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控制测量作业培训·汇总
【精品】《控制测量学》习题大全

绪论控制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控制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平面控制网分成几类?他们的作用各是什么?控制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他们又有什么联系?如何理解控制网有控制全局的作用?地球的形状和测量的基准面什么是水准面?什么是大地水准面?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测量成果计算的基准面是什么?总地球椭球与参考椭球的区别何在?为什么参考椭球可能有很多个?地面上任何一点的重力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垂线方向主要受引力影响?决定地面上一点位置可以有哪几种坐标系来表示?何谓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什么叫垂线偏差?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差距?三角测量的一般知识布设平面控制网有哪几种传统方法?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分别解释平面控制网的起算数据,观测元素,推算元素的意义。
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试归纳工程测量三角网计算数据是如何获得的,方法有哪几种?分别叙述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的必要起算数据和观测元素是什么?何谓独立网?何谓非独立网?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原则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原则是什么?试述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必要性。
推证平面控制点所控制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式。
各等级三角网的作用,技术规格和要求是什么?为什么布设三角网要有统一的规格。
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一、二等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是怎样的?三、四等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又是怎样的?何谓插点法、插网法、插锁法?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说插网法用得比较广泛?三角测量的精度估算进行精度估算的目的是什么?它与平差中的精度评定有什么异同点?三角形最有利形状的结论是什么?如何得来?为什么要在三角锁的两端加测起算边和起算方位角?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为什么要编制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怎样进行图上设计?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图上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什么?平面控制网的选点、造标和埋石实地选点时,对点位提出哪些要求?为什么?精密测角仪器的结构和特点经纬仪测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精密经纬仪水准器、水平度盘、垂直度盘、测微器、纵横轴系等部件,分别解决了哪些矛盾?如何解决的?观测过程中仪器没有精确整平对观测带来何种影响?造成?瞧鞑荒芫 氛 降脑 蚴鞘裁矗渴允龆僚谭只 蟛畹男灾始凹跞跗溆跋斓拇胧 <扑?2c 的目的是什么?2c 变化过大说明什么问题?精密测角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影响目标成像质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因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成像质量?旁折光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地形地貌容易产生旁折光?有什么措施可以减弱其影响?为了减弱仪器误差,使用水平微动螺旋和垂直微动螺旋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观测成果的验算为什么要进行验算?或验算的目的是什么?试述制定三角形闭合差、极条件闭合差、起算边条件闭合差的限值的基本思想。
测量培训_精品文档

测量培训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全站仪的操作方法、水准仪i角检校方法和仪器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知识1、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例如:设水准测量的前进方向为A点至B点,则称A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 为后视读数;称B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为前视读数。
a ——后视读数 A ——后视点b ——前视读数 B ——前视点(1) A 、B 两点间高差:Hab=HB-HA=b-a(2)测得两点间高差Hab后,若已知 A 点高程HA,则可得B点的高程:HB=HA+Hab(3)转点TP(turning point)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2、水准路线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1)闭合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 BM1 ——已知点 BM1(2)附合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 BM1 ——已知点 BM2(3)支水准路线。
由已知点 BM1 ——某一待定水准点 A 。
3、水准路线的闭合差计算方法:(1)闭合差计算公式 f h=∑h测 -∑h理(2)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附合水准路线的始、终点间高差的理论值为(H终-H始),而实测值为各测站所测高差的总和∑h测。
于是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f h =∑h测-(H终-H始)= ∑h测-HB-HA。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闭合水准路线始终点为同一个点,(H终-H始)=0从而得到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f h =∑h测即为闭合路线观测高差的总和。
支水准路线无闭合差,所以采用往、返观测计算闭合差:f h=∑h往+∑h返(3)闭合差是用来衡量测量成果的精度,二等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容许值为±4√L。
三等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容许值:平地为±12√L,山地为±15√L。
控制测量知识要点

控制测量知识要点羂2012肈•取盘左和盘右读数的中数,可以消除袁•任一照准点的垂直角与天顶距之和是90°。
水平轴倾斜误差对观测方向值的影响。
膆•望远镜的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莂•照准部旋转中心与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蚂•微动螺旋、测微螺旋的最后操作应一律旋进。
袆•用三角高程法获得的高差观测值的权与边长的平方成反比。
芄•6°带第20 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17°。
螁•一厘米分划的精密水准尺的基辅差为 3.0155 。
莂•导线直伸时,纵向误差主要由测距误差引起,横向误差主要由测角误差引起。
羇•对于短边导线三角高程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经验取K 值。
薇•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将起始方向的读数均匀分配在度盘和测微器上是为了削弱度盘和测微器分划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蒄•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叫大地体。
袈•我国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由69°起每隔6°而至135°,共计12 带。
聿•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正常高。
螅•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正高袄•地面点沿法线方向到参考橢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虿•水准测量时要求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或减弱i 角、大气垂直折光等与距离有关的误差影响。
螆•高斯投影分带的原因就是限制长度变形。
袃•计算2C 并规定其变化范围可以作为判断观测质量的标准之一。
莃•一测回中不得变动望远镜焦距是为了避免因调焦引起视准轴变化。
荿•选择测站零方向的条件之一是,该方向的边长与本测站其它方向的边长相比长度适中。
袇•将平均海洋面向陆地内部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这个曲面就叫水准面。
膆•我国的水准原点位于青岛的观象山。
螂•在进行等级水准时,一测段的测站数应安排成偶数。
聿•我国在将参考椭球上的测量元素归算到平面时采用的是高斯投影的方法。
控制测量学2控制网

②起算数据和推算元素:为了得到所有三角点 的坐标,必须已知三角网中某边长s1,2和某一边的坐标方位角α1,2及某点的起算 左边(x1,y1),统称为起算数据。三角点上观测的水平角(或方向)为观测 元素。由起算元素和观测元素的平差值推算出来的三角形边长、坐标方位角 和三角点的坐标统称为三角测量的推算元素。
约15-20km,测角中误差小于±1.2″),将一等锁分为四个部分,再在每个部 分中布设二等补充网(平均边长约为13km,测角中误差小于±2.5″)。
②1958年后:二等网以全面三角网的形式布设在一等锁环内,四周与一 等锁衔接,其平均边长约为13km,测角中误差小于±1.0″。
15
(3):国家水平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布设方案: ①1958年前:在一网的方法
2.天文测量法
在地面点上架设仪器,通过观测天体(主要是恒星)并记录观测瞬间的 时刻,来确定地面点的地理位置,即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和该点至另一点的 天文方位角。
优点:各点彼此独立观测,无需通视,组织工作简单,误差不累计。
缺点:定位精度不高。
为了控制水平角观测误差积累对推算方位角的影响,需要在每隔一定距 离的三角点上进行天文观测,以推求大地方位角:
求高。
22
(1):工程测量水平控制网的分类 根据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控制网提出的不同要求,工程测量控制网一
般可分为三类: ①测图控制网(地籍测量的基本控制)特点:精度低,精度要求均匀。 ②施工控制网(专用控制网)特点:精度高,精度具有方向性,网形强
已有成果可利用时,可用天文测量方法测定三角网某一边的天文方位角再换 算为起算方位角。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陀螺经纬仪测定起算方位角。
控制测量知识点2

注:加粗加底纹的地方表示重中之重。
控制测量(上)第一章1、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1)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2)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3)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
2、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科学技术内容:1)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工程和国家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科学研究的需要;2)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和科学的使用方法;3)研究地球表面的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4)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控制测量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等。
第二章1、导线和三角网各自的优缺点导线:优点:受通视要求的限制较小,易于选点和降低觇标的高度,甚至无须造标;图形非常灵活,选点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改变;边长的精度较均匀。
缺点:导线网中的多余观测数较同样规模的三角网要少,检核条件少,有时不易发现观测值中的粗差,因而可靠性不高。
三角网:优点:图形简单,精度高,多于观测量多,便于计算缺点:布网困难大2、等边直伸导线精度分析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u表示点位的横向中误差;t表示点位的纵向中误差;M表示总点位中误差;D表示导线端点的下标;Z表示导线中点的下标;Q表示起始数据误差影响的下标;C表示测量误差影响的下标例,t C,D表示由测量误差而引起的导线端点的纵向中误差;u Q,Z表示由起始数据引起的导线中点的横向中误差。
3、直伸导线的特点优点:1)导线的纵向误差完全是由测距误差产生的;而横向误差完全是由测角误差产生的。
因此在直伸导线平差时,纵向闭合差只分配在导线的边长改正数中,而横向误差则只分配在角度改正数中;即使测角和测距的权定得不太正确,也不会影响导线闭合差的合理分配。
2)直伸导线形状简单,便于理论研究。
缺点:直伸导线的点位精度不是最高的。
4、判断最弱边5、计算P51图2-16中(a)(b),以及图2-27中(b)(c)6、P63-P72综合题第三章1、精密测角的误差来源:(一)外界条件的影响1)大气层密度的变化和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像质量的影响;2)水平折光的影响;3)照准目标的相位差;4)温度变化对视准轴的影响;5)外界条件对觇标内架稳定性的影响。
测量专项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测量专项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测量专项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引言:测量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测量操作涉及到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本次培训旨在向大家详细介绍测量专项的安全操作规程,以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一、测量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1. 在使用测量仪器设备时,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配置和参数。
2. 使用仪器设备前,需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避免出现故障或误差。
3.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防止意外伤害。
4. 在使用激光测距仪等激光设备时,严禁直接照射到人眼和其他人体部位,以免造成伤害。
二、测量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1. 测量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明亮,无障碍物,并配备合适的紧急疏散通道。
2. 测量工作时,应尽量在无风、无震动、无干扰的环境下进行,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在测量现场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4. 若测量工作涉及到高空或水域,应严格遵守相关危险作业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三、测量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1. 测量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操作。
2. 在测量作业中,应遵守安全操作流程,如穿戴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设备。
3. 测量作业人员应时刻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在高空、水域等作业中,必须使用安全绳索、救生器材等安全设备,并接受专业培训,确保自身安全。
四、紧急处理与事故预防1. 在测量作业中,发现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针对测量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应做好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逃生路线,并进行定期演练。
3. 发生测量事故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doc(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控制测量知识总结1野外测量的基准面为大地水准面,基准线为与大地水准面相垂直的铅垂线;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为参考椭球面,基准线为参考椭球面的法线。
由于地表起伏以及地层内部密度变化造成质量分布不均,所以大地水准面不能作为控制测量计算的基准面2大地水准面完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的海水面扩展并延伸到大陆下面,进而构成一个处处与铅垂线方向正交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曲面。
参考椭球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
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密合最好的参考椭球。
垂线偏差由于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不可能处处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
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在某一点上的高差。
3大地坐标系在椭球面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B,L,H)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_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_轴与地球赤道面和格XX均子午面的郊县重合,Y与__轴正交_.,y,_4高斯平面坐标系:L=6N-3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L=3n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Y坐标的规定值与自然值关系Y=N100XXXX0000m 500000m y5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精细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同测等6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足够的精度;足够的密度;统一的规格7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原因是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物质的分布情况而变化影响:多值性;产生理论闭合差理论闭合差:在闭合环形水准道路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8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外表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只与点位纬度有关正常位水准面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等位面重力异常地面点实测重力加速度与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的差值重力位水准面与实测重力加速度相应的重力等位面9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得高程系统正高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控制测量课程代码:01550(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全国高等教学自学考试工程测量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的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建立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以确定地面点的精确位置,作为各种比例尺地形测图和各项工程测量的基础。
本课程以三角测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精密导线测量为主要内容讲解外业观测的方法和理论、操作技能,以参考椭球和高斯投影计算为主内容讲解内业的数据处理技术。
本课程是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面广,有些概念较抽象,外业工作繁琐,实际操作和计算要求严格细致,因此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小面积测区建立三、四等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外业工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掌握高斯投影计算方法及基本技能,以便毕业后较好地适应工程测量工作的要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它在《测量学》课程自学结束后基础上进行自学,为后面的《数字地籍测量》、《GPS定位技术应用》、《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的自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控制测量的任务和建设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大地控制网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控制测量任务,建立国家水平、高程控制网的常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难点: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控制测量及任务识记:控制测量的概念理解:控制测量的任务1.建立国家水平控制网的方法和优缺点,适用范围识记:三角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的方法和优缺点理解:适用范围2.建立国家高程控制网的方法和优缺点,适用范围识记: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建立方法理解:适用范围第二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家平面控制网和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掌握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基本掌握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方法。
施工测量控制技术培训

施工测量控制技术(含管理及程序)一、什么是施工测量宽泛地讲为满足工程施工生产需要所进行的各种测量测绘工作称之为施工测量。
它包括施工测绘、测设放样等普通测量,也包括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期间变形观测工作。
按精度层次如下图示大型施工生产单位为保证施工测量精度及质量控制,成立专业性很强的精测队(测量队)结构对大型工程或结构物复杂、建设标准要求高的结构物(如隧道、桥梁等)实施精密控制测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质量控制。
各集团公司、子公司建立的测量队组织即如此。
二、目前我单位测量组织管理及测量质量保证体系1. 中隧集团测量组织管理体系示意图2. 中隧集团施工测量质量保证体系示意图3.高等级铁路施工测量实施流程4现场测量技术管理主要内容(1)测量作业现场组织的管理,作业环境、质量安全状态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健全,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明确落实,体系运行正常。
●人员配置合理,满足生产要求,测量生产活动正常可控。
●测量设备投入及检定符合施工组织及技术实施方案要求。
●测绘作业环境,满足人员及设备正常工作效率条件,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符合精密仪器设备安全使用条件,符合安全作业强制规定,安全作业包括作业人员安全,不能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心智健康甚至生命保障、不能妨害影响其他人员身心健康,要确保设备使用安全,保证设备使用对环境及他人等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施工测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及其它技术管理制度与之匹配融合。
(2)测量作业方案及方法的管理与指导、监督。
●作业技术方案的制订、分析与审核,方法是否正确,按此方案能否保证作业质量。
实施方案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作业的主要技术指标指导及检查。
●作业引用的设计资料和施工控制点资料的检测、核查。
●对重要工程、结构物或工程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控制及加密,测设放样应结合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协助测量部门完成专项测量设计,并形成书面作业设计书。
组织相关部门、机构进行技术设计书内容的评估,评估通过后,才能交付使用。
测量培训总结3篇

测量培训总结3篇测量培训总结范文篇一(一)培训需求调研加强培训需求调研,要综合考虑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
找到培训对象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通过培训项目的设计、教学计划的编制及培训,缩短两者之间差距。
地面高空一体化培训集上述三层需求而开发设计。
中国气象局以十八届三年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为指导,制定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气象改革重大部署。
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是气象现代化、观测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是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实施台站工作岗位的需要,台站人员掌握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的进程和岗位要求。
(二)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计划依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编制,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指导教学和教育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
成人继续教育教学计划虽然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计划有所不同,但其教学计划同样是决定教学内容和教育活动的基本文件。
气象部门继续教育培训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编制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形成了本部门继续教育教学计划编制要素及特点。
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对象强调针对性、培训内容依据培训目标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培训方式注重成人教育规律和成人学习特点、培训时间结合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确定、教师选配采用开放式与多元式相结合、教材主要根据培训目标自主编写实效性讲义、考试考核采用多元评价机制。
(三)地面高空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制培训内容:培训引言、高空气象观测前沿与综述、高空气象观测基础与业务规范、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实习实训等教学模块。
培训方式方法:综合采用课堂讲授、操作演示、实习实训、个例分析、体验式教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培训目标:熟悉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掌握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维修的基本技能,熟悉高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掌握地面、高空观测规范,初步具备从事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工作的能力。
施工控制测量培训课件

01
3. 利用测量结果调整模板和钢筋 骨架的定位,满足设计要求。
02
注意事项:考虑桥梁跨度大、施 工环境复杂的特点,加强现场通 视条件和测量设备的保养。
案例二:高层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测量目的
保证高层建筑的垂直度、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
测量方法
采用激光铅直仪进行垂直度测量,全站仪进行平面位置控制,水准测量确定高程。
仪器维护与保养
案例分析
讲解测量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确 保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状态,延长 仪器使用寿命。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同测量仪器在施工 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提高学员对仪器使用 的熟练度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CHAPTER 03施工Fra bibliotek制测量实施流程
施工控制网设计与建立
控制网设计
根据工程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 施工控制网的设计,确定控制点 的位置和数量。
精度保障措施
探讨如何提高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 ,包括仪器校准、测量方法优化、 数据处理改进等方面的措施。
常用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仪器分类
仪器操作
概述施工控制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如 全站仪、水准仪、GPS接收机等。
详细介绍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包括 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等步骤,以及操 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控制网建立
通过测量手段,在施工现场准确 标定控制点的位置,建立施工控 制网。
控制点测量与数据处理
控制点测量
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控制 点进行精确测量,获取其坐标和高程 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校核 、平差计算等,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 靠性。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要求,利 用施工控制网进行放样测量,
2控制测量作业培训·共20页文档

控制测量作业培训(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一、准备工作1.收集资料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测量培训要点1

测量专项培训要点一、计量器具管理1.1工作程序1.2、分类2.1一类计量器具: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局内部进行工艺、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检测用的实行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二类计量器具的比对器。
2.2二类计量器具:示值变化不大,性能稳定耐用和低值易耗的进行不定期检定或比对的计量器具。
1.3、配置项目计量工程师根据生产需要及精度和量程满足被检测对象要求的原则,确定所需配置的计量器具,填写计量器具配置计划,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项目制订配置计划一类计量器具 公司调拨或采购 二类计量器具项目采购建立计量器具台帐送计量检定部门检定 进行校准或比对计量器具状态标识计量器具返回公司主管部门批准。
1.4、采购一类计量器具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调拨或采购,或授权项目部负责采购;二类计量器具可由项目进行采购。
采购的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出厂检定证书或合格证。
新购的计量测量器具必须经过验收,一类并送至指定检测机构进行检定,二类进行校准,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验收内容为:规格、型号、外观、性能、精确度、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有关测量误差资料及外包装是否完好等。
验收和检定/校准不合格的计量测量器具应办理退货。
1.5、建账公司应对本公司范围内的一类计量器具建立台帐,项目部应建立的项目计量器具台帐,分供方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纳入项目计量器具台账。
1.6、检定与校核1.6.1一类计量器具应由项目计量工程师按周期送具有检定资格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二类计量器具由项目计量工程师不定期进行校准或比对,并保存检定记录。
1.6.2检定不合格,未检定或超过校准有效期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1.6.3项目部应建立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周期检定,确保计量器具处于合格状态。
1.7、标识1.7.1计量器具设备上应有明显的识别标记,用以区分“合格”、“准用”、“封存”三种状态。
1.7.2由计量测试单位检定的计量器具,计量工程师根据检定结论负责在计量器具上贴上相应的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控制测量作业培训·控制测量作业培训(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一、准备工作1.收集资料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3.1.2测区概况:说明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等情况,并划分测区困难类别。
3.1.3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说明已有资料的作业单位、施测年代、采用的技术依据和选用的基准;分析已有资料的质量情况,并作出评价和指出利用的可能性。
3.1.4平面控制:说明控制网采用的平面基准、等级划分以及各网点或导线点的点号、位置、图形、点的密度、已知点的利用与联测方案;初步确定的觇标高度与类型、标石的类型与埋设要求;观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
3.1.5高程控制:说明采用的高程基准及高程控制网等级,附合路线长度及其构网图形,高程点或标志的类型与埋设要求;拟定观测与连测方案,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等。
3.1.6内业计算:外业成果资料的分析和评价,选定的起算数据及其评价,选用的计算数学模型,计算与检校的方法及其精度要求,成果资料的要求等。
3.2控制测量技术设计过程如下:3.2.1已有控制网成果的精度分析,必要时实测部分角度和边长,掌握起算数据的精度情况。
3.2.2根据控制网的用途、工程规模、类型及建筑布置、精度要求来确定控制网的等级;根据测区地形、起算点情况及使用的仪器设备来确定控制网的类型。
平面控制可采用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导线测量和GPS测量。
高程控制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线路或结点网。
3.3控制网图上设计根据工程设计意图及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拟定合理布网方案,利用测区地形地物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
3.3.1三角网(或边角网)对点位的要求:(1)图形结构好,边长适中,传距角大于20º。
(2)是制高点,山尖上或高建筑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视线高出或旁离障碍物1.5米。
(4)能埋建牢固的测量标志,且能长期保存。
(5)充分利用测区内原有的旧点,以节省开支。
(6)为了安全,点位要离开公路、铁路、高压线等危险源。
3.3.2图上设计步骤:(1)利用工程整体平面布置图展绘已有控制测量网点。
(2)按照保证精度,方便施工和测量的原则布设施工控制测量网点。
(3)判断和检查点间通视情况。
(4)估算控制网的精度。
(5)拟定三角高程起算点及水准联测路线。
3.4控制网优化设计先提出多种布网方案,测角网、测边网、导线网、边角组合网以及测哪些边、测哪些角等,根据网形和各点近似坐标,利用计算程序进行精度估算,优选出点位中误差最小,相对点位中误差在重要方向上的分量最小,而观测工作量最小的方案。
3.5根据对测区情况的调查和图上设计的结果,写出文字说明,整理各种数据、图表,并拟定作业计划。
3.6上报有关领导部门审核4.检校仪器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
二、埋建测量标志1.选点选点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落实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边角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视线要避开障碍物。
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点要考虑到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
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要便于放样。
GPS网的选点不要求相连的边都通视,但为了使用常规仪器测量时能够后视和检核,每点至少有两个点与它通视。
同时要求地势开阔,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2.建标2.1施工测量的首级控制点和要长期保存的各级控制点应埋设具有强制归心装置砼标墩或钢架标墩;其它平面控制点可埋设地面标石或地面标志。
2.2砼标墩埋标过程:实地标定点位;挖基坑及浇筑标墩基础平台;立模板,树钢筋,浇混凝土,固定不锈钢标盘;外观整饰编号;加保护装置。
2.3钢架标墩埋设过程:实地标定点位;挖基坑及浇筑坑底水平层;树立加工好的钢架标;浇筑混凝土;刷防锈柒;加保护装置。
2.4埋设地面标石是将灌制好的嵌有金属中心标志的标石浇筑埋设于地面,其过程是:挖基坑,坑底要整平夯实,再填砂石捣固,浇底层混凝土树标石并浇筑混凝土。
在基岩层上或坚硬的混凝土路面上,可以直接钻孔,将刻有中心标志的胀锚螺栓打入孔内。
2.5标墩埋好后要稳定至少15天才能开始观测。
三、经纬仪角度观测1.观测注意事项1.1角度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观测应在成象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1.2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始观测。
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1.3仪器照准部旋转时,应平稳匀速;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
精确照目标时,微动螺旋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1.4观测过程中,仪器气泡中心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
当偏移值接近限值时,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
1.5观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成果应做到记录真实,字迹工整,注记明确,观测要求及各项限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1.6观测完后,应立即检查记录,计算各项观测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确认全部符合规定限差方可离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与重测。
1.7用电子手簿记录时,软件必须是经过鉴定且经总工程师批准使用的。
2.角度观测前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观测计划、人员分工、作业技术规范。
(2)观测设备:经纬仪、连接螺丝、脚架(有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不要脚架)(3)照准设备:照准杆或觇牌、基座、脚架(有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不要脚架)。
(4)通讯及交通工具:对讲机或无线电话、车辆。
(5)辅助工具:小钢尺、温度计、气压表、计算器、测伞。
(6)记录工具:记录本、电子手簿、笔等3.一个测站上观测工作顺序3.1安置经纬仪(1)先将脚架安放在测站上,使脚架头大致水平,脚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中心;把仪器固定在脚架上,移动脚架的两个脚,使地面测站标志中心与对中器中心大致重合;(2)通过升降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松开仪器连接螺丝,移动仪器,使地面测站标志中心与对中器中心精确重合,拧紧连接螺丝。
(3)用仪器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先将长水准管与两脚螺旋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水泡居中;再使长水准管垂直于这两个脚螺旋的连线方向,调整第三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以上对中、整平过程可能要反复进行,直到精确对中,且旋转照准部在各个方向上,长水准管气泡居中。
在强制对中观测墩上安置仪器时,没有(1)、(2)步骤。
3.2根据观测方案,利用技术设计或选点略图寻找并识别各观测目标;3.3量取仪器高度、觇标高度(注意量取的位置)、温度、气压。
3.4观测角度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方向观测法一测回的操作步骤如下:(1)将仪器照准零方向(第一方向),按观测度盘表配置好度盘和测微器位置;(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定度、分和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重合两次、读两次数);(3)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1方向,读定度、分和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
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观测2、3、4……N方向,最后闭合至零方向。
以上观测为上半测回。
(4)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数(重合两次、读数两次)。
(5)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N……3、2、1观测至零方向。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当方向数小于四个时,可不闭合至零方向。
3.5记录检查,如有需要重测(或补测)的,应马上重(补)测。
重测注意事项如下:(1)重测一般应在基本测回(即规定的全部测回)完成以后,对全部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取舍,并尽可能分析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后再进行。
切忌不加分析,片面地、盲目地追求观测成果的表面上合格,以致最后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2)因对错度盘、测错方向、读错记错、碰动仪器、气泡偏离过大、上半测回归零差超限以及其它原因未测完的测回,都可以立即重测,并不算重测的测回数。
(3)一测回中2C互差超限或化归同一起始方向后,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超限时,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与原测回相同)。
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2C值最大和最小的测回。
(4)一测回中超限的方向数大于测站方向总数的1/3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5)若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则应重测整个测回。
(6)在一个测站上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测站上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应重测全部测回。
(7)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都要汇总于记簿中,每一测回只取一份合格成果。
3.6通知镜站,仪器装箱,清点物品,搬站。
4. 内业4.1检查记录:水平角观测原始记录除记录员现场100%检查外,内业必须由第二检查者100%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