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2)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2课《与朱元思书》 同步训练(含解析)

《与朱元思书》同步训练二、选择题3.下列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B.游鱼细石C.蝉则千转不穷D.窥谷忘反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哀转久绝蝉则千转不穷C.直视无碍争高直指D.一百许里其间千二百里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任意东西B.猛浪若奔C.有时见日D.互相轩邈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7.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缥碧(piāo)急湍(tuān)泠泠(líng)皆生寒树(jiē)B.窥谷(guī)鸢飞(yuān)轩邈(miǎo)直视无碍(ài)C.经纶(lún)嘤嘤(yīng)俱净(jǜ)猛浪若奔(bēn)D.独绝(jué)飘荡(dàng)戾天(lì)横柯上蔽(kē)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动词,生长)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至、到达)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烟/倶净,天山/共色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10.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书。
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富春江美景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而名闻天下,戊戌年“五一”小假有幸前往,一窥奇山异水的神韵,多年夙愿得以实现。
缥碧的江水涵养出浙江人的深厚与大度,轩邈的高山孕育出浙江人的动力与眼界。
看到浙江人在商业大潮中精彩“表演”,我不由地发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感叹。
浙人经纶世务的繁忙与沉湎于山水的悠然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也许正是这种和谐的统一,才催生出了富阳和桐芦这两颗富春江边上的璀璨明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窥.()缥.碧()轩邈.()经lún()沉miăn()sù()愿(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经纶”在文中的意思是。
(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是:。
(2)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4)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加点词。
(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急湍甚.箭:(4)泉水激.石:(5)天下独绝..:(6)横柯.上蔽:二、课内阅读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解释下列加点词。
(1)负.势竞上:(2)互相轩.邈:(3)好.鸟相鸣:(4)鸢飞戾.天者:(5)窥谷忘反.: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一、基础题。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风烟俱净: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横柯上蔽:有时见日:在昼犹昏: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D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3.. 下面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是一篇,作者、字,朝人。
其主要作品有《》和《》等。
5.. 请你用“/”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阅读理解题。
(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 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2..请分别找出视觉、听觉方面方面描写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①视觉上的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听觉上的对偶句。
③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与朱元思书” 中的“ 书” 是作者写的信,“ 猛浪若奔” 的“ 奔” 为奔驰之意。
B.“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一句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以“ 高” 状山,以“ 寒” 状树,照应“ 奇” 字。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piǎo) 直视无碍.(ài)B.泠.泠作响(Iíng) 互相轩邈.(mào)C.嘤.嘤成韵(yīng) 窥.谷忘反(kuī)D.鸢飞戾.天(lì) 横柯.上蔽(kē)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从:跟、随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许可C.互相轩邈轩:往高处伸展D.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3.下列对加点词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任意东西..(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B.互相轩邈C.横柯上.蔽(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名词用作动词,飞奔) 4.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____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
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
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B.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5.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7.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与朱元思书》同步精品练习(附答案)

12.《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附答案)课前预习·独立自学语文(集体必做)1.读通本文。
2.用自己的话结合课下注释,第一二遍大致翻译文本复述文本,第三四遍与同学合作,逐字逐句翻译文章,了解文章内容。
3.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和感悟作者的情感。
4.这篇课文带给你怎么样的困惑?课后巩固·拓展·提升一、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痒,是(朝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二、文言积累(一)通假字1.有时见.日见同现,。
2.窥欲忘反.“反”同“返”,。
3.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
(二)古今异义词:①一百许里许:古义,表示;今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鸢飞戾天者戾:;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世务者经纶:;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三)词类活用: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和。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
⑥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
(四)一词多义(1)穷蝉则千转不穷( ),穷困潦倒。
( ) (2)绝猿则百叫无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天下独绝()(3)上横柯上蔽(),负势竞上()(4)直直视无碍(),争高直指()(5)百一百许里(数词,),猿则百叫无绝(数词,)(五)重点词语解释1.风烟俱净风烟:。
俱:。
2.天山共色共色:。
3.天下独绝独绝:绝独一无二,。
4.经久不绝:。
5.从.流飘荡:6.急湍甚箭急湍:7.皆生寒树寒:8.泠泠作响泠泠:。
9.好鸟相鸣好:。
10.鸢飞戾天者戾天:到天上;戾,。
11.望峰息心息心:。
12.经纶世务者经伦:。
13.在昼犹昏犹:。
14水皆缥碧缥碧:。
(六)特殊句式: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人教版八年级(下)《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卷(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卷(2)一、积累与运用1.(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经纶(lún)嘤嘤(yīnɡ)轩邈(miǎo)桐庐(tónɡ)B.窥.谷(kuī)横柯.(kē)故鄣.(zhuānɡ)无碍.(ài)C.缥碧(piǎo)急湍(tuān)泠泠(línɡ)鸢飞(yuān)D.飘荡.(dànɡ)疏.条(shū)俱.净(jù)戾.天(lì)2.(3分)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窥谷忘反通,(2)千转不穷通,。
3.(3分)写出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1)许一日许.里;遂许.先帝以驱驰;杂然相许.(2)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3)穷蝉则千转不穷.;欲穷.其林。
4.(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任意东西.(2)猛浪若奔.(3)望峰息.心(4)好.鸟相鸣(5)横柯.上蔽(6)皆生寒树..。
5.(3分)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互相轩邈..(2)负势竞上.。
6.(3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7.(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白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3分)按要求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形象凝练地表现出富春江江水急速奔腾之势。
(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潭水的澄澈,《与朱元思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文中含蓄表达对功名利禄的鄙弃的句子是:。
二、文段阅读9.阅读课文《与朱元思书》,完成题目。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训练题1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究竟是哪里的山水让吴才子发出了这样由衷的赞美?
这就是——富春江。
富春江俏,俏于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
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湾形毕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岸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富春江娇,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
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
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
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她无与伦比的静。
几十里水面竟没有弄出丁点儿惊涛骇浪,那或顺流或逆水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舒泰、自在极了。
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难怪吴均吴大才子也会为之倾倒。
请同学们在通读全文后回答一个问题:吴均对此处山水的总体评价是什么?(看你的了!)
参考答案
21 与朱元思书
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11.与朱元思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直.视无碍争高直.指B.有时见.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C.天下独绝.绝.多生怪柏D.横柯上蔽.重岩叠嶂,隐天蔽.日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
与顾章书吴均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③。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注】①薜萝:即薜荔和女萝。
后世用来称呼隐者的居处。
还觅薜萝,意思是说自己要隐居。
②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③富、饶:均作动词,富有、充裕。
菊花、竹实:都是隐者的食物。
10.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仆去.月谢病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B.梅溪之西.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绵绵成韵.嘤嘤成韵.D.幸富.菊花不义而富.且贵1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遂葺宇其.上A.其.一犬坐于前B.不能名其.一处也C.并自为其.名D.其.反激之力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13.作者笔下的石门山景色有何特征?请简要评述。
14.看到石门山的景色,作者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湍.()鸢.()戾.()嘤.()庠.()泠.()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百许.里()②急湍..甚箭()③蝉则千转不穷.()④横柯.上蔽()⑤经纶..世务者()⑥任意东西..()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____________听觉: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互相轩邈..()②鸢飞戾.天()③望峰息.心()④负.势竞上()6.翻译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8.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9.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笔记。
(二)答谢中书书①陶宏景②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③。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⑤,沉鳞竞跃⑥。
实是欲界之仙都⑦。
自康乐以来⑧,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⑨。
注:①谢中书:谢征,字元度,曾为中书鸿胪,故称为“谢中书”。
②陶宏景(453~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有《陶隐居集》。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与朱元思书 同步练习(有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2、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蝉则千转不穷.。
( )①.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4.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介绍了优美的景色。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 __②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11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概括了全文描写的富春江景色。
B.第2自然段写水的颜色、清澈、深度、静态和动态,都突出表现一个“异”字。
C.第3自然段中,“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给本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超然尘世的归隐之心。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2自然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3自然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第二课时课时训练答案1.B2.D3.D4.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5.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这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精选题库《与朱元思书》 测试练习2人教版

(一)[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A一百许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赏赐百千强6、翻译与理解。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三)(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初中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可打印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考察的重点,那么关于初中语文与朱元思书的练习题怎么做呢?以下是我准备的一些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翻译:(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赏析本文叙述乘船自桐庐至富阳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20分)1.下列句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B.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C.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哀转久绝B. 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D.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非亭午夜分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4.下面对文章《与朱元思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 第一自然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 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 第三自然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5.下列对课文《与朱元思书》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 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 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6.文学常识填空。
吴均,字叔庠,________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________”,开创一代诗风。
7.根据课文《与朱元思书》内容填写句子。
(1)驴友们途经富春山,目睹山势之高峻,感受丛林之幽寂,体会到了《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I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 (共13题;共79分)1. (16分)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 ________(2)负势竞上/横柯上蔽________ ________(3)天山共色/巧言令色________ ________(4)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 ________(5)急湍甚箭/可爱者甚蕃________ ________(6)好鸟相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 ________(7)蝉则千转不穷/人穷志短________ ________(8)与朱元思书/孤常读书________ ________2. (8分)为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缥碧________轩邈________泠泠________ 千转不穷________鸢飞________戾天________经纶________窥谷________3. (1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风烟俱净________②从流飘荡________③自富阳至桐庐________④急湍甚箭________⑤猛浪若奔________⑥负势竞上________⑦皆生寒树________⑧泉水激石________⑨猿则百叫元绝________⑩望峰息心________⑪经纶世务者________⑫在昼犹昏________4. (4分)解释一词多义①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 ________②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________ ________5. (6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水皆缥碧________②急湍甚箭________③争高直指________④泠泠作响________⑤鸢飞戾天者________ ________⑥横柯上蔽________6. (3分)给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转不穷鸢飞戾天经纶世务7. (10分)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附详解)

11*与朱元思书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mi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 经纶. (lún )横柯.(kē) 鸢.飞戾.天(yuān)(lì)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天山共色.. (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跟、随)(3)任意东西.. (向东或向西 )(4)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5)水皆缥碧.. (青白色 )(6)急湍甚.箭 (超过 )(7)互相轩邈 (轩 ,高 .邈 ,远 .这里均作动词 )(8)泉水激石 (冲击 ,撞击 )(9) 鸢飞戾天者 (至|、到达 )(10) 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 )3.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 ,并解释 .(1)蝉那么千转不穷 ( "转〞同 "啭〞 ,鸟鸣声 ,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 ( "反〞同 "返〞 ,返回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 ,字叔庠 ,南朝梁 (朝代 )文学家 .(2)文章首|段以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总领全篇 ,结构上纲举目张 ,脉络清楚 .(3)<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 ,猛浪假设奔 .5.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听觉: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比照立意 ,相映成趣 .6.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准备在台北举办 "富春江风情 - -浙台摄影家作品联展〞 ,作为带给台湾同胞的新年礼物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1)假设你是浙江的一位摄影家 ,你的作品已获准参展 ,你将选择哪些内容来表现富春江呢 ?请至|少写出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 .例如:富春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传统和手工艺品等 .(2) 从古至|今 ,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富春江的优美景色 ,南朝梁吴均说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唐朝韦庄称 "钱塘江尽到桐庐 ,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轼誉 "三吴行尽千山水 ,犹道桐庐更清美〞 ,元代吴桓赞 "天下佳山水 ,古今推富春〞 .如果现在要从中挑选一句作为富春江旅游推介的宣传语 ,你会选取哪一句 ?说说你的理由 .例如:我选吴均的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因为他是第|一个从文学角度抒写富春江之美的人 ,后来赞誉富春江的诗文都受到他的影响 ,而且这一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富春江美景的特色;从宣传语的角度 ,这一句八个字 ,读来也铿锵有力 .阅读课文 ,完成下面的题目 .7.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那些竭力追求名利的人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 ,就会平息追求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也会流连忘返 .(2)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 ,即使在白天 ,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 ,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8.作者在描摹异水时 ,主要运用什么手法 ?请举例分析 .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如 ,游鱼细石 ,一动一静 ,相映成趣 .鱼群穿梭 ,不仅衬托水之清秀 ,且逗人游兴 ,给山水增添无限生趣 . "直视无碍〞从人的角度 ,侧面衬托出水的清澈 .9.请从修辞的角度 ,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赋予静止的山以发奋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不仅使景物显得生气勃勃而 ,富有情趣 ,而且充分表达了作者欣赏景物时的深刻感受和对景物的深厚感情 .10.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含蓄地否认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 ,表达了自己热爱大自然 ,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近腊月下 ,景气①和畅 ,故山殊可过② .足下方温经 ,猥③不敢相烦 ,辄(zhé)便往山中 ,憩④感配寺 ,与山僧饭讫(qì)⑤而去 .北涉⑥玄⑦灞(bà) ,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 ,辋水沦涟 ,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 ,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 ,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 ,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 ,僮仆静默 ,多思曩⑧昔携手赋诗 ,步仄径⑨ ,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 ,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 ,轻鲦出水 ,白鸥矫翼 ,露湿青皋 ,麦陇朝雊(gòu)⑩ .斯之不远 ,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 ,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 .【注释】①景气:景色 ,气候 .②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 .故山 ,旧居的山 ,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 .殊 ,很 .过 ,过访、游览 . ③猥:不敢不合时宜地 .④憩 ,休息 .⑤讫 ,完 .⑥涉 ,渡 .⑦玄 ,黑色 ,指水深绿发黑 .⑧曩:从前 .⑨仄径:狭窄的小路 .⑩雊 ,野鸡鸣叫 .11.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故山殊.可过殊:特殊B.足下方.温经方:正在C.复与疏.钟相间疏:疏远D.白鸥矫.翼矫:矫健(解析:A项 "殊〞意为 "很 ,非常〞;C项 "间〞意为 "稀疏的〞;D项 "矫〞意为 "张开〞 . )12.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方温经 ,猥不敢相烦 ,辄便往山中 .您正在温习经书 ,仓猝中不敢打搅 ,就自行到山中(2)非子天机清妙者 ,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 ,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13.第二段写了哪些声音 ?有什么作用 ?例如:第二段写了深巷的寒犬声、村墟的夜舂声、山寺的疏钟声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 .14.作者借这封书信表达了对朋友怎样的愿望 ?例如:作者在文中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 ,委婉地提出希望他淡泊名利 ,回归自然的愿望 .附参考译文:农历十二月的末尾 ,气候温和舒畅 ,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 .您正在温习经书 ,仓猝中不敢打搅 ,就自行到山中 ,在感配寺休息 ,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 ,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 ,月色清朗 ,映照着城郭 .夜色中登上华子冈 ,见辋水泛起涟漪 ,水波或上或下 ,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 .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 ,火光忽明忽暗 ,在林外看得很清楚 .深巷中狗叫 ,叫声像豹的叫声一样 .村子里传来舂米声 ,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 .这时 ,我独坐在那里 ,跟来的仆人已经入睡 ,多么思念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 ,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 ,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 ,草木蔓延生长 ,春天的山景更可欣赏 ,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 ,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 ,晨露打湿了青草地 ,麦田里雉鸡在清晨鸣叫 .这些景色很快就要到来了 ,(你)能和我一起游玩吗 ?如果你不是天性清新高雅的人 ,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然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第二课时一、积累与运用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酷.冬 (kù ) 散.步 (sǎn ) 很累. (lèi ) 信服. (fú )B.嫩.芽 (nèng ) 铺.着 (pū ) 熬. (áo ) 水泡. (pào )C.分歧. (qí ) 还.小 (huán ) 拆.散 (chāi ) 蹲. (dūn )D.一霎.时 (shà ) 水波粼.粼 (lín lín ) 鱼塘. (táng ) 稳. (wěn )2.以下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田野外套茂密各得其所 B.平顺取决强状严重关头C.折散委屈整齐水波粼粼 D.鱼搪幼小习惯产生分歧3.以下文字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1 )母亲 ( )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 .(2 )一霎时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就像民族领袖在 ( )关头时那样 .(3 )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 ( )地铺着 .(4 )不过 ,这一切都 ( )于我 .A.信服庄重注意取决 B.佩服严重随意决定C.信服严重随意取决 D.佩服庄重任意决定4.以下对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忍受 ,艰苦支持 . )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 ,心里难过 .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 (形容水的明净 . )D.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意见不一致 . ) 5.以下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自然:(1 )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2 )照相师一再告诉我,要尽量放自然些.B.仔细:(1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2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他都仔细看过.C.习惯:(1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2 )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D.意思:(1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2 )我始终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6.简答题 .(1 )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 ,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我说 ,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 .〞 "我〞为什么劝母亲散步 ?(2 )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感情 ?(3 )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 ,〞两头不能兼顾时 , "我〞的原那么是什么 ?这表达了 "我〞的什么情感 ?7.理解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1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 ,走得很仔细... ,稳稳地8.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 ,体裁是散文 ,运用了 "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课文的中|心人物是 "我〞 ,线索是 "我〞和母亲的关系 .C.这篇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 ,以议论为主 ,揭示中|心 .D.课文通过散步这一小事 ,表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二、课内阅读散步莫怀戚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 ,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 .我说 ,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 ,太迟了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 -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 ,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方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 "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 ,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⑧这样 ,我们就在阳光下 ,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 ,我蹲下来 ,背起了我的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 ,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幼小 ,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似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1.选文有多处描写初春田野的美好景色 ,请找出来 ,并说说其作用 .2.阅读选文第③段 ,理解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 ... ,太迟3.阅读选文第⑤段 ,文中写儿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4.阅读选文第⑥段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在祖孙俩产生分歧后的一段什么描写 ?这一描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选文第⑧段 ,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写作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用与母亲、孩子一同散步这个极为普通、细小的生活琐事 ,表达出 "尊老爱幼 ,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 .请你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2

18、与朱元思书风,不以疾也。
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给下列加点字的字注音。
解释下列加点字。
湍.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文学常识填空。
二字,抓和特点;第三段又分写“”,多层次展开描绘。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中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选自《列子》)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翻译下列名子。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次)。
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悟出来的?实是欲界之仙都①。
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妙。
在写景时,先写,后写,以衬;从时间上看,。
白色 (5)阻碍 (6)急流 (7)耐寒碧绿的树 (8)凭依 (9)作动词,比高远 (10)向 (11)同"啭",鸟集》(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异水" "清" “急”。
"奇山"7、(1)湍急的水流,比箭更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4、观点举例:(1)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2)遇事情要善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与朱元思书
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训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②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③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 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
用法。
一蝉则千转不穷。
(
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鸢飞
戾天者,望峰息心。
果如鹤唳云端。
(
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 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 4 .这篇文章从 __________ ,是 ________ 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 文体上看,应是
了优美的景色。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 扣 _______________ 的特征。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 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6、 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7、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 风烟俱净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
?找出具体语句来。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它反映了作者 怎样的处世思想。
[探究拓展训练] ) ) ) ) 代文学家。
字 ,吴兴故章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与陈伯之书(节选)
丘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
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见故国之旗鼓每见壁间题字
B.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摆扑丛树中
C.廉公之思.赵将学而不思则罔
D.人之情也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11、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1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13、文中的“将军”指代()
A.廉颇B .吴起C .陈伯之D .丘迟
14、翻译下面的句子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1略2、①尽,完走完②停止消失③至叫3、吴均南朝叔痒“吴均
体” 4 、山水小品“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 、C 6 、
B 7、①形作动消失②使动用法使……平息8、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 、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10 、
C 11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12 、人之情(人的思乡之情)13 、C 14 、廉颇曾思念着复为赵国的将军,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