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速度与加速度关系(整理)
高一物理易错题集及高一物理易错题(整理)
![高一物理易错题集及高一物理易错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9ae2a8a8956bec0875e34b.png)
错题集1.(多选)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沿笔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有关上述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B.乙图能读出汽车的瞬时速率C.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1.6m/s²D.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5.7m/s²甲乙3.(多选)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3m/sB.该物体在第2s末的平均速度是3m/sC.该物体在第3s末的位移是7.5mD.该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4.5m/s4.(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C.前3s内的位移是6mD.3s末的速度是3.6m/s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1)s内的位移为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s/n²B.n²/2sC.2s/(2n+1)D.2s/(2n-1)6.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它从出发开始经过x/4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为()A.t/4B.t/2C.t/16D.√2t/27.关于公式x=(v²-v₀²)/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公式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C.此公式只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D.此公式不可能出现a 、x 同时为负值的情况8.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 ,已知AB=B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B.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C.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2D.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2+1):1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 末的速度是6m/s ,第2s 末的速度是8m/s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是2m/s² B.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m/s C.第1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D.第2s 内物体的位移是8m9.光滑斜面长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则( ) A.物体在t/2时刻的瞬时速度是2L/t B.物体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L/tC.物体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小于L/tD.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中点经历的时间为t/210.列车长为l ,铁路桥长为2l ,列车匀加速行驶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v ₁,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 ₂,则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3v ₂-v ₁B.3v ₂+v ₁C.√(3v ₂²-v ₁²)/2D.(3v ₂²-v ₁²)/211.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处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A.1.2mB.3.6mC.6.0mD.10.8m12.(多选)为了求某高层建筑物的高度,从其顶上自由落下一光滑的小石子,除了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外,还需知道下述哪个是( )A.第1s 的末速度B.第1s 内位移C.最后1s 内位移D.最后1s 的初速度13.下列有关史实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量的大小不影响物体下落的快慢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比萨斜塔上完成了落体实验C.伽利略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推出自由落体运动属于匀加速运动D.伽利略通过落体实验证明了重量并不是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原因1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B.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AC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位移总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位移总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5.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甲从H 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 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过程中,下落1s 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C.甲、乙落地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16.以20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以5m/s²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制动后的5s 内的位移是( )A.45mB.37.5mC.50mD.40m17.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₁,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₂,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₁+x ₂)/2T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x ₁/T ²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x ₂-x ₁)/T²D.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₂-x ₁)/2T18.如图所示,木块A 、B 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的长度是L ,B 的长度是2L ,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 ₁射入A ,以速度v ₂穿出B ,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 时的速度为( )A.(2V ₁+V ₂)/3B.√(2V ₁²+2V ₂²)/3C.√(2V ₁²+V ₂²)/3D.2V ₁/319.卡车原来用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地方开始倒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8s 后卡车速度减至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4s 的时间就加速到了原来的速度10m/s ,规定卡车前进的方向为正方向,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0.物体甲的x-t 图象和物体乙的v-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v ₁ v ₂ 2 2(1)甲、乙两物体如何运动?是单向运动还是往返运动?(2)甲、乙两物体在6s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多少?(3)甲的速度是多少?乙的加速度是多少?21.一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m/s²,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m/s,楼高52m,求:(1)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s,电梯升到楼顶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果电梯先匀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匀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6s,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2.自屋檐自由落下的一个小球在△t=0.25s内通过高度为△h=2m的窗口,求窗口的上沿距屋檐的高度。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整理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7c7c6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4.png)
高一物理加速度学问点整理加速度与速度无必定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
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高一物理加速度学问点整理1.定义:速度的转变量v与发生这一转变所用时间t的比值。
2.公式:a=v/t3.单位:m/s^2(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转变量V方向始终违反。
特殊,在直线运动中,假设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违反;假设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转变的快慢的物理量。
举例:假设两辆汽车开头静止,均匀地加速后,到达10m/s 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
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转变了10m/s。
所以它们的速度转变量是一样的。
但是很明显,B车转变得更快一样。
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v/t,其中的v是速度转变量)加速度计构造的类型A车的加速度。
明显,当速度转变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
也就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
因此,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转变的快慢的物理量。
留意: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
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始终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
如竖直上抛运动。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始终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转变和时间来计算,但确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定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
例如:炮弹在放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特殊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赛车,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转变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
高一物理速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速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8b7f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8.png)
高一物理速度的知识点总结一、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是一个向量量,它的大小称为速率。
速度的方向通常和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二、速度的计算1.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_{\text{平均}} = \frac{\Delta s}{\Delta t}\]其中,\(v_{\text{平均}}\)表示平均速度,\(\Delta s\)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Delta t\)内所运动的距离。
2. 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v_{\text{瞬}} = \lim_{\Delta t \to 0} \frac{\Delta s}{\Delta t} = \frac{ds}{dt}\]其中,\(v_{\text{瞬}}\)表示瞬时速度,\(ds\)表示物体在极短时间间隔\(\Delta t\)内所运动的极短距离,\(dt\)表示极短时间间隔。
三、速度的性质1. 速度的相对性:物体的速度依赖于观察者的参照系,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具有不同的速度。
2. 速度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两个速度时,它的合成速度可以通过矢量法则进行计算。
3.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当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称为加速,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间隔的比值。
四、速度的应用1.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乘以时间等于位移,即\(v = \frac{\Delta s}{\Delta t}\)。
2.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不为0时,物体具有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微积分进行求解。
3.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速度: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由重力加速度决定,速度随时间以一定的大小递增。
五、速度的实例1. 弹道学中的速度计算:在弹丸抛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速度公式计算弹丸的速度,从而推导出飞行的轨迹等。
2. 行星运动中的速度应用:在天文学中,通过速度的概念可以计算天体的运动速度、轨道等信息。
3. 车辆运动中的速度应用:在交通运输中,速度是衡量车辆运动快慢的重要指标,对于车辆的制动、加速等问题有重要的应用。
高一物理速度知识点
![高一物理速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bc0c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2.png)
高一物理速度知识点
一、速度的概念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的位置,是衡量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计量单位是米每秒(m/s)。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平均速度 = 位移 / 时间
2.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瞬时速度可以通过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计算。
三、速度的方向和大小
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都可以通过速度向量来表示。
速度的方向可以用箭头来表示,箭头的方向表示速度的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速度的大小。
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向量的模,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出。
四、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相等路程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
运动。
2. 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由于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3. 速度-时间图象: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五、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 加速度的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快慢称为加速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2. 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时,称为正加速度;加速
度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加速度。
加速度的大小
等于速度变化的量除以时间。
六、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速度。
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2dd075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5.png)
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是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移与时间之比,而加速度则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在物理学中,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深刻地揭示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特性和规律。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我们首先考虑一个简单的情况,即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一致。
而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为零,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不发生变化。
因此,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当物体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而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以及合外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首先,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以自由下落运动为例。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所受合外力为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即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因此,加速度 a = F/m,即加速度等于重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然而,对于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仅仅包括重力,还包括其他力的作用,比如摩擦力、推力等。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由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合外力之和除以物体的质量。
三、非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上述讨论主要集中在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对于非直线运动,稍有不同。
在非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需要进行修正。
对于曲线运动而言,物体的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而加速度则是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在非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不再保持一致的方向,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速度和加速度定义的关系,可以推导出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速度和加速度的瞬时变化率来表示。
高一物理速度知识点
![高一物理速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6188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8.png)
高一物理速度知识点导言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而速度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高中物理中,速度是一个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速度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而且在其他科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因此,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相关理论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
一、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通常用符号v表示。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即v = Δx / Δt,其中v代表速度,Δx代表位移,Δt代表时间。
在具体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单位,如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以适应不同的场景。
二、速度的平均和瞬时速度可以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经过的总位移除以总时间,用公式v = (x2 - x1) / (t2 - t1)来计算。
而瞬时速度则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瞬时位移除以瞬时时间,用公式v = lim(Δx / Δt)来近似计算。
瞬时速度通常用来描述物体在某一瞬间的运动情况,比如瞬时车速、瞬时风速等。
三、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速度的变化率被称为加速度,其计算公式为: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
即a = Δv / Δt,其中a代表加速度,Δv代表速度的变化量,Δt代表时间。
如果加速度的值为正,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在逐渐增加;如果加速度的值为负,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在逐渐减小;如果加速度的值为零,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发生变化,即匀速运动。
四、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与位移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就是速度,而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累计的位移就是位移。
位移的计算公式为: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即Δx = v × Δt,其中Δx代表位移,v代表速度,Δt代表时间。
通过位移的计算,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
五、速度的应用速度是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广泛应用的概念。
高一物理加速度三个公式
![高一物理加速度三个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96219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2.png)
高一物理加速度三个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2.加速度s=vot+at?/2=v平t= vt/2t3.有用推论vt?-vo?=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边线速度vs/2=√[(vo?+vt?)/2]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断δs=at?{δs为已连续相连成正比时间(t)内加速度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有关内容:质点.加速度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行踪高度h=gt2/2(从vo边线向上排序)4.推论vt2=2gh备注: (1)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坯快速直线运动,遵从坯变速箱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直角上甩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下降最小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是起至)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备注: (1)全过程处置:就是坯失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也已方向,加速度挑负值;(2)分段处置:向上为坯失速直线运动,向上为自由落体运动,具备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正常应力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恰好相反,fm为最小静摩擦力) 备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同意;(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其它有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制备同向:f=f1+f2,逆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备注: (1)力(矢量)的制备与水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需用作图法解,此时必须挑选标度,严苛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制备,可以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则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48b44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c.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一、加速度的概念。
1. 定义。
-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加速度。
- 用公式表示为a = (Δ v)/(Δ t),其中Δ v = v - v_0(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Δ t=t - t_0(t是末时刻,t_0是初时刻)。
2. 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或m· s^-2。
例如,汽车启动时加速度可能是2m/s^2,表示汽车每秒速度增加2m/s。
3. 矢量性。
- 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 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v>v_0,Δ v = v - v_0>0,加速度a与初速度v_0方向相同;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v < v_0,Δ v=v - v_0<0,加速度a与初速度v_0方向相反。
二、加速度与速度、位移的关系。
1.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例如,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它做匀速直线飞行时加速度为零。
- 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
刚发射的火箭,加速度很大,但速度刚开始时比较小。
-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2. 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 根据v = v_0+at和x=v_0t+(1)/(2)at^2(位移公式,x表示位移),可以看出加速度影响物体的位移。
- 当加速度a不变时,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是二次函数关系。
如果a = 0,位移x = v_0t,是一次函数关系,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加速度的计算。
1. 根据定义式计算。
- 已知初速度v_0、末速度v和时间t,直接使用a=(v - v_0)/(t)计算加速度。
例如,一个物体初速度为2m/s,经过3s后速度变为8m/s,则加速度a=(8 -2)/(3)=2m/s^2。
2. 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
加速度与速度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4ccad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8.png)
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在物理学中,速度和加速度是两个常用的概念。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速度的定义和计算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它可以用公式v = Δs / Δt 来表示,其中 v 表示速度,Δs 表示位移的变化量,Δ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速度的单位通常使用米每秒(m/s)。
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则加速度为正值;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则加速度为负值。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 Δv / Δt,其中 a 表示加速度,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单位通常使用米每秒平方(m/s^2)。
三、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速度的定义公式,我们可以将其改写为 v = s / t,其中 s 表示位移,t 表示时间。
将这个公式代入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 a = (s2 - s1) / (t2 - t1)。
进一步变换得到 a = (v2 - v1) / (t2 - t1),可见加速度与速度的差值和时间差值有关。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系:1. 当加速度为正值时,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物体的运动加速。
2. 当加速度为负值时,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即物体的运动减速。
3. 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 当加速度的绝对值越大时,速度的变化越明显,物体的运动加速或减速越快。
四、应用实例1.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恒定的加速度行驶,初始速度为20 m/s,经过 10s 后速度增加到 40 m/s。
求该车的加速度。
根据 a = (v2 - v1) / (t2 - t1) 公式,代入已知数据可得 a = (40 - 20) /10 = 2 m/s^2,所以该车的加速度为 2 m/s^2。
2. 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 5s 后速度为 50 m/s。
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c2280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e.png)
高一物理必修1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要点导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Δv/Δt=(v2-v1)/Δt。
加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一样。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一样的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3.还有一个量也要注意与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那就是“速度变化量〞Δv,Δv = v2 — v1。
Δv越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的多少。
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
速度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速度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
[范例精析]例1试举出如下实例:〔1〕速度很大而加速度较小,甚至为0;〔2〕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3〕加速度为0而速度不为0;〔4〕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
〔5〕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1〕高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不一定也很大,甚至可能为0〔当飞机高速匀速飞行时〕;〔2〕子弹在枪膛里刚被激发时,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3〕一切匀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0而速度不为0;〔4〕刚启动时刻的汽车、火车,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
〔5〕汽车刹车后停止运动前作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拓展:由例1可知,速度和加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
大小不成比例,方向不一定一样。
例2.篮球以6m/s的速度竖直向下碰地面,然后以4m/s速度竖直向上反弹,碰地的时间为0.2秒。
〔1〕求篮球在这0.2秒内的速度变化Δv。
〔2〕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a =(v2-v1)/ t=〔4-6〕/0.2m/s2=-10m/s2。
高一物理加速度公式和速度,时间,位移的相关公式解析
![高一物理加速度公式和速度,时间,位移的相关公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4742a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7.png)
高一物理加速度公式和速度,时间,位移的相关公式解析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物理学中有许多的公式,其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就是加速度、速度、时间、位移的公式。
在高中时期,我们将学习加速度、速度、时间、位移的公式,并对其进行解析。
首先,加速度(a)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沿同一方向的速度发生变化的大小,它是一个矢量量,可以用公式a=(v2-v1)/t表示,其中,v2和v1是该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的两个速度,t是这一时间段的长度。
其次,速度(v)是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所经过的距离(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以写成公式v=s/t,其中,s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经过的位移,t表示所用的时间。
第三,时间(t)是指在某一物体经过一定距离之前和之后所花费的时间,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绝对量,不能通过空间或其他方式变化。
最后,位移(s)是指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空间距离,可以用公式s=vt表示,其中,v是物体的速度,t表示这一段空间距离所用的时间。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经过一定时间t后,物体从初始位置s1到达新位置s2的关系式为:s2=s1+vt,其中,v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从v1到v2的变化量,v1和v2分别是物体的初始速度和最终速度。
上述内容列出了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加速度、速度、时间、位移的公式,并对其进行解析和说明。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加速度、速
度、时间、位移的公式来解决一些常见的物理学问题。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熟悉加速度、速度、时间、位移等物理学公式,并熟练掌握这些重要的公式。
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公式,加深我们对物理学理论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物理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4fa4308964bcf84b9d57bcd.png)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也很难直观认识加速度的内容。
学习了加速度概念之后,学生往往对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把握不清,常有一些错误认识,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相关说法也不知如何判断所以必须要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加深认识。
在辨析的过程中,结合v-t图像可以更好地说明和理解。
一、基本概念1. 速度v=△x/△t,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描述运动的快慢。
运动位移△x即位置变化,所以速度v也是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
在x-t图像中,斜率代表速度。
速度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平均速度描述一段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其矢量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描述运动中某一时刻经过某一位置的快慢,其矢量方向即该时刻的运动方向。
速度变化△v=v-vo ,末速度与初速度之差,描述变速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变化了多少,朝什么方向变化。
由于V和vo都是矢量,所以△v也是矢量。
加速度a=△v/△t,速度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描述变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快慢。
其矢量方向与△v即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在v-t图像中,斜率代表加速度。
加速度也有平均值和瞬时值的说法。
若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即加速度a=△v/△t为恒量,加速度不变(a≠0)的运动称为匀变速运动。
若速度变化不均匀,即各段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不一样大,加速度a=△v/△t变化。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我们可以称之为非匀变速或变加速运动。
如右图中图线1斜率增大,该图线描述一个加速度增大的运动过程;同理可知,图线2表示加速度减小的运动过程。
二、大小关系1.v大,加速度a不一定大。
①.飞机匀速飞行,v很大,但加速度a=0.②. 高速运行的火车慢慢提速----此处高速运行指速度大,慢慢提速指速度变化慢,也就是单位时间里速度变化小, 加速度a小。
2. 加速度a大, 速度v不一定大。
子弹在枪筒中发射,在火药爆炸的瞬间,也就是子弹刚刚开始运动瞬间, 加速度a很大,但此时v=0.3.△v大,v不一定大.△v大,指运动过程中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相差大,由于是变速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的时刻瞬时速度大,有的时刻瞬时速度小。
高一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整理
![高一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c7c9aeaeaad1f346933f51.png)
高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和推导1、 速度:物理学中将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用公式表示为:V =ΔXΔt =x2−x1t2−t12、 瞬时速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3、加速度:物理学中,用速度的改变量∆V 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t 的比值,定量地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并将这个比值定义为加速度。
α=ΔVΔt 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 2α即为加速度;即为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加速度的方向与斜率的正负一致。
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对比:速 度: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加速度:速度的改变量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t 的比值4、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0+αt推导:α=ΔVΔt =Vt− V0t……..速度改变量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V 0t+ 12 αt 2……….(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推导:x =V0+Vt 2∙t (梯形面积公式) 如图:3)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可以推导出的公式:⑴V t 2-V 02=2αx (由来:V T 2-V 02=(V 0+αt)2 -V 02=2αV 0t +α2t 2=2α(V 0t+ 12 αt 2)=2αx) ⑵V t 2=V0+Vt 2=V −(由来:V t 2=V 0+α t 2=2V0+αt 2=V0+(V0+αt)2=V0+Vt 2=V −)⑶V x 2=√V 02+V t 22(由来:因为:V t 2-V 02=2αx 所以V x 22-V 02=2αx2=αx =VT2−V022)(V x 22-V 02=V t 2−V 022;V x 22=V t 2−V 022+V 02=V t 2+V 022)⑷∆x=αT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定值。
高一物理速度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速度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2fe3c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9.png)
高一物理速度的知识点归纳在高中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高一物理中与速度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它的计算公式是:速度 = 距离 / 时间二、速度与位移的区别速度与位移是物理学中两个不同的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它是一个矢量量,包括了距离和方向。
而速度只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一个标量量。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之比,即:平均速度 = 总位移 / 总时间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法得到。
四、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可以根据所采用的系统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五、速度的相对性速度是相对的,即需要和一个参照物进行比较才能确定。
例如,当我们说某辆车的速度为60 km/h时,其实是指这辆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如果我们考虑相对于其他车辆或者飞机,那么这辆车的速度就可能不同。
六、速度的加法在物理学中,当两个物体具有相同方向的速度时,它们的速度可以直接相加。
而当两个物体具有相反方向的速度时,它们的速度相减。
七、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当物体在匀速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零。
而当物体在变速运动时,其加速度不为零。
八、速度与距离、时间的关系根据速度的定义公式,可以得出速度、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速度 = 距离 / 时间距离 = 速度 ×时间时间 = 距离 / 速度九、速度-时间图速度-时间图是用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图表。
在速度-时间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通过分析速度-时间图,可以推导出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匀速运动、变速运动以及静止等。
总结:速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对于学习物理学非常重要。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e06b440066f5335a8121a6.png)
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1 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 表达式:a=△v/△t=(vt-v0)/t(vt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3 单位:m/s²或 m.s-24 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5 a=△v/△t所求的应是△t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1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2 分为:○1匀加速直线运动和○2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时:○1v t>v0,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2v t<v0,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2)加速度不变,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 = a△t(3)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1 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物体速度均匀增加或减小,即物体加速度不变,所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 斜率的正负判断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3 如果是一条曲线,则曲线上某时刻的切线斜率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例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2m/s[分析]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2m/s2,表示每秒内速度变化(增加)2m/s,即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并不表示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在任意1s内,物体的初速度就是前1s的末速度,而其末速度相对于前1s的初速度已经过2s,当a=2m/s2时,应为4m/s.[答]B.[例2]图1表示一个质点运动的v-t图,试求出该质点在3s末、5s末和8s末的速度.[分析]利用v-t图求速度有两种方法:(1)直接从图上找出所求时刻对应的纵坐标,即得对应的速度值,再根据速度的正负可知此刻的方向;(2)根据图线求出加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算出所求时刻的速度.下面用计算法求解.[解]质点的运动分为三个阶段:AB段(0~4s)质点作初速v0=6m/s的匀加速运动,由4s内的速度变化得加速度:所以3s末的速度为:v3=v0+at=6m/s+(1.5×3)m/s=10.5m/s方向与初速相同.BC段(4~6s)质点以4s末的速度(v4=12m/s)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5s末的速度:v5=12m/s方向与初速相同.CD段(6~12s)质点以 6s末的速度(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初速作匀减速运动.由6s内的速度变化得加速度:因所求的8s末是减速运动开始后经时间t'=2s的时刻,所以8s末的速度为:其方向也与初速相同.[说明]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的普遍表达式是:v t=v0+at使用中应注意不同运动阶段的初速和对应的时间.在匀减速运动中,写成v t=v0-at后,加速度a只需取绝对值代入.速度图象的斜率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如图所示,其斜率式中夹角α从t轴起以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为负.如图3中与图线1,2对应的质点作匀加速运动,与图线3对应的质点作匀减速运动.图线越陡,表示加速度越大,故a1>a2.。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9a713f02020740be1e9bf3.png)
v/m·s-1 18
19
23 20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求的是哪一段时间或 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
1、定义:将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 3、瞬时速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相同。 4、瞬时速度简称速度,以后碰到“速度”一词,如 果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瞬时速度。
例2、,汽车在第一个10min、第2个10min和第 三个10min的位移分别是10800m、11 400m、 13800m,可分别求出它在每个10min的平均速 度,以及在这30min的平均速度
第1个 10min
第2个 10min
第3个 10min
这 30min
s/m
10800 11400 13800 36000
例:
1、某物体沿一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在时间t内运动了 5.5周。求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2、某物体从甲地出发,以速度v1,沿直线运动到 达乙地,紧接着又以速度v2原路返回到甲地,求该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3、一航班从甲地飞住乙地,前半程以平均速度v1 飞行,后半程以平均速度v2飞行,飞行的路径可 以看成直线,求该航班从甲地飞住乙地的平均速
瞬时速度
方向: 大小:称为瞬时速率
平均速度
方向:
大小: 就称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称为平 均速率
平均速率是位移跟时间的比值,它是矢量,其方向 与位移方向一致。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是标量。
位移的大小一般不等于路程,所以一般情况下, 平均速率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有当物体做单 向直线运动时,两者才相等。只要物体在运动, 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而平均速度可以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练习
1.在下面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却很大D.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
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时,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初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大小是 10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2m/s2 B.4 m/s2 C-4 m/s2 D.-16 m/s2
8.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A.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B.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D.v0>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9.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
根据图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该物体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零11. 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A.C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 B.平均速度v A>v B>v C
C.平均速度v A=v B=v C D.A的速度一直比B、C大3
2
1
-1
-2
-3
1 2 3 4 t/s
v/m·s-1
12.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已知它们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
则由图象可知 ( )
A .A 、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 .A 作匀速运动,B 作匀加速运动
C .前10秒A 物体在前,10秒后B 物体在前
D .10秒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13. 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运动速度图象如图,已知t 2=2t 1,则( )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在t=0时,乙在甲的前方,相距最大
B.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同
C. 在t 2时刻,甲在前,乙在后,两车相距最大
D. 在t 2时刻,两车相遇
14.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正确的是( ) A.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
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D. 均无共同点 15.右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t=0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
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得比B 快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
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16.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 、Q 两个物体 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M 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 内有相同的位移
C . t 时间内P 的位移较小
D . 0~t ,P 比Q 的速度大,t 以后P 比Q 的速度小 17.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 )
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
18.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9.一台先进的升降机被安装在某建筑工地上,升降机的运动情况由电脑控制,
一次竖直向上运送重物时,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重物运动的v —t 则由图线可知( ) A .重物先向上运动而后又向下运动 B .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t v O 甲乙t 2t 10 v t 0 1 2 3 3 6 S t 0 1 2 3 3 6 S t 0 1 2 3 -3
-6
S t t 0 S A B t 1 b a S 0 t 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