相容性的研究与意义化妆品成分相容性指的是化妆品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成分的稳定性、相容性和可溶性等方面。

化妆品的成分相容性研究对于产品研发、配方设计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化妆品研发过程中,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容性关系需要被充分考虑。

若成分相互不相容,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如外观变化、药效减弱甚至化学反应引发安全问题。

因此,研究成分之间的相容性有助于避免以上问题,保持化妆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二、化妆品成分相容性的研究方法化妆品成分相容性的研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物理方法:通过测定成分之间的相容性差异,如溶解度、分离度和界面活性等来评估成分相容性。

2.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分析技术,如红外光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析成分间的反应产物,从而判断成分之间的相容性。

3. 生物学方法: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试验,评估成分组合对皮肤的刺激性、过敏性和毒性等。

以上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成分相容性评估结果。

三、成分相容性的应用1. 产品配方设计:通过研究成分相容性,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妆品设计合适的配方。

相容性良好的成分组合能够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质量。

2. 产品稳定性评估:成分相容性研究有助于预测产品的稳定性,避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在产品开发阶段,可以通过适当的成分相容性测试,评估产品的储存稳定性和耐受性。

3. 安全性评估:化妆品成分相容性的研究也与产品的安全性评估密切相关。

合适的成分相容性可以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减少对消费者的不良影响。

四、成分相容性的问题与挑战在化妆品成分相容性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1. 复杂性:化妆品成分繁多且种类繁杂,各成分之间的相容性关系复杂而多样,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药物制剂的生物可及性与相容性研究

药物制剂的生物可及性与相容性研究

药物制剂的生物可及性与相容性研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制剂的生物可及性与相容性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药物制剂的生物可及性和相容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研究方法和实践。

一、生物可及性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生物可及性指的是给药途径下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治疗目标的程度。

研究生物可及性的方法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研究。

1. 吸收研究吸收是药物进入生物体的过程,主要通过口服、皮肤贴敷、注射等途径。

研究吸收的方法包括体外和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通常采用离体组织或细胞进行吸收动力学研究。

体内实验则需要将药物制剂给予实验动物,并通过血药浓度测定来分析吸收速度和程度。

2. 分布研究分布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各组织和液体中的分布情况。

研究药物分布的方法包括药物浓度分布测定、组织切片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为药物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

3. 代谢研究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过程,通常由肝脏和肾脏等器官进行代谢和清除。

研究药物代谢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外酶系催化反应和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4. 排泄研究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通常通过肾脏、肝脏或肠道进行排泄。

研究药物排泄的方法包括尿液、粪便和呼气等样本分析。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和排泄速度,从而指导药物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

二、相容性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相容性指的是不同药物之间或药物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研究相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相容性研究和化学相容性研究。

1. 物理相容性研究物理相容性主要指的是药物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药物溶解度、沉淀和析出等。

研究物理相容性的方法包括溶解度测试、沉淀和析出实验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药物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避免不良的相容性影响药物的疗效。

2. 化学相容性研究化学相容性主要指的是药物和载体之间的化学反应情况,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相容性试验方法研究讲解材料

相容性试验方法研究讲解材料
准备试验环境
确保试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 温度、湿度、清洁度等,以确
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操作
01
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骤都得到准确 的执行。
02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各项数据,如温度、 压力、时间等,以便后续分析。
03
对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以 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试验结果分析
01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统计、图表制作等。
02
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所选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并评估其性能。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为后续
03
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04
相容性试验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试验前的注意事项
明确试验目的 在开始试验前,必须明确试验的 目的和预期结果。这将有助于选 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试验材料和 试验条件。
实时相容性试验
总结词
实时相容性试验是通过实时监测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后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其相容性的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实时相容性试验通常使用在线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该试验方法可以 实时反映物质之间的相容性,但需要使用昂贵的在线监测仪器,且结果可能受到混合比例、温度、压 力等因素的影响。
直接相容性试验是通过直接将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观察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或 物理变化的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直接相容性试验通常用于评估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后是否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应或 物理变化,如沉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该试验方法可以快速地检测出物质 之间的相容性,但结果可能受到混合比例、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间接相容性试验
总结词
间接相容性试验是通过检测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后产生的溶液的某些性质,如pH值、电导率、浊度等,来评估 其相容性的试验方法。

纳米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与研究方法详解

纳米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与研究方法详解

纳米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与研究方法详解引言:纳米医学材料是一种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新兴材料。

然而,由于其尺寸和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纳米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问题成为科学家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米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和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纳米医学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1. 体外评价方法体外评价方法是在实验室中使用细胞和组织模型评估纳米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常见的体外评价方法包括细胞毒性测试、细胞内摄取能力测试和细胞增殖测试。

细胞毒性测试通过暴露细胞系于纳米医学材料,评估其对细胞的毒性反应。

细胞内摄取能力测试用于研究纳米医学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纳米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来评估其细胞内摄取能力。

细胞增殖测试可以评估纳米医学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有MTT试验和细胞计数法。

2. 动物实验评价方法动物实验评价方法是通过在动物体内进行实验来评估纳米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常见的动物实验评价方法包括体内分布、组织学和生物活性评价。

体内分布实验可以评估纳米医学材料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包括血液循环、肝脏、脑部等主要器官的分布情况。

组织学实验可以观察并评估纳米医学材料对器官组织的损伤程度和炎症反应。

生物活性评价可以通过观察纳米医学材料在动物体内的药效以及对生物功能的影响来评估其生物活性。

二、纳米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1.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纳米医学材料的表面修饰是改善其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表面修饰可以通过改变纳米医学材料的表面性质和化学组成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常用的表面修饰方法包括聚合物修饰、功能性基团修饰和包裹修饰等。

2. 结构参数的调控纳米医学材料的结构参数,如尺寸、形状和表面电荷等对其生物相容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调控纳米医学材料的结构参数是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的关键。

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热法、冷冻干燥法和球磨法等。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生物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成熟,成为了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关于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问题一直是这个领域中的一个挑战。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主要涉及到细胞、组织、器官等方面的反应。

在生物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生物相容性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方面。

目前,由于生物材料在人体内所接触到的细胞和组织种类繁多,导致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较为复杂。

因此,研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方法也逐渐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行探讨。

1. 传统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1.1 组织切片法组织切片法是传统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特定的生物材料插入到动物组织中,然后取出组织进行处理,以了解生物材料和组织间的反应。

组织切片法具有直接性和真实性等特点,是评估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手段。

但同时也面临着样本少、时间长等问题。

1.2 兔皮下植入试验在动物体内进行植入试验也是一种常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表明,兔皮下植入试验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评估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方法。

该试验主要通过将所研究的生物材料植入兔皮下,几周后取出生物材料,然后检查并评估生物材料与组织之间的相容性。

但同时也面临着不适用于所有材料、较为简单等问题。

2. 现代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2.1 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生物材料的评估,例如聚合物、金属、陶瓷等等。

该方法主要通过选取合适的细胞或组织培养液,将生物材料与该培养液相接触,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最终评估生物材料与细胞、组织等之间的反应情况。

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具有可重复性、时间短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等问题。

2.2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目前研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是指对材料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以及在医疗应用中的进展。

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在人体内或与生物组织接触时对生命体不会产生有害的反应。

在医疗应用中,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植入物和药物传递系统的疗效和安全性。

如果材料不兼容或具有毒性,可能引起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甚至组织坏死,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至关重要,可以为医疗器械的开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方法1. 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将材料与细胞接触,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和凋亡等指标的变化,评估材料对细胞的影响。

这些实验可以揭示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优选生物相容材料提供依据。

2. 动物试验:动物试验是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将材料植入动物体内,观察材料与组织的相互作用,评估材料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

这些实验可以模拟真实的生物环境,更接近人体情况,有助于预测材料在人体内的生物相容性表现。

3. 体外测试:体外测试是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

通过将材料与生物液体接触,观察材料与生物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材料对生物液体的影响。

这些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初步结果,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在医疗应用中的进展随着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认识的深入,新一代的生物相容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这些聚合物可在体内分解为无害物质,避免了不必要的二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此外,纳米材料在生物相容性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纳米材料的形状、大小和表面性质,可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实现更高效的药物传递和诊断成像。

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研究

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研究

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是指由合成或天然的材料制成,能够与人体或动物体的相应组织相适应、相容的材料。

生物材料不仅可以替代受损组织,还能用于制造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等医疗领域。

与此同时,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

一、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含义相容性指的是两个互相作用体之间的互相接受程度。

在生物医学领域,相容性是指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接受程度,即生物材料是否能够平滑地与人体组织相连结,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不影响人体生理功能。

生物材料的相容性与主要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表面性质、形态和生物活性等多方面有关。

不同的生物材料在同样情况下,对人体组织的相容性会有差异。

比如,硅胶、聚乳酸等生物医学材料便是结构相近但相容性不同的例子。

二、影响生物材料相容性的因素1、化学性质化学性质通常是影响生物材料相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生物材料可能被酸碱溶解、氧化或被一些生物分子作用而分解,这些都会导致材料的失效或变形。

因此,选择相对稳定的生物材料,使其分解产物具有较低的毒性,是增加生物材料相容性的关键。

例如,合成生物材料中聚苯醚可以被肝脏生物分子降解和清除,但其分解物苯酚和二苯醚会导致严重的肝中毒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聚苯醚不是理想的生物材料。

2、物理性质材料的物理性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比如,材料的形状、尺寸、柔软性以及表面结构等能够影响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适配性。

此外,数值模拟方法也是材料物理学中优秀的方法,在生物材料的设计与优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3、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中,材料的生物活性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

生物活性是指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细胞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等。

因为生物活性可能会导致生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毒性或者疾病之类的问题,也可能提高材料的相容性,所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生物材料相容性的研究方法1、体外实验方法体外实验方法是生物材料相容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药包材相容性试验中的研究方法简述

药包材相容性试验中的研究方法简述

药包材相容性试验中的研究方法简述发表时间:2018-11-07T11:12:53.210Z 来源:《药物与人》2018年8月作者:张晨敏[导读] 药包材是影响药品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在与药品接触时,可能会发生脱落、迁移、渗透、吸附等诸多情况,进而影响药物质量。

张晨敏(艾美康淮生物制药(江苏)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张晨敏,1991~,男,汉,籍贯:江苏泰兴,职务:验证中心经理,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医药化工。

摘要:药包材是影响药品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在与药品接触时,可能会发生脱落、迁移、渗透、吸附等诸多情况,进而影响药物质量。

药包材相容性试验正是为了考察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之间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品质量,其目的在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均一性。

本文将结合相关指导原则简单介绍药包材相容性试验中的研究项目和检测方法。

关键词:相容性玻璃脱片可提取物迁移试验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8)-08-CR随着药物生产工艺的逐步发展,药品的包装材料越来越丰富,有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铝箔制品、橡胶制品等,不同种类的包材有着迥异的材料、组分,理化性质天差地别。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既要为药品提供保护,保证药品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满足预期的药用要求,还应与药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即不能引入可引发安全性风险的浸出物,或引入浸出物的水平符合安全性要求。

直接接触药品的药包材由于材料、配方、工艺的不同,可能会引起药品成分的迁移、吸附或者降解,导致药品失效甚至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在药品研发阶段选择包装材料或者更换药品包装材料时,必须充分验证药包材是否适用于预期用途,充分评价其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等一系列文件对药品包装材料的相容性进行规范管理,为药品包装材料相关研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与质量标准,以切实从根本上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及其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材料被应用到医疗领域中。

不同的生物材料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其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材料必须对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无害。

因此,生物相容性成为生物材料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呢?1. 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常见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可以提供更接近人体环境的结果,但是受到伦理和经济方面的限制,因此大多数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都是体外试验。

现在的一些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包括:(1) 细胞培养试验:细胞培养试验可以模拟人体内细胞对生物材料的反应。

典型的细胞培养试验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细胞代谢测定、细胞骨架蛋白测定等。

(2) 动物测试:动物测试是比较简单易行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动物测试就是小鼠和大鼠的皮下植入试验、接触试验、注射试验等。

但是,这种方法受到动物数量、功能与人体不同等限制。

(3) 化学试验:化学试验是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材料的毒性和损伤程度。

目前最常见的化学试验包括毒性试验和生物膜成分测定等。

2. 生物相容性测试的应用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可以用于生物材料的筛选、研发和验收。

广泛应用于如下方面:(1) 医疗领域:生物材料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如人造器官、植入物、假肢等。

(2) 药物研究:药物研究需要使用各种载体,生物相容性测试可以通过检测药物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生物气体传感器:为了检测生物气体,如CO2、O2,越来越多的生物材料被用作传感器。

在生物相容性测试中,这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脉搏氧合度、呼吸频率等。

总之,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在生物材料的筛选、研发和验收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生物相容性测试方法被开发出来,并为人类的健康和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品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方法探索和应用举例

药品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方法探索和应用举例

应用
用于已知物评价。获取途径: 1、文献或相关网站检索; 2、计算 基因毒性物质,用于未知物 评价。<0.15μ g per day (OINDP/PODP) <5 μ g per day(OINDP) <150 μ g per day(PODP) 由绝对数值换算成相对值, 用于分析应用。 毒性类别的区分和确认
提取试验
迁移试验
吸附试验
可提取物
浸出物 吸附原料药辅料
包材中的组分 确定结构 建立检测方法学
药品与浸出物交互影响 直接/间接:有效性 潜在 毒性:安全性
安全性评价常用词
名词
TTC PDE
SCT
QT AET SAR
英文全称/代表含义
Threshold of Toxicological Concern毒理学关注阈值
药品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 试验方法与案例分析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9月17日青岛
药品有效性 安全性 质量可控
活性成分 API
制剂工艺
药用辅料
药品包装
FORMULATION Accessories Packaging
安全有效
质量控制
药物与包装材料接触示意图
包装材料相
浸出
接触药品相
分配平衡
吸附
接触界面
药品的安全性评价
药+包装=药品 商品
药(API)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致畸性 致癌性 致突变 生殖毒性 刺激性 溶血性
药物制剂 +
合适的包装 =
安全使用
药包材 安全性评价 材料生物相容性 (药包材依据)
与药品相容性 吸附影响
浸出物影响 浸出物毒性

混凝土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研究

混凝土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研究

玻 《 璃 》 是 经 国 家 科 技 部 ( 原 国 家 科 委 ) 批 准 在 国 家 新 闻 出版 署 登 记 注 册 的 公 开 发 行 的 建 材 玻 j
, ,
-
业 亍 专 业 技 术 期 刊 由 秦 皇 岛 玻 璃 工 业 研 究 设 计 院 主 办 。 国 内刊 号 C N l 3

1 1 0 6 , Q 国 际 连 续 出版 物 号 IS S N 1 0 0 3 1。 、
、 、 、 、 、 、

加 Ⅲ 大 玻 璃 深 加 工 技 术 的 报 道 及 时 反 应 行 业 动 态 给 业 内人 士 提 供 相 互 交 流 的 平 台
, ,

本 刊 每 月 2 5 日 出版 全 年 1 2 期 大 1
, ,
千 本 64 页码。

本 刊 拥 有 固 定 的读 者 群 主 要 订 户 为 国 内 各 大 图 书 馆 各 大 学 材 料 系 各 玻 璃 研 究 设 计 院 国 内 所 有 浮 法 玻 璃 厂 各 类 j

它 掺 不 同 编 号 减 水 剂 混 凝 土 的劈 拉 强 度 接 近
2 、掺 编 号 l


3A 减水剂的混凝土

轴拉 强 度最 高 相 应

极 限拉 伸值 也 最 高 掺 其 它 编 号 减 水 剂 混 凝 土 轴 拉 强 度 和 极 限拉 伸值接 近
31 7d 龄


期 的 混 凝 土 抗 压 弹 性 模 量 在 18 6
, 、



深 奄 加 工 厂 等 是 从 事玻 璃 及 其 相 关 行 业 人 员 的 必 备读 物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是制约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注射剂通常使用塑料包装材料,如各类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在药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引起化学或物理变化,从而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因此,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1.研究材料的选择:首先需要选取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常用的塑料包装材料进行相容性研究。

注射剂应包括不同的化学成分和药物类别,如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类、生物碱类等。

塑料包装材料应包括常用的塑料类型,如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开展相容性研究的基础。

2.实验条件的确定: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储存时间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之间的相容性有重要影响。

实验条件的确定需要参考注射剂的真实使用环境,还可以根据药品的稳定性要求和药理学特性综合考虑。

3.试验方法的选择:相容性研究的试验方法主要有物理试验和化学试验两种方法。

物理试验主要包括渗透性试验、柔软性试验、拉伸试验和扩散试验等,用于评估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物理相容性。

化学试验主要包括颜色变化、透明度变化、含量变化和溶解度变化等,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以评估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化学相容性。

4.试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

对于物理试验,可以直接通过物理性能参数的变化判断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的相容性。

对于化学试验,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质量要求,评估药品的药效是否受到影响。

5.结果应用与总结:相容性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于指导注射剂和塑料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调整注射剂和塑料包装材料的配方和比例,以达到更好的相容性。

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为相容性研究提供指导。

血液相容性评价实验报告

血液相容性评价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生物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材料与血液的相容性成为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血液相容性试验旨在评估生物材料与血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预测生物材料在人体内使用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本实验通过对一种新型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评价,为生物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评估新型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2. 分析生物材料与血液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3. 为生物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新型生物材料:聚合物薄膜;(2)血液:健康人新鲜抗凝血液;(3)试剂:生理盐水、抗凝剂、溶血素等。

2. 实验方法(1)血液相容性试验将新型生物材料与新鲜抗凝血液混合,观察是否发生血液凝固、溶血等不良反应。

具体操作如下:① 将生物材料切成适当大小的样品;② 将样品浸泡在新鲜抗凝血液中;③ 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溶血等现象。

(2)血液凝固试验采用凝固酶法检测生物材料与血液混合后血液凝固时间。

具体操作如下:① 将生物材料与新鲜抗凝血液混合;② 加入凝固酶;③ 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3)溶血试验采用溶血素法检测生物材料与血液混合后溶血程度。

具体操作如下:① 将生物材料与新鲜抗凝血液混合;② 加入溶血素;③ 观察并记录溶血程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液相容性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新型生物材料与血液混合后,未发生明显的血液凝固、溶血等不良反应。

2. 血液凝固试验实验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与血液混合后,血液凝固时间为(10±2)min,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3. 溶血试验实验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与血液混合后,溶血率为(5±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五、结论通过对新型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材料与血液相容性良好,未发生明显的血液凝固、溶血等不良反应。

这表明该生物材料在人体内使用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容性试验方法研究ppt课件

相容性试验方法研究ppt课件

xxx
4
玻璃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
玻璃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相容性
容器系统提取试验
容器系统提取试验目标物在注射 液中的迁移试验
玻璃容器提取试验
密封用胶塞等配件 的提取试验
安全性评价 5
xxx
塑料注射剂容器系统
聚烯烃安瓿
塑料输液容器容器系统
聚丙烯安瓿
聚乙烯安瓿
容器主体 (瓶、袋等)
垫片、胶塞 等配件
分析方法:气质联用 同位素内标D8定量
xxx
15
xxx
塑料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案例
• 除酸剂及其他添加剂中的金属元素提取试验开发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铝、镁、 硅、钛、锌、钙等 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砷、锑、铅等
xxx
16
xxx
迁移试验方法开发内容举例
开发了大量的相容性研究方法,完成了方法学验证工作。 为今后药品相容性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xxx
25
xxx
谢谢!
xxx
26
聚丙烯输液瓶
改性聚丙烯 输液袋
多层共挤 输液袋
改性聚丙烯 接口、组合盖
聚异戊二烯垫 片/胶塞
xxx
6
xxx
塑料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
聚丙烯安瓿与 药品相容性
聚丙烯安瓿 提取试验
聚丙烯安瓿提 取物在注射液 中的迁移试验
聚烯烃安瓿对 药品稳定性的
保护性
抗氧剂及降解 产物
除酸剂中的金 属元素
安全性评价
20
xxx
注射剂容器对注射液稳定性的保护功能评价
• 氧气透过量 考察注射剂容器抵御药液被氧化的保护性功能 采用容器法进行试验,与实际情况更为一致

水泥与萘系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研究

水泥与萘系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研究

扩展度 为 1 9 0 n m l , 3 0 m i n后 损 失 1 0 m m, 6 0 a r i n后 损 失
3 0 m m, 可知水泥 一 萘 系减水 剂 的相容 性较 差 , 严 重影 响混凝 土的塌 落度 和新拌 性能 ; 当碱含量 为 0 . 6 %时, 初始扩展度 为 2 4 0 a r m, 3 0 m i n后 无损 失 , 6 0 a r i n居 损失 1 0 m m, 虽然扩展度损 失较 4 、 , 但是 初始 净浆 出现 了严
应 发 生 扪。
积分别 为 3 6 0 m / k g 、 3 4 0 m / k g 和3 2 0 m / k g的水泥 , 和 萘 系减水剂进行净浆流 动度试验 , 再选 取其 中 比表 面 积为 3 4 0 r a 2 / k g 的水泥进行加热处理 , 加热成搅拌温度 为6 o ℃、 5 0 ℃、 4 0 c 【 = 和3 O ℃的水泥 , 进行净浆流 动度试 验, 试 验曲线如 图 3所示。 从图3 可 以看 出, 搅拌温度为 6 0 ℃和 5 0 ℃时的水 泥与萘 系减 水 剂 的相 容性 较 差 , 搅拌温度为 4 0 ℃ 和 3 0  ̄ C 时的水泥与萘系 减水剂 的相容性 较好 , 可 见搅拌

盛: 水泥与萘系减水剂 的相容性 试验研究
1 9
水 泥 与 萘 系减 水 剂 的相 容 性试 验研 究
黄 盛
(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贵阳 5 5 0 0 0 1 )
【 摘
要】 通过净浆流动度表征水 泥一 萘系减水 剂的相容性 , 研究水 泥的碱含量 、 比表 面积和搅拌 温度 对水
3 比表面积对水泥一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选取和萘系减水剂适应 性较好 的 B水泥 , 碱含 量 当量为 0 . 5 %, 通 过进 一步 的粉 磨工艺磨 制 出 比表 面 积分别为 3 6 0 m / k g 、 3 4 0 m 2 / k g 和3 2 0 m / k g 的水泥 , 和 萘系减水剂进行净 浆流动度试验 , 曲线如图 2所示 。

药物的药物相容性与相互作用研究

药物的药物相容性与相互作用研究

药物的药物相容性与相互作用研究药物的药物相容性与相互作用研究在药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容性是指药物与其他药物或药物与载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而相互作用则是指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一、药物相容性的研究方法和意义药物相容性的研究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以评估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物理方法包括热学分析、颗粒大小分析和溶解度测定等,而化学方法则包括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有助于确定药物之间的相容性,从而制定合适的配伍方案,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研究药物相容性的意义在于避免药物在混合或配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例如药物的降解、结晶和沉淀等。

同时,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调整药物配伍方案,避免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

二、药物相容性的案例研究1. 静脉给药的药物相容性研究静脉给药时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因此,研究静脉注射药物之间的相容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某疾病的治疗为例,患者需要同时输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

在进行药物相容性研究时,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药物混合使用会导致药物的不稳定和沉淀,从而降低了治疗的效果。

因此,他们建议将这些药物分开输注,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2. 口服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除了静脉给药外,口服药物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

以抗癌药物为例,一种新研发的口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在与某种特定药物同时使用时,疗效却下降明显。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药物与该特定药物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吸收和代谢,从而导致药效下降。

因此,在使用这种口服药物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降低相互作用的风险。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面对不断增多的药物种类和用途,药物相容性与相互作用的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药物相容性研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化学特性、剂型、储存条件等多个因素,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趋势,药物相容性研究还需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血液相容性试验方案

血液相容性试验方案

HPA25树脂血液相溶性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通过溶血试验,凝血试验以及血小板黏附试验考察HPA25树脂的血液相容性,并与用包膜后的HPA25的树脂比较,考察包膜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2. 试验依据根据GB/T16886.4:2003/ISO 10993-4:200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四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为基础进行试验。

3.试验项目3.1溶血试验3.1.1试验原理:检验样品、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与新鲜的稀释后兔子抗凝血接触,通过岛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在545nm波长的吸光率。

检验样品的溶血程度可根据下式计算:溶血程度(%)= (X1-X3)/(X2-X3) ×100%其中X1为试样的吸光度,X2为阳性对照品吸光度,X3为阴性对照品吸光度。

在此项研究的条件下,检验样品的溶血程度不得大于5%,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如预期表现。

3.1.2具体试验步骤:(1)检验样品准备:按照0.2g:5ml比率[检验样品的重量比0.9%的氯化钠溶液]阴性对照品:0.9%的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品:蒸馏水(2)新鲜的稀释后兔子抗凝血的制备:8ml新鲜的兔子血液加入0.4ml20g/L的草酸钾试剂,外加10ml 0.9%的氯化钠溶液。

(3)实验过程:将第一份2根试管中各加入0.2g包膜HPA25,然后再分别加入5ml容量0.9%的氯化钠溶液,将第二份2根试管中各加入0.2g未包膜HPA25,然后再分别加入5ml容量0.9%的氯化钠溶液;将第三份2根试管中分别加入5.2ml氯化钠溶液,用于阴性对照品。

第四份2根试管中分别加入5.2ml蒸馏水,用于阳性对照品。

把所有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30分钟。

30分钟后,在所有试管中加入2ml新鲜的稀释后兔子抗凝血后,慢慢将其混合,并再次将所有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60分钟。

将所有试管内的溶液分别移到离心管内。

所有试管进行离心800r ×5分钟,将上清液测定在545nm 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平均值,根据公式计算溶血程度。

包材相容性试验方案

包材相容性试验方案

包材相容性试验方案随着物流和包装行业的发展,包材的选择和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包装材料的相容性是指包装材料和所包装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容性试验是确保包装材料与所包装物质相容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种包材相容性试验方案,旨在提供指导和帮助。

1. 试验设计包材相容性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包材与所包装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种常用的试验设计是在试验条件下将包材与所包装物质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其变化。

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试验条件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2. 包材选择在进行包材相容性试验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包材。

包材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常见的包材包括塑料膜、纸张和金属材料等。

根据所包装物质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的包材是十分重要的。

3. 试验方法在进行包材相容性试验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接触试验,即将包材与所包装物质直接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其变化。

观察的指标可以包括外观、重量变化、变形和化学性质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渗透试验和抗拉试验等,以评估包材的性能。

4. 结果评估在完成包材相容性试验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首先要判断包材是否出现变质、气味、褪色等现象。

其次要评估包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否满足要求。

对于包材与所包装物质的相容性较差的情况,需要重新选择合适的包材或采取其他措施来解决。

5. 结论和建议包材相容性试验的结果将对包装方案的选择和使用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如果包材与所包装物质相容性较好,可以继续使用该包材。

如果相容性较差,应重新选择合适的包材或调整包装方案。

此外,还可以根据试验结果对包装材料进行改进和优化。

6. 实际应用包材相容性试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包材相容性进行评估,可以减少包装材料与所包装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包装品质。

此外,还可以减少包装过程中的损坏和浪费,降低运输和储存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水蒸气透过量
考察注射器容器抵御药液水分损失从而导致含量变化的
保护性功能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平台
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公共需求
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成果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指导原则试验条件
溶液 0.9%氯化钾溶液 3%枸橼酸钠溶液 酸碱度 (pH值) 8.0 8.0 试验温度 (℃) 121 80 加热时间 (小时) 2 24
20mmol/L甘氨酸溶液
10.0
50
24
元素分析 观察脱片情况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注射剂玻璃瓶用胶塞相容性试验案例 • 抗氧剂、硫化剂类物质试验方法开发
GC-MS
ICP
GC-MS
迁移试验目标物
配件中的 配件中的尼龙 1,3丁二烯,异戊 低聚物 二烯
配件中的 脂肪酸类
印刷油墨中的 溶剂残留
分析方法
UPLC/HPLC
GC
GC
GC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迁移试验方法开发内容
聚丙烯输液瓶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改性剂为SEBS)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改性剂为EMA) 三层共挤输液袋 五层共挤输液袋 聚丙烯安瓿 聚乙烯安瓿
塑料注射剂容器系统
聚烯烃安瓿
塑料输液容器容器系统
聚丙烯安瓿
聚乙烯安瓿
容器主体 (瓶、袋等)
改性聚丙烯 输液袋 多层共挤 输液袋
垫片、胶塞 等配件
改性聚丙烯 接口、组合盖 聚异戊二烯垫 片/胶塞
聚丙烯输液瓶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塑料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
聚丙烯安瓿与 药品相容性
塑料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试验案例
• 改性剂SEBS的苯乙烯单体残留提取试验方法开发
分析方法:气质联用
同位素内标D8定量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塑料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案例
• 除酸剂及其他添加剂中的金属元素提取试验开发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铝、镁、 硅、钛、锌、钙等
输液容器对药品 稳定性的保护性
容器主体提取试 验(瓶、袋等)
接口、组合盖、 垫片、胶塞等配 件的提取试验
加速稳定性试验 /模拟临床加药
氧气透过量/水 蒸气透过量
安全性评价
气雾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
气雾剂容器与 药品相容性
抗氧剂及降解 产物提取试验
聚合物单体或 降解产物,如 PBT聚合物
金属元素提取 试验
聚丙烯安瓿
提取试验
聚丙烯安瓿提 取物在注射液 中的迁移试验
聚烯烃安瓿对 药品稳定性的 保护性
抗氧剂及降解 产物
除酸剂中的金 属元素
安全性评价

塑料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
塑料输液容器与 药品相容性
容器系统 提取试验
容器系统提取试 验目标物在注射 液中的迁移试验
输液容器对注射 液的吸附试验
相容性试验方法研究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梁炜 2016年7月8日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目录
相容性试验背景 相容性试验概述
相容性试验案例
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相容性试验背景
• 药品包装材料的成分和组件必须满足的要求: 保护性 相容性及安全性——日益被关注的重点
功能性
• 美国、欧盟、中国等相继出台相关法规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相容性研究思路
3 迁移试验 2 提取试验 •建立方法分析上市 包装药品中的目标物 •包材筛选 •累积数据 •将测定值与安全阈 值进行比较,评估安 全性
1 来源分析
根据包材处方组成 、生产、供应链等 一系列合环节,分 析可能存在的提取 物与迁移物
含量测定方法,液相色谱法为主 进行了头孢唑林钠、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 、奥沙利铂、胞磷胆碱钠、硝酸甘油、紫杉醇、法莫替丁等多种临床 加药的吸附试验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注射剂容器对注射液稳定性的保护功能评价
• 氧气透过量 考察注射剂容器抵御药液被氧化的保护性功能 采用容器法进行试验,与实际情况更为一致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谢谢!

2)建成一个为行业提供涵盖塑料、玻璃、金属、橡胶、吸入 制剂与药品相容性研究和相关技术咨询的集成创新公共服 务平台。 平台承担单位: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平台服务内容:接受公共委托,提供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 服务,并对国家该领域相关指导原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平台的公共需求
• 国外许多制药企业委托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企业 进行药包材研究服务,发展比较成熟,涵盖了新药研发到市场销售的 全过程。 • 我国CRO公司业务范围主要以化合物发现、临床试验、新药申请报批 以及新药注册代理为主,提供专业的包材研究服务的CRO企业少之又 少。 • 本平台与国内外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政策支 持下,可在短时间内建成一个服务全行业的领先的包材研究服务平台 ,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做出贡献。
邻苯类
多环类
提取试验
提取试验
抗氧剂及降解 产物迁移试验
抗氧剂及降解 产物迁移试验
金属元素迁移 试验
邻苯类
多环类
迁移试验
迁移试验
安全性评价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相容性研究案例1
——玻Hale Waihona Puke 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试验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玻璃安瓿脱片趋势及玻璃表面的侵蚀程度研究
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砷、锑、铅等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迁移试验方法开发内容举例
迁移试验目标物 容器及配件中 的抗氧剂、 改性剂SEBS的 苯乙烯单体 降解产物、硫 化剂等
金属元素镁、铝、 增塑剂、多环芳 烃等有害物质 硅、锌、钛等
分析方法
UPLC/HPLC

迁移试验方法开发的 多种配方的塑料注射剂 容器品种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迁移试验方法开发涉及的注射液品种 基础输液
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等 氟康唑氯化钠、乳酸钠林格、苦参素氯化钠、利巴韦
林葡萄糖、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盐酸格拉司琼氯化
各种治疗性药 钠、氧氟沙星葡萄糖、碳酸氢钠、替硝唑葡萄糖等的 物几十种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服务平台建设成果
平台建设近两年来为大量药品生产迁移、药包材生产企业 提供了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 服务来自于全国各地企业,提供了近200家次的药品相容性 研究技术服务。为有效评价药品安全提供科学的数据。 涉及的药品包装涵盖不同材质的塑料安瓿、塑料输液瓶、 塑料输液软袋、塑料输液膜、玻璃注射剂瓶、预灌封注射 器、注射剂瓶用各种卤化丁基胶塞、异物二烯垫片、预灌 封用活塞、护帽、吸入气雾剂标准等。 开发了大量的相容性研究方法,完成了方法学验证工作。 为今后药品相容性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多种提取方式、溶 剂,尽可能获得提取 物结构信息,确定重 点考察物质 •建立分析方法

玻璃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
玻璃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相容性
容器系统提取试验
容器系统提取试验目标物在注射 液中的迁移试验
玻璃容器提取试验
密封用胶塞等配件 的提取试验
安全性评价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的组合盖(改性PP)+接口(改性PP) • 改性聚丙烯输液容器系统提取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改性聚丙烯及聚异戊二烯垫 片中的抗氧剂降解产物、硫等
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改性共聚物SEBS的单体苯乙烯
ICP-OES/ICP-MS:除酸剂及聚异戊二烯垫片中的金属离 子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同时检测10多种抗氧剂及降解产物、硫、等物质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相容性研究案例2
——塑料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试验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塑料注射剂容器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案例
• 包装组成:改性聚丙烯输液袋+含异戊二烯垫片
治疗性输液、脂肪乳/电解质等的营养输液、安瓿装
氯化钾、50%葡萄糖等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 注射剂容器对注射液的吸附研究 • 通过加速试验评价注射液的稳定性
主要考核指标药品含量测定、有关物质等
• 模拟临床用药的加药吸附试验 加药接触时间0、1、2、6小时
对照方式,玻璃瓶装同批注射液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
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平台名称: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平台 平台性质:上海市科委,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 平台建设目标 1)建设一个专业的药品相容性研究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内外 药企和研究机构等提供药品相容性研究的技术服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