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行为学概述课件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b5a2d25a8102d277a22fb1.png)
组织整合各子系统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使整个组织达到恰当
202的1/5/协8 调与适应,从而使投入产出达到最佳效益。
4
2、组织和管理
(1)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 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 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与管理的关系密切: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权利、冲突、政治
个体
群体
组织
16
4、组织行为学模型
关系 自变量
中介变量
因变量
2021/5/8
17
自变量:导致其它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
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见的自变量有:智力、个性、 经验、领导作风、沟通模式、奖励制度、人力资源政策、 组织设计等。
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应变量。
组织行为学中,常见的因变量有:生产率、缺勤率、 离职率、及工作满意度等。
3
1、组织的定义
一、组织
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现代组织的特点: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
内部由专业技术分工形成的层次结构系统外,还包括心理、 社会和管理系统。
是不断与外界发生信息与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2021/5/8
1
本章内容
1.1 组织与组织行为 1.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2021/5/8
2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a393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9.png)
包括预防、缓解、解决和利用等策略 。
冲突管理的原则
公正、公平、合理和合法。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包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 格的两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 就动机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 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弗鲁姆的期 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01
02
03
04
直线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形式呈直线垂直领导 ,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 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 领导人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 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
组织内按职能、专业来划分部 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各 职能部门往往只考虑局部利益 ,导致组织整体效率低下。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效率、增强团 队凝聚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原则
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
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或对立而引起 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组织内 部的紧张和不和谐。
冲突的来源
包括资源分配、目标不一致、角色和 职责不明确等。
冲突管理的策略
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 接收者、信息内容、信 息传递渠道和反馈等。
有效沟通的原则
明确、简洁、具体、完 整、有逻辑性和情感性
。
沟通障碍
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 碍、组织结构障碍和心
理障碍等。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状态。
冲突管理的原则
公正、公平、合理和合法。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包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 格的两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 就动机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 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弗鲁姆的期 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01
02
03
04
直线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形式呈直线垂直领导 ,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 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 领导人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 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
组织内按职能、专业来划分部 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各 职能部门往往只考虑局部利益 ,导致组织整体效率低下。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效率、增强团 队凝聚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原则
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
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或对立而引起 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组织内 部的紧张和不和谐。
冲突的来源
包括资源分配、目标不一致、角色和 职责不明确等。
冲突管理的策略
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 接收者、信息内容、信 息传递渠道和反馈等。
有效沟通的原则
明确、简洁、具体、完 整、有逻辑性和情感性
。
沟通障碍
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 碍、组织结构障碍和心
理障碍等。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状态。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88f7c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3.png)
个体行为与管理
指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种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商人就会联想到奸诈,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文质彬彬,提起工人,总是以身强体壮,性情豪爽为其形象,一听说对方是农民,就就认为是大老粗,土包子等等。
定型效应
从众理论
个体行为与管理
你看到了什么?
个体行为与管理
知觉与行为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感觉
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个体行为与管理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征
知觉情景特征
知觉者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个性
本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
2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性心理特征 是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 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它表明一个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气质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的心理特征, 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
认知
主体对态度对象的 认知和理解。 基础
情感
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我的主管提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人 不公平
我讨厌我的主管!
我向任何愿意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我要换工作!
认知、情感、行为密切相关
对主管的消极态度
案例
接近律图1 相似性图2 闭锁性 连续性
适应性 对比性 敏感化 感受性降低
组织行为学-课件
![组织行为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9346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7.png)
4 营销与创新
探索组织行为学在营销和创新领域的应用。
第五部分:组织行为学的案例分析
案例1:亚马逊的人 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福 利
深入研究亚马逊公司在人力资
源管理和员工福利方面的成功
案例。
案例2:苹果公司的 创新管理模式
探讨苹果公司如何通过创新管 理模式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案例3:谷歌的领导 力与团队管理
薪酬与绩效
了解如何建立薪酬体系和绩效评估制度,激励员工 取得优秀业绩。
离职与流失
探索员工离职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人员流失。
第四部分:组织行为学的创新与应用
1 效能优化
利用组织行为学的创新方法和工具,提高组 织的效能。
2 新型组织形态
探索新型组织形态,如远程工作、跨功能团 队等。
3 数据分析与决策
了解如何使用数据分析来做出基于证据的决 策。
第二部分:组织结构与管理
1
组织结构
探索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以及它们对绩效和创新的影响。
2
领导力
了解各种领导力风格,以及如何培养领导力能力。
3
组织设计与变革
学习如何设计和管理组织结构,并应对变革和创新。
第三部分:人力资源与行为
招聘与选拔
了解如何招聘和选拔合适的人才,并构建多样化的 团队。
培训与发展
探索培训和发展方案,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职业发 展。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欢迎来到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的世界!探索您所在的组织如何影响员工行为、 领导力、团队合作以及创新和发展。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组织行为学 Nhomakorabea述深入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个体行为、团队动力和组织文化。
个人行为与决策
了解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模式以及对决策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36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fa7075dc960590c69ec376ba.png)
委托人
代理人
信息非对称环境
13
A 路径
?
B 路径
瞎子背瘸子-委托人与代理人示例
14
工资
劳动需求曲线
SL 无偷赖约束曲线
WA
DL
WB
LB
LA
劳动数量
参与约束条件下的效率工资
15
股票价格
约定价格 PS 起始时间
PN1
N年后股票价格 PN
有效期(N年)
PN2
约定时间
SO的操作原理图示
16
第三部分 激励之道
领导的艺术
1. 领导艺术是方法整合,领导艺术是资源配置,领导艺术是区别对待; 2. 领导艺术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对策; 3. 领导艺术是因势利导; 4. 领导艺术是平衡协调; 5. 领导艺术是量力而行; 6. 领导艺术是达成绩效; 7. 领导艺术是凝聚人心; 8. 领导艺术是大道无形。
22
第四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理论的流派
1. 领导的特质理论流派 2. (1)传统领导特质理论; 3. (2)现代领导特质理论。 4. 2、领导行为理论流派 5. (1)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6. (2)利克特的领导行为系统模式理论; 7. (3)俄亥俄大学的领导行为四象限模式理论; 8. (4)布莱克默顿的领导方格图理论。
领导的能力
决断力—如今快鱼吃慢鱼; 思维力—多脑并用显神通; 亲和力—心有灵犀一点通; 激发力—给他鲜花给他梦; 凝聚力—知人善任得人心; 持续力--用养结合不了情; 影响力—软权硬权都要用; 应变力—随机应变自从容; 领导力—青出于蓝胜于蓝; 综合力—领导管理再相融。
21
第四部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实质是什么? 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培训课件ppt
![组织行为学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dd04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a.png)
跨文化管理
文化差异
组织行为学在跨文化管理中强调 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帮 助企业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挑战和机遇。
沟通与协调
通过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企业可 以建立更加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与协 调机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 和合作。
全球化战略
组织行为学可以为企业的全球化战 略提供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 和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
协调
探讨如何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组织目标,包括协 调机制、协调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冲突与解决
冲突
研究组织内部存在的各种冲突及其产 生的原因,分析冲突的性质和影响。
解决冲突
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组织内部的冲突 ,包括冲突管理、协商谈判等方面的 研究。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领导力
研究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和行为方式, 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者的领导力。
组织诊断与咨询
组织评估
组织行为学可以为组织诊断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帮助企业对 组织的结构、文化和运作进行全面评估。
变革管理
通过应用组织行为学理论,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变革过程中的挑战 和机遇,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发展。
战略规划
组织行为学可以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符 合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
05
应用与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与选拔
培训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识别和选拔 符合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才,提高 招聘效率和成功率。
组织行为学可以为企业的培训和发展 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员工提升自我 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和组 织绩效。
绩效管理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f16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a.png)
缓解策略
在冲突发生时,采取妥协、折中或调解的方式缓 解冲突,减少冲突的负面影响。
解决策略
在冲突无法缓解的情况下,采取正式的解决方式, 如协商、仲裁或法律手段解决冲突。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内容型激励理论
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 强调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 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模式
计划式变革
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来实现有组织的 变革。
自发式变革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压力而自然引发的 变革。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组织发展 的必然趋势。
灵活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将更加灵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 境。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机械式组织结构
01
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层级分明,决策权集中于高层管理者。
有机式组织结构
02
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组织层级较少,决策权下放给基层管理
者。
混合式组织结构
03
结合机械式和有机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既有明确的分工和层级,
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目录
• 组织行为学概述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 组织沟通与冲突管理 •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 组织变革与发展趋势
01
组织行为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特点
组织行为学具有跨学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它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关注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在冲突发生时,采取妥协、折中或调解的方式缓 解冲突,减少冲突的负面影响。
解决策略
在冲突无法缓解的情况下,采取正式的解决方式, 如协商、仲裁或法律手段解决冲突。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内容型激励理论
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动机, 强调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 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模式
计划式变革
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来实现有组织的 变革。
自发式变革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压力而自然引发的 变革。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组织发展 的必然趋势。
灵活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将更加灵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 境。
未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机械式组织结构
01
强调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层级分明,决策权集中于高层管理者。
有机式组织结构
02
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组织层级较少,决策权下放给基层管理
者。
混合式组织结构
03
结合机械式和有机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既有明确的分工和层级,
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目录
• 组织行为学概述 • 组织结构与设计 •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 组织沟通与冲突管理 •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 组织变革与发展趋势
01
组织行为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旨在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特点
组织行为学具有跨学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它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关注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部完整版)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7ad63b2f60ddccda38a041.png)
概念界定: 本:与生俱来 善恶标准:个体、社会行为、社会化 从心理学角度,”本”讲的是无条件反射,” 善恶”是社会化中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 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
(三)管理学上的人性与管理
以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经济 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 1、“经济人”假设 《国富论》中的一段名言:“我们每天所需 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 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 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 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福利实验 群体实验
管理方式 访谈
管理措施(行为主义管理理论) ①管理人员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 满足人的需要上。 ②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 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 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应在职 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忠义关云长[1].flv 讨论:面包?爱情?
心理测验 工作条件 心理条件
2、管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霍桑实验使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理论发展为 行为主义理论,管理思想和方法由以工作为 中心转为职工为中心。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 论证经济人 效率与疲劳单调 实控 增 福利与效率 支付 休息 增 ?参与 关系 政策 态度 条件 工人脱纲 访谈不预设 半时增至2 大增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略) 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 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 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人的心 理的方法。
听观 发外 身体 表情 表现行为 脚尖所指 守株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 80张)
![组织行为学概述(PPT 80张)](https://img.taocdn.com/s3/m/aa37814e27d3240c8447ef6b.png)
二、目标设置理论的管理学意义
可应用性 具体、有难度、认同,成为员工行动方向 及动力 使下属得到较高目标认同 做好目标进程的反馈工作 促进目标管理
第二节
期望理论
本理论着重研究人们选择他所要发生行为的 过程。需要是人们行为目标的导向,多种 需要的存在,使其强弱或重要性不同,需 要如何决定人们的行为?期望理论认为, 决定行为动机的因素除了需要的强弱外, 还有需要满足的可能性问题。
一、期望理论的内容
佛隆提出该理论,逻辑关系如下:需要-行 为-目标;需要-动力-目标为实现-需要是一 种期望-期望带来力量-激励人的积极性。 简而言之,一个人被激发出来的力量与他 所追求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是 有关系的。 期望理论是研究需要(期望)与目标之间 关系的规律的理论。 期望理论公式:M(激发力量)=V(目标
激励技术: 1.金钱(人们对金钱的认识、社会公众对金 钱拥有者的普遍看法、金钱对不同人群的 作用。普通人-一般成功人-著名成功人。 )结论:当预期得到的报酬与目前个人收 入相比差距较大时,金钱才能起到激励作 用。金钱对企业行为的负面作用是偷、漏 、骗、抗税,对管理层来说是利用职权假 公济私、非法占有、贪污受贿。
第八章
内容型激励理论
激励人们行为的特殊因素及它们如何激起 或引发人的行为 自我实现需要 掌握需要的规律,培养人的高层需要 重视激励因素 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一个企业和民族的发展 很有意义
内容型激励理论介绍
由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 论、阿德佛ERG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 理论构成,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研究需要 该激励基础的理论,是被国外研究的最多 的组织行为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整套电子讲义幻灯片
![组织行为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整套电子讲义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72611d8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4.png)
• 组织行为学的三个层次都涉及道德问题。 • 个体 • 群体 • 组织—黑箱;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外部性 • 研究伦理问题:违反知情和同意原则;侵
犯隐私群;用物质奖励和行政命令诱使人 员参加试验.
38
本章内容
2.1 价值观与行为 2.2 知觉与行为 2.3 态度与行为 2.4 人格与行为 2.5 能力与行为 2.6 意志与行为 2.7 情感与行为
8
5. 管理中的人事因素
• 角色论----半数活动少于9分钟; 人际----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监听者,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制定----企业家, 混乱驾御者, 资源 分配者, 谈判者
• 成功管理者研究中人的因素
• 组织行为:管理中人的因素
• 成功的管理者----社交联络贡献最大. Fred Luthans.
自尊,权力.经济性(实现目标)
• 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3要素
• 作业与管理
4
2. 组织和环境
• 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影响作用的 外部事物和现象
• 自然、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 组织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 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对环境的影
•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描述研究、因 果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 可控性分类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现场 调查、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31
一.研究分类
• 设计研究方法时,需要注意:效度,信度, 普遍性.
• 效度,也称有效性,即指标是否测量了它 要测量的研究内容.
• 信度,也称可信性,指测度结果的一致性. • 普遍性行为研究(多数社会科学的研究也
作态度以及周围的人际关系
犯隐私群;用物质奖励和行政命令诱使人 员参加试验.
38
本章内容
2.1 价值观与行为 2.2 知觉与行为 2.3 态度与行为 2.4 人格与行为 2.5 能力与行为 2.6 意志与行为 2.7 情感与行为
8
5. 管理中的人事因素
• 角色论----半数活动少于9分钟; 人际----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监听者,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制定----企业家, 混乱驾御者, 资源 分配者, 谈判者
• 成功管理者研究中人的因素
• 组织行为:管理中人的因素
• 成功的管理者----社交联络贡献最大. Fred Luthans.
自尊,权力.经济性(实现目标)
• 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3要素
• 作业与管理
4
2. 组织和环境
• 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影响作用的 外部事物和现象
• 自然、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 组织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 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对环境的影
•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描述研究、因 果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 可控性分类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现场 调查、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31
一.研究分类
• 设计研究方法时,需要注意:效度,信度, 普遍性.
• 效度,也称有效性,即指标是否测量了它 要测量的研究内容.
• 信度,也称可信性,指测度结果的一致性. • 普遍性行为研究(多数社会科学的研究也
作态度以及周围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概论(PPT 39页)
![组织行为学概论(PPT 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5e559e33cc22bcd127ff0c7e.png)
归某个或某些公民个人所有。
根据目标的不同:
1、营利组织。以获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如工厂、 商店、商业银行、饭店、矿山、公司等。改革开放以 来,一些个人诊所、私立学校等组织已经成为营利组 织,纳税。
2、非营利组织。除公共组织外,一切不以营利为 主要目标的组织,如国有医院、国有学校、各类社团、 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组织既是营利组织的 重要目标市场,也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社会职能,为其 他组织提供独特的服务。
2、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 (1) 正向组织行为:组织成员表现出的一切都利于组
织目标实现的行为,如尽职尽责、遵守规章制度等。奖 励、鼓励、保护。 (2) 反向组织行为:组织成员表现出的所有阻碍组织 目标表现的行为,如迟到、缺勤、偷窃、暴力、吸毒、 欺骗等。惩戒、消除或减少。
(三) 人类行为一般规律
等方面存在差异,源于遗传、环境、情景等影响。劳动力
多样化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
8、本我律
虽然一个人在行动时考虑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但在
本质上个体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目标。
弗洛伊德: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梦的分析
本我蕴藏着人们的本能冲动,以无意识的非理性冲动
为特征,按照快乐原则操作,不顾后果,寻求即刻满足。
5、环境律 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决定于遗传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
(孟母三迁)
6、发展律
个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在不断地发生变
化,如能力的提高、性格的改变、知识的积累等。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把人一生的行为
发展分成八个阶段:
基本信任一基本不信任(1岁前);
自主一害羞、怀疑(1岁~3岁);
1、目标律
任何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主体之
根据目标的不同:
1、营利组织。以获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如工厂、 商店、商业银行、饭店、矿山、公司等。改革开放以 来,一些个人诊所、私立学校等组织已经成为营利组 织,纳税。
2、非营利组织。除公共组织外,一切不以营利为 主要目标的组织,如国有医院、国有学校、各类社团、 宗教团体、慈善机构等。非营利组织既是营利组织的 重要目标市场,也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社会职能,为其 他组织提供独特的服务。
2、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 (1) 正向组织行为:组织成员表现出的一切都利于组
织目标实现的行为,如尽职尽责、遵守规章制度等。奖 励、鼓励、保护。 (2) 反向组织行为:组织成员表现出的所有阻碍组织 目标表现的行为,如迟到、缺勤、偷窃、暴力、吸毒、 欺骗等。惩戒、消除或减少。
(三) 人类行为一般规律
等方面存在差异,源于遗传、环境、情景等影响。劳动力
多样化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
8、本我律
虽然一个人在行动时考虑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但在
本质上个体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目标。
弗洛伊德: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梦的分析
本我蕴藏着人们的本能冲动,以无意识的非理性冲动
为特征,按照快乐原则操作,不顾后果,寻求即刻满足。
5、环境律 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决定于遗传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
(孟母三迁)
6、发展律
个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在不断地发生变
化,如能力的提高、性格的改变、知识的积累等。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里克森把人一生的行为
发展分成八个阶段:
基本信任一基本不信任(1岁前);
自主一害羞、怀疑(1岁~3岁);
1、目标律
任何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主体之
组织行为学介绍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a19f1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2.png)
另一方面,这些新管理者却认为,他们是非常时期到任的,他们采取的措施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如果不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恐怕公司现在早就 倒闭了。他们中有人这样辩解:“你们怎么能认为我们是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祸首 呢?我们疏通了销售渠道,改革了公司关系,为公司签订了长期优惠贷款协议, 这些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真想知道,如果不是我们来了,如果我们没有采取 这些措施,公司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同时,他们还认为过去的管理者之所以形 成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新管理者的到来不满意,新管理者的到来,取 代了他们原来在公司中的管理地位,他们必然心怀不满。
第15页
4、组织行为的分化与综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 的发展,组织行为学又分化为微观组织行为学和宏 观组织行为学,微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 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规律,宏观组织行为学 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心理和组织行为的发展的发展 规律。
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 兹教授在组织行学分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一 个综合的概念——组织科学,他们从微观和宏观、 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把组织科学分为四个组 成部分,即微观方面的组织行为(应用性)。
第17页
(二)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自1978年中国引进行为科学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介绍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至1984年,称为引进和介绍阶段。 2.组织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1月至11月,可称之为组织发 展阶段。 3.巩固发展阶段
从1986年起,行为科学组织蓬勃发展,学术研究迅 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和应用,并且在体制改革和经济 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帮助管理者对组织员工进行管理教育 3、指导管理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
第15页
4、组织行为的分化与综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 的发展,组织行为学又分化为微观组织行为学和宏 观组织行为学,微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 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规律,宏观组织行为学 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心理和组织行为的发展的发展 规律。
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 兹教授在组织行学分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一 个综合的概念——组织科学,他们从微观和宏观、 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把组织科学分为四个组 成部分,即微观方面的组织行为(应用性)。
第17页
(二)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自1978年中国引进行为科学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介绍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至1984年,称为引进和介绍阶段。 2.组织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1月至11月,可称之为组织发 展阶段。 3.巩固发展阶段
从1986年起,行为科学组织蓬勃发展,学术研究迅 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和应用,并且在体制改革和经济 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帮助管理者对组织员工进行管理教育 3、指导管理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
组织行为学培训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550b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5.png)
• 总结词:领导情境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具备对情境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以实现 最佳的领导效果。
• 详细描述: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的特点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应对 方式和行为,以实现最佳的领导效果。例如,在组织变革过程中,领导者可以 采用一些变革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来引导员工适应变革的需求;而在需要解决冲 突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更加客观和中立的方式来化解冲突。
,以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例如,在紧急情况下,领导者可能需要采取集权的 方式快速做出决策;而在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 采取民主的方式鼓励员工参与。 • 总结词: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情 境和需求。 • 详细描述: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的特点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领导 方式和行为,以适应不同情境的需求。例如,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可以 采用一些团队建设的技巧和方法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而在需要 快速决策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更加果断和权威的方式来快速做出 决策。
组织文化理论
01
02
03
组织文化理论定义
组织文化理论主要研究组 织的价值观、信仰、习俗 等文化因素对组织成员行 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塑造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领导者 言行、仪式和庆典等方式 进行塑造,形成具有特色 的文化氛围。
组织文化的作用
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 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组 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研究
要点一
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文化差异 对组织行为和领导力有着重要影响。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研 究需要深入探索文化差异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观、行为和团 队协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和提高跨文化沟通 能力。
• 详细描述: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的特点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应对 方式和行为,以实现最佳的领导效果。例如,在组织变革过程中,领导者可以 采用一些变革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来引导员工适应变革的需求;而在需要解决冲 突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更加客观和中立的方式来化解冲突。
,以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例如,在紧急情况下,领导者可能需要采取集权的 方式快速做出决策;而在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 采取民主的方式鼓励员工参与。 • 总结词: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情 境和需求。 • 详细描述: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的特点和需求,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领导 方式和行为,以适应不同情境的需求。例如,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可以 采用一些团队建设的技巧和方法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而在需要 快速决策的情境下,领导者则可能需要采取更加果断和权威的方式来快速做出 决策。
组织文化理论
01
02
03
组织文化理论定义
组织文化理论主要研究组 织的价值观、信仰、习俗 等文化因素对组织成员行 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塑造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领导者 言行、仪式和庆典等方式 进行塑造,形成具有特色 的文化氛围。
组织文化的作用
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 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组 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研究
要点一
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文化差异 对组织行为和领导力有着重要影响。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研 究需要深入探索文化差异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观、行为和团 队协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和提高跨文化沟通 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 教学目标: • 1、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涵; • 2、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3、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与内容体
系; • 4、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演进过程与新发展。
案例分享
某地火车站售票处,一位女售票员正在忙碌地 工作着。窗外正排着长长的购票队伍。她在接 待两位外地男旅客,向他们介绍车次,因而放 慢了售票的速度。后面一位女旅客等得不耐烦 了,就挤到售票窗口训斥这位女售票员:“你 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后面的旅客也不 分清红皂白地轰起来了。面对这种情景,这位 女售票员心里不舒服,开始针锋相对地和后面 的旅客辱骂了起来。
• 个体心理与行为 • 群体心理与行为 • 组织心理与行为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按研究的性质分类 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按研究的深度分类
• 描述性研究 • 预测性研究 • 因果性研究
按研究变量的可控程度分类
• 案例分析 • 现场调查 • 实验室实验 • 现场实验
研究的具体方法
• 观察法 • 访谈法 • 问卷法 • 测验法 • 个案法 • 实验法 • 定性与定量法
激励、领导、知觉、个性与人格、个体决 策、工作满意度、态度、工作压力、工作 设计
群体动力、群体行为、团队建设、沟通、 行为改变、态度改变、群体决策、流程、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价值观比较、态度比较、跨文化研究、组 织文化、组织环境
冲突、组织内权力与政治
伦理学 激励、领导、沟通的伦理问题、道德问题
三、组织行为学的内容体系
组织的特征 1、目标 2、资源 3、结构 4、环境
(二)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在组织内部群体和个体所产 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
组织行为的特性
• 可描述 • 可解释 • 可预测 • 可控制
案例分享
• 在一个家具厂的室内装修车间,一位主管拒绝同 意一位员工请假,而没有注意到这位员工是去200 里外的一座城市参加她的表兄的葬礼。这位员工 说,由于她与这个表兄的特殊家庭关系,她必须 参加葬礼。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她离职两 天。当她回来时,主管扣罚了她一天的工资。其 他部门的同事听到这件事,认为这个处罚是不公 平的。于是工厂所有员工放下工作,开着小货车 罢工,威胁说不撤消对该女工的处罚,就不复工。
为规律 • 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的方法 • 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定组织中人的心
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 引导、控制、激励人的行为的能力,以 提高组织的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 • 社会学 •人类学 • 政治学 • 伦理学
具体学科 主要影响和涉及研究领域
心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 政治学
五、组织行为学的分析变量
生产率 缺勤率 离职率 工作满意度
生产率
缺勤率
工作满意度
离职率
六、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 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
• 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提升组织绩效 • 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
领导者的关系 • 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三、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 1、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成为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首要问题
• 2、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 3、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 • 4、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
标 • 5、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
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
思考题
• 1、什么是组织?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如果你是这位售票员或是她的领导该如何处理?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组织 • (1)、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 • (2)、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
部门劳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 的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薛恩 E·H·Schein) • (3)、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为了达成某 一共同目标的工作群体的集合。(杰克·邓肯 Jack Dancan) • (4)、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张德 )
• 这是为什么?
(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行为科学、管理 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 生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去系统地研究 人在组织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 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组织工作绩 效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 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 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
一、组织行为学的早期研究 1、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对人的行为的研
究与探索 2、梅约的人际关系理论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与探索 3、行为科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探索
二、从人际关系运动到组织行为 学的产生
到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 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组织行为内人和 群体的行为,进入到组织行为的研究阶 段,60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这 是一个质的飞跃,从行为科学学科群中 产生了一门组织行为学学科。
• 2、什么组织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学,通过 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对我们的管理活动有什么帮 助?
• 3、从组织行为学的演变过程中,人的地位和 作用是如何不断得到提升的?我们能得到哪些 启示?
• 4、从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两个角度看,学习 组织行为学有哪些意义?
• 5、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组织行为学面 临着哪些挑战?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 教学目标: • 1、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涵; • 2、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3、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与内容体
系; • 4、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演进过程与新发展。
案例分享
某地火车站售票处,一位女售票员正在忙碌地 工作着。窗外正排着长长的购票队伍。她在接 待两位外地男旅客,向他们介绍车次,因而放 慢了售票的速度。后面一位女旅客等得不耐烦 了,就挤到售票窗口训斥这位女售票员:“你 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后面的旅客也不 分清红皂白地轰起来了。面对这种情景,这位 女售票员心里不舒服,开始针锋相对地和后面 的旅客辱骂了起来。
• 个体心理与行为 • 群体心理与行为 • 组织心理与行为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按研究的性质分类 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按研究的深度分类
• 描述性研究 • 预测性研究 • 因果性研究
按研究变量的可控程度分类
• 案例分析 • 现场调查 • 实验室实验 • 现场实验
研究的具体方法
• 观察法 • 访谈法 • 问卷法 • 测验法 • 个案法 • 实验法 • 定性与定量法
激励、领导、知觉、个性与人格、个体决 策、工作满意度、态度、工作压力、工作 设计
群体动力、群体行为、团队建设、沟通、 行为改变、态度改变、群体决策、流程、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价值观比较、态度比较、跨文化研究、组 织文化、组织环境
冲突、组织内权力与政治
伦理学 激励、领导、沟通的伦理问题、道德问题
三、组织行为学的内容体系
组织的特征 1、目标 2、资源 3、结构 4、环境
(二)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在组织内部群体和个体所产 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
组织行为的特性
• 可描述 • 可解释 • 可预测 • 可控制
案例分享
• 在一个家具厂的室内装修车间,一位主管拒绝同 意一位员工请假,而没有注意到这位员工是去200 里外的一座城市参加她的表兄的葬礼。这位员工 说,由于她与这个表兄的特殊家庭关系,她必须 参加葬礼。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她离职两 天。当她回来时,主管扣罚了她一天的工资。其 他部门的同事听到这件事,认为这个处罚是不公 平的。于是工厂所有员工放下工作,开着小货车 罢工,威胁说不撤消对该女工的处罚,就不复工。
为规律 • 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的方法 • 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定组织中人的心
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 引导、控制、激励人的行为的能力,以 提高组织的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 • 社会学 •人类学 • 政治学 • 伦理学
具体学科 主要影响和涉及研究领域
心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 政治学
五、组织行为学的分析变量
生产率 缺勤率 离职率 工作满意度
生产率
缺勤率
工作满意度
离职率
六、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 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
• 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提升组织绩效 • 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
领导者的关系 • 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三、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 1、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成为组织行为学 研究的首要问题
• 2、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 3、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 • 4、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
标 • 5、组织行为学研究除秉承强调生产率的
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
思考题
• 1、什么是组织?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如果你是这位售票员或是她的领导该如何处理?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组织 • (1)、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 • (2)、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标,通过各
部门劳动和职务的分工合作和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 的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薛恩 E·H·Schein) • (3)、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为了达成某 一共同目标的工作群体的集合。(杰克·邓肯 Jack Dancan) • (4)、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张德 )
• 这是为什么?
(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行为科学、管理 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 生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去系统地研究 人在组织环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 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组织工作绩 效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 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 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
一、组织行为学的早期研究 1、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对人的行为的研
究与探索 2、梅约的人际关系理论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与探索 3、行为科学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与探索
二、从人际关系运动到组织行为 学的产生
到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 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组织行为内人和 群体的行为,进入到组织行为的研究阶 段,60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这 是一个质的飞跃,从行为科学学科群中 产生了一门组织行为学学科。
• 2、什么组织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学,通过 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对我们的管理活动有什么帮 助?
• 3、从组织行为学的演变过程中,人的地位和 作用是如何不断得到提升的?我们能得到哪些 启示?
• 4、从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两个角度看,学习 组织行为学有哪些意义?
• 5、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组织行为学面 临着哪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