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7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
![2017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896ee050e518964bcf847caf.png)
2017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本套试卷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本套试卷只收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A.平等权利B.监督权利C.自由选择权利D.差别对待权利【答案】A【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2.要改变人的自然禀赋和能力,使其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成为现实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这体现了教育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这方面改革指向的是()(常考)A.课程目标B.课程管理C.课程评价D.课程结构【答案】D【解析】新课程结构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气禀之殊,其类不一”强调教育要()A.防微杜渐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藏息相辅【答案】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5.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
这反映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A.长期性B.示范性C.合作性D.创造性【答案】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6.在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首次明确提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件是()(易混)A.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答案】C【解析】略。
2018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参考解析
![2018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参考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65e12b0b4c2e3f57276392.png)
2018年安徽特岗教育综合知识真题(附参考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作答客观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
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
书写时严格按照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中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
不得将试卷及答题卡带出考场。
一、单选题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A.农村义务教育B.城乡义务教育C.学前教育D.职业教育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A.7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5.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
这些做法属于A.本体性知识B.通识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7.教师的教学风格属于A.观念性隐性课程B.物质性隐性课程C.制度性隐性课程D.关系性隐性课程8.黑色的炭在日光下是黑色的,在月光下我们仍然认为它是黑色的。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具有A.深刻性B.灵活性C.敏捷性D.批判性10.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这些能力属于A.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模仿能力D.创造能力1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加工、改造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有关现象,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
近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
![近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182e8ab7360b4c2f3f6486.png)
近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汇编近年省特岗教师考试真题仅供考生模拟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A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行动研究法2.( B)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B. 视敏度C. 视野D. 明适应2.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D)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D. 培养目标5.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
A. 终身教育B. 普通教育C. 职业教育D. 义务教育6.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 )。
A. 培根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赞科夫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A. 常模参照测验B. 标准参照测验C. 目标参照测验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C)。
A. 杜威B. 卢梭C. 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 )。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措施D. 教育内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2023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35e4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6.png)
2023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歧视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
”这是通过法律保护儿童的()。
【答案】D.受尊重的权利2.《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3年)规定,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
【答案】A.教书育人3.下列选项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答案】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池,弗思耳矣4.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的教育功能是()。
【答案】B.经济功能5.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的实际效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答案】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6.《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素养导向,培养学生的()。
【答案】B.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7.柯尔伯格将道德认知发展氛围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又包含两个阶段。
若儿童道德判断以“寻求认可”“遵守法规”为主要取向,则标明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达到()。
【答案】C.第三、四阶段8.突发的吵闹声所吸引。
这种现象属于()。
【答案】A.无意注意9.久别的老同学偶然相遇时,从前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情景都仿佛浮现在自己的眼前。
这些情景是()。
【答案】A.表象10.遗忘进程的规律是()。
【答案】B.先快后慢11.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中,将“某种事物赋予某种特定的作用”称作()。
【答案】c.功能固着12.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比获取知识更重要的学习理论是()。
【答案】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1分,共8分)13.在各方面平均发展。
()13.【答案】X14.根据我国当前关于教育惩戒的相关规定,严禁教师对违纪学生采取“罚站”这一惩罚手段。
()14.【答案】X15.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只能用法律来调节。
往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往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d8091bb8f67c1cfbd6b823.png)
往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疗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良好习惯和自主意识C.良好个性和品徳D.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2.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冇法》(2006年修订)规肚的是()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冇,收取学杂费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冇行政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C.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冇教学方法D.对违反学校管理体制的学生,学校经教冇无效后,可以开除3.贯彻新课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冇理念,首先应该做到的是()A.满足社会、家长提髙升学率的要求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4.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5.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个别化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制6.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一致的是()A.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以前的经验B.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C.学习是接受知识D.学习者须须建构起自己的意义7.对教学与考试关系理解错误的是()A.学生的负担很重,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无可厚非B.学校教学方式不需要与考试的测量方法完多一致C.就统一的纸笔测试而言,学科教学内容有些可测,有些不可测D.考试结果为教学提供了反馈8.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10.阅读、写作、运算技能是()A.运动技能B.动作技能C.策略技能D.心智技能参考答案1.A【解析】素质教冇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安徽教师考编培训特岗教师全真真题+答案解析(教综).doc
![安徽教师考编培训特岗教师全真真题+答案解析(教综).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560927fab069dc51220110.png)
紧随明尚教育,考编先人一步!高大上的福利來撞门duangduangduang!教综知识点——思维图知识点,形象展示知识逻辑脉络,点击“+”就能无限展开,细致到每一知识点。
复习党,先来看看福利长啥样吧~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小编只能帮你到这儿了!2015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是(A)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木途径是(B )A发展中小城市B城乡发展一体化C发展农村经济D乡村发展-•体化3.《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省义务教冇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是(D )A大力发展义务教育B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C稳步发展义务教育D均衡发展义务教育4.教师职业道徳高低的试金石是(C)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热爱学生D严谨治学【解析】教师职业道徳的灵魂是关爱学生,也是评价其高低的标准5.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前苏联教育家(D)A杜威B赞科夫C布鲁姆D苏雀姆林斯基6.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屮所起的作用是(B)A物质前提B内部动力C主导作用D外部动力【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小起决定作用,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7.“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体现的是(D)A教冇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冃的【解析】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方的总的要求。
& “学不顒等”“不陵节而施”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C)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解析】这两句话的内容是教学不应超越学牛•的等级,所以体现的是循序渐进性原则9.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D)A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B输送运动员C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D增强学生体质【解析】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10.学校徳育的基本途径是(C)A团队活动C品徳课和各科教学D班主任工作【解析】学校徳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徳课和其他学科教学11.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木质是(B)A学生学的活动B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C教师教的活动D传授知识的活动【解析】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V住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12.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C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把课上好C 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班级活动【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3.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B)A感知B应用C理解D巩固【解析】知识的学习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应用在实际生活屮14.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以突出直观对彖的特点,这一做法运用了感知的(B)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解析】教师板帖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就是利用色彩Z间的差升性来突出直观对彖,故选Bo 15.学生的人牛观开始形成且品徳出现两极化的阶段是(C)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解析】初中年级是人生观开始形成,品徳两级分化的关键期16.儿童早期心理发展存在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短暂时期是(A)B成熟期C青春期D发展期【解析】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够起到最大作川的时期。
2017—2019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7—2019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6370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a.png)
2017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真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 )。
A.平等权利 B.监督权利C.自由选择权利 D.差别对待权利2.要改变人的自然禀赋和能力,使其获得一定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现实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这方面改革指向的是( )。
A.课程目标 B.课程管理C.课程评价 D.课程结构4.“气禀之殊,其类不一”强调教育要( )。
A.防微杜渐 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 D.藏息相辅5.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教育情况,机智灵活运用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这反映教师劳动特点是( )。
A.长期性 B.示范性C.合理性 D.创造性6.在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首次明确提出“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件是( )。
A.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D.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的分类不包括(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8.儿童早期学写汉字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9.某学生总是情绪平稳,安静稳重,反应迟缓,善于忍耐,其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粘液质C.胆汁质 D.抑郁质10.皮亚杰将童年期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依次划分为( )。
A.前道德-自律道德-他律道德 B.前道德-他律道德-自律道德C.自律道德-他律道德-后道德 D.他律道德-自律道德-后道德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1.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根本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
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30796a0b4c2e3f57276389.png)
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第1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20题,共 20分)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 1分,共 20分)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
A 、《学记》B 、《论语》C 、《论演说家的教育》D 、《理想国》2、新课改中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A 、知识、智力、能力B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知识、智力、情感3、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A 、难度适中B 、便于检测C 、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D 、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结合5、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重点掌握()。
A 、直接经验B 、间接经验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D 、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6、教师上课时一边授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这是利用了()。
A 、注意的广度B 、注意的稳定性C 、注意的分配D 、注意的转移7、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A 、实物直观B 、模象直观C 、语言直观D 、抽象直观8、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安徽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安徽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9fbd1dd36a32d72758123.png)
【必备】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根底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表达了初中道德行为方面的根本要求。
()2.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
()3.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4.在教和学的协同活动中,学生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5.近代社会以前,教育结构主要是单一的普通教育,造就的是社会的官吏。
()6.建构主义学习知识观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表达。
()7.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学者。
他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开展的规律,并提出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学。
()8.讲授法就是灌输式,就是注入式。
()9.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目的强调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而教育方针强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
()10.保护学生平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应有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1.12、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以下()不是其根本原那么。
A、儿童利益最正确原那么、无歧视原那么B、尊重儿童尊严原那么、无歧视原那么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那么、无歧视原那么D无歧视原那么、放任儿童意愿12.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成心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3.《昆虫记》的作者是()。
A.凡尔纳B.霍金C.法布尔D.达尔文14.新教师备课时经常采用()A.讲义式教案B.提纲式教案C.程序式教案D.卡片式教案15.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主体的要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根源D.德育大纲16.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编写教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B.教案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达,是教师教育思想、智慧、经验、教学艺术性的C.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D.教案有多种形式,但必须采用固定的模式编写17.“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谓“三表法”。
安徽省特岗考试真题_文档
![安徽省特岗考试真题_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1dec48cb0717fd5360cdc4b.png)
近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A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行动研究法2.( B)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B. 视敏度C. 视野D. 明适应2.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D)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5.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
A. 终身教育B. 普通教育C. 职业教育D. 义务教育6.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 )。
A. 培根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赞科夫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A. 常模参照测验B. 标准参照测验C. 目标参照测验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C)。
A. 杜威B. 卢梭C.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 )。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措施D. 教育内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2023年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68a5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7.png)
2023年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A.教学原则B.教学评价C.教学模式D.教学方法2.【单选题】教育既有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也有扼杀创新能力的力量,此观点反映教育具有()。
A.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B.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D.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3.【判断题】劳动力的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4.【单选题】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体现了注意的()A.稳定性B.广度C.转移D.分配5.【判断题】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等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民事关系。
6.【判断题】肯定包含否定,否定不包含肯定。
7.【多选题】教学重点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A.暂时性B.相对性C.稳定性D.长期性8.【单选题】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关爱学生D.遵纪守法9.【多选题】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
A.教师义务B.教师良心C.教师专业素质D.教师荣誉10.【判断题】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义务履行11.【判断题】最近,由于小明能按时交作业,王老师便取消了对他的处罚,王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
12.【判断题】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是背道而驰的,强调教育的个体功能会削弱教育的社会功能。
1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A.各因其材B.开而弗达C.学不躐等D.人不知而不愠14.【单选题】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遗忘的情况也不一样。
一般排列在( )的材料容易记忆,不易遗忘:排列在( )的材料则容易遗忘。
A.首位和中间、末位B.中间和末位、首位C.首位和末位、中间D.中间、首位和末位15.【判断题】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所有定势都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2011年安徽特岗考试公共基础试题
![2011年安徽特岗考试公共基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a157ed172ded630b1cb668.png)
2011年安徽特岗考试公共基础试临泉实中张雪一、单选(每题1分,共10分)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座位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体现的工作方针是()A优先发展B育人为本C改革创新D促进公平2.教师灵活机敏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善于因势利导,当机立断的智慧和胆识是()A教育思想B教育能力C教育机智D教育观念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闻一知十B见贤思齐C蜘蛛结网D温故知新4.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课堂学习形式是()A个体学习B竞争学习C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5.校运动会期间看篮球比赛的记忆是()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6.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时,脑海中浮现出来相关形象的过程是()A空想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7.在教育学研究中,研究者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观察教师期望与师生交互作用,这种观察属于()A实验室观察B间接观察C非参与性观察D参与性观察8.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A任性B勇敢C犹豫 D9.谦虚与骄傲、勤劳与懒惰、诚实与虚伪、勇敢与胆怯等描述的是个体的()A性格特征B能力特征C情绪特征D认知特征10.“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最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成为()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二、判断题11.义务教育学制是由学校确定的12.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学方法时总的指导思想13.从广义上说,课程就是指教科书14.从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情境性和永恒性的特点15.某学校开发并开设垂钓技术,陶艺制作等课程提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校本课程16.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之分,每种类型各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17.“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适用于任何学科的教学18.教学的诊断性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19.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过程20.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三、材料分析2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
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4bfa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5.png)
选择题:在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哪些能力?A. 学术研究能力B. 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正确答案)C. 外语水平D. 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岗教师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B. 补充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正确答案)C. 促进城市学校的发展D. 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安徽省特岗教师的服务期限通常是多久?A. 1年B. 3年(正确答案)C. 5年D. 长期特岗教师在服务期满后,有哪些可能的出路?A. 必须离开教育领域B. 可以选择继续留任或参加其他教师招聘考试(正确答案)C. 只能转岗到其他非教学岗位D. 自动转为正式教师,无需考核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的报名条件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B. 年龄在一定范围内C. 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正确答案)D. 身体健康,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特岗教师在职期间,可以享受哪些待遇?A. 与当地正式教师完全相同的工资和福利(正确答案)B. 低于当地正式教师的工资和福利C. 只有基本工资,没有福利D. 工资和福利由学校自行决定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通常包括哪些环节?A. 笔试和面试(正确答案)B. 只有笔试C. 只有面试D. 笔试、面试和体检特岗教师在服务期间,可以参加哪些培训?A. 仅限于教育教学技能培训B. 包括教育教学技能、师德师风、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培训(正确答案)C. 只有师德师风培训D. 没有培训机会关于安徽省特岗教师的评价,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特岗教师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B. 特岗教师计划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C. 特岗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低于正式教师(正确答案)D. 特岗教师计划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2020年特岗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安徽)
![2020年特岗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题含答案 (安徽)](https://img.taocdn.com/s3/m/61f6448a69dc5022aaea0043.png)
10
使那些显著的但非本质的要素得到变异,突出那些隐蔽的但本质的要素。 (2)进行科学的比较。 比较是从方法学的角度促进知识的概括。一般来说,比较主要包括同类比较和 异类比较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即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 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从而找出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 特征。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或者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3)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 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 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 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的知识概括。 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进行自觉的概 括,鼓励学生自已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的时候,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主动解答 问题。在概括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和总 结,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作结论,学生背结论”的被动方式。
安徽小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安徽小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126c2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b.png)
安徽小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ài)干涸(hé)拈轻怕重(niān)B 称职(chèng)哺乳(pǔ)随声附和(hè)C 惩戒(chéng)蜷伏(quán)参差不齐(cī)D 粗犷(kuàng)莅临(lì)咄咄逼人(duō)答案:C解析:A 选项“干涸”的“涸”应读“hé”;B 选项“称职”的“称”应读“chèn”,“哺乳”的“哺”应读“bǔ”;D 选项“粗犷”的“犷”应读“gu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奥秘云霄人声鼎沸花团锦簇B 憔悴决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C 荫蔽鉴赏截然不同浑为一谈D 分歧祷告恍然大悟美不盛收答案:A解析:B 选项“决别”应改为“诀别”;C 选项“浑为一谈”应改为“混为一谈”;D 选项“美不盛收”应改为“美不胜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B 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 2019 年 10 月 1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一盛况让全世界叹为观止。
答案:D解析:A 选项“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B 选项“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C 选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 选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使用恰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B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安徽特岗教师考试试卷(部分1)
![安徽特岗教师考试试卷(部分1)](https://img.taocdn.com/s3/m/fb46550976c66137ee0619be.png)
一.选择题(20*2)1.下列理论体系中那个不属于中国特色的神会主义理论(A)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科学发展观2.中国的基本政治体制是(A)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C.群主立宪3..三农是指(C)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B. 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C .农业、农村、农民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什么原则(B)A.启发性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导向性理由:《教育学》,章节-教学-教学原则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D.匀加速理由: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习那章-有关记忆的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D)A.选修课程B.活动课程C.实践课程D.必修课程理由:新课改上的。
7.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D)A.6年B.7年C.8年D.9年理由:《义务教育法》8.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C)A.程序教学B.暗示法C.发现法理由:《教学反方法论》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10.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A)A.上课B.备课C.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理由:《教育学》,章节-教学11.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C)A.自我调控B.自我体验C.自我认识D.自我评价理由:《教育心理学》,章节-心理发展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B )A.本体知识B.条件知识理由:知识的分类—网上可以查到,本体知识是学科知识。
13.寻求发展是心理健康的(B)A.基本目标B.高级目标理由:《教育学》,章节-心理健康教育14.夸美纽斯的作品( 大教学论)理由:《教育学》15.起教学导向作用的是(A)A.知识素养B.职业道德理由:本题之前做过,《教师职业道德》上也有涉及,理解就会做了。
16.小学后期初中时期的学习动机(B)A.学习兴趣B.获得赞赏理由:《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提出内驱力,并分为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2016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6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65d2c04a1b0717fd5dde9.png)
2.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①爱国守法,敬业奉献②热爱学生,教书育人③忠诚朴实,言行一致④为人师表,终
身学习
答案】
2016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的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_实施的所有适龄
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Biblioteka 家予以保障的( )D服务性事业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_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予以保障的( )A.基础性事业B.公益性事业C.社会性事业D.服务性事业【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2008 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常考)①爱国守法,敬业奉献②热爱学生,教书育人③忠诚朴实,言行一致④为人师表,终身学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2008 年修汀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l) 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3.下列选项中,属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是( )(易混)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生活”C.“生活即教育”D.“学校即社会”【答案】C4.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A.教师B.学生C.教师的教D.学生的学【答案】D【解析】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 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
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A 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遵守的基本要求是( )。
①有明确的目的②内容要符合要求③分量要适当④批改要认真、及时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布置作业的要求主要有:(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 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6.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C【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这一教学原则的典型体现。
7.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施的功能”。
这种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是( )A.发展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A【解析】略。
8.魏书生老师要水学生课前陶粹在支歌里用不同的声音高呼三遍“我能成功”的做法都是为了营造和创造一种(A.物质环境B.人际环境C.心理环境D.舆论环境【答案】C【解析】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是为了创设一种积极的班级心理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心理上的暗示作用,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同辈群体激励,最终实现对现有发展水平的超越。
9.研究表明,动机与活动效果之间的基本关系是(A.倒 U 型曲线关系B.反比关系C.U 型曲线关系D. 正比关系【答案】A【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 学习效果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 3)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星倒 U 型曲线。
10.早晨开窗发现地面大面积潮湿.便推断昨夜下雨了。
这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B.间接性C.新颖性D.形象性【答案】B【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
由地面潮湿推断出下雨, 属于思维的间接性。
11.晚自习突然停电眼前片漆黑.渐渐地才看见周围事物。
这是( )A.感觉的相互作用B.感觉对比C.感觉适应D.感觉后像【答案】C【解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题干所述为视觉的暗适应。
12.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创作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是想象过程中的( )( 易错)A.典型化B.夸张C.黏合D.想象联想【答案】A【解析】典型化是指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出来的。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3.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加强思想信念教育的一一项重要内容。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教育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
当前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当然也必须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14.智力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人成就大小的唯因素。
()【答案】×【解析】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唯一因素,因为智商高、成就低或智商低,成就高的例子并不少见。
智力水平是一个人创造成就的基本条件,但是,除智力水平这一条件之外,机遇和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也是极为重要的条件。
15.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觉得自己能够上好课,课前备不备课无所谓。
()【答案】×【解析】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在上课前都应该做好备课工作。
16.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核心理念。
()【答案】√【解析】略。
17.课程改革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改革专家的事,其成功与否与教师无关。
()【答案】×【解析】新课程倡导教师转变职业角色,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 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
18.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不包括学前教育。
()【答案】×【解析】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
19.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必要时老师可以适当体罚学生。
()【答案】×【解析】我国《宪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赋予了学生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权利。
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不能侮辱、歧视学生,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泄露学生隐私等。
2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21.需要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生理需要属于基本需要。
( 常考)()【答案】√【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要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需要,是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当人的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
2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就是那些心理和学习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
()【答案】×【解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8 分)23.请画出遗忘曲线,简述遗忘规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复习。
( 常考)【答案】(1)略。
(2)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研究,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遗忘速度很快,随名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
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继艾宾浩斯之后的许多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有关遗忘过程的规律。
(3)根据遗忘的规律,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以下几种复习方法:①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台理分配复习时间;间隔复习;循环复习。
②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③复习次数要适宜。
④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⑤注意用脑卫生。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0 分)24.某学校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合唱”“素描”“油画” “书法”“笛子”“二胡”“舞蹈”“足球”“围棋”“象棋”“花卉栽培”等选修课,聘请当地有声望的专业人士和有特长的本校教师担任老师,每周两课时。
每学期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课,期末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评定,并举行活动成果展示。
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学生家长和有关专业人士的赞许。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l)该校开展这些活动对学生成长有什么意义?( 4 分)(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请谈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6 分)【答案】(1)该校所开展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在一定范围内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能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①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为贯彻落实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此外,教师还应界定好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做到“两个全面”,即“(学生)全面发展” 和“面向全体(学生)”;正确理解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或领域的特点实施合乎规律的教育,有重点地完成整体教育目标, 同时使德、智、体、美诸育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明确兼有的各育任务,实施一体教育;正确理解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们的全面发展;把握好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鼓励学生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有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自己的职业理想的实现和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