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模式,旨在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改善环境和社会经济利益。
循环农业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农业系统和模式,以下是循环农业的5种发展模式。
1. 畜牧循环农业
畜牧循环农业的主旨是养殖能源和有机肥料,同时为该地区提供高质量的肉、奶、鸟蛋和其他动物产品。
养殖业通过解决生态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有助于改善社区发展。
果树循环农业遵循自然灌溉、肥料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旨在为果树提供天然的生长环境,同时减少浪费和化学污染。
通过该方法,果树可以提供营养和环保特性的水果,并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机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是使用天然有机物料,例如肥料和肥料覆盖物,以有效地控制土壤营养和生态平衡。
该方法还包括使用非化学性的捕虏、病虫害防治和土壤改良,以保证长期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
4. 农村广场式循环农业
农村广场式循环农业通过组织农民集体耕种和动物饲养,以节省资源、节约投资和控制地球温室气体排放。
该方法在促进农民自足和改善村庄经济状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生态循环农业
旨在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源、改善水利设施和减轻水污染。
水生态循环农业涉及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水治理,旨在创造一个健康的水环境,支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总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有很多,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更加可持续、环保和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循环农业,都需要集体行动和实施策略,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环保特性。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在最小化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同时提高产量和利润。
循环农业以生态系统为基础,涵盖了包括农田管理、水资源利用、种植和养殖等环节,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浪费。
下文将介绍五种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1. 农作物-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农作物和养殖结合起来,共同利用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这种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动植物废物,实现对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同时提高产量。
例如,鸡粪可以用于施肥,当豆类和谷物收成后,剩余的植物残留物可以用作鸭子和鱼儿的饵料。
2. 加工-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侧重于最大化利用农业产出,在经营中赢取更多的价值。
这种模式中,经营者通常会将农产品加工成更高价值、更易保存和更宜于运输的形式。
例如,利用水果和蔬菜制作果汁和杂粮面包,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值潜力。
3. 农村-城市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产出和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配合。
城市消费者可以买到新鲜的、有机的蔬菜和水果,而农民则可以获得更高的价格和更好的销售机会。
这种模式需要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好协调和沟通,通常需要垂直和水平的整合和协调。
4. 生态-旅游模式这种模式将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让游客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和体验农村生活。
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农业收益,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种模式将农业生产和生物能源开发相结合,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可再生能源来提高农业产值。
例如,在玉米收获后,可以用秸秆生产乙醇或生物柴油,以供饲料或汽车燃料的生产使用。
总之,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高农业产值和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整合和协调,需要农民、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通过采用适当的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实现更可持续、更环保的农业生产。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通过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和废弃物,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循环农业中,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
以下将介绍5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 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是循环农业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
有机农业强调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以保护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它通过利用有机废弃物和农作物残渣来改善土壤质量,并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来控制害虫和病害。
有机农业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2. 水循环农业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特别适用于水资源稀缺的地区。
该模式通过收集和处理农业废水、雨水和过剩灌溉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能源循环农业模式能源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注重能源的循环利用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利用农作物、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来产生能源,如生物质能、生物气体和生物柴油等。
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4. 循环养殖模式循环养殖模式是一种将畜禽养殖与农业循环利用结合起来的模式。
在循环养殖中,畜禽废弃物被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同时农作物残渣和秸秆被用作畜禽饲料。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畜禽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的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5. 城市循环农业模式城市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城市内部循环利用资源和能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可以通过在城市中建立垂直农场、屋顶农场和城市养殖场等,实现城市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城市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农产品的运输和能源消耗,同时提供城市居民新鲜的农产品。
循环农业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包括有机农业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养殖模式和城市循环农业模式等。
这些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保护环境的健康。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农业资源,建立起一种资源回收、农业种植和养殖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循环农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农业发展模式。
下面我们来快速了解一下循环农业的五种发展模式。
一、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农业系统,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机农业注重土壤的保护和提高,采用有机肥料、绿肥、有机农药等方法,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二、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
它以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高效为目标,通过调整农田环境和作物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轮作轮休、搞好耕作管理、科学使用有机肥料和化肥、合理施用农药,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水产养殖模式水产养殖是循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通过水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养殖各类水产品,如鱼、虾、蟹等。
水产养殖可以实现废弃农产品的回收利用,如农田秸秆、废弃农作物等可以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同时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渣滓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产养殖还可以减少对海洋资源的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四、城市农业模式城市农业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城市内的屋顶花园、垂直农场、城市农田等。
城市农业有助于减少食品运输的能源消耗,提高食品运输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
城市农业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对于健康食品的获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
五、养殖+种植模式养殖+种植模式是一种将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其核心是通过种植和养殖相互补充,形成农业产业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是指在农业养殖过程中,通过生态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下面是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介绍:1.走廊农业模式:在农田中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形成一条条走廊,使得水、阳光和气流能够通过,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输送带式养殖模式:在大型鱼塘或养殖池中设置输送带,将饲料、水和鱼苗以适当的速度通过输送带送至养殖场,减少人工操作的同时提高饲养效率。
3.封闭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合理设计养殖池和过滤装置,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进行养殖废水的处理。
4.全鸟循环养殖模式:将不同品种的鸟类养殖在同一场地中,通过饲料、粪便和死鸟的相互作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多元配套养殖模式: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养殖在同一场地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促进生态循环,降低养殖成本。
6.有机循环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通过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和植物抗病虫害等手段,实现农产品的有机生产。
7.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将农作物种植、养殖和工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8.薄膜覆盖养殖模式:在养殖场地上设置透明薄膜,提供光照和保温,延长养殖物的生长期,提高养殖产量。
9.多层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建造多层养殖场,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并利用层间温差、光照差异等条件促进养殖物的生长。
10.养殖粪便资源化模式:将养殖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通过添加菌种等方式,使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在农作物种植中使用。
11.循环水肥养殖模式:将养殖废水经过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净化后作为肥料进行重复利用。
12.精确养殖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养殖场的精确管理,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以上是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简要介绍,这些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模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综合管理农田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依赖,并通过有机肥料和天然措施来增强土壤肥力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有机农业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2.轮作休耕:轮作休耕是一种通过在农田中轮流种植不同作物来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病虫害问题的模式。
当一种作物种植结束后,农田会暂时休耕一段时间,以让土壤恢复营养和有机物。
此外,轮作休耕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传播,因为不同作物有不同的虫害偏好。
3.生态循环畜牧:生态循环畜牧模式强调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通过使畜禽与农田有机物循环利用,实现畜禽粪便和农田秸秆等农副产品的相互补充和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畜禽粪便用作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同时,农田秸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或垫料。
4.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是指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所有副产品充分利用,以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比如,农业废弃物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农田秸秆可以用于制作纸张和建筑材料,果皮和谷壳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等。
通过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5.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是通过改变农田和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例如,通过建立生态堤坝、湿地和人工湖泊等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此外,农村植树造林、构筑沼气池和建设绿色屋顶等措施也可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以上是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通过实施这些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农民收入。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摘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本文介绍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循环农业的五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综合体模式、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循环农业科技养殖模式和循环农业社区合作模式。
这些模式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些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关键词】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综合体模式, 生态产业园模式, 休闲观光模式, 科技养殖模式, 社区合作模式, 推动发展。
1. 引言1.1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影响。
在循环农业的实践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每种模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循环农业综合体模式、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循环农业科技养殖模式和循环农业社区合作模式。
通过了解这些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让大家更加了解和重视循环农业的重要性。
2. 正文2.1 循环农业的概念循环农业是一种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循环农业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有效地循环利用有机物质、水、能源等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的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
在循环农业中,农民通过合理设计种植结构、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粪便等有机物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农业还可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常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常⻅⽣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当今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态循环农业模式正逐渐受到⼴泛关注。
⽣态循环农业是⼀种将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现代的⽣态理念相结合,旨在实现资源的⾼效利⽤和环境的保护的农业发展模式。
以下是⼀些常⻅的⽣态循环农业模式,以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态养殖模式⽣态养殖模式是⼀种利⽤养殖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共⽣关系,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畜禽养殖与⽔产养殖相结合,畜禽粪便作为⽔产饲料的来源,同时⽔产养殖产⽣的残饵和粪便也可作为畜禽的饲料来源。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资源的利⽤率。
⼆、废弃物利⽤模式废弃物利⽤模式是⼀种将农业⽣产过程中产⽣的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资源的农业模式。
例如,农作物秸秆可以⽤于⽣产纸张、⽣物质能等;畜禽粪便可以⽤于⽣产有机肥料;⽣活垃圾可以通过堆肥等⽅式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害化。
三、⽴体种植模式⽴体种植模式是⼀种利⽤不同植物种类的⽣⻓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实现空间和资源的充分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林下种植、果园种植等。
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地资源的产出率,提⾼经济效益。
四、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是⼀种将有机理念融⼊农业⽣产,通过有机肥料和⽣物防治等⼿段,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保护⽣态环境和提⾼农产品质量的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品安全和⼈⺠的健康。
五、⽣态恢复模式⽣态恢复模式是⼀种通过⽣态⼯程技术,对退化或受损的⽣态系统进⾏恢复和重建的农业模式。
例如,⼟壤改良、湿地恢复等。
这种模式可以改善⽣态环境质量,提⾼⽣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六、农牧结合模式农牧结合模式是⼀种将农业⽣产与畜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在种植作物的同时养殖畜禽,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于农作物⽣产;在草原地区种植耐旱作物,同时养殖⽜⽺等草⻝动物。
这种模式可以提⾼⼟地资源的利⽤率和经济效益。
七、⽣态旅游模式⽣态旅游模式是⼀种将⽣态理念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然保护区旅游等⽅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农业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农业模式,通过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特点和实践,以期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特点1.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是资源循环利用。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大量肥料和农药被使用,导致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而生态循环农业则通过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生态平衡生态循环农业注重生态平衡,通过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使农业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在生态循环农业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3.高效益生态循环农业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平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由于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使得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高效益的特点。
4.可持续性生态循环农业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循环农业中,各种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实践1.农作物轮作农作物轮作是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实践之一。
通过不同农作物的轮作,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豆类和蔬菜轮作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而小麦和玉米轮作则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废弃物利用废弃物利用也是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实践之一。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这些废弃物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方式变成有机肥料或生物燃料等资源。
例如,秸秆可以通过发酵变成有机肥料或生物燃料,而畜禽粪便则可以通过堆肥等方式变成有机肥料。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实践之一。
通过引入天敌、寄生性昆虫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指的是一种以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资源的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农业模式。
它关注的是将农业生产的副产物和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降低对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 农田生态系统循环农业:这种模式是将农田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和农田的自然资源来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产量。
将农田的剩余秸秆、畜禽粪便和农作物残渣转化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 循环养殖:这是一种农牧结合的模式,将农田和养殖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农田利用养殖场的动物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农田的秸秆和草料也可作为动物的饲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农田还可以通过湿地、沼气池等设施,将动物粪便转化为沼气用于农田的灶用和照明等能源需求。
3. 智能化循环农业:智能化循环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模式。
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的巡视和喷洒农药,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和养分含量等指标,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减少化肥和水资源的浪费。
4. 水-养殖循环农业:这是一种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采用的循环农业模式。
它的特点是将水和养殖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和动物粪便,实现水体净化和养殖生产的有机结合。
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可以吸收鱼类代谢产物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鱼类的排泄物也可为浮游植物提供养分。
5. 食物循环农业:这是一种将农食剩余物和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的循环农业模式。
通过将餐厅和居民区的有机废弃物送往农田或发酵厂进行处理,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沼气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些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降低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民对循环农业模式的认识和接受度的提高,相信循环农业模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常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常⻅⽣态循环农业模式⼀、⽣态循环农业的内涵与原则⽣态循环农业,是⼀种以资源循环利⽤为主,降低废弃物排放,提⾼农业⽣产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其核⼼理念是将农业⽣产活动与⽣态环境保护相结合,通过合理的资源利⽤和循环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需遵循以下原则:⼀是减量化,即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资源利⽤效率;⼆是再利⽤,即对废弃物进⾏回收、加⼯、再利⽤,延⻓产品⽣命周期;三是再循环,即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
⼆、常⻅⽣态循环农业模式1.畜禽养殖与沼⽓⼯程结合模式该模式将畜禽养殖产⽣的粪便废弃物通过厌氧发酵产⽣沼⽓,沼⽓可作为能源供农户使⽤或并⼊天然⽓管⽹,沼渣可作为有机肥料⽤于农业⽣产,沼液可作为农药或饲料添加剂使⽤。
这种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提⾼了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
2.秸秆综合利⽤模式该模式通过秸秆还⽥、秸秆制浆、秸秆制板等途径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纸张、板材等可再⽣资源。
这种模式既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农⺠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
3.稻⽥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将⽔稻种植与⽔产养殖相结合,形成⼀种互利共⽣的⽣态系统。
⽔稻⽥为⻥、虾等⽔⽣⽣物提供⻝物和栖息地,⽔⽣⽣物的排泄物和残饵为⽔稻提供营养,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量。
这种模式既提⾼了稻⽥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农⽥⽣态环境。
4.⽣态果园模式该模式在果园内实⾏⽣草栽培、果枝还⽥、节⽔灌溉等措施,提⾼⼟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分流失和⼟壤侵蚀。
同时,果园内可养殖蜜蜂等昆⾍,形成⽣物多样性,提⾼果树授粉率和果实品质。
这种模式有利于改善果园⽣态环境,提⾼⽔果品质和产量。
5.⽣态渔业模式该模式通过池塘养殖、⽔库养殖、湖泊养殖等途径,将⽔产养殖与⽔⽣植物种植相结合,形成⼀种⽣态平衡系统。
⽔⽣植物通过光合作⽤产⽣氧⽓,为⻥类提供⻝物和栖息地;⻥类排泄物和残饵为⽔⽣植物提供营养,从⽽降低⽔体富营养化⻛险。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一种以循环利用资源为特点的农业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农田、水资源、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为您介绍五种发展模式。
1. 水稻鱼、田菜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在水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和蔬菜,并放养鱼类。
水稻鱼、田菜的种植互补作用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鱼类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植物肥料,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同时鱼类也可以起到控制虫害的作用,达到生态循环利用。
2. 农田养猪、果树林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果树林的下方放养猪类。
猪类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果树的有机肥料,果树可以提供猪栏的阴凉和食物,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果树林的空间和提供额外的收入。
3. 池塘养鸭、养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池塘里放养鸭类和鱼类。
鸭子可以吃水中的杂草和虫害,鱼类的排泄物可以提供鸭子的食物,同时鸭子的粪便也可以作为鱼类的饲料,形成鸭鱼共生的循环。
4. 农林牧、生态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提倡农田、林地和牧场的综合利用。
在农田里同时种植农作物和苗木,牧场放牧家畜。
家畜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和苗圃的有机肥料,农作物和苗木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形成生态循环。
5. 城市农田、有机种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城市里兴建农田,进行有机种植。
城市废弃物、粪便等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种植食物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农产品,同时农田还可以起到绿化、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这些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模式也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循环农业的发展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介绍
生态循环农业五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介绍循环农业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利用物种多样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在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形成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力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产出效果,打造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成就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环境。
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搭建独立成熟的单一或多种复合农业模块的经营方式,充分利用地大物博的优势,既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改善,又跨区域调配资源,形成更广义空间上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福建省生态建设促进会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努力为会员单位指导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开拓农业发展新形势,做好政府与企业的对接窗口。
促进会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乡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
促进会常设机构有顾问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汇集数百位著名专家学者,构建“三位一体”大型综合服务体,在帮扶企业提高品牌标准化建设、经济管理水平、开拓市场营销、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科普惠农示范工程,提供良种选育、水土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帮助会员企业采用新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原料浪费、污染等问题,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
一、物质再利用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
如沼气、畜禽粪便等的利用。
1.沼气综合利用。
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农田地力培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探索“一气两沼”综合利用模式。
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
2.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利用。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农业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态循环农业的四种模式。
一、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肥料,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式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注重保护土壤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耕作、轮作休耕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有机农业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二、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农业废弃物被视为资源,通过堆肥、沼气发酵等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再利用于农业生产中。
同时,循环农业还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通过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等措施,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旨在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生态农业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建设,通过生态修复、生物防治等方式,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农田的健康生长。
生态农业还注重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蓄水农业模式蓄水农业是一种通过合理利用和调控水资源,实现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农田进行合理的排灌工程建设,通过调节水位和流量,保证农作物的需水量和排水量。
同时,蓄水农业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通过雨水收集、水体净化等技术手段,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生态循环农业的四种模式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模式的出现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在农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
和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循环利用。
循环农业的核心思想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废物互补和资源共享。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 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以无化学农药、无化学肥料、无基因改造作物为
特点的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通过利用有机废物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作为肥料,减少
对外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保护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
2.沼气农业模式:沼气农业以沼气发电和沼液肥料为核心技术,通过将农业和畜牧业
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并将其用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
用和能源的回收利用。
3.循环养殖模式:循环养殖模式将农畜废弃物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例如将畜禽粪便
与庄稼秸秆一起进行堆肥,将其用作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环
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4.水稻-鱼-柴葵种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将水稻种植、鱼类养殖和柴葵种植结合在一起。
水稻田中种植柴葵,鱼类在水稻田里生长,并提供肥料,柴葵的根系则可以吸收水稻
田里的营养物质,形成一个循环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5.农业-能源-环境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将农业生产、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被用作能源生产的原料,例如农作物秸秆发电。
能源生产可
以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如太阳能灌溉系统。
这种模式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能源,实
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将农作物、家畜、农副产品和有机废弃物等生态资源,通过合理设计和管理,形成有机循环的生态循环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1.生态循环模式生态循环模式是循环农业的核心理念,该模式通过构建生态系统,形成有机循环系统来保障农业生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该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循环利用农村的资源,通过循环利用、回收利用等方式,达到生态平衡的目标。
该模式追求自然和谐,提倡生态保护,注重环保意识,同时更好地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生产要素循环模式也是循环农业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循环利用生产要素,通过肥料、农药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要素的回收利用,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该模式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比较优秀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之一。
3.全民参与模式全民参与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广泛发扬全民劳动精神,鼓励农民参与种植、养殖更多的农产品。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广泛的群众参与,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监管,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4.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是一种基于循环农业的整合生产方式,该模式将种植、养殖、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链条。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资源共享和集成优势,提高整个农业生产和运营效率,从而在保证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生活循环模式是指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措施,形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各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对农业生产的提高和环境保护都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循环农业发展也将不断完善和改进,为建设绿色农业和美丽乡村做出更大贡献。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其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的最大效益,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种是有机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模式强调使用天然的有机肥料和无农药的农作物种植方法。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农民保持土壤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第二种是禽畜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将禽畜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和能源。
通过使用发酵和堆肥技术,农民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并利用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
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农村地区废弃物处理的难题,减少环境污染,并为农民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
第三种是水循环农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将水资源用于灌溉和农田排水,并通过农田的滤池和湿地系统来净化污水。
这种模式可以节约水资源,改善水质,降低农田排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四种是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中,农民将各种农业系统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农民可以利用沼气发电设施和温室,将农田排水用于养鱼和虾的养殖,并将过剩的农产品用于家禽饲养。
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效率,并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
第五种是循环农业科技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方法来改进农业生产。
农民可以利用精确农业技术来调整农田的施肥和灌溉,以减少资源浪费。
他们还可以利用农业无人机和传感器技术来监测农田的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治病虫害。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包括有机农业模式、禽畜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和循环农业科技模式。
这些模式的出现和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环境状况,并实现可持续农业的目标。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一、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模式沼气综合利用。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农田地力培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探索“一气两沼”综合利用模式。
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
畜粪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
设施完善的畜粪收集处理中心,规范运作和户集、村运、片收的收集机制,畜粪收集率及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二、立体复合循环模式“桑枝条—黑木耳—水稻”循环模式。
利用修剪下来的桑枝条,磨成粉用作种植黑木耳的营养基,黑木耳生产结束后,菌渣作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
这种生产模式既能提高桑枝条和黑木耳菌渣等农业废弃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农田利用率。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移动大棚生态养鸡”模式 。
在菜地里搭建简易大棚养鸡,实行“鸡—菜—稻”轮作。
这种生态循环模式可以节省土地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有利于鸡病防治和疫情控制。
“鱼—桑—鸡”模式。
在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
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三、种养共生生态循环模式“鱼藕共生”模式。
即“鳅、藕”“甲鱼、菱”“ 锦鲤、藕”等生态循环模式,是一种在藕田里套养泥鳅、甲鱼等水产品的种养混作模式。
泥鳅等吃食后产生的大量排泄物经分解、矿化,作为肥料供莲藕吸收利用,促进莲藕的生长,同时减少了水质恶化对泥鳅造成的毒害,促使泥鳅健康快速生长;泥鳅的潜底及钻泥等活动,起到了持续中耕、松土的作用,有利于莲藕生长。
“稻鱼共育”循环模式。
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在水稻秧苗生根后,在稻田里套放一定数量的幼鸭或鱼苗,能起到生态循环利用、增加效益的作用。
四、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秸秆还田模式。
能有效实现减少焚烧排放、增加农田肥力的生态循环目标。
除此之外,以秸秆为纽带的农业循环模式还有多种,如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回收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低环境负担。
下面简要介绍循环农业的五种发展模式。
1. 农田生态系统循环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在农田中建立循环系统,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
采用梯田种植方式,利用坡地和水资源的特点,实现了农田水土保持和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合理选择农作物和耕作方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养殖废弃物循环模式: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来降低环境污染。
这种模式通过合理管理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和废水,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
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生成沼气用于能源供给;将厌氧发酵后的废渣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3. 农产品加工的循环模式:循环农业还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
通过合理的加工和利用农产品副产物,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将水果和蔬菜的剩余部分进行脱水和粉碎,制成天然食品添加剂;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质能源转化,制成生物燃料等。
4. 基于农田的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农田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可以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利用农田周边的湿地和林地,可以增加农业物种的多样性,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自然的防虫防病功能、调节气候等。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5. 农村可持续发展循环模式:循环农业不仅仅关注农业生产过程,还关注整个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模式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村能源和农村环境治理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综合发展。
通过促进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社区的生活质量。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引言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它通过整合生态、经济和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六个方面:生态种植、废弃物利用、清洁能源利用、精准农业、生态旅游和绿色食品。
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强调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合理配置农作物和养殖品种,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种植注重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三、废弃物利用在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中,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是关键环节之一。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例如,畜禽粪便可以用于生产沼气、有机肥料等,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于生产纸张、生物质能等。
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四、清洁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利用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另一重要方面。
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的碳排放。
清洁能源的利用还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为农田灌溉提供动力,降低运行成本。
五、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物联网等,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管理、智能化决策和高效资源配置。
精准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负荷,促进农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六、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延伸领域之一。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如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同时,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七、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最终产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了解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诞生可以说是必然的。
自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将农药化肥运用于农业后,各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进入生物圈,土壤、空气、水等都受到了污染,人类也不例外,因吃了农作物而死的案例越来越多。
于是,生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以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为核心,以“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016年10月10日,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的通知》,提出从明年起集中力量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科学合理的选择生态农业循环模式,2017-2020年建设300个左右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一、常见的国内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鸡-果树-鱼种养结合模式:此模式基本可达到养殖“零污染”,降低饲养成本,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运作方式是:鱼池淤泥和鸡粪用作果树肥料,鸡通过捕虫食草帮助果树除草、防虫,同时通过每天冲洗鸡舍,将鸡舍中的鸡粪冲洗到鱼塘中,为鱼提供天然有机养料。
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即把植物生产、动物消化和微生物还原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
其运作方式是:猪粪尿入池,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照明,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猪,果园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
养猪可以换成养牛、养羊等养殖业,果树可以换成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3、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三位一体的复合循环农
业经济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
其运作方式是:用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4、兔-蚯蚓-鸡(猪)循环养殖模式:该模式可实现资源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同时获得有机肥料和生物基料。
其运作方式是:兔子粪便发酵后一部分饲养蚯蚓,蚯蚓长成后喂养土鸡,一部分饲养土猪。
成兔屠宰后,兔皮加工成服装,兔肉加工成休闲小食品,兔肉下脚料加工成饲料喂养狐狸和狗。
所有动物的粪便经加工制成有机肥。
5、鸡-猪-牛模式:用饲料喂鸡,鸡粪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牛粪又拿来用作农田作物肥料。
如此循环,可以大大减少饲养成本。
5、鱼-桑-鸡模式: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
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6、农牧林-生态农庄:在山、田地上种植、养殖,然后将蔬菜、果品和畜禽产品直接提供给农庄来休闲度假的客人。
二、国外农业循环模式
1972年联合国在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开始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拯救地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到了重要议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生态农业开始快速发展。
1、阿根廷“免耕直播法”:该方法既能很好的保护土地的自然环境,又能节省机械收割秸秆的能源消耗和人力成本。
其运作方式是:地表覆盖秸秆杂草,土地不翻耕,用改装后的轻型播种机的小犁头拨开秸秆层,然后再把种子播撒到表
层土中。
地表秸秆层能够保持表层土湿润,同时残留物形成的有机覆盖层能够提高土壤质量,使土壤微生物达到平衡水平,承担起“耕作任务”。
收获时,将秸秆留在田间,保持了土壤水分,减少甚至不再人工灌溉。
2、欧盟及德国生态农业:一是引导农民自觉保护环境。
严格限制草场的载畜量,同时采用轮作或自由休耕的方式给土地“放个假”,在休耕的土地上种植可再生原料,加工成生物汽油、纤维、油料等作物。
二是改变生产方式。
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或把农田改作粗放型绿地。
三是植树造林。
保护现有的自然风光,同时再造绿地森林,改善环境。
3、美国精准农业:以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体系为核心,以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减量化”为原则。
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准地管理土壤和各项作物,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农业投入(化肥、农药、水、种子等)以获取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减少使用化学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4、澳大利亚平衡农业:要求农田、森林、牧地和水体有一定的比例。
农田轮作、轮歇,保持地力。
实行秸秆还田,提倡使用有机肥。
植物保护实行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农民喷药需经批准。
推进节水农业,不仅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如渠道管道化、精确平地、土壤水分含量自动测定等,而且大力推行节能省水的滴灌和微喷技术,重视生活废水的处理及再利用。
5、菲律宾玛雅农场:该农场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自给自足,不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不产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生产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其运作方式是:利用面粉厂的大量麸皮养鱼和禽畜,成熟后加工成肉食和罐头,粪便入沼气池,发酵后为农场和家庭提供生活能源,沼渣经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鱼塘中的水和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
成都农商通研究中心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