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效果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效果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09T08:51:45.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作者:杨柳枝[导读]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增生过剩形成,常表现为局限性的内膜肿物,是导致女性子宫异常出血和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1]。
杨柳枝(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妇科 529600)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应用宫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成功率以及手术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7.9±5.3min,平均出血量为26.8±4.2ml,有效率为98.0%,出现1例复发,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069-02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增生过剩形成,常表现为局限性的内膜肿物,是导致女性子宫异常出血和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1]。传统诊刮疗效欠佳,目前宫腔镜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具有多种优点。现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科采用宫腔镜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效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操作方式分为腔镜组和诊刮组,术前均经阴道B超高度疑诊为子宫内膜息肉。两组的年龄、体重、病史、息肉情况和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设备:是Olympus公司生产的1.9 mm系统、4.5 mm、7Fr微型一体化宫腔镜,可高温高压灭菌和可持续灌流,灌流液为0.9%氯化钠溶液。
1.3 操作方法:①腔镜组: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置入阴道窥镜暴露宫颈,再次消毒阴道和宫颈,以宫颈钳夹持宫颈,探针了解宫颈方向和深度,适当扩张宫颈后接通膨宫泵,以180~220 ml/min速度输入膨宫液,膨开宫颈后缓缓置入宫腔镜,维持压力为100~120 mm Hg(1 mm Hg=0.1333 kPa),全面检查宫颈管和宫腔,仔细观察息肉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及基底部和内膜情况并记录,必要时取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②诊刮组:常规刮取子宫内膜和内膜病灶进行活组织检查,亦可行分段诊刮。
1.4 方法
手术方法:(1)术前6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片,用于软化宫颈,采用静脉全麻。(2)置入宫腔镜后,先观察息肉的部位、数量、大小等情况,根据患者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①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单发息肉切除根蒂部后完整取出,范围包括息肉及周边0.5cm组织,多发息肉和内膜息肉状增生同时行浅层内膜切除[2];②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尽可能将息肉尽可能完整切除,再行子宫内膜切除术;(3)对绝经后患者在切除息肉同时行内膜剥除术(使用滚球电极电凝破坏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4)术后口服抗生素3—5d,并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5)术后随访12个月,了解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必要时行超声检查或宫腔镜复查。?
1.5 统计学方法[3]
根据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及术后患者月经的变化分为有效和无效。有效:子宫内膜息肉没有复发,月经经量正常,周期规律或是闭经患者闭经后无阴道不规则出血;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仍然存在,甚至更差。
2 结果
两组均无大出血、子宫穿孔、水中毒等并发症。将两组的操作和诊断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明显优于诊刮组。两组操作时间、出血量、一次性成功率、病员满意度以及确诊率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操作时间、出血量、一次性成功率、病员满意度以及
组别组别操作时间
(,min)出血量
(,ml)
一次性成
功率(%)
病员满意度
(%)
确诊率
(%)
腔镜组60 4.5±2.0 2.5±1.510095.792.2
诊刮组6014.5±4.030.5±9.574.871.367.8
60例手术均一次成功,一次成功率为100%,其中单纯息肉切除17例,息肉切除同时浅层内膜切除13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切除26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剥除4例。手术时间为10-25min, 平均手术时间为17.9±5.3min,术中出血量为10-35ml,平均出血量为26.8±4.2ml,未出现子宫穿孔、宫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有1例复发,有效率为98.0%。
3 讨论
3.1? 疾病特点:子宫内膜息肉常见于35岁以上的育龄期妇女,是子宫内膜在某种因素作用下局部过度增生而形成的宫内赘生物;其原因不明,可能与炎性反应、节育环、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4];单发较小的息肉常无临床症状,多由体检发现,较多患者有月经紊乱、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痛经等表现,可引起贫血和不孕症等,易误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超声可协助诊断,以往诊断方法有诊刮和宫腔镜检查基础上行病理检查确诊。
3.2? 优势比较:①传统的诊刮术是术者凭借经验和手感在盲视下进行操作,术中疼痛较显,易致子宫穿孔、大出血、刮宫不全和术后宫腔粘连、感染等,一般术后2周内有阴道出血,确诊率较低;②宫腔镜检查是应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光导玻璃纤维束和柱状透镜将冷光源经宫腔镜导入宫腔内,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内口、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能够直接窥视宫腔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以便针对病变组织直观准确取材并送病理检查[2]。宫腔镜的纤维外径管径小,可随意弯曲,观察范围大,痛苦轻、创伤小、检查时间短,无需麻醉、禁食和住院,恢复较快;对未婚女性检查同时可保护处女膜的完整。本组病例中腔镜组从操作时间、出血量、成功率、病员满意度和确诊率等方面明显优于诊刮组,患者乐于接受,体现出较大的优势。
3.3 注意要点:①术者要有良好的妇产科手术基础,经过腔镜操作的正规培训,技术娴熟;②术前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和妇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初步了解了宫内情况;③宜选在经后3~7 d,此时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早期,菲薄不易出血,黏液性分泌物较少;④操作要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