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基础设施分析
东京新宿副中心区城市设计分析
商业娱乐区 商务办公区 居住区
商务办公区超高层分布图
随着高端产业的引进,传统商业发生转变,逐渐向高端性、综 合商业发展
商业规模
商业和娱乐设施又逐步向西口和 西南发展;
西口地下街和西口广场投入使用
70年代
90年代 南口再开发
商业主要集中在东口 50年代
60年代
南口地下街、东口地下街 和歌舞伎町地下街也分别 建成
商务办公区
集商业、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占据主导,取代了传统 百货的地位,带动了新宿商业档次与品质的提升
配套娱乐设施
通过步道、广场及回廊等的系列设 置,使整个设施与周边道路、车站 以及其他商业设施等有机联系为一 整体,同时创造出了一个以公共空 间为主体、市民容易接近、舒适宜 人的商业环境。
立体化更新改造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地价的不断高涨和商业空间的大量需求,使土地所有者和开发商不得不向地下和空中发展。最具 划时代影响的地下空间开发,是1967年前后建成的贯穿新宿车站东、西两侧商业区的“都会 地下大步道”。 到90年代,新宿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已形成从西口甲州大道到东口歌舞伎町的、总建筑面积达1 1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街网络系统。
轨道交通
立体化更新改造
车站西口地区的立体开发 ·占地面积2.46公顷的地面层广场,作为汽车和公共汽车 的交通枢纽。 ·在地上7米高度设有高架步道系统,把各主要商业设施及新 宿车站在空中连为一体,同时也为周边的商业设施提供了步道 外廊(图5.24)。 ·总面积为1.68公顷的地下一层中央广场,主要为各铁道、 地铁车站以及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提供相互转乘 的空间。 ·地下二层为拥有43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
总营业面积
208100平
东京为什么不堵
东京为什么不堵第一,东京具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东京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铁路网络之一,拥有令人惊叹的覆盖面积和高频率运营。
东京还有丰富的巴士、电车和火车网络,便利市民各种出行需求。
这些公共交通系统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从而减少了交通堵塞的可能性。
第二,东京的城市规划较为合理。
东京市政府在城市规划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为城市交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道路宽敞,分割合理,可以容纳大量的车辆流量。
东京还建设了许多快速公路和高速路,以分流交通并提供更快的行驶速度。
这些道路不仅改善了交通流动性,还减少了交通堵塞的风险。
东京市民对交通管理有很高的素质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东京市民普遍遵守交通规则,有意识地避免影响交通顺畅的行为,如不堵塞路口、不随意停车等。
这种文明意识的培养使得东京的交通流畅度较高,减少了交通拥堵的发生。
第四,东京有一定的交通限制措施。
为了避免交通堵塞,东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
东京设立了交通限制区域,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车辆才能进入这些区域。
东京还有一套复杂而高效的停车管理系统,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代替私人汽车,以减少交通压力。
东京之所以相对不堵塞,主要是由于其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合理的城市规划、市民良好的遵守交通规则意识以及交通限制措施的实施。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东京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好,减少了交通堵塞的可能性。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和城市的不断发展,东京仍然需要不断努力来维持交通的流畅。
东京为什么不堵
东京为什么不堵东京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交通。
就算如此,东京的交通却比许多其他大都市都要流畅。
这是因为东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1.公共交通系统完善东京拥有世界上最出名的地铁系统之一。
铁路公司JR、东京地铁公司和私营铁路公司都在城市范围内运营着许多条线路。
这些铁路网络覆盖了整个城市,因此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东京的各个地方移动。
相比于行驶自己的车辆,乘坐公共交通可以大大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东京的公交车、出租车和自行车租赁服务都是很好的选择。
2.非高峰时间通勤东京市政府提倡民众在非高峰时间通勤。
东京市政府鼓励企业采取弹性工作制度,这样员工可以在不同时段上下班来避免早上和傍晚时交通的高峰时间。
这种方法往往能够帮助企业节约办公空间,还能为员工提供更灵活的工作体验。
此外,在东京大多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员工都住在公司或附近,这也有助于减少需要通勤的人数和交通拥堵。
3.步行和自行车东京的道路和街道布局合理,适合步行和自行车骑行。
人们会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去办公室、去超市和商店,这些活动都很适合进行这类交通方式。
对于东京来说,步行是最简单的选择之一,而且健康且环保,也能缓解拥堵问题。
4.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为了提高交通效率,东京市政府不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机场和其他交通设施等。
近年来,东京地铁开始使用自动化车辆控制系统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并正在开发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在车站、道路和隧道设施中增加了许多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监控和控制各种交通情况。
所有这些措施都使东京的交通更加智能化、高效和便捷。
总的来说,东京之所以不堵,主要是因为东京市政府在治理交通拥堵上采取了多种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公共交通系统完善、非高峰时间通勤、步行和自行车骑行、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使东京的交通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
日本科研实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分析
日本科研实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分析日本作为一个世界科技强国,其科研实力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是支撑和推动其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日本科研实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基础设施建设1. 优质的研究设施日本在研究设施的建设上投入巨大,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研究环境。
例如,日本的大学实验室和科研机构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此外,日本政府还积极支持建设国家级实验设施,如光源设施、中子散射装置等,促进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
2. 科研基地建设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多个科研基地,如大学城、科学城等,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和交流平台。
同时,这些科研基地还与企业、政府等各方面进行紧密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二、投入分析1. 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日本政府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根据统计数据,日本政府对科研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研项目、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2. 产学研合作日本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积极推动,通过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加强了科研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 人才培养与留住日本高校和科研机构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
他们提供丰富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吸引了全球优秀的科研人才。
与此同时,日本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吸引人才留在日本从事科研工作,如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研究经费支持等。
三、发展趋势展望日本科研实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科研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预计日本将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研究设施的先进性和全球竞争力。
同时,日本政府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转化,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此外,为了应对人才流失问题,日本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留住工作,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
东京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东京都产业结构的特点1. 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产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2. 东京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金融、保险、地产等。
3. 制造业方面,东京也有一定规模的汽车、电子、机械等产业。
4. 东京的高科技产业发达,包括IT、通讯、生物科技等领域。
5. 东京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二、东京都产业结构的启示1. 服务业的发展:东京的服务业发达,对我国启示是要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
2. 高科技产业的培育:东京的高科技产业发达,这对我国启示是要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
3.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虽然东京的制造业规模不如过去,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产业。
我国应加大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力度,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
4. 旅游业的发展:东京的旅游业发达,对我国启示是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旅游业的服务水平,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对东京都产业结构的借鉴1. 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
2. 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
3. 加大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力度,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
4. 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旅游业的服务水平,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尾东京都产业结构的特点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效借鉴东京都的产业发展经验,加大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希望我国能够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创新,提升实力,走向世界。
五、东京都产业结构的特点1. 东京市作为日本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拥有发达的金融、保险和地产服务业。
这些服务业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 除了服务业,东京市也拥有着一定规模的制造业。
虽然近年来制造业在东京的比重逐渐下降,但该地区的汽车、电子和机械制造依然不可忽视,这也为东京市的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大讲堂】上海与东京城市交通发展对比分析
【⼤讲堂】上海与东京城市交通发展对⽐分析⼀?东京城市交通发展主要经验1、注重城市交通设施的合理供给设施供给⽔平是影响城市交通运⾏效率与服务⽔平的重要因素。
经过数⼗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东京交通设施规模已居全球领先地位?⼀是道路设施供给总量较⾼,保障城市道路运⾏有序。
东京⼈均拥有道路⾯积18.29平⽅⽶(上海为11.26平⽅⽶),道路密度呈现“中⼼⾼?外围低”的分布形态;主次⼲道⽐例合理,并通过⽀线道路缓解交通拥堵。
⼆是发展多制式轨道交通,⽹络规模列全球第⼀。
东京轨道交通系统分为地铁、国铁和私铁,其中区部轨道交通线⽹密度⾼达1.31公⾥/平⽅公⾥(上海为0.57公⾥/平⽅公⾥),万⼈拥有轨道线⽹长度0.90公⾥(上海为0.34公⾥)。
三是地⾯公交辅助轨道交通,资源配置⾼效合理。
东京地⾯公交系统供给较为精简,共有1044条线路,线路平均长度8.33公⾥,平均每条线路拥有公共汽电车5.64辆。
四是出租汽车运⼒及设施规模较⼤,个体化发展趋势明显。
2012年,东京拥有各类出租汽车5.09万辆,万⼈出租车拥有量达38辆。
其中约3万辆出租汽车由企业运营,其余由个体经营。
五是保障居住区停车需求,严控出⾏停车泊位供给。
东京⼩汽车在居住区均拥有租赁或购买的泊位,夜间停车规范有序。
收费公共泊位⽅⾯,东京经营性停车场泊位供给⽐例仅为7.70%。
2、注重城市交通系统的⾼效运⾏东京⼈⼝1321万,且每⽇承担数百万来⾃邻近城市的通勤客流,其⾼效的交通系统成为城市⽇常运⾏的重要保障。
⼀是加强⼩汽车需求管理,道路运⾏平稳有序。
2012年,东京⼩汽车拥有量为124.23万辆,近10年总量持续下降。
同时,⼩汽车出⾏分担率不⾜10%,其中通勤⽐例仅为4%。
⼆是轨道交通为主要通勤⽅式,运输资源⾼效利⽤。
东京区部轨道交通出⾏分担率为48%,通勤⼈员中使⽤轨道交通⽐例⾼达79%,地铁系统客流强度为2.20万⼈次/公⾥。
上海轨道交通客流强度最⾼为1号线的2.79万⼈次/公⾥,全⽹平均客流强度1.44万⼈次/公⾥。
日本东京的交通规划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
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万。
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东京都人口密度与其它大城市相比较显得特别高,整个城市密度达到500人/km2,行政商务中心区密度为13,000人/km2,城市化基本上在半径50公里向四周发展。
东京圈要协调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化费很大精力,特别是交通问题。
一、城市问题近几年来,市中心地区的事务机构过分集中、活动频繁、人口不断增多,交通、住宅、环境、垃圾清除及防灾等问题越来越尖锐。
近几年来,土地价格突如其来的上涨,致使中等收入的家庭很难购买市内房屋。
因此多数住宅远离市区,市民甚至购买更远离市中心的住房,工作一般却在市中心,造成住宅和工作地点或者学校之间交通上的压力。
市中心的商务、社会活动十分集中,人来往返,车辆增多,使原已饱和的交通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了交通阻塞、环境问题,如由碳氢化合物造成的大气污染。
另外,1995年1月,阪神发生强烈地震,许多公共建筑、城市道路设施和铁路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但也唤醒了人们要重视保护城市,防止突如其来的灾难。
二、集中在市中心的交通1、通往市中心的交通量逐渐增加目前,各项社会活动机构都集中在市中心区,也推动了东京都本身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信息对它们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人口也十分密集,将近有1200万居民,占整个日本国10%人口居住在东京都,每天近360万职工和学生涌入行政商务中心区(618km2),该行政商务中心区内本身居住着800万居民,每天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是东京都的一大特征,因此,道路和铁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线。
2、与交通不相适应的道路系统以往的想法,使市民交通出行方便,小汽车当然占绝对优势,特别是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市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增加汽车数量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1965年,小汽车是107万辆,到1992年,汽车数猛增,已达到420万辆,比以前增加了4倍,但是与此同时,道路面积发展得不快,道路总长度仅仅增加了1.2倍,道路的建设量远远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增加,因此就出现了交通阻塞情况。
亚洲最安全城市
亚洲最安全城市亚洲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之一,拥有着众多繁华的都市和现代化的城市。
然而,在这些城市中,究竟哪一个是亚洲最安全的城市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亚洲最安全的城市究竟是哪一个,并且分析其安全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东京这座城市。
作为日本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东京以其低犯罪率和高生活质量而闻名。
据统计,东京的犯罪率在亚洲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使得居民在这座城市中感到相对安全。
此外,东京还拥有完善的交通系统和优质的医疗资源,这些都为城市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保障。
除了东京,新加坡也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安全城市。
新加坡的治安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相当出色的,犯罪率极低。
政府的严格执法和有效的社会管理,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亚洲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此外,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环境卫生也是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典范,这些都为城市的安全和宜居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东京和新加坡,首尔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安全城市。
韩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首都首尔在安全方面也表现出色。
城市的治安环境良好,犯罪率低,使得居民可以在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此外,首尔还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务,为城市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保障。
总的来说,东京、新加坡和首尔都是亚洲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这些城市在治安、社会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都表现出色,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当然,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但它们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安全城市应该具备的特质和条件。
在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亚洲城市能够向这些安全城市学习,不断改善城市的治安环境和社会管理,为居民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宜居的城市环境。
相信随着各方的努力,亚洲将会涌现出更多安全城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感。
让我们共同期待亚洲城市的未来,期待更多的城市成为亚洲最安全的城市。
东京六本木新城案例解析
案例解析——东京六本木新城(Roppongi Hills in Tokyo)一、概况日本东京是个临海城市,环抱东京湾,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东京的规模也逐步扩大,高密度的人口带动了交通网络的建设,地下铁、电车等各种公共交通发展迅速。
东京地铁站覆盖密度非常高,几乎每个路口都是都有地铁口,大部分商场都与地铁连通,完善的轨道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二、基地区位六本木新城位于日本东京都港区六本木,毗邻新桥、虎门的商业街,霞关的政府机关街道,青山、赤坂的商业街,历时17年兴建而成,是集住宅、办公、酒店、商业设施等诸多要素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六本木新城项目地块面积约为11.6公顷,场地用地面积约为84000㎡,并且基地所处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有四条轨道交通在此通过,分别是首都高速4号新宿线、首都高速3号涉谷线、首都高速2号目黑线、首都高速都心环线,此外还有多条公交线路穿过。
三、基地历史1.江户时代在江户时代,此地区有六个皆有“木"姓氏的家族在此建房居住,分别为:青木氏、一柳氏、上杉氏、片桐氏、朽木氏以及高木氏.因此将此地命名为“六本木”,六本木地区在江户时期是诸侯官邸聚集的区域。
2.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六本木附近开设了为外国人而设的酒店与饮食店,其后又开设了多间电视台,加上外国使馆的设置,六本木逐渐演变成为酒吧、夜总会等设施的繁华地区。
3.60年代、80年代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外国人与较富裕的日本人为对象的舞厅在六本木开业,吸引更多人来此,80年代后期,各式最新潮流的商店、舞厅等在这里接连开张,日本人与外国人都相聚于此。
4.90年代至今90年代后期,为了对城市进行更新,让老区重获活力,东京政府将六本木地区定位“城市改建示范区域”,同时发表六本木项目改造方案,2000年,六本木地区正式开始动工建设,并更名为“六本木新城”,03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东京市中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四、项目总体规划六本木新城由三个区域构成:A区、B区、C区。
公共设施管理的经验与案例研究
公共设施管理的经验与案例研究公共设施管理是城市规划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探讨公共设施管理的经验,以期为相关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案例一:纽约市的公共设施管理纽约市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公共设施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方面,纽约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
例如,纽约市的街道灯泡采用了LED灯,这不仅提高了能效,还降低了维护成本。
此外,纽约市还推行了“绿色基础设施”计划,通过在街道和公共空间种植树木和草坪,提高城市的透水性和空气质量。
案例二:东京的公共设施管理东京作为另一个超大型城市,其公共设施管理也有着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例如,东京在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确保了公共设施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
此外,东京还注重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管理,例如,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公共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案例三:新加坡的公共设施管理新加坡以其高效和先进的公共设施管理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的公共设施管理注重细节和人性化设计,例如,在公共厕所内提供洗手液、纸巾等用品,方便市民使用。
此外,新加坡还推行了“绿色建筑认证”制度,鼓励公共设施采用环保和节能的材料和技术。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公共设施管理的经验教训。
首先,公共设施管理需要注重创新和技术应用,以提高设施的效率和性能。
其次,公共设施管理需要注重市民的需求和体验,以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便捷的服务。
最后,公共设施管理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以保护环境并减少资源的浪费。
以上只是本文的一部分内容,后续还将深入探讨其他案例和经验,以期为公共设施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案例四:伦敦的公共设施管理伦敦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公共设施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伦敦在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确保了公共设施的高效运行和长期稳定。
例如,伦敦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全面的维护和修复,提高了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性
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性一、基础设施的分类在日本,基础设施包括:(1)环境与卫生设施,其中包括:下水道、简易下水道、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工业废物处理设施)、城市公园。
(2)公共租赁住房设施包括投资公共住房、“日本住房公司”住房、“地方住房供应公社”出租住房等单位。
(3)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设施,包括保健医疗设施、自然公园(即风景区)、社会福利设施。
(4)学校。
(5)公路,包括一般公路和收费公路。
(6)铁路,日本国有铁路、“日本铁路公团”、“本州四国渡桥公团”(铁路部分)、“帝都高速交通营团”、公营地下铁路等单位的投资。
(7)港湾。
(8)航空,包括机场和导航设备。
(9)电信。
(10)国土整治与保护。
整治河流,建水坝,防沙,修整海岸,治山。
(11)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基础设施。
(12)其他的。
包括灾后恢复、政府设施维护、社会文化、教育、福利、体育设施、自来水、国营电力、天然气、能源开发、邮政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所(IMD)将基础设施分为两类:1.可用自然资源和利用率。
包括:(1)耕地面积;(2)当地人均金属总产量;(3)年人均煤炭产量;(4)年人均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和发电量;(5)水电和热能占总能源需求的比例;(6)核电占总电力的比例;(7)能源丰富;(8)能耗系数和弹性;(9)石油和石油产品进出口的变化;(10)非能源原料自给率;(11)稀缺资源的替代能力等等。
2.基础设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包括:(1)资源再利用率;(2)政府管理的资源程度和数量;(3)人均电话机拥有量;(4)国际电传往来业务量;(5)电子数据设备生产量和销售量;(6)办公设备生产量和销售量;(7)电讯设备生产量和销售量;(8)工业用户对公用事业使用费;(9)对基础设施的商业需求满足程度;(10)零售和分配系统的效率;(11)批发商对产品性质、质量、价格和可获得程度的控制权利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类实例对基础设施的涵盖范围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由于对基础设施这一概念的理解差异所致。
东京 交通运输
东京东京(Tokyo)是日本国的首都,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东京是日本的教育和文化中心。
2009年GDP达到了了18771亿美元,是香港的6倍,上海、北京的近10倍,伦敦的3.7倍,可见东京经济的发达。
有人说一到东京,最先感觉到的是交通事业的高度发达。
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处处林立着的各种结构的立交桥,来往穿梭的各类车辆,一切交通工具的高速运转,无以数计的交通路线……而更重要的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你完全无需为寻找某种交通工具而犯愁,或为长时间的等待而心焦。
东京的交通很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并向东北方面延伸。
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
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东京现拥有轨道交通线路近2000公里,是世界大城市中最多的。
运量也很大,年运量在100 亿人次以上。
市郊铁路列车最小运行间隔为2分钟,最大编组为15节,每小时每方向运输能力多达10 万人。
近20 多年,新建地铁近140公里,总里程达230公里。
东京的电车98%都如同电气火车一样,从头到尾长长地拖着十至十二节车厢,每节车厢都是长二十米宽二米八。
正常情况下,每节车厢的乘客人数为一百六十人,也就是说一列电车一次至少能拉一千六百至两千名乘客。
另外,东京还有无以计数的公共汽车,“挡挡”响着的小电车,旅游观光车,大中小型运输车(帮助搬家或运送大件物品),出租汽车……总而言之,出门就有车坐。
甭管是深夜还是黎明,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
不用说旅游,搬家随时可以叫到车,哪怕是一时得了急病,只需一个电话,救护车几分钟之内就会风风火火地开到你家门口,而且不收你一分钱。
据说日本半数以上的家庭都拥有小汽车。
尽管如此,除了出去玩以外,人们每天早晨上班所利用的交通工具还是电车。
这是因为电车有快速和准时两大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高速公路始建于1962年,是迎接1964年的东京奥运 会的产物之一。整个系统由两条环状线,一条湾岸线, 以及1-11号各放射状路线和横滨地区的K1-K6号各线、 埼玉地区的S1-S5号各线组成。除了湾岸线和都心环状 线的部分路段,均为双向四车道。由于东京人口和建筑 密集,很多地方无法采用平铺的方式修建,东京高速公 路不但桥梁隧道众多(几乎全线都是桥梁隧道),还多 采用双层的模式,上面一层是上行,下面一层是下行, 以保证在尽可能狭窄的空间内修建出足够车流量通过的 道路。
一、东京基础设施分析
2、航空港
①东京羽田航空港。即东京国际机场。又称东京国际航 空港,是日本国内的航空运输中心,同时兼营少量国际 航班业务。与东京市区有单轨铁路、区域铁路和高速公 路相连, 二号客运大楼还有浅草线与东京市区相连。
②成田国际机场,位于日本关东地区,距东京市区68公 里之遥的千叶县成田市,是日本最大的国际航空港,货 运吞吐量居日本第一、全球第三。成田机场与羽田机场 中转,有通往市中心的铁路,还有直升机服务。
优点:东京的能源供应基本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 主,绿色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东京基础设施概况
②燃气:东京煤气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天然气(瓦斯)供 应商,为东京的煤气供给提供相关的基础建设工作,能 源服务以及电力供应。 日本东京燃气公司13日向媒体 公开了横滨市扇岛工厂在建的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气(LNG) 储气库。日本的LNG以进口为主,少量靠国内生产。
二、东京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六本木新城由森大楼公司主导开发,是日本最大的都市再开发计划, 历时17年完成建设,由美国捷得、KDF等公司联合设计。
两大融资部分:
①土地置换:开发商将土地进行整合,进行高效的集约利用。得到 一个比之前容积大得多的综合项目,依照原先设定,把部分产权分 配给每一位小业主。
优点:有强大的其他交通线路支持,形成海陆空三位一 体的立体运输体系。
一、东京基础设施概况
(二)、能源
①供电:东京电力公司是日本一家集发电、输电和配电 于一体的大型电力企业。其电网主要覆盖东京都及周边 8个县,承担了日本近1/6的电力供应份额。它是日本收 入最高的电力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核电商。公司 运营着3个核电站共17座反应堆,分别分布在位于福岛 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和柏崎刈(音yì) 羽核电站。此外东京电力公司还有中火力发电站24所, 水力发电站160所,风力发电站1所。日本东京电力公司 日前宣布将建设一座天然气压差发电站。
优点:两个航空港,一近一远,客运货运两相宜。
一、东京基础设施概况
3、海港
东京港口是日本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 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 俄罗斯相望,西南部的九州长崎与中国上海市仅相距 460海里。
港区分布在市区东南的荒川与多摩川之间,有内外港之 分。内港紧依靠城市,自北而南,有竹芝和日出(客货码 头,芝浦内贸码头,品川杂货、集装箱码头。以上码头 后方都有铁路通达。外港沿环东京湾公路自西至东分布 有:大井集装箱、水产码头,青海集装箱。定期班轮码 头,该码头后方建有日本最大的物流中心。
优点:极高的排水标准,巨大的下水道直径,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 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通过《下水道法》立法对下 水道进行维护。
二、东京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1、东京六本木新城
东京六本木新城是日本东京港区其中一个区域,位于东京日比谷沿 线,赤坂以南,麻布以北。中国大使馆亦坐落于六本木。以夜生活 及西方人聚集而闻名。
二、东京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对比:我国最近的轨道交通流行使用PPP融资模式,是一种较新的 融资模式。理论上比东京轨道交通的融资模式要先进一些。
PPP模式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但并不是对项目融资的彻底更 改,而是对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置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 它是ZF、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以“双赢” 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参与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 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其运作思路如图所示。参与各方虽然没有 达到自身理想的最大利益,但总收益即社会效益却是最大的,这显然 更符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宗旨。
效果:开发商共同的开发使得容积率比之前高,分配完后多出了的 产权面积留作自用。建设效率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②地方政府资金:地方政府、公共团体以资助金的方式参与综合性 项目中与公共设施有关的部分。项目完成开发后,这公共设施交还 给地方政府或公共团体。
优点:城市综合群的建设鼓励联合开发,走集群化开发路线,单个 开发商很难将一个综合性大规模项目做到立体化。
二、东京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2、东京轨道交通融资:
①官民协力型:即以政府规划线路并制定周边开发为主导,由民间 铁道会社对具体的建设进行实施。资金由官民共担,官还会补贴下 民间会社以调动积极性。
②民间主导型:由铁道会社向政府申请开发权,由民间主导对新线 路及周边的规划,政府提供审核及批准。
其中官民协力主要还是官方进行主导,只管造。其对于都市铁道周 边的配套设施不如民间主导型重视。而这里提到的铁道与商业的结 合则最早由民间主导所提出并且实现的,毕竟民间企业是以实现都 市铁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
东京市基础设施分析
Tokyo City Planning
一、东京基础设施概况
(一)交通设施
1、铁道交通
轨道交通发达蜘蛛网般2000公里的轨道交通,在东京 23区的范围内,你在任何一个地点走路20分钟之内肯定 会有某轨道交通的车站。·高峰期一些地铁线路的发车频 率达到50多秒就有一班——站里的车刚走下一班就来了 (一半是被信号卡在站外,然后挪进来)
以防止蓄水池在地下水的推力下上浮。4台由航空发动 机改装而成的燃气轮机驱动的大型水泵,单台功率达 14000马力,将水以200立方米/秒的速度排入江户川, 最终汇入东京湾。蓄水池除了储备重油燃料外,还设置 了自主发电机。即使发生停电,四台发动机也可以满负 荷运转三天。
一、东京基础设施概况
排水系统全程使用计算机遥控,并在中央控制室进行全 程监控。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的巨大台风和 强降雨,如果在满效率排水的状态下,这条混凝土浇筑 的地下激流可至水深60米。
除了地下铁有硬件上的不便,很多轨道交通(私铁/JR) 都有着精确的快慢车区别。准急比普通(有的线路称为” 各停“)快,急行比准急快,快速急行或者特急最快。 有的特急会加收费用,有的普通车也会有Green Car, 多交钱可以买座位,满足各类人的需求
一、东京基础设施概况
优点:
①先造铁道,再造城。形成了居民的居住区围绕铁道站 点呈放射状分布,为居民出行提供了具有较高可达性的 都市铁道交通。这也是大家觉得东京都的都市铁道系统 很多,很便利的原因。
一、东京基础设施概况
(三)排水系统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是日本东京地区的大型排水系统, 建造于1992年—2007年,曾被誉为世界最先进的排水系 统。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位于日本琦玉县境内的国道16号 地下50米处,是一条全长6.4公里、直径10.6米的巨型隧 道,连接着东京市内长达15700公里的城市下水道,通 过5个高65米、直径32米的竖井,连通附近的江户川、 仓松川、中川、古利川等河流,作为分洪入口。单个竖 井容积约为4 .2万立方米,工程总储水量67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