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随着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正逐渐成为城市之间的首选出行方式。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并探究未来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

一、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概述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源远流长。

20世纪初,最早的高速铁路技术开始在欧洲国家出现,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高速铁路才真正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速铁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在中国。

二、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 动车组技术动车组技术是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车辆自重轻、强度高、抗风性能好,并且具有超高速度、大运量、高舒适性等优势。

在动车组技术方面,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先后研制出CRH380、CRH3等多种型号的高速动车组列车。

2. 轨道技术高速铁路轨道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高速铁路轨道采用了混凝土板桥梁式结构,但近年来出现了大跨度、大断面、混凝土连续梁桥梁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效率。

3. 信号与通信技术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信号与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采用列车自动调度系统和列车间通信系统,可以实现高速列车的部分自动驾驶和运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影响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1. 经济影响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高速铁路的运行也大大提高了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效率,促进了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和发展。

2. 社会影响高速铁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的提升,使得人们可以更加迅速地进行商务旅行、观光旅游等活动,促进了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环境影响高速铁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相比于航空和公路交通,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高速铁路概论课件

高速铁路概论课件
电力供应与调度
建立完善的电力供应和调度体系, 确保高速铁路的电力需求得到满足 。
03
高速铁路运营管理
高速铁路客运组织
1. 列车运行组织
根据客流需求和列车开行计划,合理安排列车班次、停靠站点和 运行时刻,确保旅客出行顺畅。
2. 车站运营管理
负责车站的日常管理,包括票务管理、安检、候车、乘降组织和站 台管理等工作,确保车站安全有序。
3. 仓储管理
提供货物仓储服务,包括货物的 入库、保管和出库等,确保货物
安全可靠。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
1. 列车运行计划制定
01
根据安排列车班次和停靠站点。
2. 列车运行计划调整
02
根据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计划进行适时调整,确保列车运行安
全有序。
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高速铁路的发展经历了初期探索、商业化运 营和大规模建设三个阶段。
详细描述
高速铁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初 期探索、商业化运营和大规模建设三个阶段
。初期探索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这一阶段的高速铁路建设规模较 小,技术水平较低。商业化运营阶段是在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这一阶段各国开 始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并逐步形成了现今 的高速铁路网络。大规模建设阶段是在20 世纪90年代至今,各国继续加大高速铁路 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
高速铁路概论课件
目 录
• 高速铁路概述 • 高速铁路技术基础 • 高速铁路运营管理 • 高速铁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高速铁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高速铁路概述
高速铁路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高速铁路是一种以高速度、大容量、安全、舒适、环保等特点为主要特征的公 共交通工具。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

此后,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末,全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超过4.2万公里,占全球高速铁路总里程的70%以上,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得益于政府大力投入和铁路企业的强大技术实力。

从技术上来说,我国高速铁路采用了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如“复兴号”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等,不断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高速铁路的发展也带动了全国铁路运输的现代化建设,使国内铁路运输网络更加密集,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物流和旅游业发展水平。

未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高速铁路技术的国际化,为全球交通运输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1.高速铁路的基本概念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

2.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是人类发明的首项公共交通工具,在十九世纪初期便在英国出现。

直至二十世纪初发明汽车,铁路一向是陆上运输的主力。

早在20世纪初前期,当时火车“最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公里者寥寥无几。

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线系统开通,是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高于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系统。

世界上首条出现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

日系新干线列车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驶在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营运速度每小时271公里,营运最高时速300公里。

2.1第一阶段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在日本破土动工,经过5年建设,于1964年3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

东海道新干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古屋,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公里,运营速度高达210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

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

1972年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日本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法国修建了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意大利修建了罗马至佛罗伦萨。

以日本为首的第一代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力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房地产、工业机械、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铁路市场份额大幅度回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2.2第二阶段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等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大规模修建该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

这次高速铁路的建设高潮,不仅仅是铁路提高内部企业效益的需要,更多的是国家能源、环境、交通政策的需要。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

2008年,国家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一、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宏伟目标,中国铁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在体制创新方面,创建了合资建路的崭新模式。

铁道部与31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加快铁路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新线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与地方政府或战略投资者合资,广泛吸引各方面资金投资铁路建设,形成了集全社会之力建高铁、推进铁路现代化的生动局面。

——在管理创新方面,充分发挥我国铁路路网完整、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统筹利用铁路内外的各方面科研力量和人力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在铁路建设中,无论是工程管理部门,还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协调行动,组织起了强大的工程建设队伍;在技术装备制造中,无论是运营单位,还是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都统一步调,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制造体系。

这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一组织,形成一个“拳头”,坚持整个铁路技术创新体系一盘棋,在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统一搭建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平台,走出了一条铁路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我国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运营维护技术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体系。

二、中国高速铁路现状与未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920营业公里。

其中,新建时速25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4044营业公里;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876营业公里。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


项目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

1.1 国外高速铁路概况
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
世界高速铁 路的发展建
设高潮
自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瑞典、丹 麦和韩国等国家都已拥有高速铁路,还有多个国家正在修建高速铁路。回顾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历史,可以看到高速铁路经历了3次主要的建设高潮。
1.1 国外高速铁路概况
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
世界高速铁 路的发展建
设高潮
日本新干线的成功建设给欧洲国家以巨大冲击,各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1981年,法国高速铁路 (TGV)在巴黎和里昂之间开通,如今已形成以巴黎为中心、辐射法国各城市及周边国家的铁路 网络。此后,德国开发了高速铁路系统,意大利修建了罗马—佛罗伦萨线。1986年,意大利政府 批准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计划修建横连东西、纵贯南北、长达1 230 km的T形高速铁路网 。
1.1 国外高速铁路概况
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
世界高速铁 路的发展建
设高潮
欧洲国家大规模地修建本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1991年,欧洲议 会批准了泛欧高速铁路网规划中提出的在各国边境地区实施15个关键项目,有助于实现各个国家 独立高速线之间的联网。1994年开通的英吉利海峡隧道把法国与英国连接在一起,开创了第一条 高速铁路国际连接线。1997年,从巴黎开出的“欧洲之星”又将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连接 在一起。
1.1 国外高速铁路概况
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
世界高速铁 路的发展建
设高潮
(3)第三次建设高潮(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1998年10月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三次世界高 速铁路大会,将当前高速铁路的发展定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欧洲各国、亚洲(韩 国、中国)、北美洲(美国)、澳洲(澳大利亚)也都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新热潮。

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概况

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概况

铁路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的国家还有土耳其 、中国 、 设资金 ,建设高速铁路出现了多种形式融资的局
美国 、加拿大 、印度 、捷克等 。
面 ;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正在向相关领域辐射和
与以前所不同的是 ,参与第三次高速铁路建 发展 。
设高潮的各个国家所表现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大多数国家在高速铁路新线建设的 初期即拟订了修建高速铁路的全国规划 ;虽然建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到 2005年 12月 ,全世界
高速铁路里程 ( km )
表 4 截止到 2005年底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
日本 法国 西班牙 德国 韩国 意大利 英国 比利时 瑞典 丹麦
2176 1559 952 917 292 254 122 88
18
15
表 5 截止到 2005年底世界高速铁路在建里程
成泛欧高速铁路网的规划 ,规划的目标是新建 10 000km、可以满足列车以 250 km / h以上速度运行的 高速铁路 ,改造 15 000km既有线 ,形成 25 000km的 高速铁路网 ,以连接欧洲所有的主要城市 。
铁道勘测与设计 RA ILWAY SURVEY AND DESIGN 2006 (1)
新建项目带动了既有铁路网的技术改造 ,使 国家既有设施得到整治并从中受益 。日本 、法国 、 意大利和德国在建设高速铁路的初期 ,投入了大 量的开发研究费用 ,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了本 国的高速铁路 ,成为世界上仅有的 4 个高速铁路 技术保有国 。
2 高速铁路网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 80年代末至 90年代中期 )
高速铁路建设在日本和法国所取得的成就影 响了很多国家 。80年代末 ,世界各国对高速铁路 的关注和研究酝酿了第二次建设的高潮 (表 2 ) 。 第二次建设高峰于 90年代在欧洲形成 ,所涉及到 国家主要有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比利时 、 荷兰 、瑞典和英国等 。 1991 年瑞典开通了 X2000 摆式列车 , 1992 年西班牙引进法 、德两国的技术 建成了 471km 长的马德里 - 塞维利亚高速铁路 。 1994年英吉利海峡隧道把法国与英国连接在一 起 ,开创了第一条高速铁路国际连接线 。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_2023年学习资料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_2023年学习资料

高速铁路-项目-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自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瑞典、丹-麦和韩国等国家都已拥有高速铁路,还有多个国家正在建高速铁路。

回顾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速铁路经历了3次主要的建设高潮。

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1第一次建设高潮1964一1990年。

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千线正式通车,该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古屋、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km,运营速度高达210km/h。

-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建设成就显著,在技术、商、财政以及运行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日本于1971年通过了新干线建设法,并对全的高速铁路网建设做出规划,开始向-全国普及发展。

日本于1972年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日本新干线的成功建设给欧洲国家以巨大冲,各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

1981年,法国高速铁路-TGV在巴黎和里昂之间开通,如今已形成以巴黎中心、辐射法国各城市及周边国家的铁路-网络。

此后,德国开发了高速铁路系统,意大利修建了罗马一佛伦萨线。

1986年,意大利政府-批准了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计划修建横连东西、纵贯南北、长达130k的T形高速铁路网1.1国外高速铁路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建设高潮-为赶超日本,法国和德国先后着手开展高速路试验。

1981年,法国TGV列车的最高试验速度达-到380km/h;1988年,德国LCE列的最高试验速度达到406.9km/h;1990年,法国TGV列车-又创造了515.3km/h的界纪录。

欧洲国家高速铁路技术的进展反过来又"刺激”了日本,使之-加强了技术研究和新型车辆的开发山阳新干线和东海道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分别提高到275k/h-和300k/h。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改善。

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政府推行的重要项目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优点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详细介绍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历史回顾我国的铁路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中国列强的入侵压迫和国内革命斗争的兴起促进了铁路的建设。

然而,在1949年以前我国的铁路规模和建设水平都较为落后。

建国后,铁路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1969年至1977年期间,我国铁路的货运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客运能力仍然十分有限。

当时的高速度列车是指时速在120公里左右的电气化旅客列车。

直到1981年,我国首列时速为120公里的电力动车组上线。

此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0年我国开始进行高速铁路技术研究和开发,1994年开始计划修建——我国高速铁路正式步入建设阶段。

现状截至2021年,我国高速铁路线路长度已经达到了3.9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左右,其中CRH时速达到380公里。

高速铁路已经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主力军,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速度极快,五年计划中多次提高了铁路建设的投资预算,高速铁路的铺设规模也逐年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高速铁路不仅是传统的“上下班族”在公共交通中优先选择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了旅游出行的不二选择。

许多著名景点附近都有高铁站点,将出行时间大大缩短,为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优点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

一方面,高速铁路的建设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到达工作和生活所在地。

另一方面,高速铁路对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高铁的密集型交通构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利用车次的效率,同时减少了许多单独使用小车的交通压力。

高铁的安全性高,车次的稳定操作是依据先进的技术而来,可以有效地保障乘客和列车的安全。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介绍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介绍
成本控制
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成本 控制,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建设成本 ,同时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因延误导 致的额外费用。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技术难题
高速铁路技术复杂,涉及众多领域,如线路设计、列车制造、信号控制等,需 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较多。
解决方案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 再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
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跨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
欧洲跨国高速铁路
网络
欧洲各国正在加强跨国高速铁路 网络的建设,连接欧洲各大城市, 提高跨国交通的便利性。
亚洲跨国高速铁路
网络
亚洲各国也在积极推进跨国高速 铁路网络的建设,连接东亚、东 南亚和南亚地区。
美洲跨国高速铁路
网络
美国和加拿大也在探讨建设跨国 高速铁路网络的可行性,以连接 两国的主要城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大城市的便捷交通工具。
技术特点
日本新干线采用了动力分散式动车 组技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低 噪音、低污染等特点,是世界高速 铁路的典范之一。
运营情况
日本新干线是日本铁路的主干之一, 为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 贡献,同时也是日本旅游业的重要 支撑。
法国TGV
建设历程
法国TGV高速铁路自1981年开通以来,已成为法国及欧洲铁路的 骨干,连接了法国各大城市及设历程
汉堡-柏林线是德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全长 450公里,1990年代开工建设,2002年全 线通车。
技术特点
汉堡-柏林线采用轮轨技术,设计时速为300公里, 实现了高平顺、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目标。
运营情况

中国的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神话。

从 2007 年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的通车,到如今已构建起全国规模庞大、极具优势的高速铁路网,中国高速铁路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

接下来,我们来分步骤阐述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第一步:起步阶段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首条铁路——京张铁路的建设伊始,高速铁路开展的萌芽亦从中孕育而生。

几经曲折,直到 2007 年,京沪高铁才正式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由于中国高速铁路起步较晚,许多世界领先技术尚未掌握,因此,在起步阶段我们还需要借鉴外部先进技术和经验。

第二步:快速发展阶段
自 2007 年京沪高铁运营以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惊人,以往规划中的“五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开始启动并加速推进。

仅仅数年间,相继通车的如广深港高铁、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高铁等等,不断扩展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覆盖面。

第三步:未来发展阶段
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路径也非常清晰,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这一规划将覆盖全中国,总里程将超过 15,000 公里。

同时,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复兴号的不断推广,也在高速铁路建设水平上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实力。

此外,政府也在使用各种新技术,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来提高高速铁路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中国高速铁路一路走来,充满了奋斗与进取的精神,也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建设本身,高速铁路还将城市之间、以及城中村发展的空间重新串联起来,这为中国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实现未来的梦想。

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影响

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影响

优化资源配置
高速铁路的发展促进了人 才、物资、资金等生产要 素的快速流动,优化了资 源配置。
提升国际竞争力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提 升了国家的国际形象和竞 争力,成为展示国家综合 实力的重要窗口。
对环境的影响
减少能源消耗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相较于公路运 输能够显著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排放
高速铁路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噪音等污染 物的排放量相对较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线路技术的进步
高速铁路的线路设计、建设和维护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提高了 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信号技术的进步
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采用了先进的通信和控制系统,提高了列车的 调度效率和安全性。
02 高速铁路的影响
对交通的影响
提升运输效率
01
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缩短了城市间的旅行时间,提高了交通运
输效率,缓解了公路交通压力。
无缝衔接
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实现快速换乘和一体化 服务。
优化票价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营成本,制定灵活多样的票价政策 。
国际合作与交流
跨国线路建设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共同建设跨国高速铁路线路。
技术交流与转让
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高速铁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人才培养与合作
开展国际培训项目,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国际合作。
效率较高。
高速铁路的挑战
高成本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投资 回报期较长。
与传统铁路的兼容性
高速铁路与传统的铁路基础设施可能存在不 兼容的问题。
技术难度
高速铁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较多,如高速 运行时的空气动力学、制动技术等。
社会接受度

我国高速铁路概述

我国高速铁路概述
2014年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 型动车组进入“5 000 km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列车网络 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 化”转变,我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这将大力提升我国高铁列车的 核心创造能力,夯实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底气。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为380 km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速为350 km的高 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的时速为350 km的武广高铁 开通运营。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9 356 km。 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我国高铁新增运营里程 1 107 km,高铁总里程达到12 000 km,“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2014年4月3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 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宣布规划建设里程超过 1.2×104 km的客运专线(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200 km/h及以上),以及三个地区(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客运系统。自规划实施后,大批高速铁路相继开工建设, 包括温福铁路、合宁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等。
1.1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2014年,我国铁路新线投产规模创历史最高纪录,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104 km。高速铁 路营业里程超过1.6×104 km,稳居世界第一。中西部铁路建设掀起高潮,营业里程达到8×104 km,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62.3%。

什么是高速铁路?

什么是高速铁路?

什么是高速铁路?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领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在当今现代化的社会中,各种便捷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其中高速铁路便是备受瞩目的一种重要方式。

那么,什么是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有什么区别?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速铁路。

一、高速铁路的基本概念高速铁路是一种在特定铁路轨道上行驶的高速列车。

它拥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一种集快速、舒适、安全、节能、环保于一体的出行方式。

与传统的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速度更快,乘坐更加舒适,安全性更高。

目前全球高速铁路的典型代表有中国的“复兴号”和欧洲的“特快列车”。

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高速铁路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高速铁路在中国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开通了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起点。

随着高速铁路在中国的广泛建设,路网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已经突破了3万公里。

三、高速铁路的优势高速铁路相较于传统的普通铁路具有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速度更快。

高速铁路采用最新的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运行速度通常在300千米/小时以上,是传统火车的两倍以上。

(2)舒适度更高。

高速铁路设有空调系统、音响和各种便利设施,乘客坐着更加舒适,减少了颠簸与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3)更加安全。

高速铁路采用最先进的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做到实时监测,避免出现风险的情况。

(4)节能环保。

高速铁路采用轻量化的设计,且列车之间的能耗低,不仅能够降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还节省了使用成本。

四、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高速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在技术和设备上已经有很大的进展。

而随着高铁的普及和廉价飞机的出现,将极大地拓宽人们的出行选择,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

总结: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方式,以其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乘坐体验吸引了广大乘客的喜爱。

1高速列车的发展概述

1高速列车的发展概述

编组
• CRH1动车组由8辆车组成,5动3拖,首尾设司机 室,可双向驾驶。 • ZY 10xx01 - ZE 10xx02 - ZE 10xx03 - ZE 10xx04 - ZEC 10xx05 - ZE 10xx06 - ZE 10xx07 - ZY 10xx00 • xx: 编号 (01-40) • ZY: 一等座车 • ZE: 二等座车 • ZEC: 二等座车/餐车 • 当中编号00及01的车厢拥有驾驶室,车外写 有CRH1-0xxA;编号02及07的车厢拥有受电弓。
主要技术参数
• 运营速度:200km/h • 牵引功率:4800kw • 制动距离:平直道上紧急制动,若初速为 200km/h,距离S<2000m;若初速为 160km/h则距离s<1400m。 • 受电弓位置:4号和6号车 • 轴重:小于14t
CRH3简介
• CRH3动车组为4动4拖8辆编组,采用电力牵引交 流传动方式,由2个牵引单元组成,每个牵引单元 按两动一拖构成。动车组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 其载客速度为350KM\H,最高试验速度为 404KM\H。两端为司机室,正常运行时由前端司 机室操纵。两列动车组可以联挂运行,自动解编。 CRH3动车组设置一等座车一辆、二等座车6辆和 一辆带厨房的二等座车。一等车厢座席采取2+2 布置,二等车车厢座席采取2+3布置,除带厨房 的二等座车采用固定座椅外,其余车型均采用了 可旋转座椅,全车定员557人。
高速列车的发展概述
高速列车的发展概述

动车组需求也将迅速放出。 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5万公 里的快速铁路网,全路投入运营 的动车组达到1500列以上,到 2010年底全国动车存量估计 约500标准列,整个十二五期间 投入运营的动车组数量将远超 过1000列,按5动车组组成一列计算, 我们预计2020年动车组总量 约4350列,远期存量将达到 5000-6000列。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一、技术研发与创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探索高速铁路技术。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动车组、线路设计、列车控制、信号系统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创新。

二、线路建设与扩展
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堪称世界之最。

从最初的京津城际铁路,到如今覆盖全国的庞大高铁网络,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线路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市不断增加,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性高速铁路网。

三、动车组制造与升级
我国在动车组制造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

同时,动车组的升级换代也在不断进行,以适应更高的运营速度和更好的乘客体验。

四、运营管理与服务提升
在运营管理方面,我国高速铁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列车运行的智能化管理。

在服务提升方面,我国高速铁路注重乘客体验,提供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如网上订票、自助取票、车站服务等。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也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与许多国家在高速铁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共同研发、建设高速铁路项目。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高速铁路组织的工作,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全球高速铁路的发展。

六、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
在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方面,我国高速铁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从列车检修、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了一系列的应急预案,以确保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交通圈。
八横: 1.北京到包头 2.青岛到银川 3.连云港到乌鲁木齐 4.上海到成都 5.上海到昆明 6.厦门到重庆 7.广州到昆明 8.建设以铁路客站为中心、
衔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体,扩大集装箱中心站、末端配
送等货物集散服务网络,形成配套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交 通枢纽。
第三节 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
CRH6 — 该系列列车是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由中国
南车集团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负责国内生产
, 2012年在青岛下线。CRH6型城际动车组,具有 运能大、起停速度快、乘降方便快速、疏通迅捷有 效、乘坐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特点。
CRH380A(B/C/D)型电力动车组,2010年由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的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 系统匹配最优的动车组,最高时速380公里。 (京沪,郑西等)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 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 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
第二节:世界各主要国家 高速铁路慨况
• • • • 1.日本 2.法国 3.德国 4.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高速铁路等
0系列新干线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夕投入 正式运营,是世界高速高速火车的起点。首 列0系列火车运营于东京和新大阪之间。这一 型号的车最高时速为220公里。 1999年9月18日正式 退出东海道新干线,
第一章:绪

第一节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列车速度的演变
1825年9月27日,全球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启用。这条
铁路由史蒂芬孙亲自指挥修建,全长约27km,由斯托
克顿(Stockton)到林顿(Darlington)。
可以搭乘乘客450人,
最初速度为4.5km/h,
后来达到24km/h。
1828年,法国圣艾蒂安—昂德雷济约,15公里,初
为马拉矿车,4年后改为蒸汽机车。
1830年,美国巴尔的摩—俄亥俄,21公里。
1835年,比利布鲁塞尔—梅赫伦,23公里。
1835年, 德国 纽伦堡—菲尔特,6公里。
1836年,俄国圣彼得堡—沙皇村,37公里。
1837年,古巴哈瓦那—贝胡卡尔,22公里。
1839年,意大利那不勒斯—波蒂奇,10公里。
1847年,瑞士苏黎世—巴登,22公里。。。。
(8)效率和效益:
日本和法国的实践证明,其直接投资收益都 在12%以上,一般在10年之内即可还请全部贷款, 其社会收益率也在20%以上。 据日本资料,旅客由于从既有线改乘新干线高 速列车,每年可节约旅行时间3亿小时,即每年 节省的时间效益相当于当时修建东海道新干线所 需的全部费用。 法国一条高速铁路的效益是一条6车道高速公 路的3倍多。
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高速铁路
第二节: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
(1)运输能力大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年运量1.7亿人次,是航空10 倍,高速公路5倍,但运输成本只是其1/5及2/5。
(2) 速度快
在旅行时间方面,高速铁路在85~1058km范围内, 乘坐高速列车一般比乘坐其他公共交通工具节省时 间。 东京-新大阪 515公里 2小时30分 巴黎-里昂 417公里 2小时
200系生产于1980年到1986年,正式投入运 行于1982年。总共生产了700辆,组成了66 组车组。它的最高时速随车辆编组号不同而 不同。

最高时速为240公里每小时。
适应上越地区的大雪 气候和东北地区冰冻 天气作了很多耐寒耐 雪的改进。
• 700系于1997年开始制造,1999年运营。到 四月为止,700型东海道新干线,最高运营 时速为285公里,在所有的运营车型中, 500系列是最快的,而700系列相对于500, 虽然稍慢,但其内部要宽敞舒适,是一款" 豪华"车。
四、高速列车的定义:
五、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第一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 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现在,研究修建高速铁 路的国家又迅速扩展,有人称其为第三次浪潮,正 在修建和规划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达20多个, 北美、澳洲、亚洲及整个欧洲出现“铁路复兴运 动”,美国、加拿大、印度、俄罗斯、捷克等国都 积极筹建高速铁路,有些国家和地区已形成高速铁 路网。1998年10月在德国召开的第三次世界高速 铁路大会上学者预言,高速地面交通系统有全球化 的趋势,21世纪将成为高速铁路大发展的世纪。
高速铁路线路新技术: – 高标准的平、纵断面设计
– 高速轨道新结构—无渣轨道(轨枕板)
– 高速道叉 – 高速路基、路桥过渡段 – 高速铁路桥梁 – 高速铁路隧道
– 高速牵引供电系统
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
– 高速列车速度控制技术(ATC) – 无线列车控制系统—移动闭塞(CTCS) – 高速综合调度中心(CTC) – 高速铁路线路监测诊断系统 – 自然灾害报警系统(地震、泥石流、台风、 大雪、暴风雨) – 高速列车定期检修系统(整列动车组架车检 修) –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安全、舒适、正点、 便利)
八纵: 1.大连到广州(沿海) 2.北京到福州 3.北京到九龙(经南昌) 4.北京到广州 5.呼和浩特到海口 6.包头到海口 7.兰州到昆明 8.银川到福州
>400km/h(超高速) 随着科技发展进步,列车速度也将不断提高。
三.高速铁路的组成: 高速铁路是当代新技术的集成,是一个庞大而 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技术体系。包括传统: “车、机、工、电、辆、供”六大系统技术体系, 特别是: • 高速铁路线路—是实现高速的基础 • 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新技术的核心 • 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是高速铁路的 神经中枢
(3)安全和舒适
1985年联邦德国铁路、公路和民航运输的事 故率(每百万人公里的伤亡人数)之比大致为 1:24:0.8。公路大轿车的事故率为铁路的2.5倍。
日本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旅客生命财 产事故分析表明,汽车事故是铁路事故的1570 倍,飞机事故是铁路事故的63倍。 就高速铁路而言,日本近40年,法国10多年 从未发生过列车颠覆和旅客死亡事故。
• 目前,日本计划东京至大阪修建磁悬浮列车的城际铁路,
列车时速超过500公里。
二、高速铁路的定义:
铁路速度的划分: 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最高时速作以下划分:
常速铁路
中速铁路 高速铁路
100~120km/h
120~160km/h 200 ~400km/h
准高速铁路 160~200km/h
(4)能源消耗低(每人公里消耗能源比)
高速铁路 小汽车 飞 机 1 5.79 5.25
(5)占用土地少 一条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占地面积是双线高速 铁路的1.3倍~1.6倍 一个大型飞机场占地面积相当于1000km双线高 速铁路
(6)环境污染轻 污染物排放量(g/人公里) 小汽车 CO NO2 CH 9.30 1.70 1.10 高速列车 0.06 0.43 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