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民间游戏《跳竹竿》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竹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竹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竹竿的长度,能够根据长度进行分类;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竹竿的使用方法,知道如何站稳在竹竿上;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到游戏的乐趣;4.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敢于尝试新事物。
二、教学内容《跳竹竿》游戏,竹竿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三、教具竹竿若干,各种长度的竹竿,如30厘米、50厘米、70厘米等。
四、教学流程1. 热身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慢跑、动感操等,为游戏做好准备。
2. 游戏规则介绍1.将竹竿放在地上,每次竹竿的长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30厘米、50厘米、70厘米,竹竿长度不为长-短-长的顺序,同等级的竹竿长度也不相同。
2.学生分为两组,每组人数不少于4人,每组有一个领队,领队会在每一轮游戏时选择一根竹竿,并口头通知队员该竹竿的长度。
3.双方轮流站在竹竿上跳跃,跳得越远得分越高,一旦跳下即算结束本回合。
本轮结算分数,底线的得分为0,每跳过一格得10分,加油鼓励队员。
4.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双方轮流进行游戏,比较总分的高低,得出胜负。
3. 竹竿的分类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根据竹竿的长度进行分类,认识竹竿的长度单位,也可与学生分享植物学知识,介绍竹子的属性、外形、用途等信息。
4. 竹竿的使用方法教师让学生观察竹竿的形状,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站在竹竿上,并讲解注意事项,如站稳、注意平衡、不要弯曲膝盖等。
5. 总结引导学生回忆整个游戏的过程,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五、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一开始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年龄特点,可能存在难度较高的问题,导致有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伤。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更加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游戏过程中出现意外。
同时,我还需要重新调整教学内容,让游戏更加适合学生的特点,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
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教案名称:跳竹竿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 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教学内容:1. 游戏简介2. 游戏规则3. 游戏准备4. 游戏过程5. 游戏反思教学准备:1. 竹竿2. 绳子3. 跳竹竿的参与者教学过程:1. 游戏简介跳竹竿是一种需要协作和平衡的游戏,参与者需要站在一根竹竿上,并随着竹竿的升高而调整自己的平衡。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勇气。
2. 游戏规则(1)每个参与者按照年龄大小排队,从小到大依次站在竹竿上。
(2)第一个参与者站在竹竿的一端,其他参与者依次站在他的背后。
(3)参与者需要互相协作,保持平衡并随着竹竿的升高而调整姿势。
(4)竹竿的高度逐渐增加,参与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平衡能力,选择是否要跳下竹竿。
3. 游戏准备(1)将竹竿放在地上,确保竹竿安全稳定。
(2)绑好绳子,在竹竿的两端扎紧,用于调整竹竿的高度。
4. 游戏过程(1)让首位参与者站在竹竿上,其他参与者站在他的背后。
(2)慢慢提升竹竿的高度,让参与者调整姿势保持平衡,可以尝试让参与者蹲下、直立等不同姿势。
(3)当参与者感到无法再保持平衡时,可以选择跳下竹竿并退出游戏。
(4)继续提升竹竿的高度,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参与者为止。
5. 游戏反思(1)游戏结束后,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2)引导孩子们讨论:如何才能保持平衡?如何协作才能让竹竿升高?(3)引导孩子们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哪些协作和平衡的能力?教学延伸:1. 在游戏进行中,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协作和进行平衡调节。
2. 可以将跳竹竿游戏与其他团队游戏结合,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3. 鼓励孩子们创新,尝试不同的姿势和方式来保持平衡。
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协作能力、平衡能力和勇气精神。
2. 学生对游戏的反思和总结的质量。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竹竿》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竹竿》一、教学目标:1. 了解《跳竹竿》的民俗文化背景,体验跳竹竿的乐趣。
2. 学习跳竹竿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 通过合作跳竹竿,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习跳竹竿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合作完成跳竹竿表演。
难点:1. 跳竹竿动作的协调性。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竹竿两根,音乐播放设备,计时器。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跳竹竿》的民俗文化背景,引发幼儿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教师示范跳竹竿的基本动作,包括跳跃、敲击、转身等,幼儿跟随教师学习。
3. 节奏练习: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按照节奏跳跃,培养节奏感。
4. 小组练习: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根竹竿,进行合作跳竹竿练习。
5. 表演展示:每组幼儿进行跳竹竿表演,其他幼儿观看,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跳竹竿过程中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2. 评价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如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跳竹竿练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跳竹竿比赛,提高幼儿的跳竹竿技能,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如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拓展:1. 学习其他民俗舞蹈,如《大摆》、《踩高跷》等,丰富幼儿的舞蹈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民俗文化展览,了解跳竹竿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历史背景。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跳竹竿学习的兴趣和需求。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跳竹竿》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跳竹竿》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3. 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游戏名称:跳竹竿。
三、教学准备1. 竹竿:一根长约2米,直径3-5厘米的竹竿;2. 游戏区域:在室内或者室外选择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1. 游戏规则介绍(1)将竹竿平放在地面上,竹竿两端分别由两个队员握住。
(2)其他队员按照指定的顺序依次跳过竹竿,跳过后再回到队列里等待下一次的轮到。
(3)每成功跳过一次,竹竿的高度将逐渐加高。
(4)若有队员在跳的过程中碰到竹竿,则该队员出局。
(5)最后,能跳得最高的队伍获胜。
2. 游戏分组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幼儿分成适当的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游戏。
3. 游戏操作演示老师向幼儿演示游戏的操作方法,并解答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
4. 游戏示范在幼儿的配合下,老师和教师助手先进行一次游戏示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和操作方式。
5. 游戏实践(1)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实践。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一个小组全部的幼儿跳完之后再轮到下一个小组。
(2)游戏开始时,竹竿的高度可以设置在幼儿较为容易跳过的高度,随着游戏的进行,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竹竿的高度。
(3)每个小组的幼儿都有机会进行游戏,要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
(4)随着游戏的进行,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幼儿跳跃时相互碰撞。
6. 游戏结束当某个小组的幼儿都无法再跳过竹竿时,游戏结束。
五、教学反思1. 游戏过程中,需要老师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状况,确保游戏的进行安全无事故。
2. 游戏的难度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适度调整,避免过高的难度使部分幼儿失去兴趣。
3. 游戏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团队合作,相互帮助,营造积极向上的游戏氛围。
4. 游戏进行过程中,老师可以观察幼儿的动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通用9篇)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篇1活动目标: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老师准备玩跳竹竿,人手一根纸棒(活动前幼儿自己制作,长度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基本部分:一、探索纸棒的玩法1、师: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哪些游戏呢?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幼儿四散游戏)我们一起来试试2、鼓励幼儿随音乐用纸棒进行自由玩耍:骑马、合作组合“抬轿子、坐马车“等等(活动此部分设计了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环节,是想了解幼儿对玩纸棒有多少经验,还有激发了幼儿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玩,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跳竹竿“游戏1、平时在电视里有没有看过玩“跳竹竿“的游戏?(这个问题是想了解幼儿是否知道跳竹竿的游戏,引发幼儿讨论“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如果幼儿不了解,就进行下一个环节欣赏老师玩游戏“来引出讨论)2、欣赏老师们玩“跳竹竿“,讨论玩法及规则(1)这个游戏用纸棒是怎么玩的?做了哪些动作?你们有哪些地方没看明白的吗?(2)再次欣赏游戏,观察跳竹竿的方法:师:有哪些不同的跳法?竹竿是怎么敲的?怎样才会不夹到脚?几个人合作玩合适呢?(根据竹竿的长短,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幼儿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3、分组游戏(1)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2)交流分享:你们在玩游戏中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跳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玩的?(这几个问题作为幼儿经验的回顾与统整)结束部分:延伸至体锻活动或者是日常活动中继续玩“跳竹竿“根据此次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还可以进行以下不同队形玩法的尝试:(1)两路纵队。
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
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教案名称:跳竹竿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身体协调性的感觉和运动能力。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促使幼儿学会团队合作。
教学准备:1.竹竿。
2.小型绳子。
3.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捧着竹竿向幼儿展示:“大家看,这是一根竹竿。
”2.教师让幼儿触摸竹竿,感受竹竿的形状和质感:“竹竿是不是又长又直呢?”活动一:动手操作1.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根竹竿和一根小型绳子。
2.教师示范:将绳子绑在竹竿两端,让幼儿学会绑扎竹竿的方法。
3.教师帮助幼儿完成绑扎,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活动二:跳竹竿1.教师将竹竿放在地上,让幼儿围成一个圈,每个幼儿都准备好。
2.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跳过竹竿。
3.每个幼儿轮流跳跃,每跳过一次竹竿,就将竹竿抬高一些。
4.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调整竹竿的高度,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
活动三:提高难度1.在幼儿熟练掌握跳竹竿之后,教师可以提高难度。
2.教师将两根竹竿并列放在地上,让幼儿跳过两根竹竿。
3.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渐加高竹竿的高度,让他们有更大的挑战。
活动四:团队合作1.教师将幼儿分为两个小组,每组有一根竹竿。
2.教师示范:两个小组的幼儿需要一起协作,每个人轮流跳跃过竹竿,不能出现掉下来的情况。
3.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渐加高竹竿的高度,增加游戏的难度。
4.教师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总结活动:1.教师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跳竹竿,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2.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延伸活动:1.在室外环境中,教师可以设置多个竹竿,让幼儿进行跳竹竿比赛。
2.加入奖励机制,鼓励幼儿的参与和努力。
注意事项:1.每个幼儿参与跳竹竿时,需要有成人陪同保护,防止意外发生。
2.活动中竹竿的高度应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安全。
3.活动中的音乐选择欢快、节奏明快的音乐,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民间跳竹竿》是一项传统的中国游戏,它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身体协调性游戏,适合中班幼儿进行体育活动。
本篇教案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优秀的《民间跳竹竿》游戏课程。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民间跳竹竿》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传统中国游戏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准备工作:1. 准备一根长竹竿,高度约为幼儿身高的两倍。
2. 准备软垫或垫子,用于幼儿跳下时的保护。
3. 设置游戏区域,确保安全,没有易碎物品和尖锐物品。
4. 准备音乐,用于配合活动进行。
三、教学过程:1. 介绍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说明游戏的目的和规则:幼儿需要跳过竹竿,在不碰到竹竿的情况下保持平衡。
- 强调安全第一:跳跃时要小心,不要碰到竹竿,并且跳下时要注意不要受伤。
- 强调合作精神:在游戏中,要互相鼓励、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分组活动:- 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5-6人。
- 每组中选出一人作为“首跳者”,其他人作为“观察员”。
- 首跳者站在竹竿的一边,观察员站在另一边,观察首跳者的表现并提供帮助和鼓励。
3. 开始游戏:- 播放音乐,首跳者可以开始跳竹竿。
- 首跳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信心选择跳的高度,逐渐增加难度。
- 观察员可以在旁边鼓励和帮助首跳者,确保他们不受伤,保持平衡。
4. 轮换角色:- 每个首跳者跳完后,观察员可以轮流成为下一轮的首跳者。
- 其他观察员成为下一轮首跳者的观察员。
- 每轮游戏后可以给幼儿一些休息时间,让他们轮流参与游戏。
5. 结束游戏:- 根据时间安排,适时结束游戏。
- 可以在结束时给幼儿一些奖励或称赞,鼓励他们的参与和表现。
-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总结游戏的过程和体验,回顾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收获。
四、延伸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更多关于《民间跳竹竿》的信息。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2篇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 (2)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民间跳竹竿适用年龄:4-6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1. 一根长约1.5米的竹竿。
2. 一块平坦的场地。
3. 跳绳或者彩带等作为奖励。
教学步骤:1. 介绍游戏(5分钟):- 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民间跳竹竿游戏的规则和目标。
- 解释规则:幼儿需要跨越竹竿,在每一轮游戏中,竹竿的高度会逐渐升高。
-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支持。
2. 游戏准备 (5分钟):- 将竹竿平放在地上,让幼儿们站成一排,以便依次跨越竹竿。
- 调整竹竿的高度,开始时可以设置较低的高度,以便幼儿适应。
3. 进行游戏 (15分钟):- 从第一个幼儿开始,一次跨越竹竿。
- 跳过后,将竹竿的高度加高一些,让下一个幼儿跳过。
- 继续增加竹竿的高度,直到有幼儿无法成功跨越为止。
- 记录成功跨越的幼儿数量,并给予奖励,如跳绳或者彩带。
4. 游戏总结 (5分钟):- 让幼儿们回顾游戏过程,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努力和坚持的价值。
- 鼓励幼儿对传统文化保持兴趣,并与他们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的传统游戏。
教学延伸:1. 可以安排幼儿分组比赛,制定更具挑战性的规则,如无法跨越者淘汰等。
2. 可以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探索和了解更多的民间游戏,鼓励家庭共同参与。
3. 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的障碍或规则,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如跨越竹竿时要表演某个动作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跨越竹竿的技能和动作协调性。
2. 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互相帮助和支持的能力。
3. 观察幼儿对游戏规则和目标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4. 评估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热情程度。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竹竿》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竹竿》一、教学目标:1. 学习跳竹竿的基本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2. 通过跳竹竿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了解跳竹竿的传统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民间舞蹈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跳竹竿的基本动作:开合跳、交叉跳、绕竹竿跳等。
2. 学习跳竹竿的组合动作:集体组合、双人组合、三人组合等。
3. 学习跳竹竿的舞蹈步伐:小碎步、垫步、跨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跳竹竿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2. 教学难点:跳竹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竹竿、音乐、舞蹈视频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房。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跳竹竿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组合动作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跳竹竿的组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组合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舞蹈步伐学习(5分钟):a. 教师示范跳竹竿的舞蹈步伐,讲解动作要领。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舞蹈步伐,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实践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进行跳竹竿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检验学习效果。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跳竹竿的收获和感受。
b.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强调跳竹竿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a.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跳竹竿的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舞蹈步伐。
b.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进行跳竹竿练习,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坚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程度和动作掌握情况。
2. 通过实践练习和集体表演,评估幼儿对跳竹竿动作的熟练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民间游戏“跳竹竿”。
2. 学会游戏规则并能够进行游戏。
3. 发展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竹竿
2. 椅子/物品(用于作为竹竿所跨越的障碍物)
3. 音乐设备
4. 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
1. 引入活动:
介绍“跳竹竿”这个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简单解释游戏规则和目的。
2. 讲解规则:
a. 在活动场地上放置椅子/物品,形成一条直线,作为竹竿所跨越的障碍物。
b. 孩子们分成两队,一队站在起点线的一边,另一队站在终点线的一边。
c. 音乐开始播放时,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跳过竹竿,并尽可能不碰到竹竿或竹竿所跨越的障碍物。
d. 每轮游戏后,将椅子/物品随机移动,增加游戏难度。
e. 游戏结束时,到达终点线的队员多的队伍获胜。
3. 演示:
请一名学生示范跳竹竿的动作和注意事项,让其他学生观察并学习。
4.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为两个队伍,并确保每个队伍均匀地分布在起点线的两边。
5. 进行游戏:
a. 开始音乐,队员们依次跳过竹竿和障碍物,注意保持平衡和节奏。
b. 每轮结束后,改变障碍物的位置,增加游戏的难度。
c. 记录每个队伍成功跳过的次数。
6. 游戏结束:
计算每个队伍成功跳过的次数,宣布获胜队伍,并给予奖励或表扬。
四、教学延伸:
1.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障碍物,增加游戏的创意性和挑战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如何保持平衡和协作,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分享。
2024年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通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材第七章《快乐运动》,详细内容为“跳竹竿”游戏。
通过该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跳竹竿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孩子们勇敢、自信的品质,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竿的节奏控制,孩子们的跳跃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跳竹竿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竿两根,长约2米。
学具:每人一双舒适的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的游戏——跳竹竿。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跳竹竿的基本动作,让孩子们仔细观察。
然后,教师分解动作,详细讲解每个步骤。
3. 随堂练习(5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10分钟)孩子们分为两组,每组手持一根竹竿,按照教师教的节奏进行跳竹竿游戏。
教师观察孩子们的跳跃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师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跳竹竿游戏2. 内容:游戏目的:锻炼身体,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游戏规则:按照节奏跳竹竿,注意安全注意事项:动作规范,保持微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进行跳竹竿游戏,记录自己的进步。
答案: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跳跃过程拍成视频或照片,与家长一起分享,感受成长的喜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观察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拓展延伸作业,如:1. 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提高跳竹竿的技巧。
2. 收集关于跳竹竿的民间故事,了解传统文化。
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
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跳竹竿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2.教学难点:学会合作,保持竹竿稳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竹竿若干根,每根长3米,直径5厘米。
2.音乐磁带及播放设备。
3.安全防护措施。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幅度,避免受伤。
(2)教师介绍跳竹竿的游戏规则,激发幼儿兴趣。
2.基本动作学习(1)教师示范跳竹竿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逐步掌握动作。
(3)教师纠正幼儿动作中的错误,指导幼儿正确练习。
3.游戏实践(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根竹竿。
(2)教师指导幼儿合作跳竹竿,保持竹竿稳定。
(3)教师观察幼儿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游戏拓展(1)教师增加游戏难度,如:增加竹竿数量,提高竹竿高度。
(2)教师引导幼儿创新跳竹竿的动作,展示个人风采。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赛,激发竞争意识。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本次活动的收获,分享成功经验。
(3)教师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提高自己。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在跳竹竿游戏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基本掌握了跳竹竿的动作,身体协调性得到锻炼。
在团队合作方面,幼儿初步学会了合作,但还需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改进:针对幼儿兴趣,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跳竹竿融入故事情节,提高幼儿参与度。
2.教学内容拓展:增加跳竹竿的花样,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创造力。
3.教学评价优化: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潜能。
中班户外活动《跳竹竿》教案
中班户外活动《跳竹竿》教案
1. 活动概述
中班户外活动《跳竹竿》是一项能够促进孩子体能、协调性、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游戏活动。
孩子们需站在一根斜放的竹竿上跳跃,场上其他孩子需要用绳子随时平衡竹竿,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完成跳竿。
2. 活动目的
•提高孩子的体能和协调性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活动流程
3.1 准备工作
•确定场地:平坦、安全、无影响玩耍的杂物
•确定器材:竹竿、绳子
•组织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至少两人,每组的孩子均匀分布在两侧•一位老师指挥比赛进程,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2 活动规则
•将竹竿斜放在地上,两侧由孩子组成小组,每个小组均匀分布在两侧
•竿子前面有一个起跳线,孩子需要站在前面的起跳线上用两只脚固定站稳•其他孩子可用绳子控制竹竿的平衡,使得每个孩子完成跳竿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比赛,时间可以自行调整,比如每个小组一分钟时间表演
3.3 活动评价
•孩子们完成跳竿的数量和质量
•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情况
•孩子们的表现(自信心、勇气、团队协作、参与度)
4. 活动风险和注意事项
•孩子要穿好运动服装和鞋子,以免运动时发生伤害
•有意无意挥舞、拍打绳子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
•活动场地时刻保持平整和干燥
•操作绳子的孩子需要仔细观察竿子的位置和平衡点
•注意队列秩序,避免孩子互相撞倒
5. 活动经验分享
中班户外活动《跳竹竿》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能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在趣味中发挥了学习的效果,加深了孩子对新事物的认识和学习姿态。
在活动中,小组之间的友谊和互助也随着跳竿的笔直和短暂一同成长。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跳竹竿》2篇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跳竹竿》中班优秀游戏教案《跳竹竿》精选2篇(一)游戏名称:跳竹竿参与人数:适合中班幼儿园幼儿(2-3岁)游戏目标:通过跳跃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
游戏准备:1.准备一些塑料的竹竿,长约1米,数量根据参与幼儿的人数而定。
2.在室内或者室外预留一块开阔的空地,确保安全。
3.确保幼儿园师生有一定的跳跃经验,以保证游戏的安全性。
游戏步骤:1.讲解规则:a.告诉幼儿们游戏的目标是通过跳跃,依次越过放置在地面上的竹竿。
b.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脚下,确保不要绊倒或跌倒。
c.鼓励幼儿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游戏。
2.开始游戏:a.教师将竹竿一字排开,并确保相等的间距。
b.幼儿依次排队准备跳跃。
c.队员站在起跳线上,等待教师发出起跳信号。
d.教师喊出\中班优秀游戏教案《跳竹竿》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大肌肉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准备材料:1. 毽子2. 绳子教学步骤:1. 导入:与幼儿们一起讨论踢毽子的游戏规则和要求。
引导幼儿们回忆踢毽子的经历,介绍本次教学的游戏名称《踢绳毽》。
2. 游戏规则说明:将毽子用绳子系在一根横杆上,让幼儿们组成队伍,轮流踢毽子。
每个队伍有5个人,队员站成一排,距离横杆1米左右。
教师站在一旁看护游戏进行。
3. 操作实践:给幼儿们看一遍游戏的示范,然后让他们依次上场踢毽子。
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们站在合适的位置,保持平衡并尽量用力踢毽子。
4. 团队合作:让幼儿们分成两个团队,进行比赛。
每个队伍轮流上场,踢毽子的次数一样多。
比赛结束后,根据团队的表现给予奖励或鼓励。
5. 总结:与幼儿们一起总结游戏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引导他们讨论如何改进自己的技巧和加强团队配合,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
拓展活动:1. 加大难度:增加毽子的高度和距离,提高幼儿们的技巧和反应能力。
2. 制作自己的毽子:引导幼儿们利用废纸、布料等材料自己制作毽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手工能力。
跳竹竿中班游戏教案(精选3篇)
跳竹竿中班游戏教案(精选3篇)跳竹竿中班游戏篇1设计思路: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孩子们生活在农村,所以对于竹竿并不陌生,但是家长却很少意识到竹竿也可以做游戏,就拿跳竹竿来说,让孩子双脚轻松自然地在竹竿中跳进跳出,既可以锻炼孩子动作协调、平衡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一种节奏,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敏捷能力。
在“我是中国人”这个主题中,孩子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舞蹈都很感兴趣,竹竿舞是我国海南黎族的一个舞蹈,结合我们开展的乡土游戏课题和我班以竹为特色的乡土环境,我预设了这个活动:跳竹竿,既让孩子了解了竹的用处、竹竿舞的由来,又让孩子感受合作游戏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活动目标:1、了解竹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竹竿舞是我们少数民族的舞蹈。
2、提高幼儿动作协调和敏捷的能力,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孩子有玩竹竿的经验,竹竿,竹竿舞音乐、录象。
活动过程:一、说说竹子竹子的用处(知道竹子和我们生活密切关系)二、说说竹竿竹竿的多种玩法(经验回忆)。
三、欣赏黎族黎族的舞蹈(知道这是少数民族的一个舞蹈)四、教师示范示范跳花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与要求。
3、幼儿结伴游戏。
幼儿三人一组,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两个幼儿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
三人轮流游戏。
五、交流分享(了解跳竹竿的规则)说说你们是怎么玩跳竹竿游戏的?你们说说玩跳竹竿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小结游戏情况。
六、再次欣赏录象(感受黎族竹竿舞的壮观)你看了黎族的竹竿舞觉得怎么样?我们下次再来完跳竹竿游戏。
跳竹竿中班游戏教案篇2跳竹竿是黎族的一种富有节奏性的风俗活动,舞者与打竿者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在竹竿间快乐穿行。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竹竿》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竹竿》含反思中班教案《跳竹竿》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进行纸棒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学习“跳竹竿”游戏,提高弹跳能力,愿意积极想办法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跳竹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跳竹竿”游戏,提高弹跳能力。
2、进行纸棒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3、愿意积极想办法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
4、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人手一根纸棒、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1、“骑马”进入场地。
教师带领幼儿到场地四周进行:四散跑、转圈跑等。
2、介绍手中的“纸棒”。
1)提要求:和伙伴一起玩一玩。
2)教师参与活动观察并个别指导。
3、介绍游戏“跳竹竿”。
1)幼儿每三人为一队。
2)两名幼儿分别握住两根纸棒的两端蹲下。
3)另一名幼儿,在反复“开合”的口令中跳过纸棒。
4、集体游戏:纸棒游戏1)布置场地。
幼儿分为四队,另两队听口令“骑马”出发。
2)先越过一排“踩竹竿”,再掉头回到起点,将“纸马”给下一名幼儿。
3)违规者重新从起点出发。
5、教师总结6、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
特别是我设计的开头是让幼儿纸马听着赛马的音乐跑起来的时候,他们脸上的表情都是十分开心的。
活动中,幼儿积极动脑筋探索纸棍的多种玩法,并且伙伴之间能够互相分享经验与喜悦。
在后来设计的游戏《采竹竿》中,我先请男孩每两人一组拿竹竿,女孩来比赛,当小伙伴跳不过去时,他们会打开竹竿等一等,这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互相关心伙伴的良好品质,本次活动我们老师也纷纷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探索游戏的玩法,其乐融融!小百科:竹竿意为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幼儿园中班游戏精品教案《跳竹竿》通用
幼儿园中班游戏精品教案《跳竹竿》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材《快乐游戏》,具体章节为第五章“民间游戏”,详细内容为“跳竹竿”。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跳竹竿游戏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幼儿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参与游戏,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掌握跳竹竿的节奏和动作要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竿、音乐播放设备、示范用竹竿。
2. 学具:每组两根竹竿、地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邀请几名幼儿示范跳竹竿,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说出跳竹竿的节奏。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跳竹竿的动作要领,讲解跳跃时的注意事项。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两个典型的节奏,引导幼儿进行跳跃练习。
5.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跳竹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7. 游戏拓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竹竿接龙”游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跳竹竿2. 内容:a. 游戏起源与发展b. 跳竹竿动作要领c. 节奏练习d. 团队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跳竹竿,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实际表现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跳竹竿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民间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锻炼身体,传承民间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掌握跳竹竿的节奏和动作要领。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示范讲解、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家长参与和民间文化传承。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
中班优秀游戏教案《民间跳竹竿》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并体验民间游戏“跳竹竿”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跳竹竿的基本动作,掌握节奏。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竹竿若干根,长短不一,以适应不同幼儿的身高。
2.音乐CD《民间跳竹竿》。
3.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竹竿场地平坦,避免幼儿跌倒受伤。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2.教师出示竹竿,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途?”(二)基本动作学习1.教师示范跳竹竿的基本动作,包括:跳、跨、蹲、起。
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3.教师分组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错误。
(三)游戏实践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每组幼儿手拿竹竿,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跳竹竿游戏。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幼儿的动作和节奏,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游戏升级1.教师将竹竿换成不同长度,让幼儿尝试在不同高度的竹竿间跳跃。
2.幼儿自主选择竹竿,进行跳竹竿比赛,比比谁跳得更高、更快。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在跳竹竿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3.教师强调跳竹竿游戏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幼儿注意自我保护。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跳竹竿的基本动作,掌握了节奏,培养了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个体差异,耐心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通过游戏实践,幼儿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学会了自我保护。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更多民间游戏引入课堂,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造新的玩法,让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通用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材《快乐游戏》,具体内容为第四章“民间传统游戏”中的第二节“跳竹竿”。
详细内容包括跳竹竿的基本步伐、节奏感培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跳竹竿的基本步伐,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跳竹竿的步伐节奏感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掌握跳竹竿的基本步伐,提高身体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竿、音乐播放设备、教学示范视频。
学具:每组两根竹竿、音乐CD、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快乐的小矮人”游戏,让幼儿模仿小矮人跳跃,引导幼儿关注跳跃时的身体协调性。
(2)邀请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跳竹竿。
2. 教学基本步伐(10分钟)(1)教师示范跳竹竿的基本步伐,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小跳竹竿高手”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动作质量。
3. 节奏感培养(10分钟)(1)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跳竹竿。
(2)让幼儿自主尝试跟随不同节奏的音乐跳竹竿,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3)组织幼儿进行“最佳节奏感”评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4.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竹竿接力”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邀请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跳竹竿的基本步伐2. 跟随音乐节奏跳竹竿3.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向家人展示跳竹竿的基本步伐。
(2)跟随音乐节奏,自编一段跳竹竿舞蹈。
2. 答案:(1)基本步伐正确,身体协调性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民间游戏《跳竹竿》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喜悦。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玩跳竹竿,人手一根纸棒(活动前幼儿自己制作,长度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
二、基本部分
一、探索纸棒的玩法
1、师: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哪些游戏呢?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幼儿四散游戏)我们一起来试试
2、鼓励幼儿随音乐用纸棒进行解放玩耍:骑马、合作组合“抬轿子、坐马车“等等(活动此部分设计了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环节,是想了解幼儿对玩纸棒有多少经验,还有激发了幼儿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玩,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
二、学习“跳竹竿“游戏
1、平时在电视里有没有看过玩“跳竹竿“的游戏?(这个问题是想了解幼儿是否知道跳竹竿的游戏,引发幼儿讨论“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如果幼儿不了解,就进行下一个环节欣赏老师玩游戏“来引出讨论)
2、欣赏老师们玩“跳竹竿“,讨论玩法及规则
(1)这个游戏用纸棒是怎么玩的?做了哪些动作?你们有哪些地方没看明白的吗?
(2)再次欣赏游戏,观察跳竹竿的方法:
师:有哪些例外的跳法?竹竿是怎么敲的?怎样才会不夹到脚?几个人合作玩适合呢?(根据竹竿的长短,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幼儿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
3、分组游戏
(1)幼儿解放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2)交流分享:你们在玩游戏中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
跳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玩的?(这几个问题作为幼儿经验的回顾与统整)
三、结束部分:
延伸至体锻活动或者是日常活动中继续玩“跳竹竿“根据此次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还可以进行以下例外队形玩法的尝试:
(1)两路纵队
(2)梯队形
(3)叫号接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