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练习题
滴定分析习题
mNa2CO3 ,则
mNa2CO3 c(1/ 2Na2CO3 ) VNa2CO3 M (1/ 2a2CO3 )
所以
mNa2CO3 0.01000 250.0 1/ 2 106.0g
=1.325g
答:称取基准试剂Na2CO3 1.325g 。
【例】欲将c(Na2S2O3)=0.2100 mol/L,250.0mL的 Na2S2O3溶液稀释成c(Na2S2O3)=0.1000 mol/L,需加水 多少毫升?
,置
,
问答题
1、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 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 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
H2SO4, KOH,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
答:
基准试剂可采用直接配制法,
非基准试剂只能采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配制。
(2) 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用直接配制
(1) H2SO4,KOH用间接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解:设需加水体积为V m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其溶质 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原则得: 0.2100×250.0 = 0.1000×( 250.0 + V ) V = 275 .0mL 答:需加水275 .0mL。
2.标定法
【例】称取基准物草酸(H2C2O4·2H2O)0.2002g溶于水中,用 NaOH溶液滴定,消耗了NaOH溶液28.52mL,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已知M(H2C2O4·2H2O)=126.1g/mol。 解:按题意滴定反应为 : 2NaOH+ H2C2O4 = Na2C2O4 +2H2O 根据质子转移数选NaOH为基本单元,则H2C2O4的基本单元为1/2 H2C2O4, 1000 H C O 2 H O m 按式(2-9)得 c( NaOH)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1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一、填空1.物质的量浓度c B与物质的量n B的关系式为();物质的量n B与物质的质量m B的关系式为()。
2.两种溶液之间进行反应时,适用的计算公式为();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3.溶液与固体物质之间进行反应时,其计算公式为();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的计算公式为()。
4.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被测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在返滴定中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5.质量浓度的表示式为();以其表示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6.在下列反应中,应取的基本单元Mg(OH)2是();CaCO3是();KBrO3是();KI是()。
Mg(OH)2+ HCl =Mg(OH)Cl + H2O CaCO3+ 2HCl = CaCl2+ CO2 + H2OBrO3—+6Cu+ +6H+=Br—+6Cu2+ +3H2O Ag+ + I—=Ag I↓二、选择1.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所取的基本单元取决于()A.酸碱反应:酸所含有的H+数B.酸碱反应:碱所能接受的H+数C.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的电子转移数D.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价态2.在非直接滴定法中,被测组分未直接参与滴定反应,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其基本单元的确定取决于()A.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H+数B.酸碱滴定:该组分所含OH—数C.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在第一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D.氧化还原滴定:该组分相当于在滴定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3.将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时,或用固体试剂配制溶液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B.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D.溶解前后试剂的质量不变4.溶液与固体物质间进行反应时,下列计算式不正确的是( )A .mB =c A V A M B B .V A =C .c A =D .M B = 5.在返滴定法中,以下计算式正确的是( )A .ωB =B .ωB =C .ωB =D .ωB =6.KHC 2O 4·H 2C 2O 4·2H 2O 与NaOH 反应生成KNaC 2O 4+ Na 2C 2O 4,若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以下基本单元选取正确的是( )A .31KHC 2O 4·H 2C 2O 4·2H 2O B .21KHC 2O 4·H 2C 2O 4·2H 2O C .41KHC 2O 4·H 2C 2O 4·2H 2O D . KHC 2O 4·H 2C 2O 4·2H 2O 7.据下列反应测定硼砂,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Na 2B 4O 7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Na 2B 4O 7 +2HCl+5H 2O 4H 3BO 3+2NaClA .61Na 2B 4O 7 B .31Na 2B 4O 7C .21Na 2B 4O 7 D . Na 2B 4O 7 8.据下列反应,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反应物基本单元选取正确者为( ) I 2+2S 2O 32— 2I —+S 4O 62—A .I 2,S 2O 32—B .I 2,21S 2O 32—C .21I 2,S 2O 32—D .41I 2,S 2O 32— 9.用下列反应测定As 2O 3,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As 2O 3+6NaOH 2Na 3AsO 3+3H 2O AsO 33—+ I 2+ H 2O AsO 43—+2 I —+2H +A .41As 2O 3B .21As 2O 3C .As 2O 3D .31As 2O 3 10.用下列反应测定Cu ,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 Cu+2HCl+ H 2O 2 CuCl 2+2H 2O 2CuCl 2+4KI 2 Cu I ↓+ I 2+4KClNa 2S 2O 3+ I 2 Na 2S 4O 6+2NaIA .21CuB .31CuC .41Cu D .Cu 11.以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时,以下列反应测定丙酮,其应取的基本单元是( )CH 3COCH 3+3I 2+4NaOH CH 3COONa+CHI 3+3NaI+3H 2O I 2+2S 2O 32— 2I —+S 4O 62—A .31CH 3COCH 3B .21CH 3COCH 3C .61CH 3COCH 3D .CH 3COCH 3。
滴定分析练习题
滴定分析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分析工作中要减小测定的偶然误差可采取方法()(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校准仪器(D)多次平行试验2.系统误差()(A) 导致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增大(B) 导致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偏离直值(C)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平均值偏大(D)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标准偏差偏大3.分析数据的处理的步骤应按照()顺序。
(A) 可疑数据的取舍→F检验→t检验(B) F检验→Q检验→t检验(C) G检验→Q检验→t检验(D)可疑数据的取舍→t检验→ F检验4.欲测定试样中SO2含量。
今由5位同学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2.20 g,现获得5份报告,合理一份报告为()(A) 2.0852﹪(B) 2.085﹪(C) 2.08﹪(D) 2.1﹪5.当pH = 5.00时,0.20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中, H2A的浓度为( ) (设H2A的p K a1 = 5.00, p K a2 = 8.00)(A) 0.15 mol·L-1(B) 0.10 mol·L-1(C) 0.075 mol·L-1(D) 0.050 mol·L-16.今欲用Na3PO4与HCl来配制pH = 7.20的缓冲溶液,则Na3PO4与HCl物质的量之比n(Na3PO4)∶n(HCl)应当是( )(H3PO4的p K a1~p K a3分别是2.12,7.20,12.36)(A) 1:1 (B) 1:2 (C) 2:3 (D) 3:27.下列物质(0.1mol·L-1)中,哪个能用NaOH标准溶液目视法分步滴定( ) (草酸的p K a1 = 1.23, p K a2 = 4.19;酒石酸的p K a1 = 3.04 p K a2 = 4.37;硫酸的p K a2 =1.99;亚硫酸的p K a1 = 1.82, p K a2 =7.00)(A) 草酸(B)酒石酸(C) 硫酸(D) 亚硫酸8.在pH=5.0时, 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等离子的溶液, 已知lg K(AlY)=16.3, lg K(ZnY)=16.5, lg K(MgY)=8.7, lgαY(H)=6.5, 则测得的是( )(A) Al,Zn,Mg总量(B) Zn和Mg的总量(C) Zn的含量(D) Mg的含量9.在配合滴定中, 用回滴法测定Al3+时, 若在pH=5~6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 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应选( )(A) Mg2+(B) Zn2+(C) Ag+(D) Bi3+10.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 (ϕ(Sn4+/Sn2+)= 0.15 V)ϕ(Fe3+/Fe2+)= 0.77 V,(A) (0.77-0.15)/0.059 (B) 2×(0.77-0.15)/0.059(C) 3×(0.77-0.15)/0.059 (D) 2×(0.15-0.77)/0.05911.用间接碘量法测定BaCl2的纯度时, 先将Ba2+沉淀为Ba(IO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KI,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2与Na2S2O3的计量关系[n(BaCl2):n(Na2S2O3)]为( )(A) 1:2 (B) 1:3 (C) 1:6 (D) 1:1212.0.05 mol·L-1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1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已知此条件时ϕ' (Sn4+/Sn2+)= 0.14 V]ϕ' (Fe3+/Fe2+)= 0.68 V,(A) 0.14 V (B) 0.32 V(C) 0.50 V (D) 0.68 V二、填空题1.准确度高低用_____________衡量,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第3章》滴定分析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标准溶液的概念) 盐酸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2、(标准溶液的概念) NaOH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3、滴定分析中,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突变,该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4、标准溶液,指的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在滴定分析中常用作滴定剂。
(√)5、只要反应平衡常数足够大,则该反应一定可作为滴定反应。
(×)6、滴定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则滴定突跃越不显著。
(×)7、化学计量点就是滴定终点,两者含义一样。
(×)8、滴定分析中要求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反应按照由滴定反应方程式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进行,为此应不发生或少发生滴定反应以外的其他反应。
(√)9、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符合化学计量关系的这一点称滴定终点。
(×)10、硫代硫酸钠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二、选择题1、(利用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计算) 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为204.2g∙mol-1,用它来(D)标定0.1 mol∙L-1的NaOH溶液,采用常规的滴定管,则宜称取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A、0.25g左右B、1g左右C、0.1g左右D、0.45g左右2、(利用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计算) 0.2000 mol·L-1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C)A、0.00049B、0.0049C、0.009800D、0.00098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B)A、固体NaOH(GR)B、固体K2Cr2O7(GR)C、固体Na2S2O3∙5H2O(AR)D、固体KIO3(GR)4、在滴定分析中,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
(B)A、两者含义相同B、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C、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大D、两者必须吻合5、用间接法配制,需要标定的溶液为。
(B)A、分析试剂B、标准溶液D、待测溶液D、分析助剂6、某基准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50g/mo1,采用常规的50mL滴定管来标定浓度约为0.20 mo1/L的B溶液,设标定反应为A+2B=P,则每份基准物质的称取量为。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2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练习题2一、计算依据————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二、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是指:三、计算步骤:①②③④类型一:两种溶液间的计算:练习1:滴定20.00 mL 0.1200 mol·L −1 KOH 溶液至化学计量点时,需要0.1050 mol·L −1 HCl溶液多少毫升?练习2:现有0.1024 mol·L −1HCl 溶液4800mL ,欲使其浓度稀释为0.1000 mol·L −1,应加水多少毫升?练习3:将250mL c(21Na 2CO 3)=0.1500 mol·L −1的NaCO 3溶液与750mL 未知浓度Na 2CO 3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c(21Na 2CO 3)=0.2038 mol·L −1,求该未知浓度Na 2C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4:标定NaOH 溶液浓度为0.09920mol·L −1,体积为5000mL ,欲配成0.1000 mol·L −1,求应加多少毫升0.5000mol·L −1NaOH 溶液?类型二:由固体物质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练习5:欲配制0.02000 mol·L −1 K 2Cr 2O 7标准溶液1000mL ,问应称取K 2Cr 2O 7多少克?类型三: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练习6: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0.5025g,标定NaOH溶液时,用去NaOH溶液25.00mL,求NaOH溶液的浓度。
类型四:求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练习7:称取Na2CO3样品0.4909g,溶于水后,用0.5050 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HCl溶液18.32mL,求样品中Na2CO3的百分含量。
练习8: 0.4296g BaCO3试样溶于25.00mL c(HCl)=0.2500 mol·L−1 HCl溶液,剩余酸以c(NaOH)=0.2000 mol·L−1 NaOH溶液返滴定,消耗10.56mL,计算该样中BaCO3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 第四章 滴定分析(习题)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述一、选择题1、欲配制草酸钠溶液以标定0.0400 mol .L -1KMnO 4溶液,如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则草酸钠应配制的浓度为A 、0.1000 mol .L -1B 、0.04000 mol .L -1C 、0.05000 mol .L -1D 、0.08000 mol .L -1 答案:A解:16H ++2 MnO 4-+5C 2O 42-=Mn 2++5CO 2+8H 2O11000.0250400.0-⋅=⨯=L mol x 2、今有0.400 mol .L -1HCl 溶液1L ;欲将其配制成浓度为0.500 mol .L -1溶液,需加入1.00 mol .L -1HCl 多少毫升?A 、200.0mLB 、400.0mLC 、100.0mLD 、300.0mL 答案:A解:0.400×1+1.00x=0.500(1+x)x=0.2L=200.0mL3、在1L0.200 mol .L -1HCl 溶液中,需加入多少毫升水,才能使稀释后的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 HCl/CaO =0.00500g .mL -1。
[Mr(CaO)=56.08]A 、60.8mLB 、182.4mLC 、121.6mLD 、243.2mL 答案:C解: T HCl/CaO =0.00500g .mL -1,Mr(CaO)=56.081108916.008.561000005.0--⋅=⋅⨯=L mol L mol c CaO 1 CaO~ 1HClc HCl =2c CaO =2×0.08916=0.1783 mol .L -11783.012000.01=+⨯xx=0.1216L=121.6mL 4、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A 、优级纯的NaOHB 、光谱纯的Co 2O 3C 、100℃干燥过的CaOD 、99.99%纯锌答案:D (A 、B 、C 三者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会导致称量误差)5、称取纯As 2O 30.1978g ,溶解后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 4溶液滴定至计量点时,耗去40.00mL ,则KMnO 4溶液的浓度为A 、0.02000 mol .L -1B 、0.01500 mol .L -1C 、0.03000 mol .L -1D 、0.04000 mol .L -1 答案:A解: 4 KMnO 4 ~ 5 As 2O 3x 04000.0 84.1971978.01978.084.197504000.04⨯=x x =0.02000 mol .L -1 6、 称取铁矿试样0.4000g ,以K 2Cr 2O 7溶液测定铁的含量,若欲使滴定时所消耗K 2Cr 2O 7溶液的体积(以mL 为单位)恰好等于铁的质量分数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
【执业药师 药分】习题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
1、溴百里酚蓝的pK In为7.3,其变色范围是A、4.4~6.4B、6.3~8.3C、7.6~8.8D、8.1~10.1E、9.5~10.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pK In±1。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2、弱酸需符合下列哪个条件才能被强碱直接滴定A、C*Ka≤10-8B、C*Ka≥10-8C、Ka≥10-8D、Ka≤10-8E、C*Ka≤10-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当溶液浓度一定时,Ka愈小,滴定突跃范围愈小;当Ka<10-8时,已没有明显突跃,即使弱酸的浓度为1mol/L,也无明显的突跃,此时很难用指示剂来确定终点。
当弱酸的K一定时,溶液的浓度愈大,滴定突跃范围也愈大。
反之1根据滴定误差应<0.1%的要求,若以强碱直接滴定弱酸,只有当C*Ka≥10-8时,才能用强碱准确滴定。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3、用盐酸滴定液滴定氨水时,使用的指示剂是A、甲基橙B、铬黑TC、酚酞D、淀粉E、硫酸铁铵【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基橙是在酸性区域变色,酚酞是在碱性区域变色;淀粉是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铬黑T是配位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硫酸铁铵是沉淀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
建议考生掌握常用指示剂的用途。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4、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0mol/L)滴定20.00ml盐酸溶液(0.1000mol/L),滴定突跃范围的pH值是A、1.00—3.00B、3.00~4.30C、8.00~9.70D、4.30~9.702E、9.70~1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越及突越范围的概念和计算。
根据强酸(碱)的滴定曲线四个阶段(滴定开始前、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化学计量点时和化学计量点后)不同的计算公式,可求得化学计量点±0.1%的范围内,溶液pH 由4.30增大到9.70,即可确定此滴定的突越范围。
滴定分析习题与答案
1.解释以下名词术语:滴定分析法,滴定,标准溶液(滴定剂),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指示剂,基准物质。
答:滴定分析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两者按照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标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用量,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在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先将被测定物质的溶液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在适宜的条件,再另一种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地加到容器里,直到两者完全反应为止。
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标定:将不具备基准物质条件的这类物质配制成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该物质与某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其准确浓度,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化学计量点: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定的物质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为止,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滴定进行至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时而终,此时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往往并不相同,由此引起测定结果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滴定误差。
指示剂:为了便于观察滴定终点而加入的化学试剂。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称为基准物质。
2.滴定度的表示方法T B/A和T B/A%各自的意义如何?T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
答:BAT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分数。
B%A3.基准试剂(1)H2C2O4 ·2H2O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分化;(2)Na2CO3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
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用(1)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 用(2)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低;用此NaOH溶液测定有机酸时结果偏高, 用此HCl溶液测定有机碱时结果偏低。
滴定分析操作练习
滴定分析操作练习一、实验目的1、掌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基本操作。
2、学习滴定终点的观察和判断。
二、实验原理(略)三、仪器和试剂(略)四、实验步骤(一)看容量仪器录像(视情况而定)(二)容量瓶的使用练习:1、取少量CuSO4 于烧杯中溶解完全;2、将溶液全量转入容量瓶;3、洗涤玻棒、烧杯5 次以上,转移;4、达容量瓶容积约2/3 时,预混合;5、稀释至弯月面下缘与刻度线相切(给老师检查);6、摇匀(十几次)。
(三)滴定操作及终点的判断练习1、滴定管的准备:(1)用HCl 标准溶液润洗 3 次;(2)装满HCl 溶液,排气泡;(3)滴定前调节起始读数。
2、移液管的准备:用NaOH 润洗3 次,备用。
3、滴定:(1)移取20.00ml NaOH 于锥形瓶中;(2)记录滴定管起始读数;(3)加1~2 滴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终点读数;(4)在锥形瓶中加入几滴NaOH,再滴定到终点,反复数次直至比较熟练;(5)再平行滴定两次,记录起始、终点读数(给老师检查读数一次);(6)计算NaOH 的平均浓度。
(图示滴定管读数方法)附:注意事项1、CuSO4 溶解完全后才可以转入容量瓶中。
2、定容操作中洗涤玻棒、烧杯每次用水约7~8ml,遵循“少量多次”洗涤原则。
3、滴定管在滴定前要排掉气泡。
4、移液管在调液面和放液过程中,管尖应靠住试剂瓶、锥形瓶的瓶颈内壁,管垂直,瓶身与水平面呈45 度角。
五、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通式:(略)表NaOH 溶液的标定结果I II IIICHCl(mol/L)VNaOH(ml)20.00 20.00 20.00HCl 的始读数(ml)HCl 的终读数(ml)VHCl(ml)CNaOH(mol/L)CNaOH(mol/L)RSD(%)简单的计算过程六、讨论七、思考题1、滴定分析用玻璃器皿洗净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达到这一要求?2、使用铬酸洗液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3、使用胖肚移液管、刻度吸量管应注意什么?留在管内的最后一点溶液是否吹出?4、滴定管的涂油、排气操作为何?在滴定过程中若有漏液现象应如何处理?5、锥形瓶用前是否需要烘干?是否需用待测溶液淋洗。
分析化学习题第章滴定分析法
习题 1(酸碱滴定一)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9.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0.1%: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
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
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答:(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答:(1)化学计量点时(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 标准溶液返滴。
若吸收液中氨的总浓度为0.2 mol·L-1,计算化学计量点pH和返滴到pH为4.0及7.0时的终点误差。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滴定分析概述习题一、判断题:1.纯度达到%的试剂就可作为基准物质。
( )2.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化学计量点电位与滴定终点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3.基准物质(试剂)必须有符合化学式的固定的组成(包括结晶水)。
( )4.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5.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反应的反应速度足够快。
( )6.滴定分析要求滴定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的程度达到99%以上。
( )7.滴定反应要完全彻底,一般要求完成程度达%以上。
( )8.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易溶于水。
( )9.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在高温下稳定。
( )10.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终点时的条件电位与计量点时的条件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11.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滴定。
( )12.滴定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常量成分分析。
( )13.凡是纯净的物质都可作为基准物质使用。
( )14.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必须为100。
( )等强氧化剂与NaSO的反应无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能进行直接滴定。
( )16.在被测试液中,加入已知量过量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余量,这种滴定方法为返滴法。
( )17.作为基准试剂,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试剂要为化学纯。
( )18.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剂和被滴物都要制成溶液。
( )19.用KMnO4法测定Ca2+含量。
采用的滴定方式是间接滴定法。
( )20.滴定度是以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表示的浓度。
( )二、选择题:21.下列反应中,能用作为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是( )。
A、KCrO与KIO的反应B、KCrO与KBr的反应C、KCrO与Fe的反应D、KCrO与NaSO的反应22.已知式量MK =,MNa=。
滴定分析法习题
第3章滴定分析法概述一、基础题1. 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的关系是():A.两者必须吻合B.两者含义相同C.两者互不相干D.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2. EDTA测定Al3+可用的滴定方式是()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3.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有严格地要求,因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B.反应速度必须足够快C.反应产物必须能与反应物分离D.有适当的指示剂可选择4.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测定()。
A.返滴定法B.间接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D.使用催化剂5.将Ca2+ 沉淀为CaC2O4沉淀,然后用酸溶解,再用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生成的H2C2O4,从而求得Ca的含量。
所采用的滴定方式是()。
A.沉淀滴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直接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6. 下述情况中,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A.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所用滴定管末洗净,滴定时内壁挂有液珠;B.测定H2C2O4·2H2O的摩尔质量时,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C.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在称量时吸潮了;D.滴定时速度过快,并在到达终点时立即读取滴定管读数。
7.欲配制500 mL 0.2 mol·L-1 HCl溶液,应量取12 mol·L-1浓HCl体积为()。
A.0.84 mLB.4.2 mLC.8.4 mLD.12.6 mL8.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固体K2Cr2O7(GR)B.浓HCl(CP)C.固体NaOH(GR)D.固体Na2S2O3·5H2O(AR)9.用于标定Na2S2O3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 KMnO4B.KIO3C.K2CrO4D.H2O210.标准溶液的重要性是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其浓度通常要求用()有效数字表示。
A. 三位B.四位C.两位D.一位1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滴定过程误差分析练习题
滴定过程误差分析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系统误差?A. 仪器未校准B. 滴定管读数误差C. 溶液浓度不准确D. 滴定过程中偶然的气泡A. 滴定管未洗净B. 滴定速度过快C. 溶液溅出D. 滴定管读数时视角不正3.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滴定结果的准确度?A. 滴定剂的浓度B. 滴定管的刻度精度C. 滴定终点颜色的变化D. 实验室温度二、填空题1. 在滴定过程中,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2. 滴定终点是指______时,溶液中的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完全反应。
3. 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滴定过程中,系统误差可以通过重复实验来消除。
()2. 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确会导致偶然误差。
()3. 滴定管的刻度越精确,滴定结果越准确。
()四、简答题1. 简述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 如何判断滴定终点?3. 在滴定实验中,如何减小误差?五、计算题1. 某溶液浓度为0.1 mol/L,用移液管取25.00 mL溶液进行滴定。
若滴定过程中消耗了12.50 mL的标准溶液(浓度为0.1 mol/L),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2. 在滴定实验中,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的HCl溶液,消耗了15.20 mL的NaOH溶液。
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3. 若在滴定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滴定管起始读数偏大,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同学在滴定实验中使用酸式滴定管进行滴定,实验结束后发现滴定管漏液,导致实际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
请分析这一情况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2. 在一次中和滴定实验中,某同学在滴定终点附近加入滴定剂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导致判断终点困难。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某同学在滴定实验中发现,同一批次的待测溶液,不同同学得出的结果偏差较大。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1. 问题描述:某实验室用硝酸钠溶液(0.1 mol/L)进行滴定,试验员发现滴定时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想通过添加指示剂来解决这个问题。
已知硝酸钠溶液滴定过程中,终点颜色变化pH范围为3-4.2。
试问应该选择哪种指示剂,使其变化范围包含在终点的pH范围内?解答: 终点颜色变化pH范围为3-4.2,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在这个范围内出现颜色变化的指示剂。
一种常用的指示剂是苯酚蓝(pH范围为3.0-4.6),因此可以选择苯酚蓝作为指示剂来解决这个问题。
2. 问题描述:某实验室需要确定一种未知弱酸溶液的浓度,为此进行了酸碱滴定实验。
实验员发现,在加入了4 mL 0.1 mol/L NaOH溶液后,溶液的pH值从3.5上升到了4.2,试问弱酸溶液的浓度是多少?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滴定的反应方程计算弱酸和NaOH的化学计量关系。
假设弱酸的摩尔浓度为C,滴定时NaOH的摩尔浓度为0.1 mol/L,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如下:弱酸+ NaOH → 盐 + 水根据酸碱滴定的计量关系,“酸的摩尔数 × 1 = 碱的摩尔数× 1”,可得出以下方程:C × V酸 = 0.1 × V碱其中V酸为弱酸溶液的体积,V碱为NaOH的体积。
在实验中加入了4 mL 0.1 mol/L NaOH溶液后,溶液的pH值从3.5上升到了4.2,说明酸性溶液的H+离子浓度从10^(-3.5) mol/L下降到了10^(-4.2) mol/L。
根据pH和H+离子浓度的关系,可得出以下方程:[H+] = 10^(-pH)因此,初始的酸性溶液的H+离子浓度为10^(-3.5) mol/L,滴定后的溶液的H+离子浓度为10^(-4.2) mol/L。
根据滴定反应方程和H+离子浓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方程:C × V酸 = 0.1 × V碱C × V酸 × 10^(-3.5) = 0.1 × V碱 × 10^(-4.2)由于V酸 + V碱 = 4 mL,将V碱表示为4 - V酸,代入上式得到:C × V酸 × 10^(-3.5) = 0.1 × (4 - V酸) × 10^(-4.2)化简上式可得:C × V酸 × 10^(-3.5) = 0.4 × 10^(-4.2) - 0.1 × V酸 × 10^(-4.2)继续化简得到:C × V酸 × 10^(-3.5) + 0.1 × V酸 × 10^(-4.2) = 0.4 × 10^(-4.2)将V酸表示为4 mL - V碱,代入上式得到:C × (4 mL - V碱) × 10^(-3.5) + 0.1 × V碱 × 10^(-4.2) = 0.4 × 10^(-4.2)将V碱表示为4 mL - V酸,代入上式得到:C × (4 mL - (4 mL - V酸)) × 10^(-3.5) + 0.1 × (4 mL - V酸) × 10^(-4.2) = 0.4 × 10^(-4.2)化简上式可得:C × V酸 × 10^(-3.5) + 0.1 × (4 mL - V酸) × 10^(-4.2) = 0.4 × 10^(-4.2)继续化简得到:C × V酸 × 10^(-3.5) + 0.4 × 10^(-4.2) - 0.1 × V酸 × 10^(-4.2) = 0.4 ×10^(-4.2)化简上式可得:C × V酸 × 10^(-3.5) - 0.1 × V酸 × 10^(-4.2) = 0.4 × 10^(-4.2) - 0.4 ×10^(-4.2)继续化简得到:C × V酸 × 10^(-3.5) - 0.1 × V酸 × 10^(-4.2) = 0继续化简得到:C × 10^(-3.5) - 0.1 × 10^(-4.2) = 0继续化简得到:C × 10^(-3.5) - 10^(-4.2) = 0继续化简得到:C = 10^(-4.2 - (-3.5))计算结果为:C = 0.0447 mol/L因此,弱酸溶液的浓度为0.0447 mol/L。
滴定习题及答案
滴定习题及答案滴定习题及答案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它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通过滴加一定体积的滴定试剂,直到反应达到终点,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几个滴定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1. 一种含有硫酸铜(II)溶液的样品,需要用硫酸铵溶液进行滴定。
已知硫酸铜(II)与硫酸铵的反应为:CuSO4 + 2NH4HSO4 → (NH4)2SO4 + Cu(HSO4)2如果滴定中用了25 mL的硫酸铜(II)溶液,需要滴加30 mL的硫酸铵溶液才能达到终点。
求硫酸铜(II)溶液的浓度。
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铜(II)与硫酸铵的摩尔比为1:2。
因此,硫酸铵溶液中的硫酸铵的摩尔数是硫酸铜(II)溶液中硫酸铜(II)的两倍。
设硫酸铜(II)溶液的浓度为C,硫酸铵溶液中硫酸铵的浓度为2C。
根据滴定的化学方程式,有:C × 25 mL = 2C × 30 mL25C = 60CC = 2.4 mol/L所以硫酸铜(II)溶液的浓度为2.4 mol/L。
2. 一种含有氯化钠的溶液需要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
已知氯化钠与硝酸银的反应为:AgNO3 + NaCl → AgCl + NaNO3如果滴定中用了20 mL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滴加25 mL的硝酸银溶液才能达到终点。
求氯化钠溶液的浓度。
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氯化钠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1。
因此,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的摩尔数等于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数。
设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也为C。
根据滴定的化学方程式,有:C × 20 mL = C × 25 mL20C = 25CC = 0.8 mol/L所以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8 mol/L。
3. 一种含有硫酸钠的溶液需要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
已知硫酸钠与硝酸银的反应为:2AgNO3 + Na2SO4 → Ag2SO4 + 2NaNO3如果滴定中用了30 mL的硫酸钠溶液,需要滴加40 mL的硝酸银溶液才能达到终点。
滴定类练习题
滴定类练习题滴定类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在滴定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一种称为滴定剂的溶液溶解物质A,然后用另一种溶液溶解物质B,B的溶液也称为滴定溶液。
滴定的目的是通过滴加B溶液到A溶液中,直到滴定溶液滴到了A溶液中的所有物质A。
通过测量滴定溶液的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A的含量或浓度。
下面是一些滴定类练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滴定实验。
练习一:酸碱滴定问题一:给定一个未知浓度的盐酸(HCl)溶液,如何通过酸碱滴定确定其浓度?解答一:我们可以使用钠碳酸(Na2CO3)作为滴定剂。
首先,我们需要将盐酸溶液放入滴定瓶中,并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
然后,用滴定管将钠碳酸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直到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此时,滴定溶液的体积为V ml。
由于钠碳酸与盐酸的反应是1:2的反应比例关系,因此盐酸的浓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浓度(mol/L)= 2 × C × V / V2,其中C是钠碳酸的浓度(mol/L),V是滴定溶液的体积(ml),V2是用钠碳酸溶液滴定的体积(ml)。
问题二:如何判断滴定过程中的终点?解答二:在酸碱滴定中,酚酞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
在酸性条件下,酚酞呈现无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呈现粉红色。
因此,当钠碳酸溶液滴到盐酸溶液中,当颜色由无色转变为粉红色时,即达到了终点。
练习二:氧化还原滴定问题一:如何确定一种未知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解答一:我们可以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称为滴定溶液)滴定未知溶液中的物质。
常见的滴定剂包括碘、亚硝酸钠等。
通过滴加滴定溶液到未知溶液中,直到溶液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通过测量滴定溶液的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未知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问题二: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解答二:选择适当的指示剂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滴定终点。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有淀粉溶液、甲基橙溶液等。
例如,对于碘滴定,我们可以使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练习一、选择题(单选题)1. 根据有关数据,判断下列浓度为·L-1的弱酸或弱碱中,能被直接准确滴定的是()(A) HF (pK a=(B) HCN (pK a=(C) NaAC (pK b= (D) NH4Cl (pK a=2.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欲使读数的相对误差不大于%,使用50 mL的滴定管,则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应为()(A) 10mL(B)大于10 mL(C) 20 mL(D) 20~25 mL3. 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4. 下列方法中可减、免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的是( )(A) 进行仪器校正(B) 增加测定次数(C) 认真细心操作(D) 保持实验室温度、湿度稳定5. 下列各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偏差大(D) 仔细校正天平砝码和容量仪器6. 今有mol·L-1 HCl溶液1升,欲配制为mol·L-1,需加入mol·L-1HCl多少毫升( )(A) 300(B) 150(C) 100 (D) 2007. 若动脉血的pH为,[HCO3-]=·L-1,已知pK a1=, pK a2=,则[H2CO3]为( )(A) ×10-2mol·L-1(B) ×10-3 mol·L-1(C) ×10-2 mol·L-1(D) ×10-3 mol·L-18. 已知HCOOH的pK a=,由它及其共轭碱所组成的缓冲液能控制的适宜pH缓冲范围为()(A) ~ (B) ~(C)~(D) ~9. 采用酸碱滴定法,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mol·L-1等浓度的HCl和H3PO4的混合溶液,在滴定曲线上,可能出现几个滴定突跃(H3PO4的各级pK a为,,()(A) 1 (B) 2 (C)3 (D)不能确定10. 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A) 滴定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滴定方向(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D) 指示剂的相对分子质量11. 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A 无水Na2CO3B硼砂C邻苯二甲酸氢钾 D CaCO312.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A 缓冲溶液的pH范围B共轭酸碱对的解离常数大小C 缓冲溶液组分的浓度比D外加的酸或碱13.下列物质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B KMnO4C NaOHD HCl14.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 标准偏差小D相对偏差小15.某试样经二次平行测定得平均含量为%,而真实含量为%,则为()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绝对偏差D 相对偏差二、填空题1. 用部分失去结晶水的草酸作为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而后按H2C2O4·2H2O的形式计算NaOH浓度。
问该溶液的浓度是偏高还是偏低了,这样引起的误差属于误差。
2. 已知吡啶的K b=×10-9,则其共轭酸的K a= 。
已知氨水的K b=×10-5,则其共轭酸的K a= 。
3. 多次分析结果的重现性愈,则分析的精密度愈。
4. 下列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各是⑴⑵+的计算结果(用数值表示)。
5. 对于一元弱酸HA,当pH<pK a时,溶液中形态占优势;当pH>pK a时,溶液中为主要形态,因此,可通过控制溶液的以得到所需要的某种形态。
6. 当用一元强碱滴定一元强酸时,若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化学计量点前%的pH减小单位,化学计量点的pH ,化学计量点后%的pH增大。
7. 化学反应必须符合,,才可用于直接滴定分析。
三、问答题1. 标定NaOH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2. 酸碱滴定中,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是什么若突跃大,会有哪些好处四、计算题1. 今有mol·L-1甲酸与等浓度的氯化铵的混合液。
计算(1)用mol·L-1NaOH溶液滴定混合液中甲酸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
(2)选择哪种指示剂(HCOOH 的K a=×10-4,NH3的K b=×10-5)(10分)2. 用mol·L-1的NaOH滴定的mol·L-1的盐酸溶液时,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H值;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10分)3. 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为%,若甲的测定结果(%)是:,,;乙的测定结果(%)为:,,。
试比较甲乙两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精密度以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0分)4. ⑴等体积的mol·L-1的NaAc和×10-2 mol·L-1的HCl溶液混合,计算pH值。
(HAc的K a=×10-5)(2)mol·L-1HCOONa溶液,计算pH值。
(HCOOH 的K a=×10-4)(10分)5.取mL苯甲酸溶液,用·L-1NaOH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1)计算苯甲酸溶液的浓度;(2)求化学计量点的pH;(3)应选择哪种指示剂。
(苯甲酸的K a=×10-5) (10分)6.有一含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
现称取试样0.5895g,溶于水中,用mol·L-1 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时,用去HCl ;加甲基橙后继续用HCl滴定,又消耗HCl 。
试计算试样中Na2CO3与NaOH的质量分数。
(Na2CO3和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和(10分)7.准确称取0.5877 g基准试剂Na2CO3,在10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溶液,其浓度为多少吸取该标准溶液标定某HC1溶液,滴定中用去HC1溶液,计算该HCl溶液的浓度。
(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标定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8分)滴定分析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 偏低,系统2. 5.9 ×10-6,×10-103. 好,高4. 四位,5. HA,A-,pH6. 1,不变,17. 反应完全,反应速度快,有合适的指示剂三、问答题1.答:测定结果会偏低,邻苯二甲酸中有两个质子参与与NaOH的反应,导致NaOH溶液体积消耗偏大,带入计算式中最终导致NaOH 溶液浓度偏低。
2.答:酸碱滴定中,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是被滴定酸或碱的解离常数以及酸或碱的分析浓度,一般解离常数越大、酸或碱的分析浓度越大,其滴定突跃越大;滴定突跃大,终点时指示剂的变色会较为敏锐。
四、计算题1. 解:(1)∵ HCOOH 的K a =×10-4 ,NH 4+ 的K a =×10-10∴ NaOH 溶液只能滴定混合液中的甲酸,滴定产物为HCOO -1和NH 4+,是弱酸弱碱溶液,属两性物质溶液∵ HCOOH a HCOO wNH a NH K c K K c ,26.9,20201005.044≥≥⋅=⋅-++-∴ 50.6102.31010101750.674.326.94=⋅⨯==⋅=⋅=-----++pH L mol K K H aHCOOH NH a(2)用甲基红指示剂2. 解:化学计量点时该体系的产物为NaCl ,所以化学计量点时的pH=滴定突跃的计算:滴定不足%,NaOH 溶液滴入体积为 ,剩余的HCl 溶液 mL ,[]30.4100.598.1900.2010.002.015=⋅⨯=+⨯==--+pH L mol c H HCl 滴定过量%,NaOH 溶液滴入体积为 ,剩余的NaOH 溶液 mL ,[]70.9100.502.2000.2010.002.015=⋅⨯=+⨯==---pH L mol c OH NaOH 滴定突跃为单位3. 解:甲:%15.393%18.39%15.39%12.391=++==∑-n x x %04.0%19.39%15.391-=-=-=E -T x a%03.013%)03.0(%)03.0(12221=-+=-=∑n d S i 乙:%24.393%28.39%24.39%19.392=++=-x %05.0%19.39%24.392=-==E -x a%05.013%)04.0(%)05.0(12222=-+=-=∑n d S i 甲比乙准确度及精密度都高4.解:(1)该溶液反应后是缓冲体系,其中132122100.52100.1105.92100.1200.0------⋅⨯=⨯=⋅⨯=⨯-=L mol c L mol c HAc NaAc 02.6100.5105.9lg 74.4lg 32=⨯⨯+=+=--a b c c pKa pH (2)50020φφbW b K c K K c 且⋅ ∴[OH -]=611107.3106.525.0--⨯=⨯⨯=⋅b K c mol ·L -1pH= 5.解(1)108280.000.2570.201000.0-⋅=⨯==L mol V V c c NaOH NaOH 苯酸甲 (2)[]43.8/107.2102.6/100.104529.06514=⨯=⨯⨯⨯==----pH L moi cK OH b (3)应选择酚酞为指示剂6.解7.解:105544.01000.099.1055877.032-⋅=⋅=⋅=L mol V M m c CO Na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32322CO Na CO Na HCl HCl V c V c ⨯=⨯200.2005544.096.21⨯⨯=⨯HCl c 11010.0-⋅=L mol c HCl()[]%55.24%1000.589540.0012.02)-080.3000(24. %10021=⨯⨯=⨯⨯-=s NaOH HCl NaOH m M V V c ω%84.64%1000.5895106.012.020.3000 %100)(32322=⨯⨯⋅=⨯⨯=s CO Na HCl CO Na m M cV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