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

农 业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因素 。在 此 基 础 上 , 析 了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经 营 责 任 制 对 农 业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大 贡 献 , 时 指 出 , 分 同 作 为 一 项 制 度 创 新 , 现 集 体 经 济 和 规 模 经 营 是 中 国农 地 产 权 制 度 改 革 的 趋 势 和 方 向 , 对 中 国 农 业 经 济 增 长 具 实 并
有重大 意义 。
关 键 词 : 济 增 长 ; 度 ;家 庭 联 产 承包 经 营 责 任 制 ;集 体 经 济 ;规 模 经 营 经 制
中 图分 类 号 : 3 F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2 5 ( O 2 O 一 0 5O 1 0 — 39 2 0 ) 4O 2一 3
现 在 我们 将 目光 转 移到 中国农 业 的 经济 增 长 问
题 上 来 。农 业 产 出 的 增 长 是 各 种 要 素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为 一 种 弱 质 产 业 , 业 产 出 的 增 长 首 先 受 制 于 作 农 自 然 条 件 的 优 劣 , 一 条 件 包 括 气 候 、 壤 、 溉 条 这 土 灌 件、 自然 灾 害 等 。 在 某 些 情 况 下 ( 严 重 自然 灾 害 ) 如 , 这一 因素对 农 业 总产 出的影 响往 往 是 致命 的 。 次 , 其 各 生 产 要 素 的投 入 也 是 影 响 农 业 产 出 的重 要 因素 。 从 经 验 数 据 中 我 们 也 可 以 看 出 , 着 生 产 要 素 ( 括 随 包 必需 原 材料 、 动 、 术 ) 入量 的增加 , 业 总 产 出 劳 技 投 农
二、 中国农 业 经 济增 长 的一 个理 论 模型

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中国为例

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中国为例

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中国为例近年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一直在不断进行各种制度改革。

这些改革旨在优化经济环境,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以中国为例,探讨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挑战。

首先,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起点。

通过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和吸引外资,中国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这种制度变迁促使中国经济由封闭、低效的状态转变为开放、高效的发展模式。

同时,改革开放也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

制度变迁为中国提供了更为开放和自由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渐从重工业向高科技、服务业转型升级。

这种变迁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制度变迁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对于制度变革的适应和平衡问题。

制度变迁带来的巨大改变可能导致一些旧有的体制和机制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比如,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面临问题。

此外,由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较快,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和不完善也暴露出来。

这就需要在制度变迁中寻求平衡,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次,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政策和制度的推行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实践。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力和阻碍。

此外,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也给制度变迁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制度变迁需要有系统性、稳定性和协同性的特点,以便更好地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最后,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在长期的视角中进行评估。

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评估。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制度变迁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制度的演变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首先,制度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制度是指社会规范的总和,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和权利义务。

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能够提供稳定的法治环境,保障各方权益的公平与正义。

只有这样,经济主体才能在一个有序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生产和交易,推动经济的发展。

历史上,随着人类对自由、公正、权利保障等价值观念的认识不断深化,制度也在不断变革。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再到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种种制度的变迁都彰显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密不可分。

其次,经济发展对制度变迁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与突破,而这种创新与突破往往要求解放制度的束缚,促使制度变革。

例如,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要求解放农民,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土地所有权私有化,进而推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同样地,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新技术的兴起,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政府和各界人士不得不重新审视旧有的制度安排,制定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制度。

这些变革正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力。

同时,制度变迁也可以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些理论家认为,制度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变迁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例如,一国的法律制度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和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不稳定、不公正、不透明等问题,外国投资者很可能望而却步。

相反,一个有明确产权保护和契约执行机制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制度变迁还可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正是因为这些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一些国家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经济起飞,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中国农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农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农业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农业论文选题参考1、南方农区草业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2、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基于LMDI模型3、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4、基于多时相遥感信息的中国农业种植制度空间格局研究5、中国农业环境问题与对策6、中国农业贷款效率——基于双方程误差修正模型7、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绩效的实证分析8、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9、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10、中国农业结构的形成,演变与调整11、中国农业土壤N_2O排放量估算12、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13、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14、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Ⅰ)——模型的建立与灵敏度分析15、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16、中国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研究——小块农地经营的案例分析17、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18、中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19、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推进抑或效率驱动——一项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行业比较研究20、中国农业新发展与食物安全新动态二、中国农业论文题目大全1、制度经济学的逻辑与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2、在WTO框架下加强中国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3、“入世”后的中国农业财政支持政策4、中国农业需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5、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相关制度研究6、中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背景与核心内容7、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测度8、中国农业信贷与农业GDP(1978~2001):一个协整分析9、“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10、创新平台: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策略研究——来自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千百十”调研工程的思考11、论中国农业税制改革12、中国农业资源现状与近期潜力评估13、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14、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15、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趋势:1978—200216、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向17、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经济解释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演进的研究19、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20、中国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中的创新和存在的问题三、热门中国农业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下)2、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3、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4、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Ⅱ)——模型的验证与净初级生产力估算5、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之研究6、中国农业收益与生产成本变动的结构分析7、中国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8、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农业效率评价9、农村合作经济: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0、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基于省级层面的测度、发现与解释11、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测算及分解(1985~2005)12、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13、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14、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15、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16、中国农业的增长源泉分析17、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18、21世纪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与策略(下)19、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20、产权管制、制度行为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经济体制转轨的证据(1958~2005年)四、关于中国农业毕业论文题目1、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2、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3、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4、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5、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6、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7、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8、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9、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10、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中国农业应对WTO的宏观思考11、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12、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13、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14、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15、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16、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17、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18、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19、财政政策与中国农业的周期性波动20、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五、比较好写的中国农业论文题目1、中国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2、中国农业雹灾灾情及其季节分区3、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挑战4、论中国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5、中国农业气侯区划试论6、中国农业新发展与食物安全新动态7、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距与收敛性分析8、中国农业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9、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10、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11、六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三十年改革奇迹——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改革12、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13、中国农业气候生产力的一个模式14、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状况与保护对策15、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保护16、中国农业信贷与农业GDP(1978~2001)——一个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7、加入WTO:中国农业如何参与国际贸易竞争18、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建所70周年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回顾与前瞻19、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影响20、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水危机及其对策。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 . .

八 八 / ^一
投 入 相 同 的 或 可 比 的 生 产 要
素, 在不同产权制度下, 要素的
利用率也有差异。另有 中科院
农业 政 策 研 究 中心 的王 红 林 、
7 、
豳 1 17-20 9 8 0 4年 中国 农业 增 长 率离 差 变化
资 料来 源 : 中 国农 业统 计 年 鉴》 20 ) 《 (0 5 。
农 19 年农业产出的生产效率进行测量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 , 我国的农业产出的变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 、_M 95

( 9) 1 2、 9 顾焕章等( 9)樊胜根( 9 )吴方卫等( o)0 1 2、 9 1 2、 9 2 o ̄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 , 一个较长期 o 从
果。每一个因素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农业增 长产生影响。 但是 , 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发生作用的情况 , 经 蹦 会发现它们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是不 同的, 其中的一些因素对农业增长 的影响更加明显。回顾 中国改革 济 开放以来 的农业增 长, 总结对这个时期农业增长的不 同分析 , 我们认为, 这个时期的中国农业增长与农村
议, 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关键 词 : 村 /制度 变 迁 /农业增 长 农


引言
从 2 世纪 7 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O O 首先 引起长期停滞的农业发生 r 深刻的变化。农业

改过去长期徘徊的局面, 进入了一个增长的快车道 , 粮食产量在短短的几年里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带给

张林 秀( 0)0 2 2 ̄ 以江苏省 为例 0
分析 _公共投 资 如何促 进 农 业 广

制度生命周期的延续与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以农地制度为切入点

制度生命周期的延续与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以农地制度为切入点

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 其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促进了农 民收入的快速增长。3 年 的运行与发展 , 0 这一 制度似乎走到了生命周期的尽头 , 亟待修正和完善 , 十七届三 中全会 以及此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
重大影响。正如诺思所说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 “ 一个有效率 的经济组织在 西欧的发 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既然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 ” 2 那么农村经济的发展 , 民增收也应 农
该着力构建“ 有效率 的经济组织” 。制度创新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促进农 民增收应起到关键性作用。 首先 , 度创 新可 以调整 农村 生 产关 系 , 断释放 农村 生 产 力 。 制 不 生产 力 的发 展受 到 生 产关 系 的 制约 , 通
民增收的关键性因素。土地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根本 , 正如威廉 ・ 配第辟说 :
“ 劳动是 财富之 父 , 土地是 财 富之母 ” 。土地是农 民生存 的根本 , 国民经 济 发展 的基 础 。 因此 , 文 以 是 本 农 地制度 为切 入点 , 论述 其对农 民增收 的影 响。从 中 国农村 土 地制 度 的沿 革及 农 民收 入变 化 的 分析 中 可以看 出农地 制度对 农村 经 济的发 展和农 民收入有 着显 著影 响 。 14- 15 , 中 国建立后 实现 了社 会制度 的根 本变 革 , 村土地 改革 使农 民第 一次拥 有 了最 宝 99 -96年 新 - 农 贵的生产 资料— — 土地 , 摆脱 了地 主 的剥 削 和控制 , 实现 了劳 动 和土 地 的直 接 结合 , 而互 助 合作 运 动 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政府政策、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我们将揭示农民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革和挑战。

文章将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生活的总体变化,然后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调整、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等。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当前农民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土地资源利用、农业转型等。

我们将展望农民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农民的变迁及走向,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农民的土地权益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到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后来的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变革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时代进步史。

在建国初期,中国农民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农民又经历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这一阶段,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转变为集体所有,农民通过集体劳动参与农业生产,实现了土地使用的集体化。

尽管这一时期的农民在土地权益上有所牺牲,但也为后来的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的土地权益再次迎来重大变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经营权,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激发了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

这一制度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地流转成为农民土地权益变革的新趋势。

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增长——理论逻辑与实证评价

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增长——理论逻辑与实证评价
验事实 的相关 程度 。由此 ,实证 方法通 常被认 为是实 去 资本与劳 动贡献率 的 “ 求差 ”方法 ,称 之为 “ 索洛
现这一 目的的最好方 法 。对 于制度变迁 与经济 发展之 剩余 ”。 间关 系的实证 研究 ,国 内外 均开展 了大量研究 。进行
受技术 与经济增 长关 系实证思路 的启发 ,学者们
危 险。土地制度 变迁的动 态性 增加 了比较研 究的重要 性 ,而将制度 对于经 济增 长贡献的度量拓展 到对更 为复杂 的经济发展 的度量将具有 更现 实的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变迁 ;农村经济增长 ;实证评价 中图分类号 :F 3 0 1 . 1 文献标识码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l 0 0 3 — 8 2 5 6 . 2 0 1 3 . 0 2 . 0 0 8
/ 软 科 学研 究/
土地 制度变迁 与农 村经济增 长
理论逻辑与实证评价
崔 占峰
( 烟 台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
李 宇飞
山东烟 台 2 6 4 0 0 5 )

要 :实证研 究是 现代 经济学常用的 方法。计量 学派 的 实证 研 究通过将 “ 制度”这 一变量嫁接到技 术、
资本 或 劳动上 ,形成 了制度 变迁与经 济增 长关 系实证研 究的 两种 思路 。土地制度 与农村经 济增长之 间关 系的 实 证研 究是 上述 思路 的具体运 用。尽 管不 同研 究者设置 的制度 维度存在 差异 ,但却得 到 了制度 变迁对增长具有 正 向作 用的一致 结论 。结论 的一致性排 除 了制 度失灵理论 上的可 能性 ,却增加 了陷入 福格 尔反 事 实度量法 陷阱的
o s c _ e n c e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制度创新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制度创新

照《决定》和《意见》的具体要求,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逐步形成以区农机局为中心,乡镇农机站为骨干,村社和农机专业户为基础的农业机械化服务网络,增强为农业服务的能力;同时区农机局要进一步增强直接为农民开展农机服务的功能,突出抓好机耕、机播、机电灌溉、机收服务队伍建设,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切实加强农业机械化队伍建设。

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发展,选配好领导班子,把有工作激情、懂业务的同志,充实到领导班子中,通过各种途径充实力量,采取措施引进急需的农机专业技术人才。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7]11号)和《决定》以及《意见》精神,将全区乡镇农机人员编制及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通过向上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途径,逐步将全区乡镇农机站现有人员工资和承担公益性职能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尽快扭转乡镇农机站目前的窘况,切实搞好乡镇农机站建设。

(4)区农机局要多渠道向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反映,千方百计努力,力争将采茶、制茶和小型实用机具尤其是当前发展茶叶产业急需的采茶机具尽快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5)要积极向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反映在农机购机补贴中存在的问题,请求放开农机购置补贴市场,提倡公平竞争,将补贴资金直补到购机农户手中(凭购机发票),真正让老百姓在购机补贴上得实惠。

(6)加大投入,搞好各种农机培训,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机具。

加大财政投入,切实解决乡镇农机站职能不强以及农机安全监理、市场销售执法权和工具配备的问题,弥补试验经费、培训经费、工作经费的不足,建立一个综合型县级农机大超市,健全一个完整的技术培训基地(学校),建设一支技术精、业务强、作风硬的高素质农机队伍。

(收稿日期年月日)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制度创新□徐惠玲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邮编(61)摘要:本文提出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农业走合作化道路将是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这种合作化不同于历史上的合作化,它被赋予了新的本质内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变迁和政策评价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变迁和政策评价
度也 要 由群 众 民主制 订 。” ( ) 策效 果 评价 三 政
能力 , 以致于出现农民卖粮所得难抵生产投入的现象。因此 ,
生 产 技 术 革 新 、优 良品 种 的 引进 在 农 业 生 产 中 变得 尤 重
要。在农产品经营上 , 农民面临 “ 怎么卖 ” 的问题。初级农产 品的销售利润薄弱, 这是个共识 , 然而 , 分散的农民没有能力 进入市场, 眼看着更大的利润在销售、 加工阶段流失。在观念 意识 上,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农民已经不再满足于改革 初的温饱水平 , 急需走上致富之路。1 8 — 98年农业增长 95 18 的停滞 ,以及 2 世纪 9 年代面临的新困难 ,使得单纯依靠 0 O
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又面临着生产经营规模小、 技术水平提高困难、 生产手
段落后、 商品信础上的市场经济发展 , 导致 了他们对社会化服务的强烈需求。但与
此相对应的农村社 区组织的服务功能却不断弱化 ,这使得农 民对技术等
方面的服务需求难 以满足。各级政府的涉农部门围绕建立农村社会化服 务体系的 目标 , 开始推动新型社会 中介组织的发展 , 各种农村专业合作技
我国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的制度变迁和政策评价
口 孔祥智 史冰清


1 7- 骝9 : 索和初步发展 阶段 98 1 年 探
( J 一 政策出台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双层经营逐步在农村 建立并巩固。随着 “ 的体制的松动, 统” 广大农民有了 自发建立合作经济 组织的大环境。实行家庭承包制后 , 农户作 为独立的经济主体 , 必须独 自 解决产前、 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问题。但是 , 这种干家万户分散生产的
l 正确的支持和引导 , 、 使新兴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规模逐步扩大。从 18 年 的一号文件到 18 年的 《 93 97 把农村

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经验的视角

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经验的视角

注: 增长速度按 可比价格 计算 , 累率按现价计算 。资料 来 源于 国家统计局 国民 经济平衡 统计 司编 : 国民收 积 《 入统计 资料 汇编( 99—18 ) , 14 9 5 》 中国统计 出版社 18 97年版 , 24— 6页。 第 、 4

图 2 17 2 0 9 9— 0 8年中国 G P指数变化 图( 15 D 以 9 2年值 为 10 0)
21 0 1年第 4期 ( 总第 2 6期 ) 0
厦 门大学学报 ( 学社 会科 学版 ) 哲 J U N LO I M N U IE ST A t & Sca S i cs O R A FX A E N V R IY( r s oi c ne ) l e
No 4 201 . 1


新 中国 6 O年 经 济 增 长 与 制 度 变 迁 的 历 史过 程 回 顾
( ) 济增 长 的态 势 与前 后 段 比较 一 经
从 14 9 9年到 2 0 08年 , 中国经济从一个被人欺凌、 落后挨打的不发 达农业 国 , 发展成 为当今世
收 稿 日期 :00—1 0 21 2— 9
图 1 15 9 2—17 9 8年中国 G P指数变化 图 ( 1 5 D 以 9 2年值 为 10) 0
数据 来源 :新 中国 6 《 0年统计资料 汇编》 中国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版社 2 1 , 00年版 。
表 1 15 9 2—1 7 中国经济增 长指标 9 8年 ( 单位 : %)
Ge e a e ilNo 2 6 n r S ra l .0
中国经济 增 长 与制 度变迁 的互动关 系研 究
基 于新 中 国 6 O年 经 济 发展 经验 的视 角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农地制度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70年来,中国农地制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农业集体化到家庭承包责任制,再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每一步变革都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程和逻辑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展现70年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全貌。

一、历程1.农业集体化时期(1949-1978)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实行公有制经济,农民的土地被收归集体所有,农业生产也实行集体化管理。

在这一时期,农村实行“一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二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农民按劳分配,集体经济达到了全盛时期。

由于经济体制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粮食产量不足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2.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1978-2003)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开始对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

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改革举措之一就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即让农民承包土地,属地管理和家庭负责,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逐渐步入了正轨。

在这一时期内,农业产量快速增长,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期(2003至今)2003年,中国开始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为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

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将零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的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为农村吸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成为农地制度发展的新方向。

二、逻辑1.农地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中国农地制度变革70年来的轨迹显示,农地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是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规律,逐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地制度变迁逐渐从集体化向家庭承包责任制,再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向演进,以期更好地适应农村生产发展需要。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读书笔记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读书笔记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读书笔记通读了一遍《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这本书后,感觉林毅夫用比较严谨的思维和实证研究证明了制度的变迁和技术的创新是如何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

接下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这篇读书笔记:第一,《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这本书的整体框架;第二,对该书的各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三,根据论文的内容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这本书的整体框架。

该书的10篇论文紧扣制度和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这个主题,前5篇文章探讨了农作制度变迁的原因,不同的农作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后4篇文章讨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业技术的选择、创新和扩散;最后一篇文章《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纵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说明中国的科技在前现代社会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在现代社会却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下面要说的是该书的具体内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

一、农作制度的变迁该部分主要集中在该书的前5篇文章。

从1978年前的生产队体制开始谈起,再到1978-1983年间的农作制度的转变时期,到最后1984年后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

在《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这篇文章中,林毅夫认为1959-1961年间农业生产的突然滑坡主要是因为1958年秋运动从自愿的性质变为强制的性质,农民退出的权力被剥夺。

他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论证传统观点的片面性,传统观点之所以认为会出现这三年的农业生产的滑坡是因为:(1)连续三年的坏天气;(2)政策失误加上合作社的管理不良;(3)由于合作社的规模不当引起的激励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气候并不能成为农业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因为气候回到正常状态时,农业生产率也应迅速恢复到坏天气以前的水平,而在这场危机中这种现象并没有出现;他还认为正如气候不能成为危机的原因那样,政策失误和管理不良也不能成为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因为1962年政策恢复以后,农业生产率并没有回复到公社化运动前的水平;而关于合作社的规模不当所引起的激励问题不能成为危机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之后的生产队作为生产管理和核算的基本单位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监督的,但是农业生产率依然不能回复到公社化运动前的水平。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_温铁军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_温铁军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新中国50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主产品供需基本可以保证总量平衡。

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尤其是在人口增长翻番、人均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了一半的情况下,仍实现了粮食产量翻番:分别从1949年的410亿斤/4.5亿人,增加到近年来的1万亿斤/12.6亿人。

另一方面,近年来农业不断大丰收导致了农产品的销售困难,种植业从过去所说的低效益,演变成“负效益”。

乡镇企业增长幅度和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能力连年下滑,农民收入又出现了连续负增长。

不仅造成基层政府税费征收困难,乡村组织因此大量负债,而且由于占人口70%的低收入农民滞留在自给自足的传统乡村,使“大中国、小市场”的矛盾突出,拖住了“扩大内需”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后腿。

考察中国农村发展,我们注意到,这50年也是其出现比较显著的制度变迁的特殊历史阶段。

当把50年的农村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也许能够分析其演进过程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1.三次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现代化纵观建国50年,我们都会清晰地看到,以农民为主体的、以按社区人口平均分地为实质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已经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1949~1952年的土改,第二次是1978~1982年的“大包干”,第三次是1997~1999年落实“30年不变”的延包政策。

每次间隔不过20~30年,也就是大约一代人。

这就难免使人困惑:假如外部条件难以改变,我们能否走出这样“二、三十年再来一次”的恶性循环?而且,在这50年间,农村人口从4亿增加到9亿,人均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了一半多。

结果是:人地关系越紧张,土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社会保障功能就越大于生产功能,也就越得体现公平原则———按人均分。

中国农地通过这样几次按人均分之后,终于全面“福利化”了。

而当土地这个农业第一要素成了9亿农民的福利基础、并被各种长期政策固定下来之后,人们却发现政府与高度分散的、细碎的、兼业化的小农经济之间,几乎无法进行交易,也难以有效管理。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一、改革前农村制度与农业绩效(一)改革前的农村制度环境1962—1978年,中国农村通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

所谓“三级所有”,是指农村生产资料的使用和产品的分配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分层管理。

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机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和协调生产大队生产、分配和交换活动的经济管理职能。

生产大队乃人民公社与生产队之中介,它一方面是人民公社职能的延伸,代理人民公社协调和管理生产队的生产和分配,另一方面保证所属各生产队在权利和义务上处于大致平衡状态。

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是产权的排他性受到严格限制的农业生产组织(陈剑波,1994),其土地不能出租和买卖,集体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社员没有自由迁移和择业的权利。

所谓“队为基础”,是指三级集体所有中,生产队是基本的经济单位。

生产队的土地、山林、水利设施、耕畜和农机具等,由生产队自主支配使用,劳动力由生产队统一调度;受国家计划指导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领导,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选择种植何种作物,有权决定增产措施和经营管理方法,有权分配自己的产品和现金,完成计划任务后,有权出售多余农副产品。

生产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经营自主权。

但是,在“三级所有”笼罩下,“队为基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集体经济中,农户依靠“人头”和“工分”从生产队取得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下,农村家庭经济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有,仅仅在不同时期里政策允许的范围有所不同。

例如,在1962年9月27日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农业六十条”)》中,就划定了社员家庭副业的范围。

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

”第三条规定,“社员的自留地、饲料地和开荒地合在一起的数量,根据各个地方土地的不同情况,有多有少,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最多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五。

从历史的制度变迁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脉络

从历史的制度变迁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脉络

从历史的制度变迁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脉络2023年,中国经济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制造中心。

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和制度变迁。

自古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国家治理的中心问题。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为了控制土地和资源,王朝实行的封建制度限制了农民的自由,导致了土地集中、农民疲惫。

此外,由于不同王朝之间不同的税制和货币发行政策,商业贸易的发展受到了不必要的限制。

然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清朝的封建制度受到了摧毁,新式政府逐渐崛起。

这一时期,曾经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放弃,中国开始了对国际贸易的探索。

同时,新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接下来,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政治动荡和战争,这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重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政策,加速了市场化改革以及土地等资源的流动性,传统的计划经济得到了重构,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得以实现。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加强金融改革和从外国引进大量的技术和资本,为中国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在不断的实践中,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经济结构由“货物大国”向“服务大国”和“技术大国”转变,国内市场得到了全面开发。

到21世纪,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力量,其在全球贸易和投资领域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接着在2014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

2023年时,中国的经济体量已超过了美国及欧盟,在一些领域内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历史上,中国的经济增长靠经济制度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和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制度日趋完善,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开始变得普遍: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市场规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等问题也需要逐步解决。

论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变迁与农民增收

论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变迁与农民增收

论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变迁与农民增收摘要:文章论述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业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农民增收情况,论证了经济组织的创新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农民增收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1-01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是从传统农业经由混合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在走向现代农业的历程中,充满着农业制度创新。

其中农业经济组织的创新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业经济组织经历了农民个人所有的家庭经营模式—合作社经营模式—人民公社经营模式—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以及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体系下的众多创新模式,如专业户、农业产业化、订单农业等。

在农业经济组织变迁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条主题—农民收入的增长。

一、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经济组织的主要模式(一)农民个人所有的家庭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是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资料与所有者的结合,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统一。

(二)合作社经营模式合作社经营模式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阶段。

互助组是以个体经济为基础,分为临时性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

土地私有,个人经营,按等价交换原则实行联合劳动和共同使用生产资料。

初级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经济组织,农民将士地等主要生产资料作股入社,由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经营权与农户初步分离,劳动报酬实行按劳分配。

高级社是以生产资料集体公有为基础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经济组织,生产资料为合作社公有,劳动报酬实行按劳分配。

(三)人民公社经营模式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

人民公社组织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生产特点是统一经营,集中劳动。

(四)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生产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乔榛焦方义李楠核心提示:农村经济制度影响农业增长不仅在于其激发农民的生产主动性,而且在于其提供的利益空间的大小。

并且只有这两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农业增长的动力。

其中,受土地制度变迁影响最大的是农民的生产主动性,而价格制度和财税体制的变化决定了给农民创造的利益空间的大小。

本文摘自《经济研究》2006年07期作者:乔榛焦方义李楠原题为: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一、引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引起长期停滞的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业一改过去长期徘徊的局面,进入了一个增长的快车道,粮食产量在短短的几年里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带给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长期困扰我们的吃饭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但是,中国不同阶段的农业增长有起有落,特别是1996—2002年,农业进入了一个持续低增长的阶段,增长的幅度连续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水平(见图1)。

面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这种趋势,许多学者选择不同的分析思路予以解释和分析。

其中林毅夫(1994)以及麦克米兰等(Mcmillan,WhalleyandZhu,1989)比较早地分析了中国农村改革对农业增长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均认为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经济制度从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这一转变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产出惊人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少安等(2005)则对中国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予以实证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业经济在此期间,由于不同阶段实行的产权制度不同,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也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差异;而投入相同的或可比的生产要素,在不同产权制度下,要素的利用率也有差异。

另有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王红林、张林秀(2002)则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公共投资如何促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以及技术进步与发展,进而说明公共投资对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作用。

此外冯海发(1992)、顾焕章等(1992)、樊胜根(1992)、吴方卫等(2000)则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从一个较长期的视角对我国农业增长结构及增长效率进行分析。

孟令杰(2000)则利用非参数DEA方法对我国1980—1995年农业产出的生产效率进行测量。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我国的农业产出的变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每一个因素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农业增长产生影响。

但是,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发生作用的情况,会发现它们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的一些因素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增长,总结对这个时期农业增长的不同分析,我们认为,这个时期的中国农业增长与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有密切的关系,当然,这里所讲的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不仅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还表现为价格制度、财税制度的变迁。

并且这几项制度相互支持,成为影响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对此,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分析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对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影响农业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的基本结构安排如下: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主要对制度变迁与其他影响农业增长因素的关系进行说明;在第三部分我们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回顾,然后我们根据格利克斯(Griliches,1963)提出的生产函数方法,评估和验证各项制度创新对我国农业增长的影响;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二、制度变迁与其他影响农业增长因素的关系农业增长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是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这是从总量上衡量农业经济规模变化的一项指标;另一个是农业人均总产值的增长率,这是用来表示农业人口生活水平变化的较为准确的指标。

然而,在具体衡量农业增长时,研究者多采用的指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这或许是人们研究所形成的一个习惯,我们在进行农业增长的研究中也将采用农业总产值的衡量标准。

至于影响农业增长的变量,一般可以归结为这样几个因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制度(土地、价格和财税制度)等。

在所有的研究中,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增长的比较多,而对这几个因素之间具有怎样关系的分析却相对较少。

分析影响农业增长因素之间的关系,必须确立的一个出发点是,这些因素是随农业发展渐次出现的。

土地和劳动是最早影响农业增长的因素,而资本则是适应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一个因素。

从事农业生产的最简单的过程是劳动力和土地的结合,当然,这种结合离不开一定工具的运用。

而在较早的农业生产中,非常简单的工具尽管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但是,这种工具的较少变化使得投资具有的增长意义并不明显。

当农业生产突破一定的界限,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工具越来越复杂,人工控制的农业生产条件,如灌溉,在农业生产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资本作为农业增长的因素相应地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资本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实际上与农业技术变化密切相关。

因为,农业技术变化呈现的是一个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促使资本因素在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相应地,资本更多地投入到农业使农业技术越来越进步并在农业生产中得以普遍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是农业发展需要的基本因素。

之所以说这几个因素是基本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在现代社会中,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被当作农业发展的必需条件。

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劳动力、高资本投入、先进技术的采用无疑会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在这些因素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不同的土地制度又会使得农业生产取得不同的效果。

这是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以为生产者提供多大的自主权而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的大小影响到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

因此,农业生产的制度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另一个层次的因素,它们通过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的影响使得农业增长的基本条件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实践上来看,改革开放的前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农业总产值却有大幅度的提高(见表1)。

这意味着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这个阶段的中国农业增长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中国改革前后农业生产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从集体制转变为以单个家庭为基础的农作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因此,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基本取得共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前后农业增长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也是改革前后农业增长变化不可忽视的原因,即农产品价格制度的改革。

1979年以前,生产队按照两种价格出售粮食,一种是定购价,另一种是超购价。

定购价适于为完成定购义务而出售的作物,超购价用于定购义务以外出售的作物。

1979年起,稻谷、油料作物、棉花、食糖和猪肉的定购价格提高了17.1%。

此外,对谷物和油料作物的超购部分还支付高于定购价30%—50%的奖励,棉花超购部分支付30%的额外津贴,国家牌价的加权平均值提高了22.1%。

与国营牌价的提高相对应的,猪肉、鸡蛋和鱼的零售价格也提高了1/3。

①这种改革尽管没有触动由国家定价的价格制度,但在国家控制价格的范围内所做的价格调整也起到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农村改革后的农业迅速增长,是上述两个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的问题,相对于集体制下农民的被动地位,这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

而相应的农产品价格调整及提高,使农民不仅生产出更多农产品,而且获得更大的利益。

当然,在说明农产品价格调整给农民提供的利益空间大小时,必须要联系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

这个时期的农产品价格调整之所以能够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没有推开,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并没有变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长期推行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而使得农产品价格相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有了较大的提高。

1984年以后,农业增长的速度又慢了下来,如果考虑到这一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99%的农户中推开的事实,那么可以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轮的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已经释放了大部分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

与此同时,1984年国家废除了对棉花的强制征购量,稻谷定购也于1985年废除,定购合同替代了强制征购,它由政府与农民谈判达成,合同价格基本上是定购价与超购价的加权平均。

但这一变化使得向农民支付的边际价格下降了9.2%。

相应地,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开也开始逐步提高。

这使得农产品价格改革产生的对农民的利益激励有所降低。

这似乎也能证明这个时期的中国农业增长对经济制度变迁的依赖。

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缺乏重要的土地制度变迁,农产品价格制度改革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又使得农民提高收入的速度降了下来。

这使得农民的生产活动一时失去了动力。

如果再考虑到这个阶段的农业基本要素投入没有大的变化这个事实(见表1),那么农村经济制度在这个阶段的新的变化,同样可以作为解释农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11978—1988年农业增长与农业投入增长速度(%)时间农业总产值劳动土地资本19753.2%0.8%0.6%9.2%1976-0.4%-0.1%0.4%4.3%1977-0.5%-0.4%0.0%5.9%19788.1%-3.3%0.6%6.3%19797.6%1.2%-2.8%7.7%19805.5%1.7%-0.9%2.2%19816.0%2.3%-0.7%1.6%198210.8%3.6%-0.4%3.9%19838.2%1.0%-0.3%3.4%198412.2%-0.9%0.1%6.5%19853.5%0.8%-1.0%5.0%19863.4%0.4%0.1%7.9%19875.8%1.3%0.3%3.7%19883.2%1.4%-0.1%4.2%资料来源:根据林毅夫(1994)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对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增长及影响因素的考察,我们会发现包括土地、劳动、资本等基本因素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考虑到农业技术变化,也不能解释1978—1988年农业增长率的起伏(这一方面在后面的实证分析中将说明)。

因此,只有制度的变化才明显地影响了农业增长的速度。

现在,我们把考察的时间延长到2004年,对1978—2004年的整个时间段的农业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三、1978—2004年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对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一)1978—2004年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如道格拉斯·诺斯(North,1973)所认为的那样,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过程正体现出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