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剖析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用途- 【中考化学 全盘复练】(全国通用)(原卷及答案)
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1、物质的变化 分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 的变化。
的变化。
本质区别没有 。
。
微观理解 构成物质的粒子, 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
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 ,变成了其它物质的粒子。
宏观现象 通常是 和 、 的改变。
常伴随 、放热、颜色变化、 、生成沉淀等现象。
能量变化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 变化, 、热能和等。
举例水的三态变化、 等。
钢铁生锈、 、光合作用、酿酒/醋、食物变质等。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有 。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是指 就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 中变现出的性质,如: 、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的,如:物质的 、 、状态、熔点、沸点和 等。
(2) 是指在 中表现出的性质。
如: 、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 ,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 ,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 ,变化体现 。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 的语言中有“可、易、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 ;而“镁条燃烧”则是 。
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 ,用途反映 ;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1、【命题解读】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变化的判断、化学性质的判断、物理性质的判断、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应关系的判断,常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古诗词、成语、实验等以文字或图片结合的形式呈现。
2、【解题技巧】(1)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关键是:从宏观上抓住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从微观上把握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三、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点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定义通式特点基本反应类型A+B→AB二合一或多合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一变二或一变多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A+BC→AC+B单换单、强换弱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注意】①发生复分解反应要满足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②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它是特指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2.其他反应类型定义实例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其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O 2CO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其中能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 )CO+CuO Cu+CO 2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2023•自贡)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变化
专题⼀物质的性质变化专题⼀物质的性质、⽤途、变化及分类【考点归纳】⼀、物质的性质和⽤途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性质,它包括颜⾊、状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眼⽆法感知,只有通过发⽣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途。
⼆、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1)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新物质⽣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新物质⽣成,如M饭烧焦变⿊有糊味、⽊柴燃烧、⽕药爆炸等。
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放出⽓体、⽣成沉淀等现象。
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炽灯丝因通电发热变红⽽发光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定有物理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变化:⽕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烟。
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种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合)A+B=AB(2)分解反应(分)通式:AB=A+B(3)置换反应:(换)通式:AB+C=CB+A(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通式:AB+CD=AD+CB【问题探究】【例1】:我们在初中化学⾥学过的⼀些物质,在实际⽣活中有重要的⽤途。
现有以下物质:A.不锈钢;B.氧⽓;C.⽣⽯灰;D.活性炭;E.⼆氧化碳;F.⽔;G.醋酸;H.熟⽯灰(氢氧化钙);I.锌;J.盐酸。
请根据它们的⽤途,⽤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次):(1)可供急救病⼈呼吸;(6)是最常⽤的溶剂;(2)可⽤于制造炊具;(7)可⽤来降低⼟壤的酸性;(3)可⽤作温室⽓体肥料;(8)可⽤于⾦属表⾯除锈;(4)可⽤作某些⾷品的⼲燥剂;(9)可⽤作⼲电池负极材料;(5)可⽤作冰箱的除臭剂;(10)通常的⾷醋中含有约3%~5%的。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考点归纳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的变化,只是在、和大小的改变。
比如:、玻璃破碎,冰融化和水结冰等。
(2)化学变化是的变化,也叫。
比如:葡萄酿酒、光合作用、木柴燃烧和金属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现象,同时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等。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饱和联系区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的变化的变化外观特征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
、和大小的改变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就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中变现出的性质,比如:、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另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比如:物质的、、状态、熔点、沸点和等。
(2)、化学性质是指在中表现出的性质。
比如:、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而“镁条燃烧”则是。
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反映;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考点讲解考点1:判断物质变化【例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B【解析】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初中化学中考考点解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考点解析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
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 B.成型C.晾干 D.烧结【解答】解:A、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结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B.水变成水蒸气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解答】解: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3.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解答】解:①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死灰复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火烧赤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⑤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⑥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⑦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⑧花香四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⑨玉石俱焚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4.下列工艺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 B.裁剪窗花C.雕刻玉石 D.编织竹篮【解答】解:A、烧制陶器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裁剪窗花只是将纸裁剪成不同形状,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雕刻玉石只是形状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编织竹篮只是把竹子编成不同形状,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剖析PPT教学课件
21
“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语言叙述的区 别:
描述物质性质时,一般用“可、易、能、会、 具有”等词语,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 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2020/10/16
22
辨一辨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 性质?性质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1869年_门__捷__列__夫__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 素周期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 律可循。
2020/10/16
18
绿色化学
•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 绿色化学从微观角度讲主要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 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 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 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属于绿色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化__合__反__应__.
2020/10/16
19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性质。
性质内容:可燃性、稳定性、腐蚀性、助
燃性、毒性、酸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
2020/10/16
16
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
象 造纸 、火药 、烧瓷器 ;我国劳动
人民在商代会制造 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
期会 炼铁、炼钢
。
2020/10/16
17
化学的发展
• 近代_道__尔__顿_(近代原子学说)阿_伏__加__德__罗 (分子概念)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 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分 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 合成新分子。
初中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知识点梳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关系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以及它们可能发生的变化过程。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重要的物质性质与变化知识点进行梳理。
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属性和特点。
常见的物质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1.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研究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包括:- 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 熔点和沸点: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温度称为熔点,物质从液态到气态的温度称为沸点。
- 导电性:物质导电的能力,可以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 磁性:物质对磁场的吸引或排斥程度,可以分为铁磁性、顺磁性和抗磁性。
1.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化学性质包括:- 反应性: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性。
- 酸碱性: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来描述,酸性溶液中H+浓度高于OH-浓度,碱性溶液中OH-浓度高于H+浓度。
- 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对其他物质的氧化或还原能力。
- 燃烧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能力。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2.1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变化后,并不改变其组成和性质的变化过程。
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 相态变化:物质由一个相态转化为另一个相态,如固态变液态、液态变气态等。
- 溶解:固体或气体在液体中形成溶液的过程。
- 挥发和凝固:液体变为气体称为挥发,气体变为液体称为凝固。
2.2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新物质的变化过程。
常见的化学变化包括:-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 生成物和反应物: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必备的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物质的
变化及性质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为您提供的必备的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及性质,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必备的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及性质,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中考化学复习-8.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集结知识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讲解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举例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铁生锈(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区别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旧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
常伴有的现象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①明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
宏观上:是否生成新物质。
微观上:是否生成新微粒。
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②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
③化学变化还常伴有能量变化。
表现为光能、热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
注意:①物质的性质常伴有:“可以”“能”“有”等词语。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属性,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
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性质;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变化。
②物理性质的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的理解:a不需要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等;b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熔点等。
③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例题精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干冰升华D.冰雪融化例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铁锅生锈C.香水挥发D.矿石粉碎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液氮用作冷冻剂C.硫酸用于除铁锈D.NaOH做干燥剂例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的吸水性B.浓硫酸的腐蚀性C.碳酸的不稳定性D.浓盐酸的挥发性例5.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B.可燃性C.熔点D.状态几种化学反应类型知识讲解初中阶段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基本考点考点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外形、形状发作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随同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别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进程中一定随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进程中不一定发作化学变化。
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求发作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气息、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动摇性、不动摇性、生动性、氧化性、恢复性、酸碱性、毒性等。
二、才干与综合考点考点3.化学变化与能量(实践运用考点)(1)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随同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质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贮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响释放出来的。
(2)应用化学反响失掉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展开化学研讨的基本目的。
考点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拓展考点)物质的性质决议其用途,物质的用途表达其性质。
假定在运用物质的进程中,物质自身没有变化,那么是应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假定在运用进程中,物质自身发作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那么是应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创新考点考点5.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的辨析(探求性考点)依据新情境题中所给物质的信息,剖析、归结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经过解答此类标题,培育同窗们看法事物和概括知识的才干。
中考化学考点复习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新课标版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透视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涵义及推断(会推断和区分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推断,依照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用处;3.化学根本反响类型的断定;4.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分析与推断;5.燃烧及一般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原理的应用;6.缓慢氧化与自燃的推断。
近几年中考,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推断,几乎是必考知识点。
命题通常以“以下各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是”方式出现,标题中的“各种变化”,一般都是典型的物质变化实例,如冰雪融化、铁锅生锈等等。
有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题比拟少见,相对较热的考点是物质的性质与用处关系的识别。
试题多为给出了几种物质的用处,要求识别哪些用处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选择题,或者是要求识别哪种物质具有此种用处的选择题。
四种根本反响类型及其应用是常考知识点,命题多为“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推断反响类型”,或者是“给出几个反响物,按所要求的类型书写化学方程式”。
氧化剂、复原剂的推断是常考知识点,命题常以“在XX(新情景)反响中,复原剂(或氧化剂)是”方式出现。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也是相对较热的考点,命题多为跟燃烧与灭火有关的现实咨询题。
本专题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方式调查,中考中所占分数约为4~10分。
●名师串讲○知识图解图1-1○重点讲解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典例]生活中的以下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玻璃破裂B. 牛奶变酸C. 铜器生锈D. 木柴燃烧[思路串讲]该题调查的考点是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看变化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要紧紧抓住变化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这一关键。
玻璃破裂属于物质的状态变化,并无其他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牛奶变酸本质为“酸”后的物质用处已不再同前,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铜器生锈即铜变为铜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柴燃烧后有新物质——灰烬生成,因而是化学变化。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归纳1. 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初中化学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2. 物质的变化2.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指物质发生新的物质组成和性质的改变,如燃烧、氧化等。
•物理变化:指物质在不改变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情况下发生形态或状态上的改变,如溶解、融化等。
2.2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式。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的表示方法:反应物在反应物的右边,生成物在生成物的右边,反应条件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上方或下方。
2.3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单代换反应:一种元素或化合物中的原子被另一种元素或化合物中的原子替代。
•双代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 物质的性质3.1 物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三态性质差异•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分子排列紧密、振动幅度小。
•液体:不固定形状,具有一定体积,分子之间有一定空隙和运动自由度。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空间较大,分子运动自由。
3.2 物质的可燃性和不可燃性•可燃性:指物质与氧气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
•不可燃性:指物质不能与氧气发生燃烧。
3.3 物质的导电性•金属导电性:金属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传导电子。
•非金属导电性:非金属物质导电性较差,不能传导电子。
3.4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指物质在溶剂中能否完全溶解。
•可溶性:物质能够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不溶性:物质不能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4. 小结通过本文的归纳,我们对初三化学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知道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了解了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基本类型。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2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氮气无色无味 B. 碳酸易分解 C. 铜呈紫红色 D. 蔗糖易溶于水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题思路]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典例3 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领悟提能 轮胎爆胎、气球爆炸、蒸汽锅炉因压强过大 而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 学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 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
)
A.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B.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B 项过程中涉及到燃烧,体现物质的可燃性, 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一 物质变化的判断
例 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
[答案] C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思路点拨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二 物质性质的判断
例 2 下列物质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利用铝的延展性制作易拉罐
B. 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制作玻璃刀
C. 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D. 利用铁的导热性作炊具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 延展性、 硬度大和导热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 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 A、B、D 项错误。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粒间隔可能改变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微粒外观区别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区分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否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2、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
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比较注意:碱+酸性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例如:2NaOH+CO2 = Na2CO3+ H2O四、质量守恒定律1、基本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1)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2)两个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反应类型概念特征举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 S+ O2SO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AB→A+B2H2O电解2H2↑+O2↑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A+BC→B+AC HCl+ Zn= ZnCl2+ H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BC H2SO4+2NaOH=Na2SO4+2H2O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
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
6、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C.潮涨潮落D.干冰升华4、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冰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7、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 + 2C ==== Si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8、下图表示物质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但原子数目减少B .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于化合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l: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9、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A. 12B. 18 C.22 D.4010、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5:1 D.4:111、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A.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B.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D.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的物质1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气体C.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NaCl溶液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13、右图所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粒子数目和种类的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1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4224)(2SO Na OH Cu NaOH CuSO +↓=+B.32NaHCOO H CO CO Na 2232+↑+ C.↑+=+222H ZnCl HCl ZnD.22Cl H + 2HCl15、W 、X 、Y 、Z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物质 W X Y Z 反应前质量g 2 22 34 0 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 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中生成X 的质量为40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 全部参加反应 二、填空题16、初中化学中的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其中反应②常用于工业生产,反应③常用于实验室制备F 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D 的化学式是 ;A 的化学式可能是 (任写一种)。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上图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填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三、信息题17.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
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①空气中的N 2在放电条件下与O 2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 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收集法(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 。
A .不变 B .仅升高 C .仅降低 D .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4)“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 18、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 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NH 3)。
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A 、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B 、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 、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氨方法。
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知识。
○1氨的物理性质: ; △ 点燃○2氨的化学性质:;○3氨的制法(写化学方程式):;○4氨的用途:;(2)根据氨生产硝酸的三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B反应的反应类型是;○2对于C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一种大气污染物)尾气,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3)你认为合成氨中氢元素主要来自原料中的。
四:计算题1、某硝酸铵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90﹪(杂质不含氮),计算该氮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克样品和0.5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表格如下:(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填“是”或“否”)(3)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4)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变式训练一1、C 解析:冰雪溶液,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2、B 解析:纸张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变式训练二1、B 解析: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这属于物理性质。
2、D 解析: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铁制品与氧气接触,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
变式训练三1、B 解析:铁在反应前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为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D 解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多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