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选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眼科接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医治组和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针对性治疗后,视力明显上升,医治组患者视力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療后眼压明显下降,医治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gle-closure glaucoma.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angle-closure glaucoma treated in the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1 to Octo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voluntarily accepted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beculectomy treatment.The clinical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rough specific treatment,the visi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elevated significantly.Regarding to the vision elevating degree,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with remarkably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treatment,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both groups reduced significantly.Regarding to the reducing degree,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lso different,with remarkably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gle-closure glaucoma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can shorten hospital stay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Phacoemulsification;Angle-closure glaucoma;Clinical efficacy青光眼为临床眼科常见病,多发于老年患者,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疾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判断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的时候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前房深度、眼压力与视野.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眼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患者治疗后的眼压力明显下降, 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治疗后的患者前房深度与视野范围均明显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时候,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予以治疗,对改善患者眼视力水平、降低眼压力具有显著的效果,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73-01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危害极大,是眼部一种较为常见的疑难杂症.如果患有该种疾病,疾病的眼部内压力就会升高,视力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继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常常导致视神经萎缩,进而失明.在临床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近年来显微手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技术.这种治疗措施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相对较高.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判断其临床应用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30-66岁,平均年龄为(55.3±3.8)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时进行眼常规检查,检查患者视力水平、前房深度以及眼压力登记本.经过对患者眼部进行B超检查排出所有患者视网膜脱落的情况.所有患者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同时18例患者在进行前房深度检查的时候,前房深度小于1/4,房角粘连小于1/2的有14例. 1.2方法常规表面麻醉,在角膜缘10点方位,作3.0mm 三平面切口,2点方位侧切口,前房内注入粘弹剂,环形撕囊,水分离核,刻槽,一分为二,逐块乳化吸除核块,I/A 吸除皮质,植入折叠型人工晶体,吸除残余粘弹剂,水密切口,结膜囊内涂典必殊眼膏,包扎术眼.1.3观察指标患者治疗的前后均需要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其中就包括了前房深度、视力水平与眼压力等情况.与此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活动中涉及的所有数据都需要经过SPSS17.0软件展开统计处理.同时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将t检验原理来对比分析资料. 经过对比后产生的各种不同数据报告结果.就需要应用统一的χ2来进行检验.如果检验的结果并未超过0.05,那就说明这种检验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眼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升, 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患者治疗后的眼压力明显下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治疗后的患者前房深度与视野范围均明显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表1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x-±s)3讨论临床研究表明,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一旦还有该种疾病,其视觉神经就会受到损害.[2]与此同时,眼部视力会慢慢的下降,甚至失明.闭角型青光眼的特征是前房浅,房角关闭.临床表现为眼胀、眼痛、视力下降,如不及时处理,终将导致视神经萎缩.如果患者出现眼角膜粘连的时候,视野范围就会越来越小[3].如果有房水经过,就会流出.在此时患者的前房阻力会明显的加大,继而出现生理性瞳孔阻滞.在患者出现阻滞后,眼部压力会升高,患者已经发生变形的房角会越来越明显.在患者房角变窄后,没有及时的治疗,病情就会加重,随后就产生闭角型青光眼.针对该种疾病,研究人员已经展开大量的研究.从研究的成果就会了解到,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可以将厚度约为1mm 的人工晶体加以应用,并将其替代原本厚度为5.0mm 的晶状体,患者治疗的时候采用该种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其视力.与此同时,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会加深,随后就不会出现阻塞,继而降低患者眼部压力.白内障乳化超声可以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成熟的一种治疗措施.该种治疗措施的机制表现为这么几种.第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发病机制是瞳孔阻滞的关键性因素.临床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就是要将由于警惕引起的瞳孔阻滞摘除掉,促使房角能够恢复到开放状态.但是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房角粘连是缓慢形成的,房角的形态并不会随着手术的治疗而发生改变.第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时间相对比较短,房角粘连不会产生固定性粘连,关闭仅仅是接触性的.该类患者通过手术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将液体的灌注压和黏弹剂促使房角开放,但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慢性房角已经处于粘连的状态,其功能也已经遭受到破坏[4].第三,通过对患者眼部内关注冲洗与超声震荡,可以促使小梁网的糖氨多糖溶解,扩大网孔.事实上,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时候,有多种不同的方法.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应当减少手术创伤,主张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以一次性解决患者青光眼与白内障的问题.但是也有部分人认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风险较大,且并发症相对较多.根据临床实践可以了解到, 急性青光眼患者,如果没有在手术前控制好,发病时间延长,就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基于此,就只需要进行青光眼手术.如果患者发病时间并不是非常的长,眼部压力也已经获得有效控制,对患者实行超声乳化手术可以恢复患者的房角.同时在患者手术前可以使用激素等抗炎药物,预防手术后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5].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的时候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前房深度、眼压力与视野.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眼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患者治疗后的眼压力明显下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治疗后的患者前房深度与视野范围均明显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从这就可以看出,白内障乳化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在治疗闭角型合并白内障的时候,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予以治疗,对改善患者眼视力水平、降低眼压力具有显著的效果,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葛坚,郭彦,刘奕志,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3,29(9):1065-1066. [2]乔利亚,梁远波,王宁利,等.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循证评价[J].眼科,2013,25(11):2225-2227. [3]曾昭荣,唐浩英,凌宏劲,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18(2):35-36. [4]李珍,李冬梅,于丰萁,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4,12(04):78-79. [5]赵庆宁,柳林,郁民宝,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体会[J].国际眼科杂志,2012,14(05):85-86.。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与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进而为青光眼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12名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按照接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均为56人。

研究1组患者采用传统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2组患者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临床指征进行分析。

结果在采用不用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研究1组的患者,同时研究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反生情况也明显低于研究1组,两组患者间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点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在改善患者视力的同时也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且以其安全、微创的特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045-02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青光眼成为眼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种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其中,青光眼疾病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即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

调查显示,青光眼导致的患者失明比例已经高达28%[1]。

因此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发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治疗青光眼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为证实这一结论,本文选择近期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12名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样本,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患者资料与研究方法(一)患者基本资料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12名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

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眼病,同时白内障与青光眼也是常见的眼部疾病。

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既存在白内障又患有青光眼,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工作。

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成为治疗这类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下这种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一、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概念1.1 超声乳化手术超声乳化手术是一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利用超声振动将白内障核碎裂成细小的颗粒,然后通过吸出机械将其吸出,最后通过人工晶体植入将眼球的视力恢复。

这种手术技术不仅减少了手术的创伤,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眼球组织。

1.2 青光眼手术青光眼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方法,可通过降低眼压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控制病情的发展。

青光眼手术包括传统的滤过术和现代的微创手术,通过手术改善房水的排出,从而降低眼压。

1.3 联合手术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即是将超声乳化手术和青光眼手术进行联合进行,即在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也可以进行青光眼手术,通过一次手术完成两种手术的治疗。

二、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2.1 临床研究对象我们选取了一部分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共有100例患者,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年龄在40-75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进行了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

2.2 术前检测在手术进行之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检测,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力检查、角膜厚度测量等。

这些检测可以为手术提供全面的信息,同时也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3 术后随访手术结束之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长期的术后随访,主要观察患者的眼压变化、角膜状况、视力恢复情况等。

随访时间为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每次随访均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2.4 临床效果经过长期的随访观察,我们发现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治疗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5例(65眼)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高(P<0.05)。

治疗后患者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前房深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标签: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多因患者前房角处于关闭状态,引起眼内房水排除障碍所致,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继发性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在临床上,从其发病速速出发,主要包括慢性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缺乏典型症状,易误诊为脑部疾病或急性胃肠炎。

目前,临床诸多研究资料证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可获取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为了深入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6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5例(65眼)为研究对象,均伴有晶状体混浊情况,B超检查提示未发现视网膜脱落等现象,其中男性占有35例(35眼),女性有30例(30眼),年龄(48~84)岁,平均年龄在(67.82±2.18)岁之间;病程32d~2年,平均为(0.98±0.20)年;急性45例(45眼),慢性20例(20眼);晶状体核硬度:25例(25眼)NⅠ级,30例(30眼)NⅡ级,10例(10眼)NⅢ级。

1.2 一般方法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功能检查、房角检查、视野检查及眼压测量等,依据实际情况予以全身(或局部)降眼压药物,涵盖缩瞳剂、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等,维持治疗5d左右,诱导眼压下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原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通过将超声波能量转化为机械振动能量,从而将白内障组织粉碎成小颗粒并吸出体外的手术技术。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与前房角闭合不畅有关,因此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以有效清除白内障组织,同时扩大前房角,从而缓解眼内压力升高的情况。

二、临床研究及效果分析研究表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

一项针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眼内压力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手术后闭角得到了明显扩大,前房深度增加,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眼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手术后患者的视野损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稳定,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三、手术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并注意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包括眼内结构的情况、眼内压力的监测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等。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超声波能量的输出,避免对眼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术后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眼内压力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眼药物治疗。

四、术后复查及随访术后复查及随访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环节。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内压力检测、眼底检查以及视野检查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医生也需要向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息等方面的调整,并遵守医嘱进行用药管理。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眼内压力升高的情况,改善视力,并且手术风险低。

由于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家属有所帮助,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分析目的观察分析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选取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w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前房深度明显增加、房角粘连关闭范围明显缩小,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其视力得到有效恢复,短期内快速降低眼压,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标签: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青光眼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其病程呈不可逆发展,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疾病之一。

该病包括闭角型与开角型两类,其中闭角型危害性较高,其致盲可能性约为开角型的近3倍,相关资料显示超过25%的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最终会导致失明[1,2]。

随着临床上对该病研究与认识的加深,在其发病机制中晶体因素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如何去除晶体因素与房角粘连的影响成为治疗该病的关键,也是当前临床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PACG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同时配合以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38例(双侧均为患眼者随机选取其中一只作为观察对象入组),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69例,其中28例男性、41例女性,年龄39~78岁,平均为(61.72±9.83)岁,包括44例急性病变与25例慢性病变;对照组患者69例,其中29例男性、40例女性,年龄40~76岁,平均为(59.83±8.86)岁,包括46例急性病变与23例慢性病变。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简称PSG)是一种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房角分离联合进行的手术治疗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通过超声振荡将晶状体组织乳化并抽吸出体外,从而恢复患者的视力。

而房角分离是指通过手术将患者前房角的粘连组织进行分离,以减轻患者眼压,从而缓解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

PSG手术的关键在于将两种手术相结合,以达到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PSG治疗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PSG手术可以同时治疗患者的白内障和闭角型青光眼,避免了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PSG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视力。

PSG手术对于改善患者囊下房角细胞堵塞、虹膜植物体增生、前房角粘连等并发症也有良好的效果。

PSG手术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

PSG治疗方案在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除了临床效果外,PSG手术还有一些其他值得注意的特点。

PSG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进行操作,对于手术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患者在选择进行PSG手术时,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

PSG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

PSG手术的费用相对较高,需要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充分了解相关情况并做好经济准备。

在总结PSG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PSG手术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伴有复杂的合并症的患者,PSG手术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PSG手术虽然在治疗方案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临床实践中也存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手术失败的情况。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

红外线治疗仪操纵规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水平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

2.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料等应去除。

3.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响,随时调整灯距,避免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适应症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寒湿性腰痛、胃脘痛(虚寒证、寒凝症)、颈椎病、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骨质增生、伤口轻度感染增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三. 操纵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操纵的目的,办法→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掀开电源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检查红外线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交待注意事项(应用局部时,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红外线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手消~记录红外线治疗时间。

停红外线治疗仪时:先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合作→关闭电源→整理导联线,清洁、红外线治疗仪,防尘呵护→手消→清洁消毒腹部伤口皮肤,更换敷料→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位及用物,红外线治疗仪。

四.注意事项(1)使用前或长期放置使用应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现象,如导线有破损现象,必须更换后才干使用。

(2)治疗器使用的电源插座,必须是有可靠接地线的三孔电源插座。

(3)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4)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这操纵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5)首次或较长时间,照射头可能呈现冒白气(烟)的现象,这是照射头保温资料吸潮所至,待预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予以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前房深度都有明显提高,眼压在治疗后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治疗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情况。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缓解眼部压力,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显著,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183-02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闭角型青光眼的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开始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具有损伤小和控制并发症的优势[1]。

为了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了86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其中男50例共51眼,女36例共41眼;最小年龄为54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64.53±7.21)岁;最短病程为1个月,最长为3年,平均病程为(1.54±0.37)年。

入选者均符合如下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制定的PACG和白内障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排除合并屈光不正和抗青光眼手术史患者。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具体操作为:以盐酸奥布卡因点术眼表麻,再以2%利多卡因行球结膜下注射麻醉,开睑。

于上方角巩膜缘行隧道式透明角膜切口,大小约3.2×2.5㎜。

于鼻侧角巩膜缘作一侧切辅助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行连续性环形撕囊,水分层,水分离。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初评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初评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初评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治疗的144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治疗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房角粘连关闭范围、眼压水平、视力水平以及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具有较高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治疗方案。

标签: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青光眼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眼科疾病,其常见于老年患者,此疾病的病程呈现着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严重的话还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失明[1]。

因此,临床中应该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疗,使患者视力得到恢复,并使患者的眼压可以迅速的降低[2]。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治疗的144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临床治疗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74例,年龄41~78岁,平均(59.3±4.7)岁;而女70例,年龄42~79岁,平均(58.8±4.5)岁。

全部患者均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其中84例患者合并皮质性白内障,60例患者合并核性白内障。

排除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于房角粘连性关闭患者。

1.2 方法全部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实施治疗,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在角膜颞侧偏右部位进行隧道式角膜切口,其切口的宽度大概为2.5 mm,把足够的粘弹剂注入其中,确保前房深度有所增加,而就粘连小瞳孔而言,可顺着中心点实施虹膜拉钩,把虹膜瞳孔缘牵拉到相反的方向,以此有效的对粘连情况进行分离[3]。

闭角型青光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闭角型青光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闭角型青光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对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3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与眼压的情况,并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的随访,两组手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方深度均明显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大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及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青光眼是我国致盲的第二位眼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约占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60%以上,晶状体膨胀的因素引起瞳孔阻滞、房角关闭,可引起眼压升高,从而导致患者的视神经受到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将会给予患者带来失明的危险[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发展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由于其对眼内组织损伤小,反应轻,恢复快,已较多应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3]。

为了了解该种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本文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的68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其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36例(137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70例70眼,女66例67眼,年龄40~85岁,平均(52.1±5.1)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65例6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1例71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5。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1. 引言1.1 青光眼的定义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部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是全球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光眼主要通过眼内压增高引起视神经受损,最终导致视野缺损和视力丧失。

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种,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急性发作的青光眼类型,患者常表现出剧烈眼痛、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急性青光眼引起的急性视力丧失。

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特点是前房狭窄,导致房水排液受阻,眼压急剧升高。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通过超声技术将白内障软化并吸除的微创手术方法,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同时也可辅助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通过介绍青光眼的定义,可以更好理解闭角型青光眼的病理生理特点和治疗原则。

1.2 闭角型青光眼的特点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患者眼压急剧升高,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常伴有急性视力模糊,眼痛和眼红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视力急剧下降。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前房角狭窄或闭塞,导致房水排泄受阻,从而使眼压升高。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常年龄较大,晶状体较硬,虹膜角较狭,角膜较陡,眼轴较短等因素都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时明确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眼睛失明。

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需要及时有效,以避免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字数:204】1.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介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简称乳化手术,是一种通过超声能将晶状体变为乳状物体,再通过吸入管将晶状体吸除的微创手术技术。

该技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已广泛应用,并且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该手术通过超声振荡令晶状体成为乳状物体,再通过吸入管将其吸出体外,达到治疗的效果。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手术方式。

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也被广泛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重点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重点

Clinical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by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
Yang Yitian,Tao Liming.Department 230601,Chhla To observe the of Ophthalm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93.8%,87.5%,87.5%,81.3%.There were two
other
InlTl
group
normal IOP,and the in group

eyes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in two weeks.ACD:the ACD
after surgery;The ACD in
chronic
angle-closure per-
glaucoma
when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within
1 80。一270。:whereas trabeculectomy should be
formed
when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within 2700 360。 angle—closure glaucoma
anterior synechia were received 1 80。-270。,1 6
ripheral 11 lar eyesl
eyes)and group B(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270。一36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引言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压增高和视神经损害为特征的眼部疾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闭角型青光眼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是由于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易致视神经受损,严重者可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激光治疗疗效不稳定,手术治疗则是目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关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数据仍然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初步探讨该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1.对象选择本研究选取了2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门诊就诊的患者。

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45-65岁,平均年龄52岁。

首次就诊时患者的眼压均在25mmHg以上,均有明显的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手术均由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进行。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确保手术的可行性。

手术中首先对患者的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碎核,然后将碎核吸除,最后植入人工晶体。

术后对患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并定期复查。

3.观察指标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眼压、视力、视野、眼底等多个指标的观察和记录,并对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本研究的2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后,术后1周眼压明显下降,平均下降至15mmHg左右。

而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眼压依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伴随眼底变化明显减轻。

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的患者视力由0.1提高至0.5,有的患者更是有了明显的夜间视力改善。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83例(89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视野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该组83例患者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后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眼压叫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前房深度较治疗前显著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静态前房角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巩膜突可见范围均有不同程度增宽,均>180°范围,视野范围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

该组83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前房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后囊破裂等并发症。

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深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的常见疑难眼病,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损伤,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可导致失明[1]。

随着现代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使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有了新的转变,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该院自2010—2012年间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83例(89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眼部的全面检查,包括:视力水平、眼压以及房角镜测试等,并经眼部B超检查排除视网膜脱离。

其中男45例,女38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3.2±1.9)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5例,核硬化I~Ⅳ级。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价值。

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该医院单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保守治疗白内障82例,纳入对照组,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84例,纳入观察组。

对比近远期疗效。

结果观察组末次隨访(18±3)个月、对照组(17±4)个月。

末次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前房深度、视力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521 >0.05)。

观察组眼内压无药控制率50.0%高于对照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P=0.113 0.05). The rate of non-drug contro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0%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7.8%),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2.50,P=0.113 0.05)。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原发闭角型青光眼;②于Emery核硬度Ⅰ级白内障;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已并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②其他类型的严重眼病,如糖尿病眼病视网膜损伤;③临床资料不完整,如未能获得随访。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①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角膜缘12点位置做3.0 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角膜缘3点位置15°穿刺刀做1.5 mm角膜辅助切口。

前方注入粘弹剂,部分患者进行虹膜拉钩处理、粘连剪开反向牵拉扩瞳处理。

做直径5~6 mm连续环形撕囊,囊膜下水分离,直至晶状体囊袋内转动。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目的观察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5月~2011年3月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2例(64只眼),按照其房角关闭粘连状态分为2组,A 组40只眼,房角关闭粘连≤1/2周,B组24只眼,房角关闭粘连>1/2周,常规术前术后测量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超声生物显微镜,中央前房深度,Goldman前房角镜检查。

均在眼压得到最大控制后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结果视力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术后两组中央前房深度明显增加。

UBM和前房角镜观察房角不同程度开放加宽,周边前粘范围缩小,部分房角重新开放。

全部开放24只眼(A组),房角粘连关闭≤1/4周16只眼(A组8只眼B组8只眼),1/43/4,2只眼(B组)。

眼压:B组术前术后比较有明显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B组1例2只眼术后一周内眼压再次升高,药物控制不理想,术后8周行小梁切除术控制眼压正常。

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于房角关闭范围≤1/2周且术前药物控制良好,不伴有视野损害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确切疗效,尤其对于首次发作的急性闭角青光眼有效。

但对于术前房角粘连关闭范围>1/2周且用药后控制眼压不理想伴有视野损害者,单纯晶体摘除,术后可能青光眼复发,需要长期随诊,且需联合小梁切除可有确切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erior chamber angle and IOP after phacomulsification with foldable posterior chamber intm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HA+IOL)in management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in different extent closure angle with cataract.MethodsPhacomulsification with foldable PC-IOL im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52 patients(64 eyes)with ACG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angle closure degrees and peripheral anterior chamber before operation,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40 eyes with less than 1/2 perimeter closure angle and periphcral anterior chamer,Group B:12 eyes with more than 1/2 perimeter closure angle and peripheral anterior chamber.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 A),intmocular pressure(IOP),anterior chamber angle width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ResultsVision ofall 64 eyes improved differently and deepening of anterior chamber depth were found.Intraoculur pressure(IOP)was fall obviously in two groups without medicati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stoprration.The angles examined by gonioscopy and UBM were wider than that of preoperation.the extent of any touch or adhesion between iris and trabeabeculae reduced.All angle circumference opened again in 24 eyes(group A),there were less than 1/4 perimeter angle closure or synechia in 16 eyes(8 eyes in group A,8eyes in group B),1/4-1/2 perimeter angle closure in 16 eyes(8 eyes in group A,8 eyes in group B),1/2-3/4 perimeter angle closur in 6 eyes(group B),more than 3/4 perimeter angle closure in 1 eyes(group B).ConclusionPhacomulsification with foldable PC-IOL implantation can manage the ACG with all anterior chamber closure or synechia abroadeffectively.But the ACG possibly recurred in that more than 1/2 perimeter even whole angle closure with uncontrolled IOP preoperation.[Key words]Phacomulsification;Angleclosure glaucoma;Lens;Treatment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与其生理结构有密切关系,具有短眼轴,浅前房,窄房角,晶状体大,睫状体发达的特点,而随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膨胀推及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导致房角关闭瞳孔阻滞则是眼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晶状体摘除解决瞳孔阻滞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4月接收并经检查确诊为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65例(75眼)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8例(75眼)患者为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3,P=0.003);两组治疗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2,P=0.008)。

结论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具有较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safety of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65 cases(75 ey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from October 2010 to April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68 cases(75 eyes) of patien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rabeculectomy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phacoemulsification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Total effective rate,intraocular pressure,visual acuity,anterior chamber depth,anterior chamber angle and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93.34%,48.00%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 ce(χ2=28.53,P=0.003).After treatment,intraocular pressure,visual acuity,anterior chamber depth,anterior chamber angle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intraocular pressure,visual acuity,anterior chamber depth,anterior chamber angl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8.00%,25.33% respectively,wit h statistical difference(χ2=8.112,P=0.008). Conclu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has high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safet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hacoemulsification;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Clinical effect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与小梁网发生粘连所致,患者会出现虹膜贴向小梁网,导致房水流出通道关闭,眼压升高,长期的眼压高状态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患者失明。

为了挽救患者残余视力,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但有文献报道[1-3],小梁切除术不能解决患者视力低的问题,并且创伤大、风险高。

随着微创技术的日臻成熟,超声乳化术被应用于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治疗,本文以本院接收的133例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4月接收并经检查确诊为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65例(75眼)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6例(42眼),女性29例(33眼);年龄35~78岁,平均47.9岁;病程2~6年,平均3.8年。

同期收治的68例(75眼)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8例(43眼),女性30例(32眼);年龄39~72岁,平均45.6岁;病程2~6年,平均4.1年。

所有患者均经彩超、眼压、视力、视野、前房角检查明确诊断,并且诊断均符合《眼科学》和中华医学会青光眼学组制订的慢性闭角性青光眼诊断标准;均排除泪囊炎、角膜炎、结膜炎症等眼部疾病患者,肿瘤及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患者;术前均未行任何治疗。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常规视力、眼压等眼部检查和全身检查,且均静脉注射20%甘露醇、匹罗卡品滴眼等药物控制使眼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前15 min开始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常规行球后神经阻滞麻醉。

对照组患者给予眼小梁切除术,具体操作:颞下方切口行角膜穿刺,缝上直肌牵引线,行3 mm左右平均的四边形切口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用镊子夹住巩膜瓣边缘,尽量翻转,向瞳孔侧轻轻牵拉,切除角巩膜深层组织,用虹膜恢复器轻轻地从角巩膜切除处向瞳孔方向按摩角膜,恢复虹膜。

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具体操作:开睑器开睑,固定上直肌,剪开上方球结膜,选择颞侧以穹隆部为基底作结膜瓣,在角膜缘后2 mm做5.5 mm反眉状弧形切口,烧灼巩膜止血,局部作虹膜根部切除,采用超声乳化仪在囊袋内进行原位碎核,分块吸除,周边部分虹膜残留用灌注系统自动吸出,恢复虹膜。

两组术后全身应用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及甘露醇等以降低眼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所有患者均给予视力、眼压、裂隙灯、前房深度、房角镜动态、眼B超等检查,根据眼压、视力等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

显效:眼压控制良好,视力较治疗前升高或者未减退;有效:眼压在加用药物后可控制,视力稍有减退;无效:眼压即使在加用药物后也不能控制。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4%,高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3,P=0.003)(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与对照组比较,*P<0.052.2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比较(x±s)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后囊破裂,术后全部患眼均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6眼发生轻度角膜内皮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8.00%(6/75),对照组术后19眼发生轻度角膜内皮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5.33%(1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2,P=0.008)。

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恢复正常。

3 讨论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占青光眼总发病的60%左右,由于眼虹膜根部变形、前移,使周边虹膜堵塞眼小梁网,导致周边虹膜与小梁网严重粘连[4-5]。

慢性闭角性青光眼长期发作会使瞳孔阻滞,房水循环受阻,眼压升高,进而导致眼内组织结构异常,影响视功能,甚至导致失明。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其能通过引流作用使眼压下降,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但是有文献[6-7]报道,小梁手术创伤较大,易导致术后浅前房、角膜水肿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逐步开展,超声乳化被应用于临床[8-10],本文通过探讨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前房角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超声乳化相较于小梁切除术能明显降低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且周边虹膜前粘连的可能性降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小梁切除术。

本研究中两组术中均未发生后囊破裂,术后全部患眼均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但对照组患者的角膜内皮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说明超声乳化技术相较于小梁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前房稳定、术后炎性反应轻、手术对房角的直接损伤小、低眼压性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具有较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