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肥胖原因

中学生肥胖原因
中学生肥胖原因

中学生肥胖的原因:

1、膳食结构不合理。膳食不合理表现在过多的摄入高热量食物,不控制饮食量。据统计分析,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2、运动不足。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中学生的绝大多时间都是坐在课桌前学习,而中学生的难得休息时间,却很少有人去运动,大多数学生选择看电视和电子游戏,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据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率随着看电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看电视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率约增加1.5%。

文中介绍了中学生肥胖的原因,不知身为中学生的您,是否找到自己肥胖的原因了呢?要有针对性的减肥哦!减肥无外乎就是饮食和运动,饮食方面很多人习惯不吃饭或是只吃某种食物,这是错误的,对减肥是没有作用的,即便减肥成功,对健康也是不利的!点击进去了解一下学生减肥注意事项有哪些,也许对各位减肥有帮助!

3、家庭和遗传因素。有较多的肥胖学生家长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肥胖现象,这势必造成家长对孩子肥胖问题的不重视。并不对孩子的饮食加以控制,不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孩子的肥胖情况加剧。此外,这些肥胖学生的父母有相当一部分也是肥胖患者,说明肥胖与遗传因素有直接关系。

4、对肥胖和减肥知识知之甚少。有很大一部分肥胖学生认为自己很胖,而且有80%的肥胖学生有减肥意愿。但对减肥知识却不是很了解,根本不知道如何科学减肥。中学生教材中很少甚至没有提及到关于减肥的相关内容,加之学生在课余之外接触的事物中也很少有关该方面的内容,因此虽然很多学生的减肥热情很高,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不知如何科学减肥。

满意答案好评率:62%

肥胖的原因是因为运动太少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糖的摄取量与肥胖症和脂肪摄取量成反比关系。”事实上,某些发达国家常见病统计数据显示,吃糖多的人比吃糖少的人更不容易患肥胖症。最近在美国举行的北美肥胖研究学会上提交的两份研究报告共同指出,肥胖和糖的摄入量无关。而且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糖和甜度导致食欲增加,反而人体对糖比脂肪类食品有更强的食欲减低反应。

许多消费者,特别是都市中的年轻人非常关心吃糖多会不会发胖的问题。吃糖导致肥胖似乎有道理,因为吃糖是一种能量供应源,同脂肪、蛋白质一样都为身体提供能量,能量过剩就会积聚,导致体重增加。不过尽管糖是人体总能量摄取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与脂肪相比有较低的能量密度,加之有研究证明显示,糖一般不会转化成脂肪,所以糖本身导致肥胖的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并且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的营养专家对英国日益增长的肥胖问题发表了看法:“尽管英国平均能量摄入量在下降,但肥胖症却迅速上升,这是由于总的活动量减少而同时饮食中脂肪含量增加。那些吃更多的糖并因此比在他们的饮食中吃较少脂肪的人们更可能变得苗条。”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人的平均能量摄入量在下降,而肥胖症却在上升。为什么呢?当然首先是活动减少,如汽车的普及、看电视的时间增加等;其次是人们饮食结构中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许多研究报告指出了“食糖——脂肪拉锯关系”对肥胖症的影响。英国曾对1万多名苏格兰成年人进行过实验,他们把实验者分成五组,第一组糖的摄入量最低,而第五组糖的摄入量最高。结果表明,糖的摄入量与肥胖率有反比的关系,即摄入糖量多的组肥胖率并不高。高脂肪食物而致肥胖比高糖食物的作用更大。

另外,有人认为用人工甜味剂代替糖可以减肥。事实上,由于糖的能量摄入不足,必然要多从脂肪中摄取能量,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研究指出,用人工甜味剂代替糖的消费者要比糖的消费者多

肥胖干预方案制定

肥胖干预方案制定 一、收集基本信息、健康信息(历年体检报告、门诊记录、住院记录) 二、首次面谈(问诊) 1、肥胖病史 (1)、肥胖发展回顾(何时起体重开始增加?每年大概体重或体重增幅大小?记得 当时没什么会出现体重增加,吃的多?运动少?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压力?) (2)历年体重(或记忆年度体重增减规律)(每年增加?斤?还是突然增加? (3)体重增加后心理变化,变得懒惰了?没有运动激情了?好累啊,不想动?胖 点没关系的?有空再去运动吧(只是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2、体重增加后健康存在的问题: (1)乏力、易困嗜睡、轻微呼吸困难、打鼾、轻度脂肪肝、内分泌紊乱、黑色棘皮症、便秘? (2)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脑血管病、睡眠窒 息症、关节炎、痛风、多囊卵巢综合症、中重度脂肪肝等? 3、生活方式调查 4、膳食情况调查 (1)、膳食结构 (2)、不良的饮食习惯(偏爱吃甜食?饮酒?爱吃肉?偏面食?爱喝碳酸饮料?) (3)、其他 5、运动情况调查 (1)、运动史 (2)、运动现况 (3)、运动禁忌症 三、肥胖原因类型 1、遗传与环境因素:父母,兄弟姊妹有肥胖 2、能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食欲亢进,活动减少摄入与排除不平衡 3、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糖尿病,三高),内分泌 (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如多囊卵巢综合症 4、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从小胖和慢慢胖,脂肪细胞数目多 5、神经精神因素:暴饮暴食,精神性食欲亢进症 6、生活及饮食习惯:脂肪与糖类摄入过多,饮食分配不均,在外应酬多,夜间宵夜, 喝酒等 7、其他因素:年龄,性别,环境,职业因素 四、肥胖原因分析: 1、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好); 2、热量消耗过少(运动制约、情绪的影响); 3、疾病因素(内分泌紊乱、药源性); 4、其他因素(年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经济、药物等) 五、BMI肥胖标准: 1、肥胖的依据: BMI标准如下表:

中学生查体后干预措施(2017)

2017-2018学年学生查体后干预措施 桓台县陈庄中学 根据学生查体报告,学校制定如下措施: 一、预防近视眼措施 (一)注意用眼卫生,坚持“二要”“二不要”。“二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一市尺左右;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后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二不要”:不要在光线暗弱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在走路及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二)注意阅读卫生: 1、坐姿端正:使身体重心落在座骨和靠背的支撑点。 2、书本与眼的距离保持30-35厘米之间。 3、书本平面与眼的角度保持直角。 4、阅读时桌面光线应保持150勒克斯。 5、连续阅读时间中学生不超过45-50分钟。 (三)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要做到闭目,两手清洁穴位、动作准确,持之以恒,每天至少两次,同时还经常做晶体操和远眺。 (四)努力改善学习环境,第一排课桌前缘距离黑板二米以上,尽量按国家规定的编号配置课桌椅,并定期调换学生座位。

(五)定期举办近视眼防治专栏,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做好矫治工作。 (六)开学第一个月定为“防近”宣传月。 (七)督促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注意营养,注意与家长密切配合,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眼与电视机保持2-3米的距离;督促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九小时。和任课老师经常保持联系,使学生学业负担不要过重。 (八)多摄入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注意合理平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 (九)经充分散瞳验光确诊为真性近视者,应配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配镜的原则是:不应进行“充分矫正”,以配戴获得较好视力的弱度凹透镜为宜。 二、学生龋齿防治措施 (一)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采取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张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龋齿防治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不良的卫生行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饭后漱 口,早晚刷牙,推广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更换牙刷,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对体检发现龋齿的学生,督促进行及时治疗。 三、贫血的防治措施

导致中学生肥胖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呢

导致中学生肥胖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呢?综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膳食结构不合理膳食不合理表现在过多的摄入高热量食物,不控制饮食量。据统计分析,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2、运动不足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中学生的绝大多时间都是坐在课桌前学习,而中学生的难得休息时间,却很少有人去运动,大多数学生选择看电视和电子游戏,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据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率随着看电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看电视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率约增加1.5%。 3、家庭和遗传因素有较多的肥胖学生家长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肥胖现象,这势必造成家长对孩子肥胖问题的不重视。并不对孩子的饮食加以控制,不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孩子的肥胖情况加剧。此外,这些肥胖学生的父母有相当一部分也是肥胖患者,说明肥胖与遗传因素有直接关系。 4、对肥胖和减肥知识知之甚少 有很大一部分肥胖学生认为自己很胖,而且有80%的肥胖学生有减肥意愿。但对减肥知识却不是很了解,根本不知道如何科学减肥。中学生教材中很少甚至没有提及到关于减肥的相关内容,加之学生在课余之外接触的事物中也很少有关该方面的内容,因此虽然很多学生的减肥热情很高,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不知如何科学减肥。 减肥 手术减肥: 手术减肥可以分为改善肥胖症患者的全身症状例如:体重超标、高血压、血脂高、糖尿病等症状的减肥手术,例如:缩胃术、胃旁路、胃束带、胃内水球疗法等。以及局部美体塑形的吸脂手术。 缩胃术 腹腔镜缩胃手术又名袖状胃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因为手术会把切掉8成的胃体积,除了会降低食量外,还会减少刺激食欲的荷尔蒙 Ghrelin 分泌量,因此食欲也会降低。

肥胖儿园内干预方案

柴河悠翔幼儿园肥胖儿童园内干预方案 ◆肥胖的危害 脂肪是人体的正常组成成分,对于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但体内脂肪过多积累可造成肥胖。 肥胖可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病理、神经体液调节等一系列的变化,使人体工作能力降低,甚至显著缩短寿命。肥胖儿的出现,不仅给儿童少年造成某些心理压力,也影响到某些生理机能发展。肥胖儿可能出现早熟、脂肪肝、运动能力下降等。这些均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 ◆肥胖的成因 根据调查分析总结出引起幼儿肥胖的原因有: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包含影响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的行为倾向。 (2)进食过多、营养过剩。大部分孩子在婴儿时期就被过度喂养让这些孩子没有饱的感觉。 (3)运动过少。 (4)家长的错误观点。尤其是家长对幼儿肥胖的错误认识,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就是一件好事,这样最容易造就出一个肥胖的孩子。 (5)不良饮食习惯。 食物摄入能量=人体消耗能量。两者间保持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维持正常体重。 ◆儿童肥胖干预总旨 儿童肥胖的干预要在不影响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采取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和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儿童需要从饮食的调整、运动,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入手,同时必须与运动、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儿童肥胖干预措施 一、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 1.总原则应限制能量摄入,同时要保证生长发育需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尽量选择瘦肉、鱼虾、豆制品等食物。避免摄入太多淀粉类、油炸类食物和甜食,多吃谷物粗粮,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均衡营养。 2.严格限制零食的摄入,提醒孩子多喝水,保证每日4杯-6杯水,以清理脂肪,输送营养。 3.改变进餐顺序:喝汤—蔬菜—粮食—荤菜,提前产生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 4.指导孩子学会细嚼慢咽,进餐时间半小时为宜。安排与吃饭较慢的孩子同桌,相互监督。 5.3岁以上幼儿选择带骨、带壳的食物,有助于锻炼咀嚼及减慢进餐速度。 6. 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实行定点定时进餐,减少零食。 二、运动指导,养成合理的运动锻炼习惯 目前我园的体锻时间为上午1小时、下午30分钟,如果按照这个来算的话,

中学生肥胖问题的研究

中学生肥胖问题的研究 班级:高2016届3班姓名:王晨光指导教师:郑萧 研究背景:中国内地大城市七至十八岁的儿童青少年中,一百个男生就有十二个超重,五个肥胖,一百个女生中就有七个超重、三个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今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而人们对肥胖以及减肥的认识也还存在误区。 目的意义:使大家明白导致肥胖的原因,认识到肥胖所带来的危害,然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内容摘要:目前中国人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而国家每年因为肥胖对医药费的投入更是以数百亿人民币计。肥胖症在青少年中也比较常见。肥胖可能会带来很多潜在的疾病威胁,治疗和预防肥胖症对于我们每个青少年来说是刻不容缓的。 成果展示: 1.肥胖的定义与判断。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肥胖的判断: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但应该注意有些BMI增高的患者不是脂肪增多,而是肌肉或者其他组织增多。 2.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a.遗传因素 大多认定为多因素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b.社会环境的因素 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c.心理的因素 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 d.与运动有关的因素 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3.肥胖带来的危害。

最新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病的预防知识讲座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智力发展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水,以及能量的需要量比成人相对较大,但胃肠消化功能又不成熟,故极易造成营养缺乏和消化不良。小学生的饮食已接近成人,主食由软饭转为普通米饭、面食,菜肴同成人,但是此阶段小学生常出现偏食、挑食、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如不及时纠正小学生易发生营养缺乏病。 一营养不良 这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大多数因能量和(或)蛋白质不足引起,有时又叫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随着我国居民经济状况的改善,卫生条件的好转,严重的营养不良明显减少,但轻度的营养不良仍较常见,多由于喂养不当、膳食不合理和慢性疾病引起。最初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逐渐消瘦,体格生长减慢,直至停顿。长期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身体增长。全身各部位皮下脂肪的减少有一定顺序,最先是腹部,以后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预防营养不良的主要方法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强调合理喂养、平衡饮食的重要性。保证餐桌食物品种多样,感官形状好,能引起孩子食欲。不要单纯用淀粉类如米糊、糕干粉等喂养孩子,因其缺乏蛋白质和脂肪,也不可用麦乳精、炼乳或含乳饮料喂哺孩子,这些食品中糖多而蛋白质少,只可做为饮料。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和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尽可能选择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如乳制品和动物蛋

白质(蛋、鱼、肉、禽)和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从小开始为孩子安排良好的生活制度,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加上丰富的营养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以及有益的卫生习惯,可使小学生保持旺盛的食欲,防止营养不良。 二小学生肥胖症 与营养不良相反,这是一种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活动过少,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一般认为按身高的体重超过标准平均值20%即可称为肥胖;也有认为按年龄的体重超过同年龄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即为肥胖。可按超重数量分为轻、中、重三度肥胖。轻度者超过标准体重二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中度者超过三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重度者超过四个标准差以上。 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经研究发现小学生肥胖症与成人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一定关联,故应及早重视加以预防。小学生肥胖大多数属单纯肥胖症。小学生易发生肥胖症,孩子食欲极佳,喜吃甜食,体重增加迅速。一般体态的肥胖,皮下脂肪积聚增加,分布在颈、肩、乳、胸、背、腹和臀。这些孩子的智力发育正常,性发育一般也正常,有时可提前。肥胖可造成机体某些器管、系统功能性损伤,活动能力及体质水平下降,尤对小学生的精神、心理也会造成严重损伤。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此类小学生在活动中提前动用心力贮备,致心功能不足,通气功能下降,有氧能力降低,学龄期肥胖小学生血压偏高,血脂升高,而血浆免疫球蛋白虽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教学目标: 1、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 3、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 上网搜集关于儿童肥胖及预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小学生肥胖是因内分泌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之外,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 揭示课题:预防肥胖 二、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1、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素的数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2、肥胖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1)增加负担,使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肥胖者一般又不愿意活动,结果肥胖更加严重。 (2)增加心脏负担,造成缺氧。 肥胖的人得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人。 (3)引起心理问题。肥胖的孩子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成年人才患的病。专家指出,“成人病”提早光顾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应该采取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小学生如何预防肥胖。 有关医学人士分析,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学生们的双休日被各种培训班挤占,体育课则常常被其它课取代,室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运动越来越少,运动量远远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求。 青少年如何预防肥胖?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2、饮食清爽: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5、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四、总结。

预防肥胖活动设计方案

控制肥胖,健康成长——预防肥胖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 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小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学生肥胖的防治对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预防成年期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不断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校提出了控制学生肥胖检出率的上升趋势防控目标,并联合开展小学生“控制肥胖,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体过于肥胖的原因和害处,以及防止过于肥胖的方法。 2、教育学生选择正确的饮食结构,并控制控制热量,平衡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原则。根据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和年龄、性别、体质的状况等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在一定原则指导下,合理安排运动量,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活动时间:班会课 四、活动形式: 1、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表演、宣传指导 五、活动过程: 1、认识肥胖,揭示主题

开展“控制肥胖,健康成长”学生健康知识调查活动,通过向班级同学分发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肥胖情况,搜集相关数据,罗列肥胖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提出“控制肥胖,健康成长”主题。 2、分享经验,健康知识讨论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发布肥胖有关健康相关信息,开展面向学生的膳食营养、运动锻炼、疾病控制等知识传播。并在学生间开展讨论,解答学生的一切健康问题,并向身材标准的同学交流其生活经验,榜样鼓励,帮助肥胖学生更好地改掉原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康饮食方法指导,建立良好饮食习惯 出示三种常见的饮食方案,一种是偏荤食,一种偏素食,一种荤素搭配,让学生进行对号入座,在比较中发现三种不同结构饮食分别会导致肥胖、消瘦或是标准这三种普遍现象。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出正确的饮食方法,并采用小组讨论、示范、角色扮演等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摄取适当的热量,提升学生选择健康饮食的决定能力、并采取健康饮食习惯、以达成体重控制的目的。 4、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指导,建立科学锻炼习惯 讨论:是否每次锻炼都要面面俱到,一天的锻炼时间如何安排? 指导:早晨空气新鲜,是一天中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清晨的锻炼,可使儿童从睡眠抑制状态过渡到清醒状态。清晨的锻炼可先安排一些柔韧性锻炼,使身体各部位充分伸展活动开来,如颈部练习、肩部练习、腰部练习、压腿、踢腿等。活动开以后,可以做一些综合性

青少年肥胖问题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

关于青少年肥胖问题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

————————————————————————————————作者: ————————————————————————————————日期: ?

课题名称:关于青少年肥胖问题研究报告 小组成员:张平、王慎浩、王家垒、宋开全 课题指导教师:王琳琳 课题研究背景:中共中央全面推进素质教与的决定中强调了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把青少年健康看作中华民族生命力旺盛的具体体现,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普遍存在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数量增加的趋势。据教育部最近对30万名7至12岁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表明,男生超重比例从10年前的2.7%上升到8.65%,女生超重及肥胖比率也由10年前的3.88%上升到7.18%,城市中男生超重高达12.83%。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让学生认识到肥胖的危害,积极预防肥胖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内容:针对青少年肥胖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20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统计如下: 1、你认为青少年肥胖现象是否严重? A .严重(26%) B.一般(61%) C.不严重(13%) A B C 2.你认为社会及人们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重视程度。

A.很重视(16%) B.一般(64%) C.不关注(20%) A B C 3.你认为导致青少年肥胖现象的原因是? A.饮食不当(54%) B.遗传原因(25%) C.不关心(23%) A B C 4、你是否关心自己的体重? A.关心(30%) B.一般(51%)C.不关心(19%) 5.你认为自己属不属于肥胖的一员? A.属于(16%) B.不属于(80%) C.不知道(4%) 6、你认为肥胖问题是否给青少年带来困扰?

中学生肥胖原因

中学生肥胖的原因: 1、膳食结构不合理。膳食不合理表现在过多的摄入高热量食物,不控制饮食量。据统计分析,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2、运动不足。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中学生的绝大多时间都是坐在课桌前学习,而中学生的难得休息时间,却很少有人去运动,大多数学生选择看电视和电子游戏,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据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率随着看电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看电视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率约增加1.5%。 文中介绍了中学生肥胖的原因,不知身为中学生的您,是否找到自己肥胖的原因了呢?要有针对性的减肥哦!减肥无外乎就是饮食和运动,饮食方面很多人习惯不吃饭或是只吃某种食物,这是错误的,对减肥是没有作用的,即便减肥成功,对健康也是不利的!点击进去了解一下学生减肥注意事项有哪些,也许对各位减肥有帮助! 3、家庭和遗传因素。有较多的肥胖学生家长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肥胖现象,这势必造成家长对孩子肥胖问题的不重视。并不对孩子的饮食加以控制,不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孩子的肥胖情况加剧。此外,这些肥胖学生的父母有相当一部分也是肥胖患者,说明肥胖与遗传因素有直接关系。 4、对肥胖和减肥知识知之甚少。有很大一部分肥胖学生认为自己很胖,而且有80%的肥胖学生有减肥意愿。但对减肥知识却不是很了解,根本不知道如何科学减肥。中学生教材中很少甚至没有提及到关于减肥的相关内容,加之学生在课余之外接触的事物中也很少有关该方面的内容,因此虽然很多学生的减肥热情很高,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不知如何科学减肥。 满意答案好评率:62% 肥胖的原因是因为运动太少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糖的摄取量与肥胖症和脂肪摄取量成反比关系。”事实上,某些发达国家常见病统计数据显示,吃糖多的人比吃糖少的人更不容易患肥胖症。最近在美国举行的北美肥胖研究学会上提交的两份研究报告共同指出,肥胖和糖的摄入量无关。而且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糖和甜度导致食欲增加,反而人体对糖比脂肪类食品有更强的食欲减低反应。 许多消费者,特别是都市中的年轻人非常关心吃糖多会不会发胖的问题。吃糖导致肥胖似乎有道理,因为吃糖是一种能量供应源,同脂肪、蛋白质一样都为身体提供能量,能量过剩就会积聚,导致体重增加。不过尽管糖是人体总能量摄取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与脂肪相比有较低的能量密度,加之有研究证明显示,糖一般不会转化成脂肪,所以糖本身导致肥胖的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并且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的营养专家对英国日益增长的肥胖问题发表了看法:“尽管英国平均能量摄入量在下降,但肥胖症却迅速上升,这是由于总的活动量减少而同时饮食中脂肪含量增加。那些吃更多的糖并因此比在他们的饮食中吃较少脂肪的人们更可能变得苗条。”

肥胖儿干预方案之欧阳歌谷创编

肥胖儿干预方案 欧阳歌谷(2021.02.01) 实录 旭旭,男,今年7岁,身高1.23米,体重30公斤。旭旭的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线,小手胖乎乎的,小肚皮滚圆,小腿粗壮,给人一种憨憨的感觉。在大家看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胖娃,但其实这样“标准”的身材,还是经过近三年坚持不懈的减肥才换来的。旭旭刚出生时,体重4.4公斤;上幼儿园小班时,身高1.05米,体重25公斤;上中班时,身高1.12米,体重30公斤。旭旭食量大、胃口好,吃中餐时,其他孩子只要吃一小碗饭就够了,他要吃六小碗;其他孩子吃一根香蕉,他要吃两根。离园回家后,旭旭还要和家人再吃一餐,晚上睡觉前还要喝一大瓶牛奶及许多零食。肥胖给旭旭带来了许多烦恼,比如在幼儿园跟同伴发生争执时,被同伴推倒在地,他往往半天也爬不起来;夏天去游泳池游泳时,他总往水下沉;每周六爬岳麓山时,才上山他就累得气喘吁吁……我们一致认为旭旭必须要减肥了,再这样发展下去,会对他的健康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分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旭旭一出生就很胖,可以说他的肥胖是与生俱来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幼儿的肥胖有一定的影响,但

是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等对幼儿肥胖的影响更大。具体来说,导致旭旭肥胖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遗传因素导致肥胖 旭旭的肥胖与他父母的肥胖密切相关,旭旭的父亲身高1.63米,体重达82公斤,旭旭的母亲也有些偏胖。国内外研究都证实,幼儿的肥胖率与父母是否肥胖有明显的关系,研究数据显示,父母都不胖的幼儿,肥胖率为11.1%;父母有一方肥胖,幼儿肥胖率为19.2% (父亲肥胖)或23.0% (母亲肥胖);父母均肥胖,幼儿肥胖率则上升至33.6%。可见,父母均肥胖的幼儿的肥胖发生率是一般幼儿的3倍多。 2.不良的饮食习惯诱发肥胖 旭旭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旭旭自身,旭旭特别喜欢吃甜食、油腻食物,喜欢喝稀汤、饮料,不喜欢吃纤维素多的食物,总是暴饮暴食,喜欢在吃饭时间看电视,喜欢在晚上睡觉前喝牛奶。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溺爱,由于旭旭是三代单传,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宠爱有加,爸爸妈妈更是将他当成心肝宝贝。旭旭奶奶认为男孩子要胖点才好,因此,家人总是放任他吃自己爱吃的食物,导致旭旭营养失衡,胃口越来越大,体型也越来越胖。 除此之外,缺乏足够运动也是造成旭旭肥胖的重要原因。 干预措施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摘要 肥胖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也正进入高发期。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进程,引起生活环境的改变,肥胖患病率也随之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肥胖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原因错综复杂。遗传因素决定个体肥胖发生的易感性,而各种环境因素则促进肥胖的发生。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饮食行为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保证了儿童良好的营养状态,而且会持续至成人对成人饮食行为的建立和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儿童青少年肥胖危害深远,不仅导致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可发展为成人肥胖,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从而导致长期病态和早期死亡。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早期死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长期作用 Abstract Obesity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the serious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s in the 21 st century. Obes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is entering a period of high incidence rate.Obesity whose reasons are complex is the result of multifactorial, long-term effects. Genetic factors determine the obesity susceptibility for individuals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obesity. Sound dietary behaviors developed early in life not only promote good nutrition of children, but also be likely to help form good dietary habits in adult and affect health condition in later life.With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 following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prevalence of obesity also showed a clear increasing trend. The damages are far-reaching for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ot only leading to physical and mental disorders and physiological dysfunction obstacle, affecting the

肥胖儿园内干预方案教学文案

肥胖儿园内干预方案

依霖幼儿园肥胖儿童园内干预方案 ◆肥胖的危害 脂肪是人体的正常组成成分,对于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但体内脂肪过多积累可造成肥胖。 肥胖可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病理、神经体液调节等一系列的变化,使人体工作能力降低,甚至显著缩短寿命。肥胖儿的出现,不仅给儿童少年造成某些心理压力,也影响到某些生理机能发展。肥胖儿可能出现早熟、脂肪肝、运动能力下降等。这些均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 ◆肥胖的成因 根据调查分析总结出引起幼儿肥胖的原因有: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包含影响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的行为倾向。 (2)进食过多、营养过剩。大部分孩子在婴儿时期就被过度喂养让这些孩子没有饱的感觉。 (3)运动过少。 (4)家长的错误观点。尤其是家长对幼儿肥胖的错误认识,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就是一件好事,这样最容易造就出一个肥胖的孩子。 (5)不良饮食习惯。 食物摄入能量=人体消耗能量。两者间保持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维持正常体重。 ◆儿童肥胖干预总旨

儿童肥胖的干预要在不影响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采取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和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儿童需要从饮食的调整、运动,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入手,同时必须与运动、心理行为矫正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儿童肥胖干预措施 一、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 1.总原则应限制能量摄入,同时要保证生长发育需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尽量选择瘦肉、鱼虾、豆制品等食物。避免摄入太多淀粉类、油炸类食物和甜食,多吃谷物粗粮,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均衡营养。 2.严格限制零食的摄入,提醒孩子多喝水,保证每日4杯-6杯水,以清理脂肪,输送营养。 3.改变进餐顺序:喝汤—蔬菜—粮食—荤菜,提前产生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 4.指导孩子学会细嚼慢咽,进餐时间半小时为宜。安排与吃饭较慢的孩子同桌,相互监督。 5.3岁以上幼儿选择带骨、带壳的食物,有助于锻炼咀嚼及减慢进餐速度。 6. 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实行定点定时进餐,减少零食。 二、运动指导,养成合理的运动锻炼习惯 目前我园的体锻时间为上午1小时、下午30分钟,如果按照这个来算的话,全园幼儿的体锻密度已经达到,但是肥胖儿童往往存在不愿动、不好动的心理,如果将肥胖儿童和全班一起体锻,往往由于教师不能兼顾,从而导致肥胖儿童运动强度及密度的缺乏。

关于青少年肥胖问题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

关于青少年肥胖问题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关于青少年肥胖问题研究报告 小组成员:张平、王慎浩、王家垒、宋开全 课题指导教师:王琳琳 课题研究背景:中共中央全面推进素质教与的决定中强调了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把青少年健康看作中华民族生命力旺盛的具体体现,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普遍存在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数量增加的趋势。据教育部最近对30万名7至12岁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表明,男生超重比例从10年前的2.7%上升到8.65%,女生超重及肥胖比率也由10年前的 3.88%上升到7.18%,城市中男生超重高达12.83%。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让学生认识到肥胖的危害,积极预防肥胖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内容:针对青少年肥胖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20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统计如下: 1、你认为青少年肥胖现象是否严重? A .严重(26%) B.一般(61%) C.不严重(13%) 2.你认为社会及人们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重视程度。 A.很重视(16%) B.一般(64%) C.不关注(20%)

3.你认为导致青少年肥胖现象的原因是? A.饮食不当(54%) B.遗传原因(25%) C.不关心(23%) 4、你是否关心自己的体重? A.关心(30%) B.一般(51%) C.不关心(19%) 5.你认为自己属不属于肥胖的一员? A.属于(16%) B.不属于(80%) C.不知道(4%) 6、你认为肥胖问题是否给青少年带来困扰? A.会(57%) B.一般(29%) C.不会(14%) 7、如果你认为肥胖给青少年带来困扰,主要表现在哪里? A.学习上(34%) B.生活上(32%) C.心理上(20%) D.身体健康水平上(14%)

肥胖及近视学生计划及干预措施

预防肥胖与营养不良工作计划与措施今年轻度营养不良20人,占总人数的18.18%,跟远郊区县轻度营养不良控制在15%以下的要求上升了 3.18个百分点。中度营养不良2人,占总人数的1.82%,营养不良人数比去年多2人,上升了1.48个百分点。肥胖人数19人,患病率为17.27%,比去年上升了5.23个百分点。因此制定计划和措施如下 以宣传、普及营养及相关知识为主要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改变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严重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学生,进行个体行为矫正及膳食指导。 1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宣讲、墙报、宣传折页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超重和肥胖的概念、发生的原因、对健康的危害,使学生明确环境因素与超重和肥胖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控制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等静坐时间,提倡户外活动和合理膳食。 2合理膳食 包括调整膳食结构和食量,避免经常吃油腻的食物和过多零食,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控制含糖饮料饮用,养成饮白开水习惯。三餐要规律,不暴饮暴食。 根据学生的饮食现状进行调整,一日三餐合理分配,早餐、中餐、晚餐分别占全天摄入食物总能量的30%、40%、30%。在均衡膳食的基础上,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高糖食物,主食量大的学生,应限制主食摄入量,每餐先减少三分之一,逐渐过渡到减少二分之一。避免过量进食,可采取换小碗吃饭、将食物做成小块、细嚼慢咽、饭前喝汤等办法。 3加强体力活动 鼓励所有学生尽量多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可参考以下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为个人最大氧消耗的50-60%,或者最大心率的50~60%。为简便起见,可以用脉搏来衡量运动强度。一般运动时脉搏达到每分钟120-140次左右比较合适,这种强度不会使学生过于疲劳,又能有效地消耗勇体脂肪,还能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 *运动频率每天运动40"60分钟,每周运动5天,才能有较好的控制体重或减肥作用。每天的运动时间可以分散后累加,例如早上运动H分钟、晚上运动30分钟,全天运动时间就是45分钟。 *持续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应在体重恢复正常之后,估计在"I年以上。长

关于青少年肥胖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肥胖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他很胖,我们班同学常常叫他“童胖墩”。于是,我就想调查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二、调查方向: 1、肥胖的种类 2、肥胖的原因 3、怎样控制与预防 三、调查方法: 1、纸质问卷调查 2、网络问卷调查及网络资料 3、询问调查 四、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通过网络了解BMI指数: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标BodyMassIndex)若高于22.9便属于过重。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

3、通过网络问卷调查145人,纸质问卷调查35人,共计180人,收到40人的

根据上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如下: 五、结论 1、根据BMI指数人体胖瘦可以分为极重度肥胖、重度肥胖、肥胖、偏胖、超重、正常、偏瘦七大类。 2、从调查的数据可见大多数人偏瘦,其次是正常,有一人极重度肥胖。说明有一部分人的肥胖意识很强,其他的人不是胖就是瘦。 3、胖的人的饮食主要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糖,转化为能量之后不及时利用就变成了大量的脂肪,应该多多运动,减少摄入量。 4、瘦的人则有可能是食入量比较少,应增加营养的摄入。平衡的饮食,就能带来健康的生活。

谁能提供相关中学生肥胖的论文和开题报告

谁能提供相关中学生肥胖的论文和开题报告 [ 标签:中学生,论文开题,论文 ] 就是青少年肥胖的相关论文和文献资料和开题报告 oO〆大ぃ树﹎回答:2 人气:22 解决时间:2009-10-11 13:21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危害研究 摘要:中学生肥胖情况比较严重,分析中学生目前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及潜在的危害,应加 强对中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的干预,以降低成年后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为制定中 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字:中学生肥胖影响因素危害 一、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肥胖与父母有关。对一些双胞 胎、领养子女家庭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双 亲均为肥胖者,子女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 (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有40%的人较胖;双亲标准体 重,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10%。 2、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食物供应丰富,人们对食物能量的基本要求满足之后,膳食模 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消费大增,能量的总 摄入量往往超过能量的消耗。很多城市尤其在大城市的青少 年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增多,而谷物食物减少, 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偏低。 已有研究证明富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 胖的可能性最大。 3、精神因素 现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精神紧张,也是肥胖发病率上 升的一个原因。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抑郁症儿童比一般儿童 患肥胖的几率高出1倍。内向型性格的人肥胖较多,原因可能 是肥胖使处于自我意识加速形成的青少年失去最珍贵的生活 内容—健美体形;因自我形象扭曲而引发压抑、焦虑、自卑、退 缩等情绪问题;因不堪讥嘲而引发孤独、多动、学校恐怖症、打 架斗殴、破坏公物、自杀等行为问题。当小儿心理不安、紧张或 者受挫时,会以不断进食填补心理不安,导致小儿进食过量的 习惯。而肥胖导致的青少年心理损害又进一步诱导大量进食。

小学生肥胖原因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肥胖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富足殷实,家长惟恐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在饮食方面不遗余力地为他们补充营养,致使我们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 儿童肥胖不是健康的标志,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是指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儿童肥胖也不是福,可能是祸,即“一胖生百病”,肥胖会带来很多疾病,威胁健康,甚至造成早亡。肥胖主要的危害是可诱发、并发和加重多种严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脂肪肝、骨质疏松和性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等。对于儿童来说:肥胖不仅造成身理上的体态笨重,活动不便;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障碍,肥胖儿童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态,从而直接影响他在集体活动或游戏中处于退缩状态,不好动,相对锻炼机会少。因此,幼儿肥胖应该引起我们广大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幼儿肥胖分析及肥胖干预措施 那么,衡量儿童标准体重的依据是什么呢?它就是儿童标准体重公式:即1~12岁儿童:标准体重(千克)=实足年龄*2+8;如果幼儿体重超过10%~20%为超重,超过20%~30%为轻肥,超过30%~50%就算是重肥了。 校学生肥胖分析及肥胖干预措施 资料证明,儿童期最易变胖,儿童期肥胖不同于成人的肥胖,儿童期肥胖主要是长脂肪细胞个数,一旦长成,这个数量将终身不变,所以,我们的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养得太胖,在注意营养同时

还应避免和防止过度肥胖,否则,他将终身肥胖。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一是家长营养科学知识不足和传统的错误观念。72%的家长认为可以多给孩子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粉等营养素;46.7%的家长认为孩子爱吃什么说明体内缺什么。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给孩子过高的营养压力,造成营养学上的种种“伤害”。二是不良的家庭生活方式。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家庭的膳食方式不合理,对肉、蛋、鱼等喜欢采用煎、炒、炸的方式,清蒸、水煮等采用较少。三是不良的进食行为。儿童喜食大鱼大肉及过甜、过咸、油炸食物,加之进食过快、过多等因素,从而导致儿童肥胖。四是个别幼儿教师不当的引导方式。有的老师总是希望孩子多吃、快长,或者通过表扬吃得快、吃得多的孩子,暗示其他孩子也要如此。在老师良好的动机下,孩子不经意间摄入了大量的热量。专家认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并不是“节食”,而是要从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入手,构建健康的行为方式。

肥胖+干预措施

肥胖及干预措施 肥胖是在我国是一种社会慢性疾病,是指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中医认为,体内的淤气、淤血、淤脂无法正常代谢体外)导致体重超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20%者称为超重,肥胖病系指单纯性肥胖,即除外内分泌代谢病为病因者。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40—50多岁多见,女多于男,女性脂肪分布以腹、臀部及四肢为主,男以劲及躯干为主。二、病因: 1、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 2、饮食因素:热量摄入过多,尤其高脂肪或高糖包含均可导致脂肪堆积。 3、活动与运动因素: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 能量以脂肪储存于全身脂肪库中。 三、肥胖的类型? 1、暴食型肥胖:这种人如能强制节食,可暂时瘦下来,一旦控制不住食欲时,又会反弹回来,且很有可能比以前更胖。 2、生育型肥胖:产后妇女体重超出正常范围20%—50%,在医学上称为生育性肥胖。 3、职场型肥胖:这类人群工作忙,压力大,运动少,因“元气”不足,压力过大,而导致胃、肠、肝等消化机能下降,代谢异常,有食欲不振,不正经吃饭但爱吃零食的倾向。 4、水肿型肥胖:又被称为“痰温内蕴肥胖”。臀部和大腿浮肿,也就是所说的“下身肥胖”的人,这是因为身体的排水功能较差,多余的水

分在体内积聚所造成的肥胖。 5、中年型肥胖:进入中年后因器官代谢机能下降,热量消耗随之减少,由此积攒下来的脂肪会堆积于腹、臀和大腿等处,别外,事业、家庭趋于稳定也会造成“心宽体胖。四、肥胖的症状? 1、轻者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肥胖表现有乏力、怕热、出汗、动则气短心悸,以及便秘、性机能减退,女性可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部分病人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浮肿,也可因为脂肪过多或活动减少,下肢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引起浮肿。 四、传统减肥方法相比有哪些优势?(1)传统药物减肥类: 原理:通过抑制人体的神经系统,控制饮食类达到减肥目的。 弊端:副作用比较大,会产生头晕,腹泻、恶心、乏力等症状。一旦停用或反弹交严重,而且它只对由饮食结构不当造成的肥胖有一定的效果,对由脏腑功能失调和内分泌等其它方面造成的肥胖效果不明显。(2)运动、仪器减肥类: 原理:通过大量运动消耗能量,使脂肪加速分解转化以提供能量。弊端:需长期坚持,而且减肥效果较慢,运动部分肌肉变得更加发达,造成形体不匀称,一旦停用,反弹严重。(3)吸脂类: 原理:通过手术的办法,抽出人体一定数量的脂肪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弊端:有一定的危险性,比较痛苦,会造成体形不均,皮肤松驰等情况。(4)针灸类: 原理:通过深度剌激人体经穴,调整人体用脏腑、脾胃功能,消耗脂肪,达到减肥目的。弊端:比较痛苦,有恐惧心理,需要专业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