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针灸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

合集下载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ppt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ppt

毫针的针刺方法
以针管替代押 手进针的方法
2024/10/8
16
(二)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
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是关系 疗效、防止针刺意外的重要环节。
临床上,同一腧穴,针刺方向、角度和 深度的不同,产生的针感强度、感传方 向及治疗效果均有明显差异。
故治疗时应根据施术穴位的位置、病位 病性、病人体质和应用的针刺手法等实 际情况,灵活掌握。
2024/10/8
10
毫针的针刺方法
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 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 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 至所要求的深度。
2024/10/8
11
双手进针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 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灵枢 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
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2024/10/8
35
针刺补泻
单式补泻手法 基本补泻手法
先浅后深,重插轻
提插补泻 提,提插幅度小,
频率慢,操作时间 短者为补法;
捻转补泻
先深后浅, 轻插重提, 提插幅度 大,频率 快,操作 时间长者 为泻法。
2024/10/8
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 度小,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 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将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 时间 ➢ 一般病症留针10-20分钟 ➢ 寒证、痹证、痛证、痉挛性疾病——延长留针时间
➢ 临床不能一概而定,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 注意观察
2024/10/8

针灸学6、毫针刺法-43页PPT资料

针灸学6、毫针刺法-43页PPT资料
中篇 针灸技术
刺灸法总论
本次授课要求 掌握毫针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捻转、提 插、疾徐等补泻手法; 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一)刺激的强度 1、通过得气的强弱判断刺激量 轻--针下感应柔和 中--针下感应明显 重--针下感应强烈 2、捻转、提插的频率、幅度、角度决定刺激量 捻转角度<90° 频率<60次/分 刺激量轻 90°<捻转角度< 180° 60<频率<90次/分 中 捻转角度>180° 频率>90次/分 重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
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即有的腧穴适于 补虚,而有些腧穴则适于泻实。
针具及 针刺补泻手法是对机体不同虚实状态进行
施术手法 治疗的主 要手段,也是取得不同效果的关 键,故施术手法及针具选择必须得当。
九、留针与出针
留针 针 针
出针
是将针留置于穴内,若静止不动,即不再施用手 法,以待气至的方法,称为“静留针”;若在留
针刺练习
自身练针法 …… 自身试针时,要仔细体会手法与针感的关系、针尖 刺达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时持针手指的感觉。并要 求做到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 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税、针感出现快。
自身练习的几个优点 一、使医者能体验刺针的痛苦,从而不断提高针刺手 法操作技术。 二、能同时体验到手感和针感,提高手法的操作水平。
施术房间的消毒:紫外线消毒
四、体位的选择 针刺的体位有: 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 坐位:仰靠、侧伏和俯伏坐位。

毫针刺法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PPT课件

毫针刺法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PPT课件

直径(毫 米)
0.45
0.42
0.38
29 0.34
30 0.32
31 0.30
32 0.28
7
(三)毫针的检查
❖ 在使用前,要对毫针进行检查,以免影响进针和治 疗效果。
❖ 检查时要注意:针尖要端正不偏,无毛钩,光洁度 高,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锐利适 度,使进针阻力小而不易钝涩;针身要光滑挺直, 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 伤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 断丝,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 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5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
❖ 针刺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 。 ❖ 针刺的练习,一般分三步进行:
6
(二)毫针的规格
❖ 毫针的长度规格表
寸0 11 2 2 3 3 4 4
.. . . .
55 5 5 5
❖毫 毫1 针2的4粗5细6规格7 表9 1 1 米3 50 0 5 5 0 0 1
号数 26 27 0 258
12
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 (一)毫针的选择 ❖ 在选择毫针时,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
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 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 长短、粗细适宜的毫针。 ❖ 临床上选择毫针应长于腧穴应至之深度,针 身应有部分露在皮肤外。如应刺入0.5寸, 可选用1寸的毫针,应刺人1寸时,可选用 1.5~2寸的毫针。
8
(四)毫针的保养
❖ 保养针具是为防止针尖受损、针身弯曲或生锈、污 染等,因此对针具应当妥善保存。
❖ 藏针的器具有针盒、针管和针夹等。若用针盒或针 夹,可多垫几层消毒纱布,将消毒后的针具,根据 毫针的长短,分别置于或插在消毒纱布上,再用消 毒纱布敷盖,以免污染,然后将针盒或针夹盖好备 用。若用针管,应在针管至针尖的一端,塞上干棉 球(以防针尖损坏而出现钩曲),然后将针置人, 盖好高压消毒后备用。

《毫针刺法》PPT课件

《毫针刺法》PPT课件

者会感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
患者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的感觉,
有时还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
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
导和动、震颤等反应,有的可见到针刺
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
象。
精选PPT
18
得气的意义
得气与否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黄帝 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精选PPT
11
舒张进针法 :左手五指 平伸,食、中二指分开 置于所刺处。右手持针 从食、中二指之间刺入。 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 的部位,可用食、中二 指(或拇、食二指)将皮 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 绷紧,右手持针快速刺 入。用于皮肤松弛部位 的腧穴。
精选PPT
12
进针手法
提捏进针法 :左手拇、 食二指将所刺处皮肤 捏起,右手持针于捏 起处刺入。适用于皮 肤浅薄部位(如印堂、 列缺)的进针 。
行针的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精选PPT
22
行针的基本手法 --提插法
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上提下插的操 作手法。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 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 提,如此反复构成了提插法。指力一定要 均匀,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 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 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精选PPT
15
直刺(90度)
斜刺(45度) 横/平刺(15-25度)
精选PPT
16
针刺深度
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在临证操作时 除了遵循每个腧穴的常规针刺深度外,还 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 治疗目的等方面决定。
精选PPT
17
得气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此法多用于长针的进针。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双手进针法
(3)舒张进针法:
左手拇、食指或 食、中指将针刺部位 的皮肤撑开,使之绷 紧,右手持针刺入。
此法适宜皮肤松 弛或有皱纹部位的腧穴 进针,特别是腹部腧穴。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双手进针法
(4)提捏进针法: 左手拇、食指将腧
穴局部的皮肤肌肉捏起, 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 刺入。
泻法 进针快,一次就进到应刺的深度候 气,气至后,引气向外,将针缓慢分部退至皮 下。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单式补泻手法
2、提插补泻 补法 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 轻提,反复多次。
泻法 针刺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 重提,反复多次。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单式补泻手法
3 、捻转补泻 补法 针刺得气后,左转为主(大指向前 用力重,向后用力轻),反复多次。
(二)守神
守神,是指要求医者在进针后所持的专心态 度。一是要专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以及得气的强 弱快慢,注意患者神的变化和反应,并及时施以 补泻手法;二是要求患者心定神凝,把思想集中 在针感上,意守病所,使经气畅达,促使气至。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教学参考
六、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概念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 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理论而确立的两种不同 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泻法 针刺得气后,右转为主(大指向后 用力重,向前用力轻),反复多次。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单式补泻手法
4、迎随补泻 补法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 的方向刺入。
泻法 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 的方向刺入。
针灸学课件毫针刺法二
单式补泻手法
5、呼吸补泻
补法 当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 当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毫针刺法 PPT课件

毫针刺法 PPT课件

復習思考題
✓1、毫針的結構是怎樣的? ✓2、常用進針手法和行針手法有哪些? ✓3、敘述暈針的症狀、處理和預防。 ✓4、針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預習:灸法、拔罐療法
針刺注意事項
✓患者過於饑餓、疲勞、精神緊張時, 不宜立即針刺。
✓體質虛弱、氣虛血虧的患者,針刺手 法不宜過強,並儘量選取臥位。
✓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者, 不宜針刺。
號數 26 27 28 29 30 31 32
毫米mm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指力、手法的鍛煉(靈活協調性/精神專注)
指力練習
紙墊練針
指力與撚轉
手法練習
棉團練針
提插、撚轉、進針、出針
自身/相互練習
毫針刺法的練習
體會指力的強弱、針刺的感覺、行針的手法 ●步驟:
常用體位
仰臥位 仰靠坐位 俯臥位 俯伏坐位 側臥位 側伏坐位
仰臥位
適宜於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前側面)腧穴
臥位
針刺前的準備
常用體位
仰臥位 仰靠坐位 俯臥位 俯伏坐位 側臥位 側伏坐位
俯臥位
適宜於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 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
臥位
針刺前的準備
常用體位
仰臥位 仰靠坐位 俯臥位 俯伏坐位 側臥位 側伏坐位
醫生 取穴、方向/角度/深度、手法 患者 體質(類型) 病情 環境 氣候/噪音
得氣的意義
針刺得氣
得氣與療效的關係
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靈樞 ●九針十二原》
得氣與愈後的關係
針若得氣速,則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氣 來遲,則病難愈而有不治之憂。 《針灸大成》
★注意 一般與特殊 勿片面追求

毫针刺法课件

毫针刺法课件

毫针刺法
32
循法
指用手顺 着经脉的循行经 路,在腧穴的上下 部轻柔地循按。
毫针刺法
33
刮柄法
用拇指抵住针尾, 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 柄。
刮法可加强针感, 促使针感的扩散。
毫针刺法
34
摇法
轻轻摇动针体,可 以行针。
直立针身而摇,可 以加强针感。
卧倒针身而摇,往 往可以促使针感向一定 方向传导。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
38
得气表现
针刺得气时,病人在针刺部位有酸胀重麻感, 有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就是顺经络沿 线均有不同的感受)医生持针的手上也会感觉到 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
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 针下空虚无物。
毫针刺法
39
金元.窦汉卿<<标幽赋>>: “ 轻滑慢则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之沉浮;气
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毫针刺法
22
管针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毫针刺法
23
针刺的角度
• 直刺 • 斜刺 • 平刺
毫针刺法
24
针刺的方向
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 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 况而定。有时为了使针感到达病所,也可 将针尖对向病痛部.
毫针刺法
16
常用的进针方法:
1、单手进针法 2、双手进针法 A:爪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ຫໍສະໝຸດ 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
3、管针进针法
毫针刺法
17
单手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 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 入腧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医者手指消毒 .
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 净,待干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持 针操用75% 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棉 75 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 碘酊涂擦,稍干后, 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 再用75 酒精棉球擦拭脱碘. 75% 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 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 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 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 新污染. 新污染.
四,体位的选择
选择体位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 选择体位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 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患者 不致疲劳为原则. 不致疲劳为原则.
常用体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 仰卧位:适宜于取头, 肢部分腧穴. 肢部分腧穴. 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腧穴. 部分腧穴. 俯卧位:适宜于头, 脊背,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 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 腧穴. 腧穴. 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 部位的腧穴 .
3.针管进针法
将针先插人用玻璃, 将针先插人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 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 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 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 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 尖迅速刺人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 尖迅速刺人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 刺入穴内. 刺入穴内. 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针者. 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针者.
五,毫针刺法
(一)进针法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 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人皮肤, 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人皮肤,行针 时便于左右捻转, 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 针时手法操作等. 针时手法操作等.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 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 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 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 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 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临床常用进针方法
2.双手进针法 用左手拇, (4)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 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 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 起的上端将针刺人. 起的上端将针刺人.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 堂穴. 堂穴.
临床常用进针方法
(二)手法练习
手法的练习主要在棉团上进行. 手法的练习主要在棉团上进行. 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 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 径约6~7厘米的圆球, 6~7厘米的圆球 径约6~7厘米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 练针. 练针. 因棉团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 因棉团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 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 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作提插练 针时,以执笔式持针,将针刺人棉球, 针时,以执笔式持针,将针刺人棉球,在原处 作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 作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 针身垂直. 针身垂直.
4.治疗室内的消毒 .
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 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 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 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 洗晾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 洗晾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 枕巾则更好. 纸,枕巾则更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 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化,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临床常用进针方法
2.双手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 (3)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 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 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 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 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 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人. 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人.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二)消毒
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 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 好消毒工作.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 好消毒工作.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 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 具器 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 治疗室内等. 治疗室内等.
1.针具器械消毒 .
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 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 菌法为佳. 菌法为佳.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 (1)高压蒸气灭菌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 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 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 98~147kPa的压强 115℃~123℃的高温下 的压强, 的高温下, 98~147k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 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30分钟以上 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2)药液浸泡消毒法 (3)煮沸消毒法
(一)指力练习
主要在纸垫上练习. 主要在纸垫上练习. 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8厘米,宽约5厘米, 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 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 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 字形扎紧,做成纸垫. 厘米的纸块 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 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 如持笔状地持1~1 1~1. 寸毫针, 柄,如持笔状地持1~1.5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 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交替捻动针柄, 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交替捻动针柄, 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后另换一处, 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后另换一处,反 复练习. 复练习.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 法.
(二)毫针的规格
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 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 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8~30 28~30号 32~0.38毫 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8~30号(0.32~0.38毫 和长短为1~3 1~3寸 25~75毫米 毫米) 米)和长短为1~3寸(25~75毫米)者最为常 用. 短毫针主要用于耳穴和浅在部位的腧穴作浅 刺之用, 刺之用,长毫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 作深刺和某些腧穴作横向透刺之用. 作深刺和某些腧穴作横向透刺之用.
临床常用进针方法
1.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食指持 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 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 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 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 将针刺人,直至所需的深度. 将针刺人,直至所需的深度.
(四)毫针的保养
保养针具是为防止针尖受损,针身弯曲或生锈, 保养针具是为防止针尖受损,针身弯曲或生锈,污 染等,因此对针具应当妥善保存. 染等,因此对针具应当妥善保存. 藏针的器具有针盒,针管和针夹等.若用针盒或针 藏针的器具有针盒,针管和针夹等. 可多垫几层消毒纱布,将消毒后的针具, 夹,可多垫几层消毒纱布,将消毒后的针具,根据 毫针的长短,分别置于或插在消毒纱布上, 毫针的长短,分别置于或插在消毒纱布上,再用消 毒纱布敷盖,以免污染, 毒纱布敷盖,以免污染,然后将针盒或针夹盖好备 若用针管,应在针管至针尖的一端, 用.若用针管,应在针管至针尖的一端,塞上干棉 球(以防针尖损坏而出现钩曲),然后将针置人, 以防针尖损坏而出现钩曲),然后将针置人, ),然后将针置人 盖好高压消毒后备用. 盖好高压消毒后备用.
(三)自身练习
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 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掌握了一定的 指力和手法后, 指力和手法后,可以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 以亲身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 习,以亲身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 行针的手法等. 行针的手法等. 要求自身练针时, 要求自身练针时,能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 针身挺直不弯,刺人顺利,提插, 痛,针身挺直不弯,刺人顺利,提插,捻转 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 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仔细体 会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以及持 会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 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毫针的构造,规格,
(一)毫针的构造 毫针的构造,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 毫针的构造,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 针尾5 针尾5个部分 .
(一)毫针的构造
毫针的形状
1.环柄针(圈柄针),即针柄用镀银或经氧 化处理的金属丝缠绕成环形者; 2.花柄针(盘龙针),即针柄中间用两根金 属丝交叉缠绕呈盘龙形者; 3.平柄针(平头针),即针柄也用金属丝缠 绕,其尾部平针柄者; 4.管柄针,即针柄用金属薄片制成管状者.
号数 直径(毫 米)
26 0.45
27
28
29
30
31
32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三)毫针的检查
在使用前,要对毫针进行检查, 在使用前,要对毫针进行检查,以免影响进针和治 疗效果. 疗效果. 检查时要注意:针尖要端正不偏,无毛钩,光洁度 检查时要注意:针尖要端正不偏,无毛钩, 要端正不偏 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 高,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锐利适 使进针阻力小而不易钝涩;针身要光滑挺直 要光滑挺直, 度,使进针阻力小而不易钝涩;针身要光滑挺直, 要牢固, 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 无剥蚀, 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 伤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 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 伤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 断丝,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 断丝,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 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