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练习题
《心理学》试题库(1-2章)(1)
《心理学》试题库(1-2章)选择题:1、心理学是一门()的科学。
A、古老B、年轻C、新兴D、既古老又年轻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A、反映B、感觉C、知觉D、直觉3、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4、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差别感受性5、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6、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
A、越强B、越弱C、一样D、呈正比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现象。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感受性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的表现。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9、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的过程。
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a和b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
A、运动知觉B、听知觉C、空间知觉D、时间知觉11、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
A、空间知觉B、错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12、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13、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
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1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臵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1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
《心理学》试题库
《心理学》试题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三大研究任务不包括()。
A.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B.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C.预测和控制心理与行为D.心理咨询与辅导【答案】D2、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心理规律D.心理特点【答案】A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答案】A2、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答案】D3、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铁钦纳B.冯特C.杜威D.华生【答案】B第二章注意、感知和记忆第一节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
学生们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C2、小明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A3、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答案】D4、人们通常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D5、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范围B.注意分散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答案】D6、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A.无意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D7、()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A 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稳定性【答案】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一回事。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练习试题 含答案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______、______和验证假设。
2、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______和______。
4、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______和______。
5、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______和心理活动的______。
6、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______保持______。
7、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______需要和______需要。
8、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 罗杰斯属于______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
9、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______和______。
10、注意保持在某一______上的时间是狭义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______上的时间是广义注意稳定性。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A.班级管理能力B.心理辅导能力C.敏锐的思维能力D.教学的能力2、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4、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A.基本原理B.变式C.概念D.教材结构5、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6、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7、能力是一种()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识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8、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0、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11、比率智商的公式是()A.IQ=CA/M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MA/CA×10012、“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3、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A.家庭结构B.出生顺序C.家庭的贫富程度D.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14、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15、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具有两面性B.具有稳定性C.具有外显性D.具有境遇性1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17、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18、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水平。
心理学练习题
心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_________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2、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部分。
前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大脑皮层分四个叶: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客观是就其反映的________而言;主观是就其反映的__________而言的。
5、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个性形成有赖于个人心理的___________和个人所处的________。
7、人的心理的实质在于它是_______________。
8、人脑最发达的部分是____________。
它是整个有机体活动的_____________。
9、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___________。
它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1、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在于一个人有能力根据__________形成自己的态度系统,并根据这一态度系统采取___________。
12、_________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心理在____________中发展。
13、心理的主观能力性表现在:(1)因受个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影响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2)能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人的行为,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14、个性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对小学儿童而言,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___活动对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A.投射B.反射C.映射D.折射3.从众与服从相比:()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A.1859年B.1869年C.1879年D.1889年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
这一时期被称为:()A.关键期B. 危机期C. 好动期D.危险期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这属于:()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A.机能主义B. 联想主义C. 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9.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A. 经典条件反射B. 操作条件反射C. 第一信号系统D. 第二信号系统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A. 理解性B. 选择性C.整体性D. 恒常性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A.习得B.延迟C.分化D.消退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双重趋避冲突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B.群体极化效应C.社会促进作用D.模仿作用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17.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A. 胆汁质B. 多血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A.125 B.120 C.110 D.100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A.入乡随俗B.熟能生巧C.察言观色D.喜极而泣20.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A. 费希纳定律B. 韦伯定律C. 格拉斯曼定律D. 韦伯-费希纳定律2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被试进行面对面的提问,随时记录被试的回答和反应,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 实验法D.访谈法22.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23.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血型B.体型C.体液D.社会生活条件24.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功能固着B.迁移C.强化D.模仿25.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 桑代克C.斯金纳D. 班杜拉2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什么现象?()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酝酿效应27.通过下列哪种过程,人们可以对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一定关系和联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映像?()A.记忆B.感觉C.知觉D.学习28.用大猩猩解决问题的实验解释顿悟学习的心理学派是:()A.行为主义学派B.人本主义学派C.认知学派D. 格式塔心理学派29.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这一现象被称为:()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酝酿效应30.有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识记两类图片,第一类图片上画着幼儿熟悉的物体图形,如:小旗、西瓜等;第二类则画着一些叫不出名称的不规则图形,结果是:()A.第一类图片的正确再现率高于第二类图片B.不清楚C.第二类图片的正确再现率高于第一类图片D.无法测量3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不包含下面的哪一项:()A.生理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 自我和谐的需要32.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晚上睡觉前记忆的效果好是因为少了:()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自然消退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33.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A. 性格B. 气质C. 需要D. 价值观34.当进行数学运算的时候,主要是用的脑的哪个部位:()A.左半脑B. 右半脑C.小脑D. 胼胝体35.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A. 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 注意转移D. 注意分配36.当我们按顺序识记一系列历史年代时,发现首尾部位的数字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的数字不易记住。
心理学题目与答案
心理学题目与答案第一章绪论复习与思考:一、按本章教学要求复习。
二、思考本章课后练习第1、3、4、6、8题。
三、做一做:(一)填空题1、一般认为,德国心理学家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一般认为,在心理学理论发展中最有影响的是20世纪兴起的三大理论派别,它们是、、3、感觉、知觉、、和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因此,在心理学上被统称为认识过程。
4、人们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统称为个性心理差异,或个性心理特征。
6、总的来说,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和7、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学好普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学习、发展心理学,以及有关和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这是现代化社会的教师所必备的素质。
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方法有、、调查法和(二)判断题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心理现象的科学()2、任何心理现象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机能。
因此,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就能产生心理现象。
()4、科学家们认为人的大脑皮层是由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一种物质,在结构上极为复杂,机能上极为灵敏。
()5、心理过程一般是指知、情、意三大心理过程。
()6、调查法是在自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言语和行为等外部表现,以及该言行的先行条件和后果的细致观察去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7、个性倾向性体现在个性心理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几个方面。
()8、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普通心理学是主干。
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既是对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概括,又是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9、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三)单项选择:1、()认为对梦的解释可以作为治疗精神疾患的一种方法,并把研究梦的结果和提出的解释撰写成《梦的解析》。
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第一、二章绪论、心理的实质一、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概括为(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两大部分。
2.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等动态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3.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创立的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心理学研究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道德性原则)等。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法)和(调查法)两种。
6.心理实验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两种基本形式。
7.认识过程包括(感知)、(感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其核心的心理是(思维)8.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
9.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个性)。
10.(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1.(客观事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二、选择题1.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于1879年创立于( D )。
A.俄国B.中国C.美国D.德国2.心理现象又被称为( A )。
A.心理过程 B.心理活动 C.心理规律 D.个性心理3.心理现象与其他物质现象一样,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在研究中必须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4.( B )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标志着心理学真正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经验总结法 D.调查法5.( C )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6.( B )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7、“谈虎色变”属于( B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三、判断题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和窥测别人心理究竟在想什么。
《心理学》试题
《心理学》试题三、选择题1、一切心理现象,从其产生的发生来说都是(C)。
A反映B反应C反射D反馈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人的心理(C)。
A是脑的机能B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具有主观能动性D在实践中发生发展3、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想象力,这是运用(D)来研究儿童心理。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活动产品分析法4、“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这是(B)引起的。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对比差异C刺激物的新异性D刺激物的运动变化5、学生做数学作业时一会儿看课本,一会儿思考,一会儿计算,这是注意(C)的表现。
A起伏B分散C稳定D分配6、眼看手抄写,耳听脑思考,这属于注意的(A)。
A分配B稳定C转移D范围7、“一目十行”形容一个人注意(A)。
A范围大B分配好C转移快D稳定性高8、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C)。
A适应现象B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C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D抑制作用9、教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标示重点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知觉(A)规律的运用。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0、穿竖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苗条些,穿横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肥胖些,这是(B)的缘故。
A平衡觉作用B错觉作用C空间想象作用D对比作用11、在人的各种感觉中占重要地位的是(A)。
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12、古书《列子》中写韩娥唱歌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一种(B)。
A联想B记忆表象C幻想D追忆13、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头脑中出现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象,这是(A、C)。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14、儿童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人物的故事,这是想象的(B)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15、学生从“习作例文”发展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的(C)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1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B、C)。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特征D. 以上都是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是潜意识的?A. 本我B. 超我C. 自我D. 他我答案:A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惊讶答案:D5. 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斯金纳D. 荣格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来测试假设;观察法通过观察个体行为来收集数据;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信息;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个体或小组;相关研究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论述题1. 论述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认为情绪和行为受到个体认知(即思维)的影响。
CB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负面思维模式来影响其情绪和行为。
在治疗中,CBT通过识别和挑战不合理的信念,帮助个体建立更积极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是一名高中生,最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焦虑和沮丧。
请分析小明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答案:小明可能遇到了考试焦虑和自我价值感下降的问题。
心理干预措施包括:1) 教授小明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减轻焦虑;2) 帮助小明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和期望,避免过高的压力;3) 通过认知重构,帮助小明认识到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代表他的能力不足;4) 鼓励小明参与社交活动,以增强社交支持网络。
心理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心理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对数关系D常数值2.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什么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3.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A需要B知识C兴趣D理想与信念4.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对数关系D常数值5.情绪、情感是人脑对下列哪种关系的反映:A客观现实与人B人与人C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D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6.认知地图这个概念是由哪一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A桑代克B斯金纳C托尔曼D加涅7.情绪、情感开始内敛的是:A婴儿期B幼儿期C小学阶段D中学阶段8.心理咨询是一种:A一般性的人际关系B职业化的助人行为C专业的心理治疗D一般性的帮助活动9.动物只有情绪,没有:A感知觉B记忆C注意D情感10.学生在头脑中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主要属于:A比较B分析C综合D抽象11.心理咨询遵循的理论体系主要属于:A社会意识形态领域B自然科学领域C心理科学的范畴D哲学领域1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与:A生理需要B社会需要C精神需要D劳动需要13.机敏、迅速、合理地处理问题的品质,是下列意志的哪种品质:A自觉性B自制力C果断性D坚韧性14.被称为近代心理学之父的是:A弗洛伊德B冯特C马斯洛D华生15.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A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C生理条件D个性倾向性16.有过吃肉经验的小狗,看见肉时,唾液的分泌量就增加,这是属于:A无条件反射B食物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17.以下哪一条关于儿童早期情绪发展的阐述是正确的A所有面部表情是后天习得的B对情绪的理解置后于对情绪的表达和确认C儿童通过模仿来获得各种情绪D儿童根本不可能理解他人的情绪18.“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A激情B积极的心境C消极的心境D应激19.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是:A记忆力B观察力C创造力D思维能力2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下列思维的哪种品质: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21.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A迁移B变式C问题解决D原型启发2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2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D技能活动24.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动机B气质C能力D性格25.下列哪一种研究最好采用跨文化研究的方法?A儿童学习中文的能力B儿童语言的发生问题C电视与暴力行为的关系D4岁儿童与8岁儿童的社交能力研究26.情绪情感是在人的哪种活动基础上产生的:A动机B认识C个性D态度27.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A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B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和原理C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语言信息D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2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9.个体主动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和选择榜样,属于:A儿童社会化B青年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再社会化30.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的实现,主要通过:A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B严格要求C潜移默化D学生的主动学习31.“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A遗传因素 B缺乏营养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32.“强、均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33.人类思维的核心是: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思维34.用彩笔标志板书的重点,以引起注意,这是利用知觉的哪个特性: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35.根据需要起源的不同,可把需要分为:A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B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 C成就需要与交往需要D爱与归属的需要36.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浮现出过去见过的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该形象是:A后表 B表象 C想象 D再认3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社会条件 B主观心理条件 C环境因素 D自然前提38.从需要的角度看,人的情感主要与下列哪种需要相联系:A生理需要 B机体需要 C安全需要 D社会性需要39.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40.下列哪个选项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A望梅止渴 B望而生畏 C谈梅生津 D见虎色变41.完成同一活动,不同的人可采取不同能力的结合,这种差异属于能力:A发展水平的差异 B表现早晚的差异 C类型的差异 D知识的差异42.注意是下列哪种心理现象:A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特征 C心理的组织特性 D认识过程43.某些教科书把态度和品德分别安排在两章教授。
《心理学》练习题库
二、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想法D.人的思维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A.定型化B.自动化C.概括化D.简约化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B.理想C.需要D.爱好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A.兴趣B.需要C.爱好D.理想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A.志趣B.有趣C.乐趣D.无趣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A.心理现象B.心理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B、记忆C、表象D、想象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后注意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广度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B.20—20000次/秒(赫兹)C.15—15000次/秒(赫兹)D.16—16000次/秒(赫兹)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心理学练习题
系部:班级:姓名:学号:1123456781234)。
)、)劳动的必系部:班级:姓名:学号:9、( )刺激的干扰,( )刺激长期作用导致注意的分散。
10、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 ),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 ),个体神经过程的( )。
11、注意的品质包括( )、( )、( )、( )。
12、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原因主要有( )、( )、( )、( )。
三、选择题 1、注意是一种( )。
A 独立的心理过程 B 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C 个性心理特征 D 以上皆不是 2、人在反映外界事物时多数事物处于( )。
A 注意的中心 B 注意的边缘 C 注意范围之外 D 以上皆不是 3、个人的意志努力与( )关系密切。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以上皆不是 4、注意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注意的( )。
A 起伏 B 分配 C 转移 D 以上皆不是 5、( )直接引起无意注意。
A 直接兴趣 B 学习动机 C 内容性质 D 具体任务 6、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
A 转移 B 分配C 分心D 起伏7、下列哪个选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点( )。
A 广度B 强度C 时间D 空间8、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 )。
A 转移B 分配C 分心D 起伏 9、用霓虹灯做广告是利用了人的(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以上皆不是 四、判断题 1、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注意。
( ) 2、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 ) 3、注意的稳定性意味着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同一对象。
( ) 4、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 )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分配。
( ) 6、一览无余、一目十行都说明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 ) 7、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现象,能防止疲劳。
( ) 8、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A.投射B.反射C.映射D.折射3.从众与服从相比:()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A.1859年B.1869年C.1879年D.1889年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
这一时期被称为:()A.关键期B. 危机期C. 好动期D.危险期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这属于:()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A.机能主义B. 联想主义C. 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9.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A. 经典条件反射B. 操作条件反射C. 第一信号系统D. 第二信号系统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A. 理解性B. 选择性C.整体性D. 恒常性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A.习得B.延迟C.分化D.消退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双重趋避冲突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B.群体极化效应C.社会促进作用D.模仿作用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17.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A. 胆汁质B. 多血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A.125 B.120 C.110 D.100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A.入乡随俗B.熟能生巧C.察言观色D.喜极而泣20.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A. 费希纳定律B. 韦伯定律C. 格拉斯曼定律D. 韦伯-费希纳定律2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被试进行面对面的提问,随时记录被试的回答和反应,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 实验法D.访谈法22.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23.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血型B.体型C.体液D.社会生活条件24.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功能固着B.迁移C.强化D.模仿25.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 桑代克C.斯金纳D. 班杜拉2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什么现象?()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酝酿效应27.通过下列哪种过程,人们可以对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一定关系和联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映像?()A.记忆B.感觉C.知觉D.学习28.用大猩猩解决问题的实验解释顿悟学习的心理学派是:()A.行为主义学派B.人本主义学派C.认知学派D. 格式塔心理学派29.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这一现象被称为:()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酝酿效应30.有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识记两类图片,第一类图片上画着幼儿熟悉的物体图形,如:小旗、西瓜等;第二类则画着一些叫不出名称的不规则图形,结果是:()A.第一类图片的正确再现率高于第二类图片B.不清楚C.第二类图片的正确再现率高于第一类图片D.无法测量3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不包含下面的哪一项:()A.生理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 自我和谐的需要32.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晚上睡觉前记忆的效果好是因为少了:()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自然消退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33.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A. 性格B. 气质C. 需要D. 价值观34.当进行数学运算的时候,主要是用的脑的哪个部位:()A.左半脑B. 右半脑C.小脑D. 胼胝体35.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A. 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 注意转移D. 注意分配36.当我们按顺序识记一系列历史年代时,发现首尾部位的数字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的数字不易记住。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观察法实验法条件反射二、选择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5、()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789B、1879C、1798D、18976、()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7、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 能力、气质、性格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8. “ 谈虎色变” 与“ 谈梅生津” 都是(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D 、条件反射9.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A. 眨眼反射B. 吮吸反射C. 防御反射D. 信号反射10.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 望而生畏B. 谈梅生津C. 望梅止渴D. 尝梅生津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 。
A 、谢切诺夫B 、巴甫洛夫C 、斯金纳D 、冯特11.()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12.()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三、填空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2、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和-——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心理疾病的治疗B. 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C. 人类思维的哲学探讨D. 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数学心理学答案:D3.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遵循什么原则?A. 快乐原则B. 现实原则C. 道德原则D. 自我原则答案:A4. 在心理学研究中,双盲实验的设计是为了减少什么?A. 实验者的偏见B. 参与者的期望效应C. 环境因素的影响D. A和B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理论中的主要学习类型?A. 经典条件反射B. 操作性条件反射C. 观察学习D. 遗传学习答案:D6.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性与羞愧和怀疑C. 同一性与角色困惑D. 亲密与孤独答案:C7. 下列哪项是情绪智力的一个组成部分?A. 逻辑推理B. 自我意识C. 数学计算D. 法律知识答案:B8. 在心理治疗中,哪个学派强调了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A. 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疗法D. 认知疗法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记忆的阶段?A. 感知B. 编码C. 存储D. 遗忘答案:D10.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答案:观察学习是一种社会学习形式,它发生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中。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模仿和模仿后果的重要性。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观察者关注示范者的行为)、保持过程(记住示范行为或其象征性表示)、复制过程(观察者复制所观察到的行为)和动机过程(观察者有动机去执行所观察到的行为)。
《心理学》总练习题
13级专科班《心理学》总练习题一、名词解释: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p2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p31)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
主要有以下四种:对他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错觉: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所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条件具备,它就必然产生,主观的努力是难以克服的。
(p40)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
(p44)表象: 1.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映象。
2.是对过去的知觉进行加工和概括的结果。
(p5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的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p62)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p66)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突然产生某种新形象、新概念、新思想的心理状态。
理智感:是人在智利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p95)挫折: 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
(p106)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p101)注意:是人的意识活动对于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p116)人格: 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动机: 是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p144)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并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63)性格:是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p207)自我意识: 是人类意识的核心部分,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3.社会知觉:1、对他人的知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2、人际知觉3、自我知觉4、角色知觉4.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条件具备,它就必然产生,主观努力是难以克服的。
5.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6.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印象。
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认识的高级形势8.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9.灵感:往往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现象(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创造者长期形成的创造习惯有利于灵感的出现。
另外,灵感往往是突然产生而又瞬间即逝的,若不注意捕捉就会失之交臂)10.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11.挫折: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
12.意志:是指一个人自己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运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13.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集中14.人格: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性适应环境时能力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般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15.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16.能力: 是指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并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7.性格: 是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这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8.自我意识 : 是人类意识的核心部分,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二、填空理解:1、心理学是研究_ 人的心理现象___ 及其_ 发生、发展规律___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 人的心理现象___ 及其_ 发生、发展规律___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_心理过程___和__个性心理_ _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活动过程。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科学的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反映。
大脑皮皮层有四个脑叶,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2、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对象的特性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知觉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偏差有_首因效应_、_近因效应__、___晕轮效应_、__刻板效应__。
观察是指有_目的__、有___计划__、有思维参与的比较__持久__的知觉。
3、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可将记忆分为三个阶段,即识记、保持和再现(再认或重现)。
根据记忆材料保持的时间分类,记忆可以分为_瞬时记忆__、短时记忆_和长时记忆。
人的记忆过程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再认或重现)三个主要环节。
记忆是由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构成。
完整的记忆分为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等基本过程。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和词语记忆。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不均衡的__,呈“先快后慢”的趋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为了防止遗忘,应该复习。
遗忘曲线表明,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特别快,以后逐渐缓慢下。
这就是遗忘规律。
记忆的品质有__敏捷性__、__持久性__、__准确性___和__准备性_四种。
记忆表象具有概括性、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表象的三个特征是__概括性__、__形象性__和__可操作性__。
4、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改组。
根据思维的内容、思维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三种类型。
根据思维活动的指向性和答案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创造性思维有_新颖性、_流畅性_和独特性_三个特点。
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两大过程。
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__已有表象__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5、情绪情感是在认识过程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认识过程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情感具有_ 适应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_等功能。
(动力、调节功能)情感具有__适应____、组织_、_信号_和调节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又动力功能、适应__功能和_组织_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三种。
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比较微弱、持久、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情绪状态叫心境/心情,它具有弥散性。
人的高级社会情感可分为__道德感______、__理智感___和__美感______。
6、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特征: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人的意志行动具有三个明显特征:_ 自觉目的性的行动、_与克服困难相联系__、_对动作的调节___。
意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有自觉目的性、行为调节功能、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自觉目的性。
7、注意一般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
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人的生活中注意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
注意的选择功能、注意的保持功能和注意的调节和控制功能。
有意注意的两个特征是_ 有预定目的__、_有意志努力_。
注意的品质是主义的广度、主义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8、个性心理是由_个性倾向_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
作为人的整个的精神面貌,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以及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反映。
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动力。
需要是产生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源泉。
9、动机是推动人进行行为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在动机的结构中包含两个成分:内驱和诱因。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
10、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点。
根据能力所涉及的领域,人们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能力的个别差异体现在能力发挥水平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和能力的类型差异三方面。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_遗传_遗传___、_环境___、__教育___、__实践___四大因素的影响。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和能力类型的差异。
11、在全部人口中,智力分布呈正态分配,即多数人属于中等水平。
人的气质可分为__多血质_____、_胆汁质___、_粘液质___、_抑郁质____四种类型。
12、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对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___行为方式_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性格结构的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__态度特征__、_意志特征_、_情绪特征、_理智特征。
13、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
根据活动内容,可以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_社会自我__和__心理自我______三种类型。
五、简答1、为什么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答: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纷繁复杂,千变万化,让人觉得不可琢磨,但是由于心理的产生有其外的客观原因,而且还会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所以心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现象,它可以借助一定的犯方法,手段加以揭示,推断和干预。
【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的心理是高级物质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展的。
】2、用心理学原理解释“狼孩”现象。
答:思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最初形式,它孕育在哲学之中,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人的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处于在一定社会历史实践中客观实在的反映,人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心里就必然具有了社会制约性,离开了社会环境,正常的心理就不会出现,“狼孩”的故事就证明了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虽然狼孩生来具有人的解剖生理特点,具有人脑额结构,但由于他在童年早期脱离了人类的社会,没有受到社会文化坏境的熏染,其心理就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说明人的心理发展仅有健全的大脑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
】3、试分析知觉的基本特性。
答: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知觉事物时,优先把对象从背景中挑选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具有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某种关系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产生完整的知觉的特性。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作出最佳的解释,然后用词把它们标示出来的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
4、什么是社会知觉?人们的社会知觉常出现的主要偏差有哪些?答:社会知觉是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
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人们依据已知的或某一局部的特征推及认识对象未知的其它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印象。
3、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事物,特别对某一类人所形成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
4、投射效应:把自己的某些特征加到别人身上,人为别人也是如此。
5、角色固着: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里倾向,表现为对自己理解过分简单化。
6、信息干扰:你对交往对象的认识和判断受他人信息的影响和干扰,出现偏差。
5、识记的规律有哪些?答:(1)、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得效果好(2)、意识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3)、识记过程的单位用时与识记材料的数量对识记效果影响明显(4)、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5)、主体的特征6、怎样合理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如何通过合理的复习防止遗忘?)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主动重视4、多样化复习【及时复习,学过的东西很容易忘记,所以要及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