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三节-全球化管理-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教案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教案
2。计划工作的原理。
3。战略计划的重要性
4。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
5.目标管理的概念、特点。
6。滚动计划法的特点、优点.
难点:
1。计划工作的原理。
2。目标管理方法的应用。
作业布置:无
教学小结: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计划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理解计划的作用、工作原理及战略计划的重要性。了解计划制定的程序,熟悉计划的方法与技术并能熟练应用这些方法.
第七章 组织
日期: 本章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第一节 组织概述
25min
讲授法
第二节 组织设计
25min
讲授法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40min
讲授法
教学目标:
1。组织的含义、分类、特征、作用及其目标。
讲授法
第三节 行为科学的兴起
15min
讲授法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40min
讲授法、案例法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25min
讲授法
教学目标:
1.管理学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2。古典管理理论。
3。行为科学理论.
4.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5。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亚当 · 斯密的管理思想。
教学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产生、概念、特征等基本内容;掌握管理者的分类、角色和技能;理解管理学的概念、特点及学习管理学的方法。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日期: 本章课时:3课时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第一节 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 1060321012.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学原理3.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Science4.课程总学时数:515.课程学分数: 36.授课对象: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管理学原理》是我院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也是考研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教育部制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

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管理职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地、概括地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三、学时分配四、大纲内容(一)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本章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弄清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理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属性。

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本章难点:管理概念的理解;管理的属性。

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教案文档全文预览-2024鲜版

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教案文档全文预览-2024鲜版
战略管理过程
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2024/3/28
战略分析工具
包括SWOT分析、PEST分析、五力模型等,用于评估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为制定战略 提供依据。
13
企业战略类型及选择
企业战略类型
包括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 次,每个层次又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战略可供 选择。
类型划分 前馈控制 过程控制 反馈控制
25
绩效评估方法及应用
绩效评估方法
目标管理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2024/3/28
26
绩效评估方法及应用
绩效评估应用
360度反馈法
平衡计分卡(BSC)
01
2024/3/28
03 02
27
绩效评估方法及应用
2024/3/28
01
员工个人绩效评估
02
团队绩效评估
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教案文档全文预览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管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计划职能与战略管理 • 组织职能与人力资源管理 • 领导职能与团队建设 • 控制职能与绩效评估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2024/3/28
3
管理学原理课程概述
计划职能的重要性
计划职能是组织成功的基础,它 帮助管理者预测未来、合理配置 资源、协调不同部门的活动,以 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计划职能的过程
包括确定目标、评估环境、制定 方案、选择决策、制定派生计划 等步骤,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体 系。
2024/3/28

管理学课件-周三多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管理学课件-周三多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 企业层面
– 海外收入占比 – 海外拥有资产占比 – 国际化分支机构
全球化与管理者
• 文化是最大的挑战 • 全球化管理的新范式:
– 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
• 要理解全球化的管理环境
– 一般环境 – 任务环境
• 要具备全球化的管理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 政治与法律环境
– 政治体制
• 美国与朝鲜
– 政治的稳定性
– 融合,消费偏好的逐步接近
• 快餐、苹果产品
– 差异化,供应商对本地消费偏好进行适应
• 麦当劳
• 竞争全球化,更加激烈
– 厨房电器市场
•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是潜在的成本
– 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全球化领导者的四种关键能力
• 国际商务知识
– 了解一般环境 – 了解任务环境
• 文化适应能力
– 文化中立 – 处理压力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 出口
– 间接出口
• 通过本国中间商
– 直接出口
• 绕过本国中间商
– 广交会
• 非股权安排
– 特许
• 麦当劳等
– 合同制造
• 温州模式,OEM代工
– 管理合同
• 中国足球?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 国际直接投资 (FDI)
– 合资
• 娃哈哈与达能
– 独资
• 全部股权,所有权,经营权 • 优惠较少、难度较大
• 利比亚内战
– 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 外资优惠政策
– 法律环境
• 欧盟的就业保护 • 美国的消费者保护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 经济和技术环境
–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 三类经济体制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案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案

第一章导论教学要求了解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和管理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管理概念、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熟知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在掌握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管理的特征与性质,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教学难点管理的性质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理论讲授4课时。

教学大纲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的性质四、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第二节管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管理学的概念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四、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第三节管理学的学习方法一、唯物辩证法二、系统方法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归纳演绎法主要概念1.管理2.管理学3.自认属性4.社会属性5.技术技能6.人际技能7.概念技能第二章管理学的演进与发展教学要求了解人类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历史,包括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理解管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以及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脉络;熟知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管理丛林众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掌握“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管理含义。

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以及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和理论评述。

教学难点管理理论的评述及发展脉络。

课时安排本章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阶段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二、国内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三、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第二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古典管理理论二、行为科学理论三、管理科学理论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管理过程学派二、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三、经验或案例学派四、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五、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六、群体行为学派七、决策理论学派八、沟通(信息)学派九、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十、经理角色学派主要概念1.古典管理理论2.弗雷德里克·泰罗3.科学管理理论4.亨利·法约尔5.一般管理理论6.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7.行为科学8.乔治·埃尔顿·梅奥9.霍桑试验10.人际关系学说11.管理科学理论12.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3.管理过程学派1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15.经验或案例学派1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17.人际关系行为学派18.群体行为学派19.决策理论学派20.沟通(信息)学派21.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22.经理角色学派第三章决策教学要求了解决策理论,包括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了解决策的基本要求、决策的标准;理解决策的涵义,决策的程序;理解并掌握决策的类型,定性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

管理学全球化视角课程设计 (2)

管理学全球化视角课程设计 (2)

管理学全球化视角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全球化战略来拓展业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学的全球化视角变得愈发重要。

一门以管理学为主题的全球化视角的课程对于学习者,尤其是有意向进入跨国公司和国际化企业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档旨在为想要设计一门管理学全球化视角课程的教育者、教授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课程目标该管理学全球化视角课程的目标在于:•呈现全球化对于公司战略、组织结构、市场开发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挑战。

•帮助学习者了解全球化趋势在不同国家、文化和市场环境下的变化和影响。

•揭示不同文化、国家和地区在管理实践中的差异及其原因,以及这种差异对于跨国企业的管理决策带来的挑战。

•着重介绍文化差异对企业的战略、组织、合作、沟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提供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来应对挑战。

三、课程大纲该课程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第一章:全球化概述•全球化定义和发展历程。

•全球化对企业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章:全球战略•全球化战略的形式和类型。

•全球化战略的制定和实现。

第三章:全球市场•全球市场的概念和特征。

•全球市场开发策略和方法。

第四章:全球组织•全球化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全球化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实施。

第五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挑战。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第六章:跨文化管理•文化差异的概念和特征。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该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

•实践案例研讨。

•个人或小组项目研究。

•在线学习资源和讨论社区。

五、评估方法该课程评估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表现和讨论)。

•个人或小组项目报告。

•期末考试或论文。

六、课程资源该课程所需的资源包括:•课堂教室和教学工具。

•期刊、书籍和在线资源。

•个人或小组项目报告的指导。

•在线学习资源和讨论社区。

管理学教案——全球化管理

管理学教案——全球化管理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第一节国际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动机一、国际化经营的内涵(一)国际化经营的概念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跨国界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商品在国际间的交换,即国际贸易;特许,包括商标、专利权、专有技术以及具有财产价值的知识产权的使用;劳务输出,包括市场广告、法律服务、财务信息咨询、保险、货物运输、会计以及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的输出;国际间接投资,包括证券及不动产投资等;国际直接投资。

(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阶段1、历史发展角度1)初始发展阶段2)高速发展阶段3)全球竞争阶段2、企业发展角度1)出口阶段2)非股权安排阶段3)直接投资阶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扩张路径: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邻近市场→全球市场。

经营方式的演变:出口贸易→非股权安排→直接投资二、国际化经营的特征跨国界经营多元化经营资源共享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三、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利用优势能力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抵御和分散风险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第二节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一、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要素(一)政治与法律环境1、国家政治体制;2、政治的稳定性;3、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4、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5、法律环境。

(二)经济和技术环境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2、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3、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4、科技发展水平;5、社会基础设施。

(三)文化环境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的国际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

1、权力距离;2、不确定性的避免;3、个人主义;4、男性化或女性化。

(四)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是指非人为因素所形成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

二、国际化经营环境的评估(一)评估体系中指标的设置原则1、系统性和目的性;2、客观性和可比性;3、差异性原则。

管理学第3章全球化与管理者PPT课件

管理学第3章全球化与管理者PPT课件
❖ 随后,一些小会计公司开始尝试将与纳税申报表准备工作 相关的“单调乏味的苦差使”外包到印度。
❖ 2003年,大约25000份纳税申报表在印度处理;2004年, 这个数据是100000份;2005年,则超过了250000份。
❖ 尽管与美国每年汇编的1.3亿份个人纳税申报表相比,外 包占的比重仍然很小,但行业专家预计这个数字会急剧增 加。原因很简单:
9
3.1 全球化的进程
❖ 通信和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 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输技术方面也出现了好几项重 大创新。最重要的可能要算商用喷气式飞机和巨型飞 机的开发,集装箱运输的引进。集装箱简化了不同运 输方式之间的转换;而通过减少不同地点间的到达时 间,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已经成功地将地球变小。
▪ 1920~1990年,美国进口货物每吨平均的海运费和港 务费从95美元降至29美元(按1990年的美元价值计算) 美国境内的铁路运输成本从1985年3.04美分/吨千米降 至2000年的2.3美分/吨千米,主要原因就是集装箱的大 范围使用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如今,进行空运的货物 也越来越多。1955~1999年,每吨千米的平均空运收 入下降了80%还多。截至2000年年初,空运货物占美 国贸易价值的比重是28%,而1965年的这一数字是7%, 从侧面反映了空运成本的下降。
Agreement, CEFTA)。1992年12月21日,捷克、波兰、匈牙 利和斯洛伐克的外长在波兰克拉科夫市的瓦维尔宫签署了建立 自由贸易区的协定,1993年1月1日,中欧自由贸易区协定正 式生效。 •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之间 达成的是另一个重要的区域贸易协议。1994年签订,截至 2004年NAFTA已经取消三国间99%的商品关税。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 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 许多国家之间都有双边协定。

周三多 管理学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周三多 管理学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 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 抵御和分散风险 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
7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
一、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要素
� � � �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p47
� 国家政治体制 � 政治的稳定性 � 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 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三版 删了) � 法律环境
3
4
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 罗宾斯 p97
阶段一 被动反应 阶段二 明显地主动进 入
阶段三 建立国际性公司 外国子公司 合资企业 战略同盟 许可证/ 特许经营
跨国界的经营活动形式 周三多 P41
� 国际贸易 � 特许 � 劳务输出 � 国际间接投资 � 国际直接投资
出口到国外或 从国外进口
雇佣国外的代 理商或与国外 的代理商签订 合同
26
� 组织国际化中可控程度最高、风险最大 的是( )
� A. 特许经营 � C. 合资经营 b. 管理合同 d. 独资经营
多选
� 组织国际化过程中,非股权形式有( )
� A.特许经营 b. 管理合同 c. 合资经营 � D.代理合同 E.交钥匙工程
� 目前可供选择的管理全球观主要有()
� A.多国中心主义 � C.本国中心主义
29
30
5
31
6
� 冷
� 自然障碍 � 地理和文化差异 � 法令障碍
资本抽回的限制 外商股权比例 对外商的管制和歧视程度 货币稳定性 政治稳定性 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 当地资本的可供程度 近五年通货膨胀率
18
3
多因素评价法(p53,表3-5)

管理学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管理学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非美国市场收益
公司 Manpower 艾索石油 高露洁 德国仪器 雅芳 麦当劳 可口可乐 吉利
非美国市场占总收益比例 77 0 % 71 8 71 6 67 8 65 8 61 6 61 2 60 1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
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1 政治与法律环境
➢ 国家政治体制 ➢ 政治的稳定性 ➢ 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 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 法律环境
二 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全球化的压力 ➢ 产品需求的同质性→ → →降低成本 ➢ 全球战略协调的竞争对手的出现
当地化的压力 ➢ 不同国家的习惯不同 ➢ 不同国家之间分销渠道和销售方式的差异 ➢ 东道国政府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要求
全球化组织模式的选择
高 全 球 一
全球组织模式:将全 球视为单一的市场, 公司总部统一经营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
全国有29 4万名婴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患泌 尿系统结石;1月22日;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宣判 也有结果: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 其他案犯分别获刑 问题奶粉患儿赔偿已接近 尾声;9成家长接受赔偿…
毒奶粉事件回顾
事件进展表
第一阶段:消费者投诉 3月:三鹿接到消费者投诉;称送测未发现问题
2 经济和技术环境
➢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 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 ➢ 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 ➢ 科技发展水平 ➢ 社会基础设施
3 文化环境
霍夫斯泰德Hofstete提出了现今被广泛接受的文化环境 的指标: ➢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 不确定性的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或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 男性化masculinity或女性化feminity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展开全文《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1060621012.总学时数: 54 ,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 54 ,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0。

3.学分:34.适用专业:本科5.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管理学原理》是教育部制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是我院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也是考研的重要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管理职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地、概括地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三、学时分配章节(序号)内容学时数理论实践、实验总学时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6 6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2 2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 2 2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2 2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4 4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3 3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3 3 第八章组织设计 3 3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3 3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4 4第十一章领导 3 3第十二章激励 3 3第十三章沟通 2 2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3 3第十五章控制方法 2 2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3 3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 3 3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 3 3合计54 54四、大纲内容(一)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本章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弄清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管理学第3章全球化与管理

管理学第3章全球化与管理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
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1、政治与法律环境
国家政治体制 政治的稳定性 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法律环境
2、经济和技术环境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 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社会基础设施
3、文化环境 霍夫斯泰德(Hofstete)提出了现今被广泛接 受的文化环境的指标: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不确定性的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或集体主义 (collectivism) 男性化(masculinity)或女性化(feminity)
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
将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通货)可以区分本位币 和辅币。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 铸币,亦称主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 常零星交易用。
国家规定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偿付能力又叫法偿能力,指货币所具有的法定 支付能力。分为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两种情况 。
(二)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 文化适应能力 视角转换能力 创新能力
麦睿博
ROBERT A. MCDONALD 宝洁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第三节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一、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
直接投资阶段 非股权安排阶段
所谓的无限法偿也就是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 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 务、缴纳税款等,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收。一 般来说,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币 则可能是有限法偿的。

全球化管理-管理学课件

全球化管理-管理学课件
G=∑Wⅰ(5Aⅰ +4Bⅰ +3Cⅰ +2Dⅰ +Eⅰ ) G为投资环境的总分;Wⅰ为第ⅰ类因素的权重;
Aⅰ、Bⅰ、Cⅰ、Dⅰ、Eⅰ分别为第ⅰ类因素被评 为优良中可差的百分比。
全球化管理-管理学
21
因素
子因素
政治稳定性
政治环境 国有化程度
当地政府的外资政策
经济环境
经济增长 物价水平
资本和利润汇出
全球化管理-管理学
14
2、经济和技术环境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基本上都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基本前提的。因此, 经济因素是影响跨国投资的直接因素。一个国家和 地区的经济是否发达,市场是否成熟,对跨国经营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 C、科技发展水平 D、社会基础设施
全球化管理-管理学
15
3、文化环境

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的国家或地区中人们的 处事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教育程度、 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文化因素与政治因 素不同,政治因素一般带有强制性,而文化因素 则带有习惯性
A、权力距离
B、不确定性的避免
C、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D、男性化
4、自然地理环境
全球化管理-管理学
2
一、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一)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当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 商品、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跨国传递和转化,那 么这个企业就是开展国际化经营。
企业在本土之外还拥有和控制着生产、营销或服务的 设施,进行跨国生产、销售、服务等国际性经营活动。国 际化是许多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竞争国 际化形势下企业经营战略的新趋势。

管理学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管理学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 该产业跨国投资额在该产业实现的投资总额中所占的百分比



第16页,此课件共90页哦
联合国产生全球化的指标:跨国指数和国际化指数。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对跨国化指数和国际化指数所
下的定义:
跨国化指数:是由跨国公司的国外资产占总资产的
比率、国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率和国外雇员数
的比率平均而得。
流动额

第14页,此课件共90页哦
中国、印度、俄罗斯的全球化比较
中国
印度
俄罗斯
1990
2000
2007
199 200
2007
0
0
199 200
2007
0
0
国际贸易占GDP的百
35.3
分比
45.1
74.1
16.4 28.0 45.0
67.8 52.2
国际旅游支出与收
入占GDP的百分比
2.6
4.7
0.6
答案。

第20页,此课件共90页哦
海尔集团在发展中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
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
品牌战略阶段,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1、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这一阶段海尔的名
牌战略的提出是当时企业内部和市场外部的客观条件造成
他们的国家一贫如洗?这一切都是怎样发生的?答案就是,全
球化!
本书就是以一件红色的毛背心讲解全球化,这件毛背心完成
了一场看似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先是人们从中东的迪拜采掘
出石油,用油轮经由海上运输到了南亚的孟加拉国,在那里被
加工成人造纤维——人造毛,再加工成背心,再由海上运到西

2024年管理学原理教案

2024年管理学原理教案

管理学原理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习者理解管理工作的本质和特点,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习者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将能够对组织管理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

2.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素养。

3.培养学习者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提高学习者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提升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5.培养学习者的领导力,使其能够在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内容1.管理概述:介绍管理的定义、特性、职能和基本原理,使学习者对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管理理论:讲解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帮助学习者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3.计划与决策:介绍计划的类型、方法和决策过程,培养学习者制定和实施计划、进行有效决策的能力。

4.组织设计:讲解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使学习者掌握组织设计和优化技巧。

5.领导与激励:分析领导理论、领导风格、激励方法等,培养学习者的领导力和团队激励能力。

6.控制与沟通:介绍控制过程、沟通技巧、协调方法等,提高学习者控制和沟通能力。

7.创新管理:讲解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组织等,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8.企业战略管理:分析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帮助学习者掌握企业战略管理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分析、总结等方式,传授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习者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习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管理场景,让学习者扮演不同角色,提高管理技能。

5.实践操作法:组织学习者进行实地考察、实习等实践活动,增强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_全球化管理

_全球化管理
前四种因素更多地强调对国际经营活动积极影响 的一面
后三种因素更强调其特征变动对国际经营活动的 消极影响
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法律环境
“冷热”分析法
因素
政治稳定性
市场机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成就
文化一体化程度、自然阻碍、地理和文 化差异 法令阻碍
14
国际化经营 的内涵、特征 与动机
国际化经营 的中环境
思考题
等级尺度法
以东道国政府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和鼓励政策为出 发点,挑选了影响投资环境的八个基本因素: ➢ 资本抽回限制、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的管制
和歧视程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 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本的可供程度、近五 年通货膨胀率(具体见下页表格)
评价:
➢ 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结果一目了然,有利于投资 者对投资环境进行比较 ➢ 没有考虑影响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因 素
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续)
2、战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 3、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 4、抵御和分散风险 5、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
国际化经营 的竞争战略
思考题
9
国际化经营 的内涵、特征 与动机
国际化经营 的中环境
环境要素 环境的评估
国际化经营 的竞争战略
思考题
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要素
1、政治与法律环境
➢ 国家政治体制 ➢ 政治的稳定性 ➢ 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 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 法律环境
19
国际化经营 的内涵、特征 与动机
国际化经营 的中环境
国际化经营 的竞争战略
全球一体化的 压力
当地化反应的 压力
全球化战略的 选择
思考题
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TCL国际化之路
1、TCL国际化之路带给你哪些启示?
2、你认为TCL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2、全球化与管理者
(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1、政治与法律环境
国家政治体制
政治的稳定性
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法律环境
2、经济和技术环境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
(1)出口:间接出口 直接出口
(2)非股权安排:特许 合同制造 管理合同
(3)国际直接投资:合资进入 独资进入 新建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购并进入
3、案例讲解
宝洁中外合资企业
4、从高度方面进行总结
企业全球化经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其市场扩展的路径通常表现为:
本地市场——地区市场——海外邻近市场——全球市场
(2)其经营方式的演变则表现为:
趣味阅读
通过这则故事引出全球化的概念
1、全球化的内涵
1、世界层面——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
2、国家或地区层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3、产业层面——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相互依赖的程度
4、企业层面——公司在各国的收入分布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跨国交流程度
(4)跨国组织模式——卡特彼勒
3、知识扩展
对各个组织进行介绍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
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亚联盟
6、全球化经营的领导风格
1、杰出领导的22个普遍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了解
2、8个糟糕领导风格:
无情 (ruthless)、不合群 (asocial)、
易怒 (irritable)、孤独者(loner)、
案例教学
表格展示知识框架结构
通过案例教学进行阐释
文化比较图例
知识扩展
举例讲解
案例分析导出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出共同点
完成案例练习
表格展示知识框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答案
案例讲解
表格展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答案
举例讲解
知识扩展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案例教学
自我中心(egocentric)、独裁(dictatorial)
含糊 (nonexplicit)、不合作 (noncooperative)
7、全球化经营的管理控制
1、强调知识点
(1)管理控制系统的制定逻辑
(2)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
2、案例教学
全球化品牌扩张策略及失败个案
通过故事导入便于学生理解
表格数据展示,直观形象
2、通过案例分析导出全球化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 文化适应能力
视觉转换能力 创新能力
四种关键能力是一个整体,创新是落脚点。
3、如何才能培养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找出三种关键能力的共同之处——换位思考——同理心
4、综合案例练习
教材P74案例二 法国总部来了个中国人
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汽车关税案例
科技发展水平
社会基础设施
3、文化环境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不确定性的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或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男性化(masculinity)或女性化(feminity)
第3章全球化与管理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全球化的内涵、全球化管理的环境,理解并掌握作为全球化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职能以及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教学重点
1、全球化的环境因素。
2、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3、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教学难点
1、全球化的内涵。
2、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
新课导入
长期导向(long—term orientation)或短期导向(short—term orientation)
知识扩展:
对自然地理环境对管理环境的影响进行补充讲解
(2)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中法工作作用对比讲解
3、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1、案例导入
史密斯建立会议视频功能以降低外派人员费用
(1)你认为杨是一位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吗?如果不是,你建议他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杨,你现在该怎么办?
回顾强调做案例练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校正,从而完成案例。
4、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1)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
1、用表格展示本部分的知识框架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每点的定义、分类、优势、劣势
出口贸易——非股权安排——直接投资
5、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1)全球化的压力
(2)当地化的压力
(3)全球化组织模式的选择
1、表格展示组织模式类型及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每种组织模式的特点、优点、缺点,分别举例讲解
(1)多国组织模式——联合利华、壳牌
(2)国际组织模式——IBM、科达
(3)全球组织模式——索尼、花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