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般操作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般操作流程
一、基本训练(或基础练习或准备练习)
〔操作〕
1、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
2、检查练习情况,教师小结。
〔目的〕
通过对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的练习,为学生自探做好知识的准备。
〔注意点〕
1、练习的内容必须是新知“最近发展区”的旧知,要少而精,不能耗时太多。
2、教师要画龙点精地小结练习的知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在自探时能下意识地利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二、设疑自探
〔操作〕
1、创设情境,设出疑问,导入新课。
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3、组织学生自探。
(1)出示自探提纲,指导学生自探
(2)学生自探,教师巡视。
〔目的〕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自主探求问题答案,形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会自学。
〔注意点〕
1、设疑要尽可能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充分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看到课题想要了解的知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规范、整理,使之成为自探提纲或自探提纲的组成部分。
3、自探提纲对学生的自探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自探提纲中的问题虽然是由学生在设疑引入新课后,学生根据课题说出想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规范、补充、完善、归纳整理而得的,但教师课前必须要对自探问题进行预设,设计问题要注意: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自学能力进行设计;问题的表述要简明扼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问题的排列要符合知识形成过程的逻辑顺序;问题的表述中还要适当加上如“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等指导学生如何探究的词语,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提高自探效率。
4、指导学生自探是指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内容,怎么自学,应达到什么要求等,而不是对自探问题的指导。学生自学课本一般按以下三步进行:
(1)阅读课文,了解学习内容;
(2)结合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3)重点阅读,确定问题答案。
5、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师要在自探提纲中安排操作步骤和提出操作要求。
6、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巡视,了解各层次学生自探的效果,特别是学困生的自探情况,确定合探的重点。
三、解疑合探
〔操作〕
1、检查自探效果。
2、合作探究自探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3、引导学生归纳,上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目的〕
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互动,对自探中的“疑难杂症”合作探究,解决本节主要疑难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
〔注意点〕
1、检查自探效果是指名汇报对自探问题的理解,要采取差等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方法进行。若差生说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若错由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中、优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刻。
2、检查自探效果指名汇报时,要注意组织其它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敢于评价,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3、在中差生对某一问题理解有困难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全体学生对某一问题理解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切忌包办代替,一讲了之。
4、自探问题解决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质疑再探
〔操作〕
1、鼓励学生结合本节学习内容,提出疑问。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探讨解决提出的问题。
〔目的〕
通过让学生提出学习后仍存在的疑问,再次进行探究解决,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完善,
更为深刻,不留任何疑惑,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
1、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2、学生提出的疑问,属于本节学习范围内的尽量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或进行点拨、诱导,帮助学生解决。
3、学生提出的疑问不属于本节学习范围内的,教师要恰当进行恰当的疏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运用拓展
〔操作〕
1、教师出示习题,学生练习。
2、检查练习情况,纠错择优
3、学生尝试自编习题解答。
4、引导学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能力。
〔目的
通过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点〕
1、练习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综合,再到拓展延伸,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
2、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差等生的练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3、检查练习情况时,仍要按照差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方法进行。
4、学生自编题练习与教师预设习题练习的顺序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生学习的情况而定,或先进行自编习题练或先进行教师预设习题练习。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自编习题练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忽视省略该环节。
5、练习结束一定要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六、全课总结
〔操作〕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2、教师强调概括。
〔目的〕
通过师生总结,使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系统的认识,帮助学生把本节所学知识纳入其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
〔注意点〕
总结要先引导学生进行,不能走过程,在学生切实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概括强调。
以上是一般的操作流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调整安排。特别是设疑自探和解疑合探的安排,既可按步进行,也可循环安排。若一节课内有两个以上的知识层次,自探和合探可循环进行。总之模式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一般的操作程序,并不是金科玉律,必须按步进行,而是要灵活运用,合理安排,以达到在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最佳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