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 断裂构造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构造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构造
当褶皱枢纽水平时: 纵向节理=走向节理;横向节理=倾向
节理(图3-1)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二、成因分类 1、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
(如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的泥裂)。 2、冷凝节理—玄武岩、花岗岩等熔融状
态之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如石柱林)。 3、风化节理—强烈风化作用结果所致
(根劈作用—苏州天平山,水解作用等)。
2、 倾向节理—节理倾向与所在岩层的走 向大致垂直,与倾向平行。
3、 斜向节理—走向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4、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和岩层层面平
行。
精选课件
按节理走向与区域褶皱枢纽方向分: 1、纵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枢纽平行。 2、横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枢纽近垂直。 3、斜向节理—走向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组成的复杂的地堑系,通常位于区域性 隆起的轴部
裂谷中常常沉积一套粗碎屑岩,火山 熔岩等
裂谷带是地震带和火山带 裂谷带表现为重力异常和磁异常
精选课件
2、生长断层(同沉积断层) 主要发育于盆地边缘,盆地不断沉降, 且同时接受沉积; 特征: 1、规模较大之正断层; 2、下降盘地层厚度大于上升盘,两者之比
区域性断裂规模巨大,延伸也远, 下可及硅镁层,甚至达岩石圈,亦称深 大断裂—长期继承性发展,空间延伸极 长,切割较深。
精选课件
一、区域性断裂特点 1、常以一条以上主干断裂和若干次级
断裂组成,具一定宽度,形成断裂带; 2、深断裂活动改变地下深部的温压状 态,促使岩浆活动。酸性、中酸性岩 浆活动带,断裂切割较浅;基性、超 基性岩浆活动带切割较深; 3、深断裂带是地球物理异常带;
与倾向平行 3、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面基本一致
精选课件

断裂构造的概念

断裂构造的概念

断裂构造的概念断裂构造(Fracture Tectonics)是指地球表面上由于内部地壳和岩石发生应力作用而导致的断裂现象和构造变形。

这些断裂构造包括断层、裂缝和岩石块体的位移等形式,它们在地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断裂构造的形成与类型断裂构造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板块在构造过程中发生的应力作用,而导致岩石或地壳发生断裂形变。

这种应力作用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拉应力(tensional stress)、压应力(compressional stress)和剪应力(shear stress)。

拉应力是指板块之间产生相对拉伸作用的应力,导致板块或岩石发生伸展和拉伸。

拉应力会导致岩石断裂,形成步错断层(normal fault)和走滑断层(oblique fault)等。

压应力是指板块之间产生相对挤压作用的应力,导致板块或岩石发生压缩和挤压。

压应力会导致岩石沿着脆性断层面发生滑动,形成逆冲断层(reverse fault)和推覆构造(thrust structure)等。

剪应力是指板块之间产生相对剪切作用的应力,导致板块或岩石发生滑动和切割。

剪应力会导致断层面上的岩石发生剪切滑动,形成走滑断层(strike-slip fault)等。

根据断裂面的倾向和走向,断裂构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北、南断裂(north-south fault)、东、西断裂(east-westfault)、NW-SE断裂(NW-SE fault)和NE-SW断裂(NE-SW fault)等。

这些断裂构造在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断裂构造与地震活动断裂构造与地震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壳板块在构造进行过程中,由于内部应力的积累和释放,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当板块之间的断裂面达到一定的破裂破坏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现象。

地震是地壳内部物质在应力作用下释放的能量所造成的地球表面运动。

它是地球自身内能的释放,也是构造变动、震源活动过程以及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的直接表现。

名词解释断裂构造

名词解释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一、断裂构造的概念断裂构造是指在地壳运动、构造应力等因素作用下,岩石产生的断裂现象。

断裂构造是地球表面或地下岩石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也是地球构造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根据断裂构造的形态和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根据断裂的走向和位置,可以分为水平断裂、垂直断裂、倾斜断裂等;根据断裂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

二、断裂构造的意义断裂构造对地球构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震活动断裂构造是地震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岩石破裂、位移而产生的现象。

断裂构造提供了地震产生的物理条件,也是地震能量释放的通道。

因此,研究断裂构造对于预测和防范地震具有重要意义。

2. 地质环境断裂构造对地质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断层盆地、断层湖泊、断层山脉等都是由断裂构造形成的。

断裂构造还可以导致岩浆侵入、岩石变质等地质过程,从而形成各种矿产资源。

3. 矿产资源断裂构造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矿产资源往往与断裂构造有关。

断裂构造提供了矿产资源运移和富集的通道,同时也控制了矿床的形态和规模。

三、断裂构造的研究方法断裂构造的研究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力学模拟等多种手段。

其中,地质调查是研究断裂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断裂构造的形态、位置、规模、成因等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地球物理勘探是另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等,可以探测地下的断裂构造,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地质力学模拟是研究断裂构造的一种新方法。

通过建立地质力学模型,模拟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断裂构造的成因和机制。

四、结论断裂构造是地球构造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矿产资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节断裂构造

第三节断裂构造

教案用纸地貌标志(1)断层崖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常常促使断层的上升盘形成陡崖,这种陡崖通常称为断层崖。

如王乔洞断层西盘栖霞组灰岩形成约10米高的断层崖。

(2)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侵蚀切割,乃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

(3)错断的山脊错断的山脊也往往是断层两盘相对平移等运动的结果。

(4)横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岭的接触带往往是一条较大断裂。

(5)串珠状湖泊洼地这种洼地往往是大断层存在的标志。

(6)泉水的带状分布断水呈带状分布往往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

如沿猫耳洞断层分布的一系列下降泉(落水洞)(7)水系特点断层的存在常常影响水系的发育,引起河流的急剧转向,甚至错短河谷构造标志(1)构造线不连续任何线状或面状地质体,如地层、矿层、岩脉、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片理或相带等均顺其产状延伸。

如果这些线状或面状地质体在平面上或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不再连续,说明有断层存在。

图7是断层造成的构造线不连续现象的图示。

走向断层F1、倾向数层F2和斜向断层F3分别切断地层或早期断层,或在平面上或在剖面上,或者既在平面上又在剖面上,两者均显示出构造线的中断。

为了确定断层的存在的测定错开的距离在野外应尽可能查明错断的对应部分。

图7 断层引起的构造不连续现象F1走向断层;F2倾向断层;F3斜向断层(2)构造强化现象断层活动引起的构造强化,包括有岩层产状的急变、多变和变陡;节理化、劈理化甚至片理化窄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剧增以及挤压破碎和各种擦痕等现象。

如果我们在野外发现这些现象,就要进行认真的观察,探究引起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

构造透镜体是断层作用引起构造强化的一种表现。

断层带内或断层面两侧岩石碎裂成大小不一的透镜状角砾块体,长径大小一般为数十厘米至二、三米。

构造透镜体有时单个出现,有时数个或更多个透镜体成组产出。

构造透镜体一般是挤压作用产生的两组共轭剪节理把岩石切割成菱形块体,菱块楞角又被磨去形成的。

一:断裂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一:断裂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一:断裂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断裂构造是地球地壳中的一种地质构造,其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1. 地震风险增加:断裂构造是地震活动的主要产生地带之一。

在断裂带附近进行工程建设可能面临更高的地震风险,这会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需要采取相应的地震防灾措施,以降低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2. 地表变形和沉降:断裂构造可能会导致地表的变形和沉降,这会对工程建设的平整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在断裂带附近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地表变形进行充分考虑,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降低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断裂构造可能在地下形成裂缝和裂隙,从而影响水资源和地下水环境。

例如,断裂带附近的水源可能会受到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和流动也可能受到限制。

在断裂带附近进行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时,需要对断裂带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4. 岩土工程建设困难:断裂构造区的岩土条件可能相对复杂,
可能存在较大的地质变形、不规则的地层厚度和组合等问题。

这会增加工程建设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采取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措施,以应对地质条件的挑战,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断裂构造对工程建设产生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调查和技术评估,制定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持久运行。

煤矿地质学4地质构造-3断裂构造

煤矿地质学4地质构造-3断裂构造

2、根据断层走向与两盘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
2)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近于直交,与倾向平行。
3)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3、根据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的关系分类:
1)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近于平行。
2)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近于直交。
3)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斜交。
A:花岗质糜棱岩 受后期脆性断裂作用
成为花岗质角砾岩-
郯庐断裂 A B:大理岩质角砾岩
B
-郯庐断裂
• 3)牵引现象
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错移时产生的摩擦力,拖动断层附近的 岩层,使之弯曲而形成的褶曲。 岩层因牵引而变薄的尖端指示了对盘运动方向。
(五)断层类型的确定 主要指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有: 1、经验类推法: 根据以往研究成果,若某矿以正断层为主,那么所遇新断 层, 就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判断其类型为正断层。 2、小断层类比法: 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在 巷道掘进中若遇到一系列小断层,可判断 前方有大地层存在,且性质与小断层相同。 小断层类比
(1)走向断层,落差大于2米,且分布较大,用双工作面。
(2)斜交断层,双工作面渡过影响区。
(3)工作面小型倾向或斜交断层 ,H>2米重开切眼,H<2米
工作面推过,要注意使工作面与断层延展方向有一个较大 的交角,避免因冲击地压造成工作面的危险。
方向.该分类方案首先将断层分成三大类:
• • • • 1)正断层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 断面倾角较大,常为70~80度,规模一般较小 断面挤压现象不明显
• 2)逆断层
• 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 断面倾角小于45度称为逆断层,小于30度为逆掩断层, 倾角平缓时称为推覆构造 • 3)平移断层 • 两盘平行断面走向运动 • 断面倾角较陡,断面平直且延伸距离长 • 断面挤压现象较强烈 • 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上不同地质单元之间的形成、演化和相互作用。

地球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其中一些基本类型包括:
1.褶皱构造:褶皱是由地壳板块的挤压而形成的地质结构。

在褶皱带,地层被挤压形成褶皱,通常出现在大型山脉的形成过程中。

2.断裂构造:断裂是地壳中由于应力而发生的裂隙或断开,导致地层的相对运动。

断裂带可以形成断层、裂隙或者地震。

在板块边界和地震带,断裂构造很常见。

3.地块构造:地块是相对较大的地壳块,它们的边界通常由断裂或褶皱形成。

地块构造是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和交互作用。

4.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是由地壳中岩浆的喷发而形成的地质结构。

火山口、熔岩流和火山锥都是火山构造的典型特征。

5.地溃塌和沉陷:由于地下溶解、岩层坍塌或地下矿物资源开采而导致的地表沉陷,形成地溃塌和沉陷构造。

6.板块边界:地球的外部是由若干个板块组成的,它们在板块边界相互作用。

板块边界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边界、拓展边界和转换边界。

7.盆地和拗陷:盆地是由于地壳的沉降而形成的凹陷区域,拗陷则是由于地壳的伸展而形成的地质结构。

这两者都可能是沉积盆地,收集了沉积物。

8.隆起:隆起是地壳中区域性上升形成的地质结构,可能是由于岩石的加厚或地壳的隆升而产生。

这些地质构造类型之间相互关联,通过时间演化和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的地貌和地壳结构。

地质构造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演化、资源分布、地震和火山活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

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

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新疆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境内有丰富的地质构造特征。

其中,断裂构造是其重要的地质构造特征之一、本文将从断裂构造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断裂构造是地壳中一种广泛存在的构造形式,它是由地壳内部的巨大应力作用而引起的地壳破裂和滑动所产生的结果。

断裂构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走滑断裂和逆冲断裂。

走滑断裂是指地壳两侧相对滑动造成相对移位的断裂构造,逆冲断裂是指地壳两侧相对运动引起一个岩层向上运动、一个岩层向下运动的断裂构造。

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表现为走滑断裂、逆冲断裂和共轭断裂等不同类型。

其中,新疆主要的走滑断裂有北天山断裂、南天山断裂和宽西沟断裂等。

北天山断裂位于天山山脉北部,是一条长约350公里的大型断裂带,其特点是断裂面倾角相对较小,滑动方向以南北向的右行走滑为主。

南天山断裂位于天山山脉南部,是一条长约400公里的大规模断裂带,其特点是断裂面倾角相对较大,滑动方向以南北向的左行走滑为主。

宽西沟断裂位于南天山断裂与北天山断裂之间,是一条东西向的断裂带,特点是断裂面倾向北东向,滑动位移较小。

新疆的逆冲断裂主要有大海子断裂和西昆仑断裂等。

大海子断裂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是一条东西向的断裂带,特点是断裂面倾向南北向,滑动方向以南北向的逆冲为主,滑动位移较大。

西昆仑断裂位于新疆与西藏的交界处,是一条北东向的大规模逆冲断裂带,其特点是断裂面倾角较大,滑动方向以南北向的逆冲为主。

此外,新疆还存在着一些共轭断裂,如中天山断裂和巴爱力克断裂等。

中天山断裂位于天山山脉中部,是一组以北西向走滑和北东向逆冲为主要特征的断裂带。

巴爱力克断裂位于喀喇昆仑山南麓,是一条东西向的断裂带,特点是断裂面倾角相对较小,滑动位移较大。

总之,新疆的断裂构造特征丰富多样,涵盖了走滑断裂、逆冲断裂和共轭断裂等不同类型。

这些断裂构造的存在,不仅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地壳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也为新疆富集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质学基础 17断裂构造

地质学基础 17断裂构造
相当层:指出现在断层两盘的同一地层。
断距——相当层之间的距离。
铅直地层断距(落差) :断层两盘相当层层面间的铅直距离。
(二)断层分类
1.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关系
纵断层:断层走向∥褶皱轴向 横断层:断层走向⊥褶皱轴向 斜断层:断层走向∠褶皱轴向
地质图(a)和(b)构造图中的断层F1-纵断层;F2-横断层;F3-斜断层
(四)断层的观察和研究
1.断层的识别(或标志)
(1)地貌标志
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 水系突然改向, 山脊错断, 湖泊洼地和泉水的带状分布
断层三角面
秦皇岛
(2)地质界线或构造线不连续(错开)
断层引起地质界线不连续
构造线不连续(错开)
(3)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在上盘钻井剖面中,正断层造成地层缺失,逆断层造成地层重复。
牵引褶皱及其指示的两盘位移方向
(6)地球物理学标志
地震剖面:反射波同相轴错断,反射同相轴数目突增减或消失,反射
波同相轴突变、反射凌乱或出现空白区,出现异常波等。
2、断层面产状的确定
野外:直接测定; 室内:用间接方法求取——地质图、钻井资料、物探资料等
3、断层两盘运动方向的确定
2.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的方向分类 (1)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A:断层面一般较陡,以600一700为最常见。剖面形态呈板 形或铲形;
剖面形态:a-板形;b-铲形
B:在剖面图上,表现为地层缺失,钻井进尺缩减
C:在构造图上,标准层的构造等高线在断层附近出现空白带。 等高线数值低的一侧为上盘(下降盘),等高线数值高的一侧 为下盘(上升盘)。
二、断层
断裂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一)断层的几何要素

地层与地质构造断裂构造

地层与地质构造断裂构造

张家界大型节理导致山体崩塌
张家界大型节理剪切山体
内昆铁路危岩
第五节 断裂构造
(3)按与岩层产状关系分类:
(4)按张开程度分类:
第五节 断裂构造
二. 节理调查内容: (1)节理成因类型和力学性质。 (2)节理组数、密度、产状。密度一般用条/米表示。 (3)节理张开度、长度、节理面壁粗糙度。 (4)节理充填物、充填厚度、含水情况。 (5)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1)当岩层产状倾向下游,其中又有软弱夹层时会 因水的冲蚀影响到基础的稳定性,如果软弱夹层较厚, 基础受力不均,产生不均匀沉陷以致发生破裂现象;
(2)若地基位于断层破碎带,一般是不稳定的,应 加以特别处理,否则会出现不均匀沉陷或产生基础滑动;
(3)当两种不同岩层接触,其接触面较陡时,基础 最好设计在单一岩层上,因接触面一般是软弱带。
1.桥址的选择 选择桥址时,先搞清楚地质构造,特别是在山区地
质条件复杂地段。对大的构造线及断层破碎带、岩层软 弱带等要调查分析,研究其与桥址的关系;
2.桥墩位置的布置(桥墩一般不宜放置在断层破碎带上)
第六节 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
3.桥基的稳定性(岩层的产状、偏力、断层破碎带、软 弱带对桥基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构造节理:因构造运动产生的节理,有力学规律性。 表生节理:因卸荷、风化、爆破等原因形成的节理。
峨眉山玄武岩原生节理
峨眉山紫红色页岩构造节理
风化节理形成的。
雁列张节理
雁行式张节理
108国道荣经段节理造成坍塌
碧峰峡节理造成坍塌
第五节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 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 生断裂。

名词解释 断裂构造

名词解释 断裂构造

名词解释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是地壳运动中的一种形态,是指当地壳在承受巨大的应力作用下,因地层发生了破裂或错动,产生了位移,从而形成了断层或断裂破碎带。

断裂构造表现出来的形态有很多种,比如断裂面的倾角、断层的厚度、错动的幅度以及断裂面的形态等都可能不同。

地球的地壳由十几块大陆和一些小的板块构成,这些板块之间的运动和相互碰撞导致各种各样的地壳运动形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断裂构造。

在断裂构造的形成过程中,地层会受到撞击和折叠,导致断开或错动,同时会在断层上形成大量的碎屑和颗粒,这些碎屑和颗粒在运动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压缩。

断裂构造的产生也会对地下矿产资源形成影响,形成地下矿床,比如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等。

同时,断裂构造还会对地壳地形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形成丘陵山脉、盆地等等地形。

断裂构造是地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其产生与推动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和资源勘探学的发展,深化了我们对地球构造、性质和变化的认识,也给我们发现和开发矿产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对于抗震防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质构造断裂构造

地质构造断裂构造

断层面
上盘
下盘
断层交面线
逆断层
断层的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C22t

西


成 家
C21b

C22t C21b
断层的野外判识
(1)断层面特征——擦痕、阶步 (2)断层破碎带和构造角砾岩;构造强化带,
包括岩层产状突变、节理化/劈理化带出现、小
褶皱剧增;
(3)牵引构造
(4)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γ


第三节 断裂构造
9)、断层的描述
①、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 ②、断层通过的主要地点、延伸长度和范围 ③、断层切割的地层时代、地层产状、地层重复与缺 失以及地层界线错开情况 ④、断层面特征及伴生构造 ⑤、断层的产状、两盘运移情况 ⑥、与相邻构造的关系。
3、断层构造 7)、断层的在平面、剖面的形态及判别
30 30
30
60
PC P
A
30 30
CD
A
30
P
A
30
30
60
CP
30 30
CD
A
P
CP C
D
D
30
30
PC
A
30
30
30
60
P CD
A
P
C
PC
D
D
60 60
TP
A
60
60 60
30
D SO
A
T
P
DS
O
C
D
3、断层构造
8)、断层形成的时代的判别
(5)构造中断
(6)地貌特征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构造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构造

总结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对断裂构造的类型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继续学 习将会探索更多关于地壳变动和地球构造的知识。
通过挤压力作用造成的断裂,形成的是倾斜 的断层面。
3 走滑断层
通过平行水 转换断层
位于两个地块之间,产生断裂和滑动的地壳 运动。
断裂带的特征
断层带宽度
断层带的宽度可以从几米到数 十公里不等。
断层带的长度
断层带的长度可以从几千米到 数百公里不等。
断层带的错动量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 构造
本章将介绍构造地质学中的断裂构造。通过本章学习,你将了解到不同类型 的断层构造以及断层带的特征。
引言
构造地质学致力于研究地球上的构造变动和地壳运动。断裂构造是地壳运动 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断裂构造的类型
1 正断层
通过拉伸力作用造成的断裂,形成的是倾斜 的断层面。
2 逆断层
断层带的错动量可以从几毫米 到数十米不等。
断层构造的应用
1
地质勘探
断裂构造的研究有助于识别下地层的构造,为地质勘探提供重要线索。
2
资源勘探
断裂带通常与矿床形成有关,可以作为寻找矿产资源的目标区域。
3
地震研究
地震通常发生在断裂上,研究断裂构造有助于理解地震活动。
断层构造的意义
断层构造研究对地球科学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 响。

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因地质力学作用而形成的各
种构造形态。

根据形成机制和特征,地质构造可以分为许多类型,
主要包括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火山构造和地形构造。

褶皱构造是由地壳中的水平应力造成的地层褶曲形变所形成的,其特征是地层的波状弯曲,包括背斜和洼陷等形态。

褶皱构造常常
形成山脉、丘陵等地形,同时也会影响地下资源的分布和运移。

断裂构造是由地壳中的垂直应力造成的地层破裂和错动所形成的,其特征是地层的位移和错动,包括正断裂、逆断裂和走滑断裂
等形态。

断裂构造常常形成断崖、断坡等地形,同时也是地震活动
的主要发生地。

火山构造是由地壳中的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其特征是火山口、
熔岩台地、火山锥等形态。

火山构造常常形成火山、火山岛等地形,同时也是地球表面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形构造是由地表水力、风力、重力等因素作用所形成的地表
形态,其特征是河谷、峡谷、冰川、风蚀地貌等形态。

地形构造是
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地表形态的多样性和地球表面动力学的活跃性。

总的来说,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丰富多彩的地质景观。

对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形成过程。

地质知识-断裂构造

地质知识-断裂构造

地质知识—断裂构造 [图片]一、节理(一)基本概念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

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

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

它具有以下特征: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剪节理的产状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可延伸很远;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密集成带出现。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
地质学与矿物学
断裂构造
第五章、地质构造(下)
第四节、断裂构造
一、断裂现象 二、节理 三、断层
第五节、断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一、控制矿产形成的因素 二、地质构造与成矿的时间关系
第六节、断裂构造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课后复习
第四节、断裂构造
一、断裂现象
岩石受力发生变形达到一定程度,使岩石 的连续完整性受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 一的破裂面,称为断裂构造。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的运移通道 成矿物质的沉淀场所
二、地质构造与成矿的时间关系
成矿前构造:成矿物质运移通道,控制 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
成矿期构造:参与成矿,成矿物质运移 通道,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
成矿后构造:对矿体进行改造(有利或 不利),如断层将矿体错开,使矿体 沿走向或倾向错失,也可使矿体变厚。
3)构造节理:地壳运动过程中受构造作用力而产生,是在自然界最广泛 存在的一种节理。按其力学成因又分成两类,即:张节理和剪节理。
剪节理:当岩石中所受的最大剪应力达到并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时
就会产生剪节理。方向与最大剪应力方向一致。 剪节理的特点:
常是闭合的 节理面平直光滑 节理面上常有小擦痕或小的磨光面 节理面常切穿粗砂和砾石 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产状比较稳定
三、断层
断层是一种有明显位移的 断裂构造
下盘
断层面
上盘
1.断层要素: (1)断层面:把岩石分成两个断块,且沿该面两边断块发生了显著位移。 其产状用产状三要素表示。断层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 曲面,有时是破碎带
(2)断层线:断层面与地表的交线。即断层在地表的出露线。 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3)断盘:被断层面分开的两侧岩块。 对倾斜的断层面,断层面上面的称上盘,下面的称下盘。 断层面直立时:可根据断层的运动方向分为上升盘和下降盘。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1. 折叠构造折叠构造是地壳中最常见的一种构造类型,它主要由岩石层的弯曲和变形所形成。

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折叠构造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

这种构造类型通常出现在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区域,如青藏高原、秦岭山脉等。

折叠构造可以分为对称折叠和不对称折叠两种形式。

对称折叠是指岩石层两侧相互对称的弯曲形态,而不对称折叠则是指岩石层两侧不对称的弯曲形态。

这些折叠结构在地质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壳演化过程以及资源分布规律。

2.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指岩石层之间发生断裂并产生位移或滑动的现象。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碰撞带上,断裂活动频繁。

其中最著名的断裂带是中国地壳运动最活跃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国东南沿海断裂带。

断裂构造可以分为正断裂和逆断裂两种类型。

正断裂是指岩石层之间产生拉伸力而发生的断裂,逆断裂则是指岩石层之间产生压缩力而发生的断裂。

这些断裂构造对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形成等具有重要影响。

3. 地块构造地块构造是指由不同性质和年代的岩石组成的地壳碎片,它们在长期地壳运动中相对稳定,并形成了明显的界限。

我国地块构造非常复杂,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链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地块构造。

在地块构造中,各个地块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边界,这些边界通常由大规模的断层或剪切带所控制。

这种构造类型对于理解板块运动、大陆演化以及山脉形成等有着重要意义。

4. 山脉构造山脉构造是指由岩石层的隆升和挤压所形成的山地地形。

我国是世界上山脉最多、最密集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等。

山脉构造通常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它们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挤压力和剪切力。

这些构造对于研究地壳演化、构造变形以及资源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5. 盆地构造盆地构造是指由岩石层的下沉和堆积所形成的凹陷地形。

我国拥有许多大型盆地,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珠江三角洲等。

断裂构造的分类

断裂构造的分类

断裂构造的分类断裂构造是地球表面上的岩石层断裂和变形的结果,是地壳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断裂构造可以分为正断裂、逆断裂、走滑断裂和复式断裂。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四种类型的断裂构造。

正断裂是指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两个岩块沿着断层面相对移动,其中上盘岩块相对于下盘岩块向上位移,形成的断裂构造。

正断裂常伴随着地壳的拉伸和扩张,是一种典型的伸展断裂。

正断裂在构造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正断裂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陆和海洋地壳,是地球表面上岩石圈断裂和变形的主要方式之一。

逆断裂是指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两个岩块沿着断层面相对移动,其中上盘岩块相对于下盘岩块向下位移,形成的断裂构造。

逆断裂常伴随着地壳的挤压和收缩,是一种典型的挤压断裂。

逆断裂在构造地质学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造山带和地震带的主要构造形式之一。

逆断裂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陆和海洋地壳,是地球表面上岩石圈断裂和变形的重要方式之一。

走滑断裂是指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两个岩块沿着断层面相对水平移动,形成的断裂构造。

走滑断裂常伴随着地壳的水平剪切,是一种典型的剪切断裂。

走滑断裂在构造地质学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板块边界和断层带的主要构造形式之一。

走滑断裂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陆和海洋地壳,是地球表面上岩石圈断裂和变形的重要方式之一。

复式断裂是指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不同方向的断层构造同时存在,形成的复杂断裂构造。

复式断裂常伴随着地壳的多向变形,是一种复杂的构造形式。

复式断裂在构造地质学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地壳变形和岩石圈运动的复杂结果之一。

复式断裂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陆和海洋地壳,是地球表面上岩石圈断裂和变形的重要方式之一。

断裂构造是地壳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断裂构造可以分为正断裂、逆断裂、走滑断裂和复式断裂。

正断裂和逆断裂是地壳的拉伸和挤压的结果,走滑断裂是地壳的水平剪切的结果,而复式断裂是多种断层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质构造的类型

地质构造的类型

地质构造的类型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上形成的各种构造形态,包括地壳的抬升、下沉、断裂、褶皱等现象。

地质构造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构造类型对地球的地貌和地质现象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

一、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是指在地壳中由于地壳板块运动而产生的地壳的褶皱变形。

褶皱构造常见于山地和高原地区,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

褶皱构造可以分为背斜和 syncline 两种类型,背斜是地层向上凸起的褶皱,而 syncline 是地层向下凹陷的褶皱。

褶皱构造的形成可以改变地壳的厚度和形态,对于地质资源的分布和地形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二、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指地壳中由于地壳板块运动而产生的地壳的断裂变形。

断裂构造常见于地震带和构造活跃的地区。

断裂构造可以分为正断裂、逆断裂和走滑断裂三种类型。

正断裂是指地壳断裂后两侧的地块相对下沉,逆断裂是指地壳断裂后两侧的地块相对抬升,走滑断裂是指地壳断裂后两侧的地块相对水平滑动。

断裂构造的形成可以改变地壳的形态和地层的连续性,对于地震的发生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三、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是指地壳中由于岩浆活动而形成的地表或地下的火山喷发现象。

火山构造常见于火山带和板块边界地区。

火山构造可以分为火山口、火山锥和火山喷发物等多种类型。

火山口是指火山喷发时岩浆从地下涌出的通道,火山锥是指火山喷发时岩浆在地表上堆积形成的锥形山体,火山喷发物是指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熔岩和火山灰等物质。

火山构造的形成可以改变地表的地貌和地球的气候,对于火山灾害的发生和地质资源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四、坳陷构造坳陷构造是指地壳中由于地壳板块运动而产生的地壳的下沉变形。

坳陷构造常见于盆地和海洋地区。

坳陷构造可以分为凹陷盆地和俯冲带两种类型。

凹陷盆地是指地壳下沉形成的盆地地貌,俯冲带是指地壳板块俯冲下沉形成的地质带。

坳陷构造的形成可以改变地壳的形态和地层的分布,对于油气资源的富集和地壳运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工程地质断裂构造

工程地质断裂构造

Courseware template
(二)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依据:节理的组数、密度、长度、张开度及充填情况
发育程度分级 节理不发育 节理较发育
节理发育
节理很发育
基本特征
节理1~2组,规则,为构造型,间距在1m以上, 多为密闭节理,岩体切割成大块状。
节理2~3组,呈X形,较规则,以构造型为主, 多数间距大于0.4m,多为密闭节理,部分为 张开节理,少有充填物。岩体切割成大块状。
Courseware template
3.断盘 断层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层。
1.断层面 2.断层线 3.上盘 4.下盘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4.断距
Courseware template
指岩层中同一点被断层断开后的位移量。
总断距(ab) 水平断距(am) 重直断距(bm)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二、断层
断层是指岩 石在构造应 力作用下发 生断裂,沿 断裂面两侧 的岩块发生 明显的相对 位移的断裂 构造。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Courseware template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小型低角度正断层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Courseware template
上盘上升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或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On the evening of July 24,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断层
岩层沿着剪 节理发生上 盘相对下盘 上升的断层。

3
1

1

3
逆断层-逆掩断层
Galcier National Park,Montana 蒙大拿州国家冰川公园
飞来峰
产状陡立的上寒武统灰岩沿平缓的断层面推掩在下 奥陶统贾旺组泥岩之上,在山顶残留成飞来峰。
迭瓦式构造
由一系列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倾角相似的 逆断层组合,形成迭瓦式构造。
断裂构造的形成 节理 断层 断层的识别 工程地质评价
返回
Coulomb-Mohr 库伦莫尔强度准则


=C+
· tg
2 = 90º + = 45º + /2 = 90º - = 45º - /2
2

断裂构造的形成
张性结构面:由张 (拉)应力作用形成。 扭性结构面:由剪应 力达到岩石的剪切强 度引起,一般是共轭 的。 压性结构节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发育程度用裂隙 率表示:
裂隙面积 裂隙率= 总面积 100 节理玫瑰图
弱 <2,中2~8 , 强 >8
按节理产状进行 分组,可用节理 玫瑰图表示。
断层的几何要素
断层面与断层破碎 带:产状表达方法, 附近节理发育、常 有充填。 断盘:上盘、下盘, 上升盘、下降盘。 断距
平移断层
岩层受水平扭力(剪 力)作用使两盘岩层 发生相对水平位移。
右旋:顺时针 左旋:逆时针
断层符号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断层与岩层走向、褶皱轴向关系
按Ft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
走向Ft、倾向Ft、斜交Ft
按Ft走向与褶皱Fd轴向关系分类:
纵Ft、横Ft、斜Ft
断层特征-构造标志
断层破碎带及构造岩
断层破碎带:由于断层两盘相对错动,在Ft附近形成破碎岩块 构 造 岩:Ft形成时,在构造应力作用引起的变质作用,形 成新的岩石。Ft泥,Ft角砾岩等。
擦痕
断层两盘发生相 互滑动和摩擦时 留下的痕迹,并 有小的阶步。陡 坎指向对盘滑动 的方向。
伴生节理
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断层两盘中产生的次 一级结构面。
力的作用方向:张节理与1方向平行
牵引现象
断层两侧岩层错动,因塑性变形而形成的 弧形弯曲。
岩脉被切断,产生牵引现象
断层的地貌形态
陡崖
泉呈线性分布
河流改道
断层形成时代
比切割过的岩层中最新的还新 比未切割过的岩层中最老的还老
K J D P C D
C
P
断裂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优势面:
1. 时间优势:新断裂和活断层 老断裂是指J-K(燕山期)及以前产生而近期无明 显活动的断裂构造;新断裂是新生代形成的,是新构 造运动的产物;活断层是影响到第四纪的断裂。 2. 性质优势:结构面及充填物性质、粗糙度、张 开度 3. 数量优势 4. 产状优势
第三章 地质构造
3.1 3.2 3.3 3.4 3.5 3.6
Geological Structures
地壳运动与地质年代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褶皱 断裂构造 区域稳定性 地质图
3.4 断裂构造 Fractures
Fissures 裂隙、Joints节理:岩石中的裂缝,破裂面两侧岩层 没 有发生明显的位移。 Faults 断层:破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是沿节理发育 而成。 裂隙、节理及断层通常统称为结构面。
断距
断层Ft两侧岩层 的相对位移。
总 断 距:AB 垂直断距:AC A
水平断距:BC
C B
正断层
在水平张力 和重力的作 用下,产生 上盘相对下 盘下降的断 层。
1

3

3

1
正断层
地堑和地垒
地堑: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Ft 组合形成的中间断块下降,两侧上升的构造。 地垒:中间块上升,两侧下降的构造。
平叠坡
顺向坡
稳定性最差
逆向坡
1.断层可增大岩石的透水性和含水性;断层的交叉处常是 地下水出露的地段; 2.断层可以降低岩石的坚固性和稳定性,造成隧道工程、 矿井工程或坝基等塌陷的危险。
剪节理
剪应力形成 的两组X型共 轭破裂面。 特征是产状 稳定,节理 面平直、光 滑、闭合、 间距小,密 集成带。
张节理
岩层受拉应力产 生的破裂面,通 常呈锯齿状,产 状不稳定,延伸 不远,张开,常 被岩脉、粘土等 充填,发育稀疏, 间距大。
节理组
节理对工程的影响
1 .是地下水的通道。加速岩石的溶解破坏, 尤其在可溶盐地区易形成溶洞,发育成 为地下暗河; 2.加速风化作用和冻胀作用; 3 .降低岩石力学强度,降低工程的稳定性; 4.降低爆破效率; 5.降低地基承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