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 星级评价 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班级自主化管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观念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充分动脑、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2. 引导学生多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建立班级自治的文化氛围班级自主化管理需要建立学生自治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创设自由交流的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 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参与决策和执行班级规则,培养学生的自治意识。
3.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起一种同理心和包容性的班级氛围。
4. 建立班干部制度,让学生在日常管理中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班级自主化管理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具体策略包括:1. 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定制,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成长和进步。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班级自主化管理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指在班级中实行一种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决策的管理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有权利也有责任参与班级事务。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比如开展班会,让学生主持会议、制定议程等。
加强对学生自主行为的认可和鼓励,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班级管理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配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合作活动,比如分小组进行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商议、制定计划和分工合作。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互相帮助、支持和合作。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着班级的管理责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为班级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委派一些具体的管理任务,如班级卫生、值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的责任和感受。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责任行为的认可和奖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建立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制。
班级管理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机制,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管理。
教师可以建立班级管理委员会或学生议事会,由学生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班级管理问题,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可以建立学生意见反馈箱或建议箱,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和建议,以实现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和监督。
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虽然是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但教师仍应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确保学生在自主管理中能够顺利开展。
建构学生管理民主共同体,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建构学生管理民主共同体,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在当下的教育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教育者”的角色出现,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开展活动时往往也是教师下达指令、学生执行,教师安排好活动的流程和内容后就不再过问了。
这样的做法其实很难培养出具有自主管理能力的学生,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因此,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改变“教育者”的角色,将自己从管理者转变为指导者和陪伴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建立管理民主共同体,让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在参与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学会自主管理能力,还能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关键词:政治、民主共同体、自主管理一、建立班委组织,明确分工班委是班级的领导者,也是班级的管理者。
在班干部的选拔上,要以民主的方式进行,不能由教师或其他干部指定。
班干部的选拔标准应该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较高、学习成绩较好、在班级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又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帮助。
在班干部的选拔上,可以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由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认为合适的班干部。
在竞选时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竞选。
在选举后还要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对其进行具体分工,让每个班干部都有自己负责的事务,形成一个以班干部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民主共同体。
教师在选拔班委时,可以设置不同岗位,如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
每个岗位都需要明确岗位职责,并由班委进行分工合作。
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能力。
二、开展主题班会,自我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主题班会是开展班级管理的主要方式,也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
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可以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
比如,在上学期开学时,我召开了“我的班级我做主”主题班会。
小学生班级管理“星级少年”评选细则

“星级少年”评选细则一、活动目的:认真开展好“星级少年”评比活动,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评比活动能够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增强了集体意识、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了美德修养,使自己健康快乐成长。
如何开展好该项活动,下面就相关事宜作详细说明。
二、“星级少年”类别设置:①学习之星②阅读之星③体卫之星④文明之星⑤创新之星⑥才艺之星⑦进步之星⑧劳动之星⑨孝敬之星⑩环保之星星级少年类别涵盖面广,主要目的是为了彰显学生个性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目标,有动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将他的闪光点展示给大家,更加健康快乐成长!三、评选过程及表彰方式:1、班级将评选标准在教室内进行公示,并通过班主任老师进行宣传,请每一位学生在2月初和6月初根据自身情况选定目标,努力争取。
2、分别于4月1-10日和6月1-10日开展两次评比活动,通过民主选举和自荐的方式产生出班级“星级少年”(必须是讲环保的学生方能参加“星级少年”评选),发给喜报,并填写事迹上报大队辅导员,然后由大队辅导员根据所上报的事迹和对本人的考核评选出班级“星级少年”,进行公示、表彰、宣传,并且在他们中间产生期末“星级少年”表彰名单。
四、评选条件(一)学习之星1、学习勤奋刻苦,主动性强,方法灵活,考试无作弊行为,成绩优秀,在班级中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2、不畏家境贫困或学业困难,学习进取心强,在阶段性考试中成绩突出,其学习精神成为学生表率。
(二)阅读之星1.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深厚的阅读兴趣,能在班级或学校发挥“课外阅读”的模范带头作用;2.积极参加各类阅读活动。
3.读书量大,写作能力强。
(三)体卫之星1、热爱体育运动,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课外活动,认真遵守学校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制度,身心健康,个人卫生好。
2、有良好的体育精神,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体育竞赛和体育展示活动,为班级、学校争得荣誉。
3、身体素质好,体育课各项考核达标。
(四)文明之星1、尊老爱幼,孝敬长辈。
民主治班——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民主治班——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发表时间:2020-11-25T15:11:21.94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作者:罗文霞[导读] 当前初中班级管理方式以及方法亟需突破,如何提高学生自主能力成为许多教师的难题。
罗文霞(兴宁市华侨中学广东梅州 514500?)摘要:当前初中班级管理方式以及方法亟需突破,如何提高学生自主能力成为许多教师的难题。
本文提出了民主治班的相关策略,通过组织学生共同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立班干责任制、实行分层分组、帮助学困生等措施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民主;班级管理;自主管理班级管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相关,是师生、生生互相交流的活动,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十分重大[1]。
教师,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在管理班级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管理方法,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全面素养,实现育人目标。
一、初中班级管理现状分析班级管理要求教师对各类资源以及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对于教师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管理水平低下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需要改变自己的传统班级理念,采用个性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班级管理不受重视,导致部分教师的管理水平较低。
(二)心理沟通欠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叛逆情绪较为明显。
在班级管理中亟需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但是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教师由于教学时间、工作压力等方面的缘故,难以调出时间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三)管理方法滞后一直以来我国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成绩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杆,导致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
2024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024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概述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民主管理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构建民主、和谐、有活力的学校氛围。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
(2)创建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2. 原则:(1)积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3)建立有效的协商和沟通机制,确保决策的公正和透明。
(4)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共同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重点工作1. 建设学生自治组织(1)成立学生会、班级委员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代表通过选举产生,负责学生的意见收集和反馈工作。
(2)学生自治组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
2. 拓展学生参与渠道(1)建立学生意见箱和在线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2)组织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相关决策的讨论和制定课程计划、活动安排等。
(3)开展学生议事会和座谈会,增加学生与教师、校领导之间的交流机会。
3. 加强学生自治能力培养(1)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和服务的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学生自治能力和管理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设立学生自主项目资助,鼓励学生提出并组织实施有益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四、具体措施1. 宣传教育(1)开展学生民主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全校师生普及学生自治与参与的重要性。
(2)通过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宣传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学生参与的事例。
2. 组织选举与培训(1)按照学校民主管理工作要求,组织学生代表的选举,保证选举的公开、公平、公正。
班级管理制度的民主与参与式决策

班级管理制度的民主与参与式决策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如何建立一种既民主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制度,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班级管理制度中的民主与参与式决策,并分析其对班级氛围和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民主决策是指通过广泛的讨论和投票等方式,使班级成员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决策过程,以保证每个人的权益得到尊重和满足。
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决策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可以使他们逐渐形成民主的思维和价值观,并培养他们关心集体、主动参与的习惯。
2.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
民主决策可以让每个学生的声音都得到倾听和重视,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合作,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3. 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和领导潜力。
通过参与决策,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主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领导潜力。
二、参与式决策的方式为了实现班级管理制度的民主和参与式决策,可以运用以下方式:1. 班会议讨论。
定期组织班会议,议题涵盖班级规章制度的修订、课程安排的调整和活动计划的制定等,通过充分讨论,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并进行投票表决。
2. 建立学生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班级的学生代表,代表班级成员参与学校各项事务的决策。
学生代表需定期向班级汇报,并征求班级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3. 成立班级委员会。
组建由不同职能成员组成的班级委员会,如文体委员、卫生委员、团支部书记等,他们负责组织各项活动和管理相关事务,通过委员会的组织和运作,学生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三、民主与参与式决策的影响班级管理制度中的民主与参与式决策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效果: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通过民主和参与式决策,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小学民主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民主管理制度范文一、民主学生议事会制度在小学中,学生议事会是推行民主管理制度的关键组织。
学生议事会由全体学生组成,并设立学生会长、副会长等职位。
每个班级都选出一名代表,代表在学生议事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
学生议事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讨论和解决各种问题。
二、学生自治在小学中,学生自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校会让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比如班级活动、学习计划等。
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班级的学生活动并组织实施。
在学校中,学生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班级民主管理在每个班级中,都会设立班干部,包括班长、副班长、班级纪律委员等。
班干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他们负责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
例如,班长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组织班级活动,副班长负责协助班长的工作等等。
班级纪律委员负责维护班级的纪律和秩序,管理同学的言行举止。
班级事务一般由班干部与全体同学进行讨论和决策。
四、学校评优评先制度学校会根据学生的优异表现和努力程度,每学期进行评优评先,奖励那些成绩优秀、品德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评优评先不单单局限于学习成绩,还包括品德、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
这样的评选制度能够激励学生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学校会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会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处理问题。
六、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合作,是学校民主管理制度顺利推行的基础。
学校会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和决策,了解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七、班级文明约章每个班级都会制定班级文明约章,约束同学们的行为规范。
学校会提供一些范文和指导,引导同学们自己制定班级文明约章。
2024年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

2024年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是指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推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校的民主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制度的机制和流程、制度的效果与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了实现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的目标,首先需要建立相关制度并进行全面的实施。
制度的建立应基于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实际运作的可行性,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的管理需求。
1.法律法规支持:制定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应的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明确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责和程序,为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管理机构:小学设立教师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作为决策和监督的主要机构。
教师代表大会由全体教师组成,学生代表大会由学生选举产生。
3.明确权责和程序:制定相关章程和规定,明确各方的权责和程序,包括决策和监督的对象、方式和频率等。
4.推行选举制度:学生代表的产生应通过选举产生,以确保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教师代表的产生可以采取酝酿和评议的方式,保证代表的专业性和为人师表的角色。
5.加强培训和宣传: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民主决策和监督的认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增强大家对制度的理解和支持。
二、制度的机制和流程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应具备相应的机制和流程,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监督的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机制和流程:1.议题提出: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相关议题,将其写入议题提案,并提交给代表大会。
代表大会将议题进行初步筛选和整理。
2.讨论与表决:代表大会根据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
讨论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充分辩论,形成科学的决策。
3.决策执行:经过表决通过的决策,由相关部门抓紧实施。
同时应追踪控制决策实施的情况,并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4.监督与问责:代表大会对学校和教师的决策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如果发现决策不当或实施不力的情况,代表大会有权提出质疑和要求问责。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治能力的班级文化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治能力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学生在班级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心理氛围。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治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班级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治能力。
首先,班级文化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学生在班级中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到班级事务的决策中。
例如,班级可以设立学生代表会议,让学生代表参与到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会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
其次,班级文化应该强调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责任心。
学生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对整个班级的影响,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班级可以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如准时上课、尊重他人、不欺负同学等。
通过班级文化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自我约束的意识。
同时,班级也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社会意识。
另外,班级文化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学生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班级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这样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进步。
此外,班级文化还应该鼓励学生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班级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同时,班级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分享者。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增加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最后,班级文化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
学生在班级中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
班级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环境。
同时,班级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什么是民主教育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什么是民主教育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素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能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
本文将探讨民主教育的定义、目标和方法,并进一步说明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尊重学生的权利和意见,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公正评价和积极参与的公民。
民主教育意味着学生在教育中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其次,我们来看看民主教育的培养目标。
民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
民主意识是指学生对平等、自由、公正和人权的意识和追求,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见。
民主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民主决策。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首先,建立开放宽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不同声音和多样性。
其次,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体验到集体决策和协商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学校事务和社区活动,培养他们关心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公益的意识。
此外,学校和家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可以设立学生自治组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管理权,让他们参与学校事务和管理。
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民主意识的教育资源,鼓励他们参与家庭决策,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权益。
最后,我们要意识到民主教育的培养是一个渗透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民主素养,成为学生民主教育的榜样和引领者。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提供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培养的环境和条件,形成良性的互动和支持。
总之,民主教育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开放、参与和合作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公正评价和积极参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的公民。
国旗下讲话如何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国旗下讲话如何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在这庄严的国旗下,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民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它赋予了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让我们能够自由地表达意见、参与决策,并对公共事务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培养民主意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适应未来的生活,更是我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的必要条件。
那么,什么是民主意识呢?简单来说,民主意识就是对民主的理解、尊重和追求,包括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主意识体现在许多方面。
比如,在班级里,我们能够尊重每个同学的意见,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班干部,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在学校里,我们积极参与学生会的活动,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建议;在社会中,我们关注时事热点,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实践。
首先,学校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营造民主的氛围。
比如,组织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民主决策的过程;开展主题班会,鼓励同学们就班级管理、学校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开设民主教育课程,系统地向同学们传授民主的知识和理念,让大家了解民主的内涵、价值和实现方式。
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民主协商能力。
当学生之间出现分歧和争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性的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强制一方服从另一方。
其次,家庭也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重要环境。
“明德少年”星级评价方案及实施细则

“明德少年”星级评价方案及实施细则第一章学生星级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形成良好校风。
二、基本原则(一)发展性原则。
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
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
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
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明德少年”系列奖章综合评定标准及晋级程序“明德少年”奖章:1.凡取得6个以上星级奖章的队员,可评定为“明德少年一星级”奖章。
奖章中必须含有(必要星):文明之星、勤学之星、健体之星、才艺之星、劳动之星、读书之星。
其中缺少的“必要星”可以用其它星按照6:1兑换。
2.兑换“明德少年一星级”奖章后,重新积累“必要星”。
按照2:1晋级(2个一星级奖章兑换二星级奖章)3.“明德少年”奖章分1-6星级,初次获得为一星级奖章,按规则升级,毕业前获得6星级“明德少年”这一至高荣誉,获得和校长合影的机会,照片存校史馆。
小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学校小学部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活动与学习方面事物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修心、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协作、主动交流、主动参与,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
一、指导思想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是主体,而且应当承担起主要角色。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确保学生们能拥有文明卫生、安静有序、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帮助同学生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身完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创建和谐班集体。
为使我们班级自主化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小学部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养目标1、突破传统教育中“保姆式”、“警察式”管理的局限,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探索出适合我校小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学校事务的途径、方法,有效转变教师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培养学生:(1)主人意识。
使学生清楚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人。
(2)民主意识。
使学生明白自己对班级和学校事物的话语权,监督权,决定权,管理权。
(3)责任意识。
使学生懂得自己的行为要对自己负责,对小组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
进而达到对社会负责。
(4)荣誉意识。
使学生愿意为小组添荣誉,为班级争光彩,为学校树形象。
3、提高学生:(1)自控能力。
通过变他控为自控,变他律为我自律,从而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处事能力。
通过管理过程的磨炼,提高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3)学习能力。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互相帮助,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范文

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在小学教育中,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制度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个人发展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下面将阐述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的具体安排和实施。
二、小学民主决策制度1. 学生代表选举制度为了确保学生的参与程度,学校应该实行学生代表选举制度。
每个班级选出代表,代表可以代表同学们的利益,向班级负责人或学校管理层反映学生的意见和需求。
代表的选举过程应该公平公正,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2. 学生代表会议制度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议,让代表们讨论并决策某些事项,例如班级活动的安排、学校设施的使用等。
在会议中,代表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投票决定最终方案。
会议结果会被记录下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向全体师生公布。
3. 民主评议制度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学校应该设立民主评议制度。
学生可以通过民主评议来评价老师教学质量、校园环境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评议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并加以改进或表扬。
三、小学民主监督制度1. 学生监督委员会制度学校可以设立学生监督委员会,由学生代表组成。
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的工作,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制度的执行情况。
委员会可以定期召开会议,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向相关负责人提出监督意见。
2. 教师监督评议制度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实行教师监督评议制度。
学生可以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评议结果可以作为教师的参考,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评议结果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3. 纪律监督制度学校应该建立纪律监督制度,保证学校管理的公平公正。
学生可以向班级负责人或学校管理层举报违纪行为和不公平待遇等情况。
学校应该对学生的举报进行调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的维护学校纪律和学生权益。
四、小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学生代表选举和学生代表会议等制度,学生能够参与到学校决策中,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锻炼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指在班级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下主动参与班级事务,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下面是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一些策略。
1. 建立民主班会制度:每周定期召开班会,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如班级活动的安排、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等。
班会可以通过投票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2. 设立班级岗位:将班级事务分解成不同的岗位,如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
每个学期轮流选举班级干部,让学生通过担任不同的岗位来体验管理的责任和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开展班级活动: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游戏、班级竞赛、班级建设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权力逐渐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4.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由班级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班级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让学生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可以由班级自己进行批评教育和惩罚,增强班级自我管理的效果。
5. 建立奖励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贡献,设立班级奖励机制,如优秀学生奖、优秀班干部奖等。
奖励可以通过班级投票或由学生自己评选产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事务。
6.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7. 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举办班级活动、开展集体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可以制作班级口号、班规画等,让学生共同参与,提高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
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班级教师应当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力和权责,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和承担班级的自主管理。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策略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小学生的班级自主化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进行班级自主化管理,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给出策略建议。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议事活动,让学生自己商量出班级管理规则及惩罚措施,并制定出实施方案。
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建立班级评议制度建立班级评议制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
评议制度可以包括:评议优秀学生,评议班级管理活动,评议老师的教学质量等。
通过评议,学生能够发现不足和不良现象,提出改进建议并得到落实,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三、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凝聚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例如,可以组织班级文化节、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班级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纯真美好。
同时,也可以开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体验多元化的学生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开放式教育采用开放式教育方式,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
开放式教育是一种自由度较高的教育形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适应于学生的不同性格和特点。
五、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做饭、如何洗衣,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意识等,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例如,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心理咨询服务等,让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策略的实施,能够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班级管理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关键方面之一。
随着教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班级管理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安全、秩序及学习成绩,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个人潜能。
因此,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2023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班级管理不再是单一的老师管理学生,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管理班级。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一、建立班级文化,激发学生的主人公意识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在2023年,班级文化将成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
班级文化应该与学生密切相关,具有激励和引领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愿意参与其中,发挥主人公意识。
班级文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 树立班级目标:制定班级目标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并且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进而促进自我管理的能力。
2. 建立班级规章制度:通过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3. 树立班级形象:班级形象是班级文化的体现,以此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集体荣誉感成为个人荣誉感,进而促进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自我评价与监控能力在2023年,学生自我评价和监控能力将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另一重要手段。
学生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关键环节,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有可能做到对自己的管理。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 提高学生自我监控意识:通过提高学生自我监控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对别人的影响,从而实现自我管理。
3. 引导学生承担责任:引导学生承担自己的责任,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中检视自己,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进步。
三、采用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精神在2023年,互动教学将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其中对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至关重要。
浅谈小学生民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民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时下,很多老师为了教学的方便,总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的民主权利,比如选班干吧,很多班主任老师会直接把自己认为合适的人定为班干,这种行为就像皇帝册封,根本不理会学生的感受,一者图省事,二者觉得自己所选皆“品学兼优者”,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选出的人更能协助自己管理好班级。
其实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人的很多意识和观念都是从小养成的,民主意识同样如此。
在人类文明越来越进步、人们的思想觉悟越来越高的今天,“民主”已经逐渐成社会文明的象征。
因此,我们不但不能做这种握杀学生民主意识的蠢事,还要努力把握所有可能的机会去进行积极的培养。
尤其是小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有时候比单纯的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还重要。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集体荣辱观。
就拿选班干这件事来说吧,我们选班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要管好班级纪律或者找出好的“带头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使民主的种子深植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因此,老师的任务应该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民主选举义务,通过选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管理班级不但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自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时,使学生逐渐认识到集体是怎样的集体,它不是一个人的集体,而是属于大家的集体,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大家庭。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管理这个集体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加入到关心、爱护集体中来,在不断的集体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的集体荣辱观。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优秀的团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优秀的个体,更需要优秀的团队。
所以,协作能力的培养犹显重要。
为人师长,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自觉尊重和维护学生的民主权利,积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通过民主活动有目的的培养他们逐步树立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观念,为相互间的协作打下基础,为培养优秀的团队创造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星级评价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转型
盱眙县实验小学高放
为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加强学校德育建设,打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发挥全体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我校在开展常规竞赛,评比文明班级的基础上,对班级管理进行不断的摸索、尝试,为此我们在充分听取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意见的基础上,于2004年3月具体实施星级评价管理新模式。
大胆提出星级评价管理新模式。
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创造性地开展了“自主管理,星级评价”的管理措施,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我们的队干我们自己选
我们彻底取消少先队干部由辅导员直接任命的做法。
我们少先队大队部所有干部都由竞选产生,经过以下竞选程序方可获得任命:1.学生自愿报名,班级内推荐,班主任签署推荐意见;2.队知识问答;3.即兴命题对话(关于校园违纪现象的处理);4.产生正式候选人;5.候选人竞职演讲; 6.学生、教师投票;统计得票情况;7.根据得票情况产生当选人;8.大队部任命。
在大队部的组成上,我们也作了一些改革。
大队部由大队长、副大队长和八个部(安全部、体育部、卫生部、宣传部、礼仪部、学习部、组织部、文娱部)组成。
各部的职责也有明确的分工,安全部主要负责课间学生安全检查,体育部主要负责两操检查,宣传部主要负责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宣传,礼仪部主要负责文明礼仪岗工作,学习部主要负责学习方面的工作,组织部主要负责对各部工
作进行督促,文娱部主要负责文娱工作(含文艺排练、演出、鼓号队训练),卫生部主要负责校园卫生检查。
经过学生的竞选以后,大队部根据得票情况任命了大队长一名,副大队长两名,安全部、体育部、卫生部、宣传部、礼仪部、学习部、组织部、文娱部部长各一名及部分副部长和委员。
除了大队部干部由选举产生外,我们各个中队的中队干部也同样由上述方法选举产生。
这项工作让我校真正形成了“我们的队干我们自己选”的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我们选队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要管好纪律或者找出好的“带头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使民主的种子深植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因此,辅导员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民主选举义务,通过选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管理不但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自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我们的活动我们自己搞
少先队工作应该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为主,在活动中对队员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民主意识的培养。
由于我们的队干部都是经过层层竞选产生的,他们在演说中也有一些承诺即竞选上后将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受到了学生的衷心拥护。
结合各部的职责,我们的活动丰富多彩:
1.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我们的升旗仪式组织工作由大队长负
责,主持人由宣传部播音员轮流担任,升旗手由礼仪部队员轮流担任,升旗仪式音乐由文娱部的鼓号队负责,分工协作。
国旗下讲话也由学生唱主角。
高年级的学生可自愿报名,大队部组织演讲比赛,挑选国旗下讲话的演讲者。
这种模式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现在,每周一的升旗
仪式已经成为学校育人体系中独特的一笔。
2.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工作。
我们的红领巾电视台和红领巾广播站坚持每周二、四播出,及时播出国际国内大事和校园新闻,大力宣传安全常识,防震抗震、防雷知识,宣传健康知识,宣传校园好人好事等;播出的所有稿件都由学生采访撰写,播出的电视节目全部由学生制作主持。
3.队史知识竞赛。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由劳动童子团、抗日儿童团等少儿组织逐渐演变而来,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它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了许多有影响的活动,涌现过像王朴、刘文学、韩余娟、赖宁等一批少年英雄,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的崇高思想,是新时期教育少先队员的好材料,不可轻易抛弃。
我们的大队部干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少先队的历史很感兴趣,于是他们在队员中开展了队史知识竞赛,让队员们对少先队有了全面的认识,从而树立了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4.“我行我秀我快乐”校园吉尼斯大赛。
由大队长提议,体育部、文娱部、宣传部等部门的大队干部策划,我们开展了我行我秀我快乐校园吉尼斯大赛。
一分钟跳绳、花样踢毽子、花样悠悠球、抖空竹等一系列比赛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快乐,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得到了学生的衷心拥护和喜爱。
5.社会实践活动。
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提出:“儿童将来要参与社会生活,现在就该投入社会生活。
教育不应只是生活的准备,教育本来就应是生活,是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
”因此,少先队活动理应与学生的生活链接,把教育过程还原为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我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献爱心”活动,并发动高年级的队员自办以“弘扬雷锋精神,作新
时期的好少年”为主题的手抄报;“三八妇女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我为妈妈献爱心”活动,鼓励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感谢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清明节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开展搜集革命故事,学习革命传统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收益匪浅;教师节大队部干部主动开展向老师送贺卡、写感谢信活动;国庆节大队干部倡议全校少先队员读一本爱国书刊、听一个爱国故事、看一部爱国影片、唱一首爱国歌曲、写一篇爱国文章、做一件爱国之事等活动。
6.“手拉手,献爱心”活动。
我们选出的大队长提议——对
贫困学生进行帮扶。
学生们都很拥护。
经过调查,确定了需要帮扶的贫困学生后,全校学生自发为贫困学生买学习和生活用品,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大队部干部还分别在助残日为残疾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募捐,都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
三、我们的明星我们自己评
少先队工作中时时都涉及对班集体和学生个人的评价,从课改的理念中,我们得到启发,评价只有体现了对客观现实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及班集体个性差异的尊重,体现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权力,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
因此我们不再整齐划一地只以“一、二、三等”笼统界定,也不以第一、第二、第三名来圈定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星级评价,并且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全过程。
在对班级的评价上,我们实行“五星班级”评价,即“学习优胜星”、“两课两操星”、“环境优美星”、“文明守纪星”、“特色活动星”;在对少先队员的评价上,我们也不用一把尺子作标准, 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除了继续颁发“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队干部”
等称号外,我们还开展了“七星学生”评比,即“文明守纪星”、“爱心星”、“智慧星”、“健体星”、“正义星”、“特长星”、“普通话星”。
我们每月进行一次“五星班级”和“七星学生”的评比。
在“五星班级”和“七星学生”的评比中,我们充分发挥大队干部和全体队员的作用,如“文明守纪星”主要由安全部负责牵头评价,他们根据平时工作中的检查记录,从一个月之内没有违纪记录的学生中提出候选名单,再由各中队所有队员进行评议投票决定;类似的,“学习优胜星”、“智慧星”由学习部负责评价,“两课两操星”、“健体星”由体育部负责评价,“普通话星”由宣传部负责评价等等。
这样的评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成功的喜悦,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学们的在它的引领与激励下不但培养了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而且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学生的个人品德及行为也得到了全面的修正,良好的班风在潜移默化中蔚然形成。
此举不但提高了学校的班级管理水平,而且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