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学大纲(1)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审计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审计专业理论层面和分析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系统把握财务审计等内容的具体审计技术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计思维,增强其用现代审计理念处理审计业务的意识。
同时,还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验资和鉴证业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工作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是学习审计案例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审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审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审计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过程。
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以外,电视录像课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动画、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除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和收看电视录像课以外,应特别注意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安排进行审计实践。
(一)对教师的建议1.了解现代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在职业余学习的特殊需求及困难,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
2.关注审计学科发展及国家审计法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变化,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
3.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要认真研究中央电大统一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正确而充分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以答疑解惑为重点的面授辅导。
《审计学Ⅰ》课程教学大纲.doc
《审计学I》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0 学分:2.5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0面向专业:国经贸课程代码:B0300121先开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性质:选修课执笔人:李视友审定人:李视友王宝海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审计学是研究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审计工作规律,指导审计工作实践的一门经济应用学科c审计学来自审计实践,是审计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审计学又要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审计学是会计、财管、经管本专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审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掌握审计的基础理论,包括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目标、审计的分类、审计主体、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内容, 并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开展年度报表审计实务的学习,基本上能够胜任审计的实践工作。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
课程教改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增加审计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增强学生对审计的感性认识C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总论(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了解我国和国外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审计的定义、职能、作用以及审计和会计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审计的各种分类标准。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2.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3. 国外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与审计学1. 审计的基本特征;2. 审计的定义;3.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4.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5. 审计学。
第三节审计的分类1. 审计的基本分类;2. 审计的其他分类。
【教学重点】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要理解审计产生的原因;了解我国各类审计活动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项和国外民间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2. 审计的定义:理解审计的主体、客体和审计的木质。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阐述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是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
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
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报告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基础知识要求熟悉审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审计工作规范、审计工作过程、审计工作方法及运用这些方法对各业务环节具体审计、最后形成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内容。
2、素质要求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专业分析能力,能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践操作要求4、通过相关环节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基本知识,包括筹资与投资环节审计、购货与付款环节审计、销售与收款环节审计、生产循环审计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练习与课后复习、练习相结合。
1、本课程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为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应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自行完成课外作业。
3、在教学中可利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讲稿,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
(四)教学课时本课程总共95学时。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2、理解审计的任务3、掌握审计的本质4、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审计与经济责任关系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国外审计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审计的对象一、审计对象的含义二、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第三节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二、审计的任务三、审计的作用第四节审计的本质和基本概念一、审计的本质二、审计的基本概念第二章审计标准和审计证据【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审计标准的意义、特性和运用原则2、掌握审计证据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分类3、了解审计证据的评定【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标准一、审计标准的意义二、审计标准的类型三、审计标准的特性四、审计标准的运用原则第二节审计证据的意义一、审计证据的概念二、审计证据的特点三、审计证据的作用四、审计证据的分类第三节审计证据收集和评定一、审计证据收集的工作组织方法二、审计证据收集的主要途径三、审计证据的评定第三章审计程序【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审计的基本程序;2、掌握各个审计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国家审计程序二、民间审计程序三、内部审计程序第二节鉴定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概念二、审计业务约定书内容三、审计业务约定书修改第四章审计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审计方法的演变历史2、掌握各种审计方法的概念、优缺点3、力求掌握审计方法的使用【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方法概述一、账表导向审计二、制度导向审计三、风险导向审计第二节审计的常规方法一、审阅书面资料的方法1、审阅法2、核对法3、查询法4、比较法5、分析法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1、监盘法2、调节法3、观察法4、鉴定法第五章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理;2、掌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意义。
《审计学》-详细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审计学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32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三年级学生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8年9月9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08年10月8日 审定人: 审定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经济法;专业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等之后的一门必修课,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的 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能使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应用中得到加强、巩固、综合和提高,使学生获得审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审计工作的程序和特点,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以审计学学科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
加强对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讲授内容: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审计的定义与性质 第三节 审计对象与审计目标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任务与作用 2、教学要求: 了解:审计的含义与特征;审计的对象、目标、职能、作用与任务;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等概念的内涵 理解: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关系 掌握:审计的含义、对象、职能与作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装……订……线……………………………………………………………………………………………………………3、教学重点:了解审计准则、依据;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的内涵4、难点:审计的职能、任务与作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审计种类与方法(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的分类第二节审计的方法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几种不同的种类理解:审计不同分类之下的具体的审计方法掌握: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之中怎么样运用审计方法3、教学重点:重点突出案例分析,以强化学生对审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4、难点:审计实务之中灵活运用审计方法第三章:审计组织体系与审计人员(2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组织体系第二节审计人员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的各种组织形式以及各自的特点理解:审计组织体系内部的分工掌握:不同体系内的审计人员的职责和要求3、教学重点:不同审计组织形式的区别4、难点:审计体系对应的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第四章: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准则第二节审计依据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准则的内容理解:审计意见形成的依据掌握: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3、教学重点: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4、难点:审计依据的来源分类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2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证据第二节审计证据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准则的内容理解:审计证据的类型掌握:审计证据的分类以及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3、教学重点:审计证据的类型4、难点: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第六章: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计划第二节审计程序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计划的内容理解:审计程序的步骤掌握:审计计划的执行以及实施审计程序的方法3、教学重点:审计证据的计划4、难点:实施审计程序的步骤第七章:内部审计及其评审(2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内部控制的概念第二节内部控制要素第三节了解内部控制的方法与初步评价2、教学要求: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评及符合性测试、总评的内容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及其作用,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种类掌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审计步骤法3、教学重点:内控制的测试4、难点:内控制的测试第八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抽样的概念第二节符合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第三节实质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抽样的定义和运用范围的内容理解:审计抽样的种类(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样本的设计掌握:审计样本的选取;抽样结果的评价3、教学重点:审计抽样的种类4、难点:抽样结果的评价第九章:货币资金的审计(2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货币资金业务的符合性测试第二节货币资金业务的实质性测试第三节短期证券投资审计2、教学要求:了解:货币资金的定义和运用范围的内容理解:货币资金的种类掌握:货币资金审计的方法3、教学重点:货币资金业务的实质性测试4、难点:货币资金业务的实质性测试第十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概述第二节应付账款的审计第三节应付票据的审计2、教学要求: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运用范围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重要意义掌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具体的方法3、教学重点: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4、难点: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第十一章:审计报告与审计档案(2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报告的概述第二节审计档案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报告的含义和类型理解:审计报告形成的过程掌握:审计档案处理的方法3、教学重点:审计报告形成的过程4、难点:审计报告形成的过程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改变原传统单纯靠课程讲授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采取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审计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分:_____总学时:_____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理论与方法,审查和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经济监督学科。
它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审计的定义、分类、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审计程序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审计工作的能力,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审计报告的撰写等。
3、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严谨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念,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审计概论1、审计的定义、分类与特征(1)理解审计的定义,明确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2)掌握审计的分类方法,如按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目的等进行分类。
(3)了解审计的特征,如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
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了解审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不同发展阶段审计的特点和主要审计方法。
3、审计的职能与作用(1)理解审计的职能,如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等。
(2)认识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1、审计准则(1)掌握审计准则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2)了解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审计准则的体系及主要内容。
2、审计职业道德(1)理解审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熟悉审计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如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等。
(三)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1、审计目标(1)明确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掌握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的含义和内容。
2、审计计划(1)了解审计计划的作用和编制要求。
(2)掌握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四)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证据(1)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种类和特性。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审计学课程是研究审计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探讨审计实务的应用性课程。
课程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理论与实务为主体,同时附带介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阐述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程序和方法,详细论述主要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主要项目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
2.课程教学的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审计理论,主要掌握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的审计理论、程序和方法;对于审计实务,应注意运用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注意企业会计准则、经济法、税法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审计内部控制、控制测试、主要项目的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的工作。
3.课程的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会计电算化高职专业,开课时间在第五学期。
4.课程的总学时要求:本课程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其中实验9学时,案例课7学时。
5.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审计学的预修课程是: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1.总论(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概念及属性(3)审计的职能和作用(4)审计的种类2.审计组织体系与审计规范(1)政府审计组织与政府审计规范:政府审计组织及其人员构成,政府审计的法律规范,政府审计的特征。
(2)民间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民间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审计规范体系,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法律责任,民间审计的特征。
(3)内部审计组织及审计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及职责权限,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内部审计的特征。
3.计划审计工作(1)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审计业务约定书,计划审计工作。
(完整版)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本科学时:36 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代码:B01000831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
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经济法;专业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等之后的一门必修课,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任务审计是对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和管理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
它为真实客观的评价经济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也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所必需的信息进行技术支持。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务要有充分的理解,并培养审计业务操作技能,通过课外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一)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为全书的概述,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目标、对象、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定义、分类、独立性以及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体系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知悉中外审计产生、发展的主要史实及其规律;进而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建立审计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其次,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并对审计对象、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本科《审计学》教学大纲
本科《审计学》教学大纲《审计学》教学大纲(2010年春季)课程:审计学(Auditing ) 课程类别: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参考资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预备知识本课程为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预备知识包括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教学目的1•将审计纳入复合型和应用型的轨道,试图引导学生从集合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角度去把握审计学科;2.传授审计的基本观念、方法和最新实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方式;3•通过经典试题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知识和技能要求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2•审计责任和审计目标的确定;3.计划审计工作和重要性的运用;4•风险评估和分析程序的运用;5.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务;6.审计循环的内控测试和实质性程序;7.审计抽样方法的运用;8.审计意见的形成。
《审计学》教学要点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详细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会计报表审计阶段。
2•理解审计的概念审计是为确定关于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结论和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对这种结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有系统的过程。
3•了解审计的类别审计按目的和内容不同,分为会计报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4.理解审计的方法(1)账项基础审计目的:防止和发现错误与舞弊;方法:对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详细检查。
(2)制度基础审计目的:鉴证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 方法: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的抽样。
(3)风险导向审计目的:鉴证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 方法:在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上,设计并执行有针对性的测试程序,以合理发现重大错报。
5•了解审计监督体系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相应形成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情况1、课程中文名称:审计学2、课程英文名称:AUDITING3、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4、适用专业及层次:财务管理本科5、总学时:51学时6、总学分:3学分7、选用教材:《审计学》(第八版)主编:秦荣生、卢春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1、制定计划前应考虑的问题2、进行盘点准备工作3、实施盘点4、进行抽点5、总结盘点结果6、其他注意事项第五节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1、存货计价审计2、存货截止测试第六节应付职工薪酬审计1、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2、应付职工薪酬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第七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物资采购的审计2、原材料的审计3、包装物的审计4、低值易耗品的审计5、材料成本差异的审计6、库存商品的审计7、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以及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熟悉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掌握对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财务费用、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有关账户的审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借款审计;2、所有者权益审计;3、金融资产审计;【教学内容】第一节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1、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第二节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1、筹资活动的控制测试2、投资活动的控制测试第三节借款审计1、借款的审计目标2、借款的实质性测试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审计1、所有者权益的审计目标2、所有者权益的实质性测试第五节金融资产审计1、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3、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4、长期股权投资审计第六节其他有关账户审计1、其他应收款审计2、其他应付款审计3、无形资产审计4、应付股利审计5、营业外收入审计6、营业外支出审计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审计8、递延所得税资产审计9、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资金涉及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熟悉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掌握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
课程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编制单位:会计学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5年03月06日
经济管理系制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
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面向会计学院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以及财政金融专业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动因的不同观点
1、审计起源于会计
2、审计起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
3、审计起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与条件
1、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
2、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审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三、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3、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及本质
二、审计的本质
1、独立性
2、
第三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1、经济监督
2
3
三、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2
3、证明性作用
第二章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形式
第一节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
一、政府审计机关的隶属模式
二、我国政府审计机关
1、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设置
2、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
3、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
三、国际政府审计组织
第二节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方式
二、我国内部审计机构
三、国际内部审计组织
第三节民间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二、我国的民间审计组织
1、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3、民间审计人员
4、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体制
三、国际民间审计组织
第三章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
第一节审计程序与方法概述
第二节审计的常规方法
一、审计方法的选用
1、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应审计的目标
2、审计方法要适合审计方式
3、审计方法要联系被审计单位的实际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比较法、分析法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监盘法、调节法、观察法、鉴定法
第三节审计抽样技术
一、审计抽样的意义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可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2、按审计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不同,可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三、审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四、样本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五、样本的选取方法
六、抽样结果的评价
七、审计抽样的具体运用
第四节审计程序
一、审计的准备阶段
二、审计的实施阶段
三、审计的终结阶段
第四章审计规范
第一节审计规范概述
一、审计规范的含义
二、审计规范体系
三、审计准则的含义
四、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
五、审计准则的作用
第二节审计准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准则产生的背景
二、审计准则的演进
三、当代审计准则的新发展
第三节国家审计准则
一、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准则概述
二、美国政府审计准则
三、我国国家审计准则
四、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第四节民间审计准则
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审计准则
二、美国民间审计准则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五节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一、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和目标
二、业务承接
三、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
四、鉴证对象
五、鉴证标准
六、鉴证证据
七、鉴证报告
第五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
三、审计证据的收集
四、审计证据的评价
五、审计证据的整理
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和编制要求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
第六章风险评估与应对
风险评估与应对概述
第一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一、总体要求
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四、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五、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六、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第二节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要素及目标
四、了解内部控制和评估控制风险
第三节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第七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第一节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四、应交税费的审计
五、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
六、销售费用审计
第八章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第一节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概述
一、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二、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目标
第二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风险评估
一、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二、固定资产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一、应付账款审计
二、应付票据审计
三、预付账款审计
四、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五、无形资产审计
六、长期待摊费用审计
第九章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第一节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概述
一、存货与仓储循环
二、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审计目标
第二节
三、控制测试
第三节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二、应付职工薪酬
第十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一节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概述
一、筹资与投资循环
二、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目标
第二节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风险评估
一、筹资循环的控制测试
二、投资循环的控制风险评估
第三节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一、筹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二、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三、其它项目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一章货币资金审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一、库存现金的审计
第十二章完成审计工作
第一节
二、关
第二节
第三节非货币交易审计
一、非货币交易的概念与特点
二、非货币交易的审计要求
三、非货币交易的审计程序
第四节持续经营审计
一、管理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二、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三、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做出的评估
四、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事项或情况
五、进一步审计程序
六、审计结论与报告
第五节现金流量表审计
一、现金流量表审计的目的
二、现金流量表审计程序
第六节管理层和律师
第十三章审计报告
第一节审计报告概述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
二、审计报告的作用
二、审计报告的种类
三、审计报告的内容
三、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审计知识和技能训练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的全程考核体系,采用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试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资格。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书
⒈教材
《审计学》,秦荣生卢春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⒉参考书目
1)《审计学》陈晓芳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审计学》孙合珍林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新会计制度准则》中国财政出版社
六、授课手段
◆ 课堂多媒体教学
◆ 课堂案例讨论
◆ 系列实训
◆ 教学网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