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尼采蒂歌剧咏叹调新研究浅谈
多尼采蒂经典男高音咏叹调演唱分析

多尼采蒂经典男高音咏叹调演唱分析多尼采蒂经典男高音咏叹调演唱分析多尼采蒂(Luciano Pavarotti)是20世纪最杰出的男高音演唱家之一,他的演唱以其浑厚深情的声音、高超的技巧和卓越的艺术表达而著称。
无论在歌剧舞台上,还是在独唱会中,他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
在多尼采蒂的演唱生涯中,他演唱了许多经典的男高音咏叹调,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意大利歌剧。
在歌剧中,男高音扮演着英雄、王子、恶棍等角色,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声音去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首先,我们来分析多尼采蒂在演唱男高音咏叹调时的声音特点。
他的声音宽广而富有弹性,旋律线清晰而流畅。
他拥有高亢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能够在高低音之间自如转换,并展现出灵活的音色变化。
由于他声音的这些特点,他能够完美地诠释男高音咏叹调中的各种情感,使听众们陶醉其中。
第二,多尼采蒂在演唱男高音咏叹调时的技巧和表现力也是他的独到之处。
他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使他能够将角色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让听众能够感受到他演唱中的内心动态。
他善于运用声音的起伏和变化来表达角色的喜怒哀乐,使听众们如同与角色一同经历着他们的故事。
此外,他的呼吸控制技巧也非常出色,使他能够在演唱时保持稳定的音色和长久的持续力。
最后,多尼采蒂在演唱男高音咏叹调时的舞台表演也是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他的舞台表演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他会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角色的形象和情感。
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和亲和力使他能够与观众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带领他们进入音乐的世界中。
总之,多尼采蒂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使他成为了经典男高音咏叹调的代表之一。
他的浑厚深情的声音、高超的技巧和卓越的艺术表达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音乐享受和感动。
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角色的理解使他能够将男高音咏叹调中的情感真实地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们能够在他的演唱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多尼采蒂的演唱艺术将一代又一代人深深地打动,并且对今后的男高音演唱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多尼采蒂作为经典男高音咏叹调的代表之一,以他浑厚深情的声音、高超的技巧和卓越的艺术表达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音乐享受和感动。
咏叹调《姑娘的秋波》版本比较与演唱心得分析

MUSICLIFE2024年第2期咏叹调《姑娘的秋波》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在十九世纪创作的歌剧作品《唐帕斯夸勒》,这首咏叹调举世闻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很多女高音歌唱家演唱这首经典曲目,如安娜·奈瑞贝科、卢西亚·波普、黄英等人,她们的演唱技巧、演唱速度及情感处理各有异同。
安娜·奈瑞贝科声音浑厚清亮,华丽而圆润,因此她可以完美驾驭抒情花腔女高音的重要角色。
卢西亚·波普主要区别在于,她从花腔女高音开始,然后转向轻柔的女高音,然后尝试抒情女高音,所以她的音色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
黄英老师是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的嗓音柔和甜美,舞台表演比前两位更加生动。
通过对三位著名演唱家的舞台演唱版本进行学习分析研究,笔者对这部演唱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提高自身的舞台音乐艺术修养,提升自己的舞台演唱创作技巧和在舞台音乐实践中的表演创作能力。
这首咏叹调不仅成为国内国外大型演唱会上歌手们演唱的经典歌曲之一,也是众多中外声乐教育学习者追捧学习的经典歌曲之一。
一、《姑娘的秋波》创作背景与人物性格19世纪早期,意大利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在法国文学的影响下,法国歌剧蓬勃发展,巴黎成为欧洲的“歌剧之都”,在那个情况下的意大利歌剧受到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传统歌剧受到阻碍,发展停滞不前,以多尼采蒂为代表的意大利歌剧浪漫派在这一背景下兴起,他刚从维也纳回来,就受到巴黎“意大利剧院”新任导演杰宁的热情邀请,为剧院创作新剧,按照当时意大利歌剧的习俗,歌剧的主演都是在歌剧完成之前就确定的,即使歌剧剧本不是为主要角色“量身定做”的,但是也会根据演员的声音与表演特点来进行创作。
在多尼采蒂选择剧本之前,杰宁就已经选择了他最喜欢的明星来担任主演。
多尼采蒂有自己的能力和习惯重写这篇文章,重演此剧不仅是为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和戏剧,更是为了音乐和动作的充分发挥,因此它是一部典型的意大利歌剧。
剧中的诺丽娜是一个充满活力、迷人、个性鲜明的女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爱,她想尽各种办法,故事的结尾也如诺丽娜所愿,和她的爱人走到了一起。
论歌剧《爱的甘醇》中男高音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论歌剧《爱的甘醇》中男高音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演唱风格与技巧作者:张悦来源:《音乐生活》2019年第01期盖塔诺·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atti,1797-1848),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歌剧作曲家之一,与贝里尼、罗西尼并称为“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三巨头”。
他是一位高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近百部歌剧,在歌剧创作中将音乐的发展与剧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二者完美结合,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财富。
多尼采蒂一生创作的作品体裁多样,其中有1 93首艺术歌曲、45首二声部重唱、16部交响乐作品、19部弦乐四重奏、3首清唱剧、28首合唱曲,以及多部室内乐作品等。
在多尼采蒂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他的声乐作品不但在世界各国比赛的曲目中经常出现,而且也被许多歌唱家在音乐会中演唱。
多尼采蒂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爱的甘醇》,是具有非常典型意义的喜歌剧,也是浩如烟海的意大利歌剧中最受欢迎和演出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本文以此歌剧中的男高音咏叹调作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语言、歌剧剧情、人物性格等方面,并结合男高音演唱技巧来进行分析,从而对此歌剧中男高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与技巧进行综合阐述。
一、歌剧《爱的甘醇》的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多尼采蒂在创作上一气呵成、快速多产,75部歌剧的巨大作品量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他在歌剧上创作的主要领域是喜歌剧,早期的喜歌剧受罗西尼的影响,曲风自然清新,如同一股清泉沁人肺腑,旋律的线条感很强,在谱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音符,并很注重“legato”(连音)的技巧,这也使得他的歌剧在声音的连贯、气息的支持方面向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尼采蒂在很多时候必须按照歌唱家的声音条件及其特点来写作,并为当时的很多名歌唱家量身定制了多部作品。
《爱的甘醇》这部歌剧的脚本作家是罗马尼,多尼采蒂在创作上保持着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风格。
探析咏叹调《偷撒一滴泪》

探析咏叹调《偷撒一滴泪》作者:宋柏汶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3期摘要:歌剧咏叹调《偷撒一滴泪》选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歌剧《爱的甘醇》,这是一首由抒情男高音演唱的作品。
本文将通过对作曲家和歌剧剧情的介绍、咏叹调的演唱背景、音乐的作品分析、作品感情基调、演唱方法、音乐基本元素、情感处理等诸多方面逐一进行解析,充分探析这首咏叹调的艺术特色与演唱技巧。
关键词:《偷撒一滴泪》艺术特色演唱技巧一、艺术特色(一)作品相关背景多尼采蒂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以多产而著称,一生创作的歌剧多达七十余部,代表作有《拉美摩尔的露契亚》、《唐帕斯夸莱》、《军中女郎》、《爱的甘醇》等。
《爱的甘醇》是一部多尼采蒂所创作的著名两幕喜歌剧作品,又被译为《爱情的灵药》。
作品讲述了19世纪意大利的某农村,年轻人内莫里诺爱上了美丽善良的女庄园主阿迪娜,阿迪娜也对他有好感,但他没有勇气去表白。
军官贝尔克雷带着士兵来到了村里,向阿迪娜展开了疯狂地追求,这使得内莫里诺非常着急。
这时刚好他碰到了一个江湖的骗子医生杜卡马拉,杜卡马拉向他推销灵药“爱的甘醇”,骗他说只要喝下灵药在24小时内就可获得对方芳心,于是内莫里诺花昂贵的价钱买下了被称之为灵药的“爱的甘醇”。
内莫里诺喝下“爱的甘醇”之后变得轻松愉快,他深信阿迪娜会马上爱上他,便对阿迪娜不理不睬,这让阿迪娜非常生气,她赌气决定马上和贝尔克雷结婚。
内莫里诺见状又开始着急起来,便劝说阿迪娜不要立刻与贝尔克雷结婚,却遭拒绝,他对阿迪娜苦苦哀求却受到众人的嘲笑。
为了使“灵药”发挥更大的效力,他去了贝尔克雷那里参军并获得了军饷,又一次在杜卡马拉那里付钱买了一瓶“灵药”。
他又变得轻松起来。
这时,传来消息说内莫里诺城里的叔叔去世了,将把一大笔遗产留他继承,于是村里的姑娘都对内莫里诺大献殷勤,这让阿迪娜萌生醋意。
阿迪娜以为内莫里诺参军是为了她,便向内莫里诺吐露心声,但内莫里诺却显得毫不在意,阿迪娜伤心地离开了。
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艺术性探究

当代音乐2021年第2期MODERN MUSIC 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艺术性探究李纯许琦[摘要]咏叹调《偷洒一滴泪》是多尼采蒂所创作的最经典的咏叹调之一,受到很多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青睐。
笔者通过对作品歌剧创作背景、歌剧剧情发展、曲式结构、歌曲旋律的分析,并结合笔者在学习演唱本首咏叹调时的收获,总结归纳出演唱此首作品时所用的具体四种呼吸技巧和三条基本元音的练声方法,以及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等。
通过系统的归纳后,能够帮助演唱者在演唱本首咏叹调时,对这部作品作出更为充分的表达和诠释。
[关键词]多尼采蒂;咏叹调;演唱处理[中图分类号]J6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2-0103-03一、创作背景17世纪和18世纪的欧洲,正在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发生变化,其中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喜歌剧就在这样的影响下应运而生。
启蒙运动是一场反教会压迫、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一系列解放独立的思想为浪漫主义的发展埋下伏笔,许多作家、音乐家、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不同的创作,这种全新的创作风格被称为浪漫主义风格。
在这一时代下,艺术不再只是被王公贵族所享受,普通民众也能学习并接触到,加速了浪漫主义的传播和影响。
启蒙运动期间的喜剧名作《费加罗的婚礼》在弘扬个性解放和平民地位的同时,也预示了封建贵族阶级必然走向灭亡,后来被莫扎特采用作为创作喜歌剧的脚本,使其成为意大利喜歌剧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
二、歌剧《爱的甘醇》的剧情简介(一)第一幕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某个庄园中,美丽富裕的庄园主阿迪娜爱上一位务农青年,同样男主人公内莫利诺也深深地喜欢着阿迪娜,但由于自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缺少勇气向阿迪娜表白,阿迪娜对内莫利诺的懦弱和不敢向其表白的行为很生气。
而在此时,一位年轻的军官贝尔克莱无意间在村庄中遇到了美丽的阿迪娜并开始对其展开热烈[收稿日期]2020-07-27[作者简介]李纯(1969—),女,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许琦(1996—),男,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

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摘要:1.介绍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2.分析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的背景和特点3.探讨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的演唱技巧4.总结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的艺术价值和影响正文: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意大利语歌曲,由著名作曲家多尼采蒂创作。
这首歌曲被广泛认为是意大利语歌曲的代表作之一,因为它既具有优美的旋律,又充满了深深的情感。
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的背景和特点非常独特。
这首歌曲是多尼采蒂的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的一部分,讲述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悲剧的爱情故事。
这首歌曲是女主角露琪亚在剧中的一段咏叹调,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哀叹。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充满了意大利式的热情和浪漫,同时也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上的冲突。
在演唱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时,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演唱技巧。
首先,因为这首歌曲是意大利语歌曲,所以演唱者需要对意大利语有一定的掌握,以便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其次,这首歌曲的旋律较为复杂,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音乐技巧和控制能力。
最后,因为这首歌曲充满了情感冲突,所以演唱者需要有很强的表演能力和情感理解力,才能将这首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的艺术价值和影响非常深远。
这首歌曲被广泛认为是意大利语歌曲的代表作之一,它的优美旋律和深情歌词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这首歌曲也被视为多尼采蒂歌剧作品中的经典之一,它对后来的歌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这首歌曲也被广泛用于音乐会和歌唱比赛,成为了歌唱家们展示自己技艺和情感理解力的重要曲目。
总的来说,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咏叹调是一首非常优美和深情的歌曲,它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充满了情感上的冲突和激情。
论《像天使一样美丽》艺术魅力之所在

13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3比如胸腔自然向下张开、张嘴吸气时感受打哈欠的感觉、喉结往下做挡气的动作、后腰有明显的对抗力等一系列动作,这需要大量的练习让身体肌肉形成记忆力,才能使它们变成歌唱时的自然生理反应。
在演唱《像天使一样美丽》时,要注意全曲节奏轻快活泼,有大量的重音记号(谱例如下),用气息牵引声音,做到声断气不绝,将这些歌词的强调出来。
在演唱最后华彩部分时,由于中间没有换气记号并且还需要自由延长,因此必须要利用乐句之间大量的短时值休止符,在一瞬间给自己补充足够的气息,做到气息稳定连贯,一气呵成的唱完,若是气息不稳就会造成音符时值唱不够或者音准等错误。
(二)精准的咬字在演唱意大利语等外国作品时,需要强调把五个元音唱的饱满,只有把元音唱好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声乐技巧;而辅音通常不占太多时值,简单的一带而过。
《像天使一样美丽》这首咏叹调的歌词旋律轻快活泼,不像艺术歌曲那样舒缓悠长,因此就要像说话一样把每一句歌词清楚的唱出来。
比如歌曲第一句B、L、S、C、M、G 都是辅音字母。
B[b],演唱时应双唇闭拢,气流冲开障碍,发爆破音;L[l],舌尖抵到上牙龈,舌面放松,气息从舌头两边流出;S[s],通常发浊音;这里需要留意C 在元音A、O、U、前面发音[k],在元音E、I 前面加上不发声的字母H,书写为CH,才能发音[K];M[m]双唇闭拢,形成障碍,轻轻张开嘴,气息从鼻孔泄出;G[g],在元音A、O、U、前面发音[g],在元音E、I 前面加上不发声的字母H,书写为GH,才能发音[g]。
想要在歌唱中唱好每一个词必须多加练习,达到舌头与牙齿相互配合协调,灵活自如。
另外,歌词的语气、断句、抑扬顿挫都要不断地揣摩,这就需要我们多听、多模仿、多查阅相关资料来理解,从而将每一个乐句所阐述的内容确切的演唱出来。
(三)音乐语言的连贯第一唱段结束后有6小节的钢琴间奏部分,旋律轻柔舒缓,十分优美地带出了第二唱段。
多尼采蒂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艺术解读

唱 作 曲家 。他 的许 多歌剧 作 品取材 于浪 漫 主义 文学 调 和愉快 的 气 氛 。它 的旋 律 扣 人 心 弦 , 腔 丰 富 有着 快乐 又抒 情的戏剧 效果 。3 , I( J 大师的名著 , 富于乐观主义精神 和时代气歌剧 的第 选 生动 地刻 画人 物 的 内心 世 界 和情 感 生 活 , 与 罗 二幕 , 他 由罗 曼 尼撰 写 脚 本 。描 述 了江 湖 医生 杜 卡
尼采 蒂善 于塑造 音 乐 形 象 和戏 剧 冲突 , 够 细 腻 能
收 稿 日期 : 09 1 — 1 20 — 2 1 作者简介 : 史永清 (95 )男 , 17 一 , 内蒙古土默川人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 系讲师 , 硕士。
l0 1
暗示 了整 首 咏 叹 调 的情 绪 基 调 。前 四小 节 为 马拉兜 售爱情 灵 药 , 年轻 农 夫 内莫 里诺 购 得 一剂 郁 , 后产 生求 爱欲 望 , 求庄 园主 的女 儿 阿蒂娜 , 追 求爱 a乐句 的低 八度 重 复 , 三 小 节采 用 新 的 材料 , 后 并 失 败后埋 怨 灵 药不 灵 。后来 内莫 里 诺 姑 母 逝 世 ,
二、 偷 洒一滴泪》 《 的音乐解析
的技术 与表现 力 , 声 音 技 巧 方 面 除 了 要有 演 唱 在
花 腔 与华 彩 的能 力 之 外 , 需 要 有 一定 的技 术 表 还
在 男高音唱段《 洒一滴泪》 曲为带再 现的 现歌 剧 的戏剧 性 , 换声 点 区域 实 现音 色 的统 一 。 偷 全 歌词 的元 音 与 元 音之 间一 定 要 衔 接 连 单三部 曲式 。开始 乐段 是 内莫 里 诺揣 测 阿蒂 娜 内 语言 方面 , ua u ia a ia 心的再 现 , 因此 在调 性 布 局 上 采 用 带 有 温 暖 色彩 贯 。例如第 一句 歌词 :\ \ \\ \ \\。这 是第 句 歌词 中包含 的所 有元音 , 们演 唱 的 时候 , 我 可 的 b小调 。但是 , 当歌 词 中他 明确 了阿 蒂 娜 的爱
多尼采蒂的歌剧咏叹调《姑娘的秋波》的创作特征和演唱风格

大 众 文 艺大24摘要:经典歌剧咏叹调《姑娘的秋波》(Quel guardo),是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1797—1848)的代表性歌剧《唐•帕斯夸勒》(1843)中的经典唱段。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唱风格进行分析,使我们能更准确、更富于情感地去演唱好这首作品,并更深入地了解以多尼采蒂为代表的那一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和风格。
关键词:多尼采蒂;喜歌剧;创作特征;演唱风格;美声唱法一、多尼采蒂是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歌剧名家多尼采蒂出生于意大利贝加莫,从小在教会音乐学校学习音乐。
教会的主持迈尔很赏识他的音乐才能,在迈尔的资助下他进入了博洛尼亚音乐学院。
1817年他又回到贝加莫,与威尼斯一家歌剧团签定合同,并写了4部歌剧。
这些初期作品,比较平庸。
他还写了大量的宗教音乐、管弦乐等器乐作品,极大地表现出多尼采蒂在创作上一气呵成、快速多产的特点。
1822年,歌剧《格拉纳塔的佐拉伊德》在罗马演出,大获成功。
此后多尼采蒂每年写2至5部歌剧,从短小的独幕滑稽剧到多幕的正歌剧等各种体裁都有,在音乐上已显露出他个人的创作风格。
后来他相继写出了歌剧《安娜•博莱娜》《爱的甘醇》《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军中女郎》《嬖人》《夏莫尼的林达》《唐帕斯卡莱》等著名歌剧。
1835年,被聘为那不勒斯皇家音乐学院教授,1837年任该院院长。
1838年由于歌剧《波利乌托》遭到禁演,再加上妻子病故和对音乐学院院长职务的厌倦,他移居巴黎。
1842-1843年他访问罗马、米兰和维也纳,然后又回到巴黎迎接他的歌剧《唐帕斯卡莱》的上演,获得极大成功。
1845年他患麻痹病,1847年回到故乡贝加莫,1848年4月8日去世。
二、多尼采蒂歌剧的创作特点和风格的多样性多尼采蒂的歌剧创作体裁呈多样性,如意大利的喜歌剧《唐帕斯卡勒》,抒情戏剧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音乐滑稽剧《夜钟》,带对白的法国喜歌剧《军中女郎》,浪漫主义历史英雄歌剧《玛丽亚•斯图亚特》,悲剧传奇剧《安娜•博莱娜》,社会心理传奇剧《夏莫尼的林达》等,都各具特色。
多尼采蒂的咏叹调《姑娘的秋波》的创作特点和演唱表现

第一幕首先讲述了吝啬鬼唐帕斯夸莱急于结婚,挚友马拉泰斯塔来到他家里,为他介绍自己倾国倾城、温婉恬静的“妹妹”,并相约傍晚时分让二人相见。
另一边唐帕斯夸莱的侄子埃内斯托被叔叔要求娶一个富家小姐,否则唐帕斯夸莱一分也不会把遗产留给埃内斯托。
此时埃内斯托已有心上人,叔侄二人爆发的激烈矛盾让他焦急万分。
画面一转,女主人公诺莉娜出现,活泼天真的她小声讲述骑士与少女爱情故事,对故事内容嘲笑的同时对自己的爱情也充满了自信。
在收到埃内斯托的信,知道了当前她二人面对的棘手局面后,感到十分苦恼,不愿意与心上人分别。
这时帕老爷的挚友马拉泰斯塔来到她家中,向诺莉娜解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诺莉娜十分聪慧,当即与马拉泰斯塔决定,要设计一场小闹剧,拯救二人的爱情。
第二幕,诺莉娜装扮成马拉泰斯塔的妹妹与唐帕斯夸莱见面,一见面,唐帕斯夸莱便被诺莉娜的美貌所吸引,当即决定结婚。
此时埃内斯托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家,恰好看到这一幕,通过马拉泰斯塔的告知明白了真相后,他作为公证人之一为这场荒诞的乌龙婚姻证婚。
唐帕斯夸莱此时已经被爱情蒙蔽了双眼,举办婚礼过后,立刻将财产分割一半给妻子。
在第三幕中,计划得逞的诺莉娜一改之前的温婉平和,变得泼辣野蛮,故意遗留与别的男子的信件让唐帕斯夸莱看到,帕老爷经不起折磨,去找挚友商量寻求帮助。
马拉泰斯塔建议他晚上潜伏在后花园里,去看看妻子与谁私会。
深夜他躲在后花园里,到来的诺莉娜听到声音,提前让埃内斯托躲到一边。
等了许久的唐帕斯夸莱发现计划无果,便又去找挚友商讨。
这次马拉泰斯塔提议同意侄子与心上人的婚姻,并分给他们数量可观的财产,这样唐帕斯夸莱的妻子一定会受不了而离开的。
在他同意后,马拉泰斯塔将诺莉娜还给了埃内斯托,帕老爷这时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在众人解释完一番过后,帕老爷释然,不再阻挠二人,并祝福他们。
故事至此圆满结束。
二、创作特征(二)曲式结构属于花腔女高音唱段的咏叹调《姑娘的秋波》,是女主角诺莉娜第一次刚亮相时为观众带来的唱段。
多尼采蒂男高音咏叹调演唱分析

多尼采蒂男高音咏叹调演唱分析多尼采蒂(Donizetti)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音乐,但以歌剧最为著名。
他的男高音咏叹调演唱非常具有特色,独特的旋律和精湛的技巧使其成为男高音演唱技巧的典范。
本文将对多尼采蒂男高音咏叹调演唱进行分析。
首先,多尼采蒂男高音咏叹调的旋律非常优美和富有表现力。
他的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旋律线条流畅,充满感情的起伏。
例如,他的歌剧《艾莉诺与阿图罗》中的男高音咏叹调“Ah! mes amis, quel jour de fête!”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个咏叹调的旋律充满了喜悦和激情,展示了主人公的心情。
多尼采蒂通过旋律来表达情感,通过音乐来诉说故事。
其次,多尼采蒂男高音咏叹调的技巧要求极高。
男高音演唱往往需要具备广阔的音域和强大的咬字能力。
多尼采蒂的作品中常常要求男高音唱到高音区域,例如他的歌剧《狄阿·邓肯》中的男高音咏叹调“Fra poco a me ricovero”。
这首咏叹调需要演唱者在高音区保持稳定的音质和强大的音量,同时要求清晰准确地唱出每一个音节。
多尼采蒂的男高音咏叹调通过音程的跳跃和高音的运用来展示男高音演唱者的技巧和能力。
另外,多尼采蒂男高音咏叹调也注重对角色心理的描画。
他的男高音咏叹调往往是角色的独白,通过歌唱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他的歌剧《图兰朵》中的男高音咏叹调“Una furtiva lagrima”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首咏叹调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渴望,男高音的演唱需要准确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多尼采蒂通过音乐来揭示角色的感情,并通过男高音的声音和表演来呈现出来。
最后,多尼采蒂男高音咏叹调的伴奏和管弦配器也非常精妙。
他的作品中常常使用华丽的管弦乐编曲,通过乐器的声音来增强男高音演唱的效果。
例如,他的歌剧《郎姆雷》中的男高音咏叹调“Dalla stanze ove Lucia”中,管弦乐通过流畅的旋律和丰富的音色来与男高音的演唱相呼应,增强了音乐的表达力。
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当代音乐2021年第3期MODERN MUSIC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谷文龙[摘要]歌剧《爱的甘醇》是喜歌剧题材,它以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角,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这部歌剧是多尼采蒂创作趋于成熟的时期所创作的,其中有很多有趣的人物、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旋律动人的咏叹调,本文就着重讲的是其中一首被大众所熟知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
通过谱例和曲式结构分析获得一种理论的情感。
从人物的性格、剧情分析了演唱这首咏叹调应该表达的情绪,了解剧中人物所想所说,探究其中的戏剧冲突和研究演唱时应该把握的声音技巧、情感表达。
从这首咏叹调的旋律创作、风格设计、伴奏音型等方面对这首咏叹调的艺术价值做了综述。
最后,还对比了当代不同歌唱家们演唱的不同版本,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们独特的演唱处理。
[关键词]歌剧中咏叹调;《爱的甘醇》;《偷洒一滴泪》[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3-0105-03—、《爱的甘醇》创作背景1797年11月29日,多尼采蒂出生在意大利城市——贝加莫,他九岁时在梅尔主办的天主教音乐学校学习,作曲家梅耶尔欣赏他的才华。
1811年,梅尔资助他去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去学习研究马尔蒂尼的对位法。
他于1817年回到贝加莫,在迈尔的介绍下,他与一个威尼斯歌剧团签订了合同,开始了他的歌剧写作。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中,因此在他的歌剧创作中,常常体现着纯粹质朴的性格。
多尼采蒂可以说是意大利歌剧文化发展时期的典型代表。
1830年,他的歌剧《安娜•博勒娜》在米兰演出成功,这部歌剧后来在巴黎和伦敦演出成功,一下使他在欧洲出了名。
1842年到1843年期间,他先后分别访问了罗马、米兰和维也纳,创作顶峰时期他写下了歌剧《爱的甘醇》。
回到巴黎之后,他的歌剧《唐璜》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845年他患病瘫痪,1847年回到家乡贝加莫并于1848年4月8日离开了人世。
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坎坷的创作历程,使他的创作总是带有向往幸福的乐观情绪。
浅谈多尼采蒂歌剧的创作及其风格

浅谈多尼采蒂歌剧的创作及其风格浅谈多尼采蒂歌剧的创作及其风格摘要:十九世纪是大歌剧和喜歌剧在欧洲兴起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的优秀歌剧作家和优秀作品。
在这中间,意大利的歌剧作家多尼采蒂以其大量的优秀作品对美声唱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笔者希望能够提示一种威尔第、普契尼以外的,自然的、淳朴的、更接近美声唱法最纯粹技术要求的演唱风格。
同时也希望学界能够给予多尼采蒂及其同时期的歌剧创作以更多的注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们对美声唱法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多尼采蒂,美声唱法,歌剧,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019-02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歌唱学派存在已经四个世纪了,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阉人歌手时期后,在十九浪漫主义时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被称为“美声歌唱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的歌剧繁荣是与当时歌剧的创作繁荣分不开的。
较有代表性的剧作家有多尼采蒂(Gaetano・Donizetti 1797~1848)、罗西尼(Gioachino・Rossini 1792~1868)、贝里尼(Vincenzo・Bellini 1801~1835)等。
其中多尼采蒂以其特有的创作风格,朴素优美的旋律线条为美声唱法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剧曲目,如:《爱的甘醇》《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宠姬》《唐帕斯夸莱》等。
推动了美声唱法的进一步发展。
多尼采蒂及其歌剧创作十九世纪正是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开始席卷欧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歌剧创作在浪漫主义风格影响下将注意力从天堂地狱、王公贵族转移到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所喜爱的神话传说当中;在情感方面,从注重理性,崇尚英雄主义转向更多的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抒发个人的感情。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意大利本土活跃的三位作家: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里尼。
这三位作家的创作对十九世纪的歌剧发展尤其是美声唱法在歌剧中的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后人称为“美声三大巨头”。
浅谈《偷洒一滴泪》的音乐特征及演唱处理

浅谈《偷洒一滴泪》的音乐特征及演唱处理作者:赵福涛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3期【摘要】歌剧《爱的甘醇》分为两幕,《偷洒一滴泪》是第二幕里著名的咏叹调。
这首爱情咏叹调有着规整的曲式结构,优美的旋律线条。
该论文从创作背景、歌剧的剧情《偷洒一滴泪》的演唱背景出发。
第一章介绍作者多尼采蒂、《爱的甘醇》产生的背景和本歌剧所要表达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介绍《偷洒一滴泪》这个歌剧选段在剧中的演唱背景,第三章介绍咏叹调的音乐特征,第四章简单分析咏叹调的演唱处理。
【关键词】《偷洒一滴泪》;音乐特征;演唱处理第一章多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概述第一节多尼采蒂生平简介加埃塔诺·多尼采蒂(1797-1848)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罗西尼(1792-1868)、贝利尼(1801-1835)被同称为‘美声学派’三巨头。
”他还创作了室内乐、清唱剧、交响曲、宗教音乐等共约 75 部歌剧。
于 1848 年 4 月 8 日与世长辞,终年 51 岁。
第二节歌剧《爱的甘醇》简介歌剧《爱的甘醇》由罗马尼根据斯科里步的《春药》改编。
1832年5月12日初演于意大利米兰。
歌剧简介:朴实的青年农民内莫利诺是位非常简单的年轻人,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意大利的巴斯克乡村,内莫利诺的家乡,他爱恋着年轻富有的女农场主阿迪娜,同时军曹贝尔科雷也爱慕着庄园主阿蒂娜。
为了能得到阿迪娜的爱情,内莫里诺向江湖医生买来了据说能赢的爱情的药酒"爱的甘醇",一饮而尽以后故意怠慢阿蒂娜。
阿蒂娜为了让内莫里诺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答应和贝尔科雷结婚。
与此同时,村子里突然传起谣言,说内莫里诺已经继承了她叔叔的遗产。
于是,一向默默无闻的他迅速成为姑娘们的追求的偶象,如此的转变引起了阿迪娜的嫉妒,通过这件事阿迪娜知道内心真正爱的人是内莫利诺。
当阿蒂娜拒绝了婚事,说出了自己对内莫利诺的爱,内莫里诺以为是医生的药水起到了作用。
最终,阿蒂娜嫁给了内莫利诺。
浅析多尼采蒂的歌剧创作

、
滞状 态 , 乐 更 加 流 畅 。 音
其次 , 古典主义时期出现的喜 歌剧对 多尼采蒂创作 的影响 。喜歌 剧 从1 7世纪中叶的正歌剧 中间或结尾 插入 的“ 幕间剧 ” 发展 而来 , 代表 了 歌剧在题材和演出方面的新变革 , 由于它的通俗化和轻松诙谐 的音 乐, 曾 度取代正歌剧的地位。喜 歌剧发展到多尼采蒂时期已经成为~ 种创 作 模式 , 曲家往往会兼顾 各种歌剧 的模式进 行创作 。多尼 采蒂也有优 秀 作 的喜歌剧作品 , 爱的甘醇》、 军中女郎》 。 如《 《 等 再次 , 格鲁克和莫扎特的音 乐理念对 多尼采蒂创作 的影响 。我们 知 道, 在多尼采蒂之前歌剧史上重要 的人物非格鲁克和莫扎特莫属 , 而歌 剧 的音乐在这两位艺术大师手 中则是各领风骚 。格鲁克强调音乐要从 属于 戏 剧 , 剧 要 放 到 非 常 重要 的层 次 , 除 了 与剧 情 和 台词 无 关 的 、 余 的 戏 去 多 装饰性花腔表演和无故穿插 的音 乐 , 要求用 自然 、 朴素 、 真实的音乐来 表 现戏剧 内容。其后 的奠扎特则强调 戏剧顺从 于歌唱 , 为人物角 色性 格 认 的刻画与 内心情感的表述要用美妙 的音乐来体 现的 , 音乐 在歌剧 中占据 着支配 的地位 。处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接时期的多尼采蒂将 两位大 师的创作理念吸收 , 创作出 自己崭新的歌剧 作品。在他 的歌剧 中既有 属 于各个角色 自己基本性格 特点的音乐 , 又具备充分的戏剧性特征 , 并能够 用独唱 、 重唱突出各个 角色之 间的戏剧性矛盾 , 巧妙的将 音乐的旋 律结构 和戏 剧 的情 节 完 美 的 结 合 。 二、时代背景的影响 多尼采蒂所处的时代 背景是影 响其歌剧创作的重要因素之 一。在革 命 的浪潮 中, 资本主义 生产关 系还是 得到 了发展 , 在新 的社会 经济情 况 下, 产生 了新的革命组织“ 青年意 大利 ”, 他们 吸收之 前烧炭党 的经验 教 训, 逐渐联系广大群众 , 反对封建统 治和外族压迫 , 革命运动在 14 88年形 成 高 潮 。在 当 时 民 族 解放 运 动 和爱 国 主 义 精 神 的 影 响 下 , 漫 主 义 开 始 浪 萌发 , 并逐渐渗透到各个层面。 1 纪 初 的 浪 漫 主 义 主要 体 现 在 文 学 诗 歌 中 , 以 歌 剧 为 主体 的 音 9世 和
歌剧《宠姬》之咏叹调《哦我的费尔南多》唱段分析

歌剧《宠姬》之咏叹调《哦我的费尔南多》唱段分析
赵靓
【期刊名称】《花溪》
【年(卷),期】2022()9
【摘要】歌剧《宠姬》是多尼采蒂的一部法国喜歌剧,咏叹调《哦,我的费尔南多》是女主人公莱奥诺娜的著名唱段,是一首难度较大、层次丰富的女中音咏叹调,非常考验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以及情感的表达。
本文通过对作曲家多尼采蒂的生平以及对这部歌剧背景的介绍,进一步对莱奥诺娜的人物形象以及这首咏叹调的演唱处理进行分析。
【总页数】3页(P241-243)
【作者】赵靓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
【相关文献】
1.阿米娜的咏叹调《啊,满园鲜花凋零》的唱段分析--贝利尼歌剧《梦游女》
2.米卡埃拉在歌剧《卡门》中主要唱段的演唱分析米卡埃拉的咏叹调“我说,我是什么也不怕”演唱分析
3."唱"所欲言——从歌剧男高音咏叹调《终日黑暗惊慌》唱段本身分析如何驾驭 "高自萍"
4.歌剧咏叹调《哦,我的费尔南多》的演唱诠释
5.普契尼歌剧咏叹调中“Legato”的艺术分析——以男高音唱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男高音咏叹调《偷撒一滴泪》的演唱分析研究

男高音咏叹调《偷撒一滴泪》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二幕喜歌剧《爱的甘醇》中男主角内莫里洛的唱段。
剧目《偷撒一滴泪》因其旋律优美抒情动人、节奏变化明快自如、戏剧结构幽默丰富被称之为多尼采蒂喜歌剧的巅峰之作。
其中咏叹调抒情唱段《偷撒一滴泪》不仅为各男高音歌唱名家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亦是抒情男高音学习中的常见作品。
虽然该咏叹调旋律舒缓柔美,充满忧郁的情愫,但是蕴含其中的不乏戏剧的张力,作品音域并不宽广,也没有很高的音,由于较多的音出现在男高音的换声区上下使得作品难被歌者驾驭,因此被称为男高音的“毒瘤”。
一、盖塔诺·多尼采蒂与《爱的甘醇》盖塔诺·多尼采蒂(Gaetano·Donizatti,1797~1848)与作曲家罗西尼、贝里尼并称为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
在罗西尼和贝里尼的基础之上极大地丰富了歌剧美声演唱的市场。
多尼采蒂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余部歌剧,他的歌剧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各具特色。
多尼采蒂真正成功的作品集中在喜歌剧的创作上。
《爱的甘醇》、《唐帕斯夸莱》、《军中女郎》等优秀的喜歌剧作品保持着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风格与写作技法,风趣幽默,体现了意大利民间、民族的乐观主义精神,被世界各地人们所喜爱,至今传唱不衰,这些精致的喜歌剧作品奠定了多尼采蒂在世界歌剧史上的地位,在他的歌剧创作中继承了意大利古典时期歌剧的传统风格,更在积极向浪漫主义歌剧创作探索,其成果被后来的歌剧巨匠威尔第所继承吸收并不断发展成熟。
此外多尼采蒂的创作还涉猎多种音乐体裁。
但是总的来说多尼采蒂在音乐史上的贡献还是集中在歌剧上的创作,因而奠定了歌剧史上重要的地位。
二、咏叹调《偷撒一滴泪》的音乐分析咏叹调《偷撒一滴泪》为单二部曲式。
整首咏叹调共50个小节,第1~9为该歌剧选段的前奏部分,调性为降b 小调,伴奏织体用十六音符的分解和弦组成,强拍用跳音演奏,突出和弦的低音,其余音符用连音线连起来。
整个前奏部分一气呵成模仿竖琴的演奏方式有断有连,轻柔的旋律将音乐缓缓带入情境,烘托出主人公向女主角求爱不得向其诉说的忧伤之感。
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咏叹调《万籁俱寂》的音乐分析

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咏叹调《万籁俱寂》的音乐分析陈静【摘要】抒情正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作曲家多尼采蒂把露琪亚这位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通过音乐上的塑造,展现的淋漓尽致.本章即通过对该剧中第一幕的咏叹调的音乐创作手法的详细分析,来研究作曲家多尼采蒂是如何塑造露琪亚这一音乐形象的,以及怎样表达悲剧情感和怎样反映、批判社会现实的.【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1页(P73)【关键词】多尼采蒂;《万籁俱寂》;音乐分析【作者】陈静【作者单位】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鹰潭 335000【正文语种】中文多尼采蒂作为十九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其一生写了65部歌剧,其中《拉美莫尔的露琪亚》被看成是“女高音的战马”,其演唱难度超高,人物性格难以把握,其中第一幕的女高音咏叹调《万籁俱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第一幕共有四个音乐分曲,主要讲述女主人公露琪亚的哥哥恩瑞克与她的爱人艾德加之间的家族矛盾,以及露琪亚对她自己爱情的忧虑与向往。
艾德加的家族曾吞并了恩瑞克的庄园,处于破产危机的恩瑞克极想让妹妹与富有的贵族阿图尔联姻,以挽救自己的危机。
他与上尉诺曼和牧师雷蒙德一起谋划着这个阴谋。
之后,剧情进行到第二场时,露琪亚与她的女仆艾丽丝出场了,她歌唱着美好的夜晚,既对哥哥不满她与艾德加的恋情担忧,又对他们的爱情充满着渴望,她唱出了两首优美的卡瓦蒂娜。
第三音乐分曲的引子由竖琴奏出华丽而优美的旋律,音乐安静舒缓,这是对即将呈现的美好的爱情主题的预示,也与之前的第二音乐分曲中的合唱及乐队全奏(tutti)的热烈情绪形成对比。
整个第三音乐分曲是由露琪亚和艾丽丝的“宣叙调”及两个“卡瓦蒂娜”组成的。
其中,露琪亚演唱的第一首卡瓦蒂娜是单三部曲式,其结构图式为:该曲采用小广板的速度,缓慢而柔和,表现夜晚万籁俱寂的氛围,露琪亚在此借景抒情,虽然歌词在唱寂静的夜,但其实是在抒发她对艾德加的思念,以及对未来要面临重重困难的爱情的不确定性的顾虑。
谈多尼采蒂咏叹调《姑娘的秋波》作品分析与演唱技巧

谈多尼采蒂咏叹调《姑娘的秋波》作品分析与演唱技巧一、多尼采蒂及其喜歌剧《唐帕斯卡莱》1. 多尼采蒂简介多尼采蒂( Geatano Donizetti,1797 - 1848) 是19 世纪前半叶最多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除了70部歌剧,还有100 首歌曲、几首交响曲、清唱剧、康塔塔、室内乐和教堂音乐。
2. 多尼采蒂喜歌剧《唐帕斯卡莱》《唐帕斯卡莱》是多尼采蒂最优秀的一部喜歌剧,甚至可以和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媲美。
这是一部三幕喜歌剧,讲述的是个搞笑的故事,唐帕斯卡莱是个70 岁的老鳏夫,但还想自己结婚生子,还抢夺了侄子埃尔内斯托的财产继承权。
幸得医生马拉特斯塔献计,让埃尔内斯托的情人诺丽娜装扮成从乡村出来的姑娘,去勾引唐帕斯卡莱,使他对诺丽娜着迷,并立下婚约,还要对诺丽娜惟命是从。
没想到婚约一签订,诺丽娜立刻像变了个人似的,成为悍妇,让唐帕斯卡莱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想尽办法摆脱这个还没进入洞房的新娘,到了后来还打消了结婚生子的这个念头,痛苦地答应了侄子埃尔内斯托与诺丽娜的婚事。
诺丽娜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姑娘,整首咏叹调分成了三个戏剧情节,首先歌曲开始诺丽娜正在朗读一本书,比较缓慢、优美,用6 /8 拍子,更充分地体现出旋律的柔和性、歌唱性; 其次,随着诺丽娜一阵笑声和不屑的表情,音乐转入轻重缓急富于对比变化的唱腔,从柔和的6 /8 拍变成诙谐的2 /4 拍,节奏多用附点,重拍上加入了装饰音,中途也有渐慢、渐强、渐弱、回原速等,更体现了音乐的轻重缓急,充分发掘出姑娘独特的个性特点,随着音乐的递进反复,对姑娘的形象特色进行反复渲染和强调; 最后,音乐高潮的迸发,重复强调诺丽娜我爱胡思乱想,我敏捷,我活跃,也喜欢出风头,还爱开玩笑,我若大动肝火,谁也不能阻挠,但火很快灭掉,又变成微笑的音乐形象,伴奏织体饱满,反复的同时左手旋律也有所改变,体现出反复的重要性,最终完成了具有当时时代特色,又有不朽的人类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教育
99
多尼采蒂歌剧咏叹调新研究浅谈
□ 聂亚平 刘明健
内容摘要:关 键 词:多尼采蒂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极快的创作速度、高产而不乏优秀的音乐作品,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优美
的旋律线条,为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不少将被彻底遗忘的剧目在近两百年后被重新挖掘,并放出了异样光彩。
新世纪以来,一些音乐工作者对其作品又作了新的研究与阐释。
美声唱法 歌剧 多尼采蒂 声乐多尼采蒂的作品创作的数量与速度实在是让人吃惊。
有数据、史实为凭:75部歌剧、16部交响乐、19部弦乐四重奏、193首歌曲、45首二重唱、3部神剧、28部康塔塔,还有器乐协奏曲、奏鸣曲和其他室内作品。
曾经有人和他谈起罗西尼,就问罗西尼是否真的在两周内写出了《理发师》。
“噢,我很相信这话,”他说,“他一直都是那么懒!”年轻的多尼采蒂认为花上整整两星期写一部歌剧纯属浪费时间。
如此繁多的作品,以其最负盛名的歌剧而言,流传下来让大众耳熟能详的却已为数不多,如《唐帕斯夸莱》《军中女郎》《拉美摩尔的露琪亚》《爱之甘醇》《夏摩尼之琳达》《宠姬》《安娜・布莱娜》等。
对这些歌剧的研究,国内可见到的还很少,对这些成果的整理与总结,是我们进行更深一步研究的必要铺垫。
吴林锴有两篇关于多尼采蒂歌剧咏叹调的文章:一篇是《解析咏叹调〈偷洒一滴泪〉》;另一篇是硕士论文《贝里尼与多尼采蒂歌剧中男高音唱段之研究》。
前文中,作者从作品的乐谱文本和演唱处理两方面入手,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另外,通过老师上课时给出的指导加以整理而成。
后一篇是比较性的文章,前面四个章节都只是纵向单个作曲家的分析,到最后一章进行了两者的创作相同点与不同点对比。
朝鲁硕士论文《试论多尼采蒂歌剧男高音风格及其对美声唱法的贡献》,第一二部分介绍多尼采蒂的生平及其歌剧创作、从故事情节与情感上展开叙述与分析,所列举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多么美丽,多么可爱》《不久将被人埋葬》《你展翅飞向天堂》《窈窕身影》对男高音主人公的性格,以及这些歌曲所处的情感基调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列出了多尼采蒂在歌剧创作上的四个显著特征。
多尼采蒂歌剧《拉美穆尔的露琪亚》中发疯的场景是多尼采蒂创作精品的精华,这段歌剧中的咏叹调《香烛燃起》被誉为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
谢荣辉就这首咏叹调写了《歌剧咏叹调〈香烛燃起〉的演唱处理》。
文章绕过了常规的人们从音乐结构,乐句处理等方面,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主要从人
物声音、音色结合舞台演出各方面提出要求。
根据以上文章研究结合自己的认识,
笔者作出以下重点归纳:
一、平民化的多尼采蒂
如吴林锴在文章《贝里尼与多尼采蒂歌剧中男高音唱段之研究》中指出:“贝里尼作品中,男高音多担当英雄人物,而多尼采蒂人物更加生活化。
”为观众而作是多尼采蒂创作的方向,这也正是他成就其辉煌的亮点。
1835年以后的《军中女郎》《宠姬》《唐帕斯夸莱》都是为巴黎观众而作。
喜歌剧《爱的甘醇》《唐帕斯卡莱》中的人民形象色彩鲜明——市井小人物阿迪娜与内莫里诺之间的爱情、生活,寡妇诺丽娜偶尔狡黠的恶作剧,表现了生气勃勃的乐观主义精神,并与民族、民间戏剧传统有深刻的联系。
他的许多歌剧有着浓烈的时代气息,被誉为迎合当代大众口味的最佳调味师。
然而这也致使他的音乐难免流于庸俗,换汤不换药的固定创作思维模式,正是使其歌剧被人们遗忘的缘由。
二、细腻语感差别的音乐旋律在朝鲁的文章中,作者选了多首男高音咏叹调对人物性格、旋律特色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
特别对多尼采蒂借以著称的旋律赞赏有加。
多尼采蒂被称为“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旋律制造机与人声魔法师”。
他擅长为不同人物提供独具特色的旋律,来扑捉人物的内心微妙细腻的变化,让一个个人物鲜活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文中作者只对男高音进行分析。
然而隐藏在多尼采蒂的女高音咏叹调中一个突出的特点便是花腔的运用。
他对于传统美声唱法技术的概念受到称为“歌唱艺术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影响,追求阉人歌手的优美嗓音、完美化嗓音的歌唱。
出现在欢快、痛苦的各个段落,犹如神来之笔创造出鲜明的戏剧效果。
当时伟大的歌手得以从扮演他的歌剧的角色而充分展示自己的歌喉。
随着阉人歌手的消亡,演出他的一些歌剧已非常困难了。
三、模具般的传统声乐要求
由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美声演唱风格,以音乐优美、发音自如、气息共鸣平滑纯净、花腔走句流畅灵活为特点,表现
出刻意追求声音效果,以至于出现玄机和程式化的倾向。
作者朝鲁在文章最后总结到:“多尼采蒂的歌剧就像是一个模具,将声音规范在一个传统美声唱法的技术要求范围之内”。
这一点,同时也是多尼采蒂对美声唱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视优美的音质和华丽的演唱技巧胜过戏剧的内容,他常常按照歌唱家的声音条件、演唱风格、演唱喜好等,为歌唱家量身定做,像歌剧《拉美摩尔的露琪亚》就是多尼采蒂为号称“美声唱法之王”的男高音歌唱家迪布雷,和超群的花腔歌唱家佩尔夏尼而作。
演唱多尼采蒂的歌剧咏叹调看似简单,却极易暴露歌者演唱的瑕疵。
四、二次创作的细节表现
《歌剧咏叹调〈香烛燃起〉的演唱处理》与《解析咏叹调〈偷洒一滴泪〉》,分别对两首歌曲作了细致的演唱重点难点解剖。
在前一篇中作者还特别强调角色化,这是演唱歌剧咏叹调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细节。
卡拉斯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讲学中就常强调,要根据具体人物形象的具体身份、性格特征等,还有其他各方面因素,包括对作曲家的了解等来思考该如何表现音乐形象。
如在谈到二重唱“两颊苍白”男中音的力量时说道:“正因为露琪亚是多尼采蒂的,而不是威尔第的,不要减轻你的力量。
”在演唱方面帕瓦罗蒂、萨瑟兰、卡拉斯、吉利、德赛等大师都曾给我们留下演绎多尼采蒂歌剧的各具特色的精彩瞬间,留待我们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林锴.解析咏叹调《偷洒一滴泪》[J].艺术教育.2007年第3期.
[2]吴林锴.贝里尼与多尼采蒂歌剧中男高音唱段之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7.[3]朝鲁.试论多尼采蒂歌剧男高音风格及其对美声唱法的贡献[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2).
[4]谢荣辉.歌剧咏叹调《香烛燃起》的演唱处理[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作者聂亚平系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学与演唱2006级研究生
刘明健系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徐良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