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昏迷期:1.气机壅闭:伤后短暂昏厥,面色苍白,双目紧闭,汗出肢冷,舌红苔薄白,脉缓而弱。

2.瘀阻清窍:牙关禁闭,项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或四肢痿软,或二便失禁,舌质紫黯,脉实徐缓。

3.元气外脱:神志昏聩,瞳孔散大,气短息微,面色苍白,目合口开,身冷汗出,撒手遗尿,舌淡,脉虚数或细微。

(二)苏醒期:1. 痰瘀内阻:头痛头晕,头面青紫,夜寐不宁,恶心呕吐,胸闷心烦,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2. 肝气犯胃:由昏愦转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近事遗忘,怔忡难寐,或耳目失聪,失语难言,肢体疲软失用。

(三)恢复期:1.瘀阻脑络: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伴有头部青紫,肿胀瘀1/ 20斑,心烦不寐,舌质紫黯有瘀点,脉弦涩。

2.心脾两虚: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忡惊悸,心神不安,面色萎黄,唇甲无华,舌淡,脉细弱。

3. 气虚血瘀:伤后遗留单瘫、偏瘫,并半身不遂并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4. 心肾两虚: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心悸不宁,遗精或滑精,牙齿浮动,头发变白或脱落,脉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头痛头晕 1. 评估头痛程度、部位、性质,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好记录。

2.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3. 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肾、皮质下、神门、头等穴,或遵医嘱给予艾条灸、穴位按摩太阳、百会、合谷等穴。

4.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技巧,分散疼痛注意力。

(二)恶心呕吐 1. 评估呕吐的程度、呕吐物。

2. 嘱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给予耳穴压豆,取穴:胃、贲门、食道、交感;给予艾条灸、穴位按摩取穴:内关、公孙、阳陵泉、中脘。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常规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6.27•【字号】铜政办发〔2017〕25号•【施行日期】2017.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的意见铜政办发〔2017〕2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为加快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一、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形成共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工作格局。

(二)统筹城乡,上下贯通。

从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出发,统筹城乡文博体育设施资源,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贯通上下,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工作合力。

(三)破除壁垒,共建共享。

打破条块分割局限,盘活文体设施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积,提高设施利用率,实现共建共享。

(四)突出特色,精准对接。

依托场馆功能特点,推出特色服务项目,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满足群众不同层次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特色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

(五)创新机制,利民便民。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有效的激励措施和补偿机制,创新场馆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文博体育设施集约高效运行,方便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二、目标范围(一)总体目标整合统筹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体育场(馆)、文化宫、俱乐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影剧院等各类设施资源,完善服务流程、打通馆际壁垒、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公共文化场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2.灸法
选穴:百会、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涌泉、曲池
操作方法:温和灸,隔盐(姜)灸,灸盒灸。
3.推拿
(1)四肢部:上肢从大椎穴至手指方向,揉、滚、捏、拿主要伸肌和屈肌及重要 穴位,重点刺激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从腰部至足趾连拍6次,并
按、点、揉重要穴位,如冲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解溪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 (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 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 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 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证候诊断1.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 肿,心烦不寐。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7.高压氧治疗
治疗压力为0.22MPa(2.2 ATA),加压时间为15〜20分钟,减压时间为20〜25分 钟,稳压吸氧时间共60分钟,每2次吸氧中间休息5分钟,吸舱内空气。通常带面罩 吸氧,如有气管切开则用连续供氧。
8.其他疗法
(1)鼻吸药氧疗法:辨证选取芳香开窍类中药,经炮制后放于氧气湿化瓶中通过 鼻粘膜吸收。
5.肾精不足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 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舌淡或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
(一)康复治疗
1.针刺疗法
(1)头皮针
选穴:额中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方法:暴露头皮后,针尖刺入至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可依病情需要进行快 速捻转手法或提插手法。

头部内伤病中医临床路径

头部内伤病中医临床路径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疗(一)疾病诊疗1.中医诊疗原则: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原则《中医病证诊疗疗效原则》(ZY/T001.1-94)。

(1)有头部外伤或间接外伤史。

(2)伤后出现神志昏迷,烦躁不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3)结合病史和体征、CT、磁共振检查可拟定损伤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疗原则:参考《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证候诊疗1.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肿,心烦不寐。

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2.痰浊上蒙证:头痛头晕,头重如裹,呆钝健忘,胸脘痞闷,或神识不清,或时作癫痫。

舌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3.肝阳上扰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泛泛欲吐,口干苦,小便黄赤。

苔黄,脉弦数。

4.心脾两虚证: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仲惊悸,心神不安,或昏愦,面色萎黄,唇甲无华。

舌淡,脉细弱。

5.肾精局限性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含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

舌淡或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根据临床实际状况可选用下列一种或多个治疗办法。

(一)康复治疗1.针刺疗法(1)头皮针选穴:额中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办法:暴露头皮后,针尖刺入至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

可依病情需要进行快速捻转手法或提插手法。

注:头部有外伤者暂不选用该疗法或避开局部伤口进行。

(2)体针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百会、厉兑。

配穴:水沟、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涌泉、解溪。

随症加减:意识障碍实证者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意识障碍虚证者加关元、气海、神阙;呛咳、吞咽障碍者加风池、翳风、完骨;语言不利者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手指握固者加合谷;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睡眠倒错者加上星、四神聪、三阴交、神门。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是由于外伤所致。

受伤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头部损伤性疾病。

一、按脑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强光。

休克患者取平卧,昏迷患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給氧,防止窒息。

必要时专人护理。

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五、颅底骨折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时,切忌用棉球或纱布堵塞,以免分泌物排出不畅。

六、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七、注意饮食调护,急性期应禁食,清醒后及缓解期,可给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及易于消化的饮食。

八、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诱发脑疝。

便秘时,及时遵医嘱用缓泻的药物或采取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排便。

九、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精神过分激动,定期来院复查。

若出现剧烈持续头痛等症应及时来院检查。

头部内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头部内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头部内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
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是由于外伤所致。

以伤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头部损伤性疾病。

【生活调护】
1、根据病情卧床休息或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保持安静,避免强光。

2、意识障碍或躁动不安者加置床栏防止坠床。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诱发脑疝。

便秘时遵医嘱用缓泻药物或腹部按摩促进排便。

【情志调护】
保持情绪安定,避免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饮食调护】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食疗方】
1、桃仁粥
组成:桃仁10—15克,粳米30—60克。

主治:祛瘀止痛,活血消肿。

2、甲鱼滋肾汤
组成:甲鱼1只(300克以上者),枸杞子30克,熟地黄15克。

主治:滋阴补肾。

适宜脑外伤见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心烦失眠的患者服用。

3、三七蒸鸡
组成:仔母鸡胸脯肉250克,三七粉15克,冰糖(捣细)适量。

主治:活血止血补血。

适用于脑外伤挟气血虚弱患者食用。

中医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辩证施护【概述】颅脑损伤可分为昏迷期,苏醒期和恢复期三期,应分别进行治疗,昏迷期病情较急,多为脑气逆乱,治以开窍醒脑为法;苏醒期以淤血为主,或兼夹痰浊,至治以活血化瘀、涤痰通窍;恢复期多以虚证为主,或虚中夹实,治疗重在益气、养血、填精、生髓,兼以活血化瘀。

【评估】1.神志、瞳孔的变化。

2.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肢体功能运动情况。

4.有无中间清醒期及恶心呕吐情况。

5.中医临床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辩证施护】1.脑气逆乱:多见昏迷期,伤后昏倒,不省人事,呼之不应,疼痛的刺激无反应,呼吸气促憋气,四肢逆冷,舌质薄白,脉细弱,治以醒脑开窍为宜。

(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详细询问受伤原因,伤前健康状况,有无中间清醒期。

(2)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评估颅内压的情况、延髓功能以及有无休克。

(3)暂禁饮食,频繁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4)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5)正确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药物。

(6)热闭者宜清热开窍,用清开灵或醒脑静静脉滴注,寒闭者宜温通开窍,选用苏合香丸3g灌服或鼻饲,另可配合通关散吹鼻。

2.淤血阻窍:多见苏醒期,症见伤后头痛剧烈,痛处固定不移,晨轻暮重,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弱或细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1)保持病房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和不良情绪的刺激。

(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

根据医嘱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3)密切观察头痛的性质,有无恶心呕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床头背吸痰器,以防误吸。

3.痰淤互结:多见苏醒期,症见伤后头痛,头部昏蒙,伴恶心呕吐,耳鸣,震动时加重,胸脘痞闷胀满,舌质黯,苔白腻,脉玄滑,治以活血化瘀,涤痰通窍。

(1)密切观察头痛性质,如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者则为颅内压增高之兆。

(2)做好呼吸道管理,适当调整体位,1-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在胸骨切迹上方用手刺激气管时病人咳嗽排痰,及时将口腔、气管内分泌物清除,改善缺氧,防止发生肺部感染。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概说】头痛是由于外感内伤,脏腑功能失常,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

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外感头痛以实证居多,内伤头痛则以虚证、虚实夹杂和本虚标实为主。

现代医学中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鼻窦炎、脑外伤后遗症等以头痛为主症,均可参照本证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一)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1)临床表现:头痛时作,痛连项背,起病较急,恶风畏寒,遇风加重,苔薄白,脉浮。

(2)调护原则:疏风散寒。

(3)调护方法:1)药物调护:川芎茶调散,轻煎热服,并饮热粥和加衣盖被,以助药力。

2)针灸调护:选取上星、头维、太阳、百汇、风门、风府、外关、列缺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3)饮食调护:饮食宜辛温,多食葱、姜、芫荽、豆豉等;忌生冷瓜果。

可用防风粥:防风10g,葱白、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2、风热头痛(1)临床表现:头痛而胀,甚至头痛如裂,遇凉减轻,得温加重,发热恶风,面红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2)调护方法:1)药物调护:芎芷石膏汤加减,稍凉服用。

2)针灸调护:同风寒头痛。

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多食苦瓜、黄瓜、冬瓜、菊花、竹笋等;忌辛辣、油腻、甘肥之品。

可用葛根粉粥:葛根3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风湿头痛(1)临床表现:头痛如裹,昏胀沉重,纳呆胸闷,肢体困重,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濡。

(2)调护方法:1)药物调护:羌活胜湿汤加减,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太阳、头维、百会、风池、列缺、合谷等穴,毫针刺用补泻兼施法。

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甘肥之品。

可用荷叶、藿香、佩兰等水煎代茶饮。

(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1)临床表现:头胀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或胁痛口苦,面红耳赤,苔薄黄,脉弦有力。

(2)调护原则:平肝潜阳。

(3)调护方法:1)药物调护:天麻钩藤饮,温服。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一、患者信息搜集1.1 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1.2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个人健康状况等。

1.3 症状描述:详细了解患者头痛的频率、程度、部位、伴随症状等。

二、中医头痛辨证分型2.1 头痛分型:根据患者症状与舌脉等进行辨证分型,如气血虚弱型、肝火旺盛型、风寒湿邪侵袭型等。

2.2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舌苔、脉搏等,进行中医辨证判断。

三、中医护理措施3.1 调整饮食:根据辨证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调整,如补气血的食物、清理肝火的食物等。

3.2 中药调理:根据辨证结果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注意药物的组合与用量。

3.3 穴位按摩:按摩患者头部的穴位,如太阳穴、风池穴等,缓解头痛症状。

3.4 中医推拿:运用中医推拿手法,调理经络,舒缓头痛。

3.5 中医药膳:根据辨证结果给予患者适当的中医药膳,有助于调理身体,缓解头痛。

3.6 配合针灸疗法:根据辨证结果,结合针灸疗法,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四、护理效果评估与调整4.1 护理效果评估:根据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患者的反应,评估护理效果。

4.2 调整护理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调整饮食、中药剂量等。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5.1 注意饮食调理: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5.2 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5.3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5.4 注意环境调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噪音等刺激性环境中。

附件:- 中医头痛常用中药方剂- 中医头痛常用穴位按摩图示- 中医头痛常见食疗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辨证分型:中医判断疾病类型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进行辨别分类。

2.中药方剂:中药的组合配方,用于治疗特定疾病的药物方案。

3.穴位按摩:运用适当的手法按摩经络上的特定穴位,以调理身体、缓解疼痛等。

4.中医推拿:一种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促进经络气血流通,调理身体。

神经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新)

神经外科中医护理常规(新)

神经外科中医护理常规2010年6月制定目录一、头部内伤 (3)二、出血中风 (7)三、颅内肿瘤 (9)四、动脉瘤 (14)五、脑血管畸形 (18)六、癫痫 (22)七、休克 (25)八、昏迷 (28)九、糖尿病 (32)一、头部内伤头部内伤是指头部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如钝击、穿透伤、爆炸或下坠的间接损害所造成的。

包括头皮损伤、脑震荡、脑挫伤、颅骨骨折、脑干损伤、脑受压、颅内血肿等。

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危、变化快。

按损伤程度分轻、中、重三型。

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

属中医的“头部内伤”范畴。

【临床表现】1.较轻的病人可表现为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轻度头痛、头晕、呕吐。

2.稍重者可有较剧烈头痛、头晕、反复呕吐、精神淡漠、不愿说话甚至嗜睡。

3.重者昏迷或深昏迷,严重躁动或完全不动,频繁呕吐,频繁或持续癫痫发作或去大脑强直发作,表现出运动区及脑干的损害;如有偏瘫或截瘫,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提示脑疝形成;严重损伤者对刺激完全无反应,接近或已进入脑死亡。

4.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瘫痪、肌力减退、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

【护理】一、临证护理(一)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注意有无昏迷,昏迷时间的长短,有无中间清醒期,以及口、鼻、乳突部有无出血瘀斑、脑脊液漏,并注意有无合并其他脏腑、躯体损伤症状,有无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等。

2.病人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

(1)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等。

(2)意识进行性障碍:如昏迷逐渐加重,或原发性昏迷,清醒后不久又进入昏迷。

(3)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

(4)脉搏洪大而缓,微细欲绝,呼吸深慢或浅促,血压骤升或骤降。

(5)使用甘露醇脱水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尿量等变化。

(二)一般护理1.按神经外科疾病常规护理。

头部内伤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护理常规(西医病名:轻型颅脑损伤)【定义、病因】头部内伤是指颅脑外伤后出现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昏迷时间不超过30分钟,症候:清醒后有逆行遗忘,伴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身疲、舌淡红、苔白、脉沉弱等症状。

【常见辨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痰瘀蒙窍头部外伤后出现昏迷,但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有明显逆行性健忘,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伴身体其他损伤部位青紫肿胀疼痛。

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2、痰浊阻滞头昏痛、头晕,或头重如裹,身体困重,纳呆,记忆力减退,健忘,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3、气血亏虚头昏痛、头晕,纳呆,记忆力减退,健忘,乏力,舌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病情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脉搏、血压的变化,以及舌脉象的变化,如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深,疑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详细记录。

2、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者应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引起窒息,必要时予以吸引器吸引,有假牙者予以取出防止误入气管或吞入胃内。

3、注意补液的速度,用脱水剂可快速给药,以保证脱水效果,密切观察血压、排尿情况,必要时遵医嘱记录出入液量。

4、二便的护理,大便干燥者,可给缓泻剂如遵医嘱服麻仁丸或番泻叶泡水分服,保持大便通畅。

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用1:20五味黄连洗液每日行尿道口护理1—2次,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症状护理要点】1、病室环境病室环境病室宜整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

2、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呕吐甚者,可按摩内关、足三里等穴,以缓解症状。

3、头痛重者宜静卧,头部抬高20—30°,保证睡眠,避免用脑过度,看书、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病缓后可下床活动,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4、睡眠差者可予以穴位(神门、三阴交)电针治疗,安神益智。

【饮食护理要点】饮食宜清淡而营养丰富,如小米粥、莲子粥等,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1、痰瘀蒙窍饮食不宜过冷过热,不宜过快过多,不宜进食肥甘厚腻、甜食等生痰之品,多饮水。

颅脑损伤中医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中医护理常规

三、辩证施护
1、轻型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出现瞳孔不等、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等症 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和手术的准备。 (2)病人清醒时,向其解释头痛的原因及损伤性头痛的规律性,要求保持安静,避免因烦 躁、恼怒导致头痛、头晕加重。 (3)观察呕吐的性质、次数,呕吐物的色、量、质,若呈喷射状呕吐,或呕吐频繁,呕吐 物呈血性,立即通知医生。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反流误入气道,用双手拇指按压 内关与膻中、天突穴,交替按压10~~15min。 (4)若心烦失眠,睡前避免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或用热水泡脚15~~~~30min,指导病 人自我按摩头部或耳郭、颈部、涌泉穴。遵医嘱针刺内关、三阴交等穴。
2、中型 (1)保持病人情绪稳定,避免七情过极。 (2)绝对卧床,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3)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若神志朦胧,或出现浅昏迷,立即报告医生, 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4)注意头痛性质及程度,如头痛好转后又加剧,呕吐频繁,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提示 可能有颅内血肿,忌食报告 医生对症处理。 (5)观察病人颈部及四肢活动情况,有无颈项强直,或单侧肢体瘫痪或四肢抽搐等。 (6)保护眼睛:昏迷病人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应遵医嘱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或用眼 膏后用凡纱覆盖)瘫痪肢体要经常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以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卧床期间在床上活动四肢,如直腿抬高、蹬腿等。恢复期可下床活动,量力而行,循 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如扶床站立、行走、散步、做早操、打太极等,初期下床活动需要专人 陪护,注意安全。 (3)并发失语者,可通过手势、书写方式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恢复期积极进行语言训练, 从简单发音开始,反复耐心练习。
(2)伤后肢体感觉功能减弱或消失者,高热时用冰敷方法降温,应以布棉垫包裹冰袋,避 免冻伤;天气寒冷时不宜用热水袋取暖,以防止烫伤。

颅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颅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颅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概述:颅部内伤是指颅骨和颅闭合腔内脑组织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往往导致头痛、晕厥、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可以在医疗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药治疗和辅助疗法提供有效的康复和舒缓措施。

中医护理方案:1. 望诊和问诊:中医护士会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身体姿势和双眼等情况来判断病情,并询问病史和症状,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2. 中药治疗:经过医生的判断和中医护士的观察和询问,患者可以服用适当的中药来治疗颅部内伤。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贝、三七、当归、黄连等,可以达到消肿止痛、通络活血的功效。

3.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通常患者会接受头部针灸治疗,中医护士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

4.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也是一种常用的辅助疗法,可以通过按摩脑门、太阳穴等部位来缓解头痛和紧张情绪,促进气血循环,达到舒缓和放松的效果。

注意事项:- 患者在接受中医护理期间应遵循医生和中医护士的指导,不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刺激性食物。

- 如出现不适或其他疑问,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或中医护士咨询。

结论:颅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可以作为颅部内伤治疗的重要补充,通过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中医推拿等方法,提供舒缓和康复效果。

然而,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应严格遵守医嘱和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惯。

以上为颅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的简要介绍。

参考资料:1. 张晓峰. 中医护理学[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2. 杜志新, 张晓红. 中医护理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脑病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精)

脑病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精)

脑病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一.脑病科一般护理常规1. 病人入院后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送至指定床位。

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主管护士、主管医生和有关规章制度。

即刻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通知主管医师接诊。

2. 嘱病人注意休息。

病室内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相宜的温湿度。

3. 每日常规测试体温一次;发热患者(体温≥ 37.5℃每 4小时测试一次,如患者体温在 38℃以下, 23:00和 3:00酌情免试,体温正常后连测三次,再改常规测试;每日询问大便一次;每周测体重一次;及时准确的绘制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4. 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

5. 协助病人在 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验。

6. 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情况.做好相应护理,根据疾病特点做好健康教育。

7. 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血压、脉象、舌象、二便、四肢活动、言语等病情变化,若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等症,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应急处理。

8.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病人饮食宜忌。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忌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禁烟酒;中脏腑而见昏迷者禁食 2-3天后或吞咽困难者,应予鼻饲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9. 遵医嘱做好用药护理,按时准确给药。

根据病证性质采取不同的用药时间、温度和方法,观察用药后效果和反应。

10. 做好情志护理,关心体贴病人。

对神志清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调畅情志, 免七情所伤,以保持情绪稳定,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

11. 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12. 实施保护性护理措施。

半身不遂者, 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注射治疗尽量在健侧进行。

尽早开展功能锻炼,保持患肢功能位,防止患肢受压,避免发生畸型。

言语不利者, 应早期进行语言训练。

13. 做好交接班记录,危重患者按要求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头部内伤病(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T001.1-94 )。

(1)有头部外伤或间接外伤史。

(2)伤后出现神志昏迷,烦躁不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3)结合病史和体征、CT磁共振检查可确定损伤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如:头皮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等;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如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二)证候诊断1.瘀阻脑络证: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神识不清,伴头部青紫、瘀肌心烦不寐。

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2.痰浊上蒙证:头痛头晕,头重如裹,呆钝健忘,胸脘痞闷,或神识不清,或时作癫痫。

舌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

3.肝阳上扰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每因烦躁、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泛泛欲吐,口干苦,小便黄赤。

苔黄,脉弦数。

4.心脾两虚证: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仲惊悸,心神不安,或昏愦,面色萎黄,唇甲无华。

舌淡,脉细弱。

5.肾精不足证:眩晕健忘,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昏迷不醒,或发脱齿摇,或失语,或肢体萎软不用。

舌淡或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

(一)康复治疗1.针刺疗法(1)头皮针选穴:额中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方法:暴露头皮后,针尖刺入至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

可依病情需要进行快速捻转手法或提插手法。

注:头部有外伤者暂不选用该疗法或避开局部伤口进行(2) 体针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百会、厉兑。

配穴:水沟、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涌泉、解溪。

随症加减:意识障碍实证者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 海、神阙;呛咳、吞咽障碍者加风池、翳风、 手指握固者加合谷;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 睡眠倒错者加上星、四神聪、三阴交、神门。

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

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

颅脑外科中医护理常规
目录一、中医护理常规目录 1、颅脑外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1-3 2、颅脑损伤4-7 3、癫痫8-12 4、痉症13-16 5、中风17-20 6、神昏21-22 7、头痛23-25 8、痿症26-29 二、操作流程目录 1、贴药法30-31 2、贴药法操作流程32 3、熏洗法33-34 4、熏洗法操作流程35 5、黄水纱湿敷法36-37 6、黄水纱湿敷法操作流程38 7、开天门法39-40 8、开天门法操作流程41 9、穴位按摩法42-46 10、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47 颅脑外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 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者入院后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3、生活起居:
(1)环境: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光线柔和、避免噪音,保持空气流通。

(2)体位与安全:
一...
1/ 1。

脑心痛(急性脑炎)中医护理常规

脑心痛(急性脑炎)中医护理常规

脑心痛(急性脑炎)中医护理常规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脑心痛(急性脑炎)的中医护理常规,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症状。

脑心痛是一种炎症性疾病,通常由感染引起,使大脑组织受到损伤。

中医护理在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中医护理常规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1.保持休息与睡眠: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脑心痛时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过程,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

2.饮食调理:适当的饮食对脑心痛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中医推荐患者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温和的汤类和蔬菜。

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饮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内伤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部内伤见于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等,是由于外伤所致。

受伤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头部损伤性疾病。

一、按脑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强光。

休克患者取平卧,昏迷患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給氧,防止窒息。

必要时专人护理。

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五、颅底骨折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时,切忌用棉球或纱布堵塞,以免分泌物排出不畅。

六、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七、注意饮食调护,急性期应禁食,清醒后及缓解期,可给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及易于消化的饮食。

八、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诱发脑疝。

便秘时,及时遵医嘱用缓泻的药物或采取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排便。

九、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精神过分激动,定期来院复查。

若出现剧烈持续头痛等症应及时来院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