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的发展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发展史及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发展史及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发展史及应用前景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化学的发展逐渐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并在许多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生物学家开始注意到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

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分离出腰椎蛇毒中的一种含有氨基酸的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亚历山大。

1869年,俄国生物化学家切尔本科首次提出了生命中的氨基酸和多肽的概念,为后来蛋白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后,生物化学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包括发现核酸结构及功能和酶催化反应机制等重要进展。

在20世纪,生物化学的进展加速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提高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生物化学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学研究:生物化学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了基因的组成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为遗传工程与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药物研发:生物化学的发展对药物研发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药物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可以设计出更加精确和有效的药物分子,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安全性。

此外,生物化学还可以帮助研究药物代谢和毒性机制,为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定制提供依据。

3. 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化学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揭示了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运输和分泌机制等重要过程。

这些研究使得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细胞和生物体的运作机制,并且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代谢和抗性机制,生物化学可以帮助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产量和抗虫性,并探索新的绿色农业技术。

5. 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在环境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生物体和环境中的化学变化,生物化学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并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修复技术。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研究目的:发现一批肝脏 疾病的预警分子、诊断标 志、药物靶标、疾病治疗 靶标和创新药物,为提升 肝病预防、诊断与治疗水 平,提供强劲科学动力。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953年 Watson(美)与 Crick(英)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 结构模型,1962年共获诺贝尔奖。
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 Crick)
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
Hamilton O. Smith Daniel Nathans
Werner Arber
1969-1972, Arber(瑞士),Smith(美)与Nathans(美)在核酸限制酶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1986年由美国学者提出, 1990年正式启动,我国在HGP的实施期间 也参加了该项计划。2001年2月公布了人 类基因组草图,2003年4月正式完成。
这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的又一重大的 里程碑。
人类肝脏蛋白质计划(HPP)
• 16个国家和地区的八十余个实验室报名参加, 是我国领导的第一项重大国际合作计划,也是 第一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组计划。
生物化学的创始人埃米尔·费舍尔(Emil Fischer)
2.动态生物化学
• 任务: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化学物质的 主要代谢途径
• 特点:蓬勃发展
Hans Krebs (1900-1981)who found the cycle of Ornithine and tricarboxylic acid in 1932 and 1937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什么是生物化学?
生命的化学, 化学的生命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分 子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基础 生命科学。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和前景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和前景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和前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这两个学科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际应用。

它们的发展史,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科学家们艰辛的努力、成功的合作和不断的试错而得到的。

如今,这些基础研究为诊断、治疗和治愈疾病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

面对未来,它们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中生物分子的结构、组成、功能和代谢途径的科学。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生命的各个层面。

在生物化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的里程碑性事件,其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个事件。

1、化学瘤理论的提出20世纪初期,化学家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提出了化学瘤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适宜的组织中,允许化学物质与某些化学物质不可逆地结合,因此可以被用于治疗疾病。

这是生物化学最初的突破性发现之一,为今天的化疗提供了一个基础。

2、酶的发现1662年,洛纳蒂(Lassonti)首次发现了酶这一生物分子,并称之为“静止剂”(zymase)。

酶是一类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分子,而酶的研究是生物化学的重点之一,它的发现为化学反应加速以及生命储备和转运提供了一种机制。

3、基因结构的揭示20世纪50年代,迈克尔·威斯本和詹姆斯·沃森提出了基因双螺旋结构的建模,揭示了这种重要的生物分子结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以上三个里程碑性发现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断地在这些基础上积累和积淀,形成了深刻的理论,并在该学科的应用领域中不断创新。

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分子生物学是研究和识别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细胞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

上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开始崛起,并在以下几个事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DNA结构的发现1953年,威斯本和沃森发表了“对于DNA结构的一个分子模型”的文章,解析了DNA的分子结构,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证实了DNA是遗传信息储存的分子。

简述生物化学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

简述生物化学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

简述生物化学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化学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一、早期阶段在生物化学的早期发展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分子的发现和特性研究上。

生物化学发展史

生物化学发展史

生物化学发展史一、引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组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化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生物化学发展的历程。

二、古代早在古代,人们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就有一定的了解。

古代医学家和哲学家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都对生命现象进行了一些探索。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质的四要素”理论,即地、水、火、气,这也是人们对生物体内物质组成的一种认识。

三、18-19世纪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生物化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瑞典化学家伯恩哈德·贝尔曼发现了氨基酸的存在,并提出了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沙尔将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并发现了葡萄糖的存在。

这些发现为后来的生物化学奠定了基础。

四、20世纪初20世纪初,生物化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德国化学家埃米尔·费歇尔提出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由酶催化引发的观点,这为后来的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研究者们还开始关注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过程,德国化学家奥托·瓦尔布尔格发现了三磷酸腺苷(ATP)的存在,并提出了ATP是生物体内能量转化的重要分子的理论。

五、中期到了中期,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英国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斯兰顿·锡格斯比和美国生物学家埃德温·查尔斯·坦布林提出了基因是DNA分子的组成部分的假说,打破了过去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联系观念。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人们还开始研究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如糖酵解和脂肪酸氧化等。

六、现代进入现代,生物化学的研究呈现出多个分支和细分领域。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生物体内各种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格里高利·胡奇森和弗雷德里克·桑格发现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折叠规律,并提出了“序列决定结构”的假说。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大] [中] [小]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08-01-25 14:18 共1564人浏览大约在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Liebig)初创了生理化学,在他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新陈代谢”这个词。

以后德国的霍佩赛勒(E.F.Hoppe-seyler)将生理化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于1877年提出“Biochemie”一词,译成英语为“Biochemistry”,即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静态生物化学阶段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静态的描述性阶段。

发现了生物体主要由糖、脂、蛋白质和核酸四大类有机物质组成,并对生物体各种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合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1、1929年,德国化学家Fischer Hans发现了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一部分,但不属于氨基酸,进一步确定了分子中的每一个院子,获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

得很多糖和氨基酸的结构,确定了糖的构型,并指出蛋白质是通过肽键连接的。

2、通过食物的分析和营养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维生素,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

1911年,Funk 结晶出治疗“脚气病”的复合维生素B,提出“Vitamine”,意即生命胺。

后来由于相继发现的许多维生素并非胺类,又将“Vitamine”改为“Vitamin”。

与此同时,人们又认识到另一类数量少而作用重大的物质--激素。

它和维生素不同,不依赖外界供给,而由动物自身产生并在自身中发挥作用。

肾上腺素、胰岛素及肾上腺皮质所含的甾体激素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现的。

3、1926年,Sumner从半刀豆中制得了脲酶结晶,并证明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此后四、五年间Nothrop等人连续结晶了几种水解蛋白质的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并指出它们都是蛋白质,确立了酶是蛋白质这一概念。

4、中国生物化学家吴宪(1893~1959)在1931年提出了蛋白质变性的概念。

吴宪堪称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他在血液分析、蛋白质变性、食物营养和免疫化学等四个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培养了许多生化学家。

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生物化学工程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在医药、食品、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趋势。

一、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现状生物化学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学工程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首先,在基础研究方面,生物化学工程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领域的进展十分显著。

通过利用生物体重组技术,可以对人类基因进行调控和修饰,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生物化学工程还在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生物制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在应用方面,生物化学工程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在医药领域,生物化学工程可以应用于生产生物药物,如抗体药物、重组蛋白等,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食品领域,生物化学工程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研发,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此外,生物化学工程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微生物技术对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二、生物化学工程的未来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工程在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深入,个性化医疗将成为生物化学工程的重要方向。

通过对个体基因组的分析,可以实现针对性的治疗和药物设计,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药物副作用。

同时,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其次,生物化学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加作物的抗病性和耐逆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畜禽的育种方法,也能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最后,在能源领域,生物化学工程将扮演重要角色。

利用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可以将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物化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的发展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是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

本文将从生物化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生物化学的起源生物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对生物体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已有初步认识。

然而,真正的生物化学学科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当时,研究者开始发现生物体内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并开始关注这些分子在生物系统中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2.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2.1 早期研究早期的生物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物体中大分子物质的分析和纯化上。

通过将细胞和组织进行破碎和提取,研究者们成功地分离出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从而奠定了后续生物化学研究的基础。

2.2 酶的研究和酶动力学的兴起20世纪初,对酶的研究成为了生物化学的热点。

研究者们发现酶是生物体内许多代谢反应的催化剂,同时还提出了酶动力学的概念。

这一发现推动了生物化学研究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并为后来对代谢通路和能量转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3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推动了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

DNA的发现与结构、RNA的功能和蛋白质的合成等问题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

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为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2.4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20世纪末,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化学的新一轮突破。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人们可以精确地合成和改造基因,从而生产出各种重要的蛋白质和生物制品。

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得生物化学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3. 生物化学对现代生物科学的贡献生物化学的发展对现代生物科学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主要包括:3.1 揭示生命的分子基础生物化学的研究揭示了生命现象的分子基础,从分子水平解释了生物学现象。

生物化学专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生物化学专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生物化学专业概述与发展趋势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生物化学反应的学科,它将生物学和化学两个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在生物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生物化学专业的概述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生物化学专业概述生物化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探索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生物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掌握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物化学问题。

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等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新药的研发、生物工程的开发、食品安全的监测等。

生物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较高。

二、生物化学专业的发展趋势1. 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工程是生物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改变生物体内的基因组成,实现对生物体的改造。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中。

2. 蛋白质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它们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随着蛋白质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有机会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为新药的研发和治疗疾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 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它可以通过生物转化过程获得。

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参与到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推动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

4. 环境保护的需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参与到环境监测和治理中,通过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过程,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 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未来生物化学专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推动生物化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工、医药、农业等众多领域中最具前景和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之一。

生物化学技术能够利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进行生产、分离纯化、定量分析等工作,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着重探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它在重要领域中扮演的角色。

1. 生物化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化学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分子进行生产、分离纯化、分析检测、仿制生物大分子等工作的技术。

生物化学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之中,当时的科学家仅仅局限于从生物体中提取分离化合物的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利用生物化学技术打破了以往分子生物学的瓶颈,进一步探究了生命分子的结构,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工业生产、医药、农业和功能食品等领域。

2. 生物化学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在医药领域中,生物化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生产、检测等方面。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人类首次打破了生物种属的隔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合成了人类重要荷尔蒙、蛋白质以及生物制品等。

同时,生物化学技术也被用于药物中间体和活性物质的制备,如肛瘘贴膏、利托邦、并发症等。

这一方面标志着生物化学技术研究已经由分子水平上升到群体水平。

3. 生物化学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在工业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酿酒业、啤酒业和乳制品行业中,生物化学技术被用于微生物的筛选、培养和活性成分的检测,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实现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

此外,生物化学技术还被用于环保领域中,如利用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分解,转化为无重金属的可再利用物质等。

4. 生物化学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在农业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研制新型农药、种子、保鲜剂、肥料等方面,生物化学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比如,利用基因遗传工程技术进行种子改良,降低种子的价格和提高产量。

此外,中药材行业也颇有研究,在新品种研发、新特性发掘、新标准制定等方面使用生物化学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药的质量。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的科学领域,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开始琢磨和研究化学和生物体的关系。

古代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曾提出存在一种名为“生命之力”的物质,可以导致有机物生成。

而希腊哲学家阿里士多德(Aristotle)则提出了“生命力”这一概念,认为生物体有种类特有的内在原则,使其区别于非生物体。

这些概念为后来对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研究的奠定了基础。

到了中世纪,实验科学开始兴起,科学家们开始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

瑞士炼金术士帕耶(Paracelsus)通过实验研究,认为疾病是化学物质失衡导致的,这给后来的生物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瑞典化学家弗洛则(Georg Agricola)开创了动物实验和解剖的先河,为后来对生物组织化学成分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到了18世纪,生物机体的化学成分开始逐渐被人们所了解。

法国化学家拉瓦瑟(Antoine Lavoisier)在研究了动物呼吸氧气及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后,提出了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为生物能量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拉瓦瑟还发现肝脏在葡萄糖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研究成果为后来对糖代谢的研究铺开了道路。

19世纪,生物化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德国化学家默尔赫(Friedrich Wöhler)于1828年成功地从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合成了葡萄糖,这一实验打破了当时认为有机物只能由生物体合成的观念,确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合成观念,推动了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结合。

此后,有机化学家开始研究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糖类的结构和功能。

到了20世纪,生物化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提速的阶段。

生物化学研究不仅在理论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在实验技术和仪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比如,美国化学家福斯塔(Robert F. Furchgott)和英国生物化学家罗勃斯(Ferid Murad)及美国生理学家伊涅尔(Louis J. Ignarro)共同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一氧化氮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途径。

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它在医药、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一、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基因工程是生物化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使其具有特定的性状或产生特定的产物。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领域,基因工程已经成功应用于作物的遗传改良。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一些具有抗虫、耐旱等特性的基因导入到农作物中,使其更具抗病、抗虫、耐旱等优势。

这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在医学领域,基因工程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制造出各种重要的药物,如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治疗各种疾病,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与应用蛋白质工程是一项通过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技术,它可以用于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工业和环境保护。

在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中,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对药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通过蛋白质工程,科学家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形成新的活性蛋白质,优化药物的疗效。

在工业领域,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酶的改造和提纯。

通过改变酶的氨基酸序列,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这对于生物催化和化学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反应转化为物理信号的装置,它可以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物质或环境中的污染物来实现对生物系统的监测和分析。

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等优点,在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监测、药物筛选等方面。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在生物化学的发展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历代封建 王朝的尊经崇儒,斥科学为异端,所以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欧洲就 处于领先地位。 18世纪中叶, Scheele研究生物体(植物及动物)各种组织的化学组 成,一般认为这是奠定现代生物化学基础的工作。 随后,Lavoisier于1785年证明,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被消耗, 呼出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能,这意味着呼吸过程包含有氧化作用, 这是生物氧化及能代谢研究的开端。 1828年Wohler在实验室里将氰酸铵转变成尿素,氰酸铵是一种普通 的无机化合物,而尿素是哺乳动物尿中含氮物质代谢的一种主要产物, 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不但为有机化学扫清了障碍,也为生物化学发 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897年Buchner制备的无细胞酵母提取液,在催化糖类发酵上获得成 功,开辟了发酵过程在化学上的研究道路,奠定了酶学的基础。 9年之后,Harden与Young又发现发酵辅酶的存在,使酶学的发展更 向前推进一步。
我国研究药物最早者据传为神农。 神衣后世又称炎帝,是始作方书,以疗民疾者。 自此以后,我国人民开始用天然产品治疗疾病,
– 如用羊靥(包括甲状腺的头部肌肉)治甲状腺肿,紫河车(胎盘) 作强壮剂,蟾酥(蟾蜍皮肤疣的分泌物)治创伤,羚羊角治中风, 鸡内金止遗尿及消食健胃等。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秋石。秋石是从 男性尿中沉淀出的物质,用以治病者。其制取确实是最早从尿中 分离类固醇激素的方法,其原理颇与近代有所相同。近代的方法 为Windaus等在本世纪30年代所创,而我国的方法则出自11世纪 沈括(号存中)著的《沈存中良方》中,现仍可在《苏沈良方》 中寻着。其详细制法,在《本草纲目》上亦有记载,可概括为用 皂角汁将类固醇激素,主要为睾酮,从男性尿中沉淀出来,反复 熬煎制成结晶,名为秋石。皂角汁中含有皂角苷,是常用以提炼 固醇类物质的试剂。这样看来,人类利用动物产品,调节生理功 能,治疗疾病是从10世纪开始,实为内分泌学的萌芽。

生物化学发展史

生物化学发展史

生物化学发展史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的科学。

它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生物体内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生物化学发展的历程。

一、19世纪初期的生物化学研究起步19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关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生物化学的兴趣。

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是由一系列分子组成的。

二、20世纪初的生物化学研究进展20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英国科学家威廉逊提出了蛋白质的结构可以通过氨基酸的序列来描述,这为后来的蛋白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德国科学家费舍尔发现了糖类的结构可以通过立体化学的方法来解析,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对多糖的研究有了新的思路。

三、20世纪中叶的生物化学研究突破20世纪中叶,生物化学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美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模型解释了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法国科学家雅克·蒙多让发现了酶的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酶催化反应的机制,为酶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进入21世纪,生物化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人们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序列,从而揭示了生命的遗传信息。

同时,蛋白质组学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网络和信号传导途径。

总结起来,生物化学发展历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对于生命现象的理解至关重要。

从19世纪初期的化学分析到20世纪初的生物大分子研究,再到20世纪中叶的DNA结构和酶活性研究,以及现代生物化学的基因测序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应用,生物化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生物化学发展史范文

生物化学发展史范文

生物化学发展史范文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生命体内的化学成分、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等,对于人类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推动生物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生物化学的发展史进行一下简要的介绍。

早期的生物化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阿拉伯科学家、印度医学家等,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已经发现了许多与生命有关的化学现象。

然而,真正的生物化学发展起步于18世纪,当时瑞典化学家Torbern Bergman提出了无机和有机化学之间的区别,并开始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

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法里厄斯提出了“生命由物质组成”的观点,奠定了生物化学的基础。

他通过对食品和饮料等物质的化学分析,揭示了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并成功分离出了一些生物分子,如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

此外,他还研究了酶的存在和催化作用,为酶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生物化学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发现了维生素和激素等生物活性分子,并确定了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

例如,英国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等人发现了B维生素的存在和功能,为维生素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此外,生物化学家也开始研究核酸的组成和结构,并为后来的基因研究打下了基础。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化学领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人们对于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基因的编码机理。

同时,人们还发现了RNA的存在和功能,为后来的基因表达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蛋白质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包括蛋白质的合成机制、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到了21世纪,生物化学已成为一个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学科。

在大量实验证据的支持下,人们对于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生物化学也与其他学科融合,如生物工程、药物化学等,共同推动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

总之,生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由对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分离和分析到对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的过程。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生命的各个层面,从分子水平到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生物体。

下面是生物化学发展史的详细介绍。

古代
17世纪到18世纪
19世纪
19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帕斯特尔提出了“生命只能由生命产生”的观点,推翻了当时流行的“自发生成论”。

他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生物体和生物过程是由细胞组成的。

20世纪初
20世纪初的生物化学研究集中在研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1897年,德国科学家厄斯特·弗雷德里希发现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这为后来的蛋白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中叶
20世纪后半叶
20世纪后半叶,生物化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开始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来研究生化过程。

例如,1983年,美国科学家科泰尼和米尔斯获得了首个体外合成胰岛素的成功。

21世纪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学研究正在取得更加突破性的成果。

例如,利用蛋白质工程和基因组学的技术,人们已经能够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例如药物和环境修复酶。

此外,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的解码,人们正在研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

总结。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现代生物化学始于18、19世纪: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从无机化合物氰化铵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1833年,法国化学家安塞姆·佩恩发现第一个酶——淀粉酶1869年,瑞典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希·米歇尔发现遗传物质——核素1877年,霍佩-赛勒首次提出名词Biochemie,即英语中的Biochemistry20世纪生物化学快速发展: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欧内斯特. 斯塔林首次提出“hormone”来表示激素1912年,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发现食物辅助因子——维生素1926年,德国科学家奥图·瓦伯格发现呼吸作用关键酶——细胞色素氧化酶1926年,美国科学家J.B.萨姆纳(美国)首次分离提纯了脲酶酶、维生素、激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物化学领域三大发现。

20世纪50年代后生物化学标志性成就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58年,Crick提出“中心法则”;Sanger测定胰岛素分子结构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1966年,Nirenberg和Khorana破译遗传密码1960年代,Arber等发现限制性内切酶1970年代,Termin和Baltimore发现反转录酶;Berg等成功进行了DNA体外重组;Coben建立分子克隆体系1980年,Sanger 确定DNA序列测定方法1985年,Mulis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1995年,Fire和Mello阐明RNA干扰(RNAi)机制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我国科学家对生物化学的贡献1930年代,吴宪教授首次提出蛋白变性理论、血液生化1965年,中科院生化所与有机化学所人工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牛胰岛素1973年,X-射线分析出猪胰岛素空间结构1983年,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tRNA Ala )2002年,水稻基因组生物化学与诺贝尔奖由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捐赠的遗产创建,自1901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起每年颁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6个奖项诺贝尔奖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那天,举行正式的颁奖典礼。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中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涉及到了从微观角度解释生命现象的分子机制,是现代生物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

一、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化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元素在生命中的角色和作用。

随着化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发展,生物化学研究逐渐深入,并与许多其他科学领域有了交叉。

通过对生物分子的研究,我们逐渐了解了DNA、蛋白质、酶等生命重要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二、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所有生命体中的遗传物质,它携带着生物体继承和进化的信息。

DNA由两条互补链组成,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通过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生物体能够将基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从而实现各种生命活动。

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在细胞内发挥着各种不同的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蛋白质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四级结构是由多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复合物。

3. 酶的结构与催化作用酶是生物体中催化反应的专门蛋白质,它能够降低反应能垒,加速生化反应速率。

酶的活性与其特定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一旦酶失去其原有结构,活性也会丧失。

三、分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1. 基因工程与基因治疗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开启了人类基因组时代,我们能够通过改变或修复人类基因来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例如,可以使用CRISPR-Cas9技术来编辑人类基因组,在遗传性疾病中定点修复或删除异常基因。

此外,通过基因治疗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抗击某些癌症等。

2. 药物研发与靶向治疗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基因组和相关疾病机制,科学家能够找到新药靶点,并通过设计药物以针对靶点来治疗相应疾病。

这种靶向治疗手段有助于减少药物副作用并提高治愈率。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生物化学的发展史生物化学,这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发展历程就像一部精彩的探险小说,充满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不断探索未知的坚持。

在古代,虽然没有“生物化学”这个明确的概念,但人们已经对生命现象中的一些化学问题有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

例如,酿酒、制醋等工艺,其实就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的化学反应。

古代的医学家们也通过尝试各种草药来治疗疾病,虽然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化学原理,但这些实践无疑为后来生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18 世纪,随着化学学科的逐渐成熟,生物化学开始崭露头角。

拉瓦锡通过对燃烧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氧化学说,这为研究生物体内的氧化反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而普利斯特里则发现了氧气,这一发现对于理解生物呼吸作用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19 世纪是生物化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生物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提出了“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强调了矿物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科学家们还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大分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进入 20 世纪,生物化学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1902 年,费歇尔确定了氨基酸的化学结构,为蛋白质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他的工作不仅让人们对蛋白质的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后续的蛋白质合成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 20 世纪的前半叶,维生素的发现是生物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维生素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它们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这一发现不仅为营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治疗许多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提供了方法。

同时,酶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科学家们开始揭示酶的催化机制,以及酶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这使得人们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有了更精确的理解。

20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物理学等学科相互融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在欧洲约在160年前开始,逐渐发展,一直到1903年才引进“生物化学”这个名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我国,其发展可追溯到远古。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饮食、营养、医、药等方面都有不少创造和发明,生物化学的发展可分为:叙述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及机能生物化学三个阶段。

(一)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1.饮食方面: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人民已能造酒,相传夏人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作酒必用曲,故称曲为酒母,又叫做酶,与媒通,是促进谷物中主要成分的淀粉转化为酒的媒介物。

现在我国生物化学工作者将促进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媒介物(即生物催化剂)统称为酶,从《周礼》的记载来推测,公元前12世纪以前,已能制饴,饴即今之麦芽糖,是大麦芽中的淀粉酶水解谷物中淀粉的产物。

《周礼》称饴为五味之一。

不但如此,在这同时,还能将酒发酵成醋。

醋亦为五味之一。

《周礼》上已有五味的描述。

可见我国在上古时期,已使用生物体内一类很重要的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酶,为饮食制作及加工的一种工具。

这显然是酶学的萌芽时期。

2.营养方面:《黄帝内经·素问》的“藏气法时论”篇记载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将食物分为四大类,并以“养”、“益”、“助”、“充”表明在营养上的价值。

这在近代营养学中,也是配制完全膳食的一个好原则。

谷类含淀粉较多,蛋白质亦不少,宜为人类主食,是生长、发育以及养生所需食物中之最主要者;动物食品含蛋白质,质优且丰富,但含脂肪较多,不宜过多食用,可用以增进谷类主食的营养价值而有益于健康,果品及蔬菜中无机盐类及维生素较为丰富,且属于粗纤维,有利食物消化及废物的排出;如果膳食能得到果品的辅助,蔬菜的充实,营养上显然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完全膳食。

膳食疗法早在周秦时代即已开始应用,到唐代已有专书出现。

盂诜(公元7世纪)著《食疗本草》及昝殷(约公元8世纪)著《食医必鉴》等二书,是我国最早的膳食疗法书籍。

宋朝的《圣济总录》(公元前12世纪)是阐明食治的。

元朝忽思慧(公元14世纪)针对不同疾患,提出应用的食物及其烹调方法,并编写成《饮膳正要》。

由此可看出我国古代医务工作者应用营养方面的原理,试图治疗疾患的一些端倪。

3.医药方面:我国古代医学对某些营养缺乏病的治疗,也有所认识,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古称“瘿病”,主要是饮食中缺碘所致,有用含碘丰富的海带、海藻、紫菜等海产品防治。

公元4世纪,葛洪著《肘后百一方》中载有用海藻酒治疗瘿病的方法。

唐·王焘(公元8世纪)的《外台秘要》中载有疗瘿方36种,其中27种为含碘植物。

而在欧洲直到公元1170年才有用海藻及海绵的灰分治疗此病者。

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的病。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早有详细研究,认为是一种食米区的疾病,分为“肿”、“不肿”及“脚气入心”三种,可用含有维生素B1的车前子、防风、杏仁、大豆、槟榔等治疗。

酿酒用的曲及中药中的神曲(可生用)均含维生素B1较丰富,且具有水解糖类的酶,可用以补充维生素B1的不足,亦常用以治疗胃肠疾患。

夜盲症古称“雀目”,是一种缺乏维主素A的病症。

孙思邈首先用含维生素A较丰富的猪肝治疗。

我国最早的眼科专著《龙木论》记载用苍术、地肤子、细辛、决明子等治疗雀目。

这些药物都是含有维生素A原的植物。

我国研究药物最早者据传为神农。

神衣后世又称炎帝,是始作方书,以疗民疾者。

《越绝书》上有神农尝百草的记载。

自此以后,我国人民开始用天然产品治疗疾病,如用羊靥(包括甲状腺的头部肌肉)治甲状腺肿,紫河车(胎盘)作强壮剂,蟾酥(蟾蜍皮肤疣的分泌物)
治创伤,羚羊角治中风,鸡内金止遗尿及消食健胃等。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秋石。

秋石是从男性尿中沉淀出的物质,用以治病者。

其制取确实是最早从尿中分离类固醇激素的方法,其原理颇与近代有所相同。

近代的方法为Windaus等在本世纪30年代所创,而我国的方法则出自11世纪沈括(号存中)著的《沈存中良方》中,现仍可在《苏沈良方》中寻着。

其详细制法,在《本草纲目》上亦有记载,可概括为用皂角汁将类固醇激素,主要为睾酮,从男性尿中沉淀出来,反复熬煎制成结晶,名为秋石。

皂角汁中含有皂角苷,是常用以提炼固醇类物质的试剂。

这样看来,人类利用动物产品,调节生理功能,治疗疾病是从10世纪开始,实为内分泌学的萌芽。

明代李时珍(公元1522~1596年)撰著《本草纲目》,凡52卷,共载药物1800余种,其中除植物药物外,尚载鱼类63种,兽类123种,昆虫百余种,鸟类77种及介类45种。

书中还详述人体的代谢物、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如人中黄(即粪)、淋石(即尿)、乳汁、月水、血液及精液等。

这一巨著不但集药物之大成,对生物化学的发展也不无贡献。

这样看来,中国古代在生物化学的发展上,是有一定贡献的。

但是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尊经崇儒,斥科学为异端,所以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欧洲就处于领先地位。

18世纪中叶,Scheele研究生物体(植物及动物)各种组织的化学组成,一般认为这是奠定现代生物化学基础的工作。

随后,Lavoisier于1785年证明,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被消耗,呼出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能,这意味着呼吸过程包含有氧化作用,这是生物氧化及能代谢研究的开端。

接着,Beaumont(1833年)及Bernard(1877年)在消化基础上,Pasteur(1822~1895年)在发酵上,以及Liebig(1803~1873年)在生物物质的定量分析上,都作出显著的贡献。

1828年Wohler在实验室里将氰酸铵转变成尿素,氰酸铵是一种普通的无机化合物,而尿素是哺乳动物尿中含氮物质代谢的一种主要产物,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不但为有机化学扫清了障碍,也为生物化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自此直到20世纪初叶,对生物体内的物质,如脂类、糖类及氨基酸的研究,核质及核酸的发现,多肽的合成等,而更有意义的则是在1897年Buchner制备的无细胞酵母提取液,在催化糖类发酵上获得成功,开辟了发酵过程在化学上的研究道路,奠定了酶学的基础。

9年之后,Harden与Young又发现发酵辅酶的存在,使酶学的发展更向前推进一步。

以上包括我国古代及欧洲的发明创造、研究发现,均可算是生物化学的萌芽时期,虽然也有生物体内的一些化学过程的发现和研究,但总的说来,还是以分析和研究组成生物体的成分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为主,所以这一时期可以看作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二)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从20世纪开始,生物化学进入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发展时期。

在营养方面,研究了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及需要量,并发现了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一些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等。

在内分泌方面,发现了各种激素。

许多维生素及激素不但被提纯,而且还被合成。

在酶学方面Sumner于1926年分离出尿酶,并成功地将其做成结晶。

接着,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也相继做成结晶。

这样,酶的蛋白质性质就得到了肯定,对其性质及功能才能有详尽的了解,使体内新陈代谢的研究易于推进。

在这一时期,我国生物化学家吴宪等在血液分析方面创立了血滤液的制备及血糖的测定等方法,至今还为人们所采用;在蛋白质的研究中,提出了蛋白质变性学说;在免疫化学上,首先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抗原抗体反应的机制;在营养方面,比较荤膳与素膳的营养价值,并发现动物的消化道可因膳食中营养素
价值的不同及丰富与否而发生一定的改变;食素膳者与食荤膳者相比,胃稍大而肠较长。

自此以后,生物化学工作者逐渐具备了一些先进手段,如放射性核素示踪法,能够深入探讨各种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故对各种物质代谢途径及其中心环节的三羧酸循环,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从50年代开始,生物化学的进展突飞猛进;对体内各种主要物质的代谢途径均已基本搞清楚,所以,这个时期可以看作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三)机能生物化学阶段
近20多年来,除早已在研究代谢途径时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示踪法之外,还建立了许多先进技术及方法。

例如,在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时,有各种各样敏感而特异的电泳法及层析法,还有特别适用于分离生物大分子的超速离心法;在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时,可使用自动分析仪,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甚至在测定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的排列顺序时,也有可供使用的自动顺序分析仪。

还有不少近代的物理方法和仪器(如红外、紫外、X线等各种仪器),用以测定生物分子的性质和结构。

在知道生物分子的结构之后,就有可能了解其功能,还有可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1965年我国的生物化学工作者和有机化学工作者首先人工合成了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开阔了人工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

除此之外,生物化学家也常常采用人工培养的细胞及繁殖迅速的细菌,作为研究材料,并用现代的先进手段,不但把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途径弄得更清楚,而且还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胆固醇、某些固醇类激素、血红素等的生物合成基本上己搞明白;不但测出了某些有生物学活性的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二、三及四级结构),尤其是一些酶的活性部位,而且还测出了一些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的结构,从而确定了它们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及遗传中的作用。

体内构成各种器官及组织的组成成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而功能则来源于各种组成的分子结构;有特殊机能的器官和组织,无疑是由具有特殊结构的生物分子所构成。

探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正是现时期的任务。

所以,可以认为生物化学已进入机能生物化学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