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af468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6.png)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一、引言本规程旨在规范计量设备检定过程,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
凡参与计量设备检定的相关人员均应按照本规程执行。
二、检定前准备1. 检定人员应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测量原理、技术参数等。
2. 检定人员应检查待检计量设备的外观,确保其无损坏、污渍等现象。
3. 检定人员应查阅相关标准规范,并准备好相应的检定仪器和工具。
三、检定操作流程1.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连接待检计量设备和检定仪器。
2.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零点调整。
3.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4.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记录待检计量设备在各个测量点上的检定结果。
5. 检定人员应对检定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待检计量设备是否合格。
6. 如发现待检计量设备存在问题,检定人员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应的修理或更换。
四、检定结果处理1. 检定人员应根据检定结果,填写相应的检定报告,并签名确认。
2. 检定报告应包括待检计量设备的信息、检定结果、评估结果等内容。
3. 检定报告应报送给相关部门或单位,并留存备案。
五、检定记录管理1. 检定人员应将检定过程中的所有记录进行归档,包括检定报告、原始测定数据等。
2. 检定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保存,以备后续查阅。
3. 检定记录应进行保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设备维护与定期检定1. 检定人员应定期对已检定的计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检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
3. 检定人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故障的计量设备,确保其正常可靠运行。
七、附则本规程是对计量设备检定操作的详细规定,凡涉及略有不符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但必须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总结本规程从检定前准备、检定操作流程、检定结果处理、检定记录管理、设备维护与定期检定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确保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7841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0.png)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 引言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试验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的操作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程适用于试验检测过程中使用的各类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常用的分析仪器、计量设备、试验装置等。
正确使用和操作仪器设备是保证试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本规程的实施能够帮助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质量。
2. 仪器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确认仪器设备的完好性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需要确认仪器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电源、仪器显示屏、按键、连接端口等。
对于有问题的仪器设备,在使用之前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2 清洁操作区域和仪器设备清洁和整理操作区域和仪器设备是确保试验检测过程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步骤。
操作人员应定期清洁操作台面、仪器的外壳和工作面,确保环境整洁,并且避免灰尘和杂物的干扰。
2.3 校准仪器设备在进行试验检测之前,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准确度,避免因仪器设备本身的误差而引起的试验结果的误差。
3. 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试验检测过程准确可靠的关键。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步骤:3.1 了解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并了解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
不同的仪器设备可能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的仪器设备进行操作。
3.2 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操作开机和关机是使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
在开机之前,操作人员应检查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并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进行开机操作。
在关机之前,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进行关机操作,并断开电源。
3.3 样品处理和仪器设备的连接在进行试验检测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并将样品装入相应的容器或样品台。
然后,根据试验要求将仪器设备与样品连接,以进行试验检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843ec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8.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适⽤范围本规程适⽤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员:确保校准检查⼯作能够及时执⾏,使⽤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仪器的开机校准⼯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开机校准才能运⾏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要求进⾏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录、检定⽅式(见附表),且每年⼀次进⾏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期⼀个⽉或半个⽉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保管。
2.5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期间,均使⽤绿⾊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使⽤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90a28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9.png)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准确测试数据的产生,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货、验收、使用、维护、校验、保养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货、验收第四条仪器设备选用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根据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选择。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进货应在合法、正规的商家进行,确保其质量和正规性。
第六条仪器设备的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外观、功能等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要求。
第七条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进行验收记录,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使用第八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的要求。
第九条使用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其外观和电气连接情况,确保安全使用。
第十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根据其功能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设置。
第十一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操作的环境,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物品发生碰撞。
第十二条使用精密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操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
第十三条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维护第十四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第十五条每位操作人员使用完仪器设备后应做好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
第十六条定期维护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检查、校准和更换易损件等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维护工作应做好记录,包括维护内容、负责人等信息,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第五章仪器设备的校验第十八条仪器设备的校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校验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等。
第十九条校验工作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校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校验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校验报告的编制和归档,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程(含表格)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程(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61291faaa5e9856a561260a6.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程(ISO13485-2016/YYT0287-2017)1.0目的规范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确认、校准、维护及文件管理过程。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确认、校准、维护及文件管理。
3.0引用/参考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制药工艺验证实施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0-2001:标准玻璃量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验证与确认控制程序》《基础设施控制程序》《标识与可追溯控制程序》《数据完整性管理规程》《采购控制程序》《URS管理规程》《验收管理规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规程》4.0职责4.1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分析仪器的校验、确认、维保和文件管理,起草仪器校准台账,确认方案和确认报告的起草并执行确认。
4.2QA负责对实验室分析仪器管理过程进行监控,负责审核确认方案及确认报告并给定确认编号。
4.3质量部经理负责为实验室分仪器的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审批仪器校准台账及确认方案和报告。
5.0程序5.1仪器设备购置质量控制实验室在需要购置分析仪器时,应根据《URS管理规程》编制仪器URS,并按照《采购控制程序》进行申购。
5.2仪器设备验收仪器到货后,质量控制实验室按照《验收管理规程》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仪器验收记录》。
5.3仪器档案管理5.3.1仪器在初步验收合格后,质量控制实验室根据《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规程》建立仪器档案。
5.3.2质量控制实验室仪器编号规则为QC+三位流水号,例如QC001表示实验室的第一台仪器。
5.4仪器设备使用5.4.1确认5.4.1.1仪器分类5.4.1.1.1A类不具备测量功能,或者通常只需要校准,厂家技术标准可以作为用户需求。
例如超声波清洗机、离心机、摇床等。
5.4.1.1.2B类此类仪器具有测量功能,并且仪器控制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等)需要校准,用户需求一般与厂家技术标准相同。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3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38083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f.png)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引言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并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操作人员在使用、维护和校验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以下规程。
2. 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维护和校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实验室、生产车间等工作环境。
3. 使用相关设备前的准备工作3.1 确保操作人员已接受相关培训,并具有相关证书或许可证。
3.2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如电源、接地线等。
3.3 仔细阅读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使用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4.1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2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独立作业,应有专人监护。
4.3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按照正确的步骤和顺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操作或更改设备设置。
4.4 避免使用损坏或不完整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4.5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4.6 禁止同时使用多个设备或混合使用不同设备,以免产生意外或损坏设备。
4.7 在使用电源设备时,应注意电源开关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确保安全使用。
4.8 禁止随意更换设备的部件或零件,如需更换,应根据设备的规定进行操作。
5. 仪器设备的维护规程5.1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5.2 对设备进行清洁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并遵循相关的清洁指南。
5.3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进行维护作业,避免使用不合适或损坏的工具。
5.4 在维护过程中,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任何的操作或维修。
6. 仪器设备的校验规程6.1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正和检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2 校验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校验结果。
6.3 校验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6.4 如果校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复或更换。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范本(2篇)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072e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d.png)
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范本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安全性。
用户在使用仪器仪表前,应仔细阅读本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仪器仪表描述描述仪器仪表的名称、型号、技术指标等基本信息,并提供仪器仪表的示意图或照片,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和功能。
3. 安全注意事项3.1 在使用仪器仪表前,应熟悉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3.2 确保仪器仪表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并保持室内整洁、无杂物。
3.3 在使用电气仪器时,务必注意电源是否接地,工作区域是否防水和防爆。
3.4 使用仪器仪表时,应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磕碰、触电、溅液等情况的发生。
4. 仪器仪表准备4.1 将仪器仪表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固定好。
4.2 检查仪器仪表的电源线、信号线等连接是否牢固。
4.3 验证仪器仪表的校准状态和有效期,如有过期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处理。
5. 仪器仪表开机准备5.1 先接通仪器仪表的电源,然后按照启动顺序依次开机,注意观察仪器仪表的指示灯和显示屏,确保其正常工作。
5.2 在启动过程中,应及时响应仪器仪表的提示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设置。
6. 实验操作步骤6.1 描述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包括样品准备、参数设置、数据输入等。
6.2 仪器仪表操作前,应确保相关设备和材料已准备好,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必要的校准和预热。
6.3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仪表的指示和显示,记录实验数据,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4 完成实验后,及时关闭仪器仪表,并按照规定清理、维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寿命。
7. 常见故障处理7.1 列举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如设备无法开机、显示异常、数据不准确等。
7.2 给出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检查电源线、信号线、传感器等连接是否良好,设备是否正常附着等。
8. 维护与保养8.1 根据仪器仪表的特性,列出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具体要求,包括清洁、校准、更换部件等。
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
![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c1762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a.png)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仪器准确. 范围:所有计量仪器、设备。
责任者:质量控制部、质量管理部、计量员。
规程:为加强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出示数据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特对检定、校准工作作如下规定:1。
检验中必须检定、校准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可分为三类: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品种(下称强检品种);非强检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品种;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性检定,校准的品种.2。
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品种,在政府未授权自行检定前,由企业组织人员单独造册,报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周期,施行强制检定。
根据本企业目前工作及使用状况,列入强检的品种有: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包括紫外、红外、荧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旋光仪、玻璃液体温度计等。
详细操作见“计量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3. 非强检,但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仪器,其检定应严格按《中国药典》附录有关规定或该仪器说明书进行。
检定周期应由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及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
属于此类品种并初步确定检定周期的有:永停滴定仪(一年)、片剂溶出度测定仪(二年)、片剂崩解仪(一年)等。
4. 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次性检定、校准的品种,主要是指用于容量分析的玻璃仪器,包括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等。
领用后须作校正,合格方能使用.校正方法及允许误差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为提高校正的合格率,采供部要把好质量关,质量过不了关的厂家的产品或低于一等品产品均不得采购。
标准操作规程5。
凡新进购(特别是进口的)或经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均应检定合格(并确定检定周期后)后方能使用。
6. 检定结束后,应对被检的仪器设备做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明确结论并在仪器设备上标以醒目标志。
几属强检品种并由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的,或非强检品种由企业根据《中国药典》有关规定检定的应贴有合格证。
仅根据说明作一般性测试检定,证明其正常者的一般仪器设备均应贴上使用证。
仪器仪校验检定操作规程
![仪器仪校验检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1c51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7.png)
仪器仪校验检定操作规程一、引言为了确保仪器仪校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仪器仪校验的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仪器仪表的校验检定工作。
二、术语和缩略语•仪器:包括仪表、设备和检测器等。
•仪校验:采用标准仪器对被检仪器进行检验、校准和验证的过程。
•检定:确认被检仪器是否符合规定的精度和准确性要求的过程。
三、仪器仪校验检定的目的校验检定是为了保证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根据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仪器仪表需要进行定期校验和检定。
四、仪器仪校验检定的内容1.校验检定项的确定:根据实验室需要和仪器使用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校验检定的仪器和项目。
2.校验检定计划的制定:根据校验检定项确定检测周期、方法和依据,制定校验检定计划。
3.校验检定的具体操作:根据校验检定计划进行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仪器仪表的清洁和标识,校验检定所需的标准器具的准备。
–校验检定过程:按照校验检定计划进行操作,记录和处理校验检定数据。
–结果判定:根据校验检定数据和准确度要求,进行结果的判断和分析。
–报告编写:将校验检定结果和分析编写成检定报告,包括校验检定过程的描述、数据记录和结论。
–仪器仪表标识:根据校验检定结果,在仪器仪表上进行标识,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五、校验检定的要求和标准1.校验检定要求:校验检定过程必须遵循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要求,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标准器具的选择:校验检定所使用的标准器具必须与被检仪器相匹配,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校验检定结果的判定标准:校验检定结果的判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保证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六、校验检定记录和报告1.校验检定记录:校验检定工作完成后,应记录校验检定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操作,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2.检定报告的编写:校验检定完成后,应编写检定报告,包括校验检定过程的描述、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仪器调校操作规程
![仪器调校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be288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d.png)
仪器调校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在科学研究、实验室测试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中,仪器调校是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针对仪器调校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使用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仪器调校操作。
二、调校前准备在进行仪器调校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需要进行,以确保调校程序的顺利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 确认调校目标:明确仪器调校的目的,并确定需要调校的参数和精度要求。
2. 检查设备完整性:仔细检查待调校的仪器设备是否完好,例如电源、连接线、传感器等是否齐全、无损坏。
3. 校准标准品:准备好经过校准和验证的标准品,确保其准确可靠。
4. 环境条件调整:根据仪器要求,调整好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调校流程1. 连接仪器:将待调校仪器与电源、传感器等设备连接,并确保连接稳定、无松动。
2. 启动仪器: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正确启动仪器设备,并等待其稳定运行。
3. 零点校准:根据仪器的要求和操作手册,进行仪器的零点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准确记录校准数据。
4. 量程校准: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仪器的量程校准。
过程中,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标准品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5. 线性度检查:对仪器的线性度进行检查,使用标准品进行多点测量,记录并比对测量结果。
6. 稳定性验证:经过以上校准步骤后,进行仪器的稳定性验证,观察仪器测量值的稳定性,并与规定要求进行比对。
四、记录和验证1. 记录数据:在调校过程中要准确记录校准数据,包括仪器型号、校准时间、校准人员、校准参数等,并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对记录的校准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校准结果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进行重新校准。
3. 审核和验证:由专业人员对校准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确保校准结果准确可靠。
五、安全操作措施1. 仪器操作规范:在进行仪器调校时,必须遵守仪器的操作规范,严禁任意更改参数或进行不必要的操作。
设备校准的操作规程
![设备校准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748e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2.png)
设备校准的操作规程一、概述设备校准是确保设备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设备校准的过程,确保校准操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设备校准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生产线、测试中心等。
三、设备校准流程1. 检查设备:在进行校准前,首先要检查设备本身的状态,确保设备无损坏或故障,并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设备的清洁度,确保没有灰尘或污染物影响测量。
2. 确定校准标准:根据设备类型和用途,选择相应的校准标准。
校准标准应与被校准设备具有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确保校准结果准确可靠。
校准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其他可信的标准。
3. 准备校准设备:按照校准标准的要求,准备好用于校准的设备、仪器和材料。
确保这些校准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4. 进行校准操作:根据设备的测量范围和要求,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校准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校准设备的精确使用,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
5. 记录校准结果:在校准操作完成后,及时记录校准结果。
记录应包括被校准设备的标识、校准标准的信息、校准操作的日期和操作员信息等。
同时,记录设备校准前的状态,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6. 评估校准结果:根据校准标准和设备的要求,评估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重新进行校准操作。
7. 校准证书和报告:对于通过校准的设备,根据需要出具校准证书和报告。
证书和报告应包括设备的标识、校准结果、操作过程和评估结论等内容,确保校准结果可追溯和证明。
8. 校准后维护:设备校准结束后,应及时对校准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再校准或维护,以保持设备的准确可靠。
四、注意事项1. 校准操作应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2. 在进行设备校准时,要注意环境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等。
环境条件变化可能会对校准结果产生影响,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校准。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21b0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9.png)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1.入场前的准备工作1.1 确保仪器设备安装位置稳固,不会倾斜或摇晃。
1.2 检查所有电缆和连接器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1.3 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线是否接地正确,并保证插头无损。
1.4 判断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合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5 阅读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并熟悉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仪器设备的使用2.1 在启动仪器设备之前,确保周围没有任何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等危险物质。
2.2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以避免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2.3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注意不要过度施加力量,以免损坏设备。
2.4 确保仪器设备的所有控制按钮处于正常位置,并且能正常操作。
2.5 在启动仪器设备之前,检查仪器设备上的液位、压力和温度等指示器的读数是否正常。
2.6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
3.仪器设备的维护3.1 定期清洁仪器设备的外部表面,并确保仪器设备周围的环境清洁。
3.2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存在磨损、腐蚀等情况,并及时更换或修复。
3.3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润滑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4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气线路是否有松动、老化等情况,并及时修复。
3.5 定期校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并及时进行调整。
4.仪器设备的校验4.1 根据仪器设备的校验周期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校验计划。
4.2 校验仪器设备时,要确保校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校验时,应按照标准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行,严格遵守校验方法和步骤。
4.4 校验结果应进行准确记录,并及时对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4.5 校验后,应对仪器设备进行重新调试和试验,确保其正常运行。
5.紧急情况处理5.1 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切断仪器设备的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5.2 在进行维修、清洁或校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5.3 在处理危险物质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测量仪器设备校准程序
![测量仪器设备校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80d09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c.png)
测量仪器设备校准程序
1 目的:确保设备仪器的精确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实验室所有测量设备(包括移液器、温度计、湿度计等)。
3 操作方法
3.1根据具体仪器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医学工程部,要求仪器校准。
如移液器、温度计、湿度计。
移液器需要经常性校准,所以由本室自己校准,校准程序见附件中移液器校准原始记录表。
3.2由医院医学工程部联系广西计量检测研究院统一校准。
3.3详细记录校准仪器的名称型号、校准者、校准单位以及校准时间。
3.4一些测量设备(如温湿度计)可只校准一套,校准过的测量设备可作为实验室其它该种测量设备的参照。
3.5一些仪器设备(如冰箱等)每天都要用校准过的温度计进行测定、记录,以确保其精确性,保证实验质量。
4.引用表格:
附表10;仪器设备校准记录表。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07e0c2da38376baf1fae70.png)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一、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
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c14a206bd64783e09122be0.png)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
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
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4、职责要求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7.2清洗后的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贮入蒸馏水。
洗净的量器应提前4小时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7.3校准操作中,称量尽可能快速,并记录、查询校准室内的空气温度及大气压力。
所使用天平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称量量器的外部保持清洁干净,拿取时应戴上洗净的棉布手套。
(完整版)温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完整版)温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4b1ed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7.png)
完整版)温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温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完整版)1.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温度计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我们的实验室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温度测量结果。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我们实验室内的所有温度计校验工作,包括常规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温度计等各种类型的温度计。
3.校验标准3.1 标准设备:在进行温度计校验时,我们将使用由___或者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标准温度计。
3.2 校验方法:校验过程中,将按照国家标准《温度计校准规程》进行操作,包括环境温度、校验点温度的确定以及校验结果的计算等步骤。
4.校验设备准备4.1 校验设备:准备标准温度计、被校验温度计、校验记录表格等设备和材料。
4.2 校验环境:确保校验环境的温度稳定,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3 校验前准备:将标准温度计放置在校验环境中,使其达到稳定温度;将被校验温度计准备好,并检查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校验过程5.1 被校验温度计的校验点:根据被校验温度计的规格和使用要求,确定校验点温度。
5.2 温度校验:将被校验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放置在校验环境中,保持稳定,并记录其温度读数。
5.3 校验结果计算:根据温度差异计算被校验温度计的偏差,并记录在校验记录表格中。
5.4 判定结果:根据校验结果和国家标准,判断被校验温度计是否合格。
如果偏差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校验记录和报告6.1 校验记录:将校验过程中的温度读数和计算结果记录在校验记录表格中,并进行签字和日期确认。
6.2 校验报告:根据校验记录,编制校验报告,包括被校验温度计的信息、校验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7.校验频率和周期7.1 校验频率:根据被校验温度计的使用情况和重要性,确定校验频率。
7.2 校验周期:根据校验频率和国家标准要求,确定校验周期。
8.校验结果处理8.1 合格处理:如果被校验温度计合格,则将其标记为合格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bb0d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a.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对各类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的操作。
三、检定和校准的定义和区别1.检定:利用已知标准或者物理常数等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比较、测量,以确定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正确性。
2.校准: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测量误差调整到指定范围内,使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四、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周期1.新购的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实验室后的一个月内进行首次检定和校准。
2.日常使用中的仪器设备应按照《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
3.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者被维修后,应进行检定和校准。
五、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步骤1.准备工作(1)查阅《相应仪器设备操作手册》和《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标准》。
(2)确保晴天时进行检定和校准,避免天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保持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2.检定和校准装置的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检定和校准装置,并确保其状态良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检定和校准操作(1)按照《相应仪器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检定操作。
(2)记录仪器设备的初始读数和检定装置的标准值,并计算出测量误差。
(3)根据测量误差的大小,调整仪器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操作。
(4)再次记录仪器设备的读数和检定装置的标准值,并计算出校准之后的测量误差。
4.结果处理和记录(1)根据检定和校准之后的测量误差,判断仪器设备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应标示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2)将检定和校准的各项数据记录在《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记录表》中,并签字确认。
六、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操作规程,并经过专门培训。
2.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如保持清洁、防止受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
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 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
QC 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 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 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 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起草人 起草日期 部门审核人 审核日期 质量管理部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拷贝号
生效日期
变更原因及内容:
颁发部门
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 及份数 0
质 量 管 理 部 [2] 生产技术管理部 [0] 设 备 管 理 部 [1] 前 处 理 车 间 [0] 丸 剂 车 间 [0] 综 合 制 剂 车 间 [0] 采 购 供 应 部 [0] 人 力 资 源 部 [0] 办 公 室 [0] 研 发 部 [0] 财 务 部 [0]
四、内容
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
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
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
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
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
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
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2.6.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
2.6.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
2.6.4QC检验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
2.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
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
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
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
2.8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
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
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内部校准
3.1电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除定期进行全面检定校验外,每次开机均必须进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
该校准由QC检验员执行。
3.2校准的量程范围应当涵盖实际检验的使用范围。
3.3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器,开机时应等待其自动校准结束确认仪器正常后方能使用。
3.4天平开机后应进行校准后方能使用,校准完毕后填写校准记录。
五、相关文件及编码
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1107·0009-00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规程1104·0013-00
附表: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检定、校验方式
1温湿度表外部校验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外部校验
3气相色谱仪外部校验
4液相色谱仪外部校验
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外部校验、开机校准6游标卡尺外部校验
7手持测厚仪外部校验
8水份快速测定仪外部校验
9智能崩解仪外部校验
10架盘天平带砝码外部校验、开机校准11自动电位滴定仪外部校验
12数学熔点仪外部校验、开机自动校准13烘箱外部校验
14电导率仪外部校验
15微差压计外部校验
16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外部校验、开机自动校准17目视旋光仪外部校验
18真空表外部校验
19单标线吸量管外部校验
20单标线容量瓶外部校验
21分度吸量管外部校验
22量筒外部校验
23具塞量筒外部校验
24量杯外部校验
25具塞滴定管外部校验
26无塞滴定管外部校验
序号设备名称检定、校验方式27分度吸量管外部校验
28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外部校验
29密度计外部校验
30水份测定仪外部校验
31工作常用玻璃温度计外部校验
32密度计外部校验
33水份快速测定仪外部校验
34酸度计外部校验
35电子天平外部校验、开机校准36尘埃粒子计数器外部校验
37电热恒温培养箱外部校验
38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外部校验
39生化培养箱外部校验
40落镖冲击试验仪外部校验
41密封试验仪外部校验
42液体比重天平外部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