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的政策干预分析模型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完整版)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引言201X年至201X年,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始终未变。
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农业经济问题成为了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国内的许多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希望从理论方面研究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从目前国内对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研究分析状况来看,影响因素有:信息化、农村金融、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国内政策、农业进出口等。
李向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认为信息化对农业具有正向的影响,应该加强农业信息化普及教育,并建立农业信息化金融平台,促进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董鸿鹏则一辽宁省为例,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信息化的贡献进行量化,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资源。
而曾祯、杨帆等人通过构建层级模型和结构等价模型对我国的涉农信息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整体围绕信息权利和行政权利较高节点呈中性化,而较低的节点信息化程度较低。
而万众、朱哲翼通过投入产出函数和拓模型展分析了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个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性影响,但有地区差异。
田杰、陶建平采取了我国1883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密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处于倒U型左边,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的金融贷款数量和贷款配置效率提高农村经济增长。
禹越军、王菁华运用RAV模型,用1978-201X年的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影响我国农业总产值因素的实证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一模型的设定我们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设为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设为解释变量,设立了以下经济学模型:i X X X X C Y μββββ+++++=44332211Y=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1X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元) 2X =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3X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4X =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元)数据如下:obs Y X1 X2 X3 X4 1978 137.0000 114.0600 100.0000 9.560000 9.940000 1979 153.0000 136.1100 101.1000 11.32000 15.47000 1980 164.0000 175.7700 104.8000 17.56000 18.85000 1981 187.0000 204.4100 106.3000 22.58000 32.18000 1982 198.0000 238.7000 108.1000 36.91000 57.53000 1983 221.0000 298.0700 109.3000 30.55000 78.75000 1984 261.0000 345.0000 113.2000 33.82000 86.23000 1985 319.0000 385.2300 119.4000 43.51000 106.0200 1986 356.0000 407.6100 125.1000 49.25000 177.8100 1987 423.0000 444.4000 135.4000 59.04000 231.0600 1988 557.0000 546.6200 159.1000 87.48000 274.3200 1989 583.0000 589.4000 192.2000 81.92000 306.4200 1990 609.0000 621.6700 192.2000 58.30000 357.3500 1991 675.0000 657.3800 194.7000 101.7900 481.6300 1992 729.0000 682.4800 201.1000 117.8500 560.4100 1993 831.0000 803.8000 220.2000 179.8900 687.2400 1994 1001.000 1107.250 263.8000 247.3200 887.9200 1995 1281.000 1668.730 307.6000 350.9200 1055.720 19961522.0002054.950327.0000469.9700648.33001997 1641.000 2286.010 333.9000 589.3400 803.0600 1998 1642.000 2405.320 324.9000 609.7200 962.4300 1999 1803.000 2441.500 317.4000 613.6100 1231.410 2000 1848.000 2478.860 313.9000 635.4400 1499.620 2001 1912.000 2603.600 314.5000 659.3700 1770.520 2002 1987.000 2685.160 313.2000 673.0000 2135.140 2003 2042.000 2853.290 314.5000 705.1800 2806.230 2004 2167.000 3171.060 327.1000 776.7800 3524.830 20052449.0003481.640331.0000831.93003960.430资料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06》,《河北农村统计年鉴》二参数估计模型为i X X X X C Y μββββ+++++=44332211Y=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1X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元) 2X =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3X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4X =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前期年末余额(元) 用Eviews 估计结果为: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8/08 Time: 13:21 Sample: 1978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 28C -119.2490 42.29552 -2.819424 0.0097 X1 0.312012 0.166321 1.875962 0.0734 X2 2.398765 0.402314 5.962415 0.0000 X3 0.371205 0.502295 0.739019 0.4674 X40.0915880.0291243.1447900.0045 R-squared0.995968 Mean dependent var 989.2143 Adjusted R-squared 0.995267 S.D. dependent var 756.4193 S.E. of regression 52.0413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90239 Sum squared resid 62290.88 Schwarz criterion 11.14028 Log likelihood -147.6334 F-statistic 1420.292 Durbin-Watson stat1.158600 Prob(F-statistic)0.000000Y=119.249+0.3120121X +2.3987652X +0.3712053X +0.0915884XT: (-2.819424) (1.875962) (5.962415) (0.739019) (3.144790)20.995968R = 20.995267R = F=1420.292三 检验及修正1.经济意义检验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X 符号为正,但由经验得知,“农村居民消费指数”与“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关系紧密,故不应剔除.而6X 虽然在理论上说不通,但却符合中国现实的国情,应保留,其意义将在第四部分加以阐述。
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
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学习目标: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理论农业政策分析与经济福利农业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一节农业政策分析中的经济原理一、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问题的分析置于政治研究领域,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策决策;是研究非市场决策、对政府决策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重心不在于价值判断,即不纠缠于国家这样做是否会比那样更好;它更关注于为什么,国民作为一个集体,选择了这个而不是那个。
它是用经济学工具提示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它所关注的问题如政治个体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利益团体的行为特征对政策决策的影响等。
该理论假定所有政治行为人(选民、纳税人、候选人、立法者、官僚集团、利益团体、政治党派、官僚体制与国家政府),都与市场行为人的表现一样:自利、理性并追求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政党及其候选人对原则性问题的讨论并无实质兴趣,而只是对在竞选中获胜情有独钟。
因此,任何政党及其候选人总是力图寻找那些最能吸引多数选民的政策立场。
该理论认为,政府计划大都与公共产品有关。
一个理性经济人会联合那些有共同需要的人,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向政府部门旋压,设法寻求特定利益——补贴、特权或保障。
这些特定利益的成本可分散至所有纳税人身上,而这些人并不愿意承担该成本。
这种利益集中于少数人而成本分散于多数人的现象,导致社会上少数具有同质性利益的、高度组织化的利益集团的形成。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投票机制问题:作为代表,政府如何了解民众的偏好、偏好的表达方式、偏好的加总方式;作为民众如何组成利益集团表达特殊要求等。
官僚行为和政府膨胀问题:二、委托——代理理论政策制定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党,它们代表的是人民的意愿(利益)。
“人民”是可以划分为具有共同需要、利益和信念的阶层和群体(利益集团、政党、工会、卡特尔,以及具有传统形象的资本家和工资收入者)。
这些通过自己的组织,采取共同行为,来确保自己的偏好能够压倒其他群体的偏好。
农民收入增长模型一个宏观计量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模型:一个宏观计量分析唐敏吴本银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对农民收入增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模型,计量分析,政策建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33.6元提高到2006年的3587元,增长26.85倍,年增长率达12.47%。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多年下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也凸显出来,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协调的。
因此,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构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运行机制,实行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改善农民收入增长的环境,是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
一、农民收入增长模型构建:一个总体分析框架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在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领域的论题研究中计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其形式为:Q=AKαLβ,式中A、α、β为大于零的参数。
构建经济模型是实际经济运行过程的概括描述,其意义在于分析和判断实际经济运行中众多因素运行的结果以及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因素众多,这些因素分布于再生产的不同环节或不同层次上,以不同方式对农民收入发生作用。
因此在建立模型时,就应当使分布于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因素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影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需引入模型加以分析。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 生产函数)加以扩展和改进,在保留一般模型中“生产性投入”的自变量基础上,把反映当前农村市场运行和收入分配等宏观经济状况的变量也作为解释变量引进来,以此构建广义的生产函数模型,我们称之为农民收入的宏观计量模型。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法
37
38
39
40
41
42
xt 985.7 1097.2 1133.4 1191.7 1283.4 1480.9 1704.6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解答:
(1)根据1952~1977年的数据建立一个时间序 列模型如下: xt b0 b1t b2t3 Zt t
其中,t为自变量,xt表示时间, Zt为因变量, 表示干预事件对因变量的影响,它的确定是整 个模型的关键。由于改革的影响是逐渐加强的, 其作用又是长期深远的,因而干预变量可选取 如下的形式:
8.1 干预分析模型概述
一、干预模型简介
干预的含义: 时间序列经常会受到特殊事件及态势的影 响,称这类外部事件为干预。
研究干预分析的目的: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干预或突发 事件对经济环境和经济过程的具体影响。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二、干预分析模型的基本形式
干预变量的形式 :
干预分析模型的基本变量是干预变量,有 两种常见的干预变量。
的参数:
zt zt 1
ˆ 0.01449 ,ˆ 0.51868
zt 0.51868 zt1 0.01449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3)计算净化序列 yt xt zt ,对yt 建立时间增 长模型,结果为:
yt 96.5956 7.5925 t 0.0182 t3
R2 0.9932 , R 2 0.9928 , F 2274 .878
干预事件发生时(t
其其他它时时间间(t T )
T )
干预事件的形式 :
干预事件虽然多种多样,但按其影响的形 式,归纳起来基本上有四种类型:
回总目录 回本章目录
a. 干预事件的影响突然开始,长期持续下去
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分析
中国农业生产总值的计量模型统计0901李婷婷2009111050对中国农业生产总值的因素分析(一)前言通过对影响我国农业产值的因素分析,找出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高部分因素,从提高农业总产值达到边际效用最大化,合理利用资源。
(二)理论背景农业对我国的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形式来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可以说,在近些年中,农业总产值出现了一些波动,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分析出现这些波动的原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迄今为止有许多的专家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农业总产值下设的科目中影响农业产值的有耕地面积、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水力设施及用电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
下面我们从1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2播种面积(千公顷)3农业化肥使用量(万公斤)4成灾面积(公顷)5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6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时)7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万部)8主要农作物产量(万吨)9农产品价格指数%几个方面来分析对农业产值的影响。
(三)模型的选择与建立本模型是以2010年为准的31省截面数据其中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为:y 农业总产值(万亿元)解释变量为:x1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2播种面积(千公顷)x3农业化肥使用量(万公斤)x4成灾面积(千公顷)x5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x6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时)x7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万部)x8主要农作物产量(万吨)x9农产品价格指数%初始模型为:Y = f[(X1,X2,X3,X4,X5,X6,X7,X8,X9),(β0,β1,β2,β3,β4,β5,β6,β7,β8,β9)]+u(四)数据来源于分析一、原始数据中国农业总产值与相关投入资料省份农业总产值(亿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播种面积(千公顷)农业化肥使用量(万公斤)成灾面积(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时)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每百户台主要农作物产量(万吨)农产品价格指数%北京140.44 271.54 320.1313.8210.17218.714.291.333569.02103.39天津139.69 595.00 455.2025.9648.00347.380.52.83561.73104.85河北1927.779861.128682.5316.171642.034552.9537.022.4811271.30103.27山西556.33 2655.043717.86104.321229.351260.9917.262.13545.4102.90内蒙古731.90 2891.646927.83171.422389.922949.755.354.566028.2997.35辽宁913.48 2142.933919.14133.611033.701509.5830.734.075806.9597.5吉林777.45 2001.135077.54174.181630.371684.839.109.387631.8798.08黑龙江1206.793401.2712129.15198.873130.103405.8624.1617.9012772.08103.09上海147.52 99.23 396.0512.568.00202.3223.460.17505.7898.65江苏1948.193810.577558.15344.00393.393813.65.271.2110735.97103.296浙江879.04 2384.032504.7993.59243.331446.37361.011.33468.57102.56安徽1289.795108.859036.18312.79320.003484.0882.844.8510479.88103.98福建826.22 1175.012258.01120.68128.36960.12684.680.773069.43104.86江西729.72 3358.935376.38135.76656.991840.43258.850.697023.88102.59山东3223.9911080.6610778.43472.861182.334896.926.973.7317218.60102.73河南2833.279817.8414181.40628.671063.005033.0335.4311.6819900.10103.12湖北1511.493057.247527.5340.25531.902350.1269.781.858602.35103.76湖南1596.644352.398019.33231.60626.072720.68488.340.3810143.90105.92广东1551.032190.184476.04233.15189.001871.09652.630.727063.77105.57广西1134.972550.935826.5229.32459.491522.14345.341.3413441.97105.31海南307.56 396.07 829.4046.2986.90243.1729.700.981541.21105.04重庆522.84 967.413308.391.17177.20672.02138.120.973569.0106.78四川1806.062952.669476.56247.97696.812523.66657.110.7310800.37104.64贵州501.52 1606.424780.6986.54401.901016.04195.430.313703.03102.77云南850.65 2159.406343.86171.39716.571562.07721.861.387058.47104.24西39.05 358.44 235.07 4.620.10 23518. 3.3222.20 87.3藏9 .15 40 3 8陕西823.60 1832.974154.1181.32571.261293.3482.734.145677.89103.80甘肃587.26 1822.653938.6482.90669.081264.17155.353.723203.99105.18青海61.30 388.68 514.057.9674.14251.6759.383.17326.16106.03宁夏146.78 702.551226.6735.54126.67453.550.321.331239.0108.58新疆898.62 1503.314663.8154.98778.153675.6893.656.585528.56107.80说明: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二、数据调整中国农业总产值与相关投入资料省份农业总产值(亿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播种面积(千公顷)农业化肥使用量(万公斤)成灾面积(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乡村办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时)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每百户台主要农作物产量(万吨)农产品价格指数%北京140.44271.54 320.1313.8210.17218.714.291.333569.02100天津139.69595.00 455.2025.9648.00347.380.52.83561.73101.41河北1927.79861.128682.5316.171642.034552.9537.022.4811271.3099.89山西556.312655.043717.86104.321229.351260.917.262.13545.499.539内蒙古731.872891.646927.83171.422389.922949.755.354.566028.2994.16辽宁913.452142.933919.14133.611033.701509.5830.734.075806.9594.3吉林777.422001.135077.54174.181630.371684.839.109.387631.8794.87黑龙江1206.753401.2712129.15198.873130.103405.8624.1617.9012772.0899.71上海147.5199.23 396.0512.568.00202.320.17505.7895.41江苏1948.123810.577558.15344.00393.393813.665.271.2110735.9799.9浙江879.012384.032504.7993.59243.331446.37361.011.33468.5799.2安徽1289.755108.859036.18312.79320.003484.0882.844.8510479.88100.57福建826.191175.012258.01120.68128.36960.12684.680.773069.43101.42江西729.693358.935376.38135.76656.991840.43258.850.697023.8899.23山东3223.8811080.6610778.43472.861182.334896.926.973.7317218.6099.36河南2833.179817.8414181.40628.671063.005033.0335.4311.6819900.1099.73湖北1511.443057.247527.5340.25531.902350.1269.781.858602.35100.36湖南1596.584352.398019.33231.60626.072720.68488.340.3810143.90102.45广东1550.982190.184476.04233.15189.001871.09652.630.727063.77102.11广西1134.932550.935826.5229.32459.491522.14345.341.3413441.97101.85海南307.55396.07 829.4046.2986.90243.1729.701541.21101.59重庆522.82967.413308.391.17177.20672.02138.123569.0103.28四川1806 2952.669476.56247.97696.812523.66657.110.7310800.37101.2贵州501.5 1606.424780.6986.54401.901016.04195.430.313703.0399.4云南850.622159.406343.86171.39716.571562.07721.861.387058.47100.82西藏39.05 358.44 235.074.6920.10235.1518.403.33222.2084.52陕西823.571832.974154.1181.32571.261293.3482.734.145677.89100.4甘肃587.241822.653938.6482.90669.081264.17155.353.723203.99101.74青海61.3 388.68 514.057.9674.14251.6759.383.17326.16102.55宁夏146.77702.551226.6735.54126.67453.550.321.331239.0105.02新疆898.591503.314663.8154.98778.153675.6893.656.585528.56104.27说明:数据为“截面数据”数据,故价格指数、农业产值需做调整,原始数据绝对数据,以北京为基准来调。
干预分析模型在中国GDP预测中的应用
三、 结论
从上表看出, 通常的 ARIMA 模型在进行外推预测时精度 并不高, 而通过建立干预分析模型, 将预测误差大大减小。 干预分析模型的建立, 从量化的角度说明了一般只用定 性方法说明的干预对经济问题带来的影响。 就干预模型的应 参考文献: [1] 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 王振龙, 等.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一、 绪论
时间序列经常会受到特殊事件及态势的影响,诸如国 内, 国际经济政策或经济规则的变更, 以及罢工、 促销之类事 件的影响等等, 学者们称这类外部事件为干预。研究干预分 析模型的目的, 就是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干预或突 发事件对经济环境和经济过程的具体影响。 一般来讲, 干预分析模型是和时间序列模型结合起来进 行研究的。经济政策的变化或突发事件的影响不能忽视, 在 干预事件发生后, 序列是否存在任何事实上的变化?若有影 响, 其影响程度又如何?这就是干预模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干预分析模型的基本变量是干预变量, 它有两种基本形 式。第一种是持续性的干预变量, 形式是: S =
பைடு நூலகம்
′ 1
0 =
(t < T ) (t ≥ T ) (t = T′ ) (t ≠ T′ )
第二种是短暂性的干预变量, 形式是: P
T′ t
′ 1
0
其中 t 是时间变量, T、 T′ 表示干预事件发生的年份。 干预事件的影响形式虽然千姿百态, 但按其影响的形式, 归纳起来基本上有四种类型: 1.干预事件的影响突然开始, 长期持续下去。 这种影响的 干预模型可写为: Y t =ωS T ω 表示干预影响的强度。 如果 Y t t, 要求通过差分化为平稳序列, 干预模型可调整为 ( : 1- B ) Y t=ωS T t。 如果干预事件要滞后 b 个时期才产生影响,干预模型可进一 步调整为: (1- B ) Y t =ωB b S T 其中 B 为后移算子。 t, 2.干预事件影响逐渐开始, 长期持续下去, 其模型为: Yt= ω ST 0 <δ< 1 t 1- δB 收稿日期: 2008- 07- 28
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农业实际国民收入指数的研究
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农业实际国民收入指数的研究图1 建模流程对1952年到1988年中国农业实际国民收入指数序列建模。
1、获得观察值序列1952年到1988年中国农业实际国民收入指数如表1所示。
表1 1952年到1988年中国农业实际国民收入指数序列(以1952年农业国民收入总额为基数100)2、判断序列的平稳性该序列时序图如图2所示。
agrictime图2 1952年到1988年中国农业实际国民收入指数时序图时序图显示,该序列有显著的趋势,为典型的非平稳序列。
3、对原序列进行差分运算因为原序列呈现出近似线性趋势,所以选择一阶差分。
一阶差分后序列时序图如图3所示。
diftime图3 中国农业实际国民收入指数一阶差分后序列时序图时序图显示,差分后序列在均值附近比较稳定的波动。
为了进一步确定平稳性,考察差分后序列的自相关图,如图4所示。
AutocorrelationsLag Covariance Correlation -1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78.239 167 1.000 00 ┋┋*******************┋1 42.075 733 0.537 78 ┋. ┋*********** ┋2 16.246 605 0.207 65 ┋. ┋**** . ┋3 7.058 588 0.090 22 ┋. ┋** . ┋4 -11.132 207 -.142 28 ┋. ***┋. ┋5 -7.917 076 -.101 19 ┋. **┋. ┋6 -9.245 185 -.118 17 ┋. **┋. ┋7 -11.564 313 -.147 81 ┋. ***┋. ┋8 7.108 735 0.090 86 ┋. ┋** . ┋9 12.965 116 0.165 71 ┋. ┋*** . ┋10 -0.909 105 -.011 62 ┋. ┋. ┋11 -2.455 085 -.031 38 ┋. *┋. ┋12 -3.501 852 -.044 76 ┋. *┋. ┋13 -6.583 063 -.084 14 ┋. **┋. ┋14 -7.883 765 -.100 76 ┋. **┋. ┋15 -4.783 310 -.061 14 ┋. *┋. ┋16 2.087 515 0.026 68 ┋. ┋* . ┋17 12.894 776 0.164 81 ┋. ┋*** . ┋18 15.631 250 0.199 79 ┋. ┋**** . ┋“.”marks two standard errors图4 中国农业实际国民收入指数一阶差分后序列自相关图自相关图显示序列有很强的短期相关性,所以可以初步认为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
案例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的政策干预分析模型
案例四、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的政策干预分析模型一、相关背景和数据由于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一方面源于政策干预调节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包含自然增长的趋势,因此有必要把干预分析模型和一般的时间序列增长模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已知1978年是我国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出台的开始,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呈加快增长的新形势,可以确定1978年为干预事件发生的开始时间,在建模中纳入政策变化等干预变量的影响。
试确定干预分析模型。
二、建模过程及结果(1)根据1952-1977年的数据t x 建立一个时间序列模型如下:t t t Z t b t b b x ε++++=3210其中,t 为自变量,表示时间,t x 为因变量,t Z 表示干预事件对因变量的影响,它的确定是整个模型的关键。
由于改革的影响是逐渐加强的,其作用又是长期深远的,因而干预变量可选取如下的形式:Tt t S B z δω-=1,其中:⎪⎩⎪⎨⎧=年及其后年前1978,11978,0T t S 先对1952~1977年的国民收入指数建立时间增长模型,结果如下:344.04782.125724.82t t x t ++=084.299,979.0,982.022===F R R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可以通过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2)在此基础上分离出干预影响的具体数值,求估干预模型的参数。
用刚才的模型进行1978~1993年的国民收入指数的预测,然后用实际值减去预测值得到的差值就是改革所产生的干预值, 记为t Z 。
求得具体数值见下表: 净化序列利用上表数据可以估计出干预模型T t t S Bz δω-=1的参数ω与δ,实际上是自回归方程ωδ+=-1t t z z 的参数:3222.1ˆ,8943.19ˆ==δω8943.193222.11+=-t t z z(3)计算净化序列t t t z x y -=,对t y 建立时间增长模型,结果为:30440.04782.125724.82t t y t ++=668.2104,9722.0,9812.022===F R R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可以通过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因此模型是合理的。
计量经济学实验--有关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发展的因素
计 量 经 济 学 实 验 报 告学 院: 专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2013年12月25日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有关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发展的因素一、研究的目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业产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为了研究影响农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农业产值增长的数量规律,预测中国农业产值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中国农业产值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①农用机械力②有效灌溉面积③化肥施用量④受灾面积⑤成灾面积。
二、模型设定为了反映中国农业产值的增长全貌,选择了“农用机械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作为解释变量。
从《中国统计年鉴》可以收集到以下数据(表 1)1999 24519.1 48996.1 53158.4 4124.3 49980 26734 2000 24915.8 52573.6 53820.3 4146.4 54688 34374 2001 26179.6 55172.1 54249.4 4253.8 52215 31793 2002 27390.8 57929.9 54354.9 4339.4 46946 27160 2003 29691.8 60386.5 54014.2 4411.6 54506 32516 2004 36239 64027.9 54478.4 4636.6 37106 16297 2005 39450.9 68397.8 55029.3 4766.2 38818 19966 2006 40810.8 72522.1 55750.5 4927.7 41091 24632 2007 48893 76589.6 56518.3 5107.8 48992 25064 2008 58002.2 82190.4 58471.7 5239 39990 22283 2009 60361 87496.1 59261.4 5404.4 47214 21234 2010 69319.8 92780.5 60347.7 5561.7 37426 1853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中国统计出版社)图一: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由图一可知:1978-201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农业机械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都是逐年增长的,其中在90年代以后农业总产值,农用机械力得到了迅速发展;1978-1990年中国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大体上上是呈下降的趋势,但在1990年后随着工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使的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呈波动势变化;2010年中国农业的总产值大约是1978年的49倍,2010年农业机械力比1978年翻了7番,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也比原来增长了很多倍。
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影响因素分析(可编辑)
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影响因素分析一.提出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称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国家,在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一般说,农业包括植物栽培(种植业和林业),和动物饲养(畜牧业和渔业)。
在当前农产品价格指数日益上涨的情况下,分析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各组成部分对总指数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得对农产品未来价格进行预测。
种植业,渔业,林业及畜牧业的价格指数是如何影响农产品价格总指数的呢?我们又如何能根据四个分支的价格指数来如何预测未来农产品价格总指数的呢?这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理论综述为了准确及时地反映全国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跟踪监测农产品市场走势,客观反映农产品生产者实际所得,更好地为各级党政部门的宏观决策服务,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从2000年开始组织实施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试点,经过三年的实践与调整,方案逐步完善,现场调查逐步规范,资料实效性有较大提高。
季度和年度的农产品价格和价格指数较好地反映了全国农产品供求与价格走势。
从2003 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制度,定期按季发布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农产品生产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实际获得的单位产品价格,它客观反映农户与农场的实际所得。
生产价格是农产品从生产环节进入流通领域的第一手价格,也是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源头。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常用的价格指数因基期的选择不同形成同比和环比两种指数.农产品价格受季度性因素的影响较大,现行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采用同确定农业补贴政策和补贴标准提供依据。
三.模型设定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包括种植产品、林业产品、畜牧产品和渔业产品4 个大类,谷物、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园艺、水果、中药材、林产品、牲畜、家禽、禽蛋、奶类、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等15个中类,30个小类,180种代表产品的价格指数。
农业分析的关键指标与模型
农业分析的关键指标与模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农业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关键指标和模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农业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一、生产率指标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农业生产率指标包括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劳动生产率等。
以粮食生产为例,产量反映了农业产出的总量,单位面积产量可以评估土地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则反映了劳动力的利用程度。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比较,可以评估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潜力,并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指导。
二、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农业生产需要依赖土地、水资源和人力等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能够指导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率、水利用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等指标是常用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例如,土地利用率可以通过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面积的比值来计算,水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单位产量与水资源消耗量的比值来评估。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发现资源利用的短板,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三、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是评估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比较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可以评价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成果。
投入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投入,如种子、肥料、农药等的投入,以及农业科技支撑的投入。
产出则包括农产品产量和附加值等。
投入产出比越高,说明单位资源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反之则表示资源利用效益不高。
通过对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农业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农业政策建议。
四、农业模型农业模型是对农业系统的抽象和简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运行。
农业模型可以帮助分析人员理解和预测农业系统的运行规律,指导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农业模型有多种类型,如农田模型、农业供需模型和决策支持模型等。
农田模型可以模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变化,农业供需模型可以预测农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决策支持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各种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
本文从宏观经济因素、农业政策、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市场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展开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的政策支持、技术不断进步、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在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导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拓展市场空间等。
这些建议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 农业政策,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市场, 劳动力资源, 综合分析, 策略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人口的主要生计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农业经济增长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农业经济增长不仅涉及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也与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深入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深入探讨和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农业政策、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市场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机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干预分析模型讲诉
二、干预分析模型的基本形式
干预变量的形式 : 干预分析模型的基本变量是干预变量,有 两种常见的干预变量。 一种是持续性的干预变量,表示T 时刻发生 以后, 一直有影响,这时可以用阶跃函数表示, 形式是:
t T) 0, 干预事件发生之前( S t T) 1, 干预事件发生之后(
假定
(B) 1 1 ( B)
( B) 1 1 ( B)
假定干预模型的模式为 :
0 B T ( B) T It St ( B) 1 B
组合这两个模型,便得到单变量序列的干预分析 模型:
0 B T 1 1 ( B) xt St at 1 1 B 1 1 ( B)
9干 预 分 析 模 型 预 测 法
9.1 干预分析模型概述
9.2 单变量干预分析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9.3 干预分析模型的应用实例
9.1 干预分析模型概述
一、干预模型简介 干预的含义: 时间序列经常会受到特殊事件及态势的影响,称 这类外部事件为干预。
研究干预分析的目的: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干预或突发事件对 经济环境和经济过程的具体影响。
设干预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固定的,从某一 时刻T开始,但影响的程度是未知的,即因变 量的大小是未知的。这种影响的干预模型可写 为:
Yt S
T t
ω表示干预影响强度的未知参数。Yt 不平稳时可 以通过差分化为平稳序列,则干预模型可调整为:
(1 B)Yt StT
其中B为后移算子。如果干预事件要滞后若干个时 期才产生影响,如b个时期,那么干预模型可进一 步调整为 :
T t
第二种是短暂性的干预变量,表示在某 时刻发生, 仅对该时刻有影响, 用单位脉冲函数 表示,形式是: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与对策分析【摘要】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对策进行分析。
在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部分,主要探讨了资源、技术、市场和政策等方面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增长对策分析部分,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在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等建议措施,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与对策分析、农业生产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政策、农村发展、农业投入产出、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我国农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环境压力大、农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农业经济增长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为了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与对策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中国农业经济增长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产能过剩、农产品价格波动、农民收入不稳定等。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与对策,希望通过系统性的研究,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指明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农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供需失衡、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政策干预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政策干预分析厦门大学计统系博士生张瑞彬 一、引言政策评价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宏观经济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毫无疑问,这一喜人状况是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直接结果。
如何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成为摆在经济学者和决策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许多文章已从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剖析,但利用实际统计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的前例还不多见,本文拟应用干预分析模型(Intervention Analy sis Model)从后一方面作一尝试。
干预分析模型是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统计系教授博克斯(Box)和泰奥(Tiao)于70年代提出的经济计量模型①,主要用来从定量角度来评估干预事件(如经济政策的变化或突发事件等)对经济环境、经济过程或结果的具体影响,国内也有学者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效分析②,但他们的模型是建立在随机时间序列ARMA模型基础上的,由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一方面缘于政策干预调节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包含自然增长的趋势,因此本文把干预分析模型和一般的时间序列增长模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在建模分析之前,需要说明以下几点:1、国际上一般用GDP(或GNP)来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我国在1978年以前没有进行该方面指标的统计,而建立干预分析模型需要有覆盖整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受资料限制并考虑到指标调整的难度与精度,本文分别采用了我国1952~1993年的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来建立模型③。
2、1978年是我国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出台的开始,自此,我国经济的发展呈加快趋势,因此,模型确定1978年为干预事件发生的开始时间。
3、由于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不便于进行对比分析,所以本文采用了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指数和工农总产值指数(基期均定为1952年)。
文中采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1993年和1994年《中国统计年鉴》,并稍作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四、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指数增长的政策干预分析模型
一、相关背景和数据
由于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一方面源于政策干预调节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包含自然增长的趋势,因此有必要把干预分析模型和一般的时间序列增长模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已知1978年是我国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出台的开始,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呈加快增长的新形势,可以确定1978年为干预事件发生的开始时间,在建模中纳入政策变化等干预变量的影响。
试确定干预分析模型。
二、建模过程及结果
(1)根据1952-1977年的数据t x 建立一个时间序列模型如下:
t t t Z t b t b b x ε++++=3210
其中,t 为自变量,表示时间,t x 为因变量,t Z 表示干预事件对因变量的影响,它的确定是整个模型的关键。
由于改革的影响是逐渐加强的,其作用又是长期深远的,因而干预
变量可选取如下的形式:
T t t S B z δω-=
1,其中:⎪⎩
⎪⎨⎧=年及其后年前1978,11978
,0T t S 先对1952~1977年的国民收入指数建立时间增长模型,结果如下:
344.04782.125724.82t t x t ++= 084.299,979.0,982.022===F R R
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可以通过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2)在此基础上分离出干预影响的具体数值,求估干预模型的参数。
用刚才的模型进行1978~1993年的国民收入指数的预测,然后用实际值减去预测值得到的差值就是改革所产生的干预值, 记为t Z 。
求得具体数值见下表:
利用上表数据可以估计出干预模型T t t S B
z δω
-=
1的参数ω与δ,实际上是自回归方程ωδ+=-1t t z z 的参数:
3222.1ˆ,8943.19ˆ==δω 8943.193222.11+=-t t z z
(3)计算净化序列t t t z x y -=,对t y 建立时间增长模型,结果为:
30440.04782.125724.82t t y t ++= 668.2104,9722.0,9812.022===F R R
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可以通过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和整个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因此模型是
合理的。
经过以上各步的参数估计,可以组建最终的干预分析模型如下:
T t t S B
t t x 3222.118943
.190440.04782.125724.823-+
++=
其中,⎪⎩⎪⎨⎧=年及其后年前1978
,11978
,0T
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