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习题及答案修订稿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1-8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1-8](https://img.taocdn.com/s3/m/34303e0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7b.png)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1-8基础化学习题答案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求0.010kgNaOH、0.100kg(1Ca2+)、0.10kg(1Na2CO3)的物质的量。
22解:(1)m(NaOH) = 0.010kg M(NaOH) = 40gmol-1n(NaOH) =21040= 0.25 (mol)2(2)m(1Ca2+) = 0.100kg M(1Ca2+) = 40gmol-1 n(1Ca2+) =2__= 5.0(mol)12(3)m(Na2CO3) = 0.10kg M(Na2CO3) = 53gmol-121n(Na2CO3) =__= 1.89 (mol)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1)1.026 4位(2)0.0208 3位(3)0.003 1位(4)23.40 4位(5)3000 无数位(6)1.0×10-3 2位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3)3.22 23.171.26 103= 5.93×10 (4)-35.4 4.32 102.325 2.1524.6×10-24、(1) 以H2SO4为基本单元,M(H2SO4)=98g/mol;(2) 以HSO4-为基本单元,M(HSO4-)=97g/mol;(3) 以3H2SO4为基本单元,M(3H2SO4)=294g/mol。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二章溶液与胶体1、在25oC时,质量分数为0.0947的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6gL-1,在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为0.997 gL-1。
计算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解:设取稀硫酸溶液1L,则n(H2SO4) = n(H2O) =1.06 1000 0.0__1.06 1000 (1 0.0947)18= 1.02 (mol) = 53.31(mol)c(H2SO4) =n(H2SO4)V= 1.02 (moll-1)1.021.02 53.31x(H2SO4) =b(H2SO4) =n(H2SO4)n(H2SO4) n(H2O)== 0.0188n(H2SO4)m(H2O)=1.021000 1.06 (1 0.0947)= 0.106(molkg-1)2、醚的正常沸点为34.5℃,在40℃时往100g乙醚中至少加入多少摩尔不挥发溶质才能防止乙醚沸腾?解:Tb Kb bB )2.02 (40-34.5n0.1n = 0.22mol3、苯的凝固点为5.50℃,Kf = 5.12 Kkgmol-1。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标准答案-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标准答案-章](https://img.taocdn.com/s3/m/f40965a3ccbff121dc368332.png)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章————————————————————————————————作者:————————————————————————————————日期:习 题 答 案第一章 绪论1、求0.010kgNaOH 、0.100kg (21Ca 2+)、0.10kg (2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n (NaOH) =4010= 0.25 (mol) (2)m (21Ca 2+) = 0.100kg M (21Ca 2+) = 40g ·mol -1 n (21Ca 2+) =20100= 5.0(mol) (3)m (21Na 2CO 3) = 0.10kg M (2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53100=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3)31026.117.2322.3⨯⨯= 5.93×10-3(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机部分)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8f78602cc1755270722080a.png)
均为 Na + , K + , Br , Cl 离子各 1mol 。
第十章开链烃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2、NaCl 相同?如将 CH 4 及 CCl 4 各 1mol 混在一起,与 CHCl 3 及 CH 3Cl 各 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 为什么?答: NaCl 与 KBr 各 1mol 与 NaBr 及 KCl 各 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 - -由于 CH 4 与 CCl 4 及 CHCl 3 与 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 物。
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⑴2-甲基丙烷⑵2,4,4-三甲基-5-丁基壬烷⑶己烷⑷3-乙基戊烷⑸3-甲基-5-异丙基辛烷⑹2-甲基-5-乙基庚烷4、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假如某个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予以更正。
H 3CCH 3 ⑴3,3-二甲基丁烷 H 3CH 2CH 3H 3C错,2,2-二甲基丁烷CH 2CH 3 ⑵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H 3C HC C3错,2,3,3-三甲基戊烷CH 3CH 3⑶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H 3CC CH 3CH 33错,2,2,3,5,6-五甲基庚烷H 3CC H 2CH 3CH 3H 3CCH⑷2,3-二甲基-4-丙基庚烷H 3H CH 2 CC H 2CH 3CH 2CH 2CH 3H 3CH 3CCH 2CH 3H 2⑸2,4,5,5-四甲基-4-乙基庚烷H 3CHC H 2 CH 3CC C 3 32 CH32CH2 3CH 2 3CH 3 3CH 3 2CH 3⑹2,2,3-三甲基戊烷H3CH3CCCH3CH2CH35、写出分子式为C6H14的烷烃的各种异构体,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丙标出伯、仲、叔、季碳原子。
1oCH 32oCH 2 2 o22 oCH2 oCH 21 o己烷1oCH 3oCH 21 o CH32 o CHo1 oCH32-甲基戊烷1 o CH31oCH 32ooCH2 oCH2 1 oCH3 3-甲基戊烷1oCHo3 oCH1 o3 2,3-二甲基丁烷1 o CH31 o1 o CH31oCH2o4 oCCH32,2-二甲基丁烷H3C 1 o 1 o CH36、⑶>⑵>⑸>⑴>⑷7、写出2,2,4-三甲基戊烷进行氯代反应可能得到的一氯代产物的结构式。
基础化学习题及详细答案.doc
![基础化学习题及详细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221e92e9b6648d7c0c7463e.png)
基础化学习题及详细答案..第三章电解质溶液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解答难题解析[TOP] 例3-1 (1) 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pH值为4.66,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00 mmol·L-1,求混合前NaOH和H3PO4溶液的浓度各为多少?(2)若此NaOH和H3PO4溶液以2:1的体积混合,溶液pH和渗透浓度各为多少?(已知H3PO4:pKa1=2.16;pKa2=7.21;pKa3=12.32)分析(1) 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由pH=4.66知混合后只有NaH2PO4,那么NaOH和H3PO4浓度相等,再由混合溶液渗透浓度求得NaOH和H3PO4溶液的浓度。
(2)NaOH和H3PO4以2:1体积混合,可计算出溶液pH和渗透浓度。
解(1)因NaOH 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4.66=(pKa1+pKa2)/2,可判断混合溶液只含有NaH2PO4,因此混合前NaOH和H3PO4浓度相等,又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00 mmol·L-1的体积混合,溶液pH和渗透浓度各为多少?(已知H3PO4:pKa1=2.16;pKa2=7.21;pKa3=12.32)分析(1) 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由pH=4.66知混合后只有NaH2PO4,那么NaOH和H3PO4浓度相等,再由混合溶液渗透浓度求得NaOH和H3PO4溶液的浓度。
(2)NaOH和H3PO4以2:1体积混合,可计算出溶液pH和渗透浓度。
解(1)因NaOH 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4.66=(pKa1+pKa2)/2,可判断混合溶液只含有NaH2PO4,因此混合前NaOH和H3PO4浓度相等,又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00 mmol·L:1的体积混合发生的反应为:2NaOH(aq) + H3PO4(aq)Na2HPO4(aq) + 2H2O(aq) 由于混合前c(NaOH)= 0.20 mol·L-2NaOH(aq) + H3PO4(aq)Na2HPO4(aq) + 2H2O(aq) 由于混合前c(NaOH)= 0.20 mol·L:计算加入固体NaA后的[A-]和[HA]时,要用简化处理,否则计算很烦琐,且没有必要。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7b1f3f90f76c661371a07.png)
基础化学 第一章 习题参考答案3. (1) 5位,(2) 3位,(3) 2位,(4)1位,(5)2位。
4. %1.0001.01024.00001.01024.01024.01023.0-=-=-=-=RE5. kPa}){}{}({m N 10}){}{}({dm m N }){}{}({ L J }){}{}({K mol K J L mol }){}{}({ ])[][]([}){}{}({][}{][}{][}{2331111-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T R R c c cRT Π⨯⨯=⋅⨯⨯⨯=⋅⋅⨯⨯=⋅⨯⨯=⨯⋅⋅⨯⋅⨯⨯=⨯⨯⋅⨯⨯=⋅⨯⋅⨯⋅==-----式中,花括号代表量的值,方括号代表量的单位。
6. 1 mi 3 = 1.609 3443 km 3 = 4.168 182 km 3, 所以水资源的总体积V = (317 000 000 + 7 000 000 + 2 000 000 + 30 000) × 4.168 182 km 3 =1.3590 ×109 km 37.m ol 0.25 kg 1g1000 m ol g )00.10.160.23(kg 0.010(NaOH)1-=⨯⋅++=nmol1.89 kg 1g 1000 mol g )00.16301.1299.222(21kg 0.100 )CO Na 21(mol4.99 kg 1g1000 mol g 08.4021kg 0.100 )Ca 21(1-321-2=⨯⋅⨯++⨯⨯==⨯⋅⨯=+n n8. m ol 2.57 m ol g )35.45 239.65(g350)(ZnCl 1-2=⋅⨯+=n1-21-2k mol 3.95 kg 1g1000 650mol 2.57 )(ZnCl L mol 3.48 L1mL1000 mL 39.57mol 2.57)(ZnCl g g b c ⋅=⨯=⋅=⨯=9. 1-1--3L mmol 5.1 mol 1mmol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9.13g 10 20 )(K ⋅=⨯⨯⨯⋅⨯=+c1-1--3-L mmol 103 mol1mmol 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5.453g 10 366 )(Cl ⋅=⨯⨯⨯⋅⨯=c10. 设称取含结晶水的葡萄糖(C 6H 12O 6·H 2O)的质量为m ,052600. molg 16.0)1.01g/[(2 50)-(1000 mol 0.28mol0.278 )O H (C Lmol 0.278 mol g )0.16601.1120.126(L g 0.05 )O H (C g 27.5L g 50.0 L.50001g )0.1601.120.16601.1120.126(g)0.16601.1120.126( O)H O H (C 1-61261-1-1-61261-26126=⋅+⨯+=⋅=⋅⨯+⨯+⨯⋅==⋅=⨯+⨯+⨯+⨯+⨯⨯+⨯+⨯⨯=⋅x c m m ρ11. L .41 L g .091g 3.02g )5.350.23( g 5.0 (NaCl)1-=⋅⨯+⨯=V12. ∵ 10KI + 2KMnO 4 + 8H + = 12K + + 2MnO 2 + 5I 2 + 4H 2O∴ mol 0.004 mol g )9.1262(21g 0.508 )I 21( )KMnO 51 (KI 1-24=⋅⨯⨯==+n n基础化学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1. 根据 BA AA n n n x +=,mol 56.5mol 18.0g 100g O)(H 1-2=⋅=n mol 0292.0molg 342g 0.10)(1=⋅=-蔗糖n 995.0mol0292.0mol 56.5mol 56.5)(O)(H O)(H O)(H 222=+=+=蔗糖n n n xkPa 33.2995.0kPa 34.2O)(H 20=⨯==x p p2. (1) mol 004912.0molg 342g68.1)(1=⋅=-甲n mol 003551.0molg 690g45.2)(1=⋅=-乙n 1kg mol 2456.0kg0200.0mol004912.0-⋅==(甲)b1kg mol 1775.0kg0200.0mol003551.0-⋅==(乙)b溶液乙的蒸气压下降小,故蒸气压高。
基础化学练习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
![基础化学练习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2bd70a34028915f804dc2ec.png)
1.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C )A.0.1mol/L NaClB.L H SOC.L 葡萄24糖 D. L CaCl22. 2.0mol/L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接近于(B)A. L MgCl2B. L NaClC.L蔗糖溶液 D. L CaCl24.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D)2-B. HCl +-A. CO 3 C. NH 4 D. HCO36. 磷酸 H3PO4的 pKa1=、 pKa2=、 pKa3=,则 HPO42-的 pKb 为:( A)A. B. 11.84 C.7.室温下 L HB溶液的 pH 值为 3,则其 pOH值为 (D)A. 7B. 1C. 13D. 118.在 L HAc 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溶液的pH 值将会 (B)A.不变 B .增大 C.减小 D. 与 pOH相等9.在 BaSO4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将不使BaSO4的溶解度下降 (C)A. 1mol/L MgSOB. 2mol/L BaCl2C.4NaCl D. 1mol/L Ba(NO 3) 210.将下列各对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D )A. 0.2mol/L Na CO 和 L NaHCOB. L H3PO 和 L NaOH2334C. L H3PO4 和L NaOHD. L NH 3 和L HCl11.已知 H3PO4(Ka1=×10 -3,Ka2=×10 -8,Ka3=×10 -13) ,取 L NaH2PO4与 L Na 2HPO4等体积混合,则此溶液的 pH值约为 ()A. B. C. D.12. 某缓冲溶液共轭酸的Ka=10-5 , 从理论推算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的pH 是( D)A 、 6-8B 、 5-7 C、 7-9 D、 4-614.- 2 -(H2CO3的Ka1=×10- 7- 11构成的缓冲溶液在总浓度相同的条由 HCO3- CO3, Ka2=× 10)件下,缓冲能力最强的溶液的pH值为 (A)A . B. C. D.17.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标志着(A)A.化学反应达到平衡B.反应进行完全C.正、逆反应的焓变相等D.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18.要改变可逆反应A+B=C+D的标准平衡常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A.改变系统的总压力B.加入催化剂C. 改变 A,B,C,D的浓度D.升高或降低温度19.元反应 A+2B →C + D ,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是( A)A. V=kC2B. V=kC2C. V=kC( A)D.无法确定( A)C(B)( B)20.某一级反应,反应物浓度由L 降至 L 需用 20min,由 L 降至 L 需用的时间是:( A)A. 20minB. 40minC. 10minD. 60min22.反应级数等于(B)A. 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之和B.速率方程式中反应物浓度项的指数之和C.反应分子数D.元反应方程式中各生成物计量数之和2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C)A.能加快正向反应B.能加快逆向反应C.同等程度地加快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D.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都无变化24.关于速率常数k 的叙述正确的是(B)A. k与反应物浓度成反比B.条件一定时,反应的k 值恒定不变C. 不同的反应,同一温度下,k 值相同D. k值与反应速率无关25.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D)A.一级反应B.零级反应C.二级反应D.元反应26.已知时,φθ (Fe 3+/Fe 2+) =+,φθ(Hg 2+/Hg)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Hg+ 2Fe3+= Hg2++ 2Fe2+( B)A.正向自发进行B.逆向自发进行C.不能进行D.不确定27. Fe3+--在酸性溶液中能使K Cr O 溶液变为黄绿色。
基础化学习题及答案精修订
![基础化学习题及答案精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5481ea38be23482fb4da4cbe.png)
基础化学习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1.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C )A. L NaClB. L H2SO4C. L 葡萄糖D. L?CaCl22. L 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接近于(B )A. L MgCl2 B. L NaCl C. L 蔗糖溶液 D. L CaCl24.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D ) A. CO32- B. HCl C. NH4+ D. HCO3-6.磷酸H3PO4的pKa1=、pKa2=、pKa3=,则HPO42-的pKb为:(A )7. 室温下L HB 溶液的pH值为3, 则其pOH值为( D )A. 7B. 1C. 13D. 118.在L HAc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溶液的pH值将会(B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与pOH相等9. 在BaSO4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将不使BaSO4的溶解度下降(C )A. 1mol/L MgSO4B. 2mol/L BaCl2C. NaClD. 1mol/L Ba(NO3)210.将下列各对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D )A. L Na2CO3 和 L NaHCO3B. L H3PO4 和 L NaOHC. L H3PO4 和 L NaOHD. L NH3 和 L HCl11. 已知H3PO4(Ka1=×10-3, Ka2=×10-8, Ka3=×10-13),取L NaH2PO4与L Na2HPO4等体积混合,则此溶液的pH值约为( )A. B. C. D.12.某缓冲溶液共轭酸的Ka=10-5,从理论推算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的pH是( D )A、6-8B、5-7C、7-9D、4-614. 由HCO3--CO32-(H2CO3的Ka1=×10-7,Ka2=×10-11)构成的缓冲溶液在总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缓冲能力最强的溶液的pH值为(A )A .B. C. D.17.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标志着( A )A.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B.反应进行完全C.正、逆反应的焓变相等 D.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18. 要改变可逆反应A+B=C+D的标准平衡常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A. 改变系统的总压力B. 加入催化剂C. 改变A,B,C,D的浓度D. 升高或降低温度19. 元反应 A+2B→C + D,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是( A )A. V=kC(A)C2(B)B. V=kC2(B)C. V=kC(A)D.无法确定20. 某一级反应,反应物浓度由L降至L需用20min,由L降至L需用的时间是:( A )A. 20minB. 40minC. 10minD. 60min22. 反应级数等于( B )A. 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之和B. 速率方程式中反应物浓度项的指数之和C. 反应分子数D. 元反应方程式中各生成物计量数之和2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C )A. 能加快正向反应B. 能加快逆向反应C. 同等程度地加快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D. 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都无变化24. 关于速率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k与反应物浓度成反比B.条件一定时,反应的k值恒定不变C.不同的反应,同一温度下,k值相同D. k值与反应速率无关25.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D )A. 一级反应B. 零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元反应26. 已知时,φθ(Fe3+/Fe2+)=+,φθ(Hg2+/Hg)=+,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Hg+2Fe3+=Hg2++2Fe2+( B )A. 正向自发进行B. 逆向自发进行C. 不能进行D. 不确定27. Fe3+氧化Br-; Br-在酸性溶液中能使K2Cr2O7溶液变为黄绿色。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无机部分)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无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41e271ba8114431b90dd811.png)
⑵
-2
⑶
-4
⑺ 1.1×10
1
⑻ 5.0×10-15
+
5.0×10
6.3×10
1.8×10
-5
1.1×10
-11
6.3×10
-8
1.0
[OH ] 2.0×10-13 1.6×10-11 5.5×10-10 8.7×10-4 1.6×10-7 1.0×10-14 8.9×10-16 2.0 3、 [OH-]=1.3×10-3 mol·L-1 α=1.3% 4、HOAc:[H+]=1.9×10-3mol·L-1 α=0.94% HCN:[H+]=9.9× -6 -1 + 10 mol·L α=0.0050% c 相同,Ka 越大,[H ]与 α 越大 5、⑴0.1mol·L-1HCl>HF>H2S>HCN>1.0× 10-5mol·L-1HCl ⑵ HF 最大,HCN 最小 ⑶0.1mol·L-1HCl 6、HOCN:[H+]=3.5×10-3 mol·L-1 HCN: + -6 -1 -5 -1 3 [H ]=7.0×10 mol·L HOCN>HCN 7、1.3×10 mol·L 8、⑴2.0×10 ⑵7.65 9、445mL 10、⑴9.03 ⑵4.97 ⑶7.00 ⑷9.28
2
1 ⑷m = 0 2
5、 n ≥ 3 、 l = 0,1 、 l = 0 、 m = 0 、 m s = ±
2
1 2
2s
n 2 2
m 0 0
ms +1/2 -1/2
2p3
※
2 2 2
1 1 1
0 +1 -1
+1/2 +1/2 +1/2
基础化学练习题与答案
![基础化学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19460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1.png)
基础化学练习题与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炔烃的熔点、沸点比相应的烯烃高,密度稍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沉淀反应中,当离子积<Ksp时,从溶液中继续析出沉淀,直至建立新的平衡关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指示剂在溶液中显现的颜色是随着指示剂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苯的通式与炔烃的通式相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烃类物质叫做芳香烃。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基准物质可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烃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可以看作有机物的母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中和10mLHCl溶液(c=0.1mol·L-1)和10mLHAc溶液(c=0.1mol·L-1)所需NaOH溶液(c=0.1mol·L-1)的体积相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质量摩尔浓度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滴定突跃范围的宽窄,与酸碱的浓度无关,只与酸碱的性质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叫做烯烃。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醇与水相似,可以与活泼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在实验室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酚酞,则呈现红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两性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在酸碱滴定中,用错了指示剂,不会产生明显误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无限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两电对的电位值差值越大,平衡常数值越大,反应越完全。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12297fd804d2b160b4ec0a9.png)
述溶液加入一定体积的ωB= 的 H2SO4(相对密度 d = kg·L-1)配制成
1 000 mL 浓度为 mol·L-1 的 H2SO4 溶液?
解:500 mL mol ·L-1H2SO4 中,
n(H2SO4) = c1V1 = 500× = (mmol)
300 mL 0mol ·L-1H2SO4 中,
溶液变稀,乙溶液变浓,直到二者蒸气压相等,两溶液的浓度不再变化。
(3) 设当达到系统蒸气压平衡时,从乙溶液转移到甲溶液的水的质量为 y g,平衡时两
20.0 y)g
18.02g mol-1
18.02g mol-1
(20.0 y)g
1.68g
液的密度为 1.13 kg·L-1,计算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
bB
95 / 98 (400 5) 103
2.4(mol
kg -1)
cB
500
95 / 98 10 3 /1.13
2.2(mol L1)
x(H2SO 4 )
(95
95 / 98 / 98 ) (405
1.68g
0.996
18.02g mol-1 342g mol-1
20.0g
18.02g mol-1
xA 20.0g
0.997 2.45g
18.02g mol-1 690g mol-1
乙溶液溶剂的摩尔分数大,所以乙溶液的蒸气压大。
(2) 在同一个恒温密闭的钟罩里,乙溶液的蒸气压大,乙溶液的水会向甲溶液转移,甲
量。
解:两份非电解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说明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同。设某
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为 MB g·mol-1,有
基础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1293114791711cd79171f.png)
基础化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一:基础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chap5】1.何谓沉淀溶解平衡?同物质的量的bacl2和h2so4混合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浓度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答:难溶电解质溶解和沉淀速度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分子或离子的量不再改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ba2+、cl-、so4、h+、oh-2?2.活度积、溶度积、离子积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答:活度积、溶度积指平衡状态下的活度积或浓度积,对给定的难溶电解质其活度积只与温度有关,溶度积不但与温度有关,还和溶液离子强度有关,对于ma型难溶电解质:?ksp(ma)。
离子积指任意状态下的浓度积,其值是任意的。
?(m?)??(a?)3.无副反应时,沉淀的溶度积与溶解度有何关系?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否一定小?举例说明。
答:s?mmnn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能根据溶度积数值大小直接判断。
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不一定小,如ag2cro4与agcl。
4.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还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碱效应、配位效应等。
5.判断下列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并予以解释。
(1)将少量caco3固体放入稀hcl中。
(2)将少量mg(oh)2放入nh4cl溶液中。
答:(1)caco3固体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caco3(s)ca2+ + co32-+2h+h 2co 3→co2 +h 2o(2)mg(oh)2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的氨水,有肉色沉淀生成。
原因是饱和h2s水溶液提供的s2-很少,此时mg(oh)2(s)mg2+ + 2oh-+2nh4+(4)黑色固体变成白色固体。
so42- +h2o(5)白色沉淀变成黄色沉淀。
agcl(白)+ i-(6)浅兰色沉淀消失,生成深兰色溶液。
cu(oh)2 + 4nh3pb2++so42-→pbso4↓(白)agi(黄)+cl-[cu(nh3)4](oh)2答:(1)(2)减小(同离子效应);(3)增大(盐效应);(4)增大(配位效应)。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676c6b287c24028905fc37e.png)
基础化学(第3版)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第一章 绪 论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A. c (H 2SO 4) = 0.8 mol·L -1B. c [21(H 2SO 4)] = 0.8 mol·L -1 C. c [21 (H 2SO 4) ]= 0.4 mol·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L -1 答;正确的是A 。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L -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L -1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B 应为“1摩尔碳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21Ca 2+)的物质的量。
解:M (2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n (21Ca 2+) = [ m / M (21Ca 2+) ] = (0.100×103 )/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L -1表示。
基础化学第七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基础化学第七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2044d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c.png)
基础化学第七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简介基础化学是大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
此文档为基础化学第七版的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第一章:物质的基本结构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分子性固体的是() A. CO2 B. NaCl C. SiO2 D. H2O2.具有离子特征的物质是() A. 氧气 B. 水蒸气 C. 纯净水 D. 氢气3.分子式为C6H12O6的物质是() A. 脱氧核糖 B. 核苷酸 C. 葡萄糖 D. 羟基脂4.下列哪个元素对地球物质成分占比最之() A. Na B. K C. Ca D.Fe填空题1.第一位圆周率的值为()2.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列的准则是()3.水是一种()4.茶叶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作用,会产生一种重要的香气化合物,叫做()简答题1.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明确原子核和电子的作用。
2.简要介绍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3.简述一下水的性质及其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选择题: 1. A 2. B 3. C 4. C 填空题: 1. 3.1415926 2. 原子序数的递增排列规则 3. 液体 4. 芳香化合物简答题: 1.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占据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
电子带负电荷,以电子云的形式环绕在原子核周围的各层轨道上,是原子的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时,原子是稳定的。
2. 离子键是由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用一个或多个电子对形成的。
3. 水是一种氢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的分子化合物。
具有极性分子,可以与其他极性或离子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
水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有很多,它是生命体内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溶剂,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为生物体内大量化学反应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同时,水也可以调节体内的温度,起到保温作用。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3d558c6f61fb7360b4c6540.png)
基础化学(第3版) 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第一章 绪 论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 [(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 2SO 4) = 0.8 mol ·L -1B. c [21(H 2SO 4)] = 0.8 mol ·L -1C. c [21(H 2SO 4) ]= 0.4 mol ·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 ·L -1 答;正确的是A 。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 ·L -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 ·L -1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B 应为“1摩尔碳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21Ca 2+)的物质的量。
解:M (2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n (21Ca 2+) = [ m / M (21Ca 2+) ] = (0.100×103)/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为20mg ,计算K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 ·L -1表示。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7b1f3f90f76c661371a07.png)
基础化学 第一章 习题参考答案3. (1) 5位,(2) 3位,(3) 2位,(4)1位,(5)2位。
4. %1.0001.01024.00001.01024.01024.01023.0-=-=-=-=RE5. kPa}){}{}({m N 10}){}{}({dm m N }){}{}({ L J }){}{}({K mol K J L mol }){}{}({ ])[][]([}){}{}({][}{][}{][}{2331111-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T R R c c cRT Π⨯⨯=⋅⨯⨯⨯=⋅⋅⨯⨯=⋅⨯⨯=⨯⋅⋅⨯⋅⨯⨯=⨯⨯⋅⨯⨯=⋅⨯⋅⨯⋅==-----式中,花括号代表量的值,方括号代表量的单位。
6. 1 mi 3 = 1.609 3443 km 3 = 4.168 182 km 3, 所以水资源的总体积V = (317 000 000 + 7 000 000 + 2 000 000 + 30 000) × 4.168 182 km 3 =1.3590 ×109 km 37.m ol 0.25 kg 1g1000 m ol g )00.10.160.23(kg 0.010(NaOH)1-=⨯⋅++=nmol1.89 kg 1g 1000 mol g )00.16301.1299.222(21kg 0.100 )CO Na 21(mol4.99 kg 1g1000 mol g 08.4021kg 0.100 )Ca 21(1-321-2=⨯⋅⨯++⨯⨯==⨯⋅⨯=+n n8. m ol 2.57 m ol g )35.45 239.65(g350)(ZnCl 1-2=⋅⨯+=n1-21-2k mol 3.95 kg 1g1000 650mol 2.57 )(ZnCl L mol 3.48 L1mL1000 mL 39.57mol 2.57)(ZnCl g g b c ⋅=⨯=⋅=⨯=9. 1-1--3L mmol 5.1 mol 1mmol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9.13g 10 20 )(K ⋅=⨯⨯⨯⋅⨯=+c1-1--3-L mmol 103 mol1mmol 1000 L 1L 100mL 1000 mol g 5.453g 10 366 )(Cl ⋅=⨯⨯⨯⋅⨯=c10. 设称取含结晶水的葡萄糖(C 6H 12O 6·H 2O)的质量为m ,052600. molg 16.0)1.01g/[(2 50)-(1000 mol 0.28mol0.278 )O H (C Lmol 0.278 mol g )0.16601.1120.126(L g 0.05 )O H (C g 27.5L g 50.0 L.50001g )0.1601.120.16601.1120.126(g)0.16601.1120.126( O)H O H (C 1-61261-1-1-61261-26126=⋅+⨯+=⋅=⋅⨯+⨯+⨯⋅==⋅=⨯+⨯+⨯+⨯+⨯⨯+⨯+⨯⨯=⋅x c m m ρ11. L .41 L g .091g 3.02g )5.350.23( g 5.0 (NaCl)1-=⋅⨯+⨯=V12. ∵ 10KI + 2KMnO 4 + 8H + = 12K + + 2MnO 2 + 5I 2 + 4H 2O∴ mol 0.004 mol g )9.1262(21g 0.508 )I 21( )KMnO 51 (KI 1-24=⋅⨯⨯==+n n基础化学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1. 根据 BA AA n n n x +=,mol 56.5mol 18.0g 100g O)(H 1-2=⋅=n mol 0292.0molg 342g 0.10)(1=⋅=-蔗糖n 995.0mol0292.0mol 56.5mol 56.5)(O)(H O)(H O)(H 222=+=+=蔗糖n n n xkPa 33.2995.0kPa 34.2O)(H 20=⨯==x p p2. (1) mol 004912.0molg 342g68.1)(1=⋅=-甲n mol 003551.0molg 690g45.2)(1=⋅=-乙n 1kg mol 2456.0kg0200.0mol004912.0-⋅==(甲)b1kg mol 1775.0kg0200.0mol003551.0-⋅==(乙)b溶液乙的蒸气压下降小,故蒸气压高。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50035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3.png)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第⼆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是⾮题(共10题)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沸点升⾼、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引起的。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等量的⽔中,该两溶液的蒸⽓压下降值相等。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5. 溶液的蒸⽓压下降和沸点升⾼仅适⽤于难挥发的⾮电解质溶质,⽽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7. ⼀定量的电解质加⼊纯⽔中,此溶液的沸点⼀定⾼于100℃,但⽆法定律计算。
()8. 任何两种溶液⽤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
()9. 分散质粒⼦⼤⼩在合适的范围内,⾼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胶。
()10. AlCl3、MgCl2、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
()⼆、选择题( 共11题)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定是浓溶液(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后⽔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于1(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2. 已知⼄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g·cm-3和g·cm-3,若将⼄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A) mol·dm-3(B) mol·dm-3(C) mol·kg-1(D) mol·kg-13. g 某聚合物溶于100 cm3⽔中, 20℃时的渗透压为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质量是----------------------------------------------------------------------------------------------------( )(A) ×102(B) ×104(C) ×105(D) ×1064. mol·dm-3蔗糖的⽔溶液、·dm-3⼄醇的⽔溶液和mol·dm-3⼄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A) 渗透压(B) 凝固点(C) 沸点(D) 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5. % 的NaCl 溶液产⽣的渗透压接近于-----------------------------------------------( )(相对原⼦质量: Na 23, Cl(A) % 葡萄糖溶液(B) % 蔗糖溶液(C) mol·dm-3葡萄糖溶液(D) mol·dm-3蔗糖溶液6.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最多的溶质是--------------------------( )(A) CuSO4(B) K2SO4(C) Al2(SO4)3(D) KAl(SO4)27.要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必须向200 g ⽔中加⼊CaCl2的物质的量是(⽔的K f= K·kg·mol-1)--------------------------------------------------------------------------------( )(A) mol (B) mol (C) mol (D) mol8.某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为℃, 则其凝固点为---------------------( )(⽔的K b= K·kg·mol-1, K f= K·kg·mol-1)(A) ℃(B) ℃(C) ℃(D) ℃9. 与纯溶剂相⽐,溶液的蒸⽓压-----------------------------------------------------------------( )(A) ⼀定降低(B) ⼀定升⾼(C) 不变(D) 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若溶质是挥发性很⼤的化合物就不⼀定降低10. 60℃时, 180 g⽔中溶有180 g葡萄糖, 已知60℃时⽔的蒸⽓压为kPa, C6H12O6的相对分⼦质量为180, 则此⽔溶液的蒸⽓压应为------------------------------------------------( )(A) kPa (B) kPa (C) kPa (D) kPa11. 若氨⽔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mol·kg-1,则其中NH3的摩尔分数为---------------------( )mm(A) ─────(B) ──────────1000/18 [(1000-17m)/18]+mm(C) ───────(D) 不确定(1000/18) + m三、填空题( 共8题)1. (2 分)体温为37℃时, ⾎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 此时与⾎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相对分⼦质量为180)静脉注射液的浓度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g·dm-3。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4a9cc4a5e9856a5712605c.png)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第一章 习题答案1.答:能量单位J 、质量单位μg 、长度单位nm 、温度单位℃、属于SI 单位;其他不是。
2.答:SI 基本单位:m 、kg 、s 、A 、K 、mol 、cd 。
3.答:一切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法定计量单位中还明确规定采用了若干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第二章习题答案1. 解: 根据)()O H ()O H ()O H (222蔗糖n n n x +=0292mol .0mol 342g g0.10)( mol 56.5mol 18.0g g 100)O H (1-1-2=⋅==⋅=蔗糖n n995.00.0292molmol 56.5mol56.5)O H (2=+=xkPa33.20.995kPa 34.2)O H ()O H (2*2=⨯==x p p2.解:)B ()O H ()()O H (999.00.1molmol 08mol08)O H ()O H ()O H ()O H (899.00.1molmol 04mol04)O H ()O H ()O H ()(999.00.1molmol 80mol80)()()()O H (999.00.1mol mol 80mol80)O H ()O H ()O H (*2**2*22*22*2*22*23***2*2*22*21答案为苯苯苯苯苯∴>=+⋅===+⋅===+⋅===+⋅==p p p p x p p p p x p p p p x p p p p x p p3.解:与人体血浆等渗。
11os f 11os f B f B f f 11-1-1-os L mmol 310L mol 31.0C58.0K58.0L mol 31.0mol kg K 86.1L mol 31.0L00.1mol 147g g33.03mol 74.6g g 30.02mol 58.5g g 50.82-----⋅=⋅=︒-==⋅⨯⋅⋅=≈≈=∆⋅=⋅⨯+⋅⨯+⋅⨯=c T c K c iK b iK T c4.解:K 85.1molkg K 512.00.510Kmol kg K 86.1mol g 1.28mol kg 0281.00.510K 250g g 00.7mol kg K 512.011b b f B f f 111b A B b B =⋅⋅⋅⋅⋅=∆⋅=⋅=∆⋅=⋅=⨯⨯⋅⋅=∆⋅⋅=-----K T K b K T T m m K MT f = -1.85℃ 5. 解:压略高于人体眼液的渗透kPa869K 310K mol L kPa 314.8L mol 337.0L mmol 337L mol 337.0mL10001.000LmL 1000mol 61.8g g 00.17mol 161.5g g 00.52111-os 1-1-1-1-os =⨯⋅⋅⋅⨯⋅==⋅=⋅=⨯⋅+⋅⨯=--RT c Πc6. 解:11A fB f B 11A b B b B mol kg 61.1100g0.220K g0.19mol kg K 86.1mol kg 62.1100g 0.0600K g 0.19mol kg .512K 0----⋅=⨯⨯⋅⋅=∆=⋅=⨯⨯⋅⋅=∆=m T m K M m T m K M用两种方法计算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975bf710740be1e650e9aed.png)
基础化学(第3版)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第一章 绪 论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A. c (H 2SO 4) = 0.8 mol·L -1B. c [21(H 2SO 4)] = 0.8 mol·L -1 C. c [21 (H 2SO 4) ]= 0.4 mol·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L -1 答;正确的是A 。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L -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L -1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B 应为“1摩尔碳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21Ca 2+)的物质的量。
解:M (2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n (21Ca 2+) = [ m / M (21Ca 2+) ] = (0.100×103 )/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L -1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化学习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1.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C )
A. L NaCl
B. L H2SO4
C. L 葡萄糖
D. L?CaCl2
2. L 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接近于(B )
A. L MgCl2
B. L NaCl
C. L 蔗糖溶液
D. L CaCl2
4.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D )
A. CO32-
B. HCl
C. NH4+
D. HCO3-
6.磷酸H3PO4的pKa1=、pKa2=、pKa3=,则HPO42-的pKb为:(A )
7. 室温下L HB 溶液的pH值为3, 则其pOH值为( D )
A. 7
B. 1
C. 13
D. 11
8.在L HAc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溶液的pH值将会(B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与pOH相等
9. 在BaSO4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将不使BaSO4的溶解度下降(C )
A. 1mol/L MgSO4
B. 2mol/L BaCl2
C. NaCl
D. 1mol/L Ba(NO3)2
10.将下列各对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D )
A. L Na2CO3 和 L NaHCO3
B. L H3PO4 和 L NaOH
C. L H3PO4 和 L NaOH
D. L NH3 和 L HCl
11. 已知H3PO4(Ka1=×10-3, Ka2=×10-8, Ka3=×10-13),取L NaH2PO4与L Na2HPO4等体积混合,则此溶液的pH值约为( )
A. B. C. D.
12.某缓冲溶液共轭酸的Ka=10-5,从理论推算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的pH是( D )
A、6-8
B、5-7
C、7-9
D、4-6
14.由HCO3--CO32-(H2CO3的 Ka1=×10-7,Ka2=×10-11)构成的缓冲溶液在总浓度相同的条件下,缓冲能力最强的溶液的pH值为(A )
A .
B. C. D.
17.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标志着( A )
A.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B.反应进行完全
C.正、逆反应的焓变相等 D.反应物浓度等于生成物浓度
18. 要改变可逆反应A+B=C+D的标准平衡常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
A. 改变系统的总压力
B. 加入催化剂
C. 改变A,B,C,D的浓度
D. 升高或降低温度
19. 元反应 A+2B→C + D,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是( A )
A. V=kC(A)C2(B)
B. V=kC2(B)
C. V=kC(A)
D.无法确定
20. 某一级反应,反应物浓度由L降至L需用20min,由L降至L需用的时间是:
( A )
A. 20min
B. 40min
C. 10min
D. 60min
22. 反应级数等于( B )
A. 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之和
B. 速率方程式中反应物浓度项的指数之和
C. 反应分子数
D. 元反应方程式中各生成物计量数之和
2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C )
A. 能加快正向反应
B. 能加快逆向反应
C. 同等程度地加快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
D. 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都无变化
24. 关于速率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k与反应物浓度成反比
B.条件一定时,反应的k值恒定不变
C.不同的反应,同一温度下,k值相同
D. k值与反应速率无关
25.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D )
A. 一级反应
B. 零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元反应
26. 已知时,φθ(Fe3+/Fe2+)=+,φθ(Hg2+/Hg)=+,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
Hg+2Fe3+=Hg2++2Fe2+( B )
A. 正向自发进行
B. 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进行
D. 不确定
27. Fe3+氧化Br-;Br-在酸性溶液中能使K2Cr2O7溶液变为黄绿色。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认为氧化能力最强的是( C )
A. Fe3+
B. Br-
C. Cr2O72-+H+
D. Br-
29. I2和S2O32-反应后,可生成I-,这说明( A )
A. I-是还原剂
B. S2O32-的氧化能力比I2强
C. I2的氧化能力比S2O32-强
D. I-是氧化剂
30.增加下列试剂能使MnO4-/Mn2+的电极电势增大的是:( A )
A. H+
B. OH-
C. H2O
D. Mn2+
31.某元素基态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有9个电子,则该原子的价层电子组态为:( C )
32.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与主量子数n共同决定轨道能级的量子数为:( A )
和m
33.价电子组态为4s24p5的元素是:( D )
A. d区ⅤI I B族元素
B. s区ⅤI I A族元素
C. s区ⅤI I B族元素
D. p区ⅤI I A族元
素
34.下列基态原子中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D )
A. 3d44s2
B. 3s33p53
35.某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为4s24p4,则该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B
36.1s电子径向分布函数图在波尔半径处有一个峰,表示:( D )
A. 1s电子在波尔半径处出现的概率密度最大
B. 1s电子只在波尔半径大的球面上运动
C. 1s电子只在波尔半径大的球面内运动
D. 1s电子在波尔半径处的薄球壳中出现的概率最大
37. HF分子中的共价键是:( B )
A.σp-p键B.σs-p键C.πp-p键D.πs-p键
38. CH4分子中C原子采取sp3杂化,表明C原子:( C )
A. 1个1s轨道和3个2p轨道参与杂化;
B. 1个1s轨道和1个3p轨道参与杂化;
C. 1个2s轨道和3个2p轨道参与杂化;
D. 1个2s轨道和2个2p轨道参与杂化;
39. BeCl2中Be原子采取:( D )
A.等性sp2杂化B.等性sp3杂化C.不等性sp2杂化 D.等性sp杂化
40. 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SiF4B.BCl3C.NF3D.CO2
41. 分子间存在取向力的是:()
A.H2O和CO2B.CH4和CO2C.H2O和Br2D.H2O和CH3CH2OH
42. 不能与HF分子形成氢键的是:( D )
A.H2O B.NH3C.HF D.HCl
43. PH3分子中P原子采取不等性sp3杂化,分子在空间的构型为:( D )
A. 直线形
B. 三角形
C. V形
D. 三角锥形
1. HPO42-的共轭酸是。
2. 对同一缓冲系,当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愈大,缓冲容量越大;当总浓度一定
时,缓冲比愈接近 1:1 ,缓冲容量愈大。
3 在W、U、G、H、Q、S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U G H S 。
4. 元反应mA+nB=C,(A,B,C均为非固态,非纯液态物质)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 ,其反应级数为: m+n 。
5. 在A n++ne=A(s)电极反应中,当加入A n+的沉淀剂时,可使其电极电势
值降低,如增加A的量,则电极电势升高。
6. 下列两反应均能自发进行,Cu+Fe3+→Cu2++Fe2+,Fe+Cu2+→ Fe2++Cu,推断最强的氧化剂是 Fe3+,最强的还原剂是 Fe 。
7. n=4、l=1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该原子轨道在空间有 4 种间取向。
8.11Na基态原子最外层有1个 3s (3s或3p)电子,该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
((3,0,0,+-1/2 )。
9.NH3的空间构型为。
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的HAc溶液。
(2) HCl溶液与 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 HAc 的Ka= 10-5 ; H2CO3的Ka1= 10-7 ,Ka2=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