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合集下载

郭沫若“失事求似”创作原则

郭沫若“失事求似”创作原则

郭沫若“失事求似”创作原则
“失事求似”是郭沫若提出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事尽可以出入”;所谓“求似”,要求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历史的精神。

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主情和偏重写意的特点,他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即抛弃对历史的生硬纪录,对史实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精神,如《屈原》中把屈原一生的坎坷浓缩在一天内来展现,创造出婵娟的形象,改写宋玉的历史形象等,都表现了这一原则。

同时,他又根据历史可能性的原则舍弃了人物某些非必然的生活情节而突出其精神在该时代可能有的合理发展,如屈原不是赴身清流而是潜居汉北以图再起等。

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历史事实的真实,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

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

从而使故事更加动人,使剧作饱含激情,充溢着抒情的力量。

郭沫若和五幕历史剧《屈原》

郭沫若和五幕历史剧《屈原》

郭沫若和五幕历史剧《屈原》1941年发生的皖南事变,直接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了国共联合抗战,成为中国抗战戏剧的转折点。

受当时现实政治的影响,排演影射历史剧,成为宣传抗日与要求民主的一种现实的策略。

在这一背景下,郭沫若创作了五幕历史剧《屈原》。

《屈原》的诞生1942年元旦夜,郭沫若为剧本《屈原》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他高兴地大叫:“真是快活,真是快活!”完全陶醉于创作成功的喜悦里。

好像他自己就是屈原,在这部创作中一泄几千年间心中的愤懑。

阳翰笙1月3日来看他,郭沫若朗读了《屈原》剧本的第四、第五两幕,阳翰笙听了很满意。

过了几天周恩来到郭沫若家里来,郭沫若把《屈原》的全剧剧本念给他听,用了4个多小时,周恩来听了十分感动。

郭沫若纵情朗诵《屈原》中《雷电颂》,是在《屈原》上演之前主要演职员们的一次聚餐会上。

几瓶酒上来后,郭沫若被大家敬酒,喝得满脸通红,眼睛灼灼发光。

他自告奋勇给大家出个余兴节目——朗诵《雷电颂》,并向扮演屈原的金山说:“你听听我的感情!”开始他是席地而坐,徐缓地朗诵着。

随着诗句的展开,他越来越激动,仿佛雷霆万钧的波涛从他胸中汹涌而出。

到了“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这一段时,郭沫若一个箭步跳到了床上,在床上床下跳来跳去,兴奋异常。

全体演员都被郭沫若那气吞山河的气势慑住了——只有郭沫若才能把《雷电颂》表达得如此深切。

《屈原》剧本脱稿后,郭沫若把它交给重庆《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孙伏园。

1942年1月24日至2月27日,该报连载了《屈原》。

尔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潘公展读后,看出了作者的春秋笔法,大发雷霆,狠狠指责说:“怎么搞得?我们的报纸公然登起骂我们的东西?!”立即下令撤销了孙伏园的编辑职务。

1942年3月,重庆文林出版社出版了五幕历史剧《屈原》的剧本。

《屈原》公演1942年3月初,中华剧艺社等团体正式排练《屈原》。

4月3日,《屈原》在重庆柴家巷国泰影剧院首演,连续演出了17天。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郭沫若主张“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来进行历史剧的创作,而身为诗人的作家,其历史剧具有独特的“诗剧合一”特点。

(1)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表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郭沫若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心理,以至生活体验,熔铸到历史人物身上。

他所努力的,是“于我所解释的古人心理中”,“寻出”与自己内心的契合点,达到“内部的一致”,剧作家在历史剧中表现古人,同时也表现了自己。

《屈原》里的“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他自己。

主要表现为内在的强烈的抒情性。

兼具剧作家与诗人两种气质的郭沫若,在其历史剧创作中,十分注意在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而出,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

在戏剧进展过程中,不仅紧张曲折的情节、尖锐的性格冲突吸引着观众,更有一股层层推进的感情激流振荡着观众的心灵:戏剧与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2)以诗化的语言写历史剧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往往穿插着大量的民歌和抒情诗,有的根据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有的则直接由主人公反复吟诵,如《屈原》中的《橘颂》和《雷电颂》,《棠棣之花》中的《北行诗》,《南冠草》中的《大哀赋》,《虎符》中的《赞颂歌》等。

这些抒情的诗和歌不仅渲染了氛围,突出了人物性格,强化了剧本主题,而且其本身已经融为整个剧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若没有《橘颂》和《雷电颂》,《屈原》一剧将大失光彩。

郭沫若还善于在史剧中运用富有韵味的长篇独白以充分揭示人物丰满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剧中人物的对白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充满了音乐的节奏和诗的激情,这种诗化的语言显示了郭沫若独有的诗剧合一的特色。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白话写史剧中华第一人——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王太学写历史话剧,是作为文学家、剧作家的郭沫若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

他从1920年起至1960年的四十年间,以旷代罕见的才华和火样的激情,在史剧创作上纵横驰骋,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创作剧本18部,其中史剧为17部,现代剧1部(《甘愿做炮灰》)。

他的剧作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史剧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是用白话写史剧的奠基人。

他的剧作经验,对以后乃至今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用史剧形式为现实生活服务,配合和推动社会的伟大变革。

1、五四时期,用史剧形式鼓动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民主与自由。

这个时期的史剧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即《卓文君》、《王昭君》、《聂(yíng)》,剧中的三位女性都聪明、美丽、大胆、机智,热爱自由、蔑视权贵,敢于反抗。

①《卓文君》,(1923年2月),写西汉时年青寡妇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

卓父为四川巨富卓王孙。

文君婚后早寡,父逼其守节,她却跟穷困潦倒的书生司马相如私奔。

父与公爹追上她,她坚决反抗,获得了自由。

②《王昭君》(1923年7月),郭沫若笔下的王昭君,一反旧意,成为反抗封建最高统治者及奸臣、走狗的女英雄,她甘愿下嫁匈奴,就是向汉元帝挑战,她的反抗是大胆的。

③《聂》(1925年6月),写聂、聂政为国锄奸的故事。

战国时韩国的民女聂机智、勇敢、果断有崇高的志气和丰富的感情,她女扮男装,追随弟弟聂政除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郭沫若用此剧歌颂了为民请命的献身精神,对鼓舞人民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统治作坚决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抗战时期,郭沫若用史剧教育人民,不屈不挠地反对分裂,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真理斗争到尽头。

这时期郭沫若共写了6部史剧,6剧朝代不同,主题都是爱国、统一、自由、光明,歌颂为正义献身的光辉形象,对独裁、卖国的丑类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笞。

郭沫若的浪漫新诗及其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浪漫新诗及其历史剧创作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天狗 • 我是一条天狗呀! •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 我是日底光,
•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 X 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 能量的底总 量!
• 万物皆是神 • “泛神论”思想: 物我无间,物我不分 • 反对偶像,反对权威 • A、思想内容: • a、表现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凤 凰涅槃》) ; • b、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 的礼赞(《天狗》,《我是一个偶像的崇拜 者》); • 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大我”的形象; • c、表达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炉中 煤》)。
• 炉中煤 •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 我飞奔, • 我狂叫, •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 我飞跑, •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及其历史剧创作
• • • • • • 一、诗歌创作 1、诗集: 《女神》(1919—1920),《星空》, 《前茅》,《瓶》,《恢复》。 2、《女神》 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 统一。(焚旧铸新,狂飙突进) • 《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 • 《地球,我的母亲》《女神之再生》等。

郭沫若历史剧

郭沫若历史剧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

关于郭沫若历史剧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历史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历史剧之简介1941年端午节,举行了第一届诗人节的庆祝活动。

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章说:“抗战以来,由于国家临到了相当危险的关头,屈原的生世和作品又唤起了人们的注意。

端午节的意义因而也更被重视了……”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五幕历史剧《屈原》,自元月二十四日起在《中央日报》连载十五天,四月二日起公演,引起巨大轰动,与今日之寂寥恰成鲜明对比。

[2] 郭沫若历史剧之创作背景在这个热闹的时代,让我们重读《屈原》,回望诗人的命运。

上个世纪初话剧出现在中国,带着新鲜的趣味和蓬勃的生机,以及明显稚嫩的特征,中国人并没有完全了解话剧的构造和编织的规律,就已经开始把它当做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武器了。

郭沫若1942年1月写的话剧《屈原》便是这样的作品,它不成熟却切中时代的要害,那些现在看来十分明显的文学缺陷,都被鲜明的主题和昂扬的激情所掩盖,成为呼唤爱国主义、抵抗日本侵略的风云之作。

七十余年后时代变迁、意识形态流转,这部一度被奉为历史剧经典的剧作,如今自己也躺在历史里,少人评说,更少有人想得起来去排演。

它为什么被推上峰巅,又为什么被人冷落?让文学的归文学,政治的归政治,历史的归历史;;是时候用文学的目光重新打量郭沫若的《屈原》了。

[2] 郭沫若历史剧之剧情南后的阴谋剧照剧本《屈原》中的故事极其简单:第一幕,屈原教育学生宋玉,要像橘树一样“独立不倚”,在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

并且通过侍女婵娟的口交代,秦国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於六百里之地予楚,条件是楚齐绝交。

屈原则主张“联齐抗秦”,目标是成就统一大业。

第二幕,南后在楚宫内廷设计陷害屈原,假装晕倒在屈原怀里造成调戏自己的假象。

楚王罢了屈原的官并且改变主张,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

1942郭沫若历史剧

1942郭沫若历史剧

1942郭沫若历史剧1942年在重庆上演的历史剧由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42郭沫若历史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

《屈原》创作于1942年1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加紧对中国的侵略,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蒋介石则加紧大搞分裂,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同时,在国统区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抗日进步人士。

整个国统区成了令人窒息的铁罐头。

面对黑暗如漆的现实,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

郭沫若便以历史剧为投枪,借古喻今,创作了历史剧《屈原》,有意识地“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

并说:“我是有意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的时代。

”《屈原》的矛盾冲突和主题。

《屈原》的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为爱国政治路线与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反动路线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

这是全剧的思想冲突和冲突的性质。

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迫害和反迫害的斗争,构成了贯穿全剧的动作线。

主题剧作展开这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拼死决战,突现了古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高贵品质,使全剧充满了崇高的悲剧精神与磅礴的正气。

它愤怒地揭露和鞭苔了卖国求荣、昏庸无道、陷害忠良的魑魅魍魉,喊出了“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的时代最强音。

屈原形象的性格特点及其意义。

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

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他的性格特点。

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地希望楚国能强盛起来,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意义屈原的形象,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

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他的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简析婵娟形象。

蔡文姬历史剧

蔡文姬历史剧

蔡文姬历史剧
《蔡文姬》是郭沫若1959年完成的一部五幕历史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蔡文姬历史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剧情介绍
《蔡文姬》是郭沫若1959年完成的一部五幕历史剧,讲述距今2000多年前的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请,从南匈奴返回汉朝继承父亲蔡邕遗志续修汉书的故事。

同年由北京人艺建院"四巨头"之一的焦菊隐搬上舞台,成为名噪一时的名剧。

点评
话剧《蔡文姬》不论从舞台演出的流畅、和谐、完整所体现出来的诗意化和人物的鲜明个性,还是从舞台美术设计的恢弘场面以及精致漂亮的服装制作中,都可以看到导演焦菊隐先生的"创新"精神,即他为实现话剧民族化而吸收传统戏曲的艺术手法,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话剧创作中去的艺术美学追求。

次的《蔡文姬》在演出上取得了成功,无论是表演还是导演,都让观众看到了当年经典作品的重现。

然而由于时代不同,演剧观念有所转变,日益更新的舞台技术不断发展,那末仅仅是对经典的回忆已经无法令观众满足。

许多年轻观众不了解该剧的创作背景,无法理解该剧的内涵,,更无法体会当年焦菊吟导演对该剧的舞台创作所作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

而一些年长的观众则更用此次复排版的《蔡文姬》与老版相比较,感觉变化极少,且演员功力有些不足。

《蔡文姬》是北京人艺的代表作品,也是焦菊隐导演艺术的成功之作。

该剧在当年曾第一次把话剧这个舶来品与中国民族演剧风格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化话剧的先河。

其舞台设计在当年也可谓大胆创新,具有表现主义美学。

在今天,它所能留给观众的呈现和感觉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其文学的底蕴以及导表演艺术的内涵仍然是教科书一样的基础范本。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有哪些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有哪些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有哪些郭沫若的历史剧有哪些郭沫若的戏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却不因之减少。

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剧作在历史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他的这些戏剧不仅抒写个人的情思而是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

他的几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在形式上好像远远背离于现实但内容却完全显示出“借古喻今”的作用较之那些虽然取材于现实而表现肤浅无力者其效果反而显得深沉而巨大。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背景是由于当时国统区的文网森严动辄得咎反动统治者欲把大后方造成为“无声的中国”在那样阴云密布的幕盖下文艺家们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借用历史题材以求更有效地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

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就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而不致受到敌人的反击。

郭沫若即是以自己的史剧来实践这种精神的。

他以丰富的想像对材料的精细钻研与对现实的深刻体会数者相互渗透地来写作历史剧。

因此八的史剧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说它是历史的是它的内容“不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

说它是现实的是他没有把“现实”二字看得很狭窄。

这种创作史剧的手法是‘失事求似’。

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

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

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

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的史剧观。

早在20年代初期他就说过“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

”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

(6)郭沫若历史剧

(6)郭沫若历史剧

从传统的命运悲剧到现代的性格悲剧: 从传统的命运悲剧到现代的性格悲剧:反对夫权与王权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下魂. 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做胡语, 千载琵琶做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分明怨恨曲中论.
郭沫若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找到了相通之处,开始了大胆的 取舍和创作:在历史事实和人物设置上进行了改动. 一是在人物创造上,他虚构出了历史上所没有的人物,婵 娟便是其中的一个,婵娟是作为屈原夫人的陪嫁使女的身 份出现的.二是人物之间的关系上,做了改动,他把子兰 当作是南后郑袖的儿子,同时也是屈原的学生. 屈原与上官大夫靳尚 屈原与南后郑袖
《屈原》 屈原》
《屈原》的创作正是体现了郭沫若 屈原》 新的历史剧的创作理念的,在大 量掌握历史事实基础上把握历史 精神,做到失事求似 精神,做到失事求似. 失事求似. 首先是对于屈原所处时代的看法 : 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其次是关于屈原的人格和精神的考 察:对于国族的忠烈,屈原始终 是一个忠心耿耿的民族诗人,有 着爱人民,反奸佞的精神.
三个叛逆的女性
郭沫若在1923年创作了《卓文君》 郭沫若在1923年创作了《卓文君》和《王昭 君》,这两部剧作与1925年创作的《聂嫈》 ,这两部剧作与1925年创作的《聂嫈》 合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 合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 郭沫若原想从历史人物中选取三个具有叛逆 性格的女性,塑造" 性格的女性,塑造"在家不必从父,出嫁 不必从夫,夫死不必从子" 不必从夫,夫死不必从子"的三个妇女形 象.以反封建礼教的束缚,弘扬叛逆的精 神,提倡女性解放为题旨.后来蔡文姬没 有及时写出来而写创作出了聂嫈,同样是 做为一个反抗的女性形象出现的.

郭沫若六部历史剧

郭沫若六部历史剧

郭沫若六部历史剧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皖南事变后)创作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

大家平时会看郭沫若六部历史剧吗?关于郭沫若六部历史剧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六部历史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六部历史剧:《棠棣之花》“棠棣之花”,“棠棣”出自《诗·小雅》有《常棣》一诗,代指兄弟情义。

《棠棣之花》既是郭沫若五幕历史话剧,又是越剧剧目,亦名《芳草碧血》。

两个剧目均根据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事迹改编。

郭沫若六部历史剧:《屈原》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

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

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42年,《屈原》重庆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饰公子子兰,张瑞芳饰婵娟。

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剧集剧坛之精英,经多日筹备,惨淡经营,堪称绝唱。

”195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了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这个戏。

导演仍是陈鲤庭,屈原则由赵丹扮演,白杨饰南后,王蓓饰婵娟。

1979年《屈原》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500余场。

1980年11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屈原》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对交上两条路线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郭沫若六部历史剧:《虎符》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取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写于1942年,1943年首演。

该剧描写的是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

魏安厘王二十年(纪元前二五七年),秦国侵赵,形势危急,赵国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之姐)亲自突围到魏国求援。

郭沫若六大历史剧

郭沫若六大历史剧

郭沫若六大历史剧郭沫若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是中国文艺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著作颇丰。

在他的作品中,历史题材占据了很大比例,并广受好评。

其中,他创作的六大历史剧对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这六部作品。

一、《白毛女》《白毛女》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戏剧,作于1940年。

该剧以农民妇女白娘子为主角,讲述了她为了保住被土豪抢走的丈夫而不计一切代价的故事。

该剧细腻地描绘了当时的农村生活和人民的苦难,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戏剧。

二、《大风歌》《大风歌》是郭沫若呼唤革命精神的作品,作于1934年。

该剧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苦奋斗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通过剧中人物的形象化展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顽强不屈的精神。

该剧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红色题材。

三、《龙须沟》《龙须沟》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反映中国农村土地革命的作品,作于1950年。

该剧讲述了在中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时,一名贫苦农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经历。

该剧以鲜活的形象、真实的情节、深刻的思想展示了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心路历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四、《日出》《日出》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36年。

该剧是一部充满爱情和悲剧的现代话剧,主要讲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三角恋故事。

该剧以强烈的情感、深刻的表达为特色,使人们认识到了爱情的伟大和人生的复杂。

五、《奇袭白虎团》《奇袭白虎团》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反映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作品,作于1939年。

该剧以革命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分队对日军白虎团进行的英勇斗争的故事。

该剧精彩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主题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苦难历史中的英雄气概。

六、《蝴蝶夫人》《蝴蝶夫人》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52年。

该剧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充满着离别、相思和感伤。

该剧以极强的感染力、艺术表现力、情感张力,对中国近代历史和爱情的表达深入人心。

郭沫若

郭沫若

郭沫若《屈原》郭沫若的《屈原》《屈原》的主题、冲突与形象1941年在诗剧《棠棣之花》和史剧《聂嫈》的基础上,郭沫若整理创作了五幕历史剧《棠棣之花》,这是他在历史剧创作沉寂十六年后的再试牛刀。

《棠棣之花》同郭沫若大多数戏剧一样,是感时忧国的产物。

皖南事变之后,作者激于时愤,以“迂回的路”,“用历史题材来兼带着表达并批判当代的任务”,从而赋予它鲜明时代色彩的主题:“《棠棣之花》的政治气氛是以主张集合反对分裂为主题”,表现“望合厌分”这一古今共通的希望,从而使剧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针对性。

《棠棣之花》一方面预示着郭沫若又一个历史剧创作爆发期的到来,另一方面又标志着他历史剧创作思想的臻于成熟。

此后一年多,郭沫若以惊人的速度陆续创作了《屈原》、《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部历史剧,其中《屈原》是他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代表作,达到了郭沫若史剧创作的高峰。

时代背景《屈原》一剧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它的写作“是在1942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而且是在反动统治的中心——最黑暗的重庆”,长期战斗在大后方的作者“眼前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感受着时代的愤怒,“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了。

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

以屈原作为一个悲剧时代的悲剧典型,与郭沫若对屈原及其时代的充分了解有关。

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屈原》的写作,郭沫若对屈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论文《屈原》、《屈原时代》、《屈原考》、《屈原的艺术与思想》、《屈原研究》等十余篇,计十余万字,真正做到了郭沫若所谓“史剧家对于所处理的题材范围内,必须是研究的权威”的要求。

何况此前的20世纪20年代他创作了以屈原为题材的诗剧《湘累》,进行了前期的艺术准备。

根据郭沫若对屈原的研究和理解,屈原“他不是单纯的诗人,而同时是一位有深刻的思想和正义感的政治家”,他“尊重人民,同情奴隶解放”,但他的努力却“遭受到国内反对势力的围攻,因而政治上失败了,形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郭沫若写的历史剧有哪些

郭沫若写的历史剧有哪些

郭沫若写的历史剧有哪些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是从是1923年作的《卓文君》和《王昭君》开始的。

关于郭沫若写的历史剧有哪些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写的历史剧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写的历史剧的背景“五四”时期思想革命为作家重新表现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新的眼光,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同时繁荣和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特点之一。

郭沫若在诗集中便有一些以历史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诗剧类作品,如《女神》中的《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凤凰涅》和《星空》中的《孤竹君之二子》、《广寒宫》等。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真正的开始,是1923年作的《卓文君》和《王昭君》。

1926年,作者又把它们与《聂》合集为历史剧作集《三个叛逆的女性》。

由于这些作品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它们在当时曾发生过很大影响。

历史剧创作贯穿于郭沫若的一生,其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剧创作是除诗歌创作外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又一贡献。

《卓文君》作于1923年2月,以反对封建压迫、争取婚姻自由的思想重新表现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私奔或被封建卫道士视为不道德的“淫奔”,或被部分文人学士视为艳情趣事,都没有赋予它以严肃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

“五四”的思想革命和伦理道德的解放,使郭沫若从中感到了严肃的社会意义,从而将这个故事升华到了严肃主题的高度。

剧中卓文君被塑造成了一个敢于违抗父命,反抗封建压迫,揭露封建道德的虚伪本质,争取自己幸福爱情的勇敢女性。

郭沫若通过卓文君之口发出了反对旧礼教的宣言:“你们男子统治下的旧礼教,你们老人们维持着的旧礼制,是范围我们觉悟了的青年不得,范围我们觉悟了的女子不得!”它体现了“五四”青年的个性解放要求。

《王昭君》写于1923年7月,作品以现代性格悲剧的观念重新改造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郭沫若把当时的历史人物组织起来,将王昭君塑造成了一个出身微贱但不屈服于权贵的坚强女性。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历史剧等。

其中,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本文将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历史真实性和时代背景的还原。

他通常选择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作为创作题材,如《焦裕禄》、《秦始皇》、《八路军》等。

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力求做到史实准确,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和事件的描写都力求还原真实情况。

例如,在《焦裕禄》中,郭沫若通过对焦裕禄生平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他在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的杰出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他不仅关注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更注重展现他们的人性和情感。

在《秦始皇》中,郭沫若通过对秦始皇的塑造,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权谋手段,同时也揭示了他孤独、焦虑和权力欲望的一面。

这种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和情感表达,使得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更加饱满、生动和有血有肉。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对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历史剧作品,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和事件,更深入探讨了其中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例如,在《八路军》中,郭沫若通过对八路军的战斗和牺牲的描写,揭示了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和残酷,同时也探讨了民族精神、革命理想和人民力量的重要性。

这种对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使得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

他倡导“融合艺术”,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运用诗歌化的语言和戏剧化的结构,使得历史剧作品富有音乐性和舞台感。

例如,在《焦裕禄》中,郭沫若运用诗歌化的语言和旋律感,使得剧中的对白更具有韵律和感染力。

郭沫若的史剧

郭沫若的史剧

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浪漫主义作家。

1892年11月16日,郭沫假设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一个地主兼营商业者的家庭。

他学名开贞,号尚武。

1919年首次发表新诗时,他各取家乡沫水和假设水的第一字合为「沫假设」,用它作自己的笔名。

郭沫假设是史剧有:《黎明》(表演诗)、《棠棣之花》(诗剧)、《湘累》(诗剧)、《孤竹君之二子》(历史剧)、《卓文君》(历史剧)、《王昭君》(历史剧)、《聂荌》(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蔡文姬》和《武那么天》郭沫假设对于文学发生兴趣,甚至开始语体诗的尝试,是1919年9月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作。

如他所说,「在一九一九与二O年之交,我的诗兴被煽发到狂潮的地步」。

1921年8月出版的《女神》,收集的主要是这个时期的诗作。

1922年5月,《创造》季刊在上海创刊。

大革命失败后,郭沫假设失去行动自由,于1928年2月,化名乘船离沪去日本,开始十年流亡生活。

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积极支持中国留日学生的进步文艺活动。

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古代铭刻汇考四种》等多种专著。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假设「别妇抛雏」,只身离日潜回祖国。

1940年10月成立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假设担任主任。

他完成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重要史学论著。

从1941年底到1943年4月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他相继完成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原名《筑》)、《孔雀胆》、《南冠草》六个多幕历史剧。

这些取材历史的文学创作,表达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表现了借古讽今的鲜明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假设以主要精力从事政务工作和社会活动,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仍然写不少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出版了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东风集》、《骆驼集》,历史剧《蔡文姬》、《武那么天》,史学著作《奴隶时代》等。

郭沫若的历史剧.doc

郭沫若的历史剧.doc

郭沫若的历史剧
指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皖南事变后)创作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

《棠棣之花》为五幕史剧。

写战国时义士聂政受韩国抗秦派首领严仲子之托,刺杀亲秦派韩相侠累之后壮烈牺牲。

其姐聂荌(y īng)为传播烈士英名,扩大影响,冒死前往抚尸痛哭,也英勇就义。

剧本的“政治气氛是以主张集合反对分裂为主题”(郭沫若语)。

《屈原》为五幕史剧,写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力主联齐抗秦,遭到南后郑袖等的陷害,楚怀王对秦妥协投降,下令囚禁屈原。

剧本意在揭露和制止国民党顽固派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迫害抗日志士的恶行。

《虎符》为五幕史剧,取材于战国时“窃符救赵”的故事,是与《屈原》齐名的郭剧代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郭沫若的戏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却不因之减少。

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剧作,在历史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他的这些戏剧不仅抒写个人的情思,而是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

他的几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在形式上好像远远背离于现实,但内容却完全显示出“借古喻今”的作用,较之那些虽然取材于现实而表现肤浅无力者,其效果反而显得深沉而巨大。

郭沫若创造史剧,是由于当时国统区的文网森严,动辄得咎,反动统治者欲把大后方造成为“无声的中国”,在那样阴云密布的幕盖下,文艺家们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借用历史题材以求更有效地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

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就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而不致受到敌人的反击。

郭沫若即是以自己的史剧来实践这种精神的。

他以丰富的想像,对材料的精细钻研,与对现实的深刻体会,数者相互渗透地来写作历史剧。

因此:他的史剧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说它是历史的,是它的内容“不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

说它是现实的,是他没有把“现实”二字看得很狭窄。

这种创作史剧的手法是‘失事求似’。

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

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共产党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

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

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的史剧观。

早在20年代初期,他就说过:“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

”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

后来郭沫若强调作家要研究历史、熟悉历史,“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

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屈原》是抗日民主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是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历史加以新的解释,发挥了“古为今用”的战斗效能的新型历史剧。

40年代初期,郭沫若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他“看见了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时代悲剧”,于是决定“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

剧本通过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天的生活和斗争,概括了他的悲壮战斗的一生。

剧本结尾,屈原出走汉北,继续坚持同黑暗势力斗争,表现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根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而创作的历史剧《虎符》,主人公信陵君不复是一个礼贤下士的“贤公子”,他的“宽厚待人”已被赋予积极的思想内容,通过“窃符救赵”这一典型情节,展现了他的热爱国家、团结民众,目光远大、见义勇为的品质。

如姬的形象,在剧中尤其显得突出和鲜明。

如姬是一位有见识、重义气、贤淑而又刚强的女性。

她反对国王的专横暴戾,主张联合抗秦,拥护信陵君的政治主张。

她的窃符与自杀,构成了一幕壮烈的历史悲剧。

这些剧作虽以悲剧结束,却摒弃了在悲剧文学中常见的哀婉凄凉、悲观绝望的情调,更多地注入了作者那种彻底反叛的精神,它的目的是号召人民起来作斗争。

在历史题材中蕴含着严峻的现实,力图在实质上写出历史的精神而又能针对现实,给现实人生以温暖和希望,这显然是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体现。

郭沫若的历史剧,以豪放、热烈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形成了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戏剧含有丰富的情感,如同他的热情奔放的诗歌一样。

他的戏剧,可以作为抒情的散文诗来读,清新瑰丽,荡漾着感情的微波。

他在塑造古人形象时,从不采取客观描写的态度,在不违反人物特定的历史和阶级内容的条件下,往往在历史人物身上注入了更多的主观性,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融化在艺术形象里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大体保留了他过去历史剧创作的风格,坚持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具有作者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在历史剧如何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上,作者作了新的有益的探索。

历史剧《蔡文姬》,通过文姬归汉的故事,着力渲染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为发展民族文化而广罗人才、力修文治的大业,也赞美了蔡文姬为继承父亲遗业、决心撰述《续汉书》而离别儿女归来的宏大志向。

蔡文姬这个艺术形象饱含着郭沫若的生命和血泪。

作者说过,蔡文姬就是他,是照着他自己写的,“我写这个剧本是把我自己的经验融化了在里面的”,“其中有不少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

剧本用《胡笳十八拍》来表现蔡文姬悲楚的经历和归汉途中的矛盾心情,这不仅加强了戏剧的历史气氛,而且也使全剧增添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郭沫若在《屈原》一剧里,卓越地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形象。

毫无疑问,当时屈原与张仪上官大夫等之争,乃是楚国外交上两条不同政治路线的斗争,这斗争在战国各国间,是带有普遍性的,而以楚国表现得尤为激烈。

斗争展开的结果,是投降派得到胜利,而以屈原为首的联合抗秦派宣告失败。

在第二幕里,屈原对南后说: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

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你自己,是我们的国王,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这话是多么的热烈沉痛呵!无独有偶的,是历史上的事件,虽然一般说,都不会重复着第二次,但遗忠奸之争,人民与反人民的阶级利益之争,自从有了阶级以后,是从未间断过的。

《屈原》一剧草成的年代,亦正是皖南事变发生不久的时候,当时一革命志士为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最后的一滴血,其忠义之气直可动天地而泣鬼神。

国民党反动派的设阱陷入,正是如屈原所说的:“你陷害的……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所以屈原这个伟大的形象乃是人类道义美的化身,古往今来一切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者的化身,也是皖南事变中的革命志士为人民与祖国的利益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者的化身。

屈原的悲愤的呼号,也正是这些革命志士的呼号。

在《雷电颂》里,屈原的这种呼号与风雷的咆哮几乎合而为一。

他对它们说: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这是一首抢天呼地、悲壮万分的诗,也是人类的发自胸耀诚坦率的声音。

他们于悲痛万分之余,不惜要将自己和这黑暗的宇宙一齐毁灭。

但这些伟大的人类受难者的本意,却不是单纯要将宇宙毁灭,而是希望人类像“凤凰涅槃”一样,从圣火的燃烧中再次新生出来的。

《雷电颂》这首诗,有人将它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唱诗相比。

当然,就其气势磅礴,想像丰富而言,两者是相似的。

但如就意境来说,我以为郭沫若自己的解说尚有不足之处。

在《李尔王》唱词里,显然有些向天上诸神发泄自己的愤怒,现出求饶的样子。

而《屈原》则否。

他虽也要毁灭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毁灭中求得新生,试看他对雷说,要叫它劈开“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使那光明得到暂时间的一瞬的显现”,足见他虽然诅咒黑暗,却更热烈地歌颂光明。

他主要的意思却在于“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进射出光明”来。

所以《雷电颂》我以为应与《凤凰涅槃》合起来读,两者的题旨虽然不同,但意境却是一样的。

这是郭沫若的诗的独创精神。

也正是《雷电颂》与李尔王的唱诗殊异的所在。

与《屈原》具有同一的主题的,是它的姊妹剧《虎符》。

《虎符》与《屈原》同写成于1942年,而在反映现实和推动现实前进上,起着同样的作用。

《高渐离》这个剧本,郭沫若在创作时,穿插了许多新的情节进去,成为作品构成的血肉部分。

首先是把赵高这个人作了翻案,认为他是在暗中为赵复仇,要自己“像把一团锈了的铁加翟好铁里面一样”,“从这内部来把秦国腐烂”。

作者的这样处理,是有他的解释的。

在《赵高与里辛》一文里,他引了章太炎的诗句:“流汗蒙头愧里辛,赵家熏腐解亡秦。

”认为“赵高这个人,从他的身世看来,对于秦二世的掇弄,确实是可以解为存心报复。

”他同意章太炎的意见,这才在剧本中采用了他的思想。

其次,高渐离对于赵高的向他吐露为赵复仇的思想,起初是不相信,后来却似乎有了改变。

而且在怎样复仇的方案上,高渐离的思想,看起来还比赵高要进步,这就是高渐离已由个人复仇的思想前进到知道要联系群众的思想了。

在他对宋意的话中,可以看出:最要紧的还是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要晓得老百姓的甘苦,要能够替他们想办法。

高渐离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理解的高度呢?这确是一个谜。

但他的这种思想却可以看作是作者自己思想的自白和发展。

在郭沫若的初期剧作《棠棣之花》里,还多少对刺杀行为表示着歌颂的倾向,在《革命春秋》里,也曾表白过自己有这种思想,而对它作了批判。

这种“带着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色彩”的想法,在稍后的剧作如《屈原》、《虎符》里,就逐渐改变了。

我们可以认为作者是在借剧中人物之口来表白自己的思想,正如他在一个地方所说的:“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

《孔雀胆》一剧,在郭沫若的几个史剧中,是较别致的一个。

剧情凄美动人,非常富于地方、民族的色彩。

段功以功高震主,梁王在暗中想谋害他。

阿盖受父亲的指示,要她亲手谋害丈夫,因情爱甚笃,不忍下手。

段功虽知早晚会有事变发生,却徘徊不决,终至祸变发作,段功被杀,而阿盖亦以身殉。

这悲剧的形成,到底是属于性格的呢,还是属于客观条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呢?作者是倾向于把它当做性格的悲剧来处理的。

尤其是剧中对于阿盖内心矛盾的加强上,显出这个“昆明的茶花女”徘徊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爱恨之间,不能采取断然处置,终致迁延时机,发生了可怕的灾祸。

她与段功的满足于爵禄荣华与妻子的情爱而走向妥协,形式上相似,但动机却不一样。

作者在主题的处理上,显然有意想将段功对于异族统治的压迫不取公然反抗,欲以委曲求全达到团结的目的,而终于宣告失败,妻死身殉,从这方面来加以强调的。

但由于对阿盖内心矛盾的一面过于渲染,就使原来构思中的主题思想表现得不能那么明确有力。

试看梁王将孔雀胆授予阿盖后,她在段功的面前欲语还休者数次,当段功要她把车力特穆尔和王后合伙行毒的事,向父亲说明时,她说:我为这事情苦闷了半天,究竟是说还是不说?不说吧!你是受了不白之冤,而且还有危险。

说吧!爸爸不一定肯相信。

我们是受了嫌疑的人,说了,他会以为我是任意的栽诬。

其实这件事如果在别人来看,是很容易解决的。

阿盖如真正笃爱丈夫,期望丈夫脱免危险,那就当然要把事情的原委向父亲和盘托出,信也罢,不信也罢,说出来总比不说的好。

但她却不这样,这无疑是说明阿盖的为人,性格实在是太犹豫了。

作者为了要表现她这种内心的苦闷,“因而在第三幕阿盖与段功对话中加入了将近一千字的…说还是不说’的心理过程的独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