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0 材料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山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 基础(20分)
第二个是记叙文阅读,含7个小题,共20分。阅读材料选取了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文章写心地善良的弗莱明,奋不顾身地从泥沼中救出陌生男孩,从此陌生男孩的父亲“绅士”一直资助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弗莱明。后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并在二战期间治好生命垂危的丘吉尔,而他正是当初掉入泥沼的那个陌生男孩。第1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本文的主旨就是唤醒人们的友爱、助人为乐、知恩图报,对题目重点词语“帮助”的理解正集中体现了对文意的把握,设题巧妙。第13题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这也是记叙文考查的重点。14题用描写的方式表现“绅士”的焦急,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要准确描述当时的情形,必须结合上下文的情景,进行合理描绘,得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15题考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明确妙用伏笔的好处。16题主要分析词句的语境义,17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写“假如……就……”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既概括文意,又考查了学生对复句的掌扭情况。18题其实是对学生读书习惯的一次书面训练,只要认真阅读语段后的“助读资料”,很容易得分。记叙文阅读题型与平时复习训练的题型基本吻合,甚至少了阅读拓展题,这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同学,极为有利。
山西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命题综述]
2011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难度适中,命题者对试题的难度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试题设置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注重语文素养的提升。如第4题“生活处处有语文”,5题漫画《代沟》,作文题“——好习惯”“好习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主导思想。文言文选材继续体现了“浅易”的特色,重在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赏析,对于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记叙文阅读以“乐于助人和知恩图报”为内容,再一次体现中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说明文阅读《成语里的歌声》让学生从成语里认识到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011年泰安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1年泰安中考语文试题分析2011年泰安中考试题很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提倡的命题原则、学科试题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改革意识。
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鲜明。
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加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既体现了学业水平毕业测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
具体分析如下:(一)考点与分值分布2011年泰安中考试题一改前几年的结构模式,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
卷一含25个选择题,内容涉及到字音、字形、字义、成语运用、辨别病句、文学常识、标点符号的使用等考点,与样题考点完全吻合;接下来是四个课内阅读段,有《看云识天气》《孔乙己》《敬畏自然》《三峡》的重点段阅读,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取材广泛,考点全面,但难度不大,充分体现了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达到了降低难度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拿到这些分数。
分值为50 分,每小题2分。
卷二包括诗文名句默写、语言表达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
整个试卷题量为32题,全卷满分为120分。
(二)题目分析及注意事项1、积累运用部分:注重基础,强调积累,突出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积累部分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包括识记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常用汉字(词语)的书写、诗文的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考查的覆盖面宽,形式多样。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字音、字形、字义、成语运用、辨析病句、文学常识、标点符号等八个小题,加上四个课内篇目的重点段阅读。
2、诗文名句默写:降低难度,对今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对诗文名句的默写考查方式有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还包括在具体语境中运用);2011年的五个诗文填空默写题均出自课内,其中有1个是直接默写,4个理解性默写。
考查的范围都在课程标准规定之内,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精华的积累和热爱,同时又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01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1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报告一、命题的指导思想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本次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依据我市本学科的《考试说明》内容,结合“多彩贵州”“三创一办”“弘扬国学”等活动的精神来进行试题命制。
在命题时,我们还综合考虑我市具体的学情,城乡学生不同的特点及学习环境,考虑我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的过程性要求,考虑贵阳市近年来中考试卷的体例要求和创新要求,着力凸显中考的几大功能:评价功能,客观有效地评价我市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励功能,尽可能让每一位考生通过考试能对本学科的学习充满信心;选拔功能,科学地甄别选拔人才,为高中学校录取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导向功能,科学有效地指导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工作。
二、命题过程中的工作内容为了体现以上的指导思想,在试题命制过程中,语文学科命题教师严格遵循试题命制的科学程序,进行试题命制。
贵阳市教育局领导首先在人才库中随机抽取并确定命题人员。
所有命题人员(语文学科3人)和公安、保密、纪检、武警等部门的同志均于考试前13天进入远离贵阳的全封闭的命题场所。
语文学科的工作程序是首先编制《双向细目表》,以此作为本次试题命制的设计蓝图,使命题工作有效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而更加注重科学性和计划性。
在《双向细目表》中,我们明确了每一道试题考查的目标指向、具体内容、题型、分值、难度,科学安排内容的覆盖面,把握各类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把握命题的科学性与质量。
然后根据《双向细目表》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在语文题库中随机调出质量较高的素材开始组卷。
在组卷过程中,组长要把握好重要的精神、原则,充分听取组员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对这些素材进行讨论,通过筛选分析,重新设计,减小难度,改变呈现方式等途径,有效利用这些材料来命制试题,以保证所有题目不是陈题。
总之,要结合贵阳市语文教学及考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试题,然后再对每道题进行反复地讨论和打磨,直至初稿成型。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标点符号的运用部分1.(2011杭州)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B.“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
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2.(2011资阳)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
”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
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D.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
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
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3(2011广安)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4.(2011黄冈)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
中考语文:2011考试要点全面解析
中考语文:2011考试要点全面解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阅读1.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2.文言文阅读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
识字与写字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写作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
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4.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综合性学习1.依据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料,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简单方案的设计。
2.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初步的认识。
3.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语文实践问题。
剖析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初中语文学习策略
剖析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初中语文学习策略(一)张倩因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内容和相关知识点涉及较多,我分几个部分来逐一进行分析,总结今年乃至最近几年安徽中考的趋势和考查形式,从而提出相应的学习复习策略。
也帮助大家从整体上对整个初中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和中考的考查内容及方式有个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应对考试。
(一)基础知识篇今年安徽的语文基础知识考查包括四个部分,总共35分。
首先是古诗词的记忆和默写,占10分。
这是纯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
第二个方面是对汉字的音形义以及汉语句式的考查,9分。
和以往的考查方式不同,近几年这一类知识的考查是通过一段完整的语段作为载体的。
不是简单地辨识正误,而是着重考查运用的能力。
第三是考查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也就是对中学生必读的名著内容的考查,和前两年一样,4分。
最后是考查学生对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12分。
主要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包括修改病句。
综合上面的题型和最近几年中考题的考查方向和形式,学生在平时学习语文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增加古诗词的背诵积累。
中考中古诗词考查的形式有两种形式:单个句子的默写,一句一分;整首诗的默写,四分。
要得到这些分数要做到以下几点:1、熟练背诵默写学过的古诗词;理解背诵并会默写课本后面要求自学的古诗词;理解背诵并会默写学过的文言文中的主旨句、名句。
2、背诵的时候重点记名句,这些是单个句子填空常考的内容。
还有就是五言、七言绝句中含有名句的古诗,这个是默写整首诗考查的内容。
只要抓住这些内容了,背诵的压力大大减轻,学生背诵起来更加容易,这一题基本就不会失分了。
3、另外,学生在背诵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字词的写法。
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这一题上丢分不是因为不会背,更多的是因为某个字写错了而丢了整个句子的分数,这是很可惜的。
二、注重字词的积累。
字词在中考中占得比重不大,而且考试的时候又允许学生携带字典,所以有些学生就不重视对字词的掌握和积累。
优品课件之2011中招语文试卷考题分析
2011中招语文试卷考题分析2011中招语文试卷考题分析看了中招语文试卷,对考卷中的考题类型作了简要分析,以便更好地对孩子进行专项练习和指导。
一、基础知识类考察的知识点:1、字词类:多音字,象形字,同音字,相似字,易错字,如:叱咤风云、姹紫嫣红2、名著:内容表述,名著主人公,题材,叙述方式等,考查的知识点很细致。
3、古诗文默写,一句一分,均为名句,但要把每个字都写对才行,要求很严格。
4、选词填空,这些词填的时候让人感觉每个都行,实际上需要仔细分辨,很容易出错。
5、结合材料概括主要内容,看图写寓意,这需要孩子平时要学会找材料中的关键词,中心句,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较强的概括表达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考察的知识点:(一)记叙文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分析具体某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3、考察具体某一写法的作用,如:欲扬先抑、托物言志4、考察某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也就是赏析句子,如:比喻,拟人等5、人物形象分析,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分析人物特点。
(二)议论文1、找出论点2、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补充论据3、论证方法及作用(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三、文言文1、关键词解释,一般为:重点词语或词类活用2、重点句子翻译,中心句,名句居多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心情变化及原因,这还需要结合背景分析4、比较阅读找出两篇短文描写同一事物的共同点或不同点四,古诗阅读理解1、关键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赏析词语妙用,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破、挂”的妙用。
五、作文:半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任选其一。
根据以上试题类型,我认为要做好中招试卷:1、平时关于字词基础知识的积累一定要达到,并且积累的一定要准确到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专门练习也是很好的办法。
2、要继续加强汉字书写的规范化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让学生建立常用的“错字”记录卡,反复巩固,古诗文默写要加强对词句的理解,避免错别字;4、平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准确审题,看清弄懂题目要求,按要求答题的习惯;答题时,要抓住重点,逐条分点,有条理的表述;5、要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具体理解能力,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提倡学生与文本对话,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和感受;6、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对重要的文言词语理解记忆,要适时进行课外文言短文的补充阅读,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7、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特别是课标上规定的,要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更要在会读的基础上会写;制作读书卡片。
2011中考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
语文南京市一、12 【解析】此题考查对多音字、易读错的字的拼读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B项中“匀称”的“称”应读chèn,“鲜为人知”中的“鲜”应读xiǎn ,是“很少”的意思;C项中的“慰藉”的“藉”应读jiè,此词语的意思为“安慰、抚慰”,这是在生活中人们不注意而误读的字;D项中的“哺育”的“哺”应读bǔ,只有这一个读法,“苦心孤诣”的“诣”应读y ì,无其他读音,在这里的意思是“(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苦心孤~”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可见,平时多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积累,在解题中就会减少错误。
3【解析】此题考查对形近字、易写错的字的书写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A项中“相得益章”的意思是“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所以“章”应写作“彰”,即“明显,显著”,如“欲盖弥~”;B项中“奥密”的“密”应写作“秘”,“克尽职守”的“克”应写作“恪”,意思是“恭敬,谨慎”;D项中“无与论比”的“论”应写作“伦”,伦:类,伦比:类比,匹敌,“无与论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
区别形近字,除了注意字型本身的特点,更应从字义这一源头入手,根本解决混淆问题。
4【解析】此题考查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试题考查点设置清晰。
B项中“食品是否安全”与“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产生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问题。
567【解析】此题考查对鲁迅作品、《朝花夕拾》及推荐语的了解,试题将课内知识与语言运用相结合,设置新颖。
推荐语:重在“推介”,目的在于让人喜欢。
一般写法: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体裁类型及主题。
要向读者介绍一篇文章,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应该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
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其几个主要方面。
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
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
2011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14
概括提炼论点
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议论文必考。论点一般先在文章标题、开头、结尾及文中找,若没有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2
C
15
段落结构
考查议论文结构严谨的文体特征。要注意着眼于文章整体,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
C
16
议论文论证思路
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在阅读中获取信息,把握论证思路,需联系中心论点,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
C
17
议论文补充论据
常规题,考查学生对观点和材料关系的理解及平时积累。论据要真实、准确、典型、有说服力。
3
D
18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文中语句的理解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找出句子的表层及深层含义。
2
B
19
环境描写的辨识及作用
考查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从交代故事场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方面分析。
3
E
20
重点词语赏析
常规题,考查对句子、词语的品析鉴赏能力。一般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考虑。语言上常从修辞角度分析,内容上要结合文中具体语境、人物情感、作品主题等方面分析。
4
E
21
插叙作用
考查记叙顺序中的插叙,一般插叙可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波澜起伏等。
4
C
22
以作品人物的身份写获奖感言
题型较新,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交际能力。注意要转换角色,揣摩文中人物的内心并结合场景、听众。
3
D
23
命题作文
常规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无审题障碍,范围宽泛,可使学生在写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1年语文试卷分析总体情况: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卷在整体上延续了2010年安徽中考语文卷的风格,体现出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方向与目的,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
主要的题目类型是主观题,选择题所占比例极少,提高了试卷的总体难度以及学生的自主能力。
2011年语文卷在结构上仍然分为三大板块“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所占分值与比例也与之前完全相同语文积累35分,约占全卷的23.33%,阅读55分,约占全卷的36.67%,写作55分,约占全卷的36.67%,卷面分5分,约占全卷的3.3%。
但在各个部分当中都有所变化与创新,整个试卷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没有偏题、怪题。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考察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包括识记常用字的读音、书写,解释、古诗文的默写等。
分值35分,约占全卷的23.33%。
从新课改后安徽省语文试卷对于语文积累与运用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重视。
2011年在这一部分当中,相对于2010年在整个题型以及考察点上没有变化,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
1.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一直是语文考试当中的“老生常谈”,这一部分的背诵与默写能力直接关系到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以及文言文的学习情况。
2011年语文卷与2010年语文卷保持了相同的题型,在名句上下句补写方面仍然采用8选6的出题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
选材则与2010年有所放宽,2010年中8题有7题出自唐宋时期,而在2011年语文试卷中唐宋的比例只占到一般,可见对于学生的考察面更加的宽广,需要更多的进行积累。
名篇的默写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与2010年不同在于由2选1改变为单一题目,同时由宋词与元曲回归到了古诗。
考察面逐渐变宽,更多的考察学生的积累知识面以及时间段,但是在名篇默写方面则相对有些死板,没有才用更为灵活的2选1模式。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本套题是一套重学生“双基”的题,前面的积累与应用重基础知识,后面的阅读是“双基”兼顾,而作文题却重在学生语言叙写的基本能力。
这套中考语文命题严格,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素养立意“稳中求新”的原则,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加强考查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体现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做到“试题科学简约、难易程度适中"为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1.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与往年的考查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是考查学生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第1题,是读音的考查,第2题考查错别字的辨别;第3题是对词语运用的考查;第4题为修改病句,既有对语法知识的考查,又有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在某种意义上又考查了学生的语感。
第5题为的语序题,很好的考察了学生的语感,第6题紧扣书本,考察了学生书本知识的积累。
2.阅读部分:阅读部分含2个文段,共8个小题。
(1)议论文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选自9年级教材上的课文,学生非常熟悉。
对于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相关的文体知识,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基于此本试卷立足基本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说明文阅读。
共4个小题。
设计的3个题目重在考察学生对阅读信息的提取能力、文意的把握和理解能力,第11,12题。
需要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恰当地组织语言对题目进行解答,有利于考查学生细心阅读、正确理解筛选.3.写作部分: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材料贴近学生实际,激活创作灵感,给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空间。
巧妙的提示和明确的要求更增强了作文命题的科学性,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走进生活,追求真美。
2011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撷一缕你的清香,只为与你走的更近——201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评析迷城中学周红歌精心分析中考语文试题,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备战中考的一项重要依据。
今天,我和各位教师再次(各位九年级老师早就进行了自己的分析)走进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我从我的几个认识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试卷命题依据试卷严格依据《2011年河北省中考文化课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要求。
二、试卷总体评价201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的原则,在继承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求创新。
试卷覆盖面较广,突出能力立意,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卷的整体难度较去年略有提高,既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又注意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三、试卷典型特征(一)继承传统、重点突出纵观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试卷结构不变,试卷每一部分考查的重点与我们平时的复习训练方向没有冲突。
积累运用部分除了没有涉及仿句修辞、名著阅读和口语交际这三方面,其它方面面面俱到。
诗歌、文言文阅读重点与以往试卷相比,只是有了“质疑”这一创新试题。
现代文阅读考查了议论文和记叙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出现了常见的中心论点和补充论据的试题,对于语段调换试题和论证思路试题,虽说有一定的难度但不是新题。
记叙文阅读中的5道试题分别考查的是内容理解分析、环境描写作用、句子赏析、插叙的作用及写获奖感言,这5道试题只有写获奖感言试题从形式上相对应来说学生比较生疏,其它几道试题是我们在平时中时常训练的重点。
从考查的内容看,这些试题涉及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考查内容的全面性;从考查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来说,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全面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概括、表达运用和鉴赏评价等几种语文能力,真正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思想。
安徽省2011年中考语文综合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安徽省2011年中考语文综合复习试题及答案-温馨提示:本试卷有三大题26小题,共8页,请逐页核对无误再答题;全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可以使用《新华字典》;希望你沉着应考,相信你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一、积累与运用(33)1.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
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
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
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
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 ()的人生。
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6分)○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qiān xǐ()jīngcǎi()○2联系上下文,仿照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2分)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
○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2分)抵达起伏琐碎不胜其烦弥足珍贵2.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共8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 ,阴阳割分晓。
(杜甫《望岳》)(3)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5)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摇篮。
古代诗人以她为题材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任意写出一个与黄河相关的完整诗句:,。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选项(4 分)()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内容分值题量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 6(二)诗词赏析4分 2(三)文言文阅读(一)8分 3(四)文言文阅读(二)12分 4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现代文阅读(一)20分 5(二)现代文阅读(二)28分 6三、写作(60分)作文60分 1合计150分27二、2011年中考试题分析1.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草枯鹰眼疾,_雪尽马蹄轻_(《观猎》)八下2.欲把西湖比西子,_淡抹浓妆总相宜_(《饮湖上初晴后雨》)六上3._出师一表真名世__,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八下4.当年万里觅封侯,_匹马戍梁州___。
(《诉衷情》)八上5._学而不思则罔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八下6.醉翁之意不在酒,_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
(《醉翁亭记》)九上分析:λ题量稳定,难度较低直接默写,兼有提示λ名家名篇,积淀文化λλ考查基础,书写规范(名、戍、罔)(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___酣睡___________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项是___B___(2分)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分析:λ题量稳定,题型固定重点考查内容理解(词、句、篇)λλ综合性强,思维量大(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材料分析完美
【答案】(1)陈玉蓉暴走七个月减肥,捐肝救子。 (2) 示例:①玉蓉妈妈,当你得知儿子的病情时是怎样的心情? ②玉蓉妈妈,在七个多月的艰难减肥过程中,你有没有想过 放弃? (问题合理,语言得体即可) (3)示例:母亲的爱, 是我挑灯夜战后怜惜的眼神。(2 分)
专题材料探究往往以课程整合为基点,强调学科渗透,强调文学、文化素养的积累,强 调生活体验,强调自主表达、创新思维,强调对材料的分析整理等实践能力。专题材料探究 一般以一个材料或一则新闻事件作为题材,或者提供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专题材料(专题材 料呈现方式有文字、表格、漫画、徽标等),通过问题带动研究。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材料 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考查范围 较广,包含信息量大,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人物成长体验、传统文化节日、读书等。
材料分析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1.(2010·常州)依据材料,探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写明理由。(4 分) 材料一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 力有三大特征:一,以道德的名义,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通 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在现实生活中使 当事人遭到伤害和威胁。参与者有发帖者、跟帖者、网络看客三类。 材料二 网络暴力行为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 挥到极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网络流行语:恶搞是智者的游戏。 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坏人的头,献给受害人做祭品。 材料三 网络现状:开放性,匿名性,无组织化,网民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管理不善。 网络暴力普遍存在,网友对此褒贬不一。争论焦点:是否突破了道德底线,是否伴随侵权行 为,是否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专家和人大代表建议制定相关法规,应对网络暴力, 回应网民的善意。搜狐老总张朝阳说,博客的实名制无法限制网络暴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中考语文满分备考:六年中考真题详解
决胜2011年中考,助推自主学习型状元结合北京六年中考、四年模拟系统讲解中考备战要领和备战准备,帮助考生树立必胜信心,助推2011年中考语文状元●纵观●(可参考《北京五年中考试题及答案选编(2005—2010)》教学使用)题型2005年2005年(海淀)2006年(课标A)2006年(课标B)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基础·积累选择7题;默写3题;共18分(无名著和语言运用)选择4题;默写(6小题)及运用5题;共26分选择4题;默写(6小题)及运用5题;共24分选择5题;简单(含默写、名著及运用)5题;共24分选择4题;填空(含默写、名著)2题;综合性学习3题;共24分选择4题;填空(含默写、名著)2题;综合性学习3题;共24分选择4题;填空(含默写、名著)2题;综合性学习3题;共25分选择4题;填空(含默写、名著)2题;综合性学习3题;共25分理解·感悟文言文阅读(《醉》)4题现代文阅读(《老北京的小胡同》、《圆明园》、《新年话惜时》)12题共42分文言文阅读(《生》4题;现代文阅读(《话说海淀》、《逃跑的火焰》10题;共44分文言文阅读(《陈》5题;现代文阅读(《望柳庄》、《小议慎独》、9题;共36分文言文阅读(《岳》5题;现代文阅读(《望柳庄》、《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善于舍弃》11题;共36分文言文阅读(《桃》4题;现代文阅读(《晶莹的泪珠》、《水资源》、《创新不言败》9题;共36分文言文阅读(《岳》3题;现代文阅读(《乡间的庙会》、《小品建筑》、《完美人格资本》9题;共36分文言文阅读(《生》3题;现代文阅读(《又临黄河岸》、《海洋资源的开发》、《俯而学与仰而思》8题;共35分文言文阅读(《陈》3题;现代文阅读(《忆冼星海》、《街头雕塑》、《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8题;共35分表达·交流开端(命题)60分节日(材料话题)50分自信、沉着、关爱、知识的力量(材料话题)60分关爱、知识的力量(材料命题)60分动力来自——(半命题)60分向前,向前,向前!(命题)60分——并没有结束(半命题)60分凝聚(命题)60分题量27题24题24题27题23题22题21题21题分析及评价详见课堂讲解(下同)★近六年考点回顾★苏老师详细解析尽在“苏玉杰老师快乐语文课堂”基础·积累词语阔绰、倔强、挟持、提防、塑造、胆怯、寻觅、哽咽、凯歌、凯旋、轻捷、捷报、修长、修葺、处决、处所、清脆、清晰、称赞、赞赏、崇拜、推崇、打量、端详、暂时、教诲、畸形、辐射、膝盖、机械、勉强、允许、刹那、订正、贮藏、倾斜、解剖、符合、乘客、安抚、联袂、和煦、吟诵、遨游、湍急、追溯、粘贴、恻隐、蒙蔽、云霄、魁梧、惩罚、脑髓、颠簸、酝酿、应酬、巢穴、记载、布告、布局、谋略、谋生忍俊不禁、随声附和、不省人事、高屋建瓴、爱憎分明、自给自足、茅塞顿开、轩然大波、称心如意、情不自禁、得不偿失、满载而归、无边无垠、斤斤计较、不偏不倚、骇人听闻、两全其美、目不暇接、迟疑不决、就地取材、断壁残垣、扣人心弦、三顾茅庐、拔苗助长、亡羊补牢、守株待兔、张灯结彩、焕然一新、异想天开、跋山涉水、饮水思源、功亏一篑、牵强附会、温故知新、无缘无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行百里者半九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诗词句默写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 ,沙场秋点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读题时,一定要仔细,弄清楚题干要求的内容,特别要 注意有没有表达方式的要求、修辞手法的要求以及字数的限制等。 第二步:阅读材料,捕捉信息。首先要整体感知有关材料,把握住一个大的主题和方 向。然后按照题干的内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信息筛选标准,淘汰非相关信息,挑选出合 乎要求的有关信息。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有用无用、主要次要,把针对专题的信息 筛选出来。
【答案】 “暴力”“围攻”“伤害和威胁”“恶搞”“砍下坏人的头”“管理不善”等 叙述强烈暗示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 专家和人大代表建议制定相关法规加以应对, 说 明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该现象。材料倾向性明确:网民们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也要担当起 文明建设与维护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所以趋于规范是“网络暴力”的发 展趋势。
第三步:比较归类,整合信息。根据试题要求,比较辨别,综合归纳、概括相关信息。 显性信息,可直接摘录;隐性信息,则要思考提炼。整合信息往往和对材料理解的正确性、 全面性紧密结合。对材料的思考理解愈到位,探究也愈深刻。尤其要注意找准概括的角度, 要点提炼的切入点和归纳点要与试题要求一致。 第四步:依据题干,规范表达。首先,表达的语言要准确,不能出现语病;其次,要用 合乎试题风格的语言重新组织探究结果,保证所答语句合乎题目要求,简明、通顺、全面。
【答案】(1)陈玉蓉暴走七个月减肥,捐肝救子。 (2)示例:①玉蓉妈妈,当你得知儿 子的病情时是怎样的心情?②玉蓉妈妈,在七个多月的艰难减肥过程中,你有没有想过放 弃? (问题合理,语言得体即可) (3)示例:母亲的爱,是我挑灯夜战后怜惜的眼神。(言 之成理即可)
3.(2010· 南充)读图答题。(2 分)
(2010· 常州)依据材料,探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写明理由。 材料一: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 力三大特征:一,以道德的名义,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通过 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 事人遭到伤害和威胁。参与者有发帖者、跟帖者、网络看客三类。 材料二:网络暴力行为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 挥到极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网络流行语:恶搞是智者的游戏。 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坏人的头,献给受害人做祭品。 材料三:网络现状:开放性,匿名性,无组织化,网民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管理不 善。网络暴力普遍存在,网友对此褒贬不一。争论焦点:是否突破了道德底线,是否伴随侵 权行为,是否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专家和人大代表建议制定相关法规,应对网络 暴力,回应网民的善意。搜狐老总张朝阳说,博客的实名制无法限制网络暴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人为追求很小的一点经济效益,却丢掉更大的环保事业。真可谓“捡了 芝麻, 丢了西瓜”。 (意近即可) (2)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而失去人类长远的发展。 或“我 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近即可)
4.(2010· 北京)综合性学习。(9 分) 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 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社区居委会王主任为你提供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 出北京市开展“社区养老”的原因。(4 分)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 一个国家(地区)65 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以上,这个国家(地区)则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 2006 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 口为 1 197.6 万人,其中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为 152.9 万人,占总人口的 12.8%,北京市已进 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全市共有养老机构 324 所,平均每百位 65 岁以上老年人仅有床位 2.3 个。另外,调查显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 53.3%的市民因 不愿离开家人,首选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另有 22.1%的市民宁愿自聘保姆也要在家养老。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 2006 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②2010 年 5 月 11 日《北京日报》)
(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实践题,既考查语言表述能力,又考查探究运用能力。这类题实践 性强,一般以语文学科知识为主,综合相关学科知识,围绕某一主题设计若干问题,考查综 合分析、创新探究能力。做此类题要整体感知材料,筛选、比较、整合信息,规范表达。
答案示例:(1)①西南地区遭受的干旱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经济损失严重。②盲 目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导致大面积干旱的一个重要因素。 (2)可以控制用 水的流量,还可以循环用水,比如用洗菜的水浇花,用洗澡的水冲马桶等。作答内容须抓住 日常生活这一点展开。
材料二: 干旱级别简介 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多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多个乡镇严重干旱,或一区县发生特大干旱 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多区县发生较重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严重干旱 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多区县发生一般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较重干旱 材料三: 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 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涵水能力很差,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 降。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 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根据有关资料,云南橡胶林集中的西双版纳地区, 上世纪80年代后,有雾日减少了30天,现在又减少了60天,说明当地湿润度下降,区域性气 候出现变化。而现在,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 000万亩。
(1)阅读以上材料,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 ①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简要的文字概述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北京地区也是缺水地区。提倡节约用水,是指在不影响正 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 节约用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 湖州)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 分) 陈玉蓉,55 岁,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 13 岁那年被确诊患有肝 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将自己的肝移植 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当晚她就开始了减肥之旅。随后的 7 个多 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放下。每天坚持暴走 10 公里, 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 7 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的。”2009 年 11 月 3 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 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湖州晚报》的小记者,报社派你去采访陈玉蓉,你想问哪两个问题?(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陈玉蓉的帖子出现在【母爱论坛】后,引起了网友对母爱的热议。下面是两位 网友的跟帖评论,请你以“网友寸草心”的身份跟帖,写一句评论的话。(2 分) 网友三春晖:我觉得母爱是伟大的,但更多的是平凡的。 网友康乃馨:母爱很平凡,她是我晚归时那盏等候的灯。 网友寸草心以课程整合为基点,强调学科渗透,强调文学、文化素养的积累,强 调生活体验,强调自主表达、创新思维,强调对材料的分析整理等实践能力。专题材料探究 一般以一个材料或一则新闻事件作为题材,或者提供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专题材料(专题材 料呈现方式有文字、表格、漫画、徽标等),通过问题带动研究。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材料 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考查范围 较广,包含信息量大,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人物成长体验、传统文化节日、读书等。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从材料中筛选信息。“网络暴力”现象的发展趋势大致有“趋于 规范”“愈演愈烈”“维持现状”“销声匿迹”四类。 “暴力”“围攻”“伤害和威胁”“恶搞”“砍下坏人的头”“管理不善”等叙述强烈 暗示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专家和人大代表建议制定相关法规加以应对,说明国家已 经开始关注该现象。材料倾向性明确:网民们有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也要担当起文明 建设与维护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所以“趋于规范”是最合理的发展趋 势。 探究需要依据材料,但也要超前一步,看清了“网络暴力”的本质和危害,加以打击和 规范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负责任的网民、网络管理和相关政府部门一定会很快行动起来。这 里要探究的是发展趋势而非简单的结果。当然,在分析中加入“困难”“艰巨”等字眼,答 案会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