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
作业条件危险风险性评价表
![作业条件危险风险性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e17ed0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4.png)
作业条件危险风险性评价表1. 前言制定作业条件危险风险性评价表的目的在于对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明确风险性评价等级,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作安全性和预防职业伤害事故发生。
2.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分为作业环境评价和作业种类评价两部分。
2.1 作业环境评价作业环境评价是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指标:•空间:设备密度、通风情况、站姿工作环境等。
•光照:照度、光谱、光色等。
•声音:噪音、频率、声源方向等。
•温度:环境温度、风速、湿度等。
•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
•辐射:电磁辐射、紫外线、电离辐射等。
•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浓度等。
•其他:震动、静电、有害微生物、化学物等。
2.2 作业种类评价作业种类评价则是对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所使用的工具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指标:•操作过程:过程规范性、协同性、无效操作等。
•工具设备:设施设备使用情况、设备配置等。
•物库作业:作业人员素质、装卸物品等。
•高空作业:工作高度、建筑物与设备结构等。
3. 风险性评价等级根据作业环境评价和作业种类评价的结果,我们可以将风险性等级分为四类:•高风险:对人员身体安全、财产安全威胁较大。
•中风险:对人员身体安全、财产安全威胁较小。
•低风险:风险较小,但需要注意和处理。
•无风险:无危险因素,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评价指标和风险性等级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无风险评价指标空通道封闭或拥机器和人员间良好的通道充足的空间,价指标间挤,通风不畅距离较小和通风良好的通风光照照度不足或太强某些工作区域光线较暗或过强良好的照明条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需采取保护措施声音噪音强度超过预定值噪音强度在预定范围内没有噪音,或噪音强度很低声音和语音不会影响工作温度热、冷环境、过热或过冷适度的环境温度平均舒适温度环境环境温度舒适湿度高湿度,机器的电气性能会发生不良变化高或低湿度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在舒适范围内湿度在合理范围内辐射辐射强度过高或对工作造成干扰辐射在合理范围内没有辐射或辐射在安全范围内无辐射气体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有害气体浓度较低空气中没有有害气体,或浓度很低空气中没有有害气体价指标其他存在危险物品和机器无机械、化学、物理、生物和人为因素在规定范围内安全和无危险因素4. 结论作业条件危险风险性评价表是对作业环境和作业种类进行评估,对于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提高工作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0713297375a417866f8f33.png)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D=L×E×C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见表1~4。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0.5可以设想,但很不可能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表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与潜在危险环境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3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1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进行定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它是由美国的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ly)提出的。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用公式表示:D = L E C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用L、E、C三种因素的乘积D = L E 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https://img.taocdn.com/s3/m/e924ce64a98271fe910ef93e.png)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表部门/单位:序号岗位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产生活动或部位风险评价现有控制措施L E C D 级别1 饱和器煤气泄漏、设备区域、氨气,蒸汽、硫酸人员中毒、火灾、机械损坏、氨气蒸汽泄漏、硫酸管道阀门(煤气、蒸汽、氨气)泄漏、机械事故、硫酸灼伤加强煤气、氨气、蒸汽、硫酸管道阀门巡检,做好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工作,认真执行安全规定。
2 离心机机械设备伤害、硫酸、蒸汽、电器开关机械设备伤害、硫酸灼伤、蒸汽烫伤、人员触电离心机操作室,开关阀门(硫酸、蒸汽)符合操作规定,不准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
3 泵工煤气泄漏、电器开关、各层平台、蒸汽氨气阀门、硫酸人员中毒、火灾、机械损坏、氨气蒸汽泄漏、硫酸管道阀门、触电、高处坠落(煤气、蒸汽、氨气)泄漏、硫酸灼伤、电源线老化(配电柜、电闸箱)、楼梯、护栏、平台、等安全因素;违章作业加强煤气、氨气、蒸汽、硫酸管道阀门巡检,加强检查不准用湿手触摸电气开关,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格执行高空作业相关规定,加强对设施设备安全装置的检查,有隐患要及时处理4 干燥工电器开关、设备区域、蒸汽阀门、硫酸铵触电、机械损坏、灼烫、腐蚀、中毒电源线老化(配电柜、电闸箱)、机械事故、开关蒸汽阀门时、正确穿戴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加强检查,不准用湿手触摸电气开关。
做好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工作。
5 包装工电器开关、硫酸铵触电、硫酸铵粉尘伤害操作电器开关,硫酸铵放料处本岗位至少有2人工作,相互监护,作业时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https://img.taocdn.com/s3/m/ecb2611526fff705cd170a51.png)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 E C D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https://img.taocdn.com/s3/m/3b1598b1a8114431b90dd8c1.png)
分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
很不可能,完全意外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9
10
11
12
设备设施风险辨识:
13
3
完整的LECD表:
4
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 通氯、高压釜维修、离心机维修、高压釜更换填料、循环水池清理 、电 气焊施工。。。。
5
可能产生的危害:
可能产生危害: 蒸汽烫伤、触电、机械伤害、淹溺、化学灼伤、蒸汽烫伤。。。
6
事故类别:
事故类别:参照 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1、物体打击;2、
LECD风险辨识方法
➢ LECD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 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 半定量评价法。
➢ 其计算式为:D = L×E×C
➢ 评价操作人员伤亡的分析大小从 L (事故 发生可能性)、E (人员暴露于危险中的频度) 和 C (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 度)三方面因素考虑。
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
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
;14、瓦斯爆炸;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
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7
现有控制措施:
现有控制措施: 穿戴好劳保用品、遵守安全规程、专人监护、备好应急防护器材、 加强培训提高技能、贴警示牌。。。。
1
优点:
➢ 无需深奥的理论,便于在较短时间内使广大的危害因
素识别评价人员掌握;
➢ 通过半定量计算,可分析出各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
桥梁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桥梁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49e826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b.png)
3
6
7
126
2
108
没有设置安全防护栏、标志灯等
摔伤
3
6
7
126
2
109
夜间施工照明设备不符合规定
摔、电击伤害
6
6
15
540
4
110
运输车辆安全装置不全、失效
机械、碰、挤伤害
3
3
40
360
2
Ill
所使用的电器设备不符合安全规定
电击伤害
3
1
40
120
2
112
进入施工作业区没带安全帽
砸伤
3
3
15
135
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人身伤害
3
6
7
126
2
60
没有特种作业岗位培训及资格证书
人身伤害
3
3
15
135
2
61
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人身伤害
3
3
15
135
2
序号
过程(区域)
行为(活动)或设备、环境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伤害(事故)
作业条「
「危险性词
F价
风险等级
L
E
C
D
62
附属结构钢筋
搭板、护栏
没有配备标准化的电闸箱
「危险性词
F价
风险等级
L
E
C
D
131
上部混凝土现浇结构
接缝
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人身伤害
3
6
7
126
2
132
没有特种作业岗位培训及资格证书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db1a96c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d.png)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本表格采用的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本评价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它主要是根据工程上的经验来确认3个因素的分数值;
公式为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以上4个元素的分值含义如下:
L: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E:10 连续暴露包括四班三运转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C: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D:>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Ⅰ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Ⅱ
70~160 显着危险,需要整改 III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Ⅳ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Ⅴ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9e4297dba45177232e60a219.png)
桥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桥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桥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桥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桥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桥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桥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路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https://img.taocdn.com/s3/m/c0a33f83dd88d0d233d46a5a.png)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47bc3360d5bbfd0a7856731b.png)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表(一)
分析人员: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1 / 5文件编号:DW/AC-E- 第1 页共5 页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说明
本方法适用于具有危险源的生产作业场所,以岗位为单元,对操作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由班长、安全员、技术员、员工等完成。
具有危险源的生产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潜在主要危险性有3个: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几率E;
事故后果的严重性C;
作业条件危险性D,用公式表示:D= L×E×C
1.
2.
3.
4.危险性
2 / 5文件编号:DW/AC-E- 第2 页共5 页
外包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表(二)
文件编号:D W/A C-E-第3页共5页
外包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表(二)
文件编号:D W/A C-E-第4页共5页
文件编号:D W/A C-E-第5页共5页。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cb26e86aa98271fe910ef92a.png)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不同频繁程度;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我们将评价单元划分为钠法甲醇钠装置、碱法甲醇钠装置、乙醚装置、乙醚车间仓库、卧式原料储罐区、立式甲醇储罐区、危险化学品仓库七个评价单元。
A)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取值标准表: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到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取值表:序号评价单元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备注1钠法甲醇钠装置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2碱法甲醇钠装置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3乙醚装置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4乙醚车间仓库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5卧式原料储罐区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6立式甲醇储罐区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7危险化学品仓库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B)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取值标准表: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时间越多,受到的伤害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越大。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取值表:序号评价单元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备注1钠法甲醇钠装置连续暴露102碱法甲醇钠装置连续暴露103乙醚装置连续暴露104乙醚车间仓库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5卧式原料储罐区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6立式甲醇储罐区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7危险化学品仓库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C)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取值标准表: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可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要求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范围变化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https://img.taocdn.com/s3/m/8dd1e646f8c75fbfc67db273.png)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D=L×E×C式中: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
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 LEC其中: L 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 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 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 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 E、 C 三种因素取值及 D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0.5可以设想,但很不可能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表 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与潜在危险环境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7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 1 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损失表 4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D)D 值危险程度 D 值危险程度>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160-32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表生产单元序评价对象潜在风险号1高温蒸气烫伤2高压空气高压气流喷射伤害3车间平台高处坠落4高温蒸气烫伤5车间平台高处坠落呼吸道刺激6氮氧化物症状甚至发生肺水肿7噪声噪声危险8车间平台高处坠落9液碱化学灼伤10离心泵触电11车间平台高处坠落12过氧化氢化学灼伤13盐酸化学灼伤14浓硫酸化学灼伤15皮带输送机机械伤害16离心机机械伤害17车间平台高处坠落空压机房18高压空气储罐物理爆炸锅炉房19锅炉物理爆炸变配电站20变压器及配电装置触电21变压器及配电装置火灾危险化学品仓库22硝酸铵火灾爆炸23过氧化氢火灾爆炸风险值D=LEC备注L E C D113311331631811331631836354106160163181111161590163181133113311151512361271416318 1340120 1640240161590161590 1340120 134012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504eddbb4cf7ec4afed078.png)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对于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采用格雷厄姆——金尼法(也称LEC法)进行评价。
根据此方法,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包括: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表示为:D=L*E*C 式中 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分别给L、E、C赋予不同的分值,然后再根据三者的乘积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以下为L、E、C取值表及危险性分值表: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分值(E)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C)
危险性分值(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https://img.taocdn.com/s3/m/f734529a51e79b8968022643.png)
14
制定评价步骤
评估是否为可允许风险 -- 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预 防措施是否足以控制住危害,并符合法律的要求; 确定危险控制计划 -- 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 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
注:并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的适当和有效。
评审风险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 针对已修订的控制 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允许。
23
现状控制
危害因素 序号 岗位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现状 L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E·C 等级 制策划 备注
现状: 现状:
1. 技能:操作人员应具备的操作资质。如: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焊接、易燃 技能: 易爆等),高风险作业培训(登高、安全锁定、受限空间等),其他培训; 2. 控制:当前所采取的对应预防措施。可采取“工程控制,SOS/JIS,培训,警 控制:当前所采取的对应预防措施。可采取“工程控制,SOS/JIS,培训,警 示,PPE,作业许可 PM/TPM”等措施; 示,PPE,作业许可 ,PM/TPM”等措施; 3. 应急:对已发生的事件的处置措施,以降低事件造成的伤害程度。如:应急预 应急: 案、现场急救、消防器材、医药箱、应急疏散、应急物资等措施。
1
为什么要 危害因素辨识? 危害因素辨识? 什么叫作 危害因素辨识? 危害因素辨识? 如何进行 危害因素辨识? 危害因素辨识?
2
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 为什么要
危害因素辨识? 危害因素辨识?
3
危害因素辨识目的
在公司的各项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辨识是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的基础; 只有将存在于各项活动中的危险识别出 来 只有将存在于各项活动中的危 险识别出来 , 评 价其风 险 , 并采取控制措施 , 才 能有效 价其风险 并采取控制措施, 减少事故发生。 少事故发生。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2ec82f25c52cc58bd6be9f.png)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7
严重,重伤,或较小的财产损失
40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触电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15
90
变压器及配电装置
火灾
1
6
15
90
硝酸铵
火灾爆炸
1
3
40
120
过氧化氢
火灾爆炸
1
3
40
120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中的LECD各指: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此法简单易行。它是用和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即D=LEC其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代表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L、E、C三种因素取值及D危险性等级划分见表1~4。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1-3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样模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样模](https://img.taocdn.com/s3/m/09afcb684b35eefdc8d333ce.png)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样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不同频繁程度;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我们将评价单元划分为钠法甲醇钠装置、碱法甲醇钠装置、乙醚装置、乙醚车间仓库、卧式原料储罐区、立式甲醇储罐区、危险化学品仓库七个评价单元。
A)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B)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时间越多,受到的伤害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越大。
C)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范围变化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
把需要治疗的轻重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事故或财产重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分数在1~100之间。
D) 危险性等级划分根据经验,危险性在20分以下的为低危险性;如果危险性分值在70~160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措施整改;如果危险性分值在160~320之间,有高度危险性,必须立即整改;如果危险性分值大于320,极度危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彻底整改。
E) 评价小结:本章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该公司的工作环境危险性进行了半定量评价,通过评价可知,钠法甲醇钠装置、碱法甲醇钠装置、乙醚装置、乙醚车间仓库、卧式原料储罐区、立式甲醇储罐区显著危险,需要整改;危险化学品仓库单元有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根据评价结果,建议控制措施如下:危险化学品仓库单元有高度危险,主要是因在地下库储存甲类危险物品,与锅炉房安全距离不足等,建议半地下库不储存甲类危险物品。
钠法甲醇钠装置、碱法甲醇钠装置、乙醚装置、乙醚车间仓库、卧式原料储罐区、立式甲醇储罐区各单元有显著危险。
建议依据《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管理,增强职工素质,搞好个体防护,完善各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指标,并严格执行;保证安全间距,减少危险化学品储量;按规定设置消防灭火器材;采用先进的自控、报警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