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姓百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昝氏百科
字音:zǎn ㄗㄢˇ
郑码:RSIK,U:661D,GBK:EAC3
笔画数:9
部首:日
笔顺编号:354242511
昝姓的由来
昝姓是由咎姓变化来的。咎字,上古时本有多种含义,但是后来慢慢演变,“咎”被专门表示为灾祸。如此一来,姓咎的人们便觉得咎字不吉利了,于是就在“咎” 下部分的“口”中加了一横,变成了“日”,也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姓氏--昝。如此说来,咎姓的起源也便应是昝姓的起源。但是由史书记载的关于昝姓姓源的记录却颇为复杂,据《姓苑》记载,昝为蜀地(四川)姓氏。《魏书·官氏志》记载,昝氏是北魏叱卢氏所改。而《百家姓》又注:“昝,太原郡,系出咎氏,商相咎单之后。” 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商朝的宰相咎单,他的子孙在咎字上添了一划,做为他们的姓氏。如此一来,昝姓姓氏的姓源便被涂抹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昝氏郡望堂号与宗祠通用联
时间:2011-6-8 21:35:47 作者:佚名来源:百度百科
郡望堂号
①、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秦置,治所置阳。相当今山西太原一带。
彭城郡西汉置郡,东汉改为彭城国,治所在今江苏徐州一带。
②、堂号
明敏堂、笃义堂均源自五代时有咎居润,书记业务很强。后唐明宗时,他在枢密院做小吏。办事谨慎,待人和惠。入晋到周,累加检校太傅。宋初加检校太尉。性格敏有节概好做义束。即性明敏,笃节义。
其它堂号:太原堂、彭城堂。
昝姓宗祠通用联
源自蜀地;
望居彭城。
指昝姓源流和郡望。
司空衍派;
太原望族。
上联:上古商汤咎单,在朝廷官大司空,主天地之官。其后世子孙都改姓昝。下联:太原为昝氏望族聚居地。
宋廷遗美;
唐室扬名。
上联:北宋高唐人昝居润,曾在后唐、后晋、后周做官,从枢密院小吏至检校太傅,北宋初年,官检校太尉。行事敏捷,多讲节义。下联:唐代人昝商,官博士,著有《心鉴》五卷。
唐室剌史;
宋廷猛将。
上联:指唐昝慎交。下联:指宋昝寿。
剌史留芳唐室;
猛将驰誉宋廷。
同上。
博士心鉴五卷;
孝廉枕同八年。
上联:昝商。下联:明昝学易,字心源,怀宁人。万历举人。廉介不苟取。性至孝,父年迈,恐独处不暖,共枕被八年,授金溪知县,不就卒。
居润笔记流光远;
如心文集享誉高。
上联:宋代文士昝居润,高唐人。善书记,性明敏,有节概,笃于行义。下联:明学者昝如心,字子推,三原人。有《敬斋集》。他性颖悟刚介,读书能悟人所不到处。年二十九岁卒。
经效产宝,功盖千古;
食医心鉴,惠泽万民。
唐医学家昝殷,撰《产宝》,后增辑成《经效产宝》,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
荐士引贤,雅得知人美誉;
高才博学,精著心鉴名书。
上联:昝居润。下联:昝商。
昝姓历史名人
咎单:商汤时期在朝廷做大司空的官,他的家庭很昌盛,世代姓咎,后来其后世子孙改成昝姓,故咎单为昝氏太源支系的始祖。
昝殷:唐代医学家。撰有《产宝》一书,后增辑成《经效产宝》三卷,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另著有《食医心鉴》三卷,为营养学专著。
昝商:唐代博士,著有《心鉴》五卷。
昝居润:宋代文士,博州高唐(今高唐县)人,笔记文章做得特别好,为人明白事理而且聪明,又爱帮人,所以出名。在枢密院任小吏时,以谨勉著称。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均受重用。后晋时,昝居润与洛阳留守景延广关系甚密。后汉时,昝居润曾跟随镇守陕州的白文轲做事。后周初,白文轲向太祖郭威推荐昝居润,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郭威养子柴荣即位,升昝居润为军器库使,从柴荣征高平(今山西长治)有功,升为客省使,知青州。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昝居润从向珙西征秦凤(今陕甘省交界地区),为行营都监,战事平定后,知秦州(今天水),后历知凤阳、河中府。显德三年(956年),升为客省使,代王朴知开封府。柴荣南征,以居润为副留守;南征还,复命居润判开封府。昝居润和赵匡胤同事柴荣,情感甚洽。显德四年(957年),为宣徽北院使。恭帝即位,加封检校太傅。宋建隆元年(960年),加封检校太尉,遂为宋首任开封知府。到征伐泽潞时,命他赴澶州(今河南省清丰)巡检;师还,暂知镇州(今河北省正定)、澶州,拜义武军节度使。在任数年,以患风痹诏还京师,宋乾德四年(966年)
卒。赠太师。
昝如心:明代学者。他性颖悟刚介,读书能悟人所不到之处。年二十九而卒。
昝学易:明朝万历年间举人。本性至孝,为照料80多岁的父亲,几次任官不受。他因恐父亲年老一人睡床不暖,就与父亲同床共枕共被睡了8年,直到父亲去世。最后授他金谿知县,未上任卒。于是,民间于是流传着他至孝感人的故事。
昝氏族谱序六修原记
六修原记
国有国史,县有县志。自欧苏兴谱以来,各姓氏都有自己的宗谱。它叙源流,记世系;载生亡,铭嫁娶,正人伦,立传记;颂功德,树楷模。它立足民间,面向社会,详细确凿,真实可信。是人们寻根溯祖不可替代的历史文件。它宛如一部浩瀚的历史长卷,既宏伟壮观又斑斓多姿。后世子孙可以从族谱中了解到自己家族的荣辱兴衰,历代祖先的丰功伟绩,以及兄友弟恭,子孝孙贤的社会美德。从而激励着自己发奋图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为家族振兴,社会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安庆怀宁九塘昝氏第五次修谱是在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距今已经95年了。其间我国经历了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刮共产风、大跃进、左侵之害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我国人民饱受兵灾连接之痛,饿馁遍地之苦。原中央委员邓小平复出后,拨乱反正,提出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强国之策,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国家万象更新,国力鼎盛,民族复兴,人民安居乐业,神州大地,处处莺歌燕舞。盛世修谱,昝氏族人嘉型、行智、行武、美玉、祥顺、嘉勤诸君,怀仁孝之心,存敬宗之德,与族人共商、筹划修谱,众皆踊跃,劳碌经年、谱今将成,嘱余为序,余虽才疏学浅,但作为昝氏子孙,也有不可推托之责任,故不揣愚钝,冒昧成篇。
昝氏族谱,初修于南宋末年。十世祖万寿公为南宋大将,任四川成都府安抚使。公于军务繁忙之际,仍不忘编修族谱之事,“每读诗至瓜瓞蓼莪,未尝不废书而叹曰:祖功宗德未有记录,禄养方就,亲已不逮,若是,则谱可以不作乎?”(引自梅立本初修原记)遂委托下属赵稹,“掇拾遗文,搜罗遗事,相与研究,以整齐其世传”(引自梅立本初修原记),上溯九代,终成谱牒。如果不是万寿公在国家危亡之际,军务繁忙之时,仍关心本族修谱一事,那我们今天看到的家谱,就不能上溯到五代十国时期了。四百八十年后,乾隆十八年(1753年),因“我族旧立谱牒既残毁明季流寇劫焚”(引自世豸公二修原记),修谱一事显得格外艰难,世豸公受族人委托,自贵三公迁怀以上,往昔太原、高唐宣城等处,都按照旧谱,迁怀本支,详细登录,几经艰难,终于辑成。“溯流派之所出,眀枝叶之所分,发潜德阐幽光,定尊卑别长幼,使远迩亲疏各得其序”(引自金英公二修原记),“上不负祖宗培养数百年之深根,下垂示子孙世世训谨之程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