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机制与临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峡部依赖型房扑:包括了90%的房扑。
• 典型房扑:围绕三尖瓣环逆钟向折返 • “反典型”房扑:围绕三尖瓣环顺钟向折返
• 左房房扑:折返环与左房相关 • 切口型房扑:围绕手术切口疤痕折返的房扑 • 非典型房扑:折返所致的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激动频率落在房扑
范围之内。
心房扑动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Lesh分类法(电生理分类)
I b型房扑
•房扑传导途径为顺钟向 •右房顶部 » HIS束 » 冠状窦口 » 三 尖瓣峡部 » 低右房 » 高右房 » 右 房顶部
• 体表心电图P波表现: •II, III, aVF, V6 为正向 •V1 负向
顺钟向和逆钟向房扑的对比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1、心房解剖学屏障多于心室 右心房
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右心耳、 三尖瓣环、卵圆窝、界嵴、冠 状窦开口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左心房 肺静脉开口、左心
耳、二尖瓣环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2、心房电活动缓慢而生理性不同步
左右心室几乎同步开始激动,并沿完备的希浦系传 导,形成窄的除极QRS波群(60~80ms)
房扑发生的电生理基础
心房激动标测显示房扑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心房激动的折返。
• 典型房扑的心房激动顺序为围绕三尖瓣环的逆钟向或顺钟向折返。 折返自三尖瓣环的间隔部向上到终末嵴,然后沿右房的前侧壁到 达瓣环的侧壁,最后通过由下腔静脉、冠状窦及瓣环组成的峡部。
界 嵴
房扑折返的示意图
房扑时的心内电图
近端
心房扑动
根据体表心电图分类 普通型(Ⅰ型;常见型;典型房扑)
• F波在II、III、aVF导联倒置或负正双向,V1导联呈 正向,V6导联呈负向
• 心房率250~350bpm 非普通型(Ⅱ型;少见型;不典型房扑)
• F波在II、III、aVF导联直立,V1导联呈负向,V6导 联呈正向
• 心房率较快,常在350~450bpm
近端 远端
远端
折返是房扑发生的机制
折返形成的条件
• 房内传导存在传导阻滞是折返形成的必要条件。
典型房扑折返的发生
终末嵴传导阻滞是典型房扑折返发生的重要区域。 终末嵴?
典型的逆钟向房扑
在体表心电图上,如果II、III、aVF导 联中,如果其P波为负向,提示折返环 为由心房的下部向上逆传至整个心房, 其折返环为逆钟向传导。
心房扑动
普通型(Ⅰ型、典型) • F波在II、III、 aVF导联倒置或负 正双向,V1导联 呈正向,V6导联 呈负向
典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扑的机制
•I a型房扑 •房扑传导途径为逆钟向 •冠状窦口»His束» 右房顶部 »高右 房» 低右房 »三尖瓣峡部(CTI)» 冠状窦口
• 体表心电图p波表现:
• II, III, aVF, V6负向 • V1导联正向
不管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其频率几乎维持不变,都在300bpm 左右。 心室率难以控制。 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彻底根治。
哪些疾病容易发生心房扑动?
大多数均有不同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
• 高血压 • 冠心病 • 心肌病
也可发生于其它疾病
• 慢性肺部疾病 • TV、MV瓣膜病 • 房缺术前,房缺术后 • 房颤病人服用I类药物 • 甲亢
房扑的分型
关于分型的意见不统一,反映了房扑机制的认识不同。
I型房扑:心房激动频率250~350bpm,最常见300bpm II型房扑:心房激动频率350~450bpm,多不能持久维持, 很快转变为房颤。体表心电图诊断困难,通过心内电图容易 诊断。
房扑的分型
2001年ESC/NASPE根据房扑发生机制进行分类。
心房扑动的机制及临床
外科术后房扑
前言
房扑是与心房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其特点:
• 致命性低,但发生率高 • 可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症状
• 体栓塞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 使心脏功能与结构发生重构,严重损害心功能,引起心
律失常性心肌病 • 很多的房扑可经消融根治
因此,对房扑的认识及诊断水平需不断提高
SUMMARY
房扑是由于房内传导存在阻滞,心房激动围绕阻滞区发生折 返产生的。 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房扑是围绕三尖瓣环折返的右房房扑, 逆钟向折返更多见,也存在顺钟向折返。 只要房内存在传导障碍,不论是左房、右房或者房间隔,都 有可能发生折返导致房扑。
房扑的发生率
男性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7:1 通常为阵发性,持续时间不等。 由于房扑通常会演变为房颤,因此房扑很少为持续性。 心脏术后,30%的病人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1/3为房 扑。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右心房先激动,随后左心房激 动,房内又无完备的传导系统,形成较宽的心房P波 (80~110ms)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3、心房肌壁薄 不同部位相差较大,房内压力低,压力增高时容易扩张
4、心房肌血供差 心房血供不丰富,易发生缺血,导致纤维化
5、心房肌植物神经丰富,对心房肌电生理影响大 • 交感兴奋:心房自律性升高,触发活动容易发生 • 迷走兴奋:不应期短缩—迷走性房颤,吞咽性房颤,卧位性房颤
非典型房扑折返的发生
传导阻滞发生的部位不同导致不同类型的折返环。
• 术后的心房疤痕 •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 左房的房扑 • 炎症 • PVI电隔离后绕肺静脉折返的房速 • 心房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死17%左右,以右房梗死多见,常被左
室梗死所掩盖。心律失常是心房梗死的常见临床表现,且多为室 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1%~74%。而单纯心室梗死时发生率为 8%。心房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包括阵发性 心房纤颤、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游走性节律等。 窦房结梗死可以出现窦性静止。尚无心房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 常的报道。早期预测及防止上述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助于改善临 床过程及预后。P波和P-R段的变化有助于诊断,但特异性和敏感 性较低。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6、心房肌不应期比心室肌不应期短 心脏组织的不应期长短依次为:房室结、心室肌、
心房肌,而且心房肌不应期的频率自适性不稳定 7、心房的各向异性结构明显
心房的结构和电特性的各向异性特点明显,尤其 右房下部
房扑和房速鉴别
房速的不同频率范围
折返性房速 自律性房速
心房扑动相对于临床的特殊性
• 典型房扑:围绕三尖瓣环逆钟向折返 • “反典型”房扑:围绕三尖瓣环顺钟向折返
• 左房房扑:折返环与左房相关 • 切口型房扑:围绕手术切口疤痕折返的房扑 • 非典型房扑:折返所致的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激动频率落在房扑
范围之内。
心房扑动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Lesh分类法(电生理分类)
I b型房扑
•房扑传导途径为顺钟向 •右房顶部 » HIS束 » 冠状窦口 » 三 尖瓣峡部 » 低右房 » 高右房 » 右 房顶部
• 体表心电图P波表现: •II, III, aVF, V6 为正向 •V1 负向
顺钟向和逆钟向房扑的对比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1、心房解剖学屏障多于心室 右心房
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右心耳、 三尖瓣环、卵圆窝、界嵴、冠 状窦开口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左心房 肺静脉开口、左心
耳、二尖瓣环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2、心房电活动缓慢而生理性不同步
左右心室几乎同步开始激动,并沿完备的希浦系传 导,形成窄的除极QRS波群(60~80ms)
房扑发生的电生理基础
心房激动标测显示房扑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心房激动的折返。
• 典型房扑的心房激动顺序为围绕三尖瓣环的逆钟向或顺钟向折返。 折返自三尖瓣环的间隔部向上到终末嵴,然后沿右房的前侧壁到 达瓣环的侧壁,最后通过由下腔静脉、冠状窦及瓣环组成的峡部。
界 嵴
房扑折返的示意图
房扑时的心内电图
近端
心房扑动
根据体表心电图分类 普通型(Ⅰ型;常见型;典型房扑)
• F波在II、III、aVF导联倒置或负正双向,V1导联呈 正向,V6导联呈负向
• 心房率250~350bpm 非普通型(Ⅱ型;少见型;不典型房扑)
• F波在II、III、aVF导联直立,V1导联呈负向,V6导 联呈正向
• 心房率较快,常在350~450bpm
近端 远端
远端
折返是房扑发生的机制
折返形成的条件
• 房内传导存在传导阻滞是折返形成的必要条件。
典型房扑折返的发生
终末嵴传导阻滞是典型房扑折返发生的重要区域。 终末嵴?
典型的逆钟向房扑
在体表心电图上,如果II、III、aVF导 联中,如果其P波为负向,提示折返环 为由心房的下部向上逆传至整个心房, 其折返环为逆钟向传导。
心房扑动
普通型(Ⅰ型、典型) • F波在II、III、 aVF导联倒置或负 正双向,V1导联 呈正向,V6导联 呈负向
典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扑的机制
•I a型房扑 •房扑传导途径为逆钟向 •冠状窦口»His束» 右房顶部 »高右 房» 低右房 »三尖瓣峡部(CTI)» 冠状窦口
• 体表心电图p波表现:
• II, III, aVF, V6负向 • V1导联正向
不管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其频率几乎维持不变,都在300bpm 左右。 心室率难以控制。 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彻底根治。
哪些疾病容易发生心房扑动?
大多数均有不同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
• 高血压 • 冠心病 • 心肌病
也可发生于其它疾病
• 慢性肺部疾病 • TV、MV瓣膜病 • 房缺术前,房缺术后 • 房颤病人服用I类药物 • 甲亢
房扑的分型
关于分型的意见不统一,反映了房扑机制的认识不同。
I型房扑:心房激动频率250~350bpm,最常见300bpm II型房扑:心房激动频率350~450bpm,多不能持久维持, 很快转变为房颤。体表心电图诊断困难,通过心内电图容易 诊断。
房扑的分型
2001年ESC/NASPE根据房扑发生机制进行分类。
心房扑动的机制及临床
外科术后房扑
前言
房扑是与心房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其特点:
• 致命性低,但发生率高 • 可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症状
• 体栓塞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 使心脏功能与结构发生重构,严重损害心功能,引起心
律失常性心肌病 • 很多的房扑可经消融根治
因此,对房扑的认识及诊断水平需不断提高
SUMMARY
房扑是由于房内传导存在阻滞,心房激动围绕阻滞区发生折 返产生的。 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房扑是围绕三尖瓣环折返的右房房扑, 逆钟向折返更多见,也存在顺钟向折返。 只要房内存在传导障碍,不论是左房、右房或者房间隔,都 有可能发生折返导致房扑。
房扑的发生率
男性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7:1 通常为阵发性,持续时间不等。 由于房扑通常会演变为房颤,因此房扑很少为持续性。 心脏术后,30%的病人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1/3为房 扑。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右心房先激动,随后左心房激 动,房内又无完备的传导系统,形成较宽的心房P波 (80~110ms)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3、心房肌壁薄 不同部位相差较大,房内压力低,压力增高时容易扩张
4、心房肌血供差 心房血供不丰富,易发生缺血,导致纤维化
5、心房肌植物神经丰富,对心房肌电生理影响大 • 交感兴奋:心房自律性升高,触发活动容易发生 • 迷走兴奋:不应期短缩—迷走性房颤,吞咽性房颤,卧位性房颤
非典型房扑折返的发生
传导阻滞发生的部位不同导致不同类型的折返环。
• 术后的心房疤痕 •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 左房的房扑 • 炎症 • PVI电隔离后绕肺静脉折返的房速 • 心房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死17%左右,以右房梗死多见,常被左
室梗死所掩盖。心律失常是心房梗死的常见临床表现,且多为室 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1%~74%。而单纯心室梗死时发生率为 8%。心房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包括阵发性 心房纤颤、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游走性节律等。 窦房结梗死可以出现窦性静止。尚无心房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 常的报道。早期预测及防止上述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助于改善临 床过程及预后。P波和P-R段的变化有助于诊断,但特异性和敏感 性较低。
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多于室性
6、心房肌不应期比心室肌不应期短 心脏组织的不应期长短依次为:房室结、心室肌、
心房肌,而且心房肌不应期的频率自适性不稳定 7、心房的各向异性结构明显
心房的结构和电特性的各向异性特点明显,尤其 右房下部
房扑和房速鉴别
房速的不同频率范围
折返性房速 自律性房速
心房扑动相对于临床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