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搭石教案.
《搭石》教案(优秀6篇)
《搭石》教案(优秀6篇)搭石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萨特说过:“阅读就是自由的梦想”。
说明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
整节课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读书——想象——感悟,努力实现在充分的朗读中培养语感。
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从平凡的事例中感受到人性美。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
2.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围绕主题,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培养能力。
1、生字词学习情况。
(点拨学法)2、理解课题“搭石”的意思,并了解其特点。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搭石写了乡亲们的哪些事?2、交流。
相机点拨并板书:摆走四、品读体验,感受美。
(一)、默读课文,寻找美。
默读课文2—5自然段,并画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语句。
(二)、交流感受,感悟美。
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教学:△语段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当你读着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进行体验。
(2)、当这位上了年岁的人踩到不稳的搭石时,会怎样想?当他满意离去时,又会怎样想?(3)小结:从这位上了点年岁的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板书)“为人着想”。
让你从心底里油然而生出什么感觉?(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佩服他!赞美他!……)(4)、师引导用相应的感觉品读。
《搭石》精品教案带反思及作业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搭石》2. 年级:小学四年级3. 学科:语文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协调、相互”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搭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
(2)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2)出示课题:《搭石》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色。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课文中描绘的搭石场景。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指导。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搭石的来历和特点。
(2)分析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分享课文《搭石》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以“我眼中的搭石”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练笔文章。
3. 制作手抄报,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顺利,但在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关注学生情感的引导,通过设置情景、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搭石》教案8篇
《搭石》教案8篇《搭石》语文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诗歌相同的特点。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中的平凡镜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学情分析】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师:昨天啊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
(课件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搭石》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元第21课搭石。
【教材分析】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写作风格,课堂教学时应该把握好作者的风格,才能事半功倍地引领学生领略文本,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正因为《搭石》一文的作者刘章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所以他才能用那样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么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读者的心,激发读者善良的人性美。
那一方方小小的搭石,就那样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一幅幅画面,质朴生动,让人感动。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的阅读主题是人间真情,前面已经学习了《古诗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对于人间的离愁别绪有了初步感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学习《搭石》,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同时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惰。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教学重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谈话,并课件出示:(),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搭石》教案优秀6篇
《搭石》教案优秀6篇搭石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21 搭石》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什么是搭石?生2:搭石搭在哪?生3:搭石是干什么用的?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相信书中总会有大家需要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反馈字词:谴责懒惰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溪水猛涨脱鞋绾裤理所当然俩人师:课文里的生字词都读准确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
(出示词语)同桌互读有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词语吗?生1:“俩”念liǎ。
生2:“脱鞋绾裤”的“绾”师:“绾”是什么意思?生3:把裤子卷起来。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呢?生:就会着凉感冒。
《搭石》教案(6篇)
《搭石》教案(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6篇《搭石》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搭石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搭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惰、稳、俗、衡、序、伏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体会乡亲们像搭石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领悟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像搭石一样的乡亲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相亲相敬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引出搭石(一)(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但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较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村头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出示课题),感受那浓浓的乡情。
(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检查预习效果。
(出示两组词语)这篇课文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了,预习效果如何呢?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⑴、谴责、懒惰、平衡、伏下(找出谴责的近义词,懒惰的反义词)。
⑴、多音字:间隔、暴涨、一行人、相背而行。
2、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师:南宋有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你们能做到字字读得响亮吗?看来大家都很自信,为了加大难度,老师还有下面两个要求,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感兴趣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⑴、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理清脉络。
同桌合作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别急,和你的同桌交换一下自己的意见。
争取能用几个小标题来概括,看看我们班的较佳拍档是哪两个?4、总结梳理板书。
三、研读搭石,感受重要1、课文围绕搭石写了摆、调、走、让、过搭石,那到底什么是搭石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
《搭石》优秀教案
《搭石》优秀教案•相关推荐《搭石》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搭石》优秀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搭石》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搭石教学设计。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我国当代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那一块又一块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齐读课题。
3、理解“搭”,借这个字学习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办法。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生词读音。
指名读——齐读2、轮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汇报交流:(1)理解什么是“搭石”及搭石的用处。
①用学习“搭”字的方法理解“挽”字。
②体会搭石的作用。
师: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
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脱鞋挽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不方便、很辛苦、很麻烦。
)(2)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方便、美。
)三、品读体验,感悟文本:1、找找第二自然段中表现家一句话。
(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2、学习2——4自然段,体会表现美的语句。
搭石四年级课文教案5篇
搭石四年级课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一文设计。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第17课《搭石》。
内容详细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搭石游戏实践、课后习题讨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搭石游戏的规则及背后的数学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搭石游戏的数学原理,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搭石游戏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搭石游戏道具(或自制搭石道具)、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组有趣的搭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它有什么规则?”2. 课文阅读与生词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搭石游戏规则。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词,如“间隔”、“连续”等。
3. 搭石游戏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搭石道具。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搭石实践,引导学生发现搭石规律。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搭石原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石》2. 生词:间隔、连续3. 搭石游戏规则4. 例题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课后习题第3、4题。
2. 答案:(1)见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搭石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原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有关搭石游戏的变化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搭石》教案(通用14篇)
《搭石》教案(通用14篇)《搭石》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搭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搭石》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洪水、暴雨、猛涨、懒惰、平稳、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通过课题引发疑问,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小组合作,概括搭石之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概括回答。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从学生最喜欢的风景开始)1、一行人“走”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读通句子,正音,师范读。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4)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5)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6)感悟“和谐”之美。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后几幅图画情景,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在第幅图画中,我遇到了,他们(怎样做的),我感受到了?3、体会方法,运用方法,自主学习面对面走搭石,摆搭石等风景,感悟“谦让”、“奉献”之美。
课文《搭石》的教案
《搭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搭石》,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搭石的场景和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搭石的场景和过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搭石的场景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搭石》,生字词卡片,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搭石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搭石的背景和意义。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搭石的实践活动。
(2)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总结搭石的技巧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搭石》。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搭石的小作文。
2. 拓展作业:(1)调查了解当地是否有搭石的传统,收集相关资料。
(2)观察自然界的其他搭石现象,拍照记录,并写一段观察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课文《搭石》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文《搭石》2. 年级:四年级3. 学科:语文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特点和作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搭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特点和作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描绘搭石的画面,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出示课文《搭石》,引导学生思考搭石是什么。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搭石的特点和作用。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描绘搭石的画面。
(2)小组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故事。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搭石的特点和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搭石”为主题,绘画一幅画。
2. 拓展作业:(1)观察大自然,写一篇观察日记。
(2)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制定一个家庭环保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流利程度、感情表达等。
2. 学生对搭石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进行评估。
3. 学生描绘搭石画面的创造性,以及运用生字词编写故事的能力。
公开课《搭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1篇)
公开课《搭石》优秀教学设计公开课《搭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开课《搭石》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开课《搭石》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俗语”、“平衡”、“清波漾漾”5个词语,并理解“绾”、“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
2.重点通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的学习,知道搭石的作用,感受乡亲们走搭石的音乐美和画面美,从中积累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农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也在农村。
请看屏幕!(幻灯片)那里有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有绿意葱茏的树林,有连绵起伏的山峦。
可是每每他回忆起家乡,还是觉得家乡的搭石最美。
那就让我们随着刘章爷爷一起走进这平凡而美丽的(板书课题)——《搭石》。
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1)读词:课件出示重点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写字:学生找容易写错的字,老师板书指导。
(序、暴)2.检查课文朗读小组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落实重点(一)第一自然段1.在大家读的时候我找到了这样一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书。
)2.诵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理解“搭石”。
可是读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没有明白“搭石”到底是什么呢?生回答。
(师预设表扬:你真会读书!原来答案就在书上。
)(第一自然段幻灯片)大家一起再告诉我一遍。
(预设表扬:你们很热心。
谢谢你们!你们的回答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搭石”。
)4.学写生字。
(点击幻灯片3出现第一自然段的前一部分,再点生字变色)这里有五个字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你觉得写的时候哪个字的哪个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师示范书写“暴”。
课文《搭石》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搭石》优秀教案设计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搭石》,了解石头的搭建过程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能力,学会通过观察、实践来掌握搭建石头的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良好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课文阅读,了解石头的搭建过程和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课文中的技巧进行实际的石头搭建。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搭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石头的搭建过程和技巧。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阅读感悟,分享搭建石头的想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石头搭建,体会课文中所学技巧的实际应用。
5.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体会,总结搭建石头的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技巧,尝试在家中或学校内找到合适的石头进行搭建,拍摄照片并附上简要说明。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搭石》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学习的表现、实践操作的技能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阅读感悟、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准备1. 课文《搭石》文本及配套图片。
2. 石头搭建材料(如小石头、积木等)。
3. 相机或手机用于拍摄学生搭建过程和成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石头搭建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搭建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的石头搭建作品,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搭石公开课教案
搭石公开课教案搭石公开课教案五篇搭石公开课教案篇1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著名乡土诗人刘章所作的一篇散文。
走进这篇散文,迎面而来的是清新自然的乡土气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副平凡而又耐人寻味的画面:秋凉以后,乡亲们不约而同摆搭石,忧人之忧调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同到溪边让搭石。
几幅画面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
教学目标:1、弄清什么是搭石,感悟作者家乡搭石的美;2、通过对重点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理解,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情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围绕一道风景,层层深入地研读乡亲们走搭石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引出搭石。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乐)上节课,孩子们初步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知道了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很美。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可以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感受它的平凡和美丽。
(看板书――21 搭石,齐读)2、孩子们,上节课学习的生词都记住了吗?我们有节奏的读,(两个字的词)变换节奏(四字个词)真棒,读出了词语的节奏美。
回忆一下,你都记住了哪些四字词语(生:我记住了….师:写下来,我也说一个,说意思,根据这个意思应该写出哪个词语?写下来)(只出示听写的词语,自行改正)全对的举手,祝贺你们,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
错误的马上改正。
(设计意图: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在复习生字新词时让学生读出词语的节奏美,在听写本文体现美的词语时,让美在无意中进入孩子们的大脑,同时巧妙地将根据意思写词语的方法在课堂上渗透了。
《搭石》教案(通用
《搭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搭石》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搭石游戏的规则与操作,以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中描述的搭石过程。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通过搭石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搭石游戏的规则理解和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以及搭石游戏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搭石教具一套。
学具:学生每人一套搭石学具,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搭石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3. 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进行巩固。
4. 搭石游戏规则讲解:详细讲解搭石游戏的规则,并进行示范操作。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搭石游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搭石技巧。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搭石》2. 课文重点内容:生字词、搭石游戏规则、操作技巧3.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搭石技巧,完成一幅搭石作品,并描述其过程。
2. 答案示例:学生完成的作品描述,注意运用所学生字词和搭石规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搭石游戏的实践,发现生活中的搭石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维力。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搭石语文教案(优秀5篇)
搭石语文教案(优秀5篇)《搭石》篇一设计理念:“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综观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新增了许多图文并茂,极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编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孩子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舞台,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孩子必将还你一片湛蓝的天空。
本案例的设计,旨在以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视角──“寻找美的风景”为“教学触发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创设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孩子在感受“搭石”这一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所蕴含的不寻常的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课前准备:1、课文的插图,有关搭石的资料介绍。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
1、打开书本,去仔细地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
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
2、交流读文感受“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聚焦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①、课件出示“搭石图”,找出书中描写搭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②、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小溪、石头”③、诵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实就是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
四年级语文搭石教案
四年级语文搭石教案
教案名称:搭石
教案目标:
1.了解“搭石”这一传统游戏的背景和规则;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案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他们知道的传统游戏,如跳皮筋、捉迷藏等。
二、呈现(10分钟)
1.展示“搭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块的摆放方式和规则。
2.让学生简单描述“搭石”的玩法和规则。
三、实践(15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搭石游戏。
2.给每个小组一些石块,并告诉他们要按照规则进行搭石。
3.指导学生在搭石的过程中注意规则的约束和技巧的运用。
四、分享(10分钟)
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搭石的作品。
2.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自己的搭石经验和感受。
五、总结(5分钟)
1.与学生总结“搭石”这个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搭石,这个游戏有什么好处。
六、拓展(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搭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工地等。
2.鼓励学生通过搭石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
1.搭石的图片;
2.石块。
评价与反思:
1.在实践环节,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搭石,避免过多干预;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以促进他们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3.评价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在团队合作和规则遵守方面的表现;引导学生反思并改进。
人教版搭石的教案
人教版《搭石》教案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搭石在民间的传统和技巧,以及搭石所蕴含的团结互助精神。
课文通过描述人们在溪流上搭石的情景,展现了搭石这项活动的乐趣和价值,以及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相互配合、和谐共生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传统和技巧。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搭石的技巧。
(3)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传承搭石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和谐共生的美好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传统和技巧。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搭石乐趣和团结互助精神。
(2)学会搭石的技巧,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搭石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搭石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搭石的初步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了解搭石的传统和技巧,尝试运用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小组内讨论搭石的技巧,交流学习心得。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经验。
4. 实践操作(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实际操作搭石,体会搭石的乐趣。
(2)学生互评、自评,提高搭石技巧。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团结互助精神。
(2)学生分享自己在搭石过程中的感受,培养集体荣誉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搭石技巧,拍摄一组搭石照片,下节课分享。
语文课文《搭石》教案(7篇)
语文课文《搭石》教案〔7篇〕教学目标:1、生疏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散、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觉察美、赏识美,感受乡亲们奇特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静静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难忘的乡情。
3、学习认真观看、生动描写的方法,培育留心观看、认真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觉察美、赏识美,感受乡亲们奇特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静静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难忘的乡情。
2、学习认真观看、生动描写的方法,培育留心观看、认真感受的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乡亲们纯朴、奇特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带来的温存和欢快,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觉察美。
教学预备:拍摄搭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一、渲染情境,揭开文本之面纱。
1、看大屏幕: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秀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亮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特别秀丽。
可是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秀丽的搭石。
看教师写课题〔板书课题:21搭石〕,齐读课题。
请同学翻开课文103页,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读课文〕2分钟左右二、初读文本,相约便民之搭石。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划出文中写搭石的句子。
2、组织沟通。
〔1〕师:同学读书都特别的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请一生说〕你找的很准确。
〔2〕、师质疑:假设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呢?谁也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需脱鞋绾裤。
大屏幕出示:“挽”。
“挽wǎn”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
〕那脱鞋挽裤呢?〔生:脱掉鞋子卷起裤子。
〕师:那就是说,假设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需——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需——脱鞋挽裤人们赶集就必需——脱鞋挽裤人们访友就必需——脱鞋挽裤。
《搭石》教案通用
《搭石》教案通用教案:《搭石》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详细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农村民间传统搭石技艺,通过描绘人们搭石、过河的情景,展现了搭石文化的魅力和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
文章以搭石为主题,穿插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传递了勤劳、友善、团结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搭石技艺的赞美之情。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搭石的文化背景和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结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搭石的文化内涵,感受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引入搭石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集体朗读: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 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5. 分析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搭石的文化背景和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
6.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搭石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搭石:农村民间传统技艺和谐相处:村民之间友善、互助团结协作:勤劳、友善、团结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搭石的认识和感受。
3. 以“搭石”为主题,编写一个短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搭石》,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农村民间传统搭石技艺,感受到了搭石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对搭石的文化内涵和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还需进一步强化。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搭石技艺表演,加深对搭石文化的了解。
2. 开展以“搭石”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搭石》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惰、稳、俗、衡、序、伏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体会乡亲们像搭石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领悟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像搭石一样的乡亲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相亲相敬的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教学流程:
一、复习字词,格言导入,确立学习交流话题:
1、复习生字词,纠正读音。
2、师谈话,推荐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说说对格言的理解。
3、确立学习话题“寻找一片美的风景”,(板书课题:搭石)
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
1、打开书本,去仔细地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
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
2、①、交流: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
②、“什么是搭石?”根据书中描写搭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
解。
课件出示“搭石图”,加深理解。
③、你走过搭石吗?如果你在上面走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3、聚焦中心句:对,这就是有趣的搭石,它——“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诵读。
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
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实就是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
(板书“小小搭石寻常景”)可是,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
可这么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
三、品读文本,鉴赏搭石图,感受风景这边独好:
1、谈话,传递读文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静静地默读课文,找出写走搭石的句子,想象画面。
2、反馈:通过读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画面?
①、(预设画面:了年纪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满意才离去。
走搭石的人们不抢路,动作协调有序。
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河时,会互相谦让。
(随机板书:细细摆放为他人)
年轻人背年长的老人过搭石。
……
②、点评:同学们真会读书。
透过语言文字,能想象出这么多画
面。
就让我们来细细鉴赏这一块块搭石,感受这字里行间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让我们感动的风景。
3、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鉴赏画面一:“众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声影美”。
请你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
①、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师: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搭石上的美?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的动作非常协调有序?(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重点体会乡亲们是怎么走的。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先自己试试。
指名读,随机点评,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
②、变序朗读,感受语言的诗意美。
师:老师把它变成一首小诗,看多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轻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啊!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人们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导读中心句: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
(导读中心句:不禁让我们赞叹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鉴赏画面二:“两人走搭石,谦让敬老传递美”。
①、谈话,导入:
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
(有感情地读,体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
②、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再读好它。
(多媒体课件展示)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③、品味: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④、小结,指导朗读: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吧。
师: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假如——()。
想象拓展,补充画面,提炼情感:
①、谈话,指导想象:
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走搭石的时候,还会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出示作业纸,轻声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
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
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
假如(…………………………………………………………)
②、小结,回扣中心句:(随机板书:谦让敬老见真情)
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
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四、走出文本,透过搭石,感悟诗人情怀。
1、谈话:课文学到现在,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是一排排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吗?那它是什么?
2、课件展示文章结尾段:诵读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
)
(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4、课外拓展,感悟情怀。
①、拓展,介绍:是呀,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他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
也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
②、再度回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五、延伸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
1、教师谈话:
是的,美文《搭石》让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诗欣赏(课件出示)。
2、是啊,孩子们,搭石这么小的事物中都饱含着美,我们从中发现了作者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你发现我们身边有美吗?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请同学们写下来。
3、总结: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附:板书设计: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小搭石寻常景,
细细摆放为他人。
协调有序走搭石,
谦让敬老见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