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记录和同伴之间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e1c45c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c.png)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一、观察对象:尊称: _______________ 芳龄: 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二、观察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观察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观察内容:1. 与同伴交往的方式:- 主动与被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孩子是更加主动还是被动的?比如在游戏、交谈、共享玩具等情境中表现如何?- 合作与竞争: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更倾向于合作还是竞争?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如何?2. 情绪表达:- 快乐与沮丧:观察孩子与同伴交往时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是否愉快、快乐,还是反感、沮丧?- 情绪管理:当遇到问题或挫折时,孩子能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否容易发火、哭闹、退缩,还是能够冷静解决问题?3. 沟通能力:- 语言交流:观察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否能听从别人的建议?- 非语言交流:观察孩子在交往中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是否能够有效地与同伴沟通理解?4. 解决冲突:- 共享与抢夺:观察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对待玩具、食物等资源时,是否能够共享和接受共享,还是经常出现抢夺和争夺的情况?- 解决冲突:当出现分歧或冲突时,观察孩子是如何处理的,是否能够理性沟通、妥善解决问题,还是倾向于冲突升级?五、观察者评语:(观察者可针对以上内容进行评语,并提出建议或展望)六、家长意见:(家长可根据观察内容提供宝贵意见与反馈)七、其他:(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的其他值得记录的情况)【观察者签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以上是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的部分内容。
观察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举止,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观察记录:和同伴之间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幼儿园观察记录:和同伴之间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d678d8d25c52cc58bd6befb.png)
幼儿园观察记录:和同伴之间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幼儿园观察记录:和同伴之间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观察环境:活动室
观察目的:和同伴之间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观察实录:角色游戏一开始,萱萱就选择了菜场卖菜的角色,已经把小椅子搬到了菜场,
准备卖菜了。
君君也想参与卖菜的角色,搬着椅子坐了过来,整理起了篮筐中的菜。
萱萱拿
过篮筐对着君君吼了起来:这是我的菜,你走开。
说完就把君君推开了,君君委屈的说:我也
要玩,老师说可以两个人玩的。
萱萱并不理睬,只管抱着篮筐中的菜,不许君君来整理。
情况分析:
萱萱在游戏中显得比较霸道,不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只知道自己需要想玩什么就要什么,没有体验到同伴间合作交往的快乐。
在游戏一开始她先选择了卖菜的角色,所以她就认
为这些菜就是她的,别人不可以侵犯,以至于君君想参与都不行。
可见萱萱和同伴之间缺乏
交往能力,不会与同伴交流沟通。
措施: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小班幼儿尤其喜欢游戏。
教师可以在
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合作,探索出一些交往的技能。
角色游戏能很好的发展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也能体现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
品质。
当幼儿发生争吵时,老师可以适时介入进行正确引导,让幼儿知道菜场第 1 页 / 共 2 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幼儿园户外社交互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户外社交互动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2a490b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2.png)
幼儿园户外社交互动观察记录在幼儿园中,户外活动是幼儿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户外活动,幼儿们可以与同伴进行社交互动,增强交流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观察幼儿园户外社交互动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一:晨间自由活动在晨间自由活动时间,幼儿们自由选择玩具和活动项目。
我们观察到,一些幼儿选择了推车、积木等单人游戏,他们专注地玩耍,没有太多的社交互动。
而另一些幼儿选择了玩具球、沙盆等多人游戏,他们之间展开了互动,一起合作搭建沙堡、传球等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观察记录二: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老师给出了一个集体任务,让幼儿们一起完成。
我们观察到,一些幼儿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小伙伴进行沟通和讨论,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而另一些幼儿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开口发言,甚至选择独立完成任务。
观察记录三:游戏时间在户外游戏时间,幼儿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进行参与。
我们观察到,一些幼儿选择了球类游戏、跳绳等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他们之间展开了互动,一起讨论策略、协作完成任务。
而另一些幼儿选择了单人游戏,他们专注地玩耍,没有太多的社交互动。
观察记录四:午睡后活动在午睡后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们精力充沛,开始了新一轮的活动。
我们观察到,在这个时间段,幼儿们之间的社交互动更加活跃,他们一起玩耍、交流,展现出了更多的合作精神。
一些幼儿组成了小组,一起搭建积木、绘画等,共同完成各类任务。
通过这次观察记录,我们发现幼儿园户外社交互动是多样且丰富的。
不同的活动项目促进了幼儿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
同时,也有一些幼儿更倾向于独立活动,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交互动中来。
幼儿园将继续通过户外活动,培养幼儿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54f381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a.png)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一、观察目的和背景同伴交往是幼儿园阶段孩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幼儿园同伴交往情况,可以了解幼儿在这个社交环境中的表现和成长状况。
本观察记录表旨在记录幼儿园同伴交往的各个方面,从而提供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幼儿发展评估。
二、观察内容及评估标准1. 幼儿园同伴交往的主动性(根据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频率、主动与其他同伴交流的能力等进行评估)2. 幼儿园同伴交往的合作性(根据幼儿与其他同伴合作完成任务或游戏的能力进行评估)3. 幼儿园同伴交往的友好度(根据幼儿与其他同伴相处的亲和力和友善程度进行评估)4. 幼儿园同伴交往的解决冲突能力(根据幼儿在同伴间发生冲突时的处理方式和解决能力进行评估)三、观察记录表观察日期:____________观察时间段:____________幼儿尊称: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芳龄:____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____观察内容:1. 幼儿园同伴交往的主动性1.1 幼儿是否主动加入游戏或活动?1.2 幼儿在游戏或活动中是否主动与其他同伴进行交流?1.3 幼儿与其他同伴交流的频率和方式如何?2. 幼儿园同伴交往的合作性2.1 幼儿是否愿意与其他同伴合作完成某项任务?2.2 幼儿在合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和分享?2.3 幼儿在合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尊重他人和分享资源?3. 幼儿园同伴交往的友好度3.1 幼儿与其他同伴相处时是否表现出友好和亲和的态度?3.2 幼儿主动与其他同伴交流的内容和方式是否友善和积极?3.3 幼儿对其他同伴的需求和情感是否能够给予关注和呵护?4. 幼儿园同伴交往的解决冲突能力4.1 幼儿与其他同伴发生冲突时,是否会主动寻求解决办法?4.2 幼儿对冲突的处理方式是适当和积极的吗?4.3 幼儿在冲突解决后是否能够与其他同伴和好如初?总结与回顾:在观察记录中,可以看到幼儿园同伴交往的各个方面。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7375b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0.png)
记录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__________被观察幼儿: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地点: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内容:1. 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方式2. 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表现3.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沟通方式4. 幼儿对同伴的态度及情绪表达5. 幼儿在冲突解决中的表现6. 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扮演7. 幼儿对规则的遵守情况8. 幼儿在交往中体现的友善和包容性9. 其他观察到的值得记录的情况观察记录:1. 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方式:观察对象在晨间自由活动时,主动与其他同伴玩耍,开心地与同伴互动,表现出积极的社交能力。
在午休时间,观察对象与同伴静静地坐在一起,互相交谈,展现了团结友爱的一面。
2. 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表现:观察对象在与同伴互动时,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虽然在一些竞争性游戏中会有失落的表情,但在老师的调解下,能够逐渐接受失败并且转变情绪,积极投入到其他活动中。
3.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沟通方式:观察对象与同伴的沟通方式较为直接,会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分享玩具和食物时,能够适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能够尊重他人的意愿,展现出了良好的沟通能力。
4. 幼儿对同伴的态度及情绪表达:观察对象在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出友好、亲切的态度,经常展现出微笑和笑声。
在与同伴发生摩擦时,会展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但在老师的安抚和引导下,能够逐渐平复情绪,与同伴重新融洽相处。
5. 幼儿在冲突解决中的表现:观察对象在与同伴产生分歧时,会尝试通过言语和姿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会出现一定的情绪激动和抗拒情绪。
在老师的协调下,能够逐渐明白冲突的原因,并与同伴达成一致,展现出了积极的合作解决冲突的能力。
6. 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扮演:观察对象在集体游戏和合作活动中,能够适应不同的角色,并且能够理解和执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需做的事情。
幼儿园友谊分享案例及友谊观察记录
![幼儿园友谊分享案例及友谊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42c28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7.png)
幼儿园友谊共享案例及友谊观察记录一、引言在幼儿教育领域,友谊被认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他们建立友谊和学会共享的场所。
友谊和共享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幼儿园友谊的形成和共享行为的培养也是家长和老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幼儿园友谊共享案例和友谊观察记录,深入探讨友谊与共享在幼儿园中的意义和培养方法。
二、友谊共享案例1.小明和小红的故事在幼儿园里,小明和小红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们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甚至一起共享自己的玩具。
有一天,小红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小熊带到了幼儿园,她很开心地和小明共享了这个玩具。
小明非常喜欢这个小熊,但他知道小红很在意这个玩具,所以他没有勉强小红将玩具共享给自己。
而是借着小红的玩具,讲了一个自己想象出来的故事,小红也很开心地听着。
这个案例体现了小明和小红之间的友谊,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共享行为。
2.小王的成长小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对共享行为表现得比较保守。
但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他逐渐学会了共享自己的东西。
有一次,小王带了一本故事书到幼儿园,他不仅和小伙伴共享了书中有趣的故事,还主动邀请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阅读。
这件事让小王变得更加开朗,也让他与同伴们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
三、友谊观察记录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友谊和共享行为无处不在。
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有几点是值得关注的。
1.个体差异性每个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都不尽相同,这也导致他们在友谊和共享方面会有差异。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愿意共享,而有些孩子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学会共享。
从这一点上看,老师和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来引导他们建立友谊和学会共享。
2.角色模仿在幼儿园中,孩子们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尤其是对友谊和共享行为的模仿。
老师需要成为孩子们良好的榜样,多次示范友谊和共享行为,引导孩子们做出正确的行为。
3.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班幼儿交往观察记录
![小班幼儿交往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5a00e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7.png)
小班幼儿交往观察记录在幼儿园的小班中,幼儿们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离开家庭的庇护,尝试与同伴建立关系、交流互动。
通过对小班幼儿交往行为的观察,我发现了许多有趣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现象。
观察对象:小班全体幼儿观察时间:具体时间段观察地点:幼儿园小班教室及户外操场一、幼儿交往的行为表现1、主动交往在自由活动时间,小明主动走向小红,手里拿着一个玩具汽车,微笑着说:“小红,我们一起玩汽车好不好?”小红愉快地答应了,两人便在一旁开始了愉快的游戏。
这种主动交往的行为在小班幼儿中较为常见,他们往往会因为对某个玩具或活动的兴趣而主动邀请同伴参与。
2、被动交往有些幼儿在交往中表现得较为被动,比如小花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玩积木,当其他小朋友邀请她一起玩时,她会犹豫一下然后才加入。
这类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才能逐渐变得主动积极。
3、合作交往在搭建游戏中,小刚、小强和小美一起合作搭建了一座“城堡”。
他们分工明确,小刚负责搬运积木,小强负责搭建,小美则在一旁出谋划策。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任务。
这种合作交往的行为有助于幼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冲突交往在争抢玩具的过程中,小亮和小宇发生了冲突。
小亮紧紧抓住玩具车不放手,小宇则试图抢夺,两人互不相让,最后甚至哭了起来。
这类冲突在幼儿交往中时有发生,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引导,帮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会对幼儿的交往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家庭中父母经常争吵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可能会在交往中表现出孤僻、自私等不良行为。
2、个性特点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有些幼儿性格开朗、活泼,容易与他人交往;而有些幼儿则比较内向、胆小,在交往中会显得比较被动。
3、交往经验幼儿的交往经验也会影响他们的交往行为。
经常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交往较多的幼儿,往往能够更好地处理交往中的问题,而缺乏交往经验的幼儿则可能会在交往中遇到困难。
幼儿园互助友爱行为观察记录 幼儿园同伴交往
![幼儿园互助友爱行为观察记录 幼儿园同伴交往](https://img.taocdn.com/s3/m/30d729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b.png)
幼儿园互助友爱行为观察记录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助友爱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互助友爱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同伴交往中的互助友爱行为进行观察,旨在探究幼儿园教育中的社交互动,并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一定的建议。
二、观察记录1. 集体活动中的互助友爱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观察到幼儿们之间常常展现出互助友爱的行为。
在进行搭积木的游戏时,一些幼儿会主动帮助其他幼儿寻找合适的积木,或者耐心地教导其他幼儿如何搭建。
在做手工活动时,一些幼儿会互相共享材料,协作完成作品。
而在团体游戏中,一些幼儿会主动搀扶其他幼儿,帮助他们完成游戏任务。
这些互助友爱的行为,展现出了幼儿们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为整个集体活动增添了乐趣。
2. 日常生活中的互助友爱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也表现出了许多互助友爱的行为。
一些幼儿会主动帮助其他幼儿穿上外套,系鞋带,或者在用餐时互相传递餐具,倒水等。
在玩具区,一些幼儿会与其他幼儿共享自己的玩具,或者主动邀请其他幼儿一起游戏。
这些行为不仅展现了幼儿们的关爱之情,也表现出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幼儿园的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 冲突处理中的互助友爱在观察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但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幼儿在面对冲突时能够展现出互助友爱的态度。
当有幼儿发生纠纷时,其他幼儿会主动上前劝解,帮助他们化解矛盾。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倾听对方的意见,尊重对方的感受,并能够通过交流达成和解。
这些冲突处理中的互助友爱行为,为幼儿之间的关系维护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观察记录,可以看出幼儿园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互助友爱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然而,也需要看到,在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互助友爱行为不够充分的情况,这需要老师和家长们共同努力,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互助友爱意识。
幼儿和同伴交往行为观察记录
![幼儿和同伴交往行为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8a6a7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d.png)
幼儿和同伴交往行为观察记录幼儿时期是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与同伴交往是该时期最主要的社交形式之一。
观察记录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的行为,可以深入了解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行为特征,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幼儿和同伴交往行为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幼儿和同伴交往行为观察记录的重要性1. 深入了解幼儿的社交行为和能力观察记录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幼儿的社交行为和能力。
例如,通过观察记录可以了解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主动性、参与度、分享意愿、沟通能力等。
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和社交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并及早干预观察记录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并及早进行干预。
例如,有些幼儿可能缺乏社交技能,表现为孤僻、沉默、冷漠等;有些幼儿可能过于主动,表现为侵犯他人隐私、野蛮争抢等。
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及早发现这些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指导,帮助幼儿改善交往行为,发展健康的社交技能。
3. 促进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观察记录可以促进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例如,在观察记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鼓励、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主动和同伴交往、分享玩具、表达想法等,从而促进幼儿和同伴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合作。
二、幼儿和同伴交往行为观察记录的实施方法1. 观察时间和场所的选择观察记录的时间和场所应该选择幼儿在活动时间内且具有社交性的场所,例如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场、室内课堂、图书馆等。
观察时间应该尽量长,并可以多次观察,以获取充分准确的信息。
2. 观察内容的确定观察内容应该涵盖幼儿的社交行为和能力。
例如,主动性、参与度、分享意愿、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互相帮助等。
观察时,教师应该尽量客观、细致地记录相关信息,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3. 观察记录的形式和方式观察记录可以采用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记录。
例如,可以将描述记录在观察表上,也可以录制视频并进行分析。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分析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ce3c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f.png)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分析在幼儿园小班的观察中,我主要关注了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以下是我对观察记录的详细分析:1. 交流与合作能力在观察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们在交流和合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他们在玩耍、学习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较好地与同伴们进行沟通和合作。
例如,在搭建积木的游戏中,孩子们互相协作,分工明确,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逐渐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情绪爆发。
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了情绪管理的能力。
例如,有的孩子在受挫时能够选择和老师或同伴交流,寻求帮助,而非哭闹或愤怒。
3. 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发现,小班的孩子们在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上呈现出个体差异。
有的孩子喜欢动手解决问题,擅长拼图和手工活动,展现出了较强的动手能力;而有的孩子则更注重创造性活动,喜欢做小发明或创意绘画,展现出了较强的创造力。
4. 社交技能在观察中我也发现,小班的孩子们在社交技能的培养上还有待加强。
有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存在个别自闭或受欺负的情况,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和帮助。
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可以加强对孩子的社交技能培养,培养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
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园小班的观察记录分析,我发现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和引导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收获更多快乐和进步!。
幼儿园交往能力教案:观察、沟通、理解、尊重
![幼儿园交往能力教案:观察、沟通、理解、尊重](https://img.taocdn.com/s3/m/7f4eb4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0.png)
幼儿园交往能力教案:观察、沟通、理解、尊重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园的交往教育在幼儿个体发展和整体社会力量方面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自然而然地展现自己,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也逐渐掌握与他人进行良好互动和合作的能力。
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交往能力教案,加强幼儿的交往、合作和认知能力培养,有着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就从教案的四个方面,即观察、沟通、理解、尊重入手,系统探讨下如何进行幼儿园交往能力教育。
一、观察观察是进行任何教育的前提,教师需要有预见性的去观察幼儿,去了解幼儿之间的互动,包括幼儿情绪、行为、语言、动作等。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汇总记录下幼儿之间的日常互动情况,例如,包括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交流、数量频率、结果等,让教师对幼儿交往习惯有更清晰的认识,为制定交往教学计划提供数据依据。
同时,在观察中,教师也需要注意,不仅需要全面而深入的去观察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情景,还要巧妙的发现幼儿之间的不当行为并即时纠正,比如打架、推搡、捉弄、谩骂等不良行为。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干预,幼儿的交往能力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沟通幼儿园的沟通教育是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一步,促进幼儿彼此交流,增强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反馈。
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打破隔阂,拓展沟通渠道幼儿们本着天性的胡血来往,因此幼儿间的关系并不稳定。
为此,教师可以在幼儿长期玩伴关系方面进行指导,让幼儿们形成良好的友谊,通过每天的点滴改变来推进变革。
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幼儿之间合作,如团体游戏、小型运动赛事等。
可以进行小组经验学习,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沟通彼此的想法和理解,分析并讨论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2.听取、反馈和持续改进幼儿园教师应该在沟通过程中始终让幼儿感受到真诚的关注和关爱,在与幼儿沟通过程中,要倾听幼儿的心声,认真听取每个幼儿的发言和建议,同时稳定地反馈幼儿发言,并提出意见建议以进行改良。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表4篇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f967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f.png)
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辉辉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己吃饭。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今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非常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班别:小班
观察目的:
3、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4、学会和好朋友一起商讨、合作。
观察实录:
“请小朋友把玩具收好。”话一落音,浩浩就很快把自己的积木推倒在地上,还把旁边小朋友的积木都推到,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积木一边扔一边紧紧地抓住筐,看见小朋友过来,浩浩还没等到积木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一边走,想送进柜子。 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幼儿园小班教师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小小
观察时间:2023.1.11
班别: 小五班
观察目的:
1、了解班上幼儿的动手能力。
2、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老师进行分析以及能够及时做出教育方针的调整。
观察实录:
午餐快结束了,大部分幼儿已经出去散步了,只见小小等三、四个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进餐,我用眼神暗示他们稍快些。其他几个幼儿马上快速地嚼起饭来,只有小小一个人还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顾自地悠闲地进餐,不时还玩弄一会儿。“小小,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个人了,需要我帮忙吗?” 小小看了我一眼,终于说,我吃不下了。
分析:
浩浩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动手能力很不错。但是性格比较急,而且很喜欢表现自己,平时什么事情都抢着做,喜欢老师表扬他。他还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只是觉得他抢着收拾玩具,老师会表扬他。
幼儿园一日三次观察记录
![幼儿园一日三次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c7c092f5a8102d276a22f32.png)
4.不顾及其他幼儿,有自我中心的表现。
在游戏过程中,周贲程和蒋雨轩对游戏内容和游戏材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提出想加入游戏的请求,但朱崔娇不予理会或拒绝;当于子淇和何欣霏被其他游戏吸引时,朱崔娇直接将二人拉回她们的游戏地点。朱崔娇的主观意识太过强烈,不能“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人的感受,有自我中心的表现。
2.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游戏过程中周贲程不接受她的提议时,朱崔娇能随即转变角色,变为“医生”,将游戏进行下去,表现出她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较高的游戏水平和较强的游戏精神。
从朱崔娇对于游戏材料的应用和游戏中的语言、动作可以知道她有较高的游戏水平。对于教师提供的多种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朱崔娇能以物代物,创造性、多样性地应用,如:将各种小工具想象成采血针、棉球、听诊器等。游戏过程中的用语和动作体现出朱崔娇对于生活经验的迁移,如:用小工具“采血”时,快速地从同伴手上移开,并说“松”;将体温计放到胳肢窝下量体温;对同伴说“睡一觉就好了”等等。
支持策略
1.游戏评价中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
在游戏评价时,教师请幼儿进行自主评价,肯定幼儿的讲述和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游戏中的合作、对材料的以物代物的应用等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利用这个教育契机对其他幼儿起到正面引导的积极作用,引发其他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更多的合作和以物代物的行为。
朱崔娇站起来拿来电话递给周贲程:“帮我打电话到医生那里去。”周贲程接过电话放在地上,朱崔娇继续拿出盒子里的工具继续帮于子淇和何欣霏看病,周贲程伸手想拿朱崔娇手上的针筒,没有成功,在旁观的过程中摆弄着手上的玩具。
中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
![中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5e80e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1.png)
中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观察日期:2022年11月10日观察地点:中班教室观察者:小明(化名)观察目的:了解中班同伴之间的交往情况,探索他们在交往中展现的行为和特点。
观察记录:1. 交流方式多样化:在观察期间,我发现中班同伴之间的交流方式非常多样化。
他们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互相询问问题,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此外,他们还会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拥抱、握手、互相拍打肩膀等。
2. 合作与分享:在中班同伴的交往中,我观察到他们表现出积极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他们愿意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比如,在玩具区,他们会一起组建积木,共同完成一个大的建筑物。
他们也会互相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让其他同伴也能分享乐趣。
3. 学习与互动:在观察期间,我发现中班同伴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习为目的的。
他们会互相观察和模仿,学习对方的行为和表情。
例如,一个同伴开始跳舞,其他同伴也会跟着跳舞。
这种互动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4. 探索和创造:中班同伴之间的交往还体现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他们会一起探索新的游戏和玩具,发现新的玩法,并试图创造出独特的游戏规则。
这种创造力的表现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情感表达:在中班同伴的交往中,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会互相安慰、鼓励和赞美。
当一个同伴感到伤心或者不开心时,其他同伴会主动接近他,并表达关心和安慰。
这种情感的交流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6. 冲突解决:尽管中班同伴之间的交往大部分是和谐的,但偶尔也会出现冲突。
在观察期间,我注意到当两个同伴对同一个玩具感兴趣时,会发生争夺。
然而,他们通常能够通过沟通和妥协解决冲突,避免了大的争吵和冲突的发生。
结论:通过观察中班同伴之间的交往情况,我发现他们展现出了积极的合作和分享精神,学习与互动,探索和创造的特点。
他们表达情感的能力也很强,能够互相安慰和鼓励。
然而,他们偶尔也会遇到冲突,但通常能够通过沟通和妥协解决。
幼儿观察记录:与同伴愉快的合作
![幼儿观察记录:与同伴愉快的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c1af26a8d0d233d4b14e6959.png)
幼儿观察记录:与同伴愉快的合作幼儿观察记录:与同伴愉快的合作观察实录赫赫一开始独自一个人在拼搭积木,玩了一会,看看这里,玩了一会看看那里,然后再搭一会儿。
这个时候,李俊杰来到了操作区,她端来小椅子,直接坐到了赫赫旁边。
李俊杰从篮子里拿了一块积木放在了赫赫原先搭的城堡上:“你看,这样更好看了。
”赫赫开心地拍了拍手。
赫赫马上从旁边又拿了一块:“给你!我们一起搭吧!”李俊杰接过来搭上去,赫赫马上转身,又拿了两块,递给李俊杰:“给你!给你!给你!”赫赫说到:“还有,在这里。
”两个人,一个人拿,一个人接,不一会儿搭的很高了。
咯咯的笑起来,还围着他们搭的魔法城堡拍着小手呢。
分析与思考1.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景或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
2.在布置区域环境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拼搭好的作品的照片供幼儿参考。
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可以先看着这些拼搭好的实物图进行拼搭。
同时,也增加一些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的照片。
比如:超市、幼儿园、医院、我们生活的小区等,这些可以随着孩子建构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做调整。
3.教师可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幼儿参观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子,参观他们的建构游戏,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经验。
4.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学会合作游戏。
5.材料的提供应该具有层次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喜欢的游戏材料。
对搭建房子不感兴趣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颜色鲜艳的雪花片等插塑类积木来吸引孩子的兴趣。
回应与调整1.根据《指南》社会领域3-4岁幼儿“人际交往”子目标“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作为评价标准:对照“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为评价标准,通过对赫赫的观察,她想加入游戏时会与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该水平。
2.在交往能力方面,中班孩子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水平是有个体差异的,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水平:一种是非常高的水平是合作;第二种水平,就是他们可能在一个时空下,但是交集的程度不够,仅仅是在一起游戏;第三种水平是各自各的,就是你玩我的,属于完全的平行游戏。
幼儿观察记录:与同伴愉快的合作
![幼儿观察记录:与同伴愉快的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c1af26a8d0d233d4b14e6959.png)
幼儿观察记录:与同伴愉快的合作
幼儿观察记录:与同伴愉快的合作
观察实录
赫赫一开始独自一个人在拼搭积木,玩了一会,看看这里,玩了一会看看那里,然后再搭一会儿。
这个时候,李俊杰来到了操作区,她端来小椅子,直接坐到了赫赫旁边。
李俊杰从篮子里拿了一块积木放在了赫赫原先搭的城堡上:“你看,这样更好看了。
”赫赫开心地拍了拍手。
赫赫马上从旁边又拿了一块:“给你!我们一起搭吧!”李俊杰接过来搭上去,赫赫马上转身,又拿了两块,递给李俊杰:“给你!给你!给你!”赫赫说到:“还有,在这里。
”两个人,一个人拿,一个人接,不一会儿搭的很高了。
咯咯的笑起来,还围着他们搭的魔法城堡拍着小手呢。
分析与思考
1.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景或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
2.在布置区域环境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拼搭好的作品的照片供幼儿参考。
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可以先看着这些拼搭好的实物图进行拼搭。
同时,也增加一些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的照片。
比如:超市、幼儿园、医院、我们生活的小区等,这些可以随着孩子建构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做调整。
3.教师可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幼儿参观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ab70f33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1.png)
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幼儿园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一、观察目的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幼儿园同伴交往情况,可以了解幼儿的社交技能、情绪管理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本观察记录表旨在系统地记录幼儿园同伴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互动方式,以便对幼儿进行全面评估和指导。
二、观察内容1. 幼儿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班级等;2. 观察日期和时间;3. 观察地点:如教室、操场等;4. 观察者:填写观察者姓名;5. 同伴交往情况:5.1 幼儿间互动方式:如合作、竞争、分享等;5.2 幼儿间沟通方式:如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等;5.3 幼儿间行为表现:如友善待人、自私行为、攻击行为等;5.4 幼儿间情绪表达:如愉快笑容、生气哭闹等;5.5 幼儿间冲突解决方式:如合作解决、争吵打架等;5.6 幼儿间角色扮演:如领导者、追随者等;5.7 幼儿间身体接触:如拥抱、握手等;5.8 其他观察发现:如幼儿园同伴交往中的特殊情况。
三、观察方法1. 实地观察法:观察者亲自进入幼儿园环境,通过直接目击和倾听来收集数据。
2. 视频录像法:使用摄像设备记录幼儿园同伴交往情况,以便于后续回放和分析。
3. 口头询问法:与教师、家长或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园同伴交往的具体情况。
四、观察记录表样本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日期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伴交往情况:1. 幼儿间互动方式:- 合作:- 竞争:- 分享:- 其他:2. 幼儿间沟通方式:-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其他:3. 幼儿间行为表现:- 友善待人:- 自私行为:- 攻击行为:- 其他:4. 幼儿间情绪表达:- 愉快笑容:- 生气哭闹:- 其他:5. 幼儿间冲突解决方式:- 合作解决:- 争吵打架:- 其他:6. 幼儿间角色扮演:- 领导者:- 追随者:- 其他:7. 幼儿间身体接触:如:拥抱、握手等8. 其他观察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观察分析与总结1. 根据观察记录,对幼儿园同伴交往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幼儿的社交技能、情绪管理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83a488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31.png)
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幼儿园名称具体班级观察对象:幼儿姓名观察目的: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展状况以及与同伴的互动情况一、活动背景本次观察是在幼儿园的一次户外游戏活动中进行的。
活动场地宽敞,有滑梯、秋千、跷跷板等多种游乐设施,还有一片开阔的草地供幼儿自由奔跑和玩耍。
二、观察过程1、自由活动阶段幼儿姓名一进入活动场地,就兴奋地奔向了滑梯。
他迅速爬上滑梯的台阶,然后毫不犹豫地滑了下来,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接着,他又连续滑了几次,每次都显得非常兴奋和满足。
在滑梯区域玩了一会儿后,幼儿姓名看到旁边的秋千没有人坐,便跑过去坐了上去。
他尝试着自己晃动秋千,但是力量不够,秋千摆动的幅度很小。
这时,旁边的小伙伴姓名走过来,帮助他一起推动秋千,两人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2、合作游戏阶段老师组织了一个小组游戏,要求幼儿们分成几个小组,共同搭建一个“城堡”。
幼儿姓名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他主动拿起一块积木,开始尝试搭建。
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与同组的小伙伴们不断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当发现自己搭建的部分与其他小伙伴不太协调时,幼儿姓名能够主动调整,表现出了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城堡”终于搭建完成,幼儿姓名和小伙伴们都非常有成就感,欢呼雀跃。
3、解决问题阶段在游戏过程中,“城堡”的一部分突然倒塌了。
幼儿姓名没有表现出沮丧或者生气,而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思考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发现是因为底部的积木摆放不够稳固。
于是,幼儿姓名和小伙伴们重新摆放了底部的积木,然后小心翼翼地继续搭建。
最终,“城堡”再次成功搭建起来,而且比之前更加坚固。
三、观察分析1、身体发展幼儿姓名在滑梯上的灵活攀爬和滑下,以及在草地上的自由奔跑,都展示了他较好的大肌肉动作发展。
同时,他能够自己坐在秋千上并尝试晃动,也体现了他一定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社交能力在秋千上与小伙伴的互动以及在小组游戏中的合作,表明幼儿姓名能够主动与他人交往,并且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
幼儿园同伴交往大观察: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分享
![幼儿园同伴交往大观察: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445319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7.png)
在幼儿园阶段,同伴交往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与同龄的小伙伴们相处,幼儿不仅能够建立友谊,还能够学会共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对幼儿园同伴交往进行观察和记录,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和辅导他们。
二、同伴交往观察记录表1. 孩子的互动方式:- 孩子是比较主动还是被动的?他们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 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是更加合群还是独来独往?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力如何?2. 孩子的情绪表现:- 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情绪表现如何?是否存在情绪不稳定或者困扰的情况?- 孩子和同伴交往时是否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否存在冲突或者矛盾?3. 孩子的沟通方式:- 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是否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或者交流困难?- 孩子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是否存在沟通不畅或者被忽4. 孩子的行为表现:- 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举止如何?是否存在欺负、排斥或者被孤立的情况?- 孩子在面对同伴的竞争或者共同玩耍时,能否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举止和合作精神?5. 孩子的成长需求:- 通过同伴交往观察,是否能够发现孩子的成长需求?如对友谊的渴望、对尊重和包容的追求等。
- 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是否存在孤独、无助或者不安全感?三、共享和总结通过对幼儿园同伴交往进行观察记录,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和需求。
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根据观察结果,给予孩子更恰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园所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可以通过观察记录的共享,增进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四、个人观点在观察和记录幼儿园同伴交往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孩子们在这一阶段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惑。
通过观察记录表的使用,我发现孩子们的交往方式和情绪表现多种多样,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关注和引导。
我也认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共同关注孩子的同伴交往情况,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努力。
幼儿园观察记录表(人际交往)
![幼儿园观察记录表(人际交往)](https://img.taocdn.com/s3/m/425756267fd5360cbb1adb4b.png)
观察者
幼儿姓名
幼儿年龄
7周岁
环境
一日生活中经常与同伴引起冲突。
观察目的
正确了解和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鼓励、引导幼儿正确与同伴交往。
观察目标
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观
察
记
录
不管是在教学活动还是在游戏活动中,小朋友都会频繁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而小朋友们也不愿意和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其实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交往,也很乐意与他们一起玩,每次的活动他也表现的十分积极活跃,想和小朋友共同参与,但是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发生,也总是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这不,在喝水时,又故意把水喷在头上,想和她玩儿,搞得非常厌恶他,来向我报告了。
分析
评价
小朋友不懂得如何和同伴交往,总是用不正确地方式和小朋友玩儿,搞得大家都不喜欢他,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这样一来,他就更渴望有小朋友能和他玩儿。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班上的家长和小朋友对他意见很大。
支持
策略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的时候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团结,要互相谦让,有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观察记录和同伴之间要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观察环境:活动室观察目的:和同伴之间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观察实录:角色游戏一开始,萱萱就选择了菜场卖菜的角色,已经把小椅子搬到了菜场,准备卖菜了。
君君也想参与卖菜的角色,搬着椅子坐了过来,整理起了篮筐中的菜。
萱萱拿过篮筐对着君君吼了起来:这是我的菜,你走开。
说完就把君君推开了,君君委屈的说:我也要玩,老师说可以两个人玩的。
萱萱并不理睬,只管抱着篮筐中的菜,不许君君来整理。
情况分析:
萱萱在游戏中显得比较霸道,不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只知道自己需要想玩什么就要什么,没有体验到同伴间合作交往的快乐。
在游戏一开始她先选择了卖菜的角色,所以她就认为这些菜就是她的,别人不可以侵犯,以至于君君想参与都不行。
可见萱萱和同伴之间缺乏交往能力,不会与同伴交流沟通。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小班幼儿尤其喜欢游戏。
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合作,探索出一些交往的技能。
角色游戏能很好的发展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也能体现幼儿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当幼儿发生争吵时,老师可以适时介入进行正确引导,让幼儿知道菜场卖菜可以两个人一起,因为客人多的时候一个人会忙不过来,两个人的话就可以招呼更多的客人。
让幼儿能接受别人和她一起分享游戏材料,进行正确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