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心得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对话氛围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心得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对话
氛围
对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
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选择的权利。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新的体验,就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当好“主角”。
如何实现阅读的最优化?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
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
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
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在这篇课文的阅读过程中,你觉得我表现得怎么样?”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
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
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再者,我们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平等的对话需要民主的教学氛围的支撑。
师道尊严、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教学氛围难以展开真诚的平等对话。
在教室布置上,尽量采用圆桌式、方块式等座位形式,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的愉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精神生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文针对平等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以下方法研究。
首先,师生要努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当成立课堂时,老师要想办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氛围,学生才会更愿意与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按学生个性分组进行活动,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合理安排每个学生发言的时间和频率,并将学生要求及时作出回应,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关心。
其次,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准备课程时,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学习目标和偏好,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安排,把学生真正当成课堂学习的合作伙伴,让学生参与课程讨论,从而培养平等交流的能力。
最后,师生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关键是老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要呈现出正面的反馈关系,老师要做到问有问、答有答、理有理,以正面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
总之,师生平等对话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非常重要。
老师和学生要尊重彼此,秉承和谐互助的态度进行交流,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受益良多。
这就要求老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学生提供关心,并且鼓励他们通过平等的交流提升自身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分析了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以及实现师生平等交流的方法。
接着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师生平等交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进一步探讨了师生平等交往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总结了师生平等交往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并得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促进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平等交流、传统教学、师生平等交往、教学影响、师生关系发展、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旨在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加平等、和谐,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往往呈现出一种权威性和不对等的状态,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缺乏互动和平等的交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动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方面指导、一方面接受。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尤为重要。
语文是一门需要多维度理解和运用的学科,而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其综合语文素养。
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师生平等交往的重要性,具体的做法,以及对教学的影响,从而为未来师生关系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研究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师生平等交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1引言学校语文使同学学好语文及其他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工具性及人文性的统一。
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下,为了提高学校生语文学习效率,老师应在课程中实施公平化的师生交往方式,以真正激发学校生的学习爱好,进而达到促进学校语文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2学校语文课堂师生交往公平化的意义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公平化的师生交往关系,能够搭建同学与老师良好的沟通桥梁,使同学从以往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提问转变为主动的向老师提问或者请教,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这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会存在困惑:为什么有的学问我明明在上课中讲了,但是一向同学提问,许多同学都反馈没有学会相应的学问点。
这一问题的消失,其实与老师课堂师生沟通缺乏以及沟通方式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
同学往往将自己的疑问隐蔽起来,不情愿向老师请教,这样对学问内容明显不能获得深刻的理解。
而假如构建公平化的师生交往环境,则可以让同学乐观主动的向老师提问不懂的地方,这样才能够让同学深刻理解相关的学问内容,使语文教学质量提升。
3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公平化的构建策略3.1沟通时间与空间的选择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场所,师生的沟通也基本在课堂中进行。
从师生交往的公平化构建上来看,老师应从时间及空间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3.1.1沟通时间的选择首先,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老师,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与同学进行沟通及沟通,沟通的内容不单单的停留在询问同学的课前预备工作,还可以询问同学的日常琐事,比如昨天回家之后做了什么?喜爱的体育运动等?让同学感觉老师像自己的伴侣一样,唤起同学的学习爱好。
其次,是在老师讲课过程中,也要对同学进行启发,不是老师单一的讲解,而是老师与同学共同学习技能与获得理解,比如找教学人教版二班级上册《纸船与风筝》这一课是,老师可以与同学共同探讨纸船及风筝的制作方法,让老师与同学处在一个公平探究的位置。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张志远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新的理念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将“对话”引入教育教学成了新课标赋于语文教学的新方法。
如何更好地把对话教学引向语文课堂,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营造对话氛围要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教师要做忠实听众,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补充他人的发言,才能将蕴藏心中的疑问、想法毫无保留地向老师、同伴倾诉。
总之,要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投入到对话中。
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学习《隆中对》一文时,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让他们有话愿说。
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三国演义》主题曲,音乐一响起,学生顿时笑容荡漾,不少同学跟着唱开了。
趁着他们的热情,我提出让他们自由到黑板上用词点评诸葛亮。
学生觉得不受拘束,更能在黑板上大胆地写一写粉笔字,表现相当踊跃。
黑板上一下子写了“智慧”、“忠贞不二”等三十几个不同的词。
对他们的表现我又大加赞赏,夸他们头脑灵活,赛过了诸葛亮。
学生笑得更甜了。
再让他们紧扣文本,畅谈对黑板上这些词语的看法。
他们一改往日的“深沉”,像写“评价”一样出现了争抢发言的局面。
二、调动情感,激发对话欲望有情感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学生只有将情感融入其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才能产生强烈的对话欲望,实现文本思想的碰撞、灵感的引发和火花的绽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警醒世人,主旨昭然。
可学生对于罗布泊并不熟悉,对于它的变化没有真正目睹。
怎样缩小学生与文本的差距?怎样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怎样让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产生对话欲望?我在教读这一篇课文时,首先带给了学生一首田震的《月牙泉》,忧郁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忧伤。
我又为学生搜集了罗布泊过去与现在的大量图片,同时配以背景音乐,惋惜之情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关注语言环境开展平等对话教学
关注语言环境开展平等对话教学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作者及文本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
下面,我就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
课文意义的生成,应有师生与”教材"的”平等对话”。
作为阅读主体的师生,由于认知结构、人生态度、性格爱好、年龄差异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存在差异。
我们要允许学生发现教材的疑点,同时要鼓励学生探究教材的特点。
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中进行体验, 感受,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阅读文本的主体,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一种对话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一种对话,这就需要师生与”教材”的”平等对话”中通过不断地碰撞、对话、交流,并在”对话”中超越自己,超越教材,向”权威”发出挑战。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文本的意义不应该是唯一确定的,教师不能把它当成永恒不变的结论传递给学生, 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并且还应鼓励从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认识中的发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在语文教学中, 应提倡和鼓励师生与”教材”的平等对话,让师生充分地与课文文本直接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流动之中; 使文本的意义处于不断的、被创造的理解流动之中。
进而充分体现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谈师生平等对话构建活力课堂
谈师生平等对话构建活力课堂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共同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灵动的氛围,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在课堂中,只有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才能构筑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在与教师对话中学习、领悟和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进入和谐互动的语文课堂。
一、用心倾听,架起师生互动的桥梁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因此,良好的倾听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前提。
教师耐心地倾听,能够有效地捕捉学生思维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自己的课堂,从而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生静心地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判断,形成明晰的认识,从而有所接受、有所舍弃。
师生在倾听中交流,增进沟通;在倾听中互动,促进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二册《雨点》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课文我们已经读懂了,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生1:雨点落在田野里,迎春花开了。
生2:雨点落在果园里,桃花、梨花都开了生3:雨点落在花园里,菊花开了。
生4:不对,不对。
菊花是在秋天开放的,不是在春天开的。
师(表扬):你听得真仔细,老师问的是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你能来说一说吗?生5:雨点落在池塘里,小青蛙醒了。
生6:雨点落在草地上,青草长出了嫩芽。
……正是因为教师倾听了学生的声音,所以教师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权利;正是因为学生认真地倾听了,所以他们才能够根据同学的表述来丰富自己的想像,修正自己的认识,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倾听者。
在师生共同倾听的过程中,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架起互动课堂的桥梁。
二、有效提问,构建师生对话的平台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而课堂提问又是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能“设疑而问”,学生要“疑而能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环节,而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关系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
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强调师生的地位差异,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权威和从属关系,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平等化师生交流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一、师生角色定位的转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
学生被认为是学习者,教师是知识掌握者和决策者。
这种关系会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受到限制,学生容易因为感到敬畏或畏惧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导致抗拒和消极情绪的形成。
实际上,如果将师生关系定位为平等状态,不仅可以释放学生的压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强调师生角色定位的转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而是要成为学生能够信任的导师和朋友。
学生不仅仅是被教育的对象,而是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贡献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在这样的平等状态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加自然、舒适,而且也会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二、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是实现平等化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
首先,课堂应该打破“讲坛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自由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贡献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促进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
同样,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不断提问,寻求学生们的意见,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们感到自己的话语权也同样重要。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倾听,积极接受学生的反馈和建议。
这样不仅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听取学生的呼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对课堂内容和方法进行相应调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并升级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再次,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根据教师的布置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自我检查和完成课程任务。
关于语文教学中“平等对话”的一些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中“平等对话”的一些思考-中学语文论文关于语文教学中“平等对话”的一些思考“教学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以独特的现实情境(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随着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逐步实现,师生将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沟通,达到互识共识,显得更加重要。
”[1]人们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平等对话”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落实“平等对话”教学理念。
一、“平等对话”的思想认识(一)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是平凡普通的,要正确地定位自己在这一职业中的角色,拿捏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自己平等对话的同伴,让自己行为的改变影响到学生,从而促进师生双方关系的改善。
黄玉峰在《任重道远铸师魂》中提到“十他理论”,即对待学生应“教他,导他;激他,带他,哄他,放他,逼他,管他,托他,伙他。
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教师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面对的不是物,也不是和自己同龄的成年人,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意识,在经历、学历、年龄上不是同一层次的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从最基本的开始做起,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供有意义的话题供大家一起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则放下姿态学会倾听。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如果教师犯了错误,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那么这样的错误就成为了一种教育资源。
教师应极力避免用损害学生尊严的手段来批评学生,更不要随随便便地体罚学生,如果学生真的犯下了超出常理的错误,可以选择使用一些学生可以接受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来引导和转化学生。
(二)作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比如在阅读活动中,要善动脑筋,敢于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坚持自己的看法;在进行写作活动时,要有自己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思想;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更要积极主动,开口交谈,在每一个具体教学活动中敞开心扉。
谈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
谈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和互动,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探讨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
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至关重要。
教师要用亲切的语气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温和、平和的语调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个可以信任和依赖的人,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避免用生僻或者难懂的词汇,以免引起学生的困惑和不理解。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语速和语音的抑扬顿挫,尽量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不宜过于快速,以免学生无法理解。
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语言组织,使自己的思想逻辑清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与教师的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应当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应当有自己的想法和回答,并且要有理由和依据。
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要注意发音准确、语言得当,不能出现夸张、夸大或者不恰当的表达方式,以免造成误解和误解。
学生在与教师互动时要展示自己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要害怕犯错误,要敢于提问和质疑。
在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准确、恰当的回答。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同时也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用关怀和理解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和学生交流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尊心。
教师要注意语言行为的规范和语言文化的传承。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引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一直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
师生交往的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教师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尊重和合作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往。
本文将从平等化的角度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进行分析。
一、理解平等化教育平等化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对每个学生平等对待、尊重和支持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平等化教育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等机会。
二、实现师生交往的平等化1. 创建友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友善、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纳。
教师可以通过幽默、鼓励和关心等方式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和感受。
2. 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更多参与和发言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3. 尊重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不将学生只视为知识的接受者。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促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成长,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和协作,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5. 提供平等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公正、准确和平等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基于个人情感或偏见。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三、师生交往的平等化的意义1. 促进学生的发展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学生在平等的交往中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关注,有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 谭静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谭静摘要〕在教学中采取对话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
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而《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即“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可见,平等对话是语文教学中交往的主要途径或形式。
〔关键词〕平等对话语文教学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呢?对话和交流的本质就是让位还权,变被动为主动,尽量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切磋思想,砥砺智慧,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正是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
从操作层面上看,“平等对话”包括“师生间的对话”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1 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里的“平等”,是说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其“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平等的。
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除在人格意义上的平等而外,师生的地位和作用在严格意义上是不能平等的,因为教师在职责、任务、角色扮演和目标上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理所当然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生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去自主探究,自主体验。
一名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放弃了自己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职责,或者不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能力,那么,这样的教师是不称职、不合格的,很难想象课堂上会出现一种什么局面。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应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教师不能独霸课堂,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学生也不能随心所欲,忙趁东风放纸鸢。
只有切实履行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职责,才能更好的体现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而在“独白教学”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绝对真理的化身,在教师的“声音”下,不允许有其他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常以权威者和社会代言人自居,以长者的身份自居,要求学生绝对的服从自己,“教育者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结果是“现行的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从事教育工作”。
浅谈“平等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平等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几个人凑在一起,可以就一个话题或多个话题聊上一个通宵。
这种现象布局限于大人,就连小孩,一到下课,便能几个围坐一处,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
同样是这群孩子,一回到课堂,为什么就少言寡语,甚至闭口不语呢?这样的现象也许曾是不少老师所苦恼的,忿忿然地批评学生不合作。
可有多少老师自问过:我所创设的这个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思维、表达是起了推动还是限制的作用呢?我所创设的这个课堂氛围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设的吗?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
只有让学生心理上完全安全和自由时,他们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针对小学生想象力强的特点,作为教师,尤其不要去阻止设置扼杀这种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而是应该创设情境,尊重主体,多给予鼓励,多激发思维,为这种对话提供一个丰富多彩而又轻松自如的平台。
一、课堂教学必须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以往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教师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至高无上的学识权威。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
这就要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课堂教学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
从而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情境,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同一篇课文或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相互之间对立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所没想到的。
此时教师就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的结束。
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
“语文教育应给孩子以梦”,欣赏每个孩子的梦,就得蹲下来看孩子的梦,用“儿童的眼睛”看待“儿童世界”。
欣赏每个孩子的梦,就得为孩子的梦创设对话情境乐园。
孩子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的想象在翻飞,个性在张扬,智慧的火花在炽烈地燃烧。
谈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
谈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所谓平等对话,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空间里飞扬自主学习的热情,享受自我表现的喜悦,创造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师生平等对话?1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成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畅通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
在教学汉语拼音“zh、ch、sh、r ”时,学生兴趣盎然地做着“猜字母”的游戏,但发音总不到位。
我随机用商量的口气说:“能让老师参加这个游戏吗?”可爱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我指着“ch”问:“是不是zh?”“错错错,不是‘zh’。
”多么响亮而准确的发音呀,而此时孩子们脸上荡漾着的笑容简直令人陶醉。
随着游戏的进行,学生的发音越来越准确,他们快乐地学会了这几个难点音。
2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由和愉悦,并在入景动情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知识呈现的方式,选择学习过程中有效刺激,运用丰富的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童趣为本,凭借教材,采用直观、鼓励等手段,以故事、游戏、表演、实践操作为载体,自始至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汉语拼音复习,往往是一遍又一遍地拼读巩固,读到后来,学生都懒得开口了。
针对这一现象,我重组了教材。
先请全班同学用音节写出自己的名字,再把写有音节名字的卡片贴在桌角,然后请学生走下位置,互相拼读音节认名字,同时学会互相介绍,如:“我叫wang qi,你叫什么名字?能告诉我吗?”学生无拘无束地在教室里走动,认读音节的兴趣十分浓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平等对话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平等对话记得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
只有让学生心理上完全安全和自由时,他们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针对小学生想象力强的特点,作为教师,尤其不能去阻止设置扼杀这种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而是应该创设情境,尊重主体,多给予鼓励,多激发思维,为这种对话提供一个丰富多彩而又轻松自如的平台。
一、“对话”在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形式1、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几乎霸占了学生的课堂语言权,掠夺了学生的思考权。
即使偶尔师生间进行对话,教师的言语对象也几乎锁定为少数的“优生”,优生的对话内容则基本上固定为教师或权威或参考书统一认定的标准答案。
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主宰者与被主宰者、传授者与接受者、塑造者与被塑造者的主客体关系,师生之间的对话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深入到彼此之间的精神领域。
我们现在虽然教的是小学,相对来说,小学对理解能力要求不是主要目标,但是,也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对话意识。
新课标中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不能以平等的态度处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而试图将自己的认识、感悟强加给学生,这种做法无疑是不明智的。
师生对话是建立在主——客观关系基础上的师生言语表现,师生对话在教师完成“育人”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育己”的功效。
2、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也不排除生生对话,如分组讨论法就是一种能被少数语文教师偶尔一用的教学方法。
可惜这种方法运用得并不普遍。
“应试教育”的捍卫者甚至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种方法大量挤占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的课堂时间。
浅谈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浅谈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
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
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象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
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
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
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
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
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
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
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
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
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对于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现状,探讨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方式,总结了促进师生平等交往的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文章强调师生平等交往的重要性,指出实现平等师生交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关系的持续改善。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可以逐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交往,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更加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共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交往、平等化、现状、沟通、互动、促进方法、案例分析、重要性、实现、持续改善、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分析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师生关系的平等化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威与顺从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往呈现出一种不平等的状态。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师生关系理念的更新,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向着平等化的方向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场所,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师生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交往,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平等化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剖析现状,探讨解决方法,从而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持续改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平等化师生交往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异彩纷呈、各有千秋。
研究现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领会其实质,把握其特点,这不仅是强化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从历史发展看,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讲读传授及训练为主,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在实践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今后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向着“对话型”发展。
下面就“对话型”语文教学作一点尝试性的分析和探讨,以与各位同仁商讨。
一、对话是语文教学的新观念语文就其本身的状态而言,不是客观的、静止的、有待于人们去把握的存在物,它应该是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就是你我之间的对话,其中的你也指人的自我。
语文本应该是一门让人心潮澎湃、无限激动的课程,在这个广阔神奇的言语天地里,我们可以与古人、今人、伟人、巨人,与自然、社会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通过言语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亲近世界、亲近人自身。
通过对话,优秀的言语作品将内化为我们的语文素质,形成我们对世界的向往,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对人道、人性、人情自觉的关注。
理想的语文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最终成为有着丰富的情感、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坚定的信仰和自觉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对话理论就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激励并促成学生与课文作者的对话、与自己及他人的对话。
二、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教育性既然语文教学是一种对话活动,明确学生作为对话者的地位,就并不是无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必要与可能,从而取消或削弱语文教学的教育性,恰恰相反,是为了遵循语文教学活动的自身规律,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育功能。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人,必须首先把学生当做人,还其作为对话者的主体地位,以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对话活动中不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摘要]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
“对话”这一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得到重“对话”进入了课堂教学,融入了课堂实践活动。
[关键词]对话;平等;角色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深刻地体会到“对话式”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师生“平等的氛围”
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大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体会,我明白了课堂教学应该是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的。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转换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与学生建立平等、互教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问题学生的理解往往各有差别,有时学生的理解相互之间矛盾的,有时甚至是我们备课时所没有预计的。
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在分析辩论中展现真知。
比如我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设计的问题是假设”如果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本想让同学们走进课文,培养学生患难与共的爱心,同时激励勇敢精神。
从而把这种精神,发展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位同学却说:“老师,
我会向上攀登。
”当时大家都楞住了,我并没有打断他的发言,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他说“既然已经身处险境了,也有伙伴去叫人了,还不如继续往上爬,看看更高、更远处的风景。
”“为什么呢?”我问道。
“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嘛?”我听完,充分肯定了他精彩而富于冒险精神的发言。
然后请其他学生即兴发言展开对话、讨论。
因势利导指出对作品中的人物分析时,要一分为二,用辩证的观点。
对话的过程,体现了对课文理解的多样性,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多变
许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沿自己设计好的思路发展。
我认为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的理解千差万别。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不先设定固定模式,而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学生即兴发挥,打破预先制定的条框。
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时的约束。
我在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三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二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时,发现三篇文章中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我将本单元设计成讨论课,以学生讨论为主要模式。
每四个同学分成一组进行讨论,讲述自己对成长的感受,然后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发言。
但是,有的小组讨论到了成长中的烦恼:爱情。
这超
出了我预先设想的范围,但我认为,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对爱情有一种好奇、渴望,讨论爱情,也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爱情观,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合理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效果很好。
三、师生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转变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错误仍然存在。
表现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
吕叔湘先生讲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任学生自由发挥了。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失去了岸的约束,就会肆意泛滥。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河岸,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了堤岸,合理调控局面。
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稳定的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组织者”、“引导者”。
“对话式”教学是在平等、和谐、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
课改刚开始时,学生对研讨这一课堂模式还不很适应,而且所任教的香河八中是一所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中学,学校学生都是生活在农村,大多交际不广,知识面较窄,在公共场合说话时大多表现出口讷神态,仪态欠佳,或是面红耳赤,抓耳挠腮,忸怩作态;个别敢说的不是音量太小、语音含糊,
就是语句不连贯、语意不清、缺乏条理。
课堂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而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是难免的。
而这时教师要努力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
有时“对话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使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已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
学生对话时对问题的阐述,对某种观点的体会,固然有独到之处,个性鲜明,但毕竟有时候是不成熟的。
如回答不全面、尚未完全正确或者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探究,启发学生继续对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见解给予适当的评价,用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不要抢戏。
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
学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教师也可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对话中学生可以拓展知识,提高能力,增强语文素养,展示自我,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会有较大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探索这种教学模式,争取获得新的发现。