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教案《大自然的文字》教案第一章:引言1. 讨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细节1: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如山川、湖泊、动植物等。
细节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经历。
细节3: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的规律和文字。
2. 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细节1: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是探索大自然中的文字。
细节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大自然中的各种文字,如地形、动植物行为等。
细节3: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观察的重要性。
3. 引入活动:寻找大自然的文字细节1: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大自然的文字。
细节2:给学生发放记录表格,让他们记录所观察到的各种大自然文字。
细节3: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遵守学校或周边规定。
第二章:地形文字1. 讨论地形的形成和变化细节1: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如山脉、平原、河流等。
细节2: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
细节3: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如何影响大自然的文字。
2. 探索山脉和河流中的文字细节1:讨论山脉的形成过程,如地壳运动、岩浆冷却等。
细节2:解释山脉中的文字,如地质年代、岩性等。
细节3:探讨河流对地形的影响,如侵蚀、沉积等。
3. 活动:观察地形文字细节1:组织学生观察校园或周边的地形,如山脉、河流等。
细节2:给学生发放记录表格,让他们记录所观察到的地形文字。
细节3: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动植物文字1. 讨论动植物的特点和生态习性细节1:展示不同动植物的图片,如花草、鸟类、哺乳动物等。
细节2:介绍动植物的特点,如生长环境、食物来源等。
细节3:引导学生思考动植物如何影响大自然的文字。
2. 探索动植物中的文字细节1:讨论动植物的行为模式,如迁徙、繁殖等。
细节2:解释动植物中的文字,如花纹、羽毛颜色等。
细节3:探讨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捕食、共生等。
3. 活动:观察动植物文字细节1:组织学生观察校园或周边的动植物,如花草、鸟类等。
细节2:给学生发放记录表格,让他们记录所观察到的动植物文字。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并能概括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
4、理清课文条理。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条理。
2、品读第2、3自然段,认识北极星、砧状云这两种大自然的文字,初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预设:(一)导入新课1、欣赏红叶图片,引出沙白的《秋》,进而导入新课。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作者伊林的资料。
3、生读题后质疑课题,师归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
2、区别、运用:耸立屹立矗立伫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
(2)这些金字塔()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3)李白依然()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4)天边()着一座砧状云山,是雷雨的预兆。
3、重点指导书写生字“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交流质疑课题时提出的问题。
(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2)文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3)怎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2、根据这些问题理清文章脉络。
(四)品读第2、3自然段1、默读第2节,思考:由星星写成的天书,让我们获得了什么信息?在文中圈划、作批注。
(1)指名说。
(2)师简单介绍星座。
出示小熊星座,了解小熊星座、北极星。
(3)填空:大自然是一本书,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告诉我们。
(4)出示表格,填写。
(5)了解大自然的文字——北极星,可以辨别方向。
大自然这部书可真神奇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加深体会。
(6)归纳学习本自然段的方法:读——思——归纳——读。
2、运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3自然段。
(1)读后汇报:大自然是一本书,砧状云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天上,告诉我们马上就要下雷雨了。
(2)指名完成表格。
(3)出示铁砧图片,你能据此猜猜砧状云的样子吗?相机出示砧状云图片。
24《大自然的文字》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熊、耸、兆”三个生字, 并能书写美观;理解“预兆、耸立、迷失、汪洋、铁砧”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平舌音“耸”和翘舌音“兆”、“砧”, 会用“苔”、“岗”、“壳”不同的拼音组词。
3.明白走进自然, 仔细观察, 深入思考, 善于请教, 才能懂得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
教学难点:揣摩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 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等句三、教与学的准备:1. 学生: 收集《大自然的文字》相关的资料2. 教师:教学课件PPT四、教学设计:一、示标示导1.激趣导入, 引出大自然的“文字”。
短片导入。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 同学们一边仔细看, 一边说出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播放短片, 学生认真观看)让学生自由表达看到的内容。
师: 对了, 这本书就是大自然, 在自然界里, 还有另一套文字, 认识了它, 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自然, 破译自然现象, 领略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它就是——(师板书: 大自然的文字), 今天, 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2.交流伊林的资料, 丰富自己的知识。
伊林(1895-1953),前苏联科普作家。
著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科学文艺著作, 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作品知识性强, 文笔流畅优美。
3.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层次。
二、自学自测, 互助纠错, 师生交流(一)第一次自学自测, 互助纠错出示自学指导一: 听课文录音, 把生字圈出来, 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作上标记。
学生自学。
2.互助纠错3.师生交流, 检查生字的识写。
(1)出示生字词, 组织交流写字这一部分, 是否美观, 正确。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手拿一片红叶: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看着它,你想起了学过的哪首小诗歌?《秋》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
……坐着秋天。
2.在这片红叶上,我们读到——秋天来了。
真是一叶知秋啊。
这红叶是大自然赠给我们的一种文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齐读课题。
他的作者是——你知道伊林吗?前苏联科普作家。
著有《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科学文艺著作。
3.即将学习他的这篇文章,你想了解些什么呢?二、初读1.走进课文,你的疑惑就能得到解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5页。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疑问。
2. 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
你读到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预设:(讲了多个,板书,请你选择一种文字读给大家听)你想读?(1)星星哪小节写的?请你读给大家听。
【板书】你有哪些词语不太明白?罗盘:出示图片(这就是罗盘,上面有指南针,主要是用来指明方向的)爱因斯坦与罗盘,这小小罗盘激发了他强烈的好奇心,对他后来的科学发现有着很大影响呢?小熊星座: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想看看吗?出示图片,你看到什么?在这当中,有一颗星最亮,能为我们指引方向——。
顾名思义,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既然有小熊星座,那有没有大熊星座呢?天上还有哪些星座呢?一共有88个星座。
星座起源于西方,中国古代不叫星座,叫星宿。
概括内容: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小节的内容吗?观星辨方向(2)云:还有谁想读?请你来读。
(作者重点介绍了哪种云?你有什么疑惑吗?)铁砧:强调读音。
如果错了,板书铁砧,你见过吗?瞧,这就是铁砧。
这是捶打钢铁材料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像这种形状的云就叫做——砧状云。
谁来把这座砧状云读给大家听听?老师为大家找来了一些砧状云,看这是横着的砧状云,这是耸立着的砧状云。
讲到耸立,你脑海里浮现出哪些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出示句子填空(你能正确运用吗?)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看云识天气(3)石灰石:你首先读到的是哪种石头?请把相关语句读给同学们听。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优秀4篇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知识铺垫读民谚,理解句意。
思考:人民群众的智慧从何而来?二、导入课题1、板书“文字”。
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2、揭示课题: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
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3、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二、自学课文。
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
2、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请大家速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
(明确:大自然好像一部书,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书中的星、云、鸟、石等物。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分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3、说说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四、写字指导1、指导要点:“耸”的写法。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2课时一、听写生词二、精读课文,深入领会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对人类的作用,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勾画的句子。
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3、知识迁移:那么,如何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我想给大家讲讲作者伊林小时候的故事--伊林小时候就对大自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有时到乡间去,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父亲工厂制造肥皂的过程使小伊林看得入了迷,他把家里的厨房当成实验工厂,居然成功了;他按照书上的配方制作鞋油,用其把皮鞋擦得锃亮,并高兴地欢呼起来“科学胜利了”。
六年级《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由“文字”引出课题,导入课文。
1、师谈话:(师微笑)能说说老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生1:微笑生2:高兴师:真聪明!那你能读出我脸上蕴含的文字吗?生3:高兴!师:很好!同学们能从老师的脸上读出蕴含的文字。
真了不起!2、师: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和印在书本上的文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大自然的文字)(多媒体同时出示) 师:大家一起读课《大自然的文字》。
生4:(齐读)大自然的文字。
3、师: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你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伊林(媒体出示伊林简介)4、师:读了《大自然的`文字》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5:大自然这本书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呢?生6:这文字指什么?生7: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师:这些问题都提得很好,归纳起来就是两个问题,即:大自然这本书上的文字指什么?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师:有了问题,我们怎么去寻找答案呢?生8:到大自然中去寻找。
生9: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师:是啊,有很多寻找答案的方式,不过,我们得学会先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师:要想顺利地找到答案,必须得学会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要求自由读文,读正确、流利,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错的地方回过来再读,难读的地方反复读,感兴趣的地方更要多读,当然更赞成同学们边读边划,做记号,甚至写感受。
这样读一遍,你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1、学生认真读书。
2、师:读得很认真,有的同学还在书上做了记号,写了感受。
现在,我来检查一下。
(出示词语:熊猫、耸立、铁砧、星座、罗盘、、汪洋、预兆)(1)检查读音(指名读)生10:熊猫、耸立、铁砧、星座、罗盘、、汪洋、预兆生11:读错了一个字,“铁砧”的“砧”是前鼻音。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5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5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下面是分享的《大自然的文字》说课5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供大家阅读。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大自然的文字》。
先说教材,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全文共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第2至6自然段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文字有助于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第7自然段讲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易懂,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
针对课文特点,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课题质疑,激发兴趣导入:同学们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来认识一下本文作者伊林。
(出示简介)今天她给我们带来了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习课文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
所以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思考: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把孩子的问题归类整理一下:课文分别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怎样读懂大自然的文字?读懂这些文字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也正是本课教学所要解决的重、难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让孩子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由于是六年级的学生,所以在读课文时出示这样的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把你最喜欢的一种多读几遍。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精彩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精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大自然的文字”,并解释这个主题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于大自然的了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1.2 课程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学生能够了解大自然的文字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观察技巧,并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第二章:大自然的文字2.1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大自然中的一些常见的“文字”,例如树叶的形状、树枝的排列、动物的足迹等。
解释这些“文字”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背后的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
2.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自去寻找和识别大自然的文字。
鼓励学生记录和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文字”,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第三章:自然观察技巧3.1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自然观察技巧,例如观察的角度、细节、顺序等。
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
3.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观察实践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观察技巧去观察大自然。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并鼓励他们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第四章:探索大自然的秘密4.1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自然的秘密,例如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生态系统的运作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秘密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自然规律。
4.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大自然秘密进行探索和研究。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报告,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帮助他们总结和梳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并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5.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验。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并让教师进行解答和反馈。
第六章:案例研究森林的痕迹6.1 教学内容介绍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植物、动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案
24.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文章通俗浅显,生动有趣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理解大自然的文字,学习表达技巧。
2.学习并使用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文学作品,它生动形象地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者融为一体。
不但告诉了我们相关大自然文字的种种,而且重点表达了辩识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义。
文章浅显生动,通俗易懂,教学时宜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开启思维,积淀情感,并辅以议的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一方面既要教育学生从小学习理解大自然,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向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第二至六自然段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文字有助于辨别方向,观察气象,理解地质变化。
第七自然段讲怎样才能理解大自然的文字。
【资料链接】伊林(1895—1953),苏联儿童文学作家、工程师。
致力于写作通俗科学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人与自然》和《改造行星》等,对前苏联科普文学有一定贡献。
伊林诞生于乌克兰。
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
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
这个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
《十万个为什么》的书名,米·伊林取自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当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仅5万字,那是一本“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书。
”米·伊林认为“你屋内的事物,每一件都是一个谜。
”“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劈啪作响?为什么烟会从烟囱里出去而不向屋里冒?”他提出这些饶有兴味的问题,然后用浅显易懂却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向读者解释。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这篇文章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
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
作者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如把星、云、鸟、石头等自然界的生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一本有趣的大书;把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比作铁匠铺里的铁砧;把树林中的花岗石块披着青苔的样子说成披着毛皮一般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准确地介绍了自然界的现象,又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平时我们到大自然中去玩,除了看到美丽的景色之外,你们知道大字然中还有什么?2、还记得学过的课文《石头记》吗?谁来说说着书讲的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大自然的文字。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速读课文,初步找到自己的答案。
明确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什么。
(星、云、石等物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了解历史等,它可以使我们了解信息,增长知识。
)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勾出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这些词语在课文中表达的意思。
三、读感悟精课文(一、)学习第一段。
1、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两个可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大自然中的每一颗星,每一颗小石子,都是文字,可见文字无处不在。
(二、)学习第2到3自然段。
过渡:我们到天上去看一看天上的文字,从文字中我们读懂什么。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会读写生字所带的的词语。
3、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教学重点】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
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2、自主学习:自学内容见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特别提示:(1)括号内的内容是对预习问题的提示和说明,特别重要,要认真阅读;(2)描红时要做到“先看后写”,先读帖再描红;(3)朗读课文时要做到不加字不丢字,有不认识的字及时查字典或向同学老师请教。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内容见导学案中的“合作学习”部分。
提示:学科长收集整理的时候,组内相同的观点不重复出现。
4、课堂展示:展示一:展示生字词学习效果。
教师口述几组词、句,学生听辨后分别写出对应的字、词。
选三名学生上台展示,后教师指导写字、理解词义。
齐读ppt2的词语。
展示二:展示朗读。
A、分别选择朗读水平差异较大的两名学生,选择某个自然段朗读,相机指导朗读。
B、齐读第七自然段,指导齐读。
展示三: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展示导学案“合作学习”这部分的学习成果。
学科长上台将组内成员的学习收获写在黑板上,每人写一条,组内成员补充。
5、提升:学生将黑板上的内容精炼化。
6、巩固:选几名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1)课外搜集还有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把他积累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2)《练习册》第24课的1-4题。
【板书设计】24、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大 自然 的 文 字 备课:张玉会 审核:刘乐红【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部分段落。
2、 理解课文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及它们的作用。
3、认识自然, 激发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勤学好问的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好习惯。
1小语六上《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课案
针对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在课件演示、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对文本充分地读、品、说,从而开启思维,积淀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完成文本的真正解读。
(2)学生交流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概括全文
(4)根据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3.讨论自读思考的问题。
出示问题一答案:
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讨论问题二:
文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文字有:星、云、石。
板书“星”、“云”、“石”
问题三: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师边说边投影显示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3.认识作者(投影显示)
4.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投影出示自读要求:)
(1)在文中圈画出生字,自己喜欢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2)思考以下问题,试着从文中找出答案:A.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B.文中提到哪些大自然的文字?C.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它们?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1. 读一读:认真练读《大自然的文字》课文。
2. 学一学:自学生字词,查字典理解生词意思。
3. 看一看:你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精彩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精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文字。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文字现象。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1.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发现自然中的文字。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1.4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的文字现象。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探索大自然的文字。
1.5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自然环境中的文字现象。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记录学生的观察和发现。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自然环境,注意观察树木、花草、昆虫等。
提问:你们在大自然中曾经见过什么特别的“文字”吗?1.6.2 观察和分享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自然环境中的文字现象。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文字,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1.6.3 讨论和探索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探索大自然的文字。
提出问题:大自然中的文字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1.6.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活动。
要求学生用画图或写作的方式,记录自己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文字。
1.6.5 总结和反思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的文字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第二章:树木的年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树木年轮的形成和含义。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树木年轮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年轮来判断树木年龄和环境变化的能力。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年轮的形成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中变化的关注和思考。
2.4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树木年轮的形状和分布。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年轮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也不是印在书本上,那它是什么样新奇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大自然的文字)(多媒体出示)2、作者简介:伊林,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等(课件出示)生于1895年,逝于1953年。
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欢做科学实验。
童年时他仔细观察过各种生物和天象地质,这些都为他以后从文学文艺的角度创造诗一般的科普作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极富有生命力的名称,即取自伊林的著作,堪称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任何复杂硬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变得津津有味。
《十万个为什么》惠泽几代人,他还编著了《大自然的文字》等文。
1914年中学毕业,伊林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
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
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
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
在这之后的30多年中,他为青少年创作了《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作品,在普及科学知识,鼓舞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他的作品知识性强,文笔流畅优美。
1953年11月15日,他在莫斯科逝世,终年58岁。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怎样去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从大自然的文字中我们能读懂些什么?-------)4、小结:这些问题都提得很好,归纳起来就是两个问题,即: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从大自然的文字中,我们能读懂什么?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相信大家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现在老师请7个同学来读这7个自然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大自然的文字的教案优秀7篇
大自然的文字的教案优秀7篇《大自然的文字》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播放大自然风光视频,说一说你的感受导入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可以分成几类?生回答,师总结板书三、精读、感悟1、划出水手、飞行员是怎样读“天书”上的文字的句子。
读懂“天书”上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小标题概括)(指名朗读2、3小节)(1)认识“天上的文字”——星星师:水手们!“天书”上的文字星星能帮你们干什么呀?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辨别方向师:水手们,你们是怎样看星星辨别方向的?出示: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出示小熊星座图)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生自由回答师:多么聪明的水手呀,我们一起来朗读这句话!(把他们改成我们)师:水手们朝天望望,就可以辨别方向了,你们生来具有如此能耐吗?生交流。
师总结归纳:仔细观察注重积累……(2)飞行员是怎样认识“天书“上的文字——云的?生: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
如果在它里面飞行,会把飞机毁掉。
师:课文怎么形容“砧状云”的?出示: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
(解释砧字,出示铁砧图)师: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师:认识“云”对飞行员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观察气象拓展:“看云识天气”,说一说并出示有关“云”的天气谚语2、小组合作学习五、六自然段要求:(1)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看到(工地上挖出的`这块灰色的石头),普通人认为( ),而懂大自然的文字的人知道( ) 。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通用8篇)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通用8篇)大自然的文字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导入。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
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写的科普小品文《大自然的文字》。
(老师板书)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老师归纳学生问题。
(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2)文中提到哪些大自然的文字?(3)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它们?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学习。
二、初读感知1、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下面的生字词你们认识吗?出示:耸立铁砧预兆小熊星座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问题:(大屏幕出示)(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2)文中提到哪些大自然的文字?(3)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它们?3、这三个问题就象三座大山,你能搬掉几座?告诉大家,你知道了哪个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一: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a出示、指导读: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b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评:大自然的文字有两种,有像星星一样在天上的文字,也有像小石子一样在脚下的文字。
如果把《大自然的文字》这本书分成上下册的话,上册就是《神奇的天书》,下册就是《有趣的地书》。
作者在一开始就提出了观点。
(板书:神奇的天书有趣的地书)c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解决问题二:文中提到哪些大自然的文字?生:文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文字有: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各种现象和事物背后的科学原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思考和探索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并尊重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大自然的密码(1课时)了解自然界中各种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彩虹、极光、地震等。
2. 第二节:生物的奥秘(1课时)学习生物的特征、分类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第三节:水循环的秘密(1课时)掌握水循环的原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4. 第四节:土壤的演变(1课时)了解土壤的形成、类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第五节: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1课时)探讨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然界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自然的文字》2. 多媒体课件:自然现象图片、视频等。
3.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书籍等。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环境考察,增强直观感受。
六、第六节:生态环境的平衡(1课时)教学内容: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习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态环境受损的原因和后果。
利用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小组项目:评价学生团队合作创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文或海报。
七、第七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自然资源的种类和作用。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课时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洋湖中心小学葛宏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浅显,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
三、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小诗《秋》。
2、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课题,读课题。
)3、学生对课题质疑4、简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前苏联自然科学家伊林。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自读要求)2、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1)出示词语:耸立、预兆、小熊。
指名读词,相机正音,齐读。
(2)指导书写“兆”。
3、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4、学生对课文质疑。
(教师相机理清文章脉络)三、品读课文,重点感悟。
过渡:你们觉得大自然的文字怎样?(一)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1、大自然的文字神奇、有趣。
作者是怎样写,让我们感到大自然文字的神奇与有趣的呢?2、PPT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对比阅读,指名读这一段。
3、相机指导:作者运用情境的方法把星星的作用写得生动,把大自然的文字写得神奇。
(二)学生举一仿三,学习其它三种大自然的文字。
1、学生自由读3、5、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三种大自然的文字写生动的?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四、拓展阅读1、这儿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自然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文字》
洋湖中心小学葛宏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浅显,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
三、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小诗《秋》。
2、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课题,读课题。
)
3、学生对课题质疑
4、简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前苏联自然科学家伊林。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自读要求)
2、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
(1)出示词语:耸立、预兆、小熊。
指名读词,相机正音,齐读。
(2)指导书写“兆”。
3、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4、学生对课文质疑。
(教师相机理清文章脉络)
三、品读课文,重点感悟。
过渡:你们觉得大自然的文字怎样?
(一)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大自然的文字神奇、有趣。
作者是怎样写,让我们感到大自然文字的神奇与有趣的呢?
2、PPT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对比阅读,指名读这一段。
3、相机指导:作者运用情境的方法把星星的作用写得生动,把大自然的文字写得神奇。
(二)学生举一仿三,学习其它三种大自然的文字。
1、学生自由读3、5、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三种大自然的文字写生动的?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四、拓展阅读
1、这儿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自然的语言》。
2、自由读小诗。
3、指名读,齐读。
五、总结全文
1、总结:同学们,这篇文章通过对大自然物候特征的叙述与介绍告诉人们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有学问的。
认识了这些自然现象,就能利用它们为人类服务。
因此,我们从小要养成观察自然现象、探究自然现象的好习惯,走进自然,走进书本,善于请教,就可以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读懂大自然这本很厚的书,感受自然的无穷奥妙。
五、课外作业: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语言的农谚。
板书设计:
24大自然的文字
伊林
北极星指示北方情境
砧状云预兆雷雨假设
石灰石曾是汪洋推理
花岗石曾有冰川设问
《大自然的文字》
你看那天上的星星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有北极星的地方就是北方
我们不会迷失方向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云山变得像铁砧
雷雨就要来到
你看那地上灰色的石头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它是石灰石
有它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你看那森林里的花岗石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它是冰搬来的
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有的……
大自然的文字呀
你多么神奇
走进自然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你深入思考善于请教我们读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