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ppt课件
• 2D • 3D
❖ Contrast Enhancement MRA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MR Perfusion
T2
MTT
CBF DWI
PPT课件
23
fMRI
双侧手指运动 的皮层功能区
PPT课件
24
fMRI
PPT课件
25
fMRI
PPT课件
26
MRS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 肌酐(Cr) 乳酸(Lac) 胆碱(Cho) 谷氨酸-谷氨酰胺 (GLX)
PPT课件
15
CTA
PPT课件
16
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 无射线 任意平面成像 多种参数、序列成像 组织分辨率高
PPT课件
17
磁共振成像(MRI)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 Time of Flight (TOF) ❖ Phase Contrast (PC)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
PPT课件
1
总论
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脊柱)
方法: ➢头颅平片 ➢脑血管造影 (DSA)
➢CT (C-; C+; dyna-C+; 脑室, 脑池造影; 椎管造 影)
➢MR (C-; C+; dyna-C+; MRA; MRS; fMRI; CSF-cine等)
➢TCD
6
PPT课件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有创性 应用 方法 金标准 肿瘤
PPT课件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

多发急性期梗塞灶: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
性病变
脑CTA MIP及VRT图像: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一、颅脑异常表现
(二)CT表现
2. CT增强——CT灌注检查 ➢ 脑血流量减低、血容量变化不明显或增加、平均通过时间延长且范 围与脑血管供血区一致,为脑缺血性疾病表现 ➢ 局灶性脑血流量和血容量均增加,常见于脑肿瘤脑膜瘤、转移瘤、 神经鞘瘤、动脉瘤和肉芽肿等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c
d
结核性脑膜炎CT表现:脑力额裂及脑沟柔脑膜异常强化 a. 平扫;b. 增强动脉期;c、d. 增强延迟期
一、颅脑异常表现
(二)CT表现
2. CT增强——CTA检查
➢ 脑血管单纯性狭窄、闭塞:常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 ➢ 脑血管局限性突起:颅内动脉瘤 ➢ 局部脑血管异常增粗、增多并迂曲为颅内动静脉畸形表现 ➢ 脑血管受压移位、聚集或分离、牵直或扭曲见于颅内占位
• 烟雾病,异常脑CT灌注:右侧颞枕叶MTT及TTP延长
Part 03
异常MRI线表现
一、颅脑基本病变
(三)MRI表现
1. 普通MRI检查——信号改变 (1)肿块 ➢ 一般肿块含水量高,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 ➢ 脂肪类肿块呈短T1和长T2信号改变 ➢ 含顺磁性物质的黑色素瘤呈短T1和短T2信号改变 ➢ 钙化和骨化性肿块则呈长T1和短T2信号改变
a
b
右侧颞叶血肿(亚急性期) a. T1WI呈稍高信号;b. T2WI呈混杂低信号,周围水肿呈长T1长T2信号
一、颅脑基本病变
(三)MRI表现
1. 普通MRI检查——信号改变 (5)梗死 ➢ 超急性期脑梗死在T1WI和T2WI上信号多正常 ➢ 急性期和慢性期由于脑水肿、坏死和囊变,呈长T1 和长T2 异常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三、垂体腺瘤
(一)临床与病理 1 、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 2、 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楚。可向上生长突破鞍隔。 3、 较大肿瘤可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偶
可钙化。 4、临床有压迫症状和内分泌亢进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破坏 ,鞍底下陷。 2、CT:
平扫CT 5 软组织窗
平扫CT 6 软组织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平扫 骨窗
增强 ①脑实质 ②血管 ③颅内其他结构
(1)内外板、气体 T1WI低或无,T2WI 低或无 。
(2)脑血管 T1WI和T2WI均呈低 信号。
T2W (3)脑脊液T1WI低 T2WI 高I 信号
2、CT平扫显示鞍区囊性病变,可有钙 化。肿瘤囊壁及实性部分可强化。
六、转移瘤
(一)临床与病理
1、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 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 状腺癌。
2、幕上多见,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3、肿瘤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常发生坏死、
囊变和出血,少数发生钙化。 4、小病灶大水肿。 5、肿瘤血供丰富。 6、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神经水
2、临床表现: (1)好发于中年人。 (2)桥小脑角综合征。 (3)高颅压。
(二)影像学表现
1、肿瘤居岩骨后缘,以内耳道为中心,类圆形或 半圆形。
2、常伴有内耳道扩大。 3、CT上多为等密度,也可为低密度、高密度和混 杂密度。
4、肿瘤较大时,有占位征象。 5、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听神经瘤CT
3
学习难点
1.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 2.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渐明显,强化逐渐明显。
医学下载吧
14
医学下载吧
15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 脑肿瘤
2.脑膜瘤
最常见的颅内脑实质外肿瘤。
多发于40-60岁,女性多见。 好发于脑表面有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幕上多见,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最多见
,其次为蝶骨嵴、嗅沟及前颅窝底、鞍结节、小脑桥脑角等。 多为球形或分叶形,血供丰富,包膜完整,分界清楚。少数呈扁平状或盘状
,沿脑表面蔓延。可见钙化。
CT表现:等或高密度,边界清楚,球形或分叶形,与大脑廉小脑幕 颅骨相连,明显均一强化。
MR表现:等T1等T2信号,边界清,有包膜,强化明显,有“硬膜尾 征”。
医学下载吧
16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一脑肿瘤
3.垂体瘤
鞍内最常见的肿瘤。>1.0cm为大腺瘤,<1.0cm为小腺瘤。 大腺瘤CT表现:蝶鞍扩大,葫芦状等或高密度占位,邻近组织受
医学下载吧
8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头CT图像
正常所见 三 CT图像
脊椎CT图像
医学下载吧
9
医学下载吧
10
医学下载吧
11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正常所见 四 MR图像
医学下载吧
12
脑肿瘤MR诊断
• 诊断要点
❖ 定位诊断 脑外肿瘤特点:靠近颅骨或脑膜、同侧的蛛网膜
下腔增宽、脑实质挤压征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 血、钙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度出血灶。
医学下载吧
23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3.动脉瘤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SAH的常见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高分辨率影像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人体的最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许多疾病可以影响CNS,如肿瘤、卒中、感染和退行性变等。

为了准确诊断这些疾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高分辨率影像学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高分辨率影像技术1.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MRI是一种非侵入式无剂量辐射的成像技术,能提供优质的解剖和功能信息。

MRI通过检测原子核自旋产生信号,并以高对比度显示组织结构及异常区域。

在CNS疾病的诊断中,MRI广泛应用于头颅CT扫描、脑卒中评估、肿瘤检测和神经退行性变等方面。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CT扫描使用X射线束通过人体进行旋转扫描,并生成切面图像。

CT音像图提供了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很好地显示骨骼和血管结构。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CT扫描常用于头颅外伤、出血和急性脑卒中等情况。

二、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 脑肿瘤MRI是脑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

通过MRI扫描可以明确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并对与周围组织相互影响提供信息。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以评估肿瘤周围区域的功能连接。

2. 脊髓肿瘤对于脊髓肿瘤,MRI也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工具。

它可以确定肿块是否位于蛛网膜下隙或脊髓内,并提供有关与周围神经组织和血管的解剖关系。

三、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卒中评估中的应用卒中是CNS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及时准确的卒中评估对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在卒中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X射线检测大脑和颈部动脉血液供应情况的诊断方法。

它可以显示动脉内的狭窄、堵塞或扩张等,帮助医生确定卒中类型和进行治疗规划。

2. 弥散加权成像(DWI)DWI利用MRI技术测量水分子运动,可检测急性卒中病例。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

➢ 信号
T1WI T2WI T2WI-FLAIR
低信号 高信号 低信号
aa
ba
ca
脊髓空洞
二、脊髓疾病
(五)椎管内血管畸形
X线:DSA检查能显示脊髓AVM供血动脉的起源、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走向
CT:增强检查病变血管呈迂曲条状、团块状强化,CTA检查可显示AVM全貌
MRI
➢ 普通检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增强检查:点状、斑片状或弥漫脑回状强化,也可无强化
病毒性脑炎
一、颅脑疾病
(五)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CT
➢ 平扫:多灶性低或等密度区,多无占位效应 ➢ 增强检查:活动期病灶有强化,慢性期则无强化
MRI: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是其主要特点
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脑炎
CT
➢ 结核性脑膜炎:脑池内高密度渗出,可钙化;增强扫描后脑膜线样或结节状强化 ➢ 脑结核球和结核性脑脓肿:平扫为等或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MRI
➢ 结核性脑膜炎:脑底池结构不清,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同CT ➢ 脑结核球和结核性脑脓肿: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同CT
脑脓肿
CT
➢ 急性炎症期 平扫:大片状密度,边缘模糊 增强检查:无强化或不规则斑点状、脑回样强化
➢ 化脓坏死期 平扫:低密度区内出现更低密度坏死灶 增强检查:轻度不均匀性强化
➢ 脓肿形成期 平扫:等密度环,内为低密度并可有气泡影 增强检查:脓肿壁环形强化,完整、光滑、均匀
脑脓肿
MRI
脑脓肿
➢ 急性炎症期 平扫:稍低T1信号,稍高T2信号,边缘模糊 增强检查:无强化或斑点状强化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

脑静脉与静脉窦
脑静脉造影
正常颅脑CT
Chinese gooseberry
颅脑CT的正常解剖
• 颅骨 • 硬脑膜 • 脑实质:大脑额、颞、顶、枕
叶及小脑、脑干 • 大脑深部灰质核团:尾状核、
豆状核、屏状核等 • 脑室系统:双侧侧脑室、三脑
室、四脑室 • 蛛网膜下腔:脑池、脑沟、脑
裂。脑池是蛛网膜下腔的局部 膨大:鞍上池、环池、桥小脑 角池、枕大池、外侧裂池和大 脑纵裂池及小脑上池等 • 血管系统
1、椎动脉 2、基底动脉 3、小脑上动脉 4、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造影正位
椎动脉造影(侧位)
4 3 2 1
1、椎动脉 2、基底动脉 3、小脑上动脉 4、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造影侧位
2、静脉与静脉窦期 (1)浅静脉:为分布于大脑表面的皮质 静脉。
(2)深静脉:分布于大脑深部的静脉。 (3)静脉窦
头颅正位
头颅侧位
正常颅缝
矢状缝 冠状缝 人字缝
头颅正位片 显示的颅缝
侧位片上的冠状缝和人字缝
颅压增高时显示颅缝增宽
颅底片显示冠状缝和矢状缝
脑膜中动 脉压迹
脑膜中动脉压迹
板障静脉 压迹
蛛网膜颗粒压迹
蛛网膜颗粒是一种正常的 解剖结构,是蛛网膜突入 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 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脑 脊液经此吸收循环。
第一节 正常影像表现
头颅X线平片
• 常规位置:头颅正侧位片 • 特殊位置: (1)颅底位 (2)汤氏位 (3)视神经孔位 (4)斯氏位 (5)卡氏位 (6)蝶鞍点片 (7)头颅切线位片
X线平片
1、头颅大小、形状; 2、颅板:内板、外板和板障; 3、颅缝; 4、颅板压迹:脑回压迹、脑膜中动脉压迹、 板障静脉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 5、蝶鞍(侧位); 6、内耳道(正位) ; 7、生理性钙化: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 床突间韧带钙化、脑室脉络丛钙化。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增强扫描:脑肿瘤,炎症,动脉瘤,AVM等
CT(扫描方法)
横断面扫描基线为眦耳线或上眶耳线,层厚8~10mm, 连续8~10个层面
如遇小病变则行薄层扫描(<5mm) 垂体区病变常用冠状面,扫描基线尽量垂直于鞍底
CT
扫 描 基 线
正常颅脑CT表现:三脑室下部层面
CT
❖CTA (CT angiography)可 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 准确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分辨肿瘤与水肿。 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MR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等。
4、DSA
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 肿瘤血供等。
5、椎管造影
显示椎管内有无肿瘤、梗阻以及梗阻 的部位和梗阻的程度。
一、头颅平片
➢ 一般用正、侧位,根据需要增加其它位置
中枢神经系统
一、检查方法
1、X线平片
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只能提示某些 病变,不能确诊。
2、CT扫描
平扫: 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
确定病变性质。 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分辨肿瘤与水肿。
3、MR扫描
平扫: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信号病变。
MRI扫描方法
❖ 一般横断面层厚8~10mm,间隔1~2mm。矢状及冠 状面层厚4~5mm
❖ 垂体微腺瘤或微小听神经瘤需采用薄层扫描,层厚小于 等于3mm
❖ 常规采用SE序列T1WI及T2WI。T1WI显示解剖结构较清晰, T2WI显示病变较敏感
2、MR信号表现
脑脑 脑 脂 颅 板 脑 血 钙 白灰 脊 质质 液 肪 板 障 膜 管 化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伦理与隐私保护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注重伦理和隐私 保护,确保患者权益和信息安全。
谢谢聆听
02
影像学表现
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增粗、肿胀
等改变。
03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治
疗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
05
与未来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Hale Waihona Puke 02033D打印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 像诊断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技术 •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与未

01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连接它们的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是最高级中枢,负责思考、感觉、运动等功能;脊髓是 低级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功能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感知、记忆、思维 、运动等活动,同时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控制情绪反应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另一类是脑血管 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症状
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各异,常见的有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 不清、意识障碍等。
详细描述
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通过探测器获取图像。核医学成像常用于甲状 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
MRI平扫左侧额、颞、顶 叶交界区见一形状不规则 的占位性病变, T1WI(A) 呈等低信号,T2WI(B) 呈高信号,水抑制像(C) 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 (D)病灶强化不明显, 灶内见条状钙化(A~C,↑) 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 线结构轻度右移
胶质瘤影像检查流程图

(a)
幼儿脑室内巨大脉络丛乳头状瘤
术前
术后
5岁,女,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前、术后
5.中枢神经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
肿瘤,约占颅内肿瘤0.1%-0.5%左右, WHO分类将其归于神经元和混合性神 经元-胶质肿瘤,Ⅱ级
典型的中枢神经细胞瘤起源于侧脑室
中近 Monro 孔区,但也可能起源于第 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脑室外可以发生于 脑实质的任何部位,如颅神经,鞍区甚
四脑室室管膜瘤
MRI T2WI(A)示四脑室区高 信号为主的异常信号(↑),矢 状面T1WI(B)肿瘤呈不均匀 略低信号(↑),幕上脑室扩张、 积水;增强扫描(C、D)肿瘤 呈斑片状明显强化(↑)
室管膜瘤
女性,14岁。肿瘤位于第四脑 室,T1WI(a)呈等低信号, T2WI(b)以高信号为主,内 可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囊 变区;增强扫描横断面及矢状 面(c、d)显示肿瘤实性部分 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A) shows an axial image of a 6 year old child with a classical medulloblastoma. B) shows an axial image of an 8 month old child with medulloblastoma with extensive nodularity (MBEN).
至颅底。


影像学特点
CT: 上表现多样,一般呈等密度,常可见到高密度的钙化。最常见 的是有临床表现的巨大脑室内病变,常伴有脑积水的双侧脑室扩大, 或病变发生在第三脑室并引起脑室周脑脊液外渗。增强为明显强化, 不均匀强化或不强化。

MRI:信号不均一,这可能与肿瘤有囊性、实型、富血管性、钙化及 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T1 WI等信号的实体肿瘤,低信号的的钙化区 及血管的流空;T2 WI肥皂泡样的高信号囊肿病变,等信号的实体部 分;增强可见到不均匀强化。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
大脑胶质瘤病
A~C为大脑MRI横断面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像,示单侧大脑半球病变,肿瘤侵及颞 叶白质向上延伸 至顶叶、枕叶,并由白质向皮质横向生长;D: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后 脑实质未见明确增强;E~H为横断面液体 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像,示单侧大脑半球病变, 横向顺着胼胝体纤维侵及对侧大脑半球,再纵向沿白质纤维浸润



影像学特点
脑室内分叶状肿块,常合并脑积水。
CT:多数呈等或略高密度,少数低或等低混杂密度,边缘多 分叶,约25%伴点状钙化,少有囊变。增强多呈均匀强化。

MRI:T1WI:多呈等信号,少数呈低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
略高或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多呈均匀增强。
右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
三脑室后部脉络丛乳头状瘤
桥小脑角。

影像学特点: CT:平扫呈边界清楚稍高密度影,夹杂有低密度,瘤内常有 高密度钙化表现,幕上钙化与囊变较目下多见,部分幕上肿 瘤位于脑实质内,瘤周脑组织轻至中度水肿。

MRI:T1WI为低、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呈中度至明 显强化,部分为不规则强化。
左侧侧脑室内室管膜瘤
MRI平扫示左侧侧脑室体 部及三角部内占位性病变, T1WI(A)及T2WI(B) 均呈混杂信号。增强后 (C、D)病灶呈不均匀强 化。双侧脑室明显扩大

放射性坏死:多见于放疗后6个月,目前尚无特异性检查手段鉴别
放射性坏死和肿瘤残留/复发。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胶质瘤病(Ⅲ 级)
男性,15岁,右侧颞顶叶、左侧顶枕叶占位性病变。T1WI(A)为均匀低信号,T2WI(B) 为均匀高信号,FLAIR(C)为均匀等信号,边缘可见轻度瘤周水肿;增强扫描(D、E、F) 肿瘤呈明显环形强化,瘤壁可见结节样强化。
幕上跨脑室室管膜 瘤
幕上脑实质内室管 膜瘤
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
囊实性、钙化、不均匀增强
Anaplastic ependymoma 间变性室管膜瘤
多囊、不均一强化
岩斜区室管膜瘤
4.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是发生于脑室脉络丛上皮的良性肿瘤,
占颅内肿瘤0.5%-1%,好发于儿童,成人多见于第四脑室, 儿童好发于侧脑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影像学特点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07)
Ⅰ、神经上皮性肿瘤 Ⅱ、颅内及脊柱旁神经肿瘤 Ⅲ、脑膜肿瘤 Ⅳ、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 Ⅴ、生殖细胞肿瘤 Ⅵ、鞍区肿瘤 Ⅶ、转移瘤
Ⅰ、神经上皮性肿瘤
1.星形细胞瘤
2.少突胶质细胞瘤 3.室管膜瘤 4.脉络丛乳头状瘤 5.中枢神经细胞瘤 6.松果体细胞瘤 7.髓母细胞瘤 S PNET 胶质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在 MRI 上的典型表现
There is “bubbly” appearance due to numerous intratumoral cystlike areas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 MRS 特点是在 3.5ppm 处有一峰值, 即甘氨酸(甘氨酸是未成熟神经元中,重要的神经递质)
胶质母细胞瘤
MRI (A) T1W; (B) 增强; (C) T2W (D) FLAIR
右侧颞顶枕叶少突胶质细胞瘤
CT增强扫描见右侧颞顶枕叶三 角区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缘不 清,其内见大量弯曲条带状钙 化(↑),病变累及大脑大静脉 池
CT平扫(A)显示右侧 颞顶叶大片钙化,肿瘤 强化(B~D)不明显
假性进展:多见于放疗后3个月,少数患者可见于10个月内,常表
现为原强化增加,需结合临床判断,4周后复查MRI增强,以确定为
假进展还是真正肿瘤进展/复发。

假性反应:抗血管生成药物常导致血管渗透性破坏的恢复,表现为
原有MRI强化减少。甚至用药后1天即可表现为强化明显减少。此时 需要用T2/FLAIR和DWI进行判断。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
男性,5岁,小脑蚓部 巨大占位。T1WI(A、 C)呈均匀低信号, T2WI(B)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D、E、F) 病变呈明显均匀强化, 第四脑室受压闭塞, 幕上梗阻性脑积水。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
男性,11岁,小脑蚓部占位。T1WI(A、C)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稍 高信号;增强扫描(D、E、F)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四脑室受压闭塞,幕 上脑积水。
CT均以增强、伴脑积水
MRI增强较均匀
三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
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
CT:四脑室占位,增强明显,梗阻性积水
MRI
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
术后1年 T1-weighted image. (b) T2-weighted images (c) Axial section CEMRI scan. (d) Sagittal section CEMRI scan
左额叶少突胶质细胞 瘤(Ⅱ级)
女性,33岁,左额叶占位 性病变。T1WI(A)呈不 均匀等低信号,T2WI(B) 呈不均匀等高信号,,边 界不清,内部可见片状极 低信号钙化(↑);增强扫 描(C、D)呈不均匀强化, 中线结构轻度右偏,侧脑 室受压变窄。
右额叶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
女性,54岁,右额叶占位。T1WI(A)呈稍低信号,与正常脑灰质相近,T2WI (B)呈稍高信号,内可见点状极低信号钙化;增强扫描(C、D)呈轻度散在 强化,占位效应不明显。
A) a 4-year old child with an ETANTR B) an 8-month old child with medulloepithelioma C) a 6-year old child with a supratentorial PNET. D) a 9-month old child with pineoblastoma.
tips:囊实性小脑病变,不均一强化
星形细胞瘤Ⅱ级
颅脑MRI T2WI(A)、T1WI增强(B)显示脑内巨大囊性坏死占位病灶,DTI图像(C)见病 灶内神经纤维束明显破坏,仅少许纤维残留。
tips:T1W低信号;T2W高信号;信号相对均匀,无明显增强
胶质瘤(Ⅱ-Ⅲ级)
女性,39岁,桥脑偏左侧占 位。T1WI(A)呈不均匀低 信号,T2WI(B)呈不均匀 高信号。增强扫描(C、D) 呈明显不均匀环形强化,第 四脑室受压变形。
左小脑半球星形细胞瘤(Ⅲ级)
MRI平扫示左小脑半球占 位性病变,边界清楚。 T1WI(A)呈低、等混杂 信号(↑),T2WI(B)呈 不均匀高信号(↑);增强 扫描(C、D)病变呈不规 则蜂窝状强化,脑干、四 脑室受压变形向右侧移位, 伴阻塞性脑积水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Ⅳ级)
左侧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边界不清, 累及左侧额叶、顶叶、颞叶,左侧侧脑 室受挤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右侧偏移; T2WI(a)呈混杂高信号影,T1WI(b) 呈混杂低信号影,水抑制像(c)呈混 杂高信号影,增强扫描(d,e,f)可 见病灶成花环状强化,中央坏死区无强 化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Ⅲ级
左侧颞叶不规则形状的占位性 病变。T1WI(a)呈不均匀低 信号(↑),T2WI(b)呈混杂 高信号(↑),灶周水肿明显, 左侧侧脑室后角受挤压变窄, 中线结构右偏;增强扫描(c, d)病灶的周围部分强化明显 (↑),形态呈不规则的花环 状强化
右额叶胶质瘤(Ⅲ级)
男性,52岁。右额叶占位性病 变,边界不清楚。 T1WI(A) 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等 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C、 D)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可见囊变坏死未强化区,中线 结构左偏,侧脑室受压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