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考核大纲
商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商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巩天雷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管理学院课程名称:商品学概论课程编号:184010英文名称:Essentials of Commodity Science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总学时:51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6学分:3开设专业:市场营销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商品学的任务是阐明和解决商品流通领域中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维护商品在流通中的使用价值,保证使用价值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商品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并应用于商业实践,促进商品经营的顺利开展。
商品学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要求学生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理论、商品质量及管理原理、商品标准、商品分类及鉴别、商品包装、储存等理论;2.应掌握各大类商品的组成、性能、鉴别选购等实用性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商品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三节商品学的研究任务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商品学的萌生与发展,认识商品学的学科性质,掌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明确学习商品学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商品质量和商品质量管理第一节商品质量第二节商品质量的要求第三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第四节商品质量管理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商品质量的涵义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掌握对大类商品质量的要求,认识保证与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以及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第一节商品标准第二节商品标准的制订和内容第三节商品标准的实施第四节商品标准化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品标准.标准化的发展现状,认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重要性.掌握商品标准.标准化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第四章商品分类与编码第一节商品分类第二节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第三节商品分类标志第四节商品编码第五节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商品分类的常用标志.掌握商品编码的种类和方法,灵活运用商品分类的方法。
商品学概论大纲(最新)

《商品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243813课程名称:商品学总学时:32总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一、教学目的及及任务(一)教学目的《商品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选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物流专业学生掌握商品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商品编码与条码,了解商品的分类与品种构成、掌握商品质量以及质量管理的方法,了解商品标准与标准化,合格评定与质量监督,了解商品检验,掌握包装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了解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必要的商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从理论上掌握商品养护的方法和途径,为其毕业后从事与商品养护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课堂教学、课堂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商品养护问题的能力,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商品及商品养护学的运用认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了解商品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现代商品的概念及其构成;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了解商品养护与商品养护技术;掌握商品养护的基本策略。
(二)教学要求1.教学重点:商品的概念、构成和基本属性。
2.教学难点:商品的使用价值3.教学方法: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1.商品(1)商品的特征(2)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3)商品的属性1.2 商品的使用价值(1)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概念1.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2)商品学的研究的内容(3)商品学研究的任务(4)商品学的作用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一)教学目标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概念及标准;熟悉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能够正确使用商品分类标志;熟悉商品条码及其应用。
(二)教学要求1.教学重点:商品分类与编码。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商品分类标志。
3.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
《商品学概论》复习提纲

1 商品检验的内容都有哪些?进出口商品检验业务包括哪些内容?检验的内容-商品的质量检验,商品重量和数量检验,包装检验,安全检验及卫生检验检疫等检验的内容包括:出口商品品质检验、出口商品包装检验、进口商品品质检验、进口商品残损检验、出口动物产品检疫、进出口食品卫生检疫、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运输工具检验以及其它国家或商品用户要求实施的检验、检疫2 从我国国情出发,你认为哪种包装材料更具有发展潜力?为什么?我认为纸质包装更具有发展潜力因为是纸制成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节能环保,纸质材料价格低廉且质轻易于运输,纸质包装易于成型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并且因为纸纤维的特殊结构也可用于水果等需要透气的包装,这些是纸质包装在常用方面的一些好处,并且我们国家人口众多,用纸质包装这种可回收的材料更能促进环保,更具有发展潜力。
3 从环保角度出发,比较纸和纸板、塑料、金属、玻璃材料的优缺点。
纸和纸版的环保性能最好,它价格低廉,资源储量丰富,易于回收重复利用。
金属材料的环保性能其次,金属材料资源紧缺,不可再生,但是易于回收利用。
玻璃材料也易于回收重复利用,可再生,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塑料材料环保性能最差,它有些有害成分可能渗入内装物,易产生静电造成吸尘,包装废弃物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4 试总结商品在储运中的损耗及其主要原因。
损耗—储运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与商品本身特性的正常作用和非正常的人为原因,造成的数量损失和消耗.挥发,溶化,熔化,脆裂干缩,渗漏粘结,破碎散落挥发—液态商品的挥发速度与商品中易挥发成分的沸点、气温高低、空气流速以及与它们接触的空气表面积等因素有关。
溶化—影响商品溶化的因素:商品的吸湿性和水溶性,二者缺一不可,还与空气接触表面积、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等有关。
熔化—内在因素:是商品成分熔点较低和易熔商品商品中含有某些杂质,外界因素:日光直射和气温较高。
脆裂、干缩—干燥空气或风吹,日晒。
渗漏、黏结—渗漏由于包装质量不合格,包装内液体或受热或结冰膨胀等原因而使包装破损发生外漏。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英文名称: Essentials of Commodity Science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三年制)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商品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主,融合社会科学、经济学为 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商品学知识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评价商品质量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服务。
2、为学生利用商品学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商品学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初步能力。
3、树立科学态度及质量意识,自觉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商品学有关知识, 认识和掌握典型大类商品的自然属性, 熟练运用商品检验、包装和养护中的技术方法,与进出口货物的通关要求相结合,为以后在国贸领域工作奠 定一个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知识: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商品学概论,包括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养护;商品学分论,包括日用工业品、纺织品、食品、电子电器。
2、能力:学生应具有贸易中明确商品分类原则和方法,控制商品质量,懂得商品安全运输储存,做好商品养护工作的能力。
3、技能:学生应具备商品编码、包装技法、储运流程、检验方法、养护技巧、装卸搬运方式及其工具的选择等相关技能。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等四、学时分配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商品学概论 学 分: 2一体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根五、教材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张晓淼,梁冰等,商品学概论,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2、主要参考书:略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1、互动式教学、教师多问、学生多答、双向沟通。
2、开展案例教学,教师多收集案例、分析案例、讲解案例,学生讨论案例。
自学考试《商品流通概论》大纲重点 根据大纲个人整体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商品流通概论(重点)第一章绪论一、商品的概念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穹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
所谓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所谓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二、商品交换的三种形式1、物物交换(W—W);2、简单商品流通(W—G—W);3、发达商品流通(G—W—G’)三、商品流通的概念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四、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1、自然性制约因素;2、经济性制约因素;3、制度性制约因素。
五、流通过程对消费的作用1、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介;2、流通对消费的引导作用;3、流通对消费的制约作用。
六、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2、供求规律;3、竞争规律;4、自愿让渡规律;5、货币流通规律。
七、供求规律商品供给可以表述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商品供给商品供给的变动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商品自身的价格;2、生产技术的变化;3、生产要素的价格;4、其他商品的价格;5、政府的产业政策;6、企业的预期。
商品需求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仙,在每价格水平上愿意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商品需求商品需求的变动受以下几种主要因素的影响:1、商品自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4、消费者的偏好;5、政府的消费政策;6、消费者的预期;7、人口数量的变动供求规律的作用供求规律是商品疏通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规律。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变化;2、支配着商品的流量和构成;3、支配着商品流通的方向和时间;4、支配着生产和消费。
八、竞争规律基本内容: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
竞争规律作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强制性;2、排他性;3、自发性;4、不确定性;5、激励性;6、风险性。
《商品学概论》复习提纲

《商品学概论》复习提纲1 商品检验的内容都有哪些?进出口商品检验业务包括哪些内容?检验的内容-商品的质量检验,商品重量和数量检验,包装检验,安全检验及卫生检验检疫等检验的内容包括:出口商品品质检验、出口商品包装检验、进口商品品质检验、进口商品残损检验、出口动物产品检疫、进出口食品卫生检疫、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运输工具检验以及其它国家或商品用户要求实施的检验、检疫2 从我国国情出发,你认为哪种包装材料更具有发展潜力?为什么?我认为纸质包装更具有发展潜力因为是纸制成可以回收再利用所以节能环保,纸质材料价格低廉且质轻易于运输,纸质包装易于成型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并且因为纸纤维的特殊结构也可用于水果等需要透气的包装,这些是纸质包装在常用方面的一些好处,并且我们国家人口众多,用纸质包装这种可回收的材料更能促进环保,更具有发展潜力。
3 从环保角度出发,比较纸和纸板、塑料、金属、玻璃材料的优缺点。
纸和纸版的环保性能最好,它价格低廉,资源储量丰富,易于回收重复利用。
金属材料的环保性能其次,金属材料资源紧缺,不可再生,但是易于回收利用。
玻璃材料也易于回收重复利用,可再生,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塑料材料环保性能最差,它有些有害成分可能渗入内装物,易产生静电造成吸尘,包装废弃物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4 试总结商品在储运中的损耗及其主要原因。
损耗—储运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与商品本身特性的正常作用和非正常的人为原因,造成的数量损失和消耗.挥发,溶化,熔化,脆裂干缩,渗漏粘结,破碎散落挥发—液态商品的挥发速度与商品中易挥发成分的沸点、气温高低、空气流速以及与它们接触的空气表面积等因素有关。
溶化—影响商品溶化的因素:商品的吸湿性和水溶性,二者缺一不可,还与空气接触表面积、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等有关。
熔化—内在因素:是商品成分熔点较低和易熔商品商品中含有某些杂质,外界因素:日光直射和气温较高。
脆裂、干缩—干燥空气或风吹,日晒。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

《商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60429课程名称:商品学概论英文名称:Essentials of Commodity Science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5学分:2.5适用对象:市场营销专业一年级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数学、英语二、课程简介商品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这门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从 1780 年开始的,至今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产生、发展与商业的兴起、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密切相关。
18 世纪德国经济学教授约翰贝克曼创建了经济学与商品学教研室,开设了“工艺学和商品学”课程,并编著了〈〈商品学导论〉〉, 主要包括商品产地、生产、性能、用途、分类、包装等内容,构成了古典商品学的基本体系,后来这一体系的商品学被称为“自然科学与技术派商品学”。
19 世纪初,这一体系的商品学从德国相继传入欧洲和亚洲。
进入 20 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技术派商品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理论体系也更趋于完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从经济和技术经济观点出发逐步形成了研究商品与人类、经济、技术、资源、环境等关系的“社会科学与经济派商品学”。
1976 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立了“国际商品学学会”。
国际学术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商品学的发展,使自然科学与技术派商品学和社会科学与经济派商品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出现了综合派体系的商品学。
近年来,商品学教学和研究在国际上发展迅速。
商品学是以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学科。
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也需要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说,商品学既是一门边缘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学科。
商品学其基本体系可分为商品学概论和商品学分论两大部分。
商品学概论是商品学分论的基础,它是研究商品的共同属性。
目前,《商品学概论》是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Commodity Science is a subject researching on the use of commodity, focusing on the quality and variety of commodity, where not only physicalscience but also social science is needed. Therefore, Commodity Science is not only a brink subject, but also a synthesized appliance technological subject. Now, students majoring in Marketing should take this cours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商品学概论期末复习纲要

一、考试题型:单选16%;多选24%;判断10%;名词解释12%;简答20%;论述10%;案例分析8%
二、考试范围:商品学总论为主。商品学分论为实践操作章节,结合课堂成绩评定。
三、各章复习纲要
第一章
1、如何理解“商品”的概念?(概念+基本特征)
2、商品的本质。
3、商品的属性(重点掌握整体属性)。
1、按商标结构组成划分,可分为()。
A、联合商标B、文字商标C、图形商标D、组合商标
2、商品编码按其所用的符号类型划分,可分为()。
A、数字型代码B、字母型代码C、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D、条形码
判断:
1、天然空气属于商品。()
2、在商品包装的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是防护。()
正确答案:
单选:1. D 2. C
6、生命周期评价有哪几种方法?
四、例题
单选:
1、在商品的养护中,防霉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皮革制品等日用工业品的防霉主要采用的是()。
A、药剂防霉腐B、气调防霉腐C、干燥防霉腐D、气相防霉腐
2、获得国家免检的商品可在()内免于各地区、各部门各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检查。
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多选:
第三章
1、商品质量定义;应从哪些方面理解商品质量。
2、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几方面?各有哪些具体因素?
3、论述商品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简述+各阶段特征、优缺点)
4、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PDCA循环法)
5、质量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6、质量认证的基本内容;质量认证有哪两种标志?掌握常见的认证标志。
4、商品抽样的概念。
5、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一、引言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学科,它涉及到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商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解。
本文将对商品学概论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和属性;2. 理解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3. 掌握商品市场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4. 培养学生的商品分析和判断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商品概述a. 商品的定义和特征b. 商品的分类和层次2. 商品生产a. 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b. 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c. 生产组织和企业行为3. 商品流通a. 流通渠道和流通环节b. 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特点和功能c.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4. 商品消费a. 消费者行为和消费决策b. 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c. 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5. 商品市场a. 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b. 市场竞争和市场结构c. 市场价格和市场调节6. 商品分析a. 商品定价和价格弹性b. 商品品牌和品牌管理c. 商品包装和包装设计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和讲解案例,系统地介绍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的合作和交流,加深对商品学的理解。
4. 课堂演示: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课堂演示,讲解实际案例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1.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商品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行考察。
2. 课堂讨论: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3.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撰写实践报告,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考察。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1. 主教材:《商品学概论》2. 参考书目:a. 《商品经济学导论》b. 《市场营销学》c. 《消费者行为学》d. 《供应链管理》七、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和规律,培养他们的商品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解。
教学大纲:现代商品学概论32课时

《现代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获得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知识,同时从理论上掌握研究商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为其毕业后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知识奠定基础。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商品基础知识,明确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了解商品的成分、性质、分类和质量要求;熟悉商品的分类方法;掌握主要商品的检验的基本知识、商品标准的内容和使用;懂得商品的安全运输储存,做好商品养护工作。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教学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多采用实物教学,要求学生结合使用商品购物实践,提高对商品品质的鉴别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专业课及今后从事贸易工作,进一步研究和掌握商品使用价值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四)考核方式考查(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第一章商品学研究对象与内容1.商品及其本质2.商品的使用价值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4.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说明和要求:(1)基本要求:了解商品学发展概况,明确学习商品学的意义,掌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学习方法。
(2)重点: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3)难点:掌握学习方法。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商品分类及其作用2.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3.商品分类标志4.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5.商品条码6.物流条码7.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说明和要求:(1)基本要求:掌握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掌握商品条形码内容;了解商品分类体系、商品目录的概念和种类、商品代码。
(2)重点: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商品分类标志、商品条形码。
(3)难点:商品分类体系、商品目录的概念和种类。
第三章商品品种1.商品品种的概念2.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3.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4.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说明和要求:(1)基本要求:理解研究商品品种的意义、分类,掌握商品品种的命名以及商品品种发展规律。
商品学复习大纲

商品学复习大纲1.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质性、实体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系统。
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
2.商品抽样的方法主要可分为随机抽样法和百分比抽样法。
3.商品分级的方法可归纳为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
4.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简称。
5.EAN条码又称国际物品条码;UPC条码又称通用产品条码。
6.商品标准按其表达形式可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两类。
7.商品抗拒水渗透的能力称为抗水性,商品在温度变化情况下引起长度、体积变化的性质称为热变形性。
8.商品质量管理:是指以保证商品应有的质量为中心内容,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对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使用户得到满意的商品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9.商品包装标志:是在商品外包装表面用简明的文字、符号、图形制作的特定记号或说明,并将其作为商品运输、装卸、保险、储存及使用的识别标志。
10.商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布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11.商品标准化: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制定发布及推行商品标准的活动。
12.商品品级是指对同一品种商品按其达到质量指标的程度所确定的等级。
它是表示商品质量高低的等级,也是表示商品在某种条件下用途大小的标志,是商品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13.鞋分成雨鞋、凉鞋、运动鞋等时,是按生产加工方法作为其分类标志的。
14.商品在温度变化情况下引起长度、体积变化的性质称为弹性。
15.白酒分为陈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等风格各异的酒时,是按原材料作为其分类标志的。
16.商品能被水蒸气或其他气体透过的性质称为透水性17.代号为DB31/T的标准是一种地方标准。
18.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授予国际标准期刊的前缀码是977。
19.纺织品可分为:纺织纤维、天然纤维、植物纤维、棉花或麻类等,这是按线分类法分的。
商品学 复习大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商品学》期末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说明(一)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年的期末考试,所列各种类型的题目代表了期末试卷的命题范围。
(二)本学年期末考试可能的题型有五种:填空题、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这些题型可能出自课件和教科书中的任何一章,其中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部分占试卷的大部分内容。
(三)下述期末复习思考题包括了同学们在备考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所列思考题的内容可能在期末考试卷中以上述任何一种题型出现。
请大家在复习时应该尽可能理解全部教科书和课件的内容,特别是涉及各个专题的重要概念、重点难点和部分思考练习题的内容。
否则做题时会感到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四)下述期末复习思考题的答案可以在教科书和课件中自行寻找。
(五)涉及题目本身的疑难,请通过答疑信箱向本课程答疑教师提出。
二、期末复习思考题(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一)思考题第一章1.我国的文献中对商品的定义是什么?2.商品使用价值的实质是什么?3.什么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4.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指的是什么?5.国际商品学会的会徽和会刊是什么?6.我国古代商品学发展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第二章7.对于质量的概念都有哪些表述和定义?8.商品质量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是什么?9.什么是商品的实用性?10.从哪些方面理解商品的安全卫生性?11.表示商品寿命的方法和内容有哪些?12.什么是可靠性?13.商品质量应如何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水平?14.不同国家对商品质量的要求和规定有哪些?15.为什么说生产工艺对商品质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6.什么是商品的规格?品质规格包括那些内容?17.为什么要规定品质公差和品质机动幅度?,第三章18.什么是有机物和高分子有机物?19.为什么说某些商品中的水分应当保持适度或适宜?20.商品中的杂质包括哪些类型?21.举例说明商品中都有哪些无效成分。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商品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实现规律的应用科学。
它以商品质量为中心,着重研究商品的品质、分类、包装、标准、检验、储存、养护等内容,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商品质量的形成、控制和保证,具备对商品进行质量评价和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掌握商品质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
(3)熟悉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对常见商品进行分类。
(4)理解商品包装的作用、要求和设计原则。
(5)掌握商品标准的概念、分类和制定原则。
(6)了解商品检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7)熟悉商品储存和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商品学的知识对商品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够根据商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
(3)能够制定简单的商品标准。
(4)能够对商品进行检验和鉴定。
(5)能够运用商品储存和养护的知识,对商品进行合理的储存和养护。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商品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1、商品学概述(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3)商品学的研究方法2、商品质量(1)商品质量的概念和内涵(2)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3)商品质量的评价方法(4)商品质量的管理3、商品分类(1)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3)商品分类标志(4)常用商品分类体系4、商品包装(1)商品包装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包装的材料和容器(3)商品包装的技术和方法(4)商品包装的设计原则和要求(5)商品包装的标志和标签5、商品标准(1)商品标准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标准的分类和级别(3)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4)商品标准的内容和编写要求6、商品检验(1)商品检验的概念和目的(2)商品检验的内容和方法(3)商品检验的程序和要求(4)商品检验证书和报告7、商品储存和养护(1)商品储存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储存的环境条件和要求(3)商品储存的技术和方法(4)商品养护的概念和内容(5)商品养护的技术和方法8、商品与环境(1)商品与资源(2)商品与环境的关系(3)绿色商品和可持续发展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目录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2)第三章商品品种 (4)第四章商品质量 (5)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7)第六章商品标准 (9)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11)第八章商品检验 (13)第九章商品包装 (14)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15)第十二章新产品开发 (17)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名词解释1.商品学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用其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
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8.商品学是一门()。
商品学5年制考核大纲

商品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一、考试对象本课程考试对象为五年制高职学生。
工商管理类其他相关专业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与本说明基本相同。
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试包括4 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每次作业以100分计算加权得到平时成绩)。
终结性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万融主编的《商品学概论》2005年版,和上海立信出版社出版刘爱珍编著的《现代商品学基础与应用》1998年版)和本考试说明。
四、考试要求鉴于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试着重基本知识的考查和分析理解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试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知识点和知识拓展性的内容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要求。
五、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商品学》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按照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的知识覆盖面理应尽可能广一些,但要突出课程学习重点。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知识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理解35%左右,掌握35%左右,运用20%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知识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一)2024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等方面的学科。
对于学习商品学的同学们来说,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梳理知识框架,加深对商品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通过概述、正文和总结的方式,为大家提供商品学概论的复习资料。
正文:一、商品基本概念1. 商品的定义和特征2. 商品的分类3.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4. 商品的价值和价格5. 商品的市场和竞争二、商品的生产与分配1. 商品的生产要素2. 商品的生产过程3. 商品的生产组织形式4. 商品的产权和分配5. 商品的市场结构和效率三、商品的流通与销售1. 商品的流通渠道2. 商品的流通环节3. 商品的物流管理4. 商品的零售与批发5. 商品的销售策略与推广四、商品的消费与满足1. 商品的消费决策2. 商品的购买行为3. 商品的品牌与消费者认知4. 商品的消费心理与行为预测5. 商品的消费满意度和忠诚度五、商品学的应用与发展1.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2. 商品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3. 商品学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4. 商品学在广告宣传中的应用5. 商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总结通过对商品学概论的复习资料的整理,我们深入了解了商品的基本概念、生产与分配、流通与销售、消费与满足以及商品学的应用与发展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商品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希望这份复习资料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02486《商品学》考核说明

02486《商品学》考核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1.考核依据本考核说明以《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拟定,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2.考核要求3.考核原则(2)全形考的考查突出重点,以体现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
(3)全形考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都要适当。
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所占比例为:容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4.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全形考方式,没有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包括两部分:第二部分:讨论区发帖、回帖占总成绩的20%,围绕课程发言就给分。
5.形考任务完成日期请各教学点学员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作业,各教学点责任教师7月5日前完成审查、成绩评定和作业上传。
附成绩评定表格式:序号1学号1532001918765姓名张三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4959510090讨论95平均分95说明:每格成绩均为百分制第二部分考核内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依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确定的。
为使广大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核内容,现分章说明各章的考核目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考核目的与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主要是考核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检查考生在学习后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考核知识点是明确考生应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范围。
考核要求是明确考生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有关商品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商品的本质及其属性;了解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掌握: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考核知识点】1、商品的本质2、商品的使用价值3、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4、商品学的研究内容【考核要求】重点掌握:(1)商品学的本质;(2)商品的使用价值;(3)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第二章商品的质量【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有关商品质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影响商品质量的各种主要因素;熟悉国际贸易环节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掌握国际贸易中表示质量的方法;学会利用商品质量知识订立有关交易的条款。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

《商品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商品学概论英文名称:Essentials of Commodity Science学分:2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三年制)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商品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主,融合社会科学、经济学为一体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商品学知识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评价商品质量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服务。
2、为学生利用商品学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商品学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初步能力。
3、树立科学态度及质量意识,自觉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商品学有关知识,认识和掌握典型大类商品的自然属性,熟练运用商品检验、包装和养护中的技术方法,与进出口货物的通关要求相结合,为以后在国贸领域工作奠定一个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知识: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商品学概论,包括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养护;商品学分论,包括日用工业品、纺织品、食品、电子电器。
2、能力:学生应具有贸易中明确商品分类原则和方法,控制商品质量,懂得商品安全运输储存,做好商品养护工作的能力。
3、技能:学生应具备商品编码、包装技法、储运流程、检验方法、养护技巧、装卸搬运方式及其工具的选择等相关技能。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等四、学时分配五、教材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张晓淼,梁冰等,商品学概论,航空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2、主要参考书:略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1、互动式教学、教师多问、学生多答、双向沟通。
2、开展案例教学,教师多收集案例、分析案例、讲解案例,学生讨论案例。
浙江商品学高考大纲

商品学高考大纲第一章绪论1、理解商品、商品整体概念。
2、了解商品学和商品学研究对象。
3、了解商品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商品质量1、理解商品质量的概念(狭义)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
2、理解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生活类消费品)。
3、了解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4、掌握生产性企业质量管理阶段和流通性企业商品质量管理的要求、内容。
第三章商品分类1、了解商品分类、常用商品分类标志。
2、了解商品代码中的条形码。
第四章商品标准1、理解商品标准与商品标准化的概念。
2、掌握我国实行的四类商品标准和采用国标标准的方式。
3、了解国外商品质量监督与认证。
4、了解国外产品认证标志(英、法、日、德、美)。
第五章商品鉴定1、理解商品鉴定的概念。
2、了解商品鉴定的基本层次。
3、理解商品鉴定的基本方法(感观、物理、化学)。
4、掌握商品鉴定中的随机抽样办法。
5、了解商品品级划分的方法。
第六章商品成分、性质1、理解商品基本化学成分。
2、了解商品的性质(化学、物理、机械、生物)。
第七章产品开发1、了解新品开发的要求和方式方法。
2、了解新产品开发程序。
第八章商品包装1、理解依据国家标准设定的包装概念。
2、了解商品包装和种类。
3、了解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内容。
4、掌握商品运输包装标志中的指示标志、掌握商品销售包装标志的主要内容。
5、了解商标设计要求和商标注册。
第九章商品储运与养护1、理解商品储存原则和基本要求。
2、理解商品运输质量概念、运输原则及运输工具的选择要求。
3、理解商品养护概念和商品储存环境中的变质因素。
4、了解库房温度、湿度的控制与调节。
5、了解六个仓储商品的养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一、考试对象本课程考试对象为五年制高职学生。
工商管理类其他相关专业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与本说明基本相同。
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试包括4 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每次作业以100分计算加权得到平时成绩)。
终结性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万融主编的《商品学概论》2005年版,和上海立信出版社出版刘爱珍编著的《现代商品学基础与应用》1998年版)和本考试说明。
四、考试要求鉴于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试着重基本知识的考查和分析理解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试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知识点和知识拓展性的内容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要求。
五、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商品学》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按照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的知识覆盖面理应尽可能广一些,但要突出课程学习重点。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知识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理解35%左右,掌握35%左右,运用20%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知识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个知识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其结构1、期未考试题型:⑴选择题:要求学生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它是考试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0%。
(2)填空题:要求学生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
它是考试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0%。
(3)简答题:考试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作用、原则、规律的识记与掌握程度。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
(4)运用(案例分析题):考试学生对重要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计算题(案例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50%左右。
2、考试形式。
形成性考试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七、答题时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00分钟。
第二部分考试复习的基本要求第一、全面、认真阅读文字教材,系统、深刻领会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把握基本内容、基本概念、重点内容、重点概念(重点内容为本说明所列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PPT课件、本说明所列文字教材,结合网上资源,正确地把握本课程的内容。
第二、注意知识面的拓展。
商品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理论的更新速度快,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商品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用商品质量管理新理论与品种经营新理念分析商品实践案例。
第三,认真复习任课教师对授课过程中提出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等内容,结合平时作业讲评和交流情况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部分课程考试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考试知识点1、商品及其本质2、商品的使用价值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商品学的发展二、考试要求1、了解:商品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的特性。
2、理解:现代商品概念及构成。
3、掌握: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和结构层次。
4、熟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一、考试知识点1、商品分类的概念和作用2、商品分类标志和分类体系3、商品目录和商品代码二、考试要求1、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概念,以及国内外主要的商品分类与编码标准;2、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掌握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及其正确使用;4、熟悉商品条码及其应用。
第三章商品品种一、考试知识点1、商品质量、品种和效益2、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3、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二、考试要求1.理解和掌握商品品种及商品品种结构的概念;2、熟悉商品品种分类和类别;3、正确理解商品品种、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4、明确商品品种发展规律与商品品种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商品质量一、考试知识点1、商品质量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商品质量特性和质量指标3、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4、影响有形商品质量的因素二、考试要求1.了解商品质量的概念及其演变;2、掌握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3、了解商品质量监督与认证、了解商品质量的有关法规;4、了解伪劣商品的危害及表现形式并掌握基本的识别方法。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一、考试知识点1、质量管理及其发展历程2、全面质量管理3、质量管理体系和ISO9000二、考试要求1.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统计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方法和ISO9000族国际标准的构成及其重要性;2、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基本要求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含义以及PDCA循环管理方法;3、熟悉ISO9000:2000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模式。
第六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一、考试知识点1、商品标准概述2、商品标准化二、考试要求1.理解和掌握商品标准和商品标准化的概念,了解标准化的作用;2、掌握我国商品标准的分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熟悉商品的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商品标准;3、理解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基本内容,知道如何使用技术要求这把尺子去度量商品质量;4、通过了解商品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贸易技术壁垒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着重理解标准化对于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作用;5、熟悉商品标准化的形式和方法,懂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一、考试知识点1、质量认证概述2、商品质量认证3、企业质量体系认证4、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其他认证6、商品质量监督二、考试要求1、掌握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的概念及其类型与形式;2、熟悉商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和中国强制性产品任职制度等方面的认证内容、依据、标志和程序。
3、了解HACCP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内容;4、熟悉商品质量监督的主客体、原则、依据和制度。
第八章商品检验一、考试知识点1、商品检验的概念和基本内容2、商品检验的方法3、商品抽样方法4.商品品级二、考试要求1.掌握商品检验的内容、形式与商品鉴定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样的要求和方法;2、能对常用商品进行感官检验;3、了解抽样的概念和原则;4、理解商品品级的概念和划分原则;第九章商品包装一、考试知识点1、商品包装的概念和作用2、包装材料3、商品包装设计的原则4、商品包装技术5、销售包装装潢6、商品包装标识与商标二、考试要求1.了解商品包装的设计原则,了解造型设计、色彩设计和图案设计与包装功能的关系,保证技术与包装功能的关系以及销售包装标识与运输包装标示的内容和作用;2、理解包装、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的概念,包装的分类,包装的基本功能,包装材料应具备的性能,环境保护对商品包装的要求;3、熟悉商品标准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特点、主要包装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一、考试知识点1、商品储运概述2、商品在储运中的损耗与质量劣变3、保护储运商品质量的技术方法二、考试要求1.了解商品运输和储存的概念、作用、运输方式种类及特点,以及仓库类型与主要设施;2、明确商品储运中发生损耗、质量劣变的种类和原因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3、知道并明白保护储运商品质量的各种技术方法及其原理;4、理解商品运输和储存的质量管理原则。
第十一章商品与资源和环境一、考试知识点1、环境与环境问题2、商品的环境影响与生命周期评价3、商品的生态设计4、商品的清洁生产5、环境标志6、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7、生态包装二、考试要求1、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原因以及它与商品生产、消费活动的关系。
2、理解生命周期评价思想,学会用其分析商品的环境影响,为改进商品及其活动的决策服务。
3、理解清洁生产的预防、减废、持续改进思想及其可行性,进而思考它在服务领域的应用。
4、结合实际,熟悉绿色商品、环境标志、生态包装、生态设计等手段的应用。
5、深刻理解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第四部分试题类型及解答举例试题类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本答题共6小题,请从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0分)1、______首先提出了TQM的思想。
A.石川馨B.罗米格C.道奇D.费根保姆2、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包括_________。
A.原料质量B.市场调研与开发设计C.生产工艺和设备D.质量检验及包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商品学研究的两项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产品认证分为________认证和_________认证两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缺货发生时,如何迅速恢复?四、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共3小题,共50分)1、案例分析题:试论述企业销售商品时,通常采用哪几种定价策略,其实施意义是什么?解答举例一、单项选择题(本答题共10小题,请从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参考答案:1、D 2、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参考答案:1、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2、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参考答案:解决办法:建立缺货商品业务持续流程。
一旦发生缺货现象,便会快速启动,可以使门店从不利的缺货状况中恢复过来。
该程序应该包括向谁求助、如何从常规供货商处获得特别供给及供货不足时的应急计划。
例如:有些店面在货源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向缺货商品的第二供应商订货,或者临时从其他门店调拨商品甚至可以不惜代价从批发市场或者其他零售渠道订货,目的是为了为了防止老顾客流失。
四、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共20分)(参考答案略)计算题要求在答出要点的基础上,逻辑清晰,计算步骤有条理。
案例分析题要求答出分析案例时所用基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案例提供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析、解释和说明。
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过程的充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